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优质15篇)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优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04 01:33:02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优质15篇)
时间:2024-03-04 01:33:02     小编:GZ才子

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如何有效解决问题和冲突经过筛选,以下是一些不错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篇一

摘要:专业教育在引导新生正确认知、树立专业观念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在华侨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开展新生专业教育的多种方法和实践经验中进行了探讨和。

本科新生刚刚进入高校,对生物工程这个专业的认识一般是基于填报志愿时的宣传以及父母、亲戚、身边朋友及中学教师的口头信息或见闻,大多数新生对专业缺乏系统而深入的了解。而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设置又多以通识课程为主,新生能接触到专业领域的内容很少,影响新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引起新生对本专业的误解,无法激发新生的学习兴趣[1]。此外,本校生物工程专业新生的调剂率较高,很多新生对本专业几乎一无所知,再加上兴趣不高,容易导致新生意志消沉而堕落,因此大一学年的专业教育极为重要。专业教育的核心是针对学生从事专门领域的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2],是引导新生正确认知、树立专业观念的重要途径。本文就近年来本校生物工程专业开展新生专业教育多样化实践的情况作简要介绍和探讨。

一、做好新生的学习动员工作。

与高中学习相比,大学的学习表现出显著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多数新生对大学学习认识不足,无法很快地适应这一转变,再加上经过高考结束后三个月的假期,在思想上有所松懈,因此大多数新生刚开始学习时表现得很迷茫,甚至无所适从,此时新生急需专业教师的点拨和指导。基于这一情况,在新生正式上课前,本系组织了两次新生交流大会。第一次交流大会是迎新活动的一部分,由系主任为大家介绍生物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研究方向以及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等内容,让新生初步认识生物工程这个专业。第二次交流大会是新生学习动员大会,由分管的系副主任主持,邀请高年级成绩优异的同学与新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探讨对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的认识,传授先进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并解答新生的困惑。此举的优点:(1)能够在新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雪中送炭,让新生对大学的学习不再迷茫和畏惧。(2)能够让新生接触到本专业的优秀学生,学习其先进经验,树立榜样的作用,走上正确的道路。在几年的实践中,学生反响热烈,不少新生对优秀的学长、学姐投以钦佩的眼光,多数学生还积极地记录他们的学习方法要点,亦主动吐露自己的心声。每一届参加学习动员大会的新生中又会产生一些优秀学生,将成为下一届新生学习的榜样。如此以旧带新,新旧交流,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为了加强新生对生物工程专业的认同感,尽早了解专业内容,本专业在第一学期设置了《现代生物技术》这门专业选修课(限选),并采取导师组授课制,每学年安排15位本系教师,从他们自己所熟悉的研究领域向新生讲授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内涵和外延。授课教师团队根据需要每年进行微调,但每学年都能保证三分之二以上的授课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其中博导至少为6人。授课形式由每位教师灵活掌握,采用讲授、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成为课程的主人,加强新生的专业认同感,坚定专业学习的信念。在第一次课上,由课程负责人发给学生一份介绍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英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而后从材料最后的十道大题中任选五题作为平时作业,并建议用英文作答。所有题目均无标准答案,必须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来做答。在学期末,每位学生必须提交一篇课程论文,要求围绕自己感兴趣的生物技术领域,阐述他们对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的认识以及学完《现代生物技术》这门课的收获。几年的实践结果表明,新生对生物工程这个专业的热爱出乎所有教师的意料,他们在作业和论文中表现出来的想象能力令人惊异。例如作业中有一题是谈谈学生对克隆人的态度,有些同学联想到科幻片里人造生物反客为主对人类痛下毒手的情景并加以类比;而有极少数同学支持克隆人,认为克隆人可以作为自己的分身,让自己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尽管某些观点有待商榷,但经过这门课所进行的头脑风暴,学生对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认识显著加深了,在期末论文中他们已经可以较完整地描述基因工程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原理及操作方法,能说出生物技术在工业和服务业中的应用;甚至有些学生能紧跟学术前沿,把最新的学术成果及个人看法体现在论文中(如crisp基因编辑技术、3d打印人体组织器官等)。虽然没有强制使用英文,但不少学生用英文完成了作业和论文,说明他们对这门课相当重视。相比由一两名教师承担课程所有内容的授课形式,导师组授课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1)每位教师对各自研究方向的了解比较深入,可以把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讲得很“专”。(2)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讲授风格,这就使课程的知识面扩展得很“广”,可以涉及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各个方面。(3)选用英文版教学资料,与通识课英语教育安排在同一学年,可以锻炼新生的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并及早接触一些专业词汇,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4)导师组授课方式是建立并加强师生联系的重要渠道,可以让新生尽早接触到本专业的教师,还促使了新生对教师的研究方向产生兴趣,并为今后的课外创新实践等创造条件。

重视认知实习。

生物工程专业现在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理论与实践并驾齐驱,因此新生专业教育不仅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实验和实践的要求以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3]。仅仅依靠理论课的教学难以使新生对生物工程有直观的印象,因此我们必须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让新生能够亲身体会生物工程的应用。基于这一考虑,我们把认知实习作为新生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实习由分管教学的系副主任作为总负责人,直接负责实习单位的联系和指导教师的安排,并亲自带队。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择必须满足具有工科背景、工程实践经验、熟悉仪器设备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这三个基本要求。在实习基地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不同的研究方向,需要上下游兼顾。根据这些原则,我们选择了学院自行建设的壳聚糖氧化降解中试平台、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厦门古龙酱文化园四个单位作为本专业的认知实习基地。这四个实习基地涵盖了从上游基础研究、中试放大到下游工业化生产这一完整的产业化流程,囊括了细胞培养、植物育种、生化分析、生物医药、生物活性物质开发、食品加工、生物过程工程等不同的方向,能够较好地反映生物工程专业的特征。学生在参观、认知的同时,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尝试一些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从而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获得的知识得到巩固,并加深了印象。实习期间,还邀请实习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经理为新生介绍就业条件、招聘岗位、待遇、公司福利等情况,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坚定他们对本专业的就业信心,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

四、试行本科新生导师制。

本科新生导师制是指由专业教师担任本科一年级新生的导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需求,对其进行学业、生活、思想品德等多方面及个性化指导的一种教育制度,旨在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形成合理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提升育人质量[4,5]。我们试行导师制的初衷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通过专业教师的个性化指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开学初,系主任向本系新生提供专业教师的名单、联系方式和研究方向等信息,并根据教师的职称设定指导学生的数量上限,而后由新生各班班长安排全体学生进行导师的选择和协调。学生根据每位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自己的兴趣选择导师。学生必须在名单确定后一周之内主动联系导师见面,积极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并当面向导师请教;导师主动指导学生如何建立专业自信心和树立人生目标,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高效地学习。导师和学生每月至少需见面一次,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态,给予积极的鼓励,并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实行了本科新生导师制后,新生能够通过导师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不少新生还提早进入学科实验室开始了科研训练,并在之后申请了课外创新和创业实践项目、挑战杯项目等,积极参与课外学术活动,对新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行了有效的训练。同时,导师制也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避免了因大一专业课接触较少而导致的新生专业热情消退的弊端。从教师方面来讲,导师制的实行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潜在的后备人才,对解决实验室人员紧缺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在首届试行导师制的`级学生毕业反馈中,能够明显地看到学生对导师制的肯定,他们认为导师制的实行让他们对生物工程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还让他们提前接触了科研,坚定了对这个专业的发展信心。

