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15篇)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29 00:35:04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15篇)
时间:2024-01-29 00:35:04     小编:笔砚

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休息时间,可以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接下来是一些明星、名人的成功经验总结,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借鉴。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摘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一直都是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越来越受到各个企业的广泛关注。新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有着新的方向和方法,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所以,正确和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是引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前进的新挑战,对促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更好实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应该对这些问题的针对性解决对策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浅析。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意识

引言

对国有企业而言,党建工作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国企做优做强的根本保证,必能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党建工作不仅能够凝聚企业员工的战斗意识,还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国有企业党务人员需要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积极创新,借助企业党建工作的特点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研究工作中需要以企业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基础,积极展开分析和调查,为党务工作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1党建工作的概念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既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也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国企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企业持续发展、合理的应用有着指导的关键作用。对企业的广大职工来说,这是一种思想上的凝聚与统一,更对增加他们工作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6年10月10日至11日,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八以来,党***对国有企业持续推进深化改革、加强党的领导的又一重大举措。他强调,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

个人认为,当代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要善于用“四个强化”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企业的党建工作,其实就是在企业的内部加强我党组织建设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是企业党建工作要以服务企业中心工作为宗旨,要真正将党的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好,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突出党组织的服务性和战斗性。

2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党建工作上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问题的表现为以下几点:

党组织在企业中没有发挥核心领导作用

在当今新时期,国有企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内部结构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变,企业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强,这就使得部分国有企业出现了党组织在企业中没有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问题。作为改革开放市场化的主力军,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存在重业务、保增长、弱党建的现象,市场化的企业认为抓党建应该以经济利益为主,有时间抓一抓,没时间放一放,没有精力抓党建,基础建设薄弱;有的企业组织活动,经费、场所、器材、内容无切实保障,活动难开展;有的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职工思想消极,组织功能发挥不突出,党员作用不明显,优秀青年等待观望,党员的培养发展缓慢;有的企业行政领导兼任党委(支部)书记,主抓生产经营,对党建工作不够重视,组织意识有待加强;有的企业党务干部不享受待遇,酬薪低于同级别的经营管理人员,致使部分优秀党务人才不同程度流失,即使从事党务工作的干部也不安心,不尽心;有些企业改制,机构精减,人员分流,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成为重点,党务干部“兼职化”、“业余化”问题较为突出。目前,很多企业存在着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企业的工作并不能按照党的要求进行,不能确保企业的发展有正确的方向,要完善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核心领导作用,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认为党的建设在企业中属于务虚工作,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

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相对落后

对国有企业而言,党建工作不仅能凝集员工的战斗意识,还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在企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应尽快进行思维模式的改变。比如,传统的企业党建工作采用说教或者教条、学习文件等方式开展,此类方式已经无法与当今企业的党务工作相匹配。除此之外,在传统的企业党务工作中,全新的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已推行过一段时间,但是并不够深入,效果也不尽人意。

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缺乏创新意识

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在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上都严重缺乏创新和创造意识,使得员工无法有效接受企业党建工作的相关内容。除此之外,党建工作并非企业的业务工作,不能及时给企业创造收益,对企业的经营并没有较大的贡献,缺乏针对性的内容。所以,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党建工作是务虚工作,并没有能为企业带来直接效益的相关业务工作重要这一思想层面,从而导致了大部门企业的党建工作人员并没有动力去创新工作方式,致使党建工作由于内容较为单一、工作方法较为陈旧,无法有效的将企业党建工作和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兴趣联系起来。党建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中思维也较为保守,大部分党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都采取按部就班和传统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工作,不重视企业最新的发展状况、不具备大局观念,很难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结合到一起。所以,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党建工作方式单一,缺乏多元化的管理方案和计划,无法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

3改进企业党建工作方法的相关策略

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方法,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人性化教育。

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领导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对于哪一个国企来说,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领导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按照党的要求来运行企业,企业才能够健康和持续的发展。在企业党建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党建和党领导弱化、淡化以及虚化和边缘化的问题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以习******提出“四个坚持”作为基础,保证党的领导工作融入了企业的战略发展、融入了企业结构的各个环节,以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契机,通过层层抓、经常抓来巩固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明确和落实各级党组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积极探索新机制、新内容、新方法

国有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工作评判机制来推动党建工作的开展:

企业需要考虑党建工作如何与推动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联系起来;如何与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联系起来;如何与确保企业员工收入的稳定增长联系起来;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联系起来,通过绩效考核等相关机制,可将企业党建工作的效果进行量化评判。

企业在工作机制上需要摆脱传统单一的依靠上级领导发布指示的被动状态,要厘清新形势下的企业党建工作思路,要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基础,设计出符合企业发展且可实施的方案,从而增强企业党建工作在新环境下的实用性。

企业需要积极拓宽党建工作的思路,改变传统单一的思维方式,将刻板单调的工作方式改变为求实求活的工作方式。

企业需要积极探索和分析员工容易接受的党建工作方式。将大众传播的方式应用于企业党建工作宣传中,积极探索和发现多元化的方式,使用多元化的载体来推行企业党建工作。如,企业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各种类型的主题教育活动、合理利用新兴互联网工具和企业园地,譬如微课堂、微信群、公众号、微博、企业主页、职工小家等员工易于关注的地方,通过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传播力、感染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建立企业党建工作平台

对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平台的建设来讲,不仅需要对传统的平台进行完善,而且需要积极搭建全新的平台。在实际研究中发现,借助网络平台能够有效的推进企业党建工作的进行。新型平台的建立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主要的优势包含以下几点:

灵活性,在实际工作中网络平台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不仅能够有效的开展企业党建工作,不占用员工的业余时间,而且还能够有效的进行思想交流和政治宣传工作。

能够有效的吸引年轻职工的注意力。网络平台是现代年轻人使用最为频繁的交流方式,在网络平台中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的吸引年轻职工的注意力,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企业党建工作中去,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结语

国企党建工作在企业中是一项影响人、引导人的综合性的工作,是传递的是正能量、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指导人们的行为规范的重要工作。国企党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特别是在当今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会出现一些错误,出现一些阻碍因素,但是只要我们肯用心去研究,认真总结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才能解决问题,任何问题只会成为企业党建工作效率提升的垫脚石。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二

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党章要求,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是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下面结合学习的情况,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条例》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2016年10月,党中央专门召开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十九大党章修正案,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功能定位,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各企业认真贯彻党中央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探索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将党中央对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一系列政策进行系统集成,将企业加强党的建设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总结提炼,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作出整体设计和全面规范,很有必要。

在长时间酝酿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9年12月30日,党中央印发《条例》。《条例》共9章41条,涵盖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条例》的制定实施,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坚持党的领导,守住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国企各级党组织长期努力,没有国企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不懈奋斗,就没有国企的今天。新形势下,把国企做强做优做大靠什么?宏观政策、市场环境很重要,正确的发展战略、科学的管理体系、有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种为国家为人民真诚奉献的精神、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一支勇于攻坚克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支充分组织起来的职工队伍,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作出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近年来,在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推动下,拥有1000多万名党员的广大国有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方法途径,并取得巨大成效,但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仍然面临繁重任务,一些企业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不落实,党建工作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突出。多起国企腐败案件的背后,也印证了一些国企组织建设松散,党组织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落马的企业领导人员忘记了自己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在利益引诱中丧失了党性,把经营国有资产变成谋取私利的机会。国企党建工作再不认真抓、用劲抓,就会危害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就会犯政治性、方向性的错误。

三、加强整治建设,保证自身政治过硬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强调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此次《条例》的修订,指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出加强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要求。所以每一位党员干部,在大事大非面前都要讲政治讲原则,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是要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彻到工作中去。二是要加强自我的学习教育,贯彻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的要求,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自觉落实“两个维护”的要求。

重视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的主体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这样,国企基层党组织就会强起来。《条例》对党员教育管理、关心关爱党员、发挥党员作用、发展党员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目的就是为了建设高素质的机关党员队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企业党建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党建要努力在“贴近”上想办法,在“服务”上下功夫,在“渗透”上花力气,切实把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相结合,务求把党建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丰富党建的内容,使企业党建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三

摘要:学校的德育工作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但是,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尚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用经济惩罚手段来代替思想工作;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社会、实践。

我们生活的21世纪,常常被称为信息时代,表明了人们对新世纪的期望,新的世纪必然对人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尤其体现在人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但是,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尚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用经济惩罚手段来代替思想工作;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也必须认清和正视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客观存在的新矛盾,不断探索新的工作策略,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益。

1学校德育工作的相对滞后性与社会发展性之间的矛盾:

首先表现为德育观念的淡化。“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虽然我们都已接受,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让位”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其次是德育目标与社会实际的脱离,将德育目标封闭在校园狭小的圈子中,造成了实际上存在的一个奇怪的现象,“加强德育”的结果往往是弱化了学校德育中的“道德教育”成分。再次是德育的内容与学生的需要背离,传统的德育教学很难摆脱“灌满水缸”的形式,整个教育教学设计,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注,学生接受。只注意了人的知识学习,忽视了人格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这样其实是忽略了人的主体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道德教育不能没有活动,活动可以起到造声势、广泛发动的作用,一些实地的参观、考察活动能引起学生情趣产生激情,促使他们萌生理想、增强各种情感。

2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与社会家庭负面影响的矛盾:

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其中,学校是主导学生价值取向、内化素质的主阵地。但当前家、校、社会的德育目标还缺乏一体化,社会、家庭中客观存的消极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正确的价值定位和道德理想的完善。

3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自我实践的矛盾:

德育的作用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而这种理性选择的最好方式就是亲身实践。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生自我实践存在着脱节现象,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口头认识和表面形式上,正面灌输和机械训练的较多,而落实到学生具体行动上的较少。言德分离的`情况严重存在,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与锻炼。很多教师不会综合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空洞说教,不注意他律代替自律,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了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

二、切实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现代的教育研究表明:只有回到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才能获得教育的生命力。

1提高对小学德育工作的认识:

小学生是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德育工作中教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把学生当作德育工作的主体,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与他们平等相待,正确认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未来社会要求教育“必须本着尊重人及其完整的精神”培养人,并且特别要关注伦理方面的问题。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立综合发展观念。德育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是整体,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应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几方面相互促进,但不能互相替代。

要树立系统德育观念。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学校的任务,还需要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协同。必须用系统教育观念作指导来运作德育工作,即形成一个网络小系统,学校自身是个网络系统,各个班级又是学校德育的子系统。学校外部有学校与家庭网络,学校与社区教育网络,学校还要利用社会的多种德育基地,形成一个德育系统,各种途径相交叉,推进德育健康有序地运行。

来自 cOoco.nEt.CN

2处理好小学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小学德育工作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石。”

构建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课程体系:

改革和加强小学德育课程,是为了进一步修订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要以小学思想品德课为中心,以班会、队会等为主要教育形式,在语文、数学课、文体活动课、社会实践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中进行渗透。小学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挤占、挪用、删减德育课程的课时。按年龄段施之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方法。小学低年级,教师采取模仿、观察等方式,以通俗易懂浅显明白的道理和行为要求,将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具体的可感可知的行动或事物为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在小学低年级段(1-3年级),主要进行认识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知道祖国的首都等的教育;在小学高年级段(4-6年级),主要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祖国各方面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教育,进而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同时进行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创新小学德育工作方法:

常见的主要的小学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和品德评价法等等。说服教育法要注意联系实际,谈话要诚恳、真挚,从关心和爱护学生出发,要有针对性。所选事例一定要真实,是身边的、具体的,最切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实践锻炼法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训练和培养受教育者优良思想品德,除日常实践和专门组织的行为训练外,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增长才干,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对象施之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将各种方法加以灵活的综合的运用,德育工作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正视当前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对症下药,以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下大力气加强改进少年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人参与,常抓不懈,就一定能使我们下一代健康、茁壮成长,真正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四

1。审计复核机构和人员不健全。目前地方审计机关中存在专门复核机构的为数不多,尤其是在县级审计机关,由于受编制因素的制约,大多未设置专门的审计复核机构,一般都是挂在办公室下,而不单设机构和人员,有的复核人员由办公室的同志兼管。由于办公室事务繁杂,复核人员往往还要处理其他事务,很难集中精力完成审计复核工作。同时,在业务科室中县级审计机关往往是一个业务科室只有3名左右审计人员组成,如审计组长由科室负责人担任的话,则前两级复核往往就成了一级复核。

2。审计复核的时机滞后。根据审计署6号令要求,审计报告都要在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送复核机构复核,这个阶段复核重点主要是从法律、法规、规章的适用角度来审核审计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是否恰当、合法等内容。这一阶段工作本身是建立在相关事实清楚基础上的,而复核机构仅对事实表述是否清楚把关,现行准则规定的是5天时间,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复核人员一般不参加现场审计,因而难免与审计人员存在脱节现象,往往使审计复核处于被动地位,难以有效地防范风险,特别是一些重大审计项目,审计实施的时间又较长,如果前两级复核不到位的话,则用5天时间完成复核就非常困难。同时,由于审计报告已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若复核机构认为该报告存在评价、定性不恰当的因素,则势必又要重新补正,再次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从而造成审计工作的被动。

3。审计复核不具有可操作性。一方面,复核机构在进行审计复核过程中往往只对主要事实的表述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法规等是否准确、评价、定性、处理和移送处理是否恰当以及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方面进行审计复核,而这些复核内容主要还是集中在文字、程序和法规方面,对审计报告内容和建议的合理性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复核;另一方面,审计复核缺少具体的复核工作规则,无法理清三级审计复核的责权关系,无法根据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来具体安排审计复核工作,从而无法有效指导、规范审计复核工作和保证审计复核的质量。

1,

加强复核机构和人员的配置。根据目前地方审计机关人员少、任务重的现状,笔者建议,在不增加人员编制的条件下,地方审计机关应注重整合资源,条件许可的再设置综合法制科室,条件不能达到要求的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的复核人员,专司审计复核。同时,地方审计机关可以成立审计复核委员会,由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办公室、复核机构负责人共同参加,在各业务科室可指派1名同志担任兼职复核员,切实解决复核人员不专职,复核机构形同虚设的问题。

2。创新审计复核方法。目前审计机关的复核仍然是传统定义上的“平面复核”,笔者认为应当逐步向现代意义上的立体复核过渡。所谓立体复核,就是复核关口前移,专职复核人员提前参与审计项目的复核,变事后复核为现场复核,审计报告在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之前先由复核机构出具复核意见。这样就可以确保审计报告的定性更加准确,处理处罚更加恰当。在具体操作中,一是要复核人员在审计组现场审计期间进行复核,如对审计过程中发现较为重大的违纪违规问题,审计组人员一时难以定性的,现场审计基本结束时需要和被审计单位交流沟通的。二是审计组组长和审计组所在部门代拟审计报告后,由复核机构对审计程序、法规运用等事项、审计日记完成情况等,先进行初步复核并提出意见,审计组依据意见修改报告后再送达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最后,在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后再根据反馈意见,召开审计业务会议形成决定。总之,审计复核前移后,可以及时地防范审计风险,控制审计质量。

