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找到平衡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方式。写总结时要注意掌握好篇幅,避免过于冗长或过于简洁,保持适度的信息量。看看他人的总结范文,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领域和情况下的总结写作要求和风格特点。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一
2021年1月4日,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拉齐尼·巴依卡同志勇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牺牲,他的先进事迹和英雄壮举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3月3日,中央宣传部追授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时代楷模”称号。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坚定推动者,是全国人大代表忠诚履职的杰出榜样,是新时代退役军人忠诚奉献的优秀代表,是全国双拥战线涌现出来的重大典型。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的先进事迹和他的崇高精神。
拉齐尼·巴依卡,男,塔吉克族,中共党员,1979年4月生,2001年12月入伍,2003年12月退役,200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护边员,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5年7月被评为“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2016年4月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2017年9月被评为“自治区道德模范”;2017年11月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9年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2020年11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21年1月4日,拉齐尼·巴依卡勇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被评定为烈士,追授“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祖孙三代接力戍边,赓续传承爱国拥军优良传统。
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塔吉克族自治县,这里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888公里。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热土的塔吉克族,一出生就与牦牛为伴,常年奔波在冰河雪峰间,熟悉这里的高山和沟壑,是名副其实的“活地图”。拉齐尼·巴依卡与祖父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代代接力传承爱国拥军优良传统,累计为边防官兵担任义务向导71年,足迹遍布了他们守护的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岗。
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正式成立。“红其拉甫”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被称为“死亡之谷”。连队负责巡逻的吾甫浪沟是中巴边境一条重要通道,官兵在沟里巡逻一趟,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达坂,还要80多次蹚过刺骨的冰河。至今,这里仍是全军唯一一条只能骑乘牦牛巡逻的边境线。
得知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要巡逻吾甫浪沟后,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主动请缨当向导,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护边员。从此,“不能让界碑移动哪怕1毫米!”这句话,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记了一辈子,他要求子孙们也要谨记在心、代代相传。1972年8月,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年迈走不动了,20岁的儿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随即加入护边员队伍,继续担负义务向导的任务,一干就是32年。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在远程巡逻期间,双亲先后病逝,妻子因难产不幸离世。2004年,被高原风霜雨雪摧垮了身体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最后一次巡逻吾甫浪沟,他把详细标注着这条沟的险段、坡度、冰河温度、宿营点、防卫野狼方法的“巡逻图”交给儿子拉齐尼·巴依卡,将爱国拥军、戍边向导的光荣使命再次传递给了下一代。接过沉甸甸的“接力棒”,拉齐尼·巴依卡泪流满面,从此,他像祖父、父亲一样守边护边,和千千万万爱国爱疆、守边护边的群众和边防战士一起,筑起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钢铁长城。
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边的动人故事在帕米尔高原早已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亲切地称赞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2021年1月5日,在拉齐尼·巴依卡的追悼会上,他9岁的儿子拉丁·拉齐尼抱着父亲的遗像一边流泪一边说:“爸爸走了,我还在,等长大后,我要和他一样当护边员。”
二、“死亡之谷”无畏无惧,铸就帕米尔高原鱼水深情。
拉齐尼·巴依卡12岁开始跟随父亲巡逻,在爷爷巡边故事的熏陶、父亲戍边生活的感染和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的注视中长大。他总觉得自己身上流淌着卫国戍边的血液,也萌生了参军入伍的想法。2001年底,拉齐尼·巴依卡被父亲送到部队,成为一名光荣的边防战士。在部队,他爱军精武、恪尽职守,不怕吃苦、勇于争先,经常利用晚上时间读书学习、加班训练,五公里武装拉练打破所在武警支队纪录,参加全疆武警边防系统大比武成绩名列前茅。两年的军旅生活升华了他对部队的深厚感情,更加坚定了他巡边戍边的信念。
退役后,拉齐尼·巴依卡立即加入护边员队伍,成为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给边防官兵做起了巡逻向导。巡边路上,他每次都走在最前面探路,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帮助边防官兵指引方向、化险为夷。2004年9月,拉齐尼·巴依卡第一次单独带着巡逻分队参加吾甫浪沟巡逻,队伍遭到暴风雪袭击,官兵冷得直打哆嗦。他想起父亲教过的方法,把15头牦牛聚集在一起形成一道“挡风墙”,官兵们紧紧靠着牦牛身子度过了一夜。第二天,队伍到达铁干里克又遇见山体滑坡,七八十度的陡坡,异常艰险。在不停地有碎石块滑落的情况下,拉齐尼·巴依卡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前往悬崖峭壁上探路。突然,一块碎石片砸在了他的额头,鲜血直流,拉齐尼·巴依卡强忍剧痛,历经2个小时,终于探出一条比较安全的道路,带领官兵们顺利通过。2011年11月,拉齐尼·巴依卡和官兵们在巡逻途中突遇暴雪,战士裴涛突然从牦牛背上摔下掉进了一个雪洞里,周围的冰雪还在垮塌。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巴依卡立即示意大家保持镇静不要动,自己爬到雪洞旁边,不顾寒风刺骨,脱下衣服,打结做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将战士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因为长时间在雪中,拉齐尼·巴依卡被冻得不省人事,经过县医院三个小时的抢救才挽回性命。伤势刚愈,他又带着牦牛踏上巡边路。2013年9月,巡逻小队经过乱石滩断崖时发生山体滑坡,曾经的标记和路都消失了。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拉齐尼·巴依卡主动请缨,只身前往峭壁探路,不料山上落石将他砸晕,鲜血直流。官兵们赶紧抢救、包扎伤口。拉齐尼·巴依卡清醒过来后,官兵们劝他回去,他却坚决拒绝:“这是任务,绝不能因为我的一点小伤耽误了巡逻。”
拉齐尼·巴依卡把卫国护边当作崇高事业和毕生追求,16年如一日守卫在我国海拔最高的红其拉甫边防线上,每年巡边10多次、行程1500多公里,每次都要冒着生命危险翻越雪山达坂、蹚过冰河,穿越经常雪崩的“死亡之谷”,家里随他巡边的牦牛累死了7头,自己身上大大小小负伤多处。“只要大叔在,心里就踏实。”这是边防官兵们眼中的拉齐尼·巴依卡,他属于帕米尔高原,他熟悉喀喇昆仑,是真正的“帕米尔雄鹰”。
出自 CoOCO.NET.CN
三、爱民为民无私奉献,用生命诠释初心使命。
乐于助人是拉齐尼·巴依卡一贯的本色和追求。一年冬天,提孜那甫乡突降暴风雪,积雪半米多深。60多岁的牧民尼亚丁被困在海拔3200多米的山口。拉齐尼·巴依卡闻讯后立即招呼3名村干部,携带急救用品骑马赶往事发地,经过两个多小时跛涉终于将奄奄一息的尼亚丁救出。把老人送回家后拉齐尼·巴依卡不辞而别,尼亚丁抹着眼泪说:“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好的人。”这样的故事,在拉齐尼·巴依卡巡边护边的生涯中还有很多。
2018年,作为护边员的拉齐尼·巴依卡有了一个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为更好履行职责,他经常到牧民家走访,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不足3年,就围绕群众所难所盼提交建议、议案12件,把祖国边境线上的声音带到全国-上,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
2019年,因长期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从事高强度工作,拉齐尼·巴依卡的心脏出了问题,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但是他不愿“退役”在家,一如既往为人民服务。2020年4月,拉齐尼·巴依卡经乡党委考察进入提孜那甫村村“两委”班子,他充分利用熟悉本村情况及自身在群众中的威望等优势,积极带动全村拥军戍边,得到广大农牧民的理解和支持,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