五、引导新生做好人生规划。

前几年在与学生交流时发现一个问题,只有少数学生对自己今后的人生做好了规划,这些学生的目标比较明确,在平时会主动向着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因此在各方面都比较主动,而绝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们在学习上往往比较被动,也说不清自己毕业后的打算,甚至有些学生到了高年级依然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考研、找工作都像跟风似的,遇到困难又退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应该在学生刚进大学时就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我系自行设计了一份《生物系新生目标意向调查表》。在表中,我们设置了“您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有何规划?在大学毕业之后,您认为自己会成为怎样的人?”“您准备如何度过大学四年的时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制定一个在大一学年结束时要实现的短期目标”这三个小问题,其初衷是督促新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和人生规划进行思考。此表一式两联,分别由分管教学的系副主任签字后,一联为学生自行保管,另一联交由系副主任保管。大一学年结束后,对偏离短期目标较远的学生,系里组织谈话,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鼓励。这一举措从级新生入学时开始实行,目前已实行了两届。学生对这一做法普遍表示欢迎,从交上来的表格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和就业等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思考,因此可以说这一举措是有一定效果的,但也发现了少数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不以为然,随便敷衍了事。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如不少学生把短期目标设定得过低,像所有科目考试都及格、读一两本好书等;有不少学生只是在学习方面给自己定了目标,而缺乏从自己的综合能力素质方面提升的思考;对“如何度过大学四年时光”这一问题,有些学生写得简略而虚无,如努力学习、参加校园活动、充实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之类的过于宽泛的话屡见不鲜,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针对这些共性问题,我们将对今后的调查表进行修改和完善,考虑更换提问的形式,并添加适当的注解。此外,还应在新生填写时给予更多的指导。

六、定期交流,了解新生所需。

在每学期期中,本系都会组织一次新生座谈会,正、副系主任和部分专业教师一同与学生面对面座谈,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新生在交流会上提出的问题主要包括学习方法、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学校活动、对大学的适应、勤工助学及兼职等方面,其中有不少问题每届学生都会提到。我们对这些问题均作了记录,能解答的问题就在现场进行答复,部分问题会及时与学院和学校的沟通,寻求解决的办法。在日常的学生管理方面,本学院还建立了班主任定期走访学生宿舍的制度。每学期班主任走访学生宿舍四次,深入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就学生生活中的困难向系里和学院反馈。此外,本系学生遇到问题,除了向班主任和辅导员反映外,还可以直接向分管教学的系副主任单独面谈,寻求帮助。

七、总结。

新生进入大学之后,应当尽快适应大学的环境,学会独立、自主地生活,并尽早接触专业知识,因此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是必需的手段。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专业教育的形式,从最初的由个别教师担当的短学时课堂讲授,逐步改进并融合新的方法手段,发展到目前的多样化及全方位指导。专业教育对新生起到了有效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为:(1)这几年生物工程专业申请转专业的人数明显减少,甚至还有其他专业的学生转入。(2)这几年大一、大二学生联系教师开展科研训练及申请课外创新创业等项目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说明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较高,重视对自己能力的提升。应该说,我们的实践是比较成功的,当然,我们在工作中还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而且新生专业教育的形式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生群体成长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3]张茜.生物专业教育教学创新及发展[j].西部皮革,2016,(20):226.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篇二

摘要:信息化背景下,微课被看成网络时代之中的新颖资源。微课背景之下的机械制图授课凸显了学生主体,提升原有的交互性,同时精悍简练。这类带有趣味特性的新颖教学正被逐渐采纳。机械制图科目的专业特性很强,应能培育高水准的绘图技能、对应的看图技能、拓展想象空间。与此同时,机械制图关联的基础科目也是偏难的,带有抽象特性。微课变更了惯用的枯燥方式,增添课堂趣味,让同学体悟出这一科目的学习乐趣。

关键词:微课背景;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

机械制图被归类为基础科目,它表现出凸显的实践倾向,抽象性很强。高职学生原有的科目基础常常并不牢固,采纳传统的授课流程很难调动起同学的热情,提升授课效率。为化解这种疑难,有必要接纳微课协助下的新颖方式,变更授课模式。唯有这样,才能培育更高水准的综合技能,增添探究热情。对于此,应当摸索最适宜的变革思路。

1微课特有的优势。

微课促进学习,促进师生创新。机械制图授课之中,应依据拟定的新标准来拓展原有的授课实践,采纳视频这样的载体来设定多彩的授课流程,围绕精彩互动来展开平日的学习。围绕设定好的侧重点,开展精彩教学。对比传统流程,微课凸显了独有的优势:授课时段常常被缩减成10min。与此同时,微课拟定的授课活动很短,授课内涵被精简得很凝练,带有更高层级的交互特性。它的运用范畴很广,用于常规情形下的混合授课、远程在线讲解、平日常规讲解,供应了足量的认知资源,弥补授课之中的弊病。微课供应的在线工具,包含手提电脑、手机等。在授课前后,学生都可自主予以预习及复习,参与师生互动,解答他人疑惑。这样做,就释放了偏窄的授课空间,促进师生协作。通过自主探究、独立接纳新颖知识,变更了原有的单一传授,注重彼此配合。

2筛选最佳题材。

微课授课进程,在设定好的很短时段中就应调动起班内的注意力,能够聚集精力。为此,筛选题材应能带有精炼的优势,让学生快速辨识这一课节特有的主旨内涵、知识点关联的若干侧重点。机械制图这样的科目带有枯燥的特性,很难引入多样的趣味故事等。由此可见,这类科目涵盖着的课节,并不都适宜被拟定为微课的课节。筛选初始题材时,应注重辨识授课之中的疑难点,以及侧重点。授课之中的热点,应能激发潜藏着的初始动机,让同学体悟这一道理:平日之中的企业生产,都不可脱离这样的根本常识;微课促进下的新式授课,应能拓展初始的视野,激发认知兴趣。微课设定的侧重点,包含描画三视图、描画配件特有的组合体、投影关联的若干常识、延展的.表述方式。唯有依照规则来描画这样的图纸,才能投入运用。授课的疑难点应被设定成配件的后续组装。任何配件及成套的机械,都应依照描画出来的图纸予以确认,把原材变更为可用的零配件。

3新颖授课模式。

工科范畴中的机械制图,带有凸显的致密逻辑,同时也很抽象。在设定了时限的授课进程中,若要解析某一侧重点,就应设定最适宜的微课模式。例如:筛选凝练的初始导入步骤,把设定好的某一侧重点予以情节化,增添必备实例,以便激发兴趣。中间解析流程,应能完整并幽默。结尾也应凝练,留下回味余地。机械制图独有的特性,决定了可被筛选出来的授课程式涵盖了解说类型、课内演示操作、题目推理类型。(1)拓展思维空间。有着解析特性的微课模式,对应着大纲架构内的疑难点、必备的重点,它们应被详细辨析。应被演示操作这样的侧重点,是依托描绘出来的图例来解析关联的知识细节。适合被推理的这类模式,是依托视图解析这样的步骤,补充遗漏了的图形线条,强调缜密递推。这些新颖模式,都可拓展原有的想象空间,激发更多联想,从而提升原有的绘图技能。(2)强化彼此交流。创作微课之前,应能沟通企业,筛选典型特性的企业实例。结合授课专题来拟定系列架构下的微课授课。在这之后,应能整合筛选出来的这类题材,把它变更为新颖的幻灯片、三维架构的模型,或者制备成现场视频,搭配着解说等。这样做整合了多重的要素,把初始的复杂疑难予以简练化。借助带有可视化特性的这类立体场景,拓展空间思维,增添视觉冲击及更高的感染力。在很短课堂内,吸引同学注意,加深对这一科目的独特体悟。(3)摆脱多重限制。传统教学流程,师生都会受到特有的课堂限制。课余时段中,同学复习某一知识点,很难接触关联着的直观视频,也很难激发延展的联想。增添微课之后,师生摆脱了这一狭隘的阻隔,畅游知识海洋。微课衔接起了零散知识,倡导个性学习,提倡终身接纳知识。开发优质微课,协助师生来体悟更广的这类视野,把原本让人很畏惧的机械制图变更为让师生喜好的趣味科目。