3。完善审计复核操作方法。审计复核的可操作性实质上就是要审计复核工作做到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统一,最终达到审计复核工作的目的,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和控制审计质量。实际操作中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地方审计机关可以依据6号令设置项目实施流程表。对从审前调查开始一直到审计决定的执行、审计档案形成统一,用一张表格来控制,此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防范审计程序出现差错。二是制定审计复核工作规则。一方面,具体规定三级复核中各级复核的范围、程序以及责任追究,明确三级复核的责权关系;另一方面,对审计复核的内容进行细化,如可以将审计项目分为一般类和重大类,对一般类项目可以由复核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进行复核并提出意见,对重大审计项目则必须由审计复核委员会共同复核,并形成集体意见。三是细化三级复核的内容。如对重大审计项目综合报告的复核就要将复核形成报告的依据是否充分、报告的结构是否合理、报告的主题是否准确、报告的重点是否突出、报告的内容是否真实、报告的建议是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报告的文字是否简洁等方面。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五

按照xx公司党委工作部署,现将本人2022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度抓党建工作情况。

(一)突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情况。制定年度党员教育培训重点工作计划,以“三会一课”为抓手,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做到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及时跟进学,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集中学习党章党规,确保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自我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坚持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平台,累计开展集中学习2次,部署线上学习1次,利用微信群推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学习资料xx次,有力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收听收看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开展集体学习和专题研讨xx次,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题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学习研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做好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来检验学习成效。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主题党日集中学、利用红色资源深入学、党史专题宣讲系统学、结合岗位实践拓展学的“五学”形式,使广大党员准确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落深落细、走心入脑,以实际行动向建党x周年献礼。

(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学习座谈会工作要求,深化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情况。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对标对表,总结经验,查漏补缺,改进提升。深入开展调研,听取不同层级的党员干部意见,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了解情况。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为标尺,一项一项、扎扎实实对标自查,既看过去工作中的成绩经验,也看当前落实中的具体问题,全方位摸清现状、掌握实情,防止简单对账走过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完成公司制改制和党建入章程工作,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的要求。

(三)突出在中心任务中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情况。党员骨干勇挑重任,成立党员营销突击队,深化与原有客户的合作关系,大力拓展新客户,合同数量得到大幅增长。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党建+安全”活动,宣贯新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管理区域全覆盖。积极推进“党员骨干科技创新”专项活动,加大专利申报奖励力度,对获奖科技项目进行专项补贴,科技创新活力得到大幅加强。

(四)突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加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专题工作会议,部署年度工作任务,全体党员干部廉洁意识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定期开展思想动态调研,掌握职工思想情况,及时报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

(五)突出抓好上年度查摆问题整改落实、特别是上级单位巡视巡察、审计、考核反馈突出问题情况。针对xx公司党委第x督导组反馈意见,共梳理整改问题xx个,制定整改措施xx项,建立完善制度xx项。目前完成专项督导反馈问题xx个,问题整改完成率x%,落实整改措施xx项,措施落实完成率x%。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促进中心工作为目标,深化成果运用,通过制度规范、监督检查、自查自纠,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分解责任,把从严治党责任落到实处。针对上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和基层党建工作绩效考核中存在的xx项问题,召开支委会讨论制定xx项整改措施,逐一明确整改时限,整改完成率x%。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共检视问题xx项,制定整改措施xx项,已完成xx项整改,常态化推进xx项,整改完成率x%。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是在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满足于党中央和xx公司党委的“规定动作”,不够深入细致,多以会议形式进行传达宣贯,停留在文字表面较多,深入生产一线宣讲党中央和xx公司党委工作部署较少。

二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以集中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不够系统、多浮于表面,研究内涵和精髓的深度还不够,学践结合不够紧密,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工作实践还不到位。

三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够到位,深入基层次数较少,基层沟通渠道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不扎实。思想政治教育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抓的比较多、比较紧,而在群众中尤其是青年员工中抓的较少、抓的松,放松了对意识形态阵地的占领。

四是在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对于招标及采购重点业务方面虽然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及流程,但在监督方面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五是党内政治生活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现象,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内涵理解不深刻,自我要求不够高,未能充分认识到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约束性规范,没有完全按照党章党规要求开展工作。

三、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是加强班子思想建设和能力培养,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强化学以致用,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真正将学习教育的成果体现在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思想动力和智力保证。

二是主动践行“两个确立”。制定系统性“第一议题”学习计划,带着问题深入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方针;通过持续开展“党建+”活动不断提升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工作的能力。

三是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党员群众沟通渠道,及时掌握一线员工的思想动态,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水平;以工会、团委为载体组织丰富多样的群众性活动,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员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四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完善招标及采购等重点业务的监督机制;将关键岗位人员特别是位低权重人员纳入党风廉政工作和廉洁从业教育范围,确保全覆盖无死角,同时加大廉洁从业教育的力度和频次。

五是加强党章党规宣贯力度,并严格监督检查、执纪问责,确保收到实效。教育全体党员领导干部时刻维护党章党规严肃性,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始终用党性的尺子衡量人生得失、把握行为尺度,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六

融资,英语是融资,狭义上讲,是企业筹资的行为和过程。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今年是农村两委换届年,农村正在开展新一轮村“两委”换届,如何保证换届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成为基层各乡镇政府年底工作的重点。

(一)宗族宗派干扰的问题。宗族宗派势力在农村普遍存在,宗族观念在农村群众中还是有相当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候选人多是村里大族大姓的代表,选举过程中利用家族势力拉选票,左右本族本姓村民投票,使自己当选;有的村派别显现,各选各的代言人,互相攻击,选票分散,难以过半数,致使选举不成功。

(二)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一些经济条件好的村,村民参选的意识强,贿选现象普遍,一些候选人为能成功当选,跑关系,拉赞助,对村民施以小恩小惠,民主票很容易就变成了“关系票”、“家族票”。而一些后进村、难点村,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党组织涣散,很多村民民主意识、法律意识不强,要么存在着“事不关己”的心理,不去参加投票;要么不会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感觉选谁无所谓,别人选谁我选谁,使选举结果不能广泛代表民意。

(三)选举程序不规范的问题。有的村选举工作缺乏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会缺乏应对措施,导致选举失败;有的村干部对国家选举政策、换届程序和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深入了解,不能引导群众正确参与选举活动,甚至减化程序;有的乡镇领导与某候选人关系较好,在操作过程中故意简化某些环节,影响选举的公开、公正性,引起群众不满。

(四)群众上访问题。农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特别容易成为群众上访大爆发的时刻,村内积压的矛盾处置不当,很容易在换届期间爆发。集中表现为财务问题,如村财务不公开、假公开,村干部非法挪用、处置集体资金、资产等村级财务问题;村务问题,如村干部办事不公、优亲厚友,侵犯群众利益;土地征占补偿问题,如征地拆迁过程中存在的强征、违法征地现象,或是农民对补偿标准不认可、补偿款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在换届选举中就会集中暴露,影响换届选举。

(一)强化选举的组织工作。作为主管村级换届的乡镇、街道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制定有效措施,引导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首先,乡镇党委、政府要制定严格、详细的选举方案,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镇党政班子成员要对所分包社区换届选举工作负总责。其次,提前开展矛盾排查工作,对群众多次上访的问题做集中的清扫处理,能及时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要做好安抚工作。再次,审计村级财务。换届前,镇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和财政所要做好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审计清理工作,审计完成后,封存账务和各社区公章。

(二)创新选举的工作方法。选举前,对各村“两委”的基本情况、干部群众的思想状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逐一分析村情选情,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批选举。可以先期组织试点运行,主要是为换届选举工作全面铺开探索路子、提供样板。对村情比较稳定、适于换届的,要及时安排,按期换届。对重点村,要找准问题症结,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选派工作组驻社区指导。对村情复杂的后进村、难点村,纪检、派出所、司法所要提前介入,为换届选举创造条件。总之,要摒弃一刀切的工作方法,对各村的选举进行分类指导,务求实效。

(三)加大选举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换届选举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普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重点向农民介绍什么是贿选及法律对贿选的处罚规定的理解,强化选民的法制意识,帮助农村干部、群众加深对有关村委会选举的相关法规的认识;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宣传换届选举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提高党员群众支持选举、参与选举、依法选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是党组织建设最经常、最基础的工作,是党章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广大党员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精神状态、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使党员真正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把基层党组织的“堡垒”筑得更加坚实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我们做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当前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不甚明确。

有部分同志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指导思想的把握,存在模糊认识:一是认为经济工作是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抓经济建设要紧,党员教育工作放一放无关大局。二是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党员教育是软指标,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党员教育工作就自然抓好了,“一俊遮百丑”。三是认为党员教育是老一套,教育内容是“老三篇”,教育形式是“三会一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有些过时了,不太起作用了,是在做“无用功”。四是认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好办法难寻”,感到束手无策,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五是认为党员教育工作就是开展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注重营造“政治气氛”,形成“教育声势”,以强高压、大声势达到教育党员的目的。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衡量标准存有偏差。

有的同志觉得,能把党员管住、管死、管得不出问题就是好办法;有的满足于本单位党员“多年没有掉队的”,只要党员不与党组织作对,不当群众尾巴,能够“随大流”、“过得去”就可以了;还有的满足于本单位党员“多年没有犯罪的”,没有违法乱纪和不合格的。

(三)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较为陈旧。

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形势变化了,但对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却一成不变。一是“一贯制”。党员教育基本上以学文件、读报纸、看录像为主,采取以会代训、办班讲课等常规教育方法,教育的手段和形式多年一贯制,缺乏活力和吸引力。二是“一刀切”。党员教育从上到下“一个声音”,而下级又不管上级的要求是否符合实际,只是“依葫芦画瓢”,形成“上下一般粗”。三是“一锅煮”。不论是干部党员还是无职党员,机关党员还是企业党员,离退休党员还是青年党员,不分行业,不分群体,不看对象,“一个方子吃药”。四是“一家忙”。内部把教育活动搞得热热闹闹,外界则显得冷冷清清,出现党务部门特别是从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同志“一家忙”现象,党员教育工作陷入自我封闭、自我循环、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

(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缺乏调动党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二是缺乏党员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三是缺乏党员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如何进行考核评价,特别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的教育效果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如何检测,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导致一些地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形成工作一般低水平化。

二、对策建议和实施方法。

要解决当前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就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应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转变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党性实践的新载体,真正使党员在政治上坚强起来,思想上纯洁起来,行动上先进起来,形象上高大起来。

(一)党员教育上要突出实效性。

目前,要充分利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活动的开展,把农村党员熟练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善于把最新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具有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作为农村党员教育的重点,解决好农村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等问题,以及根据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的千差万别,做到区分层次,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对那些思想守旧,无开拓创新精神的农民党员要作为主要工作目标,采用集中培训、实地参观、现场示范等形式,用身边的人和事,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观效益促其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那些科技素质低,缺乏致富本领的农民党员有计划地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使党员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增强致富能力;对那些头脑灵活,率先致富的青年党员,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培训,逐步、有意识地使他们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二)党员管理和教育上要突出灵活性1.创建微信党课教育新平台,不断完善党员教育新模式积极开创党课教育新阵地,推行“微信党课”教育活动。利用微信平台,将相关的党课教育内容通过微信的形式发送到农村党员的手机上,广大党员特别是农村党员,无论是在田间地头干活还是外出打工挣钱,都能及时得到“微信党课”的教育。进一步加强了党员的教育和管理。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拓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新渠道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大力开展党员干部学习培训,使远程教育成为了“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的有效载体,为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带来了实惠,同时也加快了农村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3.扎实开展党建活动,丰富教育管理内容在农村广大党员中,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在机关、企事业党组织及党员中开展争创“先进党组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通过树立典型,弘扬正气,促使广大党员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工作,为党员教育管理拓宽新的空间。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农村党员队伍的实际,今后在党员活动方式中要大胆探索,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一是以党员远程教育为主,发挥电化教育的优势,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党员,可通过网络来实现网上的学习与交流,激发党员学习兴趣,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二是从集中活动向小组活动转变,按照党员特点和行业分布,划分若干个党小组,平时以党小组活动为主,支部按季活动一次,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三是以党性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党员促其发挥作用,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严格落实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并定期督促检查,增强远程教育综合效果;建立健全党组织生活、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创先争优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加大党员教育投入,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尽力解决了党员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确保每年举办一批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班。

全省第十届村“两委”换届选举,面临着村干部经济待遇稳步提高、各级加大从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公开招考副科级干部,村干部岗位吸引力逐步提高、参选人员显著增多的新形势、新情况,以及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提出推选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优秀人才的新任务、新要求。作为全省村“两委”换届选举3个试点区(市、县)之一,我们枣庄市山亭区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换届选举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直接影响换届选举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强化措施超前防范。

一是个别乡镇存在选人视野不宽、选人标准不高的问题。

这类乡镇主要是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担心换届引发新的矛盾,片面追求稳定,对工作要求不高,仅仅满足于一般化的完成换届选举任务,对一些政绩平平的干部,不愿做工作让他们从村干部岗位上退下去,致使这部分干部在村干部岗位上干了一届又一届,村容村貌没有大的变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不到明显改善。同时,有的乡镇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模式,研究哪个村的班子,眼光只是局限在哪个村,搞“矬子里面拔将军”,造成选人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真正优秀的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二是有的村对选举工作有关政策规定宣传解释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程序操作不规范。

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女性进村委会等政策作了调整。有的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政策规定的宣传没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个别村对一些必要的程序进行了变通,操作环节不够严谨。

三是有的镇村对选派优秀人才到村任职思想有顾虑、不放心。

近几年,围绕统筹城乡人才资源,各级加大了选派大学生村官、机关干部等优秀人才到村任职工作力度,促进了农村的科学发展。但有的镇村认为选派到村任职的干部多数是临时“过客”,在村级担任发展顾问或“助理”等职务还可以,对于他们竞选村“两委”成员,特别是参选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思想上有顾虑,片面认为他们难以长期扎根农村,工作上不能全力以赴。特别是认为大学生村官虽然有知识、有热情,但年纪轻、经验少,如果让他们“挑大梁”、担重任,恐怕短时间内难以胜任,可能会影响到村里的发展。

四是个别合并村存在当选干部扎堆或换届选举难成功的问题。

由于地域、资源等差异,致使有的自然村的群众在选举中表现出强烈的排外情绪。在合并村中,党员或参加选举的村民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村,这个村的干部当选的数量多,而其它自然村则当选人数少或根本没人当选,形成“干部扎堆”现象。也有的几个自然村基本上势均力敌,各自为战,结果候选人谁都难过半数,导致“换届选举难成功”。

五是有的村妇女竞选热情不高、村民不愿意推选妇女进村班子。

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和影响,大部分农村妇女在家中处于从属地位,多数忙于家务农活,很少参与村内事务管理,加上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民主意识,存在怕担重任、不愿竞争等心理,对政治参与冷漠,缺乏主动竞争意识。同时,由于妇女多数从事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等专项工作,在村民中的影响力较小,一些群众认为她们难以应对农村复杂矛盾和棘手问题,即使选上了也干不好,因此不愿意推选妇女进入村“两委”,特别是推选为村党组织书记或村主任。

围绕上述问题,我们研究提出了“换出战斗力、创造新经验、实现新跨越”的三个工作目标,确定了突出选拔四类优秀人才(各类经济能人、优秀大学生村官、优秀离岗退休干部、优秀妇女)进班子,特别是担任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思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认真进行了解决,确保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工作实践,我们建议,在全省面上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时,要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切实加强党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超前分析预测村“两委”班子意向性人选,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最佳人选。