新冠疫情发生后,拉齐尼·巴依卡每天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不分昼夜给乡亲们运送各种生活物资。他通过微信建立了困难互助群,24小时保持手机开机,随时在群里询问大家的需求,一字不落地做好记录,准备妥当后马上挨家挨户送去,最大限度服务农牧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为做好春耕备耕,拉齐尼·巴依卡主动组织农牧民维修了十几公里的水渠和闸口。高原寒冬,水闸口还结着厚厚的冰,拉齐尼·巴依卡带头下到冰冷刺骨的水渠内,将冻住水闸口的冰块击碎,修复了破损的渠道,有效保障了农耕备水。
2021年1月4日13时55分许,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教师陈晓琴之子刘晏骞,在喀什大学新泉校区人工湖不慎落水。在该校学习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和舍友木沙江·努尔墩准备前往食堂打饭路过新泉湖时,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救救孩子!”,他俩循声而去,只见湖中央的冰窟中有个身影在挣扎,一旁有人在焦急求救。十万火急!拉齐尼·巴依卡没有丝毫犹豫,飞奔而去,第一个冲上冰面营救落水儿童,冰层突然破裂,拉齐尼·巴依卡奋力用双手托起孩子直到被救起,自己却沉入水中不幸牺牲,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护好祖国的边境线……”生前,拉齐尼·巴依卡常说这句话,他把铮铮誓言写在内心深处,用青春热血守护祖国山河,用无惧无畏守护战友群众。英雄虽逝,精神永存。拉齐尼·巴依卡的故事将会永远传颂在帕米尔高原的天地之间,传颂在共和国西陲千里的边防线上,激励广大军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国拥军、爱民奉献,同心协力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二
会泽县迤车镇索桥村的主任陈友风如是说:“在基层工作的中,我一直保持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时刻保持着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生命不息,奋斗不已,为建设和谐迤车尽自己微薄之力。”
陈友凤以前是忙人,现在毫无疑问更忙了,除了本来就很忙的农村事务外,还要准时参加会泽县文明办组织的“会泽县首届道德模范宣讲报告会”的报告。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刚好从会泽县乐业镇参加完报告会赶回来,在迤车镇西支沟索桥地段帮助迤车镇水务所协调西支沟沟渠边界调整问题,迤车镇水务所所长朱知标说:“迤车镇西支沟三面光改造,全长10多公理,涉及到迤车的箐口、五谷、索桥三个村委会,其中最长的地段在索桥,人际关系最复杂的地段也在索桥村,边界调整难度最大的地段也就是索桥了,没有陈大姐的帮忙,我们可能根本就协调不了”,而作为承包方的老板胡小春也深有同感的说,涉及到的三个村委会中,最好协调的也就是索桥村了。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一个沟段划完了,并打电话通知下一个村民小组组长第二天带着他们小组涉及到沟段边界问题的村民到沟上实地查看并协调调整后,作为迤车镇索桥委会主任的陈友凤才有机会坐下来喝口水。
一、水润小苗平息怨气。
年近50的陈友凤心直口快,在基层工作的14年中什么样的酸甜苦辣都遇到过。xx年12月因工作需要,陈友凤服从党委政府的调配,由迤车镇中河村调整到总人口8000余人,关系复杂,矛盾突出,工作难度大的索桥村主持全面工作。调整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她来承担重任,解决矛盾的;调整的原因更简单,她在xx年昭待高速路迤车中河段的征地、拆房、迁坟、挪树中,面对重重困难,顺利做好了中河村52户拆迁户的工作,而索桥村在这个方面进展并不顺利。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三
95岁,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原副行长。他在新中国成立前入伍,出生入死、保家卫国;复员转业后,主动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生活,克己奉公、为民造福。60多年来,他深藏功名、尘封功绩,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在简陋的屋子里读书看报平淡生活。
荣耀已是过眼云烟嘱儿孙努力工作奉献。
昨日,张富清的颈椎有些不适,又住进了医院。虽然是个老毛病,但头晕心烦的症状还是很折磨人。
获得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后,因为身体原因,张富清无法亲赴北京参加表彰活动,最终由大儿子张建国代他赴京。小儿子张健全说,他太了解父亲的心思了,老人的荣辱观、名利观非常单纯,那就是会不会给党和组织添麻烦。
深藏功名六十余载,今年才敞开心扉接受媒体采访,张富清也有很周密的考虑:“我95岁了,不可能给组织增添什么麻烦了,把以前的经历讲述出来,我也没有太多顾虑。”
对于事迹被报道出来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与赞扬,老人心情非常平静。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他很少关注有关自己的报道。老人依然生活在简陋的屋子里,读书、看报、关心天下事。
在此前获得的荣誉中,张富清比较看重中共中央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认为这是组织给他的最高荣誉,但他也仅仅是收藏好荣誉证书,并没有流露太多的喜悦。
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时,张富清也是在住院。相关领导到医院看望他,他站起来表示感谢,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张富清总是嘱咐子女和孙辈,党和组织的恩情很重,决不能被声名所累,躺在荣誉上享乐,要以更努力的工作和奉献,回报组织的肯定。社会各界对张富清表示慰问和敬意,他不厌其烦得体地接待,但他从不向别人说教,总是谦逊地表达谢意,还用笔和纸一一记下来。
在北京受到习近平主席的接见,是张富清感到最兴奋的时刻。事后接受采访时他说,当时他有很多话想要表达,但说出来的并不全面。
从北京回来后,他其实一直沉浸在幸福中。但是他没有改变平时的生活习惯,还是很早就起床,和老伴一起去买菜;还是崇尚至简的生活,吃着清淡的食物。儿女晚辈们担心,老人的心情起伏会影响身体状态,但他该学习就学习,该休息就休息,丝毫不为名利所累。
受父亲的影响,张健全和兄弟姐妹们都不热衷于荣誉,他们只希望父亲健康地生活。他欣慰地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经过了甘愿默默无闻到获得最高荣誉,父亲的心态非常淡定,身体状况也保持得很好。
黄群。
湖北武汉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生前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8月20日,他因台风中抢救国家重点试验平台,壮烈牺牲。
妻子参加表彰活动心灵得到洗礼。
荣誉的背后是更多的责任与担当。
去年8月20日,中船重工第七六〇所码头,狂风肆虐,大海咆哮,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面临险情。危急时刻,黄群同志率所里11名同志组成抢险队,冒着狂风涌浪对平台进行加固作业,不幸被巨浪卷入海中,壮烈牺牲,年仅51岁。
黄群等人英勇无畏搏击风浪的感人事迹,经楚天都市报等全国主流媒体报道后广泛传播。
209月,中共中央追授黄群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月,黄群获评“中国好人”。中宣部授予“8·20”抗灾抢险英雄群体“时代楷模”称号,辽宁省政府追认黄群等人为烈士。
“英雄并没有远去,留下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一往无前!”昨日,受单位委托,第七六〇所党群办主任王维伟赶到北京。他在电话中介绍,一年多来,单位上下向英雄学习致敬的热潮从未退却,组织生活会、专题研讨、主题党日等活动无数次围绕英雄展开。今年8月19日,集团举行了英雄事迹一周年纪念活动。
“关键时刻为了国家英勇无惧,他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大学同学黄东对本报记者说,国之重器镌刻着黄群的聪明才智和奋斗足迹,他为祖国的军工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新中国70华诞之际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当之无愧。
昔日大学同学也为黄群感到骄傲,两个月前,班级在广州举行毕业30周年聚会时,还追忆了黄群同学的音容笑貌和种.种往事。“其他同学没有来,还可以电话、视频联系,下次也有机会再见,唯有黄群,将永远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聚会尾声,黄东一席话让大家百感交集。
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谢宇翔介绍,去年12月23日,学院轮机工程1701班成为该校首届“黄群班”,校友黄群的英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一代代新船海人奋勇向前。
昨日,黄群的妻子亢群也赶赴北京参加表彰活动,进京路上她心情还很沉重。不过到了活动现场,再次回看黄群等模范们的故事,聆听他们的事迹,一个个平凡而鲜活的人物,一语语感人而纯朴的信念,让她的心灵得到洗礼和升华。亢群说:“这份荣誉来之不易,荣誉的背后是更多的责任与担当,使命的召唤让我们无怨无悔。”
马旭。
84岁,我国空降兵第一代女空降兵,省军区武汉第七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她将毕生积蓄1千万元捐给家乡黑龙江木兰县,用于教育、公益事业,获得感动中国人物。
84岁当军运志愿者还第四次考研。
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国富民强。
“坚守初心使命无私奉献社会”,这是马旭昨天作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在座谈会上的发言题目。座谈会结束后,接到记者电话的她仍难掩激动:“能参加这个座谈会,还能代表湖北武汉发言,我很荣幸。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国富民强,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十来岁参军,马旭离开家乡黑龙江木兰县已有72年。今年6月29日,她再一次踏上了故乡的黑土地。当中巴车行至木兰松花江大桥时,马旭走下车,扶着大桥栏杆,望着东流的江水热泪盈眶,口中反复叨念,“回来了,我回来了!松花江,你的女儿回来了!”