4应注重的事项。

(1)鼓励发问质疑。微课带有简练的优势,这并不意味着缩减了课堂时段中的质疑时间。实际上,在微课协助下,教师更应接纳同学的质疑,耐心予以解答。强化交流互动,创造出喜好思考、发觉潜能这样的最佳氛围,才能鼓励探索。(2)巧妙设定对比。微课拓展了原有的逻辑思路,促进对比思维的渐渐发育。这类对比途径涵盖了次序的对比、图形正误探究、对比交错逻辑等。例如:在解析了图样表示这一课节以后,采纳对比流程来描画辨识剖面图、对应的断面图、其他类别图样。这类对比辨析了多样图形的细化类别、图形适用场合、搭配着的标注等。协助学生关联起各类的制图知识点,清晰分辨它们,巩固既有知识。通过对比正误,规避近似情形的制图误差。例如图形固有的界限确认、字头方向确认,都是常常发觉误差的知识点。(3)增添游戏环节。微课化解了科目枯燥的难题,但并不能省掉常用的游戏流程。制图授课带有偏大的授课局限,只有添加必备的游戏,才能增添趣味。例如:在解析线条投影这样的授课内涵时,把室内墙角设定为绘制对象,树立某一杆状物来设定标杆。这种情形下,让同学描画杆体的投影,辨识线条的类别。此外,动手亲自去描画某一图形,然后对比哪一个图形最为形象,也是常用的游戏。

5结语。

机械制图关联的微课制作,应能筛选趣味特性的微课题材,确保易懂通俗,让探究进程变得有趣。微课协助之下的新式授课,摆脱时空限制,整合了碎片式这样的授课步骤,创造个性课堂。未来进展中,应着手探究优良的这类新颖微课,化解潜在的畏难心态,让同学喜爱这一科目。

参考文献。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篇三

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鉴赏著名作家作品,来提高学生分析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而随着现代文学作品的不断丰富、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多元化环境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则成为当前现代文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1.兴趣入手。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有意无意接收到的能够吸引兴趣的广播电视等作品众多,其中以视频、游戏为主的符合青年学生爱好的网络资源吸引了众多青年,因此,十几年前学生们业余时间在图书馆读书的场景越来越少见。以往学生们都会在图书馆排队借阅文学读物、在自习室抢占座位认真苦读,而当前图书馆的馆藏越来越丰富,自习室越来越宽敞,而以往的场面却已不见。当然一部分学生在寝室内通过互联网也在阅读文学作品,而大多数学生则因为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而走上了娱乐路线。因此,现代文学教学已经不仅仅是在课上让学生学会几篇名家名篇那么简单了,这门课程担当着重拾学生阅读兴趣的重任。因此,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就应该放在兴趣培养这里,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同学们对现代文学主动阅读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驱动其自愿自觉的进行阅读,从而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并让这种阅读习惯伴随终生。2.开拓视野。就文学作品而讲文学作品有时会显得枯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整合各种各类资源,让文学课上的知识含量丰富,让学生在阅读文字的本身还能起到开拓视野的作用。让学生期待每一节文学课。3.融入价值观教育。文学作品鉴赏不仅仅是知识的'融入,更应该是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潜移默化的融入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略了价值观的教育,要让现代文学课程承担起引导学生健康思维的重任。所谓教书育人,教师不能忽略了育人的重要职责,而当代青年当中,价值观混乱的越来越多,教师通过文学作品的讲解、作家的分析,要让学生们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激发起青年人对祖国、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意识。4.注重综合素质训练。如果说价值观教育是一种融入教育,那么综合素质的提升则一种需要训练才能提高的能力。大学生毕业后要面对就业、组成家庭等,因此,在教学中将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分析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创新思维等融入教学中进行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1.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我国一些地方学校改革课堂教学,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应用与研究。对于现代文学课程,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成不同小组,然后在小组内实施任务驱动、讨论法等具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习、在讨论中进步。2.研究型教学法。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门很复杂的课程,很多问题是作家自己的思考,已经提升到哲学的高度,然而,由于现代文学本身就具有的启蒙性,使其创作和接受都很艰难。因此,运用研究型教学法给学生思考研究作品的过程,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型教学法是通过研究学习知识的具体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探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知识、开拓思维,并提高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在现代文学课程中运用研究型学习可以逐步开展,最初教师会给定研究的每一个主题和具体研究任务,让学生针对一个个任务去研究。逐渐演变为教师给定主题和框架,不给定具体任务。最终演变为教师只给定文章,各小组自己确立研究主题。这样,逐步开展、层层深入,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能力。3.展示汇报。现代文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自愿主动自觉的过程,如果培养起学生的这种自主动意识,也需要采取具体的手段与方法。如通过展示汇报的具体手段,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意识。教师可以安排每节课前10-15分钟做文学欣赏展示。这种展示不是由教师进行,而是由学生进行。每个人都有机会为全班同学展示一部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读后感,还是故事梗概讲解,再或是作者分析等形式不限。同时,还可以配合音乐、图画等其它艺术形式。实践中每个同学对于这样的展示机会十分重视、充分准备,并且讲解的清晰流畅,较平时有很大进步。

四、小结。

当前现代文学课程对于提高青年人对于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甚至是价值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同时也要积极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如积极的运用音乐、视频、动画、图片以及微课等资源。

参考文献:

[1]付金艳.师范院校“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11).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篇四

[提要]本文首先对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特点和目前该课程教学方法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地讨论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5月20日

一、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特点。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这标志着西方经济学的产生。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运行政策与理论,也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经济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该课程的主要特点就是理论性非常强,学生在课程内容理解上有很大困难,并且非常抽象。基于这样的特点,要想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另外,我们要十分注意,西方经济学是有其明显的阶级性的。顾名思义,西方经济学是基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私有制为主体,并且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或团体从根本上说都是利己的。因此,西方经济学的阶级立场和价值观在本质上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别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时,要对此点进行特别的注意。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推导过多,把经济学当数学来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现阶段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则主要强调理论知识的推导,要么就是引用国外的陈旧数据来进行教学。学生虽然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很难应用到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去。

另外,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数学运算,因此有些老师。

就将西方经济学教成了“数学课”。因为财经类院校招收的学生既有文科又有理科,部分文科学生因为数学底子差,对于这样的课程根本就听不懂。这种教学根本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了,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导致了教学效果很差。

(二)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和大多数课程一样,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考试也就是进行期末考试,并且期末考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是非常大的。这样的考试结果并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另外,很多该课程的老师会在期末考试前划定考试范围,导致某些学生只需要在考试前将考试重点进行突击复习就会得到好成绩,这样的好成绩并不代表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状况,只是考察了学生的瞬时记忆能力。

(三)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西方经济学课程所用的教材版本很多,虽然体系不同,但内容却是大体相同,教学内容主要是主流的经济学,基本内容都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成熟理论。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多的新问题和新现象。而这些新问题是无法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的。针对这些变化,西方国家的经济学教材也在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在国内,我国所使用的教材内容陈旧且更新缓慢,没有体现该学科在新时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不能解释在新时代中发生的新问题和新现象。

可以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加强复杂案例的分析处理能力。

(二)要注意剖析西方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学科性质。前文已经提到,西方经济学主要是阐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规律。因此,该课程的内容很多是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相径庭的。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就不能完全照搬课本内容,应该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有所取舍或者进行适当的评议。即便许多理论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教师也应该对其是否复合我国国情来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在准确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所理解,并且可以正确区分二者的关系。