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选出高质量的班子,特别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选准选好村党组织书记。我们选举前,各乡镇在组织考察、广泛推荐的基础上,专门召开党委会议,逐村分析研究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意向性人选,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的最佳人选。建立了事前沟通制度,各乡镇对村党组织书记意向性人选,由区换届办进行审核把关,对达不到标准条件的暂缓组织换届选举。同时,严格落实乡镇党委书记的责任,区委书记与各乡镇党委书记签订了责任书,增强了乡镇党委书记抓好工作的责任感,避免了降格以求的现象。

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在职数配备、选举方式等方面不搞“一刀切”。

各地基础条件不同、情况千差万别,特别是这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对户籍不在本村人员参选提供了条件,因此在确定村“两委”成员职数、采取的选举方式,以及交叉任职、书记主任“一人兼”等方面,也要结合各地实际,灵活掌握。比如,有离岗退休干部、大学生村官或机关干部到村参选的,如果仅靠村党员推荐、群众推荐,有时很难把他们推荐上来,就应当增加党组织推荐的方式,为此在村党组织换届时,我区提出了“两推一选”(或两推直选)、“三荐两评一选”(或三荐两评直选)、无候选人直选等多种选举方式,供基层选择,既有效扩大了基层党内民主,也让各乡镇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三是要突出抓好“两个引导”,尽最大可能吸引优秀人才进班子。

开展村“两委”换届,关键是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优化村级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我们在工作中注重抓好“两个引导”,即引导优秀人才积极竞选村“两委”成员,特别是竞选村党组织书记;引导广大党员群众选举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在引导优秀人才参选村“两委”成员方面,区换届办分别制定了支持鼓励经济能人、优秀离岗退休干部、优秀大学生村官、优秀妇女等四类优秀人才参与竞选的文件,召开了支持鼓励四类优秀人才竞选村“两委”成员座谈会,并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在引导党员群众选举优秀人才进村班子方面,在充分宣传优秀人才的独特优势的基础上,采取举办优秀人才事迹展、组织优秀人才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等措施,让党员群众了解优秀人才、熟悉优秀人才,主动选举优秀人才进村“两委”。

四是要深入宣传发动,真正让群众参与、请群众监督。

选什么样的人进班子,特别是选什么样的人当书记,党员群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只有真正摸清党员群众的意愿,才能掌握换届选举的主动权,只有科学引导党员群众,才能确保换届选举顺利进行。比如,我们在换届选举前,逐户发放《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须知》,对换届选举的政策法规、选人标准、程序步骤以及各类优秀人才的特点、优势进行广泛宣传,有效地杜绝了宣传解释不到位的现象。为营造良好的换届选举环境,各乡镇成立了村“两委”换届选举监督委员会,各村成立了监督小组,换届选举各个关键环节,都由监督小组成员和参与竞选的人员共同签字认可,较好地解决了执行政策规定不严格、操作程序不规范的问题。

五是要畅通群众来信来访的渠道,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现场的掌控。

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群众的来信来访如果得不到及时答复或迅速解决,往往就会重复反映、集体反映、越级反映,很容易使一些小矛盾酿成大问题。在畅通来信来访渠道方面,我们建立了来信来访快速调查处理机制,设立了统一的政策咨询和来信来访接待机构,公开政策解答专线电话。对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迅速调查处理,及时向党员群众反馈调查处理结果。在加强换届选举现场掌控方面,制定了应急预案,成立了换届选举工作执法督查组和应急分队,对有外部势力干扰动向的村实施重点监控,强化现场布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了换届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

摘要针对律师工作中存在的不容忽视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就目前律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塑造良好的律师形象,注重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执业能力;健全完善律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机制;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规范执业行为;建立健全优化考核奖惩机制,提高律师队伍素质。

关键词律师工作职业道德建设。

作者简介:蔡永清,河北民剑律师事务所,研究方向:法律职业道德建设与经济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也加快了脚步,目前已全面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这种形势的发展使得法治进程中的重要角色人物——律师队伍不断壮大,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和深入,律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广大律师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律师队伍的庞大和法律进程正在处于一个发展阶段,使得一部分律师的职业素质提高不上来,道德水平偏低;由于受经济社会中不正之风的不良影响,在律师队伍壮大的同时,律师的门槛降低了,律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这部分律师在工作中法律正义天平出现倾斜,在工作中违心行为、违背职业道德底线的行为屡见不鲜。针对律师工作中存在的不容忽视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就目前律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进行了探讨。

律师的道德建设关系到律师工作的质量和生命。和谐社会需要道德素质高的律师队伍,国家的安全稳定需要道德素质高的律师队伍,民主法制建设需要道德素质高的律师队伍,司法的公正、司法教育、反腐倡廉需要道德素质高的律师队伍。

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规范和整治律师行业的不法行为,维护律师的职业声誉和社会形象;有助于推动我国律师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各种社会主体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更好的维护当事人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律师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用崇高的职业行为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对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繁荣、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文明与进步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律师就是用专业的法律知识,根据事实运用法律专业技能为当事人辩护,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职能主要是担当法律顾问,维护委托人的主张,代理诉讼、调解或仲裁活动,并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但目前的状况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

(一)有的律师自身职业素质不高。

虽然律师实行了专业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大多数律师也经过专门的法律院校专业学习、培训,但是专业技能技巧很差,更谈不上执业经验,甚至连起诉状、答辩状也撰写的词不达意、漏洞频频。代理和答辩的材料更是不负责任,有时前后矛盾,适得其反。

(二)律师代理费的收取不规范。

按照《律师法》的规定,律师代理费的收取应该是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来收,律师自己本人不能独自收律师代理费。但是,目前的律师代理费收费管理混乱,律师个人收取代理费的情形比较普遍,个人接案、个人要代理费的情况依然存在。甚至有的律师虚张声势、漫天要价,或是夸大案子的难度和复杂性人为多收律师代理费。也有的律师互争互抢案子,把代理律师看作是市场,不分青红皂白,不问案情,甚至违法相关规定额外收取其他的费用。

(三)个别律师的职业行为不端。

还有个别的律师不注重职业修养,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知识提升没有计划,不放在心上,无所事事,今天拖明天,明天托后天。有的律师执业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商业化倾向日趋严重,甚至把主要精力用在拉业务、找案源上,或是投机钻营拉关系,搞不正之风。有的律师职业道德缺乏,诚信缺失,对当事人的权益不重视,代理不尽责,不能很好地履行代理职责,对当事人敷衍塞责,只是追求代理辩护的经济效益,影响了司法公正;极少数的律师泄露在行为活动中知晓的当事人隐私或商业秘密;个别律师的不良表现严重损害了律师队伍的整体形象,累积的深层次矛盾,致使人们对律师形成了不好的印象。

(四)律师行业不正当竞争,扰乱秩序。

法律服务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正当竞争。这种竞争一般表现为:一是个别律师采用给雇佣人“回扣费”的形式拉客户、攬案子,雇佣人揽的案子越多,得到的回扣越多,采用这种不正当的方式稳定案源。二是个别律师依仗多层关系通过以和单位企业签订法律顾问的协议等形式来垄断律师代理业务。三是为了多揽业务不择手段,有意无意的捏造事实,诋毁其他律师,致使个别律师的行为损毁了律师的形象,危及律师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极个别律师的职业行为违纪或涉嫌违法。

也有的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私自接受委托、收取好处费,接受委托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或是与对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恶意串通,侵害委托人的权益;办案过程中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司法工作人员;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或代替当事人向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行贿,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方式影响公、检、法有关工作人员依法办理案件;甚至是阻挠对方当事人提供合法的证据,或者是设局利诱他人伪造虚假证据,甚至是煽动、教唆当事人用不正当的方式去威胁、上访、寻衅滋事干扰正常的司法程序。

(一)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塑造良好的律师形象。

《律师法》界定了律师的行为和使命,赋予了律师公平实施法律,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崇高使命。律师持证上岗后虽然可以做代理办案,在维护委托人利益的同时收取一定的代理费,是律师职业的正当所得。但是另一个方面也是维护公平和正义的社会职责,所以,要加强律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贯彻学习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精神,开展经常性的律师职业道德教育,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律师的行为工作中,增强律师的职业使命感。同时,要加强律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律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与提高业务水平的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律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律师的社会使命感。特别是在拜金主义、腐败风气尚存的环境下,要自觉抵制金钱至上和不正之风的影响,塑造良好的律师形象。

(二)注重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执业能力。

打铁必须本身硬。要想增强职业道德素质,就要通过法律学习和法律培训以及其他法学活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执业能力,才能更好的进行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除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我们的律师及时把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内容补充到自己的专业内容中,同时还要随时关注法律条文适用的变更,更要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过硬的业务素质,促进业务能力的提升。

(三)健全完善律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机制。

各地司法部门、律师协会要按照司法部、全国律协的规划部署,将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列为律师年度培训必修课,纳入实习律师、初任律师职业道德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教育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有效性,大力加强地方律师培训基地建设,完善教育培训工作体制和机制,要把职业道德教育编印成册,或写进课堂教材中,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是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和培训工作经常性的开展,形成制度,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职业道德教育宣传教育中的作用,采用微信群、qq群、微博等多种现代化的宣传教育模式,拓宽、丰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的途径和方式。要在坚持全员轮训的基础上,做好分类、专项教育培训工作。要健全教育培训保障机制,将律师职业道德培训纳入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培训计划,提高律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的效果。

(四)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规范律师的职业道德行为。

对律师执业行为要加大监督、指导的力度,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律师的执业行为进行检查,整风肃纪,规范行为,提高律师模范遵守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使律师的素质和水平不断提升。要经常性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执业行为,禁止一切不规范的行为。要加大举报力度,开通举报热线,对检查和监督结果及时公布或曝光,同时采取经济处罚处罚和吊销律师资格证书处理,对严重的违纪行为绝不姑息,对屡教不改,经常犯错的坚决清除律师队伍;对涉及违法行为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五)健全完善律师执业行为考核奖惩机制。

要围绕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等规定,对律师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情况进行经常性的全面、认真地教育评查。一是完善律师年度考核机制。将律师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情况作为律师执业年度考核和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成为每年检查考核的常规项目。二是建立诚信等级评定机制。学习借鉴律师行业开展诚信等级评定机制好的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在全区律师行业建立诚信等级评定机制。通过诚信等级评定,提高社会对律师诚信情况的辨识度,提升律师行业社会公信力。三是用评先创优的方式树立一批好的典型,表彰那些好的做法,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感染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严明纪律,完善制度,依规章制度查处违规行为。

此外,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重要的是要加强领导,站在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对律师队伍建设中现在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正确面对,切实履行监督检查的职责,确保律师执业行为规范有序,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廣大的人民群众,才能对得起律师肩上的天平。

总之,我们要提高对当前社会形势的正确认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律师执业行为,整肃律师行业行风,促进律师行业自律;要进一步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强化律师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要使律师明确其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也要让他们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使律师具备高尚的执业思想,转变执业理念,模范的遵守执业纪律,不断提高道德素质和水平;同时要加大对律师执业行为的管理,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使律师执业行为的监督落到实处,对严重违纪违法的律师要加大惩治力度;为建设一支人民信赖、政府放心的律师队伍,保证律师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娟.我国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11).

[2]林野丽.浅论律师协会的惩戒权.法制与社会.2008(8).

[3]钱欧.日本律师制度简介.中国司法.2008(5).

[4]白化秋、梅奕敏.律师制度价值论.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1).

[5]黄振中.论新中国律师的性质变化与转型期之定位.法学评论.2010(4).

做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稳定好转,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要求越来越严,但各类生产安全仍然多发,针对目前这种现状,笔者作为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想谈谈基层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安监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经安全培训就上岗作业,缺乏专业安全知识。

二是安监部门直接监管人员不足。安监局成立时间晚,编制人员少。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的增多,安监部门执法监管任务也日趋繁重、责任日益重大,有限的安监机构人力资源与量大面广的监管任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尤其是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不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工商登记企业1030万户,但全国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只有8万多人,并且,这8万多人中,省以上安监机关占了30%以上,真正在基层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的人员只有不到6万人,又如何对这1030万户企业进行安全监管呢?何况,随着编制体制的改革,地方政府对安监部门的调整去留不尽相同,有的得到了提升,有的却受到了削弱,依靠安监机构直接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管是不可想象的。

三是安监部门直接监管力不从心。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具有较强的法制性、技术性和专业性,安全监管人员素质是提高监管能力的关键。尽管安监人员的数量较以往有了较大增长,但来源大多要么是从部队转业,要么是从其它部门分流而来的,真正的安全生产监管专业人才少之又少,人员结构不合理,能力参差不齐,真正懂安全、会监管的人员严重极度匮乏。再者,目前基层安监机构经费普遍紧张,车辆、设施、办公条件等相对较差,日常安全检查、执法监察主要凭眼观、手摸、耳听、鼻嗅,检测检验仪器缺乏,检查手段落后,无任何自救和防护设备,严重制约安全监管力量的发挥和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四是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不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法制越健全,部门之间的协作越重要。因为法律授予各职能部门不同的管理权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某些监察职能时必然要涉及其他部门,有些方面的业务工作也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目前在安全生产行政监察上,还是各自为政,各行其道,没有进行很好的综合协调,没有行成合力。

五是乡镇安全生产监管人员配备仍不足。现在县级以上都设立了安全监管机构,人员配备基本到位,各企事业单位也按有关法律、法规配备了相应的安监人员,而乡镇一级安全监管人员配备不足,目前各乡镇除分管领导外,就只有一个专(兼)职安全员,面广量大的安全监管工作仅靠一个安全员是难以完成的,如果是兼职安全员,往往身兼数职,那就更难做好安全监管工作了,这是当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

有的预案没有形成体系,上下脱节、不对应;

有的企业预案与政府预案不衔接;

还有些乡镇、部门、企业没有认真对预案进行宣传和演练,有关人员对预案内容不熟悉,对预案也未检验,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且也有对预案进行及时修改。应急管理体制不完善,很多县(市)、区政府应急管理机构还未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几乎空白,应急管理职责没有落到实处。缺乏经常性的演练与实战操作,试想,一旦发生紧急案事件、险情,一定会需要社会各方的联动,这些,需要政府出面协调组织,没有经常性的实战操作,到时候一定会手忙脚乱。

二、加强安监工作的对策。

一是强化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识是根本,领导是关键。各级领导必须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中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处理对人民群众负责与对个人负责、履行职责与推卸职责、担心出事故与预防出事故的关系,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在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基础之上,变被动的“要我抓”为主动的“我要抓”。切实承担起“一岗双责”的责任,把安全生产工作与其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脚踏实地地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全力支持安监部门的工作,使安全监管政令畅通、畅行无阻。

二是要强化企业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安全生产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及其法人代表理应该是责任主体,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该承担指导与监管职责。当前,企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基层政府往往不仅承担事故赔偿成本,而且还要承担因事故引发的各种社会责任、社会矛盾的压力,反而忽视了对企业主体责任缺失的追究。这种企业安全生产成本由政府买单、本末倒置的现象,既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不利于从源头上抓好安全生产。因此,必须强化企业责任主体意识,通过积极引导和监管,促使企业将安全生产置于生产经营的突出位置,通过强化企业的责任主体意识来从源头上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三是强化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归属于技术工人,特种作业工种种类多,要传授的安全生产知识涉及的专业广,而且有的特种作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相对比较弱,这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特性。必须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使他们具备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形成安全生产的观念,为他们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安全生产提供必备的安全素质。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农民工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漠,自我保护意识差、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且大部分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危险性劳动岗位,是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易发人群,也是安全生产领域中最易遭受伤害的弱势群体,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压力。这就要求各主管部门、特别是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农民工相对集中的高危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检查督促企业依法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要保障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和更换。同时,要加大隐患治理的投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装备要到位,为安全生产工作创造外部条件;