1947年,马旭正是从松花江畔参军离乡。母亲把一枚铜钱缝在她的衣服里,马旭一直珍藏着。上世纪50年代,马旭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她将工资和那枚铜钱一存进了银行,这也是她最早的存款。随着时间的累积,这笔钱达到了1000万元,又被她捐给了家乡。
如今的马旭并没闲着,每天她和老伴颜学庸6点多就起床,学半小时外语,然后在附近的广场上骑车锻炼,买菜做饭,读书看报。今年4月,老两口来到武汉市妇联,强烈要求参加军运会志愿服务。经过商量,武汉市妇联建议马旭夫妇发挥他们当军医的优势,在应急救护领域,提供初级医疗救护培训志愿服务。老两口填表后,正式成为军运会志愿者。
马旭家的桌子上、柜子上、床头上,都贴满了中日文对应的词语小纸条。五年前,她就开始备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生,不过三次考试都卡在了外语上,“年纪大了,很多单词都记不住。”不过马旭没有放弃,今年她还准备报考,每天抽时间背单词。
不少人关心地问老两口:“你们的钱都捐了,那你们的生活怎么办?”颜学庸说,他们还有退休工资,而且简朴的生活习惯一如既往,每个月的收入保证生活绰绰有余。现在老两口在学习之余,还在搞一些科研,生活很简单也很快乐。
马旭坦言,当选全国道德模范,她的内心很不安,因为她觉得自己做的还很不够,“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一点小事情,就获得党和国家颁发的这么大的荣誉。”她说,荣誉对她不仅是激励和鞭策,也是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动力。
李道洲。
生前系空降兵某旅直升机团场站汽车连七班班长。年,他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义无反顾、勇闯火海,救出一对年迈夫妇后,第三次冲进火场救人时,不幸壮烈牺牲。
妻子出席表彰活动时向本报吐心声。
如果再来一次他还会冲进火场救人。
“道洲是军人,救人是他的责任和使命。如果再来一次,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去救人。”昨日,在京参加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的李道洲烈士妻子王慧对楚天都市报记者说。
2018年3月3日,武汉市洪山区东湖花园小区,一户居民家突发大火。正在休假的李道洲听闻消息,先后两次冲进火场,救出一对老夫妻。当他第三次冲进火海,试图救出老夫妻患有脑瘫的女儿时,被滚滚浓烟吞噬,壮烈牺牲。楚天都市报率先报道后,他舍己救人的壮举传遍大江南北,他英勇无畏的精神感动亿万群众。
当年3月5日,李道洲被批准为革命烈士。之后,他被追授“武汉青年五四奖章”“信阳青年五四奖章”“湖北青年五四奖章”。6月,武汉市追授李道洲“武汉市见义勇为英雄”荣誉称号。8月13日,李道洲被空降兵某军追记一等功。
昨日,李道洲又获评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楚天都市报记者连线李道洲妻子王慧,她已于9月2日从武汉启程前往北京,代表牺牲的丈夫参加表彰活动。
王慧说,丈夫是一位军人,救人是他的责任和使命,如果再来一次,他还是会选择毫不犹豫地去救人。“感谢国家、培养了道洲,我为他感到自豪。”
王慧说,丈夫牺牲后,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她一家提供了很多帮助和关爱。一年半过去了,家人也逐渐从悲痛中走出来,生活慢慢恢复平静。为了方便孩子上学,他们一家已搬到了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东林外庐小区,本月儿子翔翔已上小学一年级了。爸爸被追授的各种荣誉称号,翔翔暂时还不能完全理解具体含义,但他知道爸爸是个英雄。一次,翔翔在街头看到印有爸爸照片的宣传画,便对王慧说:“妈妈,这是爸爸,他是个英雄。”翔翔很懂事,回到家里几乎从不提起爸爸,因为他怕爷爷奶奶听到会伤心。
王慧说,目前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好好教育他们,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她会照顾好公公婆婆,让道洲放心。
李道洲的父亲李春旺得知儿子获评全国道德模范后说,“感谢党和国家、对道洲的培养,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我和家人会化悲痛为力量,回报社会各界的关爱,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四
24岁,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冲锋在前,在战火洗礼中成长为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31岁,在小家与国家之间,他选择服从大局,到偏远异乡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半个多世纪,无论顺境逆境,他选择淡然处之,将英雄过往尘封在沧桑的记忆。95岁高龄,在新中国即将迎来70华诞之时,他又一次挺直脊梁,向祖国和人民致以崇高军礼。他,就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有着71年党龄的老兵张富清。
在他心中,没有什么,比为国牺牲更光荣;没有谁,比逝去的战友更值得尊敬。党旗下的誓言,就是此生不渝的初心。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奉献,一日的宣誓,就是终身的奉献,在战火中穿梭,在清贫中屹立,是那坚韧不拔的品质,是那忠于党和国家的精神。张富清完全有条件为自己的家庭谋取便利,可是他没有。始终恪守“党和人民的要求”,标注他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就是这种精神境界,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
张富清的一生,从没有一刻躺在功劳簿上。面对这样一位不忘初心、不改本色的英雄,我们除了致敬,更应懂得他的选择。这样一位老革命,老红军,老英雄,是深受人敬佩的,深受人爱戴的,更重要的深受人尊重的。精神富足、生活清淡、追求纯粹,这正应该是我们当代年轻人,当代党员所追求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管什么年代,忠于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这种精神状态是需要从内心深处形成的。没有这样一代人,一代英雄的献身奉献,就没有我们现在的自由和幸福,同时我们也要全力付出,创造更好的空间环境给我们的后代,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努力,勤勉,忠诚,爱国,和谐,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的一名战士,经历过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九死一生,屡建奇功,转业后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把“功劳”尘封于“箱底”,连儿女都不知情。直到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其事迹被发现。
学习张富清无畏牺牲精神。张富清参加过数次激烈战斗,有的战况惨烈到“一夜之间换了八个连长”。每次战斗他都能冲锋在前,多次负伤不下火线,先后荣获两次“战斗英雄”、一次“人民功臣”等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多次。张富清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入党时就宣誓要永远听党的话,党指到哪里我就坚决打到哪里。”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就要有张富清这种敢冲敢上、能冲能上,冲锋陷阵的战斗精神,面对困难与挑战、面对坎坷与荆棘,敢碰“硬钉子”,敢啃“硬骨头”,敢于说“行”、干则能“赢”。
学习张富清默默无闻工作精神。1955年,已是正连职军官的张富清,在其所在面临调整,需要去地方支援经济建设时,战功赫赫的张富清原本可以选择回老家陕西,但当听到“在湖北,恩施地区最艰苦,最缺乏人去建设”时,当即决定要到艰苦、困难的地方为党工作。这样在恩施最艰苦地方来凤,一待就是六十多年,把余生献给了来凤。党员干部当学习张富清面对“危难”主动“请缨”,主动“下到”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学习其扎根基层、奉献山区,默默无闻、勤勤恳恳,一心为公、一心为党、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
学习张富清无私奉献精神。张富清不但自己“下得去”,而且在国家困难之际让家属“下得来”。上世纪60年代,为给国家减轻负担,担任地区领导职务的张富清率先动员妻子从供销社的铁饭碗“下岗”,精简人员首先“向自己开刀”;张富清做白内障手术,面对医生给他推荐的7000多元到两万多元的晶体,他选择了跟普通病友一样只有3000多元的晶体。张富清说:“我90多岁了,不能再为国家作贡献了,为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党员干部当学习张富清这种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一心为公、克己奉公的牺牲奉献精神;学习他克勤克俭、艰苦朴素,一心报国、为国分忧的家国情怀,不忘初心、保持本色,不问前程、但行好事。
2019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学习体会。
杜富国,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的一名普通战士,在最危险的时候,毫不犹豫用血肉之躯将战友护在了身后,年仅27岁的他,看到这个世界的最后一面却是冰冷无情的火光。写到这里已情难自禁,看到你伤后坚定的样子,既心疼,又已深深折服。富国,我们永远记得你最帅的模样,记得你排雷后像个小孩开心的微笑。
时间拨回到月11日,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日子,你重复着每天的排雷工作,却不曾想突遇,在这危急时刻,你用身体换来了战友的平安,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军人的勇敢与担当,温暖和感动着世界。当你听到中越边境扫雷云南段最后一块深排雷场被彻底搜排完毕并移交给边境百姓这一消息的时候,躺在病床上的你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是“边境扫雷人”的责任担当,更是中国军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在我知晓杜富国同志先进事迹的那天夜里,我思忖了很久,我们党员干部应该从中领悟到什么,或者说学习到什么。
敢于担当,做迎接挑战的勇敢者。危急时刻的一句“你退后,让我来”,短短六字,蕴含了多大的能量,需要鼓足多大的勇气。年轻的杜富国在危险面前的大无畏精神,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发出的一声长啸,“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无不使人动容,深深折服。“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富国同志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无悔的青春赞歌,悠扬又响彻云霄。作为同样充满激情想干一番大事业的年轻人,杜富国不惧挑战、敢于担当的力量推动着我们勇往直前,特别是“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的精气神,鼓舞着青春的我们,行荆棘路,做勇敢者。
心系百姓,做干事创业的有心人。富国心系饱受“雷”害的边境百姓,立志为人民扫除最后一片雷场;我们党员干部心系基层百姓,感受百姓冷暖,了解百姓疾苦,解决百姓困难。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是使命,是责任,是交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时时做到为民着想,与人民同甘共苦,才对得起人民的信任与期待。如今,人们去兰考看到焦桐怀念焦裕禄,望见大亮山蓊郁的林场想念杨善洲,看到政和欣欣向荣的新区建设,自然想到廖俊波。这些甘为“樵夫”的共产党人,把群众利益看得比天大,为民披荆斩棘,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时代丰碑,留给后人瞻仰、学习。总而言之,干部干得好不好,百姓心中那杆秤明白着呢。