(三)改进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对于掌握很多专业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和内容必须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在考核方式上需要做大胆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期末成绩的比重降低,多注重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解。那些可以提出很好的观点和问题、善于分析和总结的同学应该有一定的加分奖励。在考核内容上,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例,例如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热点话题。甚至可以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让学生利用书本的知识去解决试卷中提到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

另外,老师还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小组讨论以及开放式课题,并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可以参加社会实践,这样就可以全面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且还可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积极更新课程教材,增加西方经济学的最新前沿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使用对于课程的讲解至关重要,因此,要想增加西方经济学的新理论,教材必须是充分体现其时代特征的。所以,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围绕西方经济学理论界的研究动态,进而抓好教材的建设。在教材中,可以吸收成熟的研究西方社会经济运行新现象、新问题的新理论、新观点,促进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加快教学内容改革,促使国内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紧跟国外经济理论前沿。

另外,在教材更新的同时,西方经济学的授课老师也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及时地了解西方国家一些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教材的更新毕竟有些滞后,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介绍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大前沿问题,并且及时地进行更新和拓展,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打破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除了前文提到的案例教学法以外,老师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采用更多种的教学方法。各类方法可以优势互补,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另外,再加上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明显的提高,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学好西方经济学,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理论和经验,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但是该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综合性较强,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主要参考文献: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篇五

统计知识在生命科学、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以至于包括分子生物学中的统计方法、生物制药技术中的统计方法、流行病规律研究与探索的统计方法、人类染色体工程研究中的生物统计方法在内的各统计应用领域在不断发展壮大中。

在新药开发过程中,药物临床试验中的生物统计学研究愈来愈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它是从试验数据中得到医学结论的关键环节。

有关临床试验生物统计研究,西方国家多年来达成了众多共识,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指导原则,即ich。

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在颁布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

从总体结构来看,我国的生物统计标准与国际上通行的ich是同步的。

但是,在临床试验的实践中人们发现这些共识和指导原则是高度概括性文献,并不足以使临床试验统计分析规范化[1]。

例如,在医药学中,关于吸烟与肺癌发病率联系的分析、关于某种新药效果的研究,都普遍使用统计方法。

2.生物统计学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2.1生物药物和化学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

新药的上市经临床前的各项基础研究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需要由临床试验加以确认。

由于临床试验通常是根据研究的目的,通过样本来研究药物对疾病进程、预后等方面的作用,因此,临床研究设计必须应用统计学原理对试验相关的因素做出合理的、有效的安排,并最大限度地控制试验误差,提高试验质量,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在保证试验结果科学、可信的同时,尽可能做到高效、快速、经济。

因此,统计学在临床试验中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其中,对药物临床研究的分期赋予了新的内涵,使我国对药物临床研究的要求更符合新药临床研究的基本规律,更趋于科学、合理。

因此,本次指导原则修订的指导思想是保持原版指导原则的先进性的同时,充分考虑了法规的变化以及我国药物临床研究的现状,参考了iche9文件以及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现行指导原则,力求符合中国国情,并使之具有充分的可操作性。

本指导原则以临床试验的基本要求和统计学原理为重点,包含了对临床试验的总体考虑以及试验设计时、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时的统计学问题,旨在为药物注册申请人和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在整个临床试验中如何进行设计、实施、分析和评价提供指导,以期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

2.1生物制物和化学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

新药经临床前研究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需要由临床试验加以确认。

由于临床试验通常是根据研究的目的,通过足够数量的受试者(样本)来研究药物对疾病进程、预后等方面的作用,因此,临床试验设计必须应用统计学原理对试验相关的因素做出合理的、有效的安排,并最大限度地控制试验误差、提高试验质量以及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在保证试验结果科学、可信的同时,尽可能做到高效、快速、经济。

因此,统计学在临床试验中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本指导原则以临床试验的基本要求和统计学原理为重点,包含了对临床试验的总体考虑以及试验设计、试验过程和结果分析时的统计学问题,旨在为药品注册申请人和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在整个临床试验中如何进行设计、实施、分析和评价提供指导,以期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科学、严谨和规范。

2.3生物药物临床试验统计分析规范性操作的探讨。

统计分析是药物临床试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分析的结果直接影响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判断。

随着人们对整个药物临床试验的认识不断深入,统计分析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是,目前药物临床试验的统计分析还存在一些缺陷,无法全面揭示药物的作用。

为此,世界各国都制定了关于药物临床试验统计分析规范化操作的指导原则,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用于保证统计分析结果能够真实可靠地反映药物的性能。

经过一学期对生物统计学的学习,我对生物统计学这门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学习这门课程也有了一定的感想。

学习生物统计学的收获和体会,并对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生物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通过设计、分析手段,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性语句以表达自己想法的一门学问。

学好生物统计对我们以后设计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得出科学而精简的结论有很大帮助。

仅仅物统计学正是从数量方面揭示大量随机现象中存在的必然规律的学科。

因此,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在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工具学科,它是生物科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生物科研有重要作用。

3.3怎样学好生物统计学。

当我刚接触到生物统计学时,感觉它是一门很揪心的科目,部分理论非常抽象,学起来很困难,所以刚开始上课很不喜欢听。

后来在老师的讲解下慢慢的觉得,其实它也没那么难。

学习生物统计时不要老想去完全明白那些理论的每一个字,只要在老师的讲述下才理解了那些理论的含义,然后通过例题将这些理论带到实践中去,基本上就可以学会了。

所以想要学好生物统计,就要先学会理解。

最基本的就是熟悉概念,这样在审题的.时候就能立刻明白题目的主干意思,有利于进一步寻找解题方案。

明白了题目意思后,搜索脑海中所学的试验方法,选择相应的试验方案,就是什么类型的题目,对应什么类型的解题方案,这样才能解决一道困难的题目。

为了更深入的学习生物统计,除了要求平时上课仔细听课,课后的作业也要认真完成。

做完作业习题,还要学会总结分类,这样对书本的知识点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巩固了对生物统计学内容的掌握。

生物统计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学好。

不管是对于生物这门学科,还是对于我们的生活,它都有很大的帮助。

3

3.4学习统计学的建议。

经过一学期生物统计学的学习,就个人而言,提出一些建议:(1)虽说这是一门考察课,但是也要重视,图书馆的资源有限,尽量统一发课本。

(2)讲课时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变被动听课为积极思考。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例增加其趣味性。

可开设同学们感兴趣的实验,通过实例解决生物统计问题,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强,利于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生物统计学是贯穿生物学科的一门重要工具,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老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的学好生物统计,以便于以后的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统计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j].医学经济报.(05).2-3。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篇六

摘要:大学一年级新生的专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理清专业脉络,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提高学习兴趣尤为关键。本文结合测绘类学生专业教育过程,对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专业教育,从创新实践层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专业教育是通过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增进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与评价,它包括专业的培养目标、理论体系、实践环节、发展前景以及就业去向等内容。[1]专业教育是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努力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具有引领与导航作用。因此,有必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创新学生专业教育体系。本文结合近年来测绘类专业新生专业教育实践活动,介绍总结了新生专业教育过程中的创新做法。

大学生的专业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它是专业学习的支撑与动力,而对一年级新生开展的专业教育活动则是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教育环节之一。开展好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应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1、注意教育活动的时效性。

新生入学后,从熟悉的高中生活到相对陌生的大学校园,因环境的变化,也导致学生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的问题,其中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尤为突出。因此应合理统筹规划新生专业教育活动的时间安排,注重教育的时效性,绝大部分工作都应该在大一上学期开展,像告知学生学习过程、学习任务、学习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等则应在学生开始课程学习之前进行,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

2、注重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新生专业教育应注重教育内容实用性,应涵盖学校教学环境、专业培养目标、学习方法等,内容应具体可见,而不是空泛的说教,尤其是充分利用已毕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及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面临的困难和取得的成果等例证,让事实说话,用生动活泼的事例和故事打动学生,使得教育更加实用,具有针对性,更具说服力。