职责要到位,按照已经明确的工作职责,尽职尽责,扎实工作;

措施要到位,要在搞好综合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的监察执法,使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要下功夫落实乡镇一级安监机构建设,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职权”。安监队伍建设要向企业、社区、行政村、学校延伸,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置机构、配备人员,其它基层单位应明确专门管理人员,切实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要提高安监人员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可参照纪检监察、计生等部门,对安监人员给予必要的岗位补贴。

六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要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对重点工作可采取联合检查执法行动,共同管好安全生产工作,从行政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竣工验收到生产作业现场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全方位监控。要认真理顺综合监管和部门监管的关系。要进一步明确综合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方式、手段,提高综合监管部门的地位和权威,赋予综合监管部门对其它监管部门的督查权、问责权、追究权。要全面、清晰地界定综合监管部门与其它监管部门的职责、权限,并让其法制化,避免“踢皮球”现象。

七是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目前,各县(市)、区的预案体系建设比较快,下一步重点是抓好基层单位和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推动农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制订和对化学品等高危行业的应急预案的制订和完善。尽快构建纵向到底、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预案体系,并做好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预案要管用,不能纸上谈兵,更不能照搬照抄,要尽可能明确做会么、怎么做、谁负责。要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针对应急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在制定市级专项预案的基础上,各有关部门还要组织编写现场应急处置操作手册,明确具体处置规程。同进要强化预案演练,特别要开展实战性强、群众广泛参与的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演练和专业演练,在演练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确保一但有事,能够拉的出、用得上。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安全生产问题特别是基层安全生产问题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基层特别是街镇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市、区政府领导下,通过开展打非治违行动,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巩固年活动,落实一岗双责工作机制等一系列活动,使基层特别是街镇的安全生产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在现行基层安全监管机制特别是街镇日常安全监管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一、面对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的困惑。

(一)重复监管的问题。

由于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的不同划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和单位对同一被监管对象同一方面都存在安全监管的职责。这样的重复管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公共管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同时,因为不同部门安全标准的不统一,就出现了被监管对象面对上级指导不知听谁的尴尬问题。比如,安监部门和消防部门对地下室出租屋的安全监管,就出现过因为安全标准不统一不知听谁的尴尬情况。

(二)监管盲区的问题。

但是确确实实存在安全隐患,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问题普遍存在。比如在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中,一些小作坊的一些操作不规范的压力容器就很容易被我们忽视,容易形成监管盲区。

二、存在管不了、管不好、执法难的难题。

(一)存在管不了的难题。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安全生产的越来越重视,安全监管工作向基层特别是街镇倾斜成为历史必然。在此背景下,各个行业部门为了抓好各自分管的安全监管工作,也纷纷把安全监管工作下放到街镇。这样,街镇的安全监管就不得不面对消防、食品药品、建筑、危化、质检等若干个方面的工作。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出现管不了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二)存在管不好的难题。

安全监管工作涉及到煤矿、建筑、食品药品、化学、机械、法律等专业知识,专业性比较强。但是,安全监管机构特别是基层安全监管机构成立时间较晚,现在岗位工作人员多数是从其他部门抽调组成,专业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安全监管能力欠缺,管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存在执法难的难题。

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处于被动的局面。虽然后来通过区县人民政府委托执法这种形式来解决,但是街镇执法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为街镇安全监管部门被委托执法权限比较小,对个人的处罚上限为50元,对违章单位的处罚上限为1000元,因此街镇的安全执法对违法行为没有一点威慑力,对被监管对象难以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

三、一岗双责工作机制亟待完善。

虽然一岗双责工作机制通过文件形式对各位分管领导和科室工作人员的安全监管职责进行了分工和说明,但是部分领导、科室工作人员对此并没有引起重视,他们对自己的安全监管工作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推责敷衍,让一些本该由其他分管领导和科室工作人员负责的安全监管工作,全部压在安全分管领导和安全监管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肩上,在街镇就出现了有的人每天轻松得很,有的人每天忙得很的奇怪现象,也许前不久出现綦江区全体安监人员辞职的事件就是这个原因吧。

四、安全监管中的短期效应。

当每逢重要节假日、国家重要时期和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各级政府、企业、社区和群众都会对安全监管工作格外重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都会对安全监管工作的敏感性降低、忽视和麻木。只有当又一个重要节假日、国家重要时期和重大安全事故来临之时,各级政府、企业、社区和群众的安全警惕性才又被调动起来,就是这样的一个具有周期性、短期性的效应,对我们基层特别是街镇的安全监管是一个严重威胁。

针对以上问题和现象,根据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作为基层特别是街镇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要想让辖区的安全生产真正做到安全第一,有效预防,笔者认为有必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认真思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基层特别是街镇安全监管机制下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和现象。

一、基层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建设。

基层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建设,不同部门或单位在自己工作职责或管理权限范围内,可以通过分级分类分块监管,定时定点一起对被监管对象进行安全监管、检查。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安全监管资源浪费问题,如果安全标准存在分歧还可以通过现场讨论、交流、协调,避免出现被监管对象不知听谁的尴尬局面,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安全检查对企业日常生产的影响。基层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建设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形式:

(一)属地与行业部门的联动。

属地主要负责综合监管,头绪比较多,工作量比较大,专业知识比较欠缺。行业部门主要负责行业监管,专业知识比较强,业务比较精。像食品药品、消防、危化等领域,属地与行业部门可以进行联动,定时检查。属地监管人员不仅可以从行业部门监管人员身上学习到业务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监管盲区的出现。

(二)街镇与辖区派出所的联动。

对现场作业人员违规操作行为的威慑力较强。像建筑工地等领域,街镇与辖区派出所联动,一起检查,可以有效杜绝特种作业人员违规操作行为,提高安全监管效果。

(三)行业部门与行业部门的联动。

在自己工作职责或管理权限范围内,每个行业部门都有专门的监管领域。像游乐园,质检和安监两个行业部门都有监管职责,就可以采取行业部门与行业部门的联动。行业部门与行业部门的联动,一起检查,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避免两个部门因为安全标准存在分歧,被监管对象不知听谁指导的问题。

二、打造一支人民群众信赖的安全监管监执法队伍。

基层特别是街镇安全监管涉及到的工作领域宽,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管不了、管不好、执法难问题比较突出,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超强的安监执法队伍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求基层特别是街镇安监执法队员必须具备四种意识:(一)勤奋好学,乐于思考的意识。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是一项知识性、综合性、创造性很强的工作。作为安全执法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只有乐于思考,才能用最新的理论解决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舒适安康的生活环境。如果墨守成规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二)勤于检查,贵在落实的意识。

我国安全生产发展的历史较短,在安全生产方面法制不健全,制。

度不完善,监管手段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作为基层特别是街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必须深入安全生产第一线,准确把握安全生产动态,严格排查安全隐患,狠抓整改措施落实,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监管到位,工作职责落实到位。

(三)依法办案,执法为民的意识。

作为基层安监执法人员,在日常的安全事故处理中,必须依法准确分析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客观公正的进行责任划分,把保护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的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甘于奉献,舍己为公的意识。

基层安全执法人员面对繁重复杂工作,要辛勤工作,默默奉献,要把是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放到安全工作的第一位,不要成天叫嚷要个人待遇,追求个人利益。

要保证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超强的安监执法队伍,必须严格建立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的选拔制度。

(一)严格准入制度。

在职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形式,向社会招考那些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超强,有志于投身于基层特别是街镇安全监管工作的优秀人才。

(二)增强培训制度。

步深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增加管理制度。

对安全监管人员除了实行公务员、职员管理之外,还可以实行专业技术管理,鼓励参加注册安全师考试,努力提高安全监管工作的积极性。

要保证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超强的安全监管执法队伍,还必须健全法制,通过国家层面修改《安全生产法》,把执法权下放到街镇,有利于解决街镇执法难、监管效果不佳的难题。

三、健全一岗双责长效机制。

基层特别是街镇安全生产种类多,门类齐,工作比较复杂,从事安全监管工作比较困难,而基层特别是街镇安全监管工作一岗双责机制,则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安全监管工作一岗双责机制通过有效整合不同科室安全生产资源和要素,有效实现基层特别是街镇安全生产大合唱,安全生产一盘棋的可靠保证。然而因为部分领导和科室工作人员认识不够,工作机制不够完善,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为了真正发挥一岗双责长效机制,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机制:(一)领导联系重点单位工作机制。

通过一岗双责的责任分工,各个分管领导都对自己的领域承担直接监管责任。领导联系重点单位工作机制要求每位分管领导在自己的分管领域联系一个重要单位或安全问题相对突出的单位进行重点监管,分管领导必须每个月去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这样就有利于发挥各位分管领导的龙头作用。

(二)科室联席会议制度。

由街镇主要领导、安全分管领导和分管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科室联席会议,对本辖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综合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情况通报,使其明确职责,分清任务,一抓到底。

(三)重大安全协商协调制度。

由于目前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存在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不利因素,针对一些不同行业监管,涉及多个科室安全生产工作,由街镇主要领导负责督促,分管安全领导负责牵头,涉及部门积极配合,根据一岗双责分工,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为主,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协商协调,并形成会议纪要,按照协商议定的事项分头落实。

(四)科室联合检查制度。

在一些涉及到几个科室的安全问题时,几个科室可以联合在一起,深入到企业、社区进行安全检查,这样有利于发现问题的所在,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四、构建全员参与的网络监管机制。

构建全员参与的网络监管机制,不仅可以明确职责,强化责任,还可以解决监管中长期存在的短期效应问题。构建全员参与的网络监管机制建设,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一)网格划分。

强化相关人员的监管责任。

(二)电子网络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通讯、信息网络技术,加快基层特别是街镇一级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形成畅通的电子信息网络,随时了解企业、学校、医院和社区的安全生产开展情况,及时监控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这样既节省了资源,又提高了监管效果。

(三)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

1、基层特别是街镇,每个网格主要由企业、学校、医院和社区四类单位组成。我们分别对安全责任的落实提出要求:

(1)要求准入企业必须符合标准化建设的a级达标标准,现有企业必须参加标准化建设,长时间无法达b级勒令退出相关行业。

(2)要求学校必须参加平安校园活动建设,不参加或者效果不佳追究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责任。

(3)要求医院必须参加平安医院活动建设,不参加或者效果不佳追究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责任。

(4)要求社区必须参加示范社区建设,不参加或者效果不佳追究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责任。通过创建活动,确保安全基层特别是街镇落实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2、企业、学校、医院和社区除了纸质台账之外,还必须建立信息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时时更新。

重点对发生安全事故的地点和环节进行监控,有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鼓励群众参与。加大宣传,提高群众对安全监管的认识,鼓励群众对安全隐患的举报和监督安全隐患的治理。通过辖区各类人员的全员参与,形成网络监管机制,提高对安全事故发生的预警效果。

2011年是新一轮村”两委”换届选举年,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意义重大。认真总结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好做法,摸清新形势下换届选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今后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七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2022年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履职情况。

(一)以“新思想”引领党建工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党委会专题学习xx次,对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和会议精神进行部署。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好党史学习教育4本“指定教材”,以史为鉴,汲取推动工作的智慧和力量。

在地、测、采、选等重点岗位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xx个;。

建立由党员牵头负责的选矿创新工作室、采充创新工作室、管理创新工作室,让党旗在抗疫一线、生产一线高高飘扬。

更新党建文化长廊,设置百年党史、入党宣誓、党建活动、模范风采等xx个专题xx个版面。按照“政治过硬、班子过硬、队伍过硬、作风过硬、制度过硬、业绩过硬”的标准,着力推进过硬党支部建设,深化“xxxx”支部党建品牌形象,今年xx月份,xx党支部获集团“过硬党支部示范点”荣誉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个人履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研究还不够深透,对如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更好地把党的领导融入生产经营各环节,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党建引领生产经营的作用等,还缺乏更有效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

2.党建工作督查指导不够。抓党建工作责任压力传导不够,存在对党建工作安排部署的多,督查指导的少,未能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参与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党建工作精力投入不足。面对生产压力的持续增大,不自觉地花在强化管理、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上的心思、精力较多,对党建工作的谋划和研究还不够严实、不够深入。

4.党员学习教育管理不到位。对党员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不够,平时给其他班子成员提批评意见少,班子成员之间互相批评氛围也不够浓厚,与上级党组织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

5.党建工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尽管已经建立了一支专职党建工作队伍,但对党建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考核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教育不够,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围绕公司生产经营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不强。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上还存在片面的认识。平时仅注重党建活动的开展、会议精神的传达、文件资料的收集,缺乏以党建引领全局的大局意识,没能更好地将党的工作真正渗透到公司各项工作中。二是在抓党建工作中缺乏经常性和连续性。将主要精力用在抓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上,在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管理的落实上统筹不够,工作方式方法上还有所欠缺。三是管理教育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干部监督力度不够。对领导干部的管理虽然建立了一系列学习教育、监督约束制度,但还存在一般要求多、硬性要求少,定性规定多、定量规定少现象,操作性不够强。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2023年,我将以此次党建述职为契机,围绕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抓好班子自身建设,压紧压实党建责任。进一步深化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把党建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团结班子成员,规范党建工作、细化党建任务、明确党建目标,层层压紧压实党建责任,全年专题研究推动党建工作不少于xx次,确保党建工作责任落实落地。

(二)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抓好思想教育工作。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全年开展党员干部思想教育不少于xx次。

(三)创新党建工作方式,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精准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训什么”原则,积极开展党建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的专题培训,着力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作为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必须一以贯之的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中共中央新近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是用法规制度全面规范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遵循。

政治基础方面,国企在岗职工4200多万是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的群众基础;。

所有制方面,党对国企的领导是重要的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经济保障;。

企业改革方面,国企党的建设质量关系到公司治理各方面的成效能否有效落实。《条例》以法的形式守护国企的“根”和“魂”。

落实《条例》五项原则。改革进入深水区、国企改革也是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国企党的领导和党建弱化、虚化、淡化等问题逐渐显现,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环节、党产深度融合、党管干部人才、突出支部建设、巩固企业群众地位等规定,把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强化使命担当作为新时代国企的重要使命担当,以党的领导促改革、以法律法规凝力量,增强当代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及抗风险能力。

贯彻《条例》主要职责。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国企开展党建工作是确保党的国家方针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途径,是国企切实履行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的前提依据,是引导全体党员坚定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的关键一步,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明政治纪律规矩的重要举措,通过《条例》规范国企党组织建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才能使国企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体现在那里。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九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通知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党章要求,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是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

《条例》共9章41条,涵盖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条例》阐明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规范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设置,规定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明确了加强国有企业党员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条例》明确了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的关系,从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决策把关、干部人才工作、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等方面作出规定。《条例》强调要加强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建设,完善国有企业党内民主和监督体系。《条例》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保障等方面也作出规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20xx年10月,党中央专门召开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十九大党章修正案,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党组……此处隐藏-148个字……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党章要求,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是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

《条例》共9章41条,涵盖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条例》阐明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规范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设置,规定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明确了加强国有企业党员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条例》明确了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的关系,从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决策把关、干部人才工作、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等方面作出规定。《条例》强调要加强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建设,完善国有企业党内民主和监督体系。《条例》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保障等方面也作出规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20xx年10月,党中央专门召开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十九大党章修正案,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功能定位,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将党中央对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一系列政策进行系统集成,将企业加强党的建设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总结提炼,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作出整体设计和全面规范,在当下十分紧迫和必要。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十

当前我国的环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不管是在基础建设项目方面,还是技术改造项目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我国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形势,但现行的环评制度还存在诸多缺失,无法完全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如何提高环评的地位和作用、促进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修改和完善、增强环评工作的操作性和实效性,是当前我国开展环评工作所面临的重点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高其有效性的对策建议和建设性意见.

