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专业16篇)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专业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28 05:49:04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专业16篇)
时间:2024-01-28 05:49:04     小编:薇儿

人际关系是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它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完美的总结呢?这篇总结范文的结构严谨,观点清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篇一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篇二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

《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篇三

茫茫江海,潮起潮落。在杈儿枝儿顶端拱出嫩嫩柔软的蕾儿,粉红的,紧紧地抱在一起。我想,别的地方都没有了吧。一番赌气后,逞强过后,我们还是忘不了对方——最真挚的朋友。今年的国庆节已来临了,虽然每年都有国庆节,但是今年的国庆节似乎很重要,可能是因为电视上经常播放阅兵式游行等开国庆典这个缘由吧!也可能因为今年庆国60周年这个特殊意义吧!从古到今已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人物,他们才是真正懂得什么是爱国的人。生活可能是平平淡淡、幽幽暗暗,也可能是轰轰烈烈,一鸣惊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也一样,天真的以为靠自己的.力气、或者说靠着武力加上自己的一点小聪明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实一开始就错了,错的一塌糊涂。(猜测的)或许他们觉得无所谓了,大家都这样,何必自己非要做个不一样的呢,何必自己非要那么有个性呢?慢慢地有了一种习惯。作为一个男子汉,顶着“有泪不轻弹“的帽子,实在也很少落泪。祖国的大好河山呈现一片美好的风光,不仅有鬼斧神工的碧水青山,而且有巧夺天工的清奇俊秀,但还有被撕碎的河流的咆哮,有发疯的黑风暴的猖獗,有黄皮肤的土壤的坠落,有加了盐的土地的咆哮,有无发丘陵的哭泣。忠魂埋骨青山之中,可悲,可叹!而山对于山里人,却是一个很神秘的名词。之后的日子里,只要你一回到家,我便愤愤地关上房门,以睡觉为借口将令人心碎的争吵拒之门外。有意必有功,蒙古部族归乡万二千里;留发不留头,江阴百姓守城八十一日。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篇四

最近,笔者通读了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孟子》一书,颇有些感想。

《孟子》一书的内容,总起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仁政”。大多数的篇章就是讲什么是“仁政”,如何才能实现“仁政”。当然,还有关于修身、学问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暂不讨论。

什么是“仁政”?孟子在书中并未加以解释。但从《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关于仁政的某些观点。你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食,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亡。”、“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愿出于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民为贵,社稷次这二,君为轻。”、“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说到底,仁政也是两个字:“保民”。作者并椐此得出结论:仁者无敌。

应该说,孟子的“仁政”观点,在20__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历代统治者奉为经典,并被当作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长期处于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

但是,为什么“仁政”说并未能让历代统治者真正去实现“仁政”,更多的时候,老百姓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关键是“仁政”说只是提出了或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但未从制度层面解决封建社会存在的弊端。从这个方面说,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

从中国历史上看,真正能实行仁政的君王有几个?汉朝有汉高祖、汉文帝、景帝而已。就连汉武帝我看都还算不上是好皇帝,虽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时期尚可称得上是仁政,则天和玄宗时虽然出现了盛世,但那是因为祖宗给他们打下基础,他们在不少方面都还算不上仁政,就连个人生活作风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就别说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没有能称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连太祖和神宗都说着吧,他们的积分也还不够。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对其他民族是严防死守,倍加歧视。也许只有世祖还有点仁政的意思,还算干了点人事。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一个劲的加强封建统治,杀人如麻,哪里还有仁政的意思。特别是这老东西当他读到《孟子》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时候,认为这哪里是臣子说的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并说“倘此老在今日,岂可免我一刀。”并下令将孟子从文妙殿里逐出!此后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乐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诛十族、厂卫特务机构等基本上空前绝后了。)其后的皇帝们昏庸的昏庸,荒淫的荒淫,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么,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这两朝来看也算不是实行了仁政。鞑子皇帝是异族入主,对汉人是很不信任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制造了一个的文-字-狱就是明证。当然这两个老头在位时多少干了些人事。