3、强化教育过程的实践性。

专业教育还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有机会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亲身参与,动手实践。亲身参与的专业教育形式会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也会更加充分和丰富。

大一新生专业教育涵盖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活动,从新生入学一直持续到一年级期末,笔者结合近几年学院在测绘类专业学生当中开展的专业教育实践,就如何创新活动形式,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1、充分利用校内外行业平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开拓学生视野。

组织新生参观校园建筑、学院实验室是专业教育当中的常规做法,除此之外,学院更是把专业教育拓展到了校外:一是充分利用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博物馆这个专业科技平台,组织新生参观了解专业发展历程。通过博物馆声、光、电等专业的.教学化、实体化、可触摸、可操作的展示手段,使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更加直观形象;二是参观相关生产单位及数字产品生产中心,了解专业人员工作状态以及生产的工艺流程,使学生对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有初步的印象,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2、组织高精尖专业仪器展示,提升学生专业兴趣。

测绘专业对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离不开仪器设备的支撑。近几年专业仪器的发展越来越精密、尖端,从普通水准仪、经纬仪到测量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仪、激光跟踪仪、探地雷达、遥测直升飞机等,科技含量非常高。仪器展示期间,学院配备专业教师讲解,学生参观的同时还可以动手操作,这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更加具体。高精尖的专业仪器设备展示、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

3、开展“名师导航”及“博士论坛”活动,进一步强化专业教育与引导。

学院院长为北京市教名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专业领域颇有影响,学院安排其为学生开设系列讲座;学院邀请国家测绘局副局长为学生做报告,讲解测绘学科发展最新前景;学院还安排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新生开系列论坛。通过名师、专家的人格魅力和教育引导,影响、感染大一新生,使他们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为大学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4、“职业生涯教育”与“校友访谈”相结合,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目标,制订个人发展规划。

学院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在大一新生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系列活动,包括全球职业规划师讲座、优秀校友“点拨”、学长经验交流会等。同时利用寒暑假,组织“直击职场”、“校友访谈”等活动,让学生在接受理论经验指导的同时,也走出校园了解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就业状况及职业发展情况,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这两项活动进一步强化了专业教育,巩固了专业认知。

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创新开展以来,受到了大一学生的欢迎与肯定,解决了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经问卷调查,92%以上的一年级学生表示通过一系列专业教育活动,对专业的认知更加清晰具体。学校组织的专业教育情况调研座谈会上,测绘类专业学生对专业教育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肯定,显示出学院大一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创新实践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篇七

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鉴赏著名作家作品,来提高学生分析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而随着现代文学作品的不断丰富、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多元化环境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则成为当前现代文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1.兴趣入手。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有意无意接收到的能够吸引兴趣的广播电视等作品众多,其中以视频、游戏为主的符合青年学生爱好的网络资源吸引了众多青年,因此,十几年前学生们业余时间在图书馆读书的场景越来越少见。以往学生们都会在图书馆排队借阅文学读物、在自习室抢占座位认真苦读,而当前图书馆的馆藏越来越丰富,自习室越来越宽敞,而以往的场面却已不见。当然一部分学生在寝室内通过互联网也在阅读文学作品,而大多数学生则因为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而走上了娱乐路线。因此,现代文学教学已经不仅仅是在课上让学生学会几篇名家名篇那么简单了,这门课程担当着重拾学生阅读兴趣的重任。因此,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就应该放在兴趣培养这里,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同学们对现代文学主动阅读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驱动其自愿自觉的进行阅读,从而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并让这种阅读习惯伴随终生。2.开拓视野。就文学作品而讲文学作品有时会显得枯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整合各种各类资源,让文学课上的知识含量丰富,让学生在阅读文字的本身还能起到开拓视野的作用。让学生期待每一节文学课。3.融入价值观教育。文学作品鉴赏不仅仅是知识的融入,更应该是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潜移默化的融入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略了价值观的教育,要让现代文学课程承担起引导学生健康思维的重任。所谓教书育人,教师不能忽略了育人的重要职责,而当代青年当中,价值观混乱的越来越多,教师通过文学作品的讲解、作家的分析,要让学生们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激发起青年人对祖国、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意识。4.注重综合素质训练。如果说价值观教育是一种融入教育,那么综合素质的提升则一种需要训练才能提高的能力。大学生毕业后要面对就业、组成家庭等,因此,在教学中将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分析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创新思维等融入教学中进行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1.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我国一些地方学校改革课堂教学,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应用与研究。对于现代文学课程,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成不同小组,然后在小组内实施任务驱动、讨论法等具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习、在讨论中进步。2.研究型教学法。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门很复杂的课程,很多问题是作家自己的思考,已经提升到哲学的高度,然而,由于现代文学本身就具有的.启蒙性,使其创作和接受都很艰难。因此,运用研究型教学法给学生思考研究作品的过程,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型教学法是通过研究学习知识的具体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探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知识、开拓思维,并提高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在现代文学课程中运用研究型学习可以逐步开展,最初教师会给定研究的每一个主题和具体研究任务,让学生针对一个个任务去研究。逐渐演变为教师给定主题和框架,不给定具体任务。最终演变为教师只给定文章,各小组自己确立研究主题。这样,逐步开展、层层深入,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能力。3.展示汇报。现代文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自愿主动自觉的过程,如果培养起学生的这种自主动意识,也需要采取具体的手段与方法。如通过展示汇报的具体手段,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意识。教师可以安排每节课前10-15分钟做文学欣赏展示。这种展示不是由教师进行,而是由学生进行。每个人都有机会为全班同学展示一部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读后感,还是故事梗概讲解,再或是作者分析等形式不限。同时,还可以配合音乐、图画等其它艺术形式。实践中每个同学对于这样的展示机会十分重视、充分准备,并且讲解的清晰流畅,较平时有很大进步。四、小结当前现代文学课程对于提高青年人对于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甚至是价值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同时也要积极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如积极的运用音乐、视频、动画、图片以及微课等资源。

参考文献:

[1]付金艳.师范院校“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11).

作者:王书英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辽源分校。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篇八

研究时间:2月——207月。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1、把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的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学校农远卫星接收室、光盘播放教室的.利用率,让师生能更加充分享受到更好、更优的教育。从而形成新的理论、新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

2、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培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成为学习型的教师,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探索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自己在光盘教学环境下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利用随机出现的音、视频资源,创设教学环境,开展有效学习。

三、具体工作安排:

1、参加课题组成员会议,认真学习研究方案。

2、依据学校课题研究方案,协助子课题负责人制定好子课题研究方案。

4、参加课题实验课听课评课,并写好感受上传到博客中。

(2)积极参与课题组的听课、评课活动。

(3)丰富博客内容。

(4)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市局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1)做好课题组的学习交流活动。

(2)认真阅读课题组上课教师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及时反思总结。

(3)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组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并上传到个人博客。

(4)整理参加课题理论学习的笔记,总结各项课题活动情况,写出心得体会上传个人博客。

(5)认真准备课题实验课。

(1)做好课题组的学习交流活动。

(2)积极参与课题组的听课、评课活动。

(3)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组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并上传到个人博客。