作者:翁良善作者单位:永嘉县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所,浙江,永嘉,325100刊名:农业环境与发展英文刊名:agro-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年,卷(期):27(3)分类号:x8关键词:环境管理评价管理问题对策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十一

(2012年4月22日根据录音整理)。

省纪委常委秘书长张正耀。

今天,很高兴同大家一起来学习交流。去年,我有幸参加全省廉政风险防控试点指导工作,与11个省级试点单位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同时,与市、县的试点单位也有一些联系,他们虽然不是省级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单位,但工作中也有不少创新。现在,我结合去年全省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的实际,就以下9个问题与大家作一个交流。

我为什么一上来说这个问题呢?因为在试点工作中,有些同志不知道廉政风险防控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有的说,我们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已经多年,现在怎么又来搞廉政风险防控?有的说,我们建立健全惩防体系,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建设纲要和五年规划,怎么又来搞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所以,很有必要说说这个问题。我们把廉政风险防控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防腐败体系建设联系起来看,他们之间是有机结合、密切相关的。

先说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关系。大家知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被称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龙头工程。十多年来,我们注意总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经验,并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水平。我们现在开展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就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曾到河北省卫生厅去参观,他们从厅长到副厅长对所主管、分管单位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是清清楚楚,讲的头头是道:我分管哪几个处,这几个处容易在哪些环节出现问题;针对这些环节,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哪些防控措施已经到位、哪些防控措施成效还不大;下一步,我还有什么打算等等。厅党组每一位成员都是如此。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讲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要对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要负起“一岗双责”。但是,不客气地说,现在有一些单位“一岗双责”远远没有落实。有的单位甚至领导班子成员出了问题,作为班长他也觉得你是你、我是我,好像自己没有责任。有些领导班子成员所分管的下属单位出了问题,有的人都“进去”了,他还感到与他关系不大。我们现在开展的廉政风险防控,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落实“一岗双责”。在开展试点的时候,我们有的部门纪检组长说,廉政风险防控好是好,但是这项工作搞起来以后,工作量太大,象个绳索把我们自己套住了,我们纪检组怎么能搞得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廉政风险防控的实施主体,是各级党委(党组)、单位的领导班子。就是说,廉政风险防控要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机结合,而不是说这项工作只是你纪检组、监察室在那里做,我们要在这方面履行组织协调,抓督查、抓落实这方面的职能。你不能大包大揽地说廉政风险防控都是你纪检组、监察室的工作。我们走在前面的有些单位,把廉政风险防控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内容,明确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占多少分值,这样就把廉政风险防控具体化、硬化。这就使廉政风险防控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

再讲廉政风险防控与惩防体系建设的关系。廉政风险防控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惩防体系建设不是两回事。惩防体系是惩防并举。大家知道,我们的《实施纲要》是讲“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而且现在把惩防体系上升到整个反腐倡廉建设重点,就是以建立健全惩防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我们的廉政风险防控,就是落实“更加注重预防”,实际上“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也体现其中。因此,我们不要把廉政风险防控与惩防体系建设人为地割裂开来。对这个关系,认识比较清醒的部门、单位在建立健全惩防体系中,就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而且有些工作具有自己的特色。今年是实施2008至2012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规划》的最后一年,同时还要谋划未来五年的工作规划。在这个节骨眼,我们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就更有特殊的意义。

以上,说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这么两点,就是要求我们理直气壮地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有的不敢抓,因为思想上没有正确认识。思想认识不坚决,工作态度就不坚定。现在,省委、省政府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省委10号文件),并在省政府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动员。我们是具体操作这项工作的,要应声而起,立马行动。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坚定的态度,回去以后就很难组织好、指导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是密切联系的。刚才说过,我们廉政风险防控的实施主体是各级党委(党组)、单位领导班子。大家注意看,这次发给大家的资料,有《安徽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资料选编》,封面落款不是省纪委、省监察厅,而是“安徽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什么这样?就是要明确廉政风险防控的实施主体。前不久我们召开的廉政风险防控新闻发布会,是以什么机关发布的?就是以“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发布的。我们召开廉政风险防控动员会,为什么要放在省政府的廉政工作会议上?虽然是减少会议,但更重要的体现廉政风险防控的实施主体。在去年试点工作中,有的单位不注意这个问题,虽然召开动员大会,由市委书记或厅党组书记或厅党组书记、厅长作动员报告,但动员会开过以后,好象就没有党委、党组什么事情了,都是纪委、纪检组在抓,结果工作到了一定程度,就难以深入。我在马鞍山的时候,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公共权力规范运行预警机制的动员会、调度会、推进会、现场会,都是让书记、局长来参加的,纪检组长虽然也参加,在汇报情况时候,我们都要求一把手来汇报。就是要突出实施主体的作用。今年全省普遍推开展政风险防控,将来我们开展检查督查,一定要注意发挥实施主体的作用,要让党委(党组)主要领导人汇报。我不是说要提高接待规格,不是这回事,就是增强他们实施主体的意识,主要是为了推动工作。

既然党委、党组是廉政风险防控的实施主体,我们一定要注意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这一点很重要。去年刚开始试点的时候,有些单位工作推不动,我们到一些厅局去调研,要求他们组织突破。怎么突破?主要领导要带头查找风险。省住建厅厅长李明同志把个人的廉政风险防控方案拟出来后,首先挂在机关内网上公示。作为厅长、党组书记,他的防控方案出来了,领导班子成员纷纷行动起来,指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就方便多了;既然领导班子带头了,抓处室的、抓二级单位的,就好办了;处长副处长带头了,工作人员也就好办了。这就发挥了领导的带头作用。试点工作是这样,现在全省全面推开还是这样。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带头参与。大家在单位里都有这样的感觉,一项活动只要领导参加,你就不好不去。如果领导都有这样那样的事情不去参加,处室也会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不想参加。这里,一定要把领导的带头作用发挥好。

二要有效协调。有些工作光靠纪检组是有难度的。要把困难向领导及时汇报,请领导出面协调解决。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从表面上看只是对廉政风险点的排查和防控,实质上是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规范。这势必会涉及到某些权力事项的整合、部门利益的调整,在一个单位内部有可能会涉及领导分工、人员调配等。对这些敏感问题,必须由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协调、主动过问、及时解决。对涉及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的重大问题,各级指导协调小组要及时加强研究,妥善协调解决。

三要敢抓敢管。少数单位有这么一种情况,历任领导对个别人不敢碰,叫“刺头”,平常不敢去碰。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对这样的问题,通过廉政风险防控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用制度和机制来加强管理,一次不行两次,时间一长就会逐步解决这个问题。从试点的实践来看,开展廉政风险防控,通过全面排查风险点、公开了过去藏在下面的一些问题,让苗头性问题自然浮出水面,为我们严格管理、有效处置、履职尽责提供了一个很好平台。对已经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处置、化解,才能避免“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炸”现象的发生。实践也证明,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敢抓敢管,正气才能压倒邪气,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赢得干部职工的支持。

在试点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单位工作方案中有宣传发动阶段,动员会也开了,但宣传发动不深入不细致,结果后面的工作就比较难干。你要他查找风险点,他不想查、也不会查;你要他定风险级别,他避高就低、避实就虚;你要他制定防控措施,他随便给你搞一两条,有的人甚至于一条防控措施都没有。我到基层单位去看,有的表格上“风险级别”、“防控措施”栏目都是空白,单位分管领导竟然签“同意”。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宣传发动相当重要。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启动阶段重点要排除“无关论”、“无用论”和“形式论”等消极观念。要在广大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有权力必有责任,用权力必有风险”,确立“从政有风险,防范除隐患”、“早防早受益”这样的积极防控廉政风险意识。

宣传发动的重要作用,还不仅仅在启动阶段。廉政风险防控是要人人参与,而不是人人过关,是自我受教育、人人学会自我防范风险、保护用权履职安全。在风险排查阶段,重点要排除“抵触论”、“旁观论”等消极思想,要克服这样的一些认识,破除“排查我的风险就是和我过不去”、“风险点多就意味着问题多,风险等级高就意味着问题大”等错误思想。有些单位在试点中推不开、推不动,就是因为干部职工有这样的认识:“我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评我先进,还要我查找风险点,而且还把我的风险点等级定这么高。”他认为查找风险点就是跟他过不去,把风险和问题划上了等号。“你把我这个岗位搞了4、5个风险点,其中还有高等级风险点。这说明我工作没做好、我的问题大,对我不信任。”这些认识是错误的。那我们要告诉他,所谓风险是发生问题的可能性。我们之所以要搞廉政风险防控,就是使这种发生问题的可能成为不可能,使“风险点”变为“安全点”,不是跟你过不去,不是说你有几个风险点就有几个问题,不是说你有几个高等级风险就说你的问题大,必须要消除这样的思想认识。要牢固树立“找准找全风险点,才能防控住风险”、“进行点对点防控住风险,才能远离风险”,变“要我防”为“我要防”。在风险监控过程中,重点要克服“麻痹、松懈思想”,树立“不自满、不懈怠、不惜力”,让防控廉政风险自觉意识转化为廉政风险防控的行为习惯,把意识变为行动。实际上,排查风险的过程、参与防控的过程,就是我们增强风险意识的过程。排查风险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化解处置的过程。只有深入彻底,全员支持,才能防止出现“少数人忙得团团转,多数人站在一边看”现象。

要把宣传发动贯穿全过程,一要分段发动,二要不断发动,三要有效发动。要注重宣传典型。既要运用正面典型来推动工作,也要运用反面典型,特别要利用身边的反面典型来警示、提醒大家不要犯类似的错误。既要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也要批评曝光一些不规范、不正确的做法,以引导和推动廉政风险防控整体工作的深入。除此之外,我们要注意宣传一些创新方法。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和运用网络手段开展宣传发动工作。

廉政风险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之前,还有一些准备工作要做。这些准备工作做得好不好,是我们能不能开展好廉政风险防控的基础和前提。这里,有两个方面要重点说出来——清权确权、规范流程。有的地方未搞清权确权,一上来就直接查找风险,后来证明准备工作不足,需要补课。去年8月3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在北京召开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现场会,贺国强同志把清权确权、规范流程作为廉政风险防控的基础性工作来强调,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就是说,清权确权、规范流程不是我们要不要搞的问题,而是必须做好的问题。比如说,我们有一些处室未清权确权就开始查找廉政风险,还说:我这个处室过去就是这样干的,我的前任就是这样干的,是按照惯例进行的。这根本不是不进行清权确权的理由。我们提出依法不依例、职权法定,现在的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有没有授予你这个职权,你过去是这样干的,但是现在还能不能这样干?这次培训,还专门安排法制办、政务公开办给大家说一说,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要让清权确权、规范流程这项工作引起大家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做好。

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一些笑话:不该办的事办了,不该上马的项目有人批了,还美其名曰“提高效能”、“为基层服务”。结果有关部门一查,他没有这个权力,他批的是无效的。从这个角度上说,还未清权确权就去排查风险点,这样的排查不缺乏基础吗?既然缺乏基础还硬要去做,还“提高效能”,这不是问题更大吗?有的人最后被查处时为自己叫屈,“不知道是越权了!”“不知道这个事情不该办!”在清权确权中,要对照法律法规及“三定”方案,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要求和“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全面清理和确定对管理和服务对象行使的各类权力事项,切实摸清各类权力底数。在此基础上,分项梳理,编制“职权目录”,明确职权名称、内容、办理主体和法律依据。

这是讲清权确权,在此基础上还要规范流程。他有这些权力,怎么行使这个权力?要在流程上做文章。我们讲的规范流程,实际上是明确流程、优化流程和再造流程的过程。首先把流程固化下来,绘制出流程图。这些流程还要分外部流程、内部流程,外权内权相对应。按照明晰职权边界、规范工作权限的原则,对每个部门、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法定职权制定相应规范。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权力运行程序和分权示权控权的权力制衡机制加强监督和制约。这样,使权力行使有固定的“路径”,给权力套上一定监督措施,不能让权力随意扩张和越界行使。让每一个权力行使人都要明白“我有哪些权力、我的权限在哪?行使权力的流程有哪些?”通俗地说,就是要明白“哪些事我能做,哪些事我不能做,能做事应该怎么做”。这样理清职权、明晰职责、规范流程,才能为下一步风险排查和防控风险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内部权力运行流程图制定上,我觉得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依法,二是高效,三是便民,四是实用。

前面我们讲了,通过清权确权把职权明确了,通过规范流程把权力运行流程图制定出来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查找风险点,查找这个“点”是在哪一个权力当中、在哪个流程当中出现问题、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去防控?所以,廉政风险防控一定要在“点”上作文章,因点定级,逐点施措。在试点中,我们到一些单位去看,有的就忽略这个重要的方面。他们没有找到这个“点”,更谈不上在“点”上作文章。

有的单位是因人定级,不是因点定级。这里,我先说人与风险点的问题。某局在风险排查登记表姓名之后有一栏“风险等级”,局长在“风险等级”一栏直接写上高等级风险。这是不妥的。风险点不是风险人,我们是给风险点定级,而不是给人定级。这个局长有10个风险点,其中有2个高级风险点;另外一个局长有15个风险点,可能有8个高级风险点。你给一个人定高等级风险,怎么制定防控措施呢?怎么进行监控呢?下面,再说岗位与风险点的问题。我这个岗位可能有4个风险点,那就要把每个风险点逐一找出来,名称、发生问题的原因、等级、防控措施,可能一个风险点对应有4、5条防控措施,就在表格栏目里一一标明。有的单位设计表格是一揽子,防控措施7、8条对应前面所有风险点,这怎么能行呢?表格设计一定要科学。关于风险排查,我具体说这么几点:。

第一,廉政风险排查,应做到“实、全、准”。“实”就是廉政风险点排查要扎实,根据工作职责和岗位特点,按照权力运行流程,一步一步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找,查深、查透、查清具有岗位特征的廉政风险点,使找出的风险可预见、能防控。“全”就是廉政风险点排查要全面,不漏、不缺、不少。不能只上报公开不重要的、而把重要的隐藏下来。不少干部都知道哪些权力、哪些环节容易出问题,但是他就是不愿晾出去,晾出来以后接受监督就不自由了,就捞不到好处了。于是,他就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随随便便找几条来应付过去。所以,要认真做好指导和审查工作,不能报什么就是什么,也不能你报你的、我定我的。表格填了报上来,你讲是低等级,我看到不合适就直接在表格上改。这样不行,还是要通过他自己来改。每个人必须清楚自己有几个风险点、是什么级别、如何去防范。如果他自己都不清楚,这不是走过场、搞形式是什么呢?安徽师范大学某部门一开始排查报告没有风险,经审查退回去重查,发现几个无关轻重的,再仔细核查后不仅发现了不少风险点,还发现了以前不为人知的管理漏洞。其中之一就是排查出来200多套700多间学校周转房问题,涉及到广大青年教师切身利益。以前有多少房子大家谁也不清楚,什么样的人在使用谁也说不清,很混乱。通过廉政风险防控,全部对外公布,按程序解决了新来教师住房问题,受到学校上下一致好评。廉政风险防控不是单纯的一项工作,是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安徽师范大学就是和学校管理有机结合的。我们到一个县,县里汇报说,要求高等级风险点只能报5个,中等级风险点只能报10个,各单位整齐划一。县里作这样的要求,不是实事求是。应该是有多少风险点就查找多少风险点,该定什么级别就定什么级别。