富国,记住你最帅的模样,那是属于你无悔的青春;胸前的军功章熠熠生辉,那是对你伟大事业的嘉奖和表彰;被守护的那一方土地的百姓的笑与泪,更是对你人生的无上认可和褒扬。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很多种,你用最壮烈的一种让我们牢牢记住了你永远帅气的脸庞。对于我们广大同样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虽然职位有所差异,但和“杜富国们”一样,都是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富国”精神必将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五
刘河清是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旧城东区的一名普通的清洁工人,现任西宁中路班长。在1999年参加环卫工作以来,她能自觉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工作积极主动、听从指挥,在实际工作中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乐于奉献。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却认认真真地坚守着环卫工人的责任,愿意把脏和累留给了自己,把干净和优美献给了别人。尽管时常身上挂满了灰尘,但却始终有着一颗闪光的心灵,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在西宁中路和教育路责任路段工作中,由于人流密集、复杂,学校、商铺多,花基里的垃圾多而且比较难清理,工作量大,难度大,但刘河清总是主动地对卫生死角及花基里的垃圾清理干净,细心地用手将道路的流水口的泥沙及杂物清理。在我市“创文”、“城中村整治”等活动中,她主动要求放弃休息,加班加点,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并从未计较个人得失。
刘河清一心扑在工作上,默默无闻地在工作中奉献着,在西宁横街附近的村前路、田边村等城乡结合部,农民时常将垃圾放置到大街上,因此垃圾量比较多,卫生死角多,在刮风下雨的季节或在太阳暴晒的日子里,总是臭味熏天,但刘河清却从来不会因为垃圾的脏、臭而怨天尤人,默默无闻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冬夜,汗水湿透的棉衣变成了冰甲;夏日,雨水淋透的衣服贴在身上,刘河清从不叫苦,不抱怨,为了市民的健康,苦和累她认了,脏和臭她也认了,给组员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刘河清团结同事,乐于助人。虽然她每天的工作量繁多,收入微薄,但总不忘帮助别人,每次单位发动的捐款活动她都是第一个带头捐款。在工作中相互支持,积极配合,尽力将班组的工作做好。今年5月份有一天在日常保洁工作时,她正在岗位作业,发现一个妇女脸色苍白坐在花基上,表情看上去很痛苦,她走上前去询问。原来该妇女血糖低,身边又没有带药。刘河清了解情况后,马上跑到附近的商店买了一些含糖份高的食物给她吃,并电话通知其家人。她多少次助人于危难,多少次救人于病痛,这在环卫队伍中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刘河清在环卫工作中12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体现着“宁可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环卫工人精神,为我市环卫事业作出了不平凡贡献,她是环卫工人学习的榜样。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六
递铺镇环境卫生管理所现隶属于安吉县城市管理局,共有干部、职工300多人,主要负责县城区主次街道和部分住宅小区的环境卫生作业和管理以及乡镇垃圾的清运工作,其环境卫生质量不仅体现了安吉县生态县的整体环卫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还直接体现安吉的形象。递铺镇环卫所是建城初期的第一支环卫队伍,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综合性的环卫专业队伍。县领导多次率县有关人员到递铺镇环卫所慰问,并对全所在各项工作中的贡献表示肯定。自建所以来,单位和个人多次获得荣誉和称号:分别获得“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巾帼文明示范岗”,1人获国家先进工作者、许多同志先后被市、省评为优秀城市美容师。2008年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单位,2009年又被评为市先进集体单位,主要事迹有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全所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环卫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所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搞好廉政建设。
1、狠抓环卫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全所广大干部职工必须具有吃苦奉献、兢兢业业的环卫敬业精神,为此,全所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委会等组织的职能作用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坚持通过开会、座谈、知识竞赛、文体活动、墙报和报刊等形式开展环卫职业道德的宣传和教育,大力弘扬环卫工人“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无私奉献精神。多年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培养出了一支敢于打硬仗,善于打硬仗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环卫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全所向贫困地区捐赠衣物达2000多件;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拾到各种证件、信用卡、存折近数十本,在社会上树立了环卫工人的良好形象。
2、重视环卫职工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由于多数环卫工人来自农村和偏远山区,文化素质较低。为了适应环卫事业的发展需要,所领导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坚持利用工余和休息时间组织开展职工文化知识教育和环卫专业技术培训,有效地提高了环卫队伍的整体素质。
3、积极发挥工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维护整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在有关职工福利、医疗等切身利益问题上,充分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在考虑整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今年提高了清扫人员工资,人均增加20元∕月,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保险,逢年过节还一一慰问困难职工,送去单位的温暖,充分调动了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坚持以提高环卫工作质量为中心,强抓城市环卫作业工作,认真完成各项迎检工作,提前为示范文明县城创建做准备。
1、精细化管理,加强城市保洁,实行长效管理。
(1)街道保洁方面,强化日常管理,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努力做到了320万平方米保洁面积,路面不见泥土、积尘、无杂物、无白色垃圾。坚持每天增加巡回收集沿街店面、酒店、企业、机关、学校和物业小区等生活垃圾,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2)河道保洁方面,加强河道日常保洁工作。坚持每天全面打捞一次,努力使20万平方米水域水质清,水面无漂浮垃圾,水域河堤无垃圾死角,让递铺港,石马港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公厕保洁方面,加强公厕的日常管理,按时清掏、保洁,定时、定期消杀蝇蛆,达到清洁卫生。粪便清运达到密封运输,无抛散、滴漏、无臭气外溢。
(4)垃圾处置方面,面对填埋场库容饱和的难题,突破各种困难,集思广路,积极做好当地群众的思想工作,坚持不懈的确保全县垃圾无害化处置工作正常开展,使全县垃圾收集网络正常运转。
2、积极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做好垃圾清运减量工作,将乡镇垃圾清运工作放在重点抓,减少由于车辆故障或工作失误而影响乡镇垃圾的及时清运,做到乡镇垃圾日产日清。同时节约经费开支,腾出资金购买1000多只垃圾筒赠送给乡镇,积极支持各乡镇的美丽乡村建设。
3、统一部署,积极消杀,在防手足口病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县政府和县公共卫生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主要对城区主要道路、垃圾筒、果壳箱、环卫车辆、公共厕所、天目路中转站、外来人口居住地及石马港、递铺港两岸采用优士粉剂进行每日三次消毒,减少了蚊蝇的滋生,有效预防虫媒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4、应急突发事件,抗雪减灾中发挥排头兵作用。对今年突于其来的暴雪,环卫工人冒着大雪凌晨四点就到路上清除道路积雪,保障市民出行。特别是城区雪越下越大,道路积雪不断增多,环卫所采取应急措施,全所职工和环卫工人一起铲除道路和背街小巷积雪,预防因明天城区积雪过大,道路一时无法畅通,导致市民正常出行和垃圾清运困难。
三、积极适应不同时期的工作要求,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根据环卫事业发展的需要,走市场化道路,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环卫管理制度,努力实现环卫作业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适应新的环卫形势需要,根据《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城市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结合本所实际,先后多次制订和完善了《递铺镇环境卫生作业考核办法》等10多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环卫工作有章可循,规范了管理运作,为不断提高环卫工作质量提供了必要条件,促进了单位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通过全所的努力,在迎接“国家园林城市复评”、举办中国(安吉)休闲农业、美丽乡村旅游竹乡文化节、海峡两岸美食节,以及中央、省、市领导多次检查中国美丽乡村示范建设过程中,使我县的卫生面貌给各界人士留下深刻印象,赞不绝口。今后全所将更加努力,积极为我县两个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七
1、王曙群:坚守缔造“太空之吻”
30年来,航天科技集团王曙群甘于寂寞、爱岗奉献,默默坚守在航天装配一线,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以匠人之心铸航天重器,是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他牵头研发了50多台套专用装备,完成论文15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一号,再到天宫、天舟,王曙群和他的团队总装的对接机构经历了7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了13次交会对接任务,受到业界高度评价,赢得崇高荣誉,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极少数掌握对接机构装调技术的国家之一。