(1)总结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收获与体会。

(2)撰写个人课题小结,并参加校课题小结交流。

(3)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交流课题论文。

(4)组织整理各类资料入盒。

出自 CooCo.Net.CN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篇九

21世纪,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话、因特网让处于地球两端的人变得不再遥远。人与人交往已越来越密切,利用口语交换信息和表达思想的量越来越大,突发事件的汇报与指挥,招聘工作的陈述等都预示着只有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雄辩者,而那种“足将进而趔趄,口将言而嗫喏”的人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了。《新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要求,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因此,在区教委的关注和领导下,在区教科室的指导下,我校在区级课题《边远农村小学校口语交际教学研究与实践》顺利结题的基础上,于12月申报了并确立了市级课题《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探索》。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将1~6年级分设实验班,把实验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把课堂教学作为主要渠道,把现实生活作为练兵场,全方位、多渠道的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通过研究和训练,让学生掌握如何提高自身说话能力的方法技巧。最终让学生突破不说、怕说的心理障碍,变“金口难开”为“口若悬河”。

一、我们的目标是:构建我校口语交际课典型课例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

二、我们的任务是:

研究时间。

研究内容。

预期效果。

6-200810。

1、在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模式。

2、在识字课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模式。

1.听得专心。

2.说得清楚。

2008.11-.4。

3、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模式。

4、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模式。

1.流利交流。

2.文明交流。

2009.5-2009.9。

5、在口语交际课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模式。

6、由说到写“交际作文”的模式。

1.主动交流。

2.能说会道。

三、我们的成员:我课题组成员及各子课题成员大都由中高技术职称老师组成,他们分布在教学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各自都参与过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有着一定的研究水平。有条件、有能力、完成课题研究工作,并且他们均有很高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舒文学、肖志远、谭强、刘准、李清高:具有科学的科研管理和研究水平,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负责协调研究活动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及时推广阶段研究成果。

唐海燕: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数十年,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承担项目申请、制订实施方案,、提供理论指导,负责信息收集、整理工作。

邓玲利、何美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主要承担本课题的论证,撰写实验报告等。

蔡见中、冯兵、秦琴、阳小华、杨汉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在该课题研究中主要承担研究和实施工作。

四、我们的做法是:

我们认识到口语交际是当今社会对人才评判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口语交际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课堂教学是实施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的基本载体,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的过程。因此,工作中我们不断实践以科研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课堂为实验主阵地,把课题《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探索》的研究作为实现学校“以服务升品位,以质量求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一个突破口,使得课题研究服务于学生,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以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口语交际训练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训练。因为课堂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科学有序的训练。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的口语交际,可以丰富口语交际的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听、说交往的能力。

1、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语交际是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活动。而这种言语交际活动往往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中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才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就会调动出来,学习时的自我表现欲望才会增强。学生就会带着情感,怀着兴趣,走进创设的情境,最佳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语文课本中口语交际的题目多种多样,需要创设的情境也是各不相同的。

(1)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材中有些内容也提出了一定的问题,这些语言文字经过老师的口头描述会更形象地进入学生的大脑,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把口语交际回归生活体验,打开学生话匣子,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交流欲望。

(2)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

(3)通过角色表演创设情境。

教师能参与学生的活动,师会成为学生更想活动的催化剂,对有趣的情节、人物,学生们有很大的兴趣,教师的参与更让他们有了动力,在师生共演中,进入情境,实现交际能力的训练。

(4)通过模拟社会活动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中虽然能让学生掌握酝酿的口语交际的知识、技能,但单靠课堂短短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积极开展各种社会交往活动。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慰问、做好人好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如果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的话,可以在校内开展模拟社会活动。如模拟在“旅游”活动中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学校和风土人情、景物;模拟“银行”、“餐厅”等服务活动中当服务员等。这样模拟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的交往活动打下基础。

2、在多元互动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必须通过大量实践锻炼,才能内化为能力。运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在动态的交际中反复训练、体会,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作好“互动”前的准备,让学生有话可说。

(2)加强“互动”中的调控,让学生会说。

3、巧妙的利用课堂生成或突发事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动态的课堂生成和突发事件,是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的课程教学资源之一,更为我们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了更多的契机。

4、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口语交际实践机会。

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每分钟都应该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在每次的口语交际课中,让学生学到更多交际的本领,教师的课前准备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交际课应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交际心理,给学生创设听说互动的交际情境。

(三)、以现实生活为练兵场,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行为,它具有长效性。短短的45分钟只为学生交际提供一个平台,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还应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实践交际的本领。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四)、定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检阅科研成果。

学校在重大节日,(如国庆、元旦、五一、五四、中秋等)举行各种大型活动,如:“祖国妈妈,您好!”作文比赛、“与坚强同行”诗歌朗诵、“月圆中秋”故事会等,各实验班也经常利用班会课举行各种活动。这样,在全校形成了一种口语交际的氛围,学生也乐于交际,从而善于交际。

五、我们的收获。

1、教师的变化。

通过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激发了教师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研究热情,促使其不断提升理论认识水平,迅速走进新课程,步入与学生共同发展的快车道,在实践研究中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2、学生的变化。

通过研究和训练,学生掌握了如何提高自身说话能力的方法技巧。除了说的知识、技能训练外,还注重了说话时的态度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说话能力。另外还注重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多样的,变化的情景中学习、训练。最终学生突破了不说、怕说的心理障碍,变“金口难开”为“口若悬河”。

课堂教学永远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品质的主渠道,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课题的不断研究与实践,我们将进一步使课题向纵深发展,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做出努力。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篇十

摘要:本文是对改进《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实践,首先分析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论述了探索创新型教学法的内涵,选用了程序案例教学法,最后对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教学方法;探索创新型教学法;程序案例教学法。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是办学的核心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趋势中,高等学校办学的竞争日益加剧。教学质量将决定着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教学质量是教育者、管理者不可不思、不可不谋、不可不为的重要任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培养上,各高校都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开始实施理论教学和实践的配套改革,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1][2]。但是,对不同层次的高校而言,教育培养的对象虽然都是大学生,但各校均有自己的特性,在教学方法上,有其共性,也具有特殊性,互相之间,只能借鉴,不能照搬,而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本文是以某高校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为对象,探讨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实践。

二、研究对象的诊断分析。

《程序设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人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应具备算法、程序设计方法和语言工具的知识,其中,算法是灵魂,数据结构是加工对象,而语言是工具。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因素很多,如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等。只有当这些因素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相处和谐时,才能取得实效。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记,课后完成作业就了事,似乎已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中心,学生自主意识淡薄,依附的心理严重,不敢对课堂教学提出质疑,教师照本宣科,只教不育,只训不导,讲者昭昭,听者却昏昏。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上,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点根深蒂固,教师高高在上,教训传道,难以体现出民主自由的精神。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目的都要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才能实现。不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不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不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就很难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许多程序设计语言方面的教材,完全以语法制导,以讲解语法规则为主,每讲一种规则,都安排一些简单的程序实例来讲解语法,很少有较复杂、较实用的程序。因此,其内容比较肤浅,不适宜作为学习程序设计技术的教材。所以,重新编写一本适合当前教学的教材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对“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大部分学生对大学阶段的环境和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的自觉性差,对编写程序感到索然无味,毫无兴趣,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求教师精心备课,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创设实用的程序案例,引导过程中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质疑,培养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3]。

四、实践与效果分析。

现今普遍的程序设计教学方法都是从语法入手,详细地讲解各种编程语言的语法,而涉及的程序案例却很少,虽然有一些例题,但很简单,距离解决实际问题的复杂度相差甚远,学生在学习之后,常常缺乏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构建程序设计的思维,而且机械式的记忆语法规则往往是枯燥无味的,很难激发学习的兴趣。以《c++程序设计》为例,针对各种语法规则,我们创建了16个实用的程序案例:

1.库存清单应用程序(变量,输入)。

2.工资计算应用程序(算法,伪代码)。

3.牙科付费应用程序(逻辑运算符,字符串)。

4.购车还贷应用程序(while循环语句)。

5.计算班级平均成绩应用程序(标记控制循环)。

6.利息计算应用程序(for循环语句和数学函数)。

7.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多分支选择语句switch)。

8.捐款管理应用程序(作用域与函数原型)。

9.游戏应用程序(生成随机数和枚举)。

10.薪金统计应用程序(一维数组)。

11.学生成绩统计应用程序(二维数组)。

12.数字时钟应用程序(自定义类和对象)。

13.购物清单管理应用程序(指针,引用及动态数据结构)。

14.工资表应用程序(继承与多态性)。

15.便笺信息应用程序(顺序访问文件)。

16.屏幕抓取应用程序(字符串处理)。

首先教师给出程序案例的框架结构,学生经过思考,择合适的算法和指令语句,经互相讨论,完善和丰富程序案例,然后上机调试,通过运行来检验结果。程序案例的教学法是从兴趣入手,首先给人们编程的乐趣,继而带领学生进入程序的天地,提高了探索的欲望,使学习编程变得生动而有趣。经过对计算机科学专业98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其中94人赞成这种教学方法,在反馈的意见中,认为这种方法效果很好,能够很容易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既学到了应得的知识,又感受到编程的快乐,既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得到了探索的乐趣。考核的成绩表明,85%的学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其中有20%的学生达到了优秀的水平,虽然,教学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有15%的学生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表明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今后将进一步研究不足之处,寻求适合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3]d.r.choffnes[m].simplyc++deitel&associatescompany2005.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篇十一

1、把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的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学校农远卫星接收室、光盘播放教室的利用率,让师生能更加充分享受到更好、更优的教育。从而形成新的理论、新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

2、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培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成为学习型的教师,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探索总结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的教学方法。

探索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自己在光盘教学环境下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利用随机出现的音、视频资源,创设教学环境,开展有效学习。

二月份:

1、参加课题组成员会议,认真学习研究方案。

2、依据学校课题研究方案,协助子课题负责人制定好子课题研究方案。

3、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4、参加课题实验课听课评课,并写好感受上传到博客中。

三月份: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有关《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教学方法的研究》的`理论知识。

(2)积极参与课题组的听课、评课活动。

(3)丰富博客内容。

(4)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市局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四月份:

(1)做好课题组的学习交流活动。

(2)认真阅读课题组上课教师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及时反思总结。

(3)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组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并上传到个人博客。

(4)整理参加课题理论学习的笔记,总结各项课题活动情况,写出心得体会上传个人博客。

(5)认真准备课题实验课。

五月份:

(1)做好课题组的学习交流活动。

(2)积极参与课题组的听课、评课活动。

(3)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组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内容等,并上传到个人博客。

六月份:

(1)总结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收获与体会

(2)撰写个人课题小结,并参加校课题小结交流。

(3)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交流课题论文。

(4)组织整理各类资料入盒。

出自 CooCo.Net.CN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篇十二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组织、实施提升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切实提高我校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课堂互动能力。

2、通过实践研究,构建实施“提升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通过实验研究,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数学骨干教师。

二、研究目标: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在这一阶段里,我们的研究重点是分为两个方面分步实施,层次突破。

1、通过培训、研究课等形式,提升数学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方法的意识,学会分析各类课堂教学方法对高效课堂的影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问、讲、评,每一种问、讲、评所针对的对象是一位学生、一类学生,还是全班学生。

2、从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课堂有效评价的策略,有效导入、过渡、结束语的设计策略,以及课堂语言规范表达,提高数学素养的策略四个方面实施研究,提高老师课堂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从课堂教学方法有效到课堂整体实效的追求。

三、研究内容:

1、教学,是唤醒的艺术。有效的'导入设计、富有感染力的导入语言,是一节好课的开始。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运用怎样的导入方式和激励性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2、课堂提问的类型分析及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提问。

3、评价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对高效课堂的影响和分析。

四、研究措施: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因此在本学期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继续抓好学习、行动、反思、写作、梳理等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学习,更新理念。

加强学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鼓励自学。

一是要求课题组成员订阅教育杂志报刊,做好学习笔记,指导教师学习有关课题方面的知识。二是鼓励教师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在这个信息时代里,我们缺乏的不是信息,而是搜索信息的眼光和好学的精神。

(2)集中性学习根据课题开展的需要,一是组织课题组内骨干成员作阶段理论引领;二是充分发挥外出学习的老师的作用,要求每个外派学习的老师要作一次与课堂语言相关的学习心得体会的讲座;三是组织教师学习外出购回的录像课以及专家讲座;四是课题研究的老师作阶段性研讨课讨论。

(3)互动性学习课题组成员在平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周四教研组教研活动中强调互助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建立集体备课、研课制度。

每周四下午第一节课为教研活动时间。由组内成员轮流主持。严格考勤,并把教研活动制度纳入教师学期量化。

3、抓好课堂教学研究。

在课堂教学研究方面我们重视全面铺开与抓重点相结合。

结合教研组研讨活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做到每学期每位课题组成员必上一节课题教研课,教研课应围绕研究重点,在课题研讨课中展示个人研究的阶段成果,并在评课交流中解决实践的困惑。在教研课的要求上,要求做到精心预设,重点突出,课后研讨,自我反思,案例写作相结合。

4、重视反思,总结改进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建立反思型的教研模式。

通过撰写教学反思录的方式,促进教师的自我变革。采用“学习――行动—对行动反思—意识到关键所在—创造其它行动方法—尝试(本身又是一种新的行动)”的反思型教研模式,积极培养教师反思教学的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良好习惯。

(1)上课教案要有关键事件的反思,构成个人教学反思录。

(2)反思过程中要有问题的存在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法。

5、建立对话交流制度。

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对话,使教师有机会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自由的讨论,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讨论领域,使课题组活动有一个学术对话的学术批评的氛围。

6、及时梳理,总结成果。

对课题研究过程中产生问题困惑,或是成功之处鼓励教师及时记录下来,或是典型的案例等进行有目的的整理,形成一手资料。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及时摘抄或翦帖下来。积累经验,形成有见解的文字材料并积极投稿,提高研究成果的效度。特别提出的是:课题组成员在本阶段应及时对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进行梳理,对课题研究内容形成的策略或模式初步形成理论性的文字,为后续总结成果储蓄相关资料。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篇十三

每年国家都在提倡各高校进行教学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递,并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国际公法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无非是实现这个目标,本文将会从两个方而进行论述。一是,国际法教学采取法律实证方法的必要性:二是,国际法教学运用法律实证方法的具体措施。

一、国际法教学采取法律实证方法的必要性。

(一)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在国际公法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是以学科基本理论讲授为基础,结合国际社会的实践案例,从而在问题中依次解释国际公法中出现各项法律制度和词条解释。众所周知,国际公法起源于早先国家之家签订的国际条约。在教授国际公法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国际公法的原理是首要的,但同时也要使学生理解具体的条约。由此可以想象,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因为学生从根源上理解了国际公法,那么在实践案例中不管遇到什么法律情形,都能很准确的抓住本质。就这一点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确是最有效果的。但是,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局限性,比如:形式刻板枯燥、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等。在被动学习过程中,国际法的学习与国内法的学习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因为国际公法产生的环境、依据的`理论基础、立法过程以及实践执行都有其特殊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此学科缺乏直接的感性认识,往往不能理解国际公法的理论来源和国际公法的具体制度,同时因为生活环境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学生缺乏“国际思维”,认为国际公法的约束力并不具有强制性,对国际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产生怀疑。这也正是教师没有从国际公法在国际关系中的适用性出发造成的。对于学生对国际法的实用性和权威性提出质疑这一情形,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

(二)法律实证方法的优越性。

所谓实证方法就是通过观察分析实际的法律制度,采用图表、数据等科学方法,以客观的立场,解释法律现象的方式。换言之,法律实证方法主张用事实解释法律规范。采用法律实证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运用国际法的能力。具体来说,法律实证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外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在此过程中能进行有效的学术训练,并使之全面地理解国际法的内容和体系,而且也正好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因为时间限制而不能实现教学任务的难题。因此,介于法律实证方法的优越性,我们应在思想观念和教学实践过程中都加以重视。