可以说,“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历代统治者的心中就根本没树立起来,这与每个皇帝的素质和封建制度密切相关。而老百姓的日子正象元人的杂曲里说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篇五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健康发展,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犹疑。作为教师,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力量。

只要我们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会发现孩子是在不断成长进步的,从而对他们加以表扬。“你刚刚学画时,连笔都拿不住的,现在已经会画手绢了。”“你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励后,学习热情和思考探索的积极性会很高。有意识的表扬,对与幼儿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在活动课上,还有在幼儿园里的一些简单劳动、游戏或其他活动,教师要鼓励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观察、多思考,如外出参观、游玩,目的是让幼儿与外界多接触,从而放松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这样教师就要对认真、能积极思考的幼儿多表扬,这既激发了这样的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他幼儿也起了一个正向引导的作用。在劳动中,有的幼儿不怕脏、不怕累,而有的幼儿则拈轻怕重,有躲避劳动的倾向。

教师就要讲明劳动的意义,大力表扬前者,对后者既不批评又不纵容,而是诸如此说:“_平常非常热爱劳动,今天的劳动热情还没全发挥出来,希望_成为小朋友中最能干一位。”这么一说,大家肯定都干得热火朝天,结果是既美化了环境,又培养了幼儿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对孩子的鼓励,不一定必须用语言表现出来。老师满意信任的目光,亲切喜悦的笑脸,都会给孩子带来力量。他们从老师的表情中知道自己做对了,“啊,我进步了老师多高兴呀。”于是孩子在盘算着,怎样让老师更高兴,不用你唠唠叨叨的数落孩子,他们自己会给自己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样孩子会在鼓励声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让我们用真诚的鼓励来帮助孩子,我们也希望他们成功、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同时,不要忘记留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这样孩子才会在我们的掌声中走向成功。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篇六

《孟子》一书的内容,总起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仁政”。大多数的篇章就是讲什么是“仁政”,如何才能实现“仁政”。当然,还有关于修身、学问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暂不讨论。

什么是“仁政”?孟子在书中并未加以解释。但从《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关于仁政的某些观点。你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食,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亡。”、“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愿出于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民为贵,社稷次这二,君为轻。”、“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说到底,仁政也是两个字:“保民”。作者并椐此得出结论:仁者无敌。

应该说,孟子的“仁政”观点,在20xx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历代统治者奉为经典,并被当作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长期处于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

但是,为什么“仁政”说并未能让历代统治者真正去实现“仁政”,更多的时候,老百姓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关键是“仁政”说只是提出了或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但未从制度层面解决封建社会存在的弊端。从这个方面说,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

从中国历史上看,真正能实行仁政的君王有几个?汉朝有汉高祖、汉文帝、景帝而已。就连汉武帝我看都还算不上是好皇帝,虽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时期尚可称得上是仁政,则天和玄宗时虽然出现了盛世,但那是因为祖宗给他们打下基础,他们在不少方面都还算不上仁政,就连个人生活作风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就别说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没有能称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连太祖和神宗都说着吧,他们的积分也还不够。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对其他民族是严防死守,倍加歧视。也许只有世祖还有点仁政的意思,还算干了点人事。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一个劲的加强封建统治,杀人如麻,哪里还有仁政的意思。特别是这老东西当他读到《孟子》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时候,认为这哪里是臣子说的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并说“倘此老在今日,岂可免我一刀。”并下令将孟子从文妙殿里逐出!此后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乐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诛十族、厂卫特务机构等基本上空前绝后了。)其后的皇帝们昏庸的昏庸,荒淫的荒淫,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么,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这两朝来看也算不是实行了仁政。鞑子皇帝是异族入主,对汉人是很不信任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制造了一个的文-字-狱就是明证。当然这两个老头在位时多少干了些人事。

可以说,“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历代统治者的心中就根本没树立起来,这与每个皇帝的素质和封建制度密切相关。而老百姓的日子正象元人的杂曲里说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篇七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假设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假设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认同感比拟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成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孟子怀抱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觉,用他的“义〞与“道〞,从个别情况的“应该〞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导人向善,也就是“觉此民〞。