2、张雪松”助力中国高铁占领世界级技术“制高点”
在中国高速动车组研制生产中,中国中车张雪松带领团队攻克了铝合金车体生产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助力中国高铁占领世界级技术“制高点”!他创新完成20多项工装设备技术改造,弥补了进口设备缺陷,保证了动车组生产的顺利进行。将技术创新融入进“中国创造”,正是新唐山张雪松式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铁工人,支撑着中国高铁跑出了世界速度。张雪松曾说过:“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是简单地付出体力劳动,而是要勇于站在新技术的前沿,敢于向世界先进技术发起挑战。”
3、张黎明“黎明出发,点亮万家。
多年来,国家电网张黎明始终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扎根电力抢修一线32年,累计巡查线路8万多公里,绘制线路地图1500多张,成了同事眼中的“活地图”;他从对抢修工具小改小革到对创新“上瘾”,先后开展技术革新400余项,甘当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他带领着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将“黎明出发、点亮万家”服务百姓的真情送到千家万户,被誉为“坚守初心的光明使者”。
4、陆建新:见证中国速度,建设中国高度。
来自中国建筑的陆建新,参加工作37年来,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先后参与44项工程建设,参建工程总高度达3600余米,主持承建了国内已封顶的7座100层以上钢结构摩天大楼中4座的主体结构。作为总工程师参建了十年世界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米);作为钢结构项目经理参建了时年广州第一高楼广州西塔(437.5米)、时年深圳第一高楼京基100(441.8米)、如今深圳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600米)。他勇于创新突破,带领团队了成百上千的技术难题,将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推向了世界一流水平。
5、尤良英。
尤良英,女,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4月出生,重庆市人,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三团十一连两委委员。辛勤劳动,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常年无偿帮扶各族困难职工群众脱贫致富,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离不开”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了27年的尤良英,靠种棉花和发展林果业过上了好日子。皮山县农民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夫妇因受雇采棉而与尤良英相识。此后,尤良英十年如一日帮助这个困难家庭,不仅先后借出20余万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发展生产,还手把手教他们种植技术,引导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一家走上勤劳致富之路,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9月,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6、库尔班·尼亚孜。
库尔班·尼亚孜,男,维吾尔族,中共党员,1964年5月出生,乌什人。现任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他敢为人先,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拿出家里所有积蓄60余万元,创办了前进镇小学,并挨家挨户动员乡亲们送孩子学习双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摸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源源不断扩大招生计划。积极开设国学课堂,通过设立孔子像,组织学生背诵古诗词、唱京剧、练书法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千余名少数民族学生改变了命运,对双语教育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弘扬中华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荣获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209月,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八
1、王曙群:16年坚守缔造“太空之吻”
30年来,航天科技集团王曙群甘于寂寞、爱岗奉献,默默坚守在航天装配一线,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以匠人之心铸航天重器,是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他牵头研发了50多台套专用装备,完成论文15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一号,再到天宫、天舟,王曙群和他的团队总装的对接机构经历了7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了13次交会对接任务,受到业界高度评价,赢得崇高荣誉,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极少数掌握对接机构装调技术的国家之一。
2、张雪松”助力中国高铁占领世界级技术“制高点”
在中国高速动车组研制生产中,中国中车张雪松带领团队攻克了铝合金车体生产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助力中国高铁占领世界级技术“制高点”!他创新完成20多项工装设备技术改造,弥补了进口设备缺陷,保证了动车组生产的顺利进行。将技术创新融入进“中国创造”,正是新唐山张雪松式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铁工人,支撑着中国高铁跑出了世界速度。张雪松曾说过:“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是简单地付出体力劳动,而是要勇于站在新技术的前沿,敢于向世界先进技术发起挑战。”
3、张黎明“黎明出发,点亮万家。
多年来,国家电网张黎明始终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扎根电力抢修一线32年,累计巡查线路8万多公里,绘制线路地图1500多张,成了同事眼中的“活地图”;他从对抢修工具小改小革到对创新“上瘾”,先后开展技术革新400余项,甘当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他带领着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将“黎明出发、点亮万家”服务百姓的真情送到千家万户,被誉为“坚守初心的光明使者”。
4、陆建新:见证中国速度,建设中国高度。
来自中国建筑的陆建新,参加工作37年来,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先后参与44项工程建设,参建工程总高度达3600余米,主持承建了国内已封顶的7座100层以上钢结构摩天大楼中4座的主体结构。作为总工程师参建了十年世界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米);作为钢结构项目经理参建了时年广州第一高楼广州西塔(437.5米)、时年深圳第一高楼京基100(441.8米)、如今深圳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600米)。他勇于创新突破,带领团队了成百上千的技术难题,将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推向了世界一流水平。
5、尤良英。
尤良英,女,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4月出生,重庆市人,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三团十一连两委委员。辛勤劳动,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常年无偿帮扶各族困难职工群众脱贫致富,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离不开”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了27年的尤良英,靠种棉花和发展林果业过上了好日子。皮山县农民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夫妇因受雇采棉而与尤良英相识。此后,尤良英十年如一日帮助这个困难家庭,不仅先后借出20余万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发展生产,还手把手教他们种植技术,引导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一家走上勤劳致富之路,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2019年9月,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6、库尔班·尼亚孜。
库尔班·尼亚孜,男,维吾尔族,中共党员,1964年5月出生,乌什人。现任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他敢为人先,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2003年拿出家里所有积蓄60余万元,创办了前进镇小学,并挨家挨户动员乡亲们送孩子学习双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摸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源源不断扩大招生计划。积极开设国学课堂,通过设立孔子像,组织学生背诵古诗词、唱京剧、练书法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千余名少数民族学生改变了命运,对双语教育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弘扬中华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荣获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2019年9月,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九
10多年来,她精心打造房地产开发公司这支队伍,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勇立潮头,开拓进取,承担了大量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全国劳模事迹材料。
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赞誉,获得了“全国劳模”、“江苏省环保形象大使”、“江苏省慈善之星”等诸多荣誉,展示出新时代女性的骄人风采。