第二,廉政风险排查,应把握四个环节,即“找、亮、问、审”。“找”,就是岗位、处室和单位主动查找廉政风险点、确定廉政风险等级、逐一制定具体防控措施。“亮”,就是把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大家评议。“问”,即把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以问卷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审”,就是把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梳理,将岗位和处室廉政风险点、廉政风险等级及防控措施提交给专家评审组或单位党委(党组)集体研究审核确定,要防止避高就低现象。

第三,廉政风险排查,应注意处理四个关系,即主管风险与客观风险、廉政风险与业务风险、个人风险与单位风险、一般风险与高等级风险的关系。这次省委《意见》里没有写主观风险,不是说主观风险没有,只是主观风险在实际操作上难以把握。风险防控是一个大概念,虽然说各种风险都要抓,但这里是指廉政风险防控。如办公室文件泄密、驾驶员开车发生交通事故都只能属于业务风险,而不是廉政风险,不能把业务风险等同于廉政风险,不能把所有的业务风险都纳入进来。我们在试点中发现有的单位没有个人风险,以领导班子风险取代领导成员个人风险,以处室风险取代处长、副处长等个人的风险。这也不行。单位风险不能代替个人风险。从主要责人到分管负责人,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风险防控方案,而且都不可能是一样的,因分管领域、工作职权不一样。如市里的一个副局长可能分管的不太重要,风险点较少、风险等级可能较低;而同样在这个局里,有一个副调研员分管的工作很重要,他风险点可能就较多、风险等级就高一些。所以,人为的规定副局长、副调研员有几个风险点、是什么风险等级,那是不妥的。同样如此,作为副局长,张三可能有3个风险点,李四可能有10个风险点。领导班子中的某一个风险点,不只在一个副局长个人风险点体现出来,可能会有3个副局长都涉及这个风险点,因此这3个副局长的个人风险防控方案里面都应该标明。领导班子每个风险点要在班子成员的风险防控方案中体现,领导班子风险必须与班子成员个人风险点有所呼应。厅长、局长的廉政风险点,不是领导班子所有成员廉政风险点的叠加,因为有的高等级风险点主要由副职承担。这说明,风险查找是比较复杂的,关键是怎么把握好,不能简单从事。一般风险和高等级风险点管理问题,要重点加强对高等级风险点管理,有的单位还对高等级风险的管理专门制定办法,如马鞍山、铜陵专门对此做出具体规定。

是要怎么样借助外力,吸收服务对象、专家学者、基层干部群以及党风党纪监督员、特邀监察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这项工作,把工作开展得扎实一些。坚持条块结合,就是要加强“条条”与“块块”之间的沟通交流。去年试点期间有的省直部门在厅机关开展的同时推动系统全面开展,条块互动,如国土厅、住建厅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于“逐点施措”,就是要求防控措施一定要具体。试点期间,我们发现有的防控措施太原则、太笼统,如“加强学习”、“遵守法规”、“接受监督”。这是不行的。防控措施要具体,要针对风险点采取个性化措施,这个点有哪些措施,那个点有哪些措施。这里面要下大功夫。

还有一个要说的,有的地方填报风险防控表格里的廉政承诺语言,不是个性的而是格式化,所有语言一看就不是自己的语言。这个不行,廉政承诺一定说自己的话,写出自己的决心。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是贺国强同志去年8月30日在全国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现场会上提出来的。我们现在的廉政风险防控,一个单位排查出那么多风险点,怎么去加强防控?科技反腐的最大应用,就是建设电子监控系流在权力运行过程中,电子监察确实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在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推进科技监控方面,外省市有不少成功经验。河北省石家庄市利用互联网构建了实用管用的外网、专网、内网“三网监控”体系。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科等防控下一步怎么搞,目前是一个难点。江苏省昆山市建立综合行政电子信息监察平台,对全市行政审批、政令督办、信访办理、土地出让、环保执法等重点领域行政行为和关键权力环节,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前不久,我们到蚌埠市交通局参观“现场执法电子监控”,有这个监控和没这个监控,效果就是不一样。现在我们讲“制度+科技”,这不是口号,这是必然趋势。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全省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各地在全面推开的过程中,可重点抓一些联系点,并将联系点打造成示范点。不能因为我们去年在全省搞试点了,今年就不要搞示范点了,不搞联系点了。在你那个地方还要搞,这就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打造示范点,一定要注意具有典型性。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类型,要选择不同的示范点,这样才能以点带面来分类指导。只有分类指导,才能整体推进。打造示范点,一定要从重点、难点入手,越是重点、越是难点,你在他那里建立联系点,打造示范点,他取得经验才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这里,有必要对去年已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试点的单位说几句。正因为你走在前面,先试先行,那么现在全省推开?又给你提供了新的契机,你要利用这个契机做好两件事:其一补缺补差。应该说,我们任何试点单位都不是完美无缺自的你可能在这个方面有特色、有成效,在其他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怎么去进行补缺补差?要根据省委10号文件的要求,根据形势的发展,去补课、完善。其二,巩固深化。就是继续努力,进一步探索,使你的做法更具特色、更有成效。

我们有些试点单位,上面抓的比较紧,他的二级单位却比­较松;委局机关抓得比较紧,系统比较松;联系点比较紧,面上工作比较松;开始阶段抓得比较紧,后面的防控乃至于监控、处置比较松。这些都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要防止和克服“四紧四松”的问题,必须加强督查指导。今天大家来的,都是纪检监察战线的,监督检查本身就是我们的强项。我们怎么把监督检查的经验运用到廉政防控当中去,怎样来有效地指导我们廉政防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我觉得要处理好力度与进度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有效的监督检查来加快我们的工作进度,另一方面,就是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进展适度调整,确保工作质量。现在,有些实物工程是“豆腐渣工程”,有些软性工作也是“豆腐渣工程”不切实际地提出要求,非要在多少天之内赶成什么样,结果无质量可言。所以,我们既要加大力度,又要确保质量,处理好力度与进度的关系问题。宣城市在推进会、调度会上把一些单位存在的问题,点名道姓地提出来,对工作的推动作用相当大。省水利厅严把质量关,对不符合规定要求和工作实际的,就推倒重来。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省委10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廉政风险的三个机制,即风险防范、风险监控、风险处置机制。这三个机制,与贺国强同志去年8月30日在北京现场会上强调,“建立廉政风险的前期防范、中期监控、后期处置有机结合的一个机制”,正好吻合。这“三个机制”,侧重点不同,作用方式不同,却又彼此关联、逐层递进。我们觉得,这个机制是一个完善的机制,这个机制是一个特色的机制,这个机制也是一个长效的机制。

实现廉政风险防控常态化、长效化,要做到三个结合。第一,廉政风险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廉政风险防控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应该是在促进科学发展上,这就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我们的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第二,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相结合。防控廉政风险,既要严格自律,又要加强他律;既要有效防险,又要及时控险。防控廉政风险,要加强阳光监控、重点监控、制度监控、科技监控。防控廉政风险,要及时做好问效、问责和预警处置工作。这方面,还要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深入探讨。第三,动态调整与长效机制相结合。关于动态调整,有的可以随时调整,比如说领导人变动了,廉政风险防控方案也需要及时调整。这个调整不仅仅把领导人名字换掉就行了。不是这样简单的。可以结合过去的方案,研究一下有没有什么个性化的要求。廉政风险点应随着分工的调整及时进行调整,张三走了,他所经办的事现在交给李四,那么在李四的方案里就要增加、补充。还有就是每年一小调或每两年一大调,这也是一个动态调整。这样就使我们的廉政风险防控常态化、长效化。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十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抓好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对巩固我党的执政根基至关重要。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了解中小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极为迫切。

一、中小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师生普遍认为,学校是业务单位,主要工作是抓教学质量,尤其是初中、高中,只要升学率上去了,其它都好说。忽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忽视非思政课教师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极少数教师言论自由随意,错误思想观点仍有传播的空间。

2、教育方式单一。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方式以说教和灌输为主,初、高中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主要由思想政治课承担。思想政治课作为中、高考的科目之一,受升学压力影响,实际定位在知识教育上,意识形态教育功能被弱化。

3、教育合力不足。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与密切协作。一方面当前社会不良现象和消极因素对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部分家长只注重学生成绩,不注重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从而软化了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学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是党总支、党支部、团委和政教处等部门的人员,没有做到全员参与、匹夫有责。

二、中小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1、加强师德师能建设,管好守住课堂教学。一是通过意识形态专题培训,提升全体教师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感、敏锐性,增强看齐意识和自律意识。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言行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培训,使教师自觉摒弃社会陋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将高尚道德和优秀人格等正能量传播给青少年学生和社会,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弘扬时代主旋律。二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杜绝教师在课堂中出现错误观点和言论。坚持正面教育,弘扬主旋律,占领主阵地,打好主动仗,传播正能量,尤其是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发青少年发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同时,探索建立教师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惩戒机制,对于极少数利用“三尺讲台”传播错误思想并造成影响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暂停职务、调离教师岗位或取消教师资格等处罚。

2、拓宽意识形态教育渠道。开辟“自主、实践、体验”的德育活动新途径,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使学生外在无痕迹、心灵有烙印,达到“润物细无声”、“水到渠成”的目的。一是认真落实上级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幼儿园环境创设等要求,积极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二是广泛开展班团队活动、读书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通过组织学生调查、参观、讲座、报告、劳动等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判断,在实践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广泛组织学生参加清明祭扫英烈、红色之旅等活动,通过英烈、先驱、模范的革命英雄事迹,从小培养学生为党尽忠、为国捐躯、为民奉献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构建全方位意识形态教育格局。建立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全面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落实政府主导责任、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加强社会责任和家庭教育。一是建立学校与村(社区)联动机制,每学期会商研判学生及家长动态、行为变化。二是建立县教育体育局与宣传、公安、民宗、司法、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联动机制,每学期召开1至2次碰头会,沟通情况。三是建立假期家校联系制度,做到学校放假育人不停,并积极与村(社区)对接,开展好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加强学生假期教育管理。四是强化村(社区)青少年社会教育责任。充分使用好村文化室、社区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规范组织开展校外教育活动。

二、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问题成因分析。

1.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尚不到位。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业务工作辩证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尚未形成学校各部门协同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合力。

2.对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关键作用认识不到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专业能力而忽视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素质,缺乏对教师进行法律、政治、道德底线教育。

3.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力军,在部分高校实际处于弱势地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升,意识形态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双轨制”,即思政课强调意识形态教育,个别专业课则有意无意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唱反调。

4.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思潮和错误言论缺乏有力有效的回应和反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不够,对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不足,对国际形势和热点问题认识不清,对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和规律把握不足,未能在重大问题上占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发声不够,影响有限。

三、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对策。

高校是理论研究创新的主阵地,也是思想活跃的大讲堂,是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和新理念新思潮的策源地,比其他任何领域都更直接、更系统、更深入地接触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体系,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斗争和冲突在此表现得更加直接和尖锐。高校只有掌控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引领权、管理权、话语权,才能守住宣传思想阵地,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使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拥护新时期治国理政总方略,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主流,才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和凝聚全社会团结奋进。

1.强化认识,转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理念。

面对国际和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的局面,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的极端重要性,要正确认识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性,坚持理论创新,讲究方法策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袭,着力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明确学校各部门、各环节在意识形态教育建设中的分工和责任。要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学生经常性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政治辨识力,增强青年学生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抵制力,确保青年学生在政治态度、基本立场、战略全局等方面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和立场坚定。同时,要加大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引导和监管力度,建立高效的舆情监督和反馈机制。

2.建设队伍,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思想政治素质高、师德师风正、专业素质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是高校正确引导学生认清并处理好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把青春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要途径。建设一支既注重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更注重思想素养和政治信仰涵养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时代脉搏,引导青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启发青年学生深入思考社会各种现象,正确分析一些关键节点和敏感问题,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

3.巩固阵地,占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制高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网络平台等都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央领导指出,互联网舆论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变量”和“不确定因素”。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诉求的重要载体,互联网世界的意识形态斗争也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尤其要认清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新态势,发挥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作用,建立博客、微博客、微信、qq群等即时互动平台,构建高效、互动、个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将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问题与课堂知识紧密结合,对现实热点问题与网络热点问题进行积极的评价和引导,从关系国家安危和巩固阵地的高度来提升思政工作的自觉意识和主动作为。

4.深化研究,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软实力。

在今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进行了深刻、全面的总结和概括,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和力度,胸怀大局,把握大势,掌握规律,紧扣重点,紧紧围绕走中国道路加强理论信念教育、紧紧围绕弘扬中国精神培育主流价值、紧紧围绕凝聚中国力量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尤其要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核心”工程,在深化宣传普及、增强认同上下功夫,向广大青年学生讲清楚“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说明白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学生成长的新要求,提升以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来吸引和征服更多的师生。要以突出的问题意识、扎实的理论素养、坚定的理论勇气来驳斥错误思潮,澄清模糊认识,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驱散思想雾霾,营造清朗精神环境。

5.创新方法,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

抓牢“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任务,关注好高校师生的生活状态和发展状态,创新工作方法,主动化解交互式大众化广泛参与的文化时代所带来的各种困境。高校加强传统新闻媒体建设的同时,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与管理,切实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潜移默化地教育和感染广大师生;同时深化“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大主题教育”,提高青年学生意识形态认识,引导青年学生多看主流、多看本质、多看光明面,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努力在高校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十三