孟子的所有观点首先都必须建立在所谓“人性向善〞观点的根底上,而这个观点也恰恰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且对于当今这个时代来说最值得每个人去仔细思考领悟的。孟子的“人性向善〞论,先提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义、礼、智〞四端,如果能够去扩充它的话,将“假设火之始燃,泉之始达〞,所以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乃假设其情,那么可以为善矣〞。

既然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来的恶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假设其情〞呢孟子给了我们两个答案:其一,是不可无视的外在原因,即环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迁的原因,而这里的环境又不仅仅只是周围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处的时代、社会情况,还有具体到逆境与顺境的差异,孟子中的`一篇关于嗟来之食的议论,身处逆境的人被激发的羞耻心可使之用生命维护原那么,而身处顺境时的人却更易迷失,放弃了“乡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那么,环境可以说是决定为善还是为恶,义或不义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在要求就是坚持,孟子也在书中举了“杯水车薪〞的比喻,义能克不义,仁能克不仁,然而没有坚持也无法成功。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抵御环境坚持本心时,仁义之士必是贤人、君子,“枉己而不能直人〞,只有坚守原那么的人才能够辅佐君主、诱民向善;“仁者无敌〞,仁义之诸侯与民同乐、亲贤疏佞,又怎不会“王天下〞呢所以尧、舜、禹之世,孝悌礼义为人所共循,天下安乐。

虽然孟子有一套从人性向善到仁者无敌的完整理论,但是要想导善,还缺不了他的非凡辩才。孟子无论是与君主对答,还是与对手辩论,都能够引经据典,把诗书灵活应用;并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见大,十分生动;更擅长环环设问,最后以对方的答案为自己所依托来解答对方的问题,让对方只能无言以对,认可孟子的想法。

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面对各种所谓的领导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国家。现在的人们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从,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给我们的国家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对自己与领导者统治者的意见不合的情况时,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呢在这个充满金钱与利益的社会中,人们渐渐的迷失了自我,只会跟着金钱与利益随波逐流,也许只有当每个人如孟子般坦诚,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国家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吧。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篇八

坦白地讲,一直没有读过孟子及其作品,因为本人喜欢道家,尤其是庄子。现在拜读过这本书,才明白孟子和孔子一样都为我们留下了非常灿烂的文化,他们和诸子一道形成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亚圣〞的孟子对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久,我们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概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凤毛麟角,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早已穿越了千年的岁月,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辉。

在谈及学习时,有一点叫做“尚友〞。怎样跟古人交朋友吟咏他们的诗,阅读他们的书,同时还要讨论他们在当时的所作所为。比方,大家喜欢读历史、传记方面的书,了解古人的生活、志向与作风,就等于跟古人做朋友一样。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有为者亦假设是〞,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很多人正是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成长。

在谈及教育时,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持之以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再来看看孟子对“人格〞的看法吧。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孟子还主张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怎样产生“浩然之气〞那就是:一要持志养气,坚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自古以来鼓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篇九

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所以才会大胆提出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的理念,以彰显民心的重要性,他在政治上推行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有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从这里也足以看出孟子对于平民百姓的热爱之心。

孟子继承了孔子,并提出了忧患的概念,他认为人的生命之所在,事业之兴败,国家之存亡,都与是否具有忧患意识相关联。忧国忧民之心也便是责任意识与承担意识的重托。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其意为:君主若把百姓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样百姓也会把君主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也是孟子对于君主寄以希望,可以仁政为国,爱民如子。

《孟子》一共七篇,主要的两个方面内容,一为孟子与君主讨论政治,另为孟子与儒家其他门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为人知道。《孟子》的文笔犀利,富有说服力,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国各诸侯国所走的霸道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真实写照。

以意逆志便是孟子在《万章·上》中所提出对于诗理解的方法。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评论诗的人,既不能根据诗的个别字眼就断章取义,曲解诗句,也不能有辞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诗句的真实含义,而因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来探索作者的所思所想。知人论世也便是评论他人作品的原则。