身居陋室,自小立志盖好房对许多出人头地的人来说,苦难童年经常是规律性的成长起点。自幼家境贫寒,她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和家人寄住在水渡口一间简陋房屋的情形。“房子是向人借的,质量很差,一下雨就漏得不成样子,而且到处漫水。”说,儿时生活的艰辛在她的脑子里留下了很深的烙印,让她体味到了百姓的冷暖,也练就了她坚强不屈的性格。
从那时起,她就立下志向:长大后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在改善自己境遇的同时,多给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一些帮助,让他们享受到社会的温暖。
1982年,淮安二建面向社会招工。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报了名。然而,公司在招考时却规定:谁抬黄沙多就选谁。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服输的强忍着刚失去父亲的悲痛,从一楼到五楼爬上跑下,一口气抬了26筐。考官惊呆了,他们不敢相信,一个25岁的柔弱姑娘竟这般顽强!正是这26筐黄沙,奠定了了今后的人生航向,成为她实现“为百姓盖好房”梦想的起点。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十
“老太喜欢吃甜的家里光果树就有好几棵……”提起养母黄亚兰,周汉龙总有说不完的话。家住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的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59年前,8个月大的他,被周伯禹、黄亚兰夫妇收养,取名叫“汉龙”。夫妇俩如亲生父母般,精心呵护他成长。
每当回忆起小时候,周汉龙总是充满感激。“不论亲生的还是非亲生,在我眼里,他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
1985年春节,养父母替周汉龙举办了婚礼。第二年,养父周伯禹突发疾病去世,“老伴去世后,我身体越来越差,汉龙夫妻两人一边种植蔬菜大棚,一边照顾我,一家人和和气气的。”
92岁的黄亚兰说起儿子儿媳的好停不下来。然而平静美好的生活却在2005年发生了变化。黄亚兰出门时不慎摔断股骨,导致半身不遂瘫痪在床。当时周汉龙种植蔬菜大棚,儿子尚未毕业成家。他不仅要兼顾大棚,还要求医问药,照顾母亲生活起居的重担完全落在了夫妻俩人肩上。有人劝说周汉龙将养母送去养老院,他却从未动过这个念头。
每天清晨5点起床做饭,半小时喂完饭,然后跟养母聊天,推她出去散步。另外还需要定期剪指甲、擦身子、换洗衣服。光阴如流水,匆匆不回头。岁月的风霜爬满周汉龙的额头,照顾养母这件事也从“责任”成为“习惯”。
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周汉龙对长辈的孝顺对儿子周志祥也产生了影响。老人瘫痪的头一年,周志祥就主动接过照顾奶奶的重任。如今端饭、端便盆都是驾轻就熟。
周汉龙说:“无论孩子以后能不能出人头地,孝顺长辈,对长辈好是最重要的。”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用亲情和孝心,把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用实际行动给儿女们树立着榜样。邻里之间提起他都赞不绝口,面对众人的赞扬,周汉龙显得很平静:“百善孝为先,赡养父母是子女最起码的责任,过去父母辛劳将我养大,现在是我报答的时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十一
王瑞军承德黑山铁矿井采车间班长,1970年6月出生,0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学历。
王瑞军同志自分到井采就每天奋战在井下生产第一线。寒来暑往,冬去春回,青春岁月换得两鬓白;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铁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他凭着对矿山的无比热爱,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在采矿战线上一干就是22年。
干一行爱一行扎根矿山无怨无悔。
现年45岁的王瑞军,是一名车间带班长,黑黑的脸膛映衬出他憨厚朴实的性格,满是老茧的双手诉说着他矿山的传奇。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成为带班长,他用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默默地激励、鞭策着自己。在平常的工作中总是冲在最前头,脏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报酬,更没有一句怨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为车间顺利完成生产任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党建和学习方面,他结合工作实际,协助支部书记开展党建工作,坚持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和车间的发展同步推进、协调发展,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造就了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职工队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深化车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未发现违法、违纪现象。
他总说,做一个新时带的矿工,不仅要能吃苦,而且还要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为此,他把学习技术作为大事,虚心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习,他积极参加矿上举办的安全活动和周末大讲堂的技术课程学习,业余时间经常挑灯夜读,他刻苦攻读了《非煤矿山概论》、《地质学》等书籍和非煤矿山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
王瑞军同志在工作中胆大心细,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夺得了一次又一次高产成绩。为顺利、安全的将6kv电缆从580拉至各个变电硐室,协助动力工段完成电缆沟的打孔工程,工程总里程约米,耗时5天;组织职工积极实施水仓有664m迁至652m工程,且在3日内全部完工,使得井下生产正常进行;冬季提前组织职工着手开展了井下防寒保温工作,在652m、664m、640m、628m四个工作面共设置防寒帘22门,保证了井下冬期的正常生产;积极配合矿山设计院六大避险系统的选线工程,为日后能够加快投入运行、确保井下安全奠定了基础;在628m两个硐口加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在652m、664m、640m、628m四个水平规范了井下主巷的风水电三路管线的吊挂,协助车间领导圆满完成了2月6日的井下二级标准化验收工作;。
作为一名带班长,工作比较辛苦,劳动强度大,所在的车间有四个工作面(652m、616m、640m、628m)战线长、路程远,冬期温度低,滴水大,运输线长,生产条件差。面对困难,他从不退缩,总是迎难而上。在通过b0风井从628m往580m拽电缆时,明知道危险系数大,工程量大、时间任务紧的情况下,主动请缨去组织协调该工程,最终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人们不得不服,竖起拇指说:“到底是党员,就是不一样。”
艰苦的条件,困难的环境,越能显示出共产党员的本色,显示出先进的风采,显示出工人阶级的博大胸怀。由于他的技术过硬、管理能力突出,自然拉他到小井做事的人也不少,面对各种诱惑,他选择拒绝。去年他一个亲戚开了一个小选场,专门登门邀他到选场做事,并许诺他目前双倍的工资,但凭着他那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想到组织多年对他的培养教育和关心,想到自己那奋斗不息的理想和追求,想到那些与自己深厚感情的工友,他婉言谢绝了亲戚的好意,毅然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与同志们手把手,心连心地创下一个又一个高产记录。
工作22年月月出满勤,不仅从没病、事假,而且还有300多个周末在采区度过。家里的琐碎事妻子从不让他插手,兄弟建房屋从不让他分心,在“小家”和“大家”的天平架上,他默默地把砝码放在后一头。四月春忙时节,妻子打电话让他第二天请一天假忙农活,他当时答应了。可当听说溜井出矿遇到困难,班里人手又少,第二天他又主动请战,硬是撂下家里的农活而不顾,又下到各个工作面去了,与爆破技术员协商,与铲运工交流,认真实施出矿方案,一天就完成了两天的工作量。硬是把亏欠的出矿任务给补回来了,这就是他的追求,但他追求的不只是小家庭,脑子里装的是大家、企业。
在特殊困难的条件下,以他那无私奉献的老“黄牛”精神和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创造一流的工作。他进矿22年来,放弃轮休680多天,累计拖班加点620多天,22年干了26年的工作量。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能记下闪光足迹,编出动人的旋律,奏响宏伟的乐章。工人们赞扬他是“迷于矿山的一颗铆钉,注入铁海的一杆钢锚。”二十二年如一日,这绝不是一时的冲动,那为何能持之以恒,他的动力来自何处?就来自身上所展现的新时带矿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老“黄牛”精神。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十二
自中国金融工会开展创建“女职工文明示范岗”活动以来,公司女职工委员会专门制定和下发了文件,并把创建“女职工文明示范岗”作为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来抓。鞍山营业部工会按照公司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创建计划和方案。我们人民路营业厅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围绕着提高女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发挥女职工聪明才智,提高为客户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促进经营效益不断提高,积极开展了各项竞赛活动,为女员工成长成才搭建了平台。
二、开展文明服务评比竞赛,宣传和深化创建活动。
我们开展创建“女职工文明示范岗”活动,其目的就是要让员工心灵得到净化、服务层次得到提高、让客户感受到我们视他们为父母为亲人,感受到我们是在用心地为他们提供帮助,感受到我们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为此,我们在鞍山总部的大力支持下,相继举办了争做“文明示范标兵”和“百日五优创佳绩”等评比活动,从员工的服务态度、服务道德、服务仪表、服务语言到营业厅的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成果等全方位进行检查整改,通过三个月严格考核评比,营业厅最终夺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部分女员工也获得了“文明示范标兵”称号。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士气,树立了良好的执业风气,推动了营业厅向更高的服务标准和服务层次迈进。
三、打造学习型团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创建活动落到实处。
(一)加强制度建设,为创建工作保驾护航。
金融服务行业是一个风险行业,行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决定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根据业务发展和监管的需要,增设了风控岗等管理岗位,制定了《风控岗工作职责》等新制度,充实和完善《前后台岗位工作标准化流程》、《员工考核评比方案》、《晨会、fc会标准化流程》、《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等多项管理制度,实现了在制度上求规范科学,在分工上求精细制衡的管理机制,为营业厅开展各项管理与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良性互动的学习机制,争做“知识型”员工。