在当前国有企业改制力度不断加大,步伐不断加快的形势下,作为国有企业的共青团工作也面临着种种困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是我们企业团干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以我公司所属企业为例,79户直管单位中,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32户,有专、兼职团委书记的单位29户,其中能正常开展团的工作的单位12户,其余17户企业团的工作基本停滞。从团员青年的结构看,截止6月止,全公司35周岁以下青年1.1万人,团员4800名,其中:企业团员1620人,学生团员3180人。从对团员青年的管理来看,学生团员相对企业团员来说,这部分团员集中,较好进行管理,企业团员比较分散,加上有些单位青年流动性较大,管理有一定难度。从公司团组织现状来看,多数企业无正常生产经营,职工处于留守状态,超龄团员多;有的企事业单位已无团员青年,团组织无法建立;全公司共有团总支24个,团支部225个。目前企业改制也进入了关键时期,随着改制的不断深入,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团组织既要勇于面对各种困难的挑战,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自身的优势,我们团员青年是一个肯学习、肯创新、肯为企业做贡献的群体,作为团组织,我们有责任为青年服务,采取各种途径帮助他们多学知识,多掌握技能,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不被淘汰;开展一些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娱生活,增强团的凝聚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多做贡献。在公司所属各级团组织的积极工作下,多个青年突击队常年活跃在生产经营第一线,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难点、关键点,为领导排忧解难;通过开展“争当优秀师徒对子”、“三学一创”、“五小”活动”、知识竞赛、质量竞赛等活动,立足岗位,帮助青年成长成材;组织跳绳比赛、卡拉ok比赛、青年联谊会等活动,丰富青年的文化生活,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团员青年中反响很大,收到较好成效,工作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认可。虽然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是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团干思想不稳定。在企业改制力度加大时感到前途难测,思想顾虑较多,怕一旦调整,没有岗位,面临重新就业的问题,现在较多考虑的是自己的前途问题,因此工作起来没有积极性,一味地等、看。二、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团的活动经费主要是团费,但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团费都不能足额、及时地收缴,这其中有以下几个原因:(1)团员流动性较大,有的单位每半年或一年收取一次,等收团费时,团员已经离开单位;(2)有些团员不交团费,他们认为交团费就要组织活动,或根本不愿意交;(3)团员人数少,有些团干觉得收那么一点团费也解决不了问题,嫌麻烦,懒得收;(4)超龄团员多;(5)组织关系不明确,不便管理。三、党建带团建力度不够。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企业党组织在新的混合经济组织中为企业经济保驾护航的作用有所削弱,因此在带动团的组织建设方面显的有些力不从心。四、团员青年流失现象严重。由于企业效益不好,很多单位近十年都没有进人,即使有年轻人进来,也呆不长,纷纷跳槽,团员年龄偏大。共青团组织要求得生存发展,就必须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多与同行业、同类型的企业沟通,了解团情,了解企业自身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思考,才会有针对性、实效性,我想从三个方面寻找对策:一、组织建设要创新。(一)、内部机构设置。现在很多单位都没有设置单独的团委,而是并入其他的部门,这样团委工作往往被其他党务、组织、人事、宣传工作挤掉,与其这样,我们认为,团委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机构,但可以和工会合署办公,这样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工会与团委作为群团组织,工作性质相近;2、不论哪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都有工会;3、工会有经费保证。这样团的工作可以与工会工作相结合,借助工会的广泛性和资金优势来开展工作。(二)、外部横向联合。团组织属地化管理。以青年文化中心为依托,将同区域的团员青年联合起来,由团区委统一管理。二、根据青年人的特点,采取“四个结合”的工作方法:1、团的工作与企业的经济工作相结合。我们团的工作必须为企业的经济工作服务,这是团的工作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先决条件,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特别是随着企业的改革改制,对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触动。作为团组织就要主动为企业分忧解难,从对青年健康心态和现代观念的培养和教育入手,引导广大青年支持改革、理解改革、参与改革、投身改革,掌握青年的思想动态,及时向党组织汇报,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2、情与理结合。“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关心与体贴并举,释其所疑,解其所难,急青年之所急,想青年之所想,忧青年之所忧,帮青年之所需,做到以诚相待交朋友,增强信任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晓之以理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缺少理性的感情是盲目的感情,我们在工作中要坚持情理结合,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以理为主。3、精神鼓励与物资奖励相结合。任何人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我们不能对年轻人的物质需求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也不能忽视年轻人的精神需求,认为物质至上,认为是市场经济了,大家“重的是实惠,讲的是效益,比的是收入”,思想工作行不通了。物质资料是人们赖以依存的基础,大家都想生活的幸福一些,这离不开物质基础,“画饼不能充饥”。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否定精神的作用,信念的力量,在某些时候,把荣誉品德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说明了思想精神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就要做到精神鼓励与物资奖励的有机结合,使激励机制发挥最大的效用。4、团的工作要走出去,请进来。当前,我们很多企业青年人数偏少,活动难以开展,如果不走出去,自己画地为牢,那我们的路必然会越走越窄,失去战斗力和凝聚力。因此我们要突破过去那种以单位为核心的小范围活动,要积极拓宽工作领域,与外单位横向联合,整合资源,提高青年的参与度,加强单位间的合作,互相学习,优势互补,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团的工作水平。三、团干素质要提高。作为团干自身,一是要在新形势下思想上进,乐于奉献,不被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所感,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面对企业改制,头脑清醒,泾渭分明,起到好的带头作用。二是要加强学习,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团干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而且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自觉加强个人修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信念不移,精神不垮,劲头不松,脚步不停。同时注意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加强政策、业务等方面的学习,把新的现代技术管理用于实际工作中,争取一专多能,提高自己在经济建设中组织、协调、预测和观察、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渗透”经济、服务经济的目的。三是要尽力塑造自身形象。用高尚的品格,坦荡的胸怀,丰富的知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青年,教育青年,在市场经济下不断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当好“探路者”。这样才能真正塑好自己的形象,也才能真正为经济建设服务,真正把企业团的工作搞好。另一方面,企业应给团干一个有利于开展工作的平台,让团干手里有一定的职权,然后借助这来开展团的工作,不是有句顺口溜吗?“有钱无权是工会,无钱无权是团委”,试想在这种条件下,团的工作怎么能有大的作为,虽然我们也知道有为才有位,但不是一定有为就有位,所以何妨试一试有位就有为呢?由于水平有限,上述对策可能不尽成熟,但我们将继续探讨国有企业或者是混合经济组织中团的组织如何建立,团的工作如何有效开展,为有效推进团的组织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十四

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是考量一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就业工作更是受到了高校的普遍重视,毕业生的就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招生及其生存和发展.但目前高校就业工作中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本文拟从高校就业工作的现状入手,分析高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建议.

作者:汪泰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刊名:法制与社会英文刊名:legalsystemandsociety年,卷(期):“”(35)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职业规划

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十五

党员,即政党成员,是指同意党的纲领和政策,遵守党章,自愿入党的党员。党员是政党的基石和细胞。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陇西县把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坚持加强联系、强化学习、丰富载体、健全机制、搭建平台,着力破解“去向难掌握、教育难开展、活动难组织、党员难管理、作用难发挥”五难问题,全面构建城乡流动党员一体化管理新机制。

一是加强联系,破解“去向难掌握”问题。以开展党组织关系集中排查为契机,针对流动党员人流大、较分散的特点,深入开展“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的“党员双找”活动,采取乡村便民服务站点平台查找、县直相关部门联合查找、县乡党建网站在线查找等多种方式,先后排查联系流动党员800多名,逐一建立了流动党员档案,使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

二是强化学习,破解“教育难开展”问题。建立党支部委员与流动党员“1+1”结对联系机制,采取电话、qq、微信等方式,实行每月至少推送1次学习资料、每季度至少了解1次思想动态、每半年至少交流总结1次学习成效的“三个一”定期学习联系模式,为流动党员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确保每名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不掉队,使他们“离乡不离党”。

三是丰富载体,破解“活动难组织”问题。充分利用清明、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流出党员返乡的有利时机,对流出党员参加“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情况进行督查,了解其外出期间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对参加活动不经常的党员,落实流动党员回乡补课制度,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同时,对个别流动党员家庭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党组织及时确定邻居、亲戚或辖区内学校教师结成帮扶对象,最大限度地帮助流动党员解除后顾之忧,为他们全身心工作、安心创业提供了保障。

四是健全机制,破解“党员难管理”问题。制定出台《陇西县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办法》,按照“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明确党员流出地党支部书记教育管理第一责任人职责、结对联系人员直接责任人职责,让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有章可循、责任到人。同时,实行流入地、流出地双重动态管理,加强与流入(流出)地党组织的联系,对流动党员流动期间参与组织生活、缴纳党费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由“两不管、两头松”变为“两地管、双落实”。

五是搭建平台,破解“作用难发挥”问题。加强与外出地党组织对接联系,开展流动党员先锋岗、我为家乡建设添光彩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流动党员自觉发挥示范带动、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等作用。目前,累计引导流动党员为家乡安装路灯200盏、硬化文化舞台700平方米,建立种养殖基地36个,联系发展致富大户82户,示范带动208户贫困农户在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中增收致富。

党员教育治理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的教育治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下面,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建党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熟悉到,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党员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党员教育治理的重要性熟悉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抓党员教育治理工作思路不清,措施不力;有些基层党组织片面强调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忙,疏于对党员的教育治理。二是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党员,不愿走在群众的前面,热衷于象普通群众那样随大流;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怕得罪人,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党员党性观念淡薄。有的党员消极落后,不愿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有些“党员不像党员”,甚至与党组织讨价还价。四是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少数党员革命意志衰退,信仰动摇,对政治教育有抵触情绪。有的思想出现庸俗化,混淆了党员和一般群众的区别,党员的先进性无从谈起。五是宗旨意识弱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党员的党性意识淡漠。他们不能很好地践行党的宗旨,嘴上经常说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却不愿为人民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利用共产党员的身份谋私利,捞好处。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员队伍出入不畅,造成党员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在“入”的方面,一些基层党委对发展党员工作热衷于定指标、下任务,片面追求数量,忽视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在“出”的方面,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基本流于形式。许多党组织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怕得罪人,不敢进行评议,即使评议出来,对那些“三不”党员和其他不合格党员处理也软弱无力。

(二)党员治理机制滞后,造成对流动党员难于有效治理。一是流动党员的流入地党组织不愿接收,流动党员不愿受治理。二是改制企业、破产倒闭企业党组织不健全,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使下岗职工党员无法过组织生活。三是下岗职工党员返回家乡、外出务工党员不断增多。四是离退休党员逐年增多,退休后返回家乡、居住外地的不少,流动性增强。

(三)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化,造成党教工作效果削弱。一是组织生活单一化。“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会往往是走形式,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二是教育模式的单一化。在党员教育上没有考虑不同党员的年龄、文化、职业的特点,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效果很一般。

(四)党员缺乏有效监督,造成一些党员放任自流,甚至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对党员的监督一般只停留在面上的警示上。党员监督的社会体系也不完善,民主监督气氛不浓。许多人还存在不敢监督的问题。

二、积极探索新机制、新办法,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党员教育治理工作的实效性。

(一)创新发展党员工作机制,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要从抓源头入手,牢牢把住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关。一是实行发展党员全程公示制。每次公示的时间不少于10天。党委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主要看预备发展的党员的程序是否合法,材料是否齐全进行审查,被认定合格后方可吸收入党。三是实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对新发展党员工作实行“谁介绍谁考察,谁审批谁负责”。通过创新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切实保证新党员质量,实现由追求数量规模向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转变。

“两票制”评议,即由党员评议票加上群众评议票来综合评定党员是否合格。还可以实行立体式评议,如机关党员由本单位支部党员和纵、横向有关联的单位党员共同评议,综合评定党员。最后,对评议认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要严厉处置。处置的过程及办法必须做到事实清楚、理由充分、程序规范、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三)创新党员教育工作机制,增强党教工作实效性。一要建立党的领导非凡是党的“一把手”抓党教工作的机制。把“一把手”抓党教的工作列入领导责任制考评的目标之一。二是建立“以块为主”抓党教工作的机制。大到党委,小到党的小组,必须切实负起党教工作主抓责任,并把能否抓好党教工作列入党建工作重要考评目标。三要建立党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和完善以组织部、宣传部、纪检部门为主体成立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四要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变静态教育为动态教育,变灌输式的教育为形象教育,变单一的理论教育为整体素质教育。同时,要加快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教育的发展步伐,不断改进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

(四)创新流动党员治理机制,扩大党管工作覆盖面。一是运用网络治理。有条件的基层党委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党建网站,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到网站上接受教育和治理。二是实行专人联系治理。流动党员的各有关党支部都应确定专人定期与流动党员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三是加强党员组织治理。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及时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

(五)创新党员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党员的自我约束和荣誉感。一是要建立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在精神上,坚持对优秀党员和党支部进行表彰和在传播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重,激发他们再接再励,永葆先进。在物质上,应建立优秀党员社会保障制度。可考虑设立党员建设基金会,对连续二年被评为优秀的党员,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二是要建立党员帮扶制度。对困难党员,建立帮扶工作责任制,由机关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进行帮扶。三要建立和完善党员的有效监督机制。在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的同时,可开设党务公开专栏,以增进对党员监督的透明度。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条例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党员的警示教育。当前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向以用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是机关党委和党支部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其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机关和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先锋队的性质,关系到党的领导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遵循市委和上级法院有关要求,我院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其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路子,尤其是在今年,结合法院三项工作重点,六大体系建设,通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发挥了党支部党良好的功能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面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以及机关工作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分析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现状,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机关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党建工作的一个经常性课题。按照新时期新形势下对法院机关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目前我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是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强化党的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大型电力企业应当以《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为指导,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实现生产经营目标最大化。

突出问题。

一是党员教育培训组织工作方面。其一,党员大规模集中式培训难以开展。由于电力企业地域分布广泛,水电站、风电站、光伏电站通常分布在高山之巅、大海之滨、茫茫草原和戈壁沙漠,党员分散难以集中培训;海外项目的党员身处异国他乡,外部环境因素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多,难以参加集中培训。同时,党员“工学矛盾”突出。电力企业既要保证岗位生产要求,又要满足员工合理休息的诉求,因此很难抽调人员参加大规模集中式党员培训,以致造成培训时间、培训周期安排与正常的生产经营安排发生冲突,影响培训的进程和预期效果。其二,党员分层分类培训缺乏统筹实施。随着大型电力企业党员数量的扩大化和党员群体的多样化,党员对培训的迫切需求与电力企业举办的党员培训班数量有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此外,电力企业集团总部、分子公司、基层企业这三个层面的党员培训在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方式、培训管理等方面都不统一,导致培训效果参差不齐、培训资源重复浪费,出现“想学的学不着,学着的不想学”的困境。

二是党员教育培训实施工作方面。其一,党员培训内容有待优化。电力企业在党员培训过程中,除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之外,缺乏对新党员、青年党员、老年党员、流动党员等党员群体的细致分类和个性化培训,因此党员培训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党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其二,党员培训师资有待拓展。具体表现在:外部师资主要以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地市级党校师资为主,其他高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师资较少,来源渠道单一;企业内部师资匮乏,培训内容与本企业党建工作、党员发展现状联系不够紧密;对外部师资的选拔、聘用、考核、评价等管理工作较难开展。其三,党员培训方式有待丰富。《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提出,要灵活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模拟式、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大型电力企业党员培训中“教师讲、学员听”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仍占较大比重,党员培训缺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难以激发党员同志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党员党性教育实践基地方面。其一,党员党性教育实践基地时代气息不足。近年来,延安、井冈山、西柏坡、临沂等红色教育基地在大型电力企业党性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成为广大党员重温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阵地,但是与新时代发展形势、与当代党员教育培训任务要求相比,缺乏党的优良传统与时代要求之间的深度融合。当前电力企业中,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化的人群逐渐成为党员队伍的主力,他们有知识、有思想并追求教育的时代感,因此,需要提供更具时代特色的体验式教育,将党性教育与新时期的执政能力、抗腐抗变、改革创新等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让历史启迪现实,让历史告诉未来,使优良传统能够回应现实问题,增强党性教育的时代感和现实指导性。其二,党员党性教育实践基地行业特色不足。《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指出,党员教育要探索“课堂+基地”实训模式,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大型电力企业不乏具有深厚历史的“红色电厂”、不乏具有本行业时代精神的优秀党员,但缺少对这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没有形成具有电力企业特色的培训资源,没有很好地发挥“电力人”精神的传播和引领作用。