对于孟子,我们并不能以三言两语概括全部,因为他的思想,使我们根本无法理解透彻的,他的精神和气魄,犹如拨开云雾的万丈光芒,哪怕他存在的时代已经距离我们1723年了,但我们局限于世的视野和眼识,亦能感受到他散发出的耀眼光芒。

今日我读到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我顿感心门大开。

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孟子认为,说话不必拘泥于世俗所谓的守信,行为不必拘泥于世俗所谓的有始有终,最重要的是以道德的大义所在来引领自己的言行。大义所在,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我这段时间有时候为这个事情烦恼,因为我前段时间被一个朋友说我不信守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做事半途而废。我先不管他说的有理无理。但是我觉得自己这方面确实不够好,有时候,会做一些让人失望的事情。

孟子的话,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应该从我做事的目的开始,如果我做的事情是符合大义的,一定会信守自己的承诺,把事情进行到底。而有时候,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不必放在心上。我以后要是想做一个信守诺言,做事有始有终的人,定当将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在正途上,行在大义上。

有时候碰见别人不能信守自己的诺言或者半途而废的时候,那得看看我们要求他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大义。

有时候我们经常像圣经里的法利赛人一样,用小义来标榜自己,“看见了没有,我都没有违反自己的诺言。我做事都会坚持到底的。”我们也要他人在所有事情上都要遵守承诺,坚持到底。试问我们所要求他人的承诺和事情都符合圣经上的教导吗?圣经上说,没有一个人是义人。耶稣来是给人带来拯救和自由。

我今后要自由的活着,那些要我在小事上同样遵守他们规矩的人都见鬼去吧。合乎圣经上的教导,我都会听从。

我活着是为了荣耀神的名,但是我要是没有这么做,求神的怜悯我,为我赦罪,使我得自由。

小小心得,如若理解出错,请大家留言纠正!

最近几天有些浮躁,感觉心神不宁。或许是过年前巨大的能量场感染了我,或许是自己太过于敏感,身体的疲惫不觉涌上来。今天发现,工作了要保持每天的阅读,身体锻炼,整理,这三件小事,都是不容易的。

人会有惰性,会有情绪,会喜欢“吃喝玩乐”一切不动脑的东西,这也是天性使然。

阅读《孟子》,这段时间是看不下去的,归结原因是心绪不宁,工作了的我特别容易受到周围能量场的影响,这两天一直都在购置年货,也是受大环境的影响。

现在发现,读《孟子》实际上是在吸收来自国学文化的高频能量,《孟子》,久石让的音乐,优人神鼓的《托钵僧》,这些都是很纯粹的能量,每天站桩,每天听音乐,每天阅读,每天做这一件件小事来改善自己生命的状态,这些都是养人的宝物。每天下班后留出一段时间和他们相处,去感受他们一点一滴。今天站桩的时候对他有了更深层次的链接,我感觉到腹部的`气在一点点往下沉,优人神鼓的音乐不断进入我的身体,我通过身体不断抖动将身体的负能量和情绪排泄出去,完成了整个能量的循环。

阅读《孟子》,我感受到孟子对世人的仁爱和精神境界。一个人的言语是他思想最直接的体现,我感受到这位智慧的老人对世间的仁爱。

阅读《孟子》,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在人世间为自己的内心建立起一个屏障,让那些浊气远离在外,之前我一直不太懂得保护自己,也是自己傻傻地全然接受很多东西,这也让我受了很多伤害。

现在我渐渐地为自己的内心构筑一个帐篷,好好保护自己的赤字之心,而立之年,立身后齐家。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心者,人之北辰也。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故以‘尽心’题篇”,赵氏之注开篇便点明此篇题旨——存心养性,知天立命。