我们积极提倡在工作中学习,以学习促进工作,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几年来,营业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并以优化晨会和fc会标准化流程为内容,以人人争当“知识型”员工为主线,把学习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逐步完善pdca学习考评机制,强调督促检查和跟踪考核,同时在奖罚制度设计上更加务实,达到奖励先进带动后进的目的。在日常工作中,营业厅注重培养员工学习新业务新知识的兴趣,重视员工学习成果的有效转化,让其最大限度地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能力。
(三)提高业务素质,争做一流员工。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创造性地工作。员工的执业水平,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几年来,营业厅多次组织员工能力提升大赛。通过开展演讲比赛、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员工业务素质显著提高,很多员工从过去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到现在给客户做培训能够侃侃而谈不胆怯;从过去从未做过股评到现在集组织、策划、演讲为一身的大型投资策略报告会,他们都能从容应对,并且表现不凡。给投资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__年5.30等几次大盘宽幅振荡,使很多投资者都深度套牢,而我们的客户由于我们及时准确的风险提示,都较好地回避了风险,保存了资金并且获利丰厚,投资者纷纷送来锦旗和表扬信以示感谢。从这些赞扬和鼓励的语言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抓员工学习是正确的,抓员工素质提高是正确,正是因为我们踏踏实实地抓学习抓服务才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客户、越来越多的信任和越来越多的荣誉。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十三
平凡的岗位,普通的事业,她无怨无悔的做好。荣誉:先后荣获“全省邮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青年乡村投递员”、“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6月3日,33岁的尹静坐在记者的面前,大病初愈的她显得虚弱无力。谈起乡邮员的工作,她说:“我至今不后悔,我圆了童年的梦。”
看见收信人的笑容最幸福。
我国最北的小镇——北极村有584户人家,这里冬天的气温经常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最冷时达零下53摄氏度。尹静的妈妈在北极村邮电支局作了20多年的营业员。尹静清楚记得,妈妈生命垂危时,局里职工自发来到医院,争着给她献血。妈妈去世的时候,当地人几乎全都来送行。尹静说,就在那一刻她感受到:平凡的工作同样孕育着伟大。
“没关系,我能胜任。”尹静异常坚定。她给县里写了一份9个字的申请:“我自愿做一名投递员。”就这样,尹静当上了北极村第一位女乡邮员,一干就是7年。
去年春节前,薛大妈来找尹静,问有没有寄给她的邮包。她告诉尹静今天是她的生日,外地的女儿寄来了生日礼物。
那天邮车来晚了,到达北极村邮电支局已经是傍晚5点多钟。尹静从20多个邮袋中找到了薛大妈的邮包,高兴地跑着送到薛大妈家。薛大妈过意不去:“天这么晚了,你还特意送来。打个电话明儿我去取不就行了。”“那意义可不一样,今天是您的生日啊。”尹静说。
薛大妈拆开邮包,里边是女儿邮来的光盘。她请尹静坐下来和自己一起看。电视里,薛大妈的女儿笑眯眯地向母亲祝贺生日,薛大妈一边看,一边擦着眼角的泪。尹静也流泪了。
“看着收到信件和包裹的人那么高兴,我觉得很幸福。”尹静说。
听见动人的歌声最快乐。
在尹静的投递段中,包括被称为“中国第一哨”的我国最北端的边防哨所,离支局6.5公里。全哨所8个战士,有一个最小的新兵家在成都,他最盼尹静的到来。那一年开春,家里给他邮来包裹,当他接过这个包时,看着眼前全身泥水的尹静,感动得哭了。北极村的邮路坎坷不平,尹静记不清多少次连人带自行车摔到沟里。冬天雪太大不能骑自行车,她就背上报刊邮件,挨家挨户送。一趟送不完,就两趟三趟送。7年里她代收包裹、代办汇款700余件(次),代取邮件上千次,死信复活400多件。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十四
回__,女,回族,大学学历,现任__店__天大面业公司法人代表兼总经理,作为一名年轻的企业家,她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军嫂。她的丈夫闫__,现在__部队任职,上尉军衔。
她的婆婆,刘__,__天大面业公司董事长,是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__省爱国拥军先进个人。__天大面业公司与__部队是军民双拥共建单位,连续多次被__店市双拥办评为拥军先进单位。回__任公司总经理以来,继续传承发扬长辈和公司拥军优良传统,无私的奉献和付出,坚持把拥军为已任,支持国防建设,书写着新时期军嫂拥军和企业拥军的绚丽华章。
一、嫁给军人是她无悔的选择。
从小就对军人有着深厚的感情,认识当兵的丈夫后,她逐渐被他的诚实善良、积极进取和军人特有的气质所吸引。在决定要嫁给丈夫时,家人朋友都不理解,她们都劝她:嫁给当兵的肯定要吃苦,你要有思想准备。母亲也说:自己要考虑清楚,今后后悔就来不及了。她却说:军人诚实可靠,她感到踏实,嫁给军人,她绝不后悔,再苦再累也心甘。她想,成不了军人,成为军嫂也算对儿时梦想的一种弥补。
二、勇挑重担是她价值的体现。
军嫂,意味着牺牲,意味着付出,一付柔弱的肩膀,一肩挑起家庭,一肩挑起事业。挑起家庭的重担,做丈夫的坚强后盾,这就是军嫂人生价值的体现。丈夫在66336部队,虽然离家近,但部队上管理严格,不能随便回家。老人没有女儿,她就把自己当做他们的女儿。婆婆脚部手术,连续一个月走不了路,丈夫部队工作繁忙离不开,她既要安排企业工作,又要照顾老人,每天总是早起晚归,忙前忙后,医院的医生、护士都以为她是老人的女儿,了解情况后都说,现在这样像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照顾孝敬婆婆的打着灯笼也难找,老人真有福气。
怀胎十月,没有丈夫的陪伴,每次去做产检,都是独自一人。孩子出生时,正值丈夫去外地拉练,在妻子正需要他的关键时刻,作为丈夫的他,只能选择服从军人的天职。他愧对妻子,回__却说,“你是军人,你的身份不仅是家庭的,更是国家的。我没事,有妈在身边,就有如你在身边,我们刚出生的孩子也为有当兵的爸爸感到光荣”
企业的发展,家庭的责任,她用柔弱的双肩,坚强的挑起,用心血和感情付出。她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十年如一日,为家庭、企业尽心竭力,替公婆分忧。她对丈夫说的最多的就是:”没事,我能行,你放心在部队工作吧。”就这么简单地几个字,可又有谁能说清楚里面包含着多少情感,多少不易?!生活中勤劳、贤惠、尊老爱幼,工作中兢兢业业,被熟悉她的领导、同事和亲朋好友誉为两副重担一肩挑的“好军嫂”。
三、支持部队建设是企业家的责任。
1、塑造团队爱国情怀。没有国家安宁,哪有企业发展,她将爱国拥军活动纳入公司文化建设。每逢“八一”重要节日,邀请部队和市国防教育办的同志到企业进行国防教育;走进军营进行学习,每年组织员工进行军训,到66336部队师史馆参观学习,增强国防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每年清明,积极参加市双拥办组织的祭奠先烈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3、接收退伍军人和家属就业。多年来,公司共安排60名退伍军人,转业干部10名到企业就业,帮40余名军属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
四、企业发展壮大是她不变的追求。
除了照顾好家庭,军嫂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作为企业领导,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富有是她永远不变的追求。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引导下,为了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谋求广阔的发展空间,多方考察,引进水上乐园项目,同时筹划新建民用粉生产线,为企业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
十几年来,正是由于她默默无闻和任劳任怨地支持丈夫全身心投入国防事业,他丈夫多次立功受奖。这军功章当然也有她的一半。企业在她的经营管理下,持续健康发展。这就是她,用一身正气的行为诠释着一名普通军嫂和爱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把支持国防建设作为永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十五
小龙同志1975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82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分配到经济不发达的常山,在常山一中默默工作了20多年。根据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从不讨价还价。相继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务主任、副校长、副书记等职务。兼任衢州市中学数学研究会副会长、衢州市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常山县数理化协会会长、常山县教育学会数学分会副会长、常山县科技协会委员,常山县x。2003年6月调任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担任党支部书记。在涉及普通教育的各层次岗位上任劳任怨,发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小龙同志在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总结出一整套数学教学、数学竞赛和指导高考复习的成功经验。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他所任教的班级参加省会考、全国高考,其学科成绩的优秀率、及格率明显高于其他班级。辅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学竞赛二人获省三等奖,多人次获衢州市赛区一、二、三等奖。在优质搞好数学课教学的同时,他广泛从事教材教法、解题技巧、复习指导等方面的研究,多篇论文在市、县学会上交流,其中有1篇论文获衢州市一等奖、2篇获二等奖,多篇获优秀奖。他致力于教学创新,探索数学课教学的最佳途径,勇于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大胆推行开放型教学,使教育效果、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主编的《初中代数解题方法与同步测试》、参与编写的《中学数学单元知识和潜质自测》等书均由贵州出版社出版发行,参与编写的《高中会考题型分析与研究》一书由华东工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课艺术》一文在浙江师范大学《中学教研》杂志上发表。
小龙同志如醉如痴地爱他的事业、爱他的学生,把全部心血都抛洒在教书育人上,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以火热的激情感召学生,以真挚的爱心滋润学生,深入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出各类合格人才。在构成良好班群众,培养优秀学生班干部、转化后进生等方面都总结积累出丰富的经验,并多次在市、县说,得以普遍推广。当学生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他不但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给学生以帮忙,还组织学生互助给以解决,许多理解过他捐助和关怀的学生在来信中说:“许老师您比父母还亲,我将永远怀念您”。