二、国际法教学采取法律实证方法的具体措施。

法律实证方法虽然不能直接接触到国际法实践,但是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从网上搜集各种信息,通过文献分析法来学习和研究国际法。

(一)案例教学法解读国际法的实践性。

案例教学法是解读国际法实践性的有效方法。从案例当中解读国际法,在实践当中运用国际法,来自实践中的国际法,才是真正的国际法。当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国际法的教学时,案例的选取、呈现、思考的问题等一系列有关案例的处理就显得很重要了,一旦案例准备失败也就意味着国际法实践性讲解的失败。首先,案例本身要具有教学价值。具体而言,案例要有时效性和典型性,太老或是太普通的案例没有教授的必要。让学生学习权威机构或网站发布的原始资料,并全面认识资料中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国外案件的判决或评论进行学术评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

(二)专题讨论式教学方法体味国际法的发展性。

当前国际形式变幻莫测,国际法律制度也在随之变化发展,更多的内容纳入其中,使得国际法的体系愈加庞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国际法的新发展。相对的,教师自身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有明确的把握。针对此种情况,专题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问题。专题讨论式教学要体现法律问题争议性的特质,对于那些已经定案的法律事件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全面地搜集资料,多角度地思考分析,鼓励学生自由讨论,提出质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科际联系方法实现国际法的跨学科性。

国际法调整的对象是国际关系,国际法实践的社会基础是国际社会,因而国际社会中的国际关系是国际法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分析问题应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出发,而科际联系方法就是从各种角度各种联系中分析国际关系的本质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深入了解国际关系,并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国际法立法和实施的情况。教师在具体实施科际联系方法时应当选择难易程度合适的国际关系基础知识,运用深入浅出的讲解方法,联系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实践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三、结束语。

虽然目前全球处于一个相对平的人环境中,但地区冲突加剧,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都会导致国际关系的不稳定。因此对国际法的学习就会摆在一个重要位置,对其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更加迫切了。总而言之,法律实证方法是国际法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不仅因为传统的教育方式阻碍了国际法的教学进程,需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而且因为法律实证方法有其优越性,能促进国际法教学的发展。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篇十四

最近在看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大前研一的《低智商社会》时,对大前先生列举出某些日本企业家的怪异心态现象比较深刻:

“这段时间,经常能听到“日本是产业大国、技术大国”这样的话,可是在5年前,人们还在说“日本可以成为技术先进国”,但事实上,比如说在半导体领域,尤其是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领域,日本企业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输给韩国的三星。

对于韩国三星,如果以前是因为疏忽而小觑了它,那么现在就对三星做一个彻底的研究,或者成立一个研究协会,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但日本的企业家似乎都没有要这样做的意思。可能从心理上来说,日本人认为“三星只不过是抄袭了日本的技术,没有必要向他们学习什么”。

不仅如此,有些日本企业家还说“再也不想听到有关韩国三星的任何事情”之类的话。但是当听到李健熙因为向长子不正当转让股份而被检举时,他们则露出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这是因为他们已经完全停止了思考,内心没有任何危机感。

相反,三星总裁李健熙对于三星的未来有很强的危机感,他呼吁全体员工“为了应对难以预测的危机,必须抱有危机意识”,而这种危机意识的形成则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但是不管怎样,如果没有这种远见的话,就不能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这种现象令人对日本经济重振感到担忧!

居安思危,是提升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能源之一。而危机感,有一部分来自于你的竞争对手对你带来的威胁。如果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当有一天竞争对手突然爬在你前头时,估计你能做的只剩下目瞪口呆和措手不及了。就像案例里那些日本企业家,宁愿把责任归咎于竞争对手的技术复制、抄袭之类的自我安慰理由,都不愿从自身状况去思考与反省,为什么被竞争对手超过了。他们可曾想过,自己在高处沾沾自喜时,竞争对手可能已对自己做情报收集研究并详细分析,吸收经验并发展新技术,急速发展壮大了。当察觉时才惊讶对方跟自己攀上行业同级别水平甚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一切都为时已晚!

也许企业目前的发展确实顺风顺水,某些技术等优势高出于其他同行竞争者,但是企业没有必要因此而忘乎所以,停止继续发展的步伐。“骄兵必败”这四个字已有无数案例故事作为验证参考和总结教训。因此,笔者认为企业在保持自身竞争力优势的同时,更要着眼于广阔的市场环境,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态。一方面不断地审视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关注收集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适当进行竞争情报调研;另一方面着眼于自身经营、管理、素质等内部情况以及外部环境关系的处理,防患于未然。

生物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篇十五

摘要:新课改新理念下,学习与教育的目标有了较大的改变,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被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上。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是建立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的。物理学作为当代最活跃的学科,搞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关键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方法和途径的改革。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呢?应着眼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关系,搞好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物理教学;师生关系;品德教育;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感和思想是知识产生力量的纽带和桥梁。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甚至关系到教学工作是否顺利进行。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于师生双方相互尊重、相互发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以及相互引导。学生尊重教师、信任教师的能力可促使教师一心教学。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还不够成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比较容易形成一种逆反心理,再加上身体发育上出现一些较大的变化,因此,很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应做好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主动发现学生的情绪起伏情况、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在尊重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去帮助、引导解决。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

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崇高理想,有远大抱负,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国现在实行改革、开放,让学生明白,全力迎接世界新世纪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不仅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学生的社会责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努力刻苦地去学,把学习看成是自己对未来的庄严职责。树立“今天我以国家为荣,明天国家以我为荣”的强烈爱国思想。

三、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实验又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物理教师更应该抓住这一点。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中,教师要创设科学探究的活动情境,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索与处理,交流与合作等探索活动,学生既能获得知识与技能,又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在物理实验中,学生能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把学过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又会产生一种学以致用的喜悦。

四、搞好高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名师出高徒”,良好的课堂教学需要优秀的教师,优秀教师应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高程度的教学素质和能力。良好的课堂教学质量,首先从教学语言入手,教学语言是使学生通过听觉器官感知知识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学语言要艺术化,教学中运用美的语言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生动幽默的语言能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恰当而又特别的比喻,不仅能把问题通俗化,而且可以加深印象,方便记忆。比如,在讲噪音的危害时,我讲了一个小故事:1946年,美国俄克荷马城的一个农场主星期天早晨起来后发现,农场里的鸡多数都在睡觉,鸡也知道星期天睡懒觉呀?他惊奇地走近一看,发现原来鸡不是在睡觉而是死了。后来,调查才知道,是美国空军f-14喷气式飞机在作超音速飞行实验时,从该农场上空飞过。为什么在飞机的轰鸣中农场的鸡死去大半呢?然后提出噪音的危害造成的。在讲“相互作用力”时,用“来而不往非礼也”来形象说明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其次,挖掘教材中的逻辑。自然科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初中物理教材又是根据人类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过程来安排的。因此,物理教学应顺应这一特点,把教材中的逻辑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逻辑的力量。再次,课堂组织科学化。整个课堂开始时,应启发诱导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积极、灵活、敏捷的学习状态,然后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对他们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按照“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跳起来摘桃子”的思路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最后,搞好课堂传播信息的分布和组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构环节精心设计,善于分辨学生是否处于注意力集中时期,控制教学的信息量不可太多,难度把握在略高于学生现有的理解水平,信息传播速度与学生接受理解知识的速度相适应。

总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在学生对社会、国家具有高度责任心的情况下,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好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通过科学的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即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去学,教会学生怎样去学。这才是新课改新理念下的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泽农。实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县坟台镇坟台中心学校)。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