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党员培训组织管理工作。一方面,组织线下集中示范引领班。面向骨干党员、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由电力企业总部组织举办线下集中示范培训班。邀请各级党校的专家学者为示范班上课,课前结合培训需求精心准备课件,课中全程录像,课后剪辑录像并制作视频课件。通过高质量的线下集中培训,进一步铸牢骨干党员的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担当和干事创业的信心;进一步提升党务工作者的党务工作能力,启发新时代做好党建工作的方法和思路。经过若干期集中示范班的沉淀提炼,形成含标准化视频课件、情景模拟案例视频、课程讲义、班级管理、培训教学资料等内容的标准化课程包,为后续轮训班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另一方面,打造“线上+线下”轮训班。按照《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党员教育培训要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探索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受众特点的教育培训有效方式。电力企业应面向二三级企业党员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培训方式,确保在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方式、培训管理方面实现标准化。具体举措如下:

线上搭平台。将集中示范班中录制的关于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十九大精神内涵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通过线上方式推送给每一位党员,从而有效解决二三级单位党员分散、难以集中培训的问题,协助缓解工学矛盾,满足党员对教育培训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线下重联合。除开展传统的点对点培训之外,整合区域培训需求,以点带面,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的区域大培训格局。在实现有效对接、统筹推进的同时,为不同区域党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有效解决各二三级单位党员的“工学矛盾”问题。在线下培训中,以开展模拟演练、交流、研讨、体验式学习等互动性较强的课程为主。此外,通过借助外部红色资源、采取合作办学模式并建立电力企业特色党性教育基地,搭建开放式的线下学习、交流场所,使学员置身其中、感同身受,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锤炼党员的党性修养,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

二是细化党员教育培训实施工作。其一,完善党员培训内容体系,基础内容根据《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党员教育培训基础内容应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员教育基本任务以及国有企业相关知识。首先,大型电力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应当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健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其次,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党员教育基本任务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知识技能教育等七个方面。再次,重点围绕国有企业党建、国资国企改革、电力行业发展形势等内容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特色内容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按需施教”的原则,结合电力行业发展形势以及基层党组织书记、新党员、青年党员、老年党员、流动党员等不同党员群体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培训。

其二,建立健全内外部师资建设机制。对外搭建外部师资信息共享平台。与中央党校、各省委党校以及地市级党校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兄弟企业建立师资信息共享机制,推进优秀师资共享;建立健全外部师资选拔、聘用、考核、评价、维护机制,加强外部师资管理工作。对内建立内部党员培训专家团队。在大型电力企业系统内,遴选出一批政治理论功底深厚、党建实践经验丰富的党员领导干部,组建党员教育培训专家团队,负责电力企业党员教育培训指导、咨询工作;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电力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总师、部门主任结合党的方针政策,围绕电力企业工作部署和管理思路做专题辅导,并将授课情况与领导干部考评、晋升相结合;培养党员内训师。在电力企业系统内通过组建讲师团队、举办师资培训班等多种途径,开展党员内训师培养工作。按照分级考核、分级评聘、分级晋升的培养机制,把党员内训师纳入大型电力企业专家库人才政策支持范畴。

其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中提出,要“灵活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模拟式、互动式、观摩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在电力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遵循“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化学员在培训中的主动性、参与性,以讲授式为主,结合研讨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访谈教学、论坛教学等方法开展培训。

情景模拟教学。设计高度仿真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模拟场景,在电力企业打造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训中心。通过情景模拟教学,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体验式教学。探索“讲授式+体验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党员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组织学员到井冈山、延安、沂蒙老区、上海、西柏坡、红旗渠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体验式教学,使学员在与历史事件、革命人物、革命精神的对话中,不断进行触及思想、深入灵魂的反思与感悟,实现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蜕变,从而提升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案例教学。对电力企业内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支部的先进事迹进行提炼、总结并开发为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员向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学习。

访谈教学。以不同党员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主题,邀请电力企业党员领导干部、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或当期培训班中的优秀学员作为访谈嘉宾,开展访谈教学。通过访谈嘉宾现身说法,引导学员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

三是积极打造党性教育实践基地。一方面,建设电力企业特色化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大型电力企业中,不少历史悠久的“红色电厂”都是从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这些电厂中不乏有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红色故事。例如,大唐南京发电厂在解放前夕,通过电厂拖煤船“京电”号小火轮,运送包括邓小平、陈毅等6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过江,为南京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电力企业应当充分挖掘这些“红色电厂”之中蕴含的教育资源,建设具有电力企业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另一方面,系统内外部合作开发党性教育实践基地。与中央党校、省委及地市级党校开展合作,在大型电力企业系统内开发并形成一批主题鲜明、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党性教育特色课程,建设一批内部特色教学点,挖掘集团内部的“当代精神”,在党性教育中发挥好“电力人”精神的传播和引领作用。首先,电力企业党校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设置“党性教育主题教室”,展现党史、国史、电力史、行业精神和奋斗者精神等内容。其次,建设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训中心,通过打造“听、看、练、悟”的培训流程,对党支部班子成员这一关键少数进行重点培训,强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做到“学有榜样、看有内容、练有示范、干有目标”,以提高党支部政治建设水平和组织能力。第三,以弘扬“电力人”精神为宗旨,在电力企业系统内典型先进事迹和优秀人物大量涌现的地方建立党性教育主题教室,用以展现企业内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先进事迹,在党员教育培训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是党组织建设最经常、最基础的工作,是党章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广大党员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精神状态、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使党员真正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把基层党组织的“堡垒”筑得更加坚实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我们做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有部分同志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指导思想的把握,存在模糊认识:一是认为经济工作是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抓经济建设要紧,党员教育工作放一放无关大局。二是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党员教育是软指标,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党员教育工作就自然抓好了,“一俊遮百丑”。三是认为党员教育是老一套,教育内容是“老三篇”,教育形式是“三会一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有些过时了,不太起作用了,是在做“无用功”。四是认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好办法难寻”,感到束手无策,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五是认为党员教育工作就是开展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注重营造“政治气氛”,形成“教育声势”,以强高压、大声势达到教育党员的目的。

有的同志觉得,能把党员管住、管死、管得不出问题就是好办法;有的满足于本单位党员“多年没有掉队的”,只要党员不与党组织作对,不当群众尾巴,能够“随大流”、“过得去”就可以了;还有的满足于本单位党员“多年没有犯罪的”,没有违法乱纪和不合格的。

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形势变化了,但对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却一成不变。一是“一贯制”。党员教育基本上以学文件、读报纸、看录像为主,采取以会代训、办班讲课等常规教育方法,教育的手段和形式多年一贯制,缺乏活力和吸引力。二是“一刀切”。党员教育从上到下“一个声音”,而下级又不管上级的要求是否符合实际,只是“依葫芦画瓢”,形成“上下一般粗”。三是“一锅煮”。不论是干部党员还是无职党员,机关党员还是企业党员,离退休党员还是青年党员,不分行业,不分群体,不看对象,“一个方子吃药”。四是“一家忙”。内部把教育活动搞得热热闹闹,外界则显得冷冷清清,出现党务部门特别是从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同志“一家忙”现象,党员教育工作陷入自我封闭、自我循环、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

一是缺乏调动党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二是缺乏党员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三是缺乏党员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如何进行考核评价,特别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的教育效果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如何检测,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导致一些地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形成工作一般低水平化。

二、对策建议和实施方法。

要解决当前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就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应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转变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党性实践的新载体,真正使党员在政治上坚强起来,思想上纯洁起来,行动上先进起来,形象上高大起来。

(一)党员教育上要突出实效性。

目前,要充分利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活动的开展,把农村党员熟练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善于把最新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具有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作为农村党员教育的重点,解决好农村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等问题,以及根据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的千差万别,做到区分层次,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对那些思想守旧,无开拓创新精神的农民党员要作为主要工作目标,采用集中培训、实地参观、现场示范等形式,用身边的人和事,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观效益促其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那些科技素质低,缺乏致富本领的农民党员有计划地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使党员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增强致富能力;对那些头脑灵活,率先致富的青年党员,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培训,逐步、有意识地使他们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二)党员管理和教育上要突出灵活性1.创建微信党课教育新平台,不断完善党员教育新模式积极开创党课教育新阵地,推行“微信党课”教育活动。利用微信平台,将相关的党课教育内容通过微信的形式发送到农村党员的手机上,广大党员特别是农村党员,无论是在田间地头干活还是外出打工挣钱,都能及时得到“微信党课”的教育。进一步加强了党员的教育和管理。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拓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新渠道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大力开展党员干部学习培训,使远程教育成为了“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的有效载体,为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带来了实惠,同时也加快了农村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3.扎实开展党建活动,丰富教育管理内容在农村广大党员中,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在机关、企事业党组织及党员中开展争创“先进党组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通过树立典型,弘扬正气,促使广大党员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工作,为党员教育管理拓宽新的空间。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农村党员队伍的实际,今后在党员活动方式中要大胆探索,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一是以党员远程教育为主,发挥电化教育的优势,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党员,可通过网络来实现网上的学习与交流,激发党员学习兴趣,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二是从集中活动向小组活动转变,按照党员特点和行业分布,划分若干个党小组,平时以党小组活动为主,支部按季活动一次,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三是以党性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党员促其发挥作用,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严格落实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并定期督促检查,增强远程教育综合效果;建立健全党组织生活、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创先争优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加大党员教育投入,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尽力解决了党员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确保每年举办一批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班。

党员是我们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地方经济、推进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素质,已成为基层检察院党建工作的一大课题。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学习、民主评议等制度,从根本上加强了党员的管理,基本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县域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在发展过程当中也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组织领导思想认识上不到位。对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存在着重稳定、重发展、轻党建、轻教育的倾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不力,活动流于形式。

(二)组织安排工作要求不具体。除规定的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外,相对党员教育的工作比较笼统,导致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上难以准确衡量,在此项工作上存在时松时紧,抓而不实,实而不全,匆匆过场。

(三)培训内容不科学,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化。一是组织生活单一化。在开展“三会一课”中,许多培训往往是念念报纸或结合当前工作议一些事。组织生活会往往是走形式,不能很好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许多党员没有得到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二是教育模式的单一化。在党员教育上没有考虑不同党员的年龄、文化等的特点,搞一锅煮,效果很一般。三是党员教育导向偏差,削弱了党教工作的实际效果。新闻媒体对腐败问题曝光的多,对党员的先进性宣扬的少,正面的典型没有树起来,反面的事却人人皆知,这无疑对现有的党员教育是一种挑战。四是教育体制不科学,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党员教育方面,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各抓各的,缺乏捆绑合力,造成教育与管理、监督相脱节,因此很难实现教育上的整体效应。

(四)少数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淡薄。新时期党所处的社会环境,肩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必然会对党员干部产生影响,其中少数意志薄弱者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的问题,有的还十分严重,主要问题是政治思想方面丧失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淡化;组织纪律涣散,党员意识薄弱;部分党员干部道德缺失。

(一)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责任追究制。预审制即凡准备发展的党员在党委审批前由党委将准备发展的党员的《入党对象考察写实薄》、《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自传、政审等有关材料送市委组织部审查,主要看准备发展的党员的程序是否合法,材料是否齐全进行审查,被认定合格后方可吸收入党。责任追究制即对新发展党员工作实行“谁介绍谁考察,谁审批谁负责”,对因入党介绍人和考察人没有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发展对象真实情况,致使发展党员工作出现错误的,追究介绍人和考察人责任;对因党小组向党支部推荐不公开、不慎重,造成发展党员质量有问题的,追究党小组长责任;对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接受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不按发展党员程序或没有进行公示的,追究党支部书记责任;对发展党员手续不全、政审不严和违反规定发展党员及党委没有按时召开党委会研究的,追究分管书记和组织委员的责任;对违反《党章》规定而被吸收入党的,不予承认,并在支部大会上公布,上级党组织要按责任大小对失职者批评教育,违反党纪的要给予党纪处分,实现由追求数量规模向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转变。

(二)建立“以块为主”抓党教工作的机制。大到党委,小到党的小组,必须切实负起党教工作主抓责任,改变依靠上级抓、部门抓、条条抓的状况,并把能否抓好党教工作列入党建工作重要考评目标。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变静态教育为动态教育,变灌输式的教育为形象教育,变单一的理论教育为整体素质教育;同时,要加快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教育的发展步伐,给党员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引入党员退出机制,保证党员队伍出口畅通。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切实疏通党员出口,确保党员队伍“吐故纳新”,不仅是党的纪律要求,也是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基本要求,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必须制定不合格党员标准,既要充分考虑现实问题,又要适当涵盖新形势下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的标准要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得到绝大多数党员和群众的普遍公认,对评议认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要处置,处置的过程及办法必须做到事实清楚、理由充分、程序规范、处理恰当、手续完备。最终要达到处置少数,教育多数的效果。

(四)建立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加强党员管理必须坚持物质和精神“两手抓”。在精神上,除对优秀党员和党支部进行表彰外,还应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传播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他们感受到自身价值,激发他们再接再励,永葆先进。在物质上,应建立优秀党员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是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从严治党的基本方式方法,必须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党员教育管理新常态。当前党员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党员教育实效性不强。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职业结构、知识需求呈现多样化,但部分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不分行业、不看对象,内容千篇一律、万人一方,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

二是党员教育覆盖面不广。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党员流动性增强,加之部分党员参与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致使活动难组织、成效难体现。

三是党员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当前社会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极其发达,网络资源极其丰富,党员普遍形成了互联网思维,但党员教育模式仍较传统。同时,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运行效果也不佳。

四是党员作风发挥不明显。一些党员党性修养不高,宗旨观念淡薄,对党员身份没有认同感,对服务社会没有荣誉感,对党规党纪没有敬畏感,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党组织在执行发挥作用的载体过程中流于形式,走了过场。

加强党员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提升水平,增强时效性。加强整体规划,整合资源,提升电视栏目、网站建设水平,构建功能完备、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党员教育信息网络平台,打造党员教育电视频道(栏目)、手机报、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辐射式的党员教育网络阵地集群。加强党员远程教育站点使用管理,结合远程教育“双创双争”活动,开展平台大建设、学用大培训、操作大比武,推进远程教育站点提档升级和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不断扩大覆盖面,提升服务功能。

二是丰富形式,增强选择性。坚持组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采用“三会一课”、集中轮训、主题党日活动、报告会、现场观摩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党员集中学习;采用上网自学、自主选学和学历教育等方式,鼓励党员根据自身实际自主学习。综合运用电视、广播、手机、互联网等信息载体,采用网上党校、网上论坛、党建公众号、党建app等形式,开展“菜单式”、“定单式”、“点播式”、在线学习、讨论、辅导活动。运用纪实性、案例性的讲课方式,多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教育培训,多出好节目、好报告、好典型、好评论,提高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按需施教,增强针对性。在强化党性教育的基础上,对机关党员干部,着眼于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应具备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技能;对农村基层党员,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强与“三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和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对离退休党员,开展“夕阳增光彩”教育,引导他们发挥余热、服务社会;对流动党员,采取符合流动特点的网络、手机、邮寄、电话等远程教学方式,对其进行不断档教育;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在坚持传统“三会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奉献日和各类技术攻关、生产竞赛等活动,做到党组织活动与生产经营“两不误、两促进”。

四是激发活力,适应新常态。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健全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党内民主制度,拓宽党员群众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参政议政渠道,激发党员使命感。深化拓展党员公开承诺、民主评议等传统载体,大力推广党员志愿服务、党员到社区报道等新兴载体,积极为党员服务群众、创先争优搭建平台,激发党员责任感。加大对党员的关怀帮扶力度,推行“三建四关心”等党内关怀机制,通过表彰、慰问、帮困等形式,增强党员归属感。严格党内纪律,建立完善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坚持惩罚并重、治病救人原则,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树立党规党纪威信,让党员形成敬畏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