小龙同志是一个乐于工作、不知疲倦的人。他经常为全市、全县数学教师讲学、辅导,用心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多次参与衢州市数学学会组织的《高三数学复习与测试》教材编写工作,负责研究的课题《中学生数学科研意识的培养研究》获衢州市三等奖。目前,他正在负责市级立项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和参与省级重点立项课题《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工作,并获得阶段性成果,对提高常山县和衢州市数学课教学质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小龙同志在担任常山一中教务主任、副校长、副书记期间,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配合校长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制定并完善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相继出台了10多个管理制度和评比条例,使学校的教学工作走上了正规化、科学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大幅度提高和顺利透过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验收立下汗马功劳,学校被评为浙江省礼貌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级先进群众。他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指导工作,使青年教师很快适应教学,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用心组织开展实验教学,学生小发明、小创作等科技活动和其他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辅导学生参加省小发明比赛有三项获省三等奖,学校已连续15年荣获县科技活动先进群众。
小龙同志因工作需要,调任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工作后,他深知全面提高常山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好处和难度。用心主张确立教学中心意识、教学质量意识、教学效益意识和教学改革意识。把教研工作定位在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按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为师生服务三个层面,紧紧围绕教法、学法、考法进行改革探索。在工作中坚持调查研究,做求真务实的楷模。每学期直接调研和进行教学视导的学校都在20因此上,听课不少于60节。此外,还经常与外地教研部门和学校加强联系,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如到义乌新课改实验区学习培训时,曾花了整整一天时刻到义乌稠州中学考察调研,从早上五点半学生起床,到晚上九点三十分熄灯,每个环节都细心观察,不肯放过,回来后在多次会议上进行汇报,引起领导的'重视,为加强常山教育教学管理带给借鉴经验。目前又承担着常山县高中教师基本状况调查分析、常山县职业技术教育状况调研和常山县初中毕业生外流状况调研分析等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带给依据。
小龙同志情系常山,扎根常山。常山县属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与义乌老家相比,差距很大,当初与他一同来常山的近30多位老乡都陆续离开常山,到杭州、义乌等发达地区工作,他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多次为他在发达地区找到工作条件优越、经济收入丰厚的单位,但他并不为此所动摇,带着他对常山教育事业的热爱,带着对常山人民的深厚感情,毅然把根紧紧扎在常山的土地上。从教近30年,没有搞过有偿家教,没有从事过第二职业,20多年来基本上没有因私事请假,既使结婚也放在周末举行,不请婚假。脚受伤,打着石膏达半个月,拄着拐杖照常坚持上班。
小龙同志的工作受到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深得家长、学生的信任。被评为常山县首批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多次被评为常山县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获常山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评为衢州市新时期好形象教师,两次评为浙江省教育系统单项先进工作者,被衢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衢州市劳动模范,被浙江省人民教育基金会授予浙江省第十五届“春蚕奖”。目前,被省总工会推荐参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评选。
不待扬鞭自奋蹄。他常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自勉,自强不息,勇于开拓,为实现常山教育的完美明天而不断追求。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十六
1、张定宇: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
2、张桂梅:2000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
3、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最初,老两口在肿瘤医院旁的小巷里经营油条摊位。每当收摊时,总有患者家属前来借锅灶炒菜,夫妇俩从不拒绝。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求助,万佐成和妻子就买了10多套厨具和煤球炉。因为设备大家共用,所以这个厨房被亲切地称为“抗癌厨房”。
4、毛相林:43年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志气,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过上了富裕文明生活。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十七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却认认真真地坚守着环卫工人的.责任,愿意把脏和累留给了自己,把干净和优美献给了别人。尽管时常身上挂满了灰尘,但却始终有着一颗闪光的心灵,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在西宁中路和教育路责任路段工作中,由于人流密集、复杂,学校、商铺多,花基里的垃圾多而且比较难清理,工作量大,难度大,但刘xx总是主动地对卫生死角及花基里的垃圾清理干净,细心地用手将道路的流水口的泥沙及杂物清理。在我市“创文”、“城中村整治”等活动中,她主动要求放弃休息,加班加点,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并从未计较个人得失。
刘xx一心扑在工作上,默默无闻地在工作中奉献着,在西宁横街附近的村前路、田边村等城乡结合部,农民时常将垃圾放置到大街上,因此垃圾量比较多,卫生死角多,在刮风下雨的季节或在太阳暴晒的日子里,总是臭味熏天,但刘xx却从来不会因为垃圾的脏、臭而怨天尤人,默默无闻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冬夜,汗水湿透的棉衣变成了冰甲;夏日,雨水淋透的衣服贴在身上,刘xx从不叫苦,不抱怨,为了市民的健康,苦和累她认了,脏和臭她也认了,给组员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刘xx在环卫工作中12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体现着“宁可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环卫工人精神,为我市环卫事业作出了不平凡贡献,她是环卫工人学习的榜样。
了解劳动模范的人物事迹篇十八
小李,女,汉族,1962年出生,是北京市公交总公司汽一公司第一营运分公司21路售票员,1998年起从事“小李热线”管理工作。在18年的售票员工作中,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群众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先后荣获全国五四奖章及“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xx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用力去做只能到达称职,用心去做才能到达优秀。”日前与全国劳模小李交谈的时候,记者强烈地感受到她“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的崇高境界。
小李衣着得体,言谈有素。对此,她自信地说:“我的形象代表的不是我自己,对内我代表首都,对外我代表中国。”
从售票台到热线平台,是什么使小李在平凡的岗位上光芒耀眼?她坦言:“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职责心和爱心,只有把自己和职业融为一体,把自身价值和本职岗位紧密相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把本职工作干好。”
为了给聋哑人带给优质服务,小李学会了简单的哑语;为了使外地人在北京有亲切感,小李一有机会就学习方言;为了给不一样层次的乘客带给优质服务,小李不断“充电”,目前已经是一位硕士研究生。她说,做一名优秀的服务人员很不容易,只有学到过硬的本领,才能为百姓搞好服务。一个好的售票员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一个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外交家。工作中,小李常常试着与乘客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乘客着想,发奋把握乘客心理,常常几句话就化解了车厢里的矛盾。她说:“车厢就是一个流动的`小社会,化解矛盾是售票员就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谈起对焦作的印象,小李高兴地说,来焦作之前她在网上查阅许多资料,对焦作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当踏上这块土地时,她还是感到出乎意料:焦作的城市建设十分好,整个城市不仅仅美丽,而且整洁,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全国公交战线的一面旗帜,记者请小李就我市公交事业发展谈一点看法。她亲切地说,虽然来焦作时刻很短,但却感受到了焦作公交人昂扬的精神风貌和用心的工作状态,这是公交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公交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优质服务十分关键,只有紧跟时代需求,不断研究和创新服务方法、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使公交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我们坚信,小李的焦作之行对提升我市服务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必将产生强劲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