世世如事,人生在世,就如同扁舟泛于湖海,内心的守望便是风帆,航向的驶离,都靠着风帆的指引。

心若简单,干净,便得到的是静怡和稳稳的生;心若嗔念过多,便时常觉以石为饱,那么你驶向的便是无尽的贪念之海。

在人世的幻海中沉浮,我们必须保持自己内心的安定,修身养性之事,完全取决于自己,不能怨天尤人。一个人能做到表里如一,不拿腔作势,就会真正快乐了。一个人能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就会有仁有义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投机取巧、放弃原则、不顾名誉的人,是没有什么羞耻感的人,也是无可救药的人。

死生有命,谁都无法强求于立世百年,我们能做到的,只不过是尊于自己的内心,确立一个人生目标,往前走,就可以了,逆境可以让人养成警醒、多虑的好习惯。一切太顺利的时候,人就疏于思考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存其心,养其性,才能做到凡事平常心以对。

我们只是普通人,不是圣人更不是神人,短短数十载,或许不能做到如何风光于世,流芳百年,但也切莫留下遗臭万年的印记,我们唯其可做的便是,做一个好朋友,好同事,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忠于内心的自己。

”自反”是儒家提倡的一项重要的行为规范。

人非圣贤,都会犯错。此时,自我反省便是最好的补救措施。只有深刻反省,认识到自己错在何处,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也只有深刻反省,才会让自己铭记在心,下不为例。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但是,”自反”绝不仅仅是一种补救措施,它更是人们为人处事的一种智慧。

这其实表达的是一种内敛的心境。每个人都有尊严,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更好面子。当他人对自己无礼时,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每个人都会觉得有失颜面。这时,人们一般会据礼力争,以图挽回颜面。一些人按捺不住心中怒火,也会针锋相对,奋起反击。第一种做法固然好些,但局面既以尴尬,只能草草收场,再次相遇时,也只能形同陌路。

其实,还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自反”。正如前文所说,谁都不会无端生事。这时,如果能够抑制住一时怒气,加以”自反”,或承认错误,或解除误会。不仅可以得到对方的原谅,更会使其尊重你。对,尊重,人的尊严就是这样获得的。

可见,儒家文化不仅使得我们好面子,更加告诉我们如何维护面子。面子不是表面文章,更不是虚荣,而是人的尊严,行得端,坐得正,以礼待人,以礼处事,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自反”是一种意识,我们既不能抱怨客观事物,也不能向他人推卸责任。加强”自反”。我们才能够纠正错误,挽回损失,完善自我。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篇十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啊,人需苦才知甜,苦与甜是既相对,也共生的两项。老天若要把大任降于平凡之人,必定会让此人受苦,苦后方有甜,人往往都是只想获得甜,不想经历苦,然而,他们往往都错解了甜的真正意义。甜也就是成功,通常,成功的喜悦不在于达到理想的高度,而是享受了成功门前获取钥匙的过程。如果老天真的要把大任给平凡之人,定会让其享受甜的过程,而不是甜的结果,过程大于结果,结果不等于过程。

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陷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篇十一

1、民本思想: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著名论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2、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思想的核心。孟子的***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3、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人心向善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特征,好比植物向阳而生都是一个道理。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篇十二

今天在开始正文之前,我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坏消息是因为7月6日是期末考试,所以7月1日—五日我会停更,等到7月8日或9日才能更新孟子趣说(下)(因为7月7日可能还考),还请大家谅解!好消息是这学期的作文比赛我得了二等奖。通过这件事也能让大家放心,虽然这个公众号只是我—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创办的,但里面文章的内容绝对不是一派胡言,也说明了我的文章是有足够的水平、质量的。当然,今后我也会让我的文章更上一层楼的,争取下次拿到一等奖。话不多说,赶紧步入正题。

《孟子趣说》(中)—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本册是公孙丑篇,主要讲的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公孙丑的对话,但我最感兴趣的是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谢幕:不要相信我的.话》这一篇,让看似两个不相关的人物做了结尾,这两个人物就是:张良与赵高。这篇的观点是人民群众的眼睛可能不是雪亮的,只要达到预期目的就行。下面就看我的详细介绍吧。

张良,他原本是韩国贵族,在秦始皇统一天下灭了六国后,年轻的张良为了替故国报仇,要刺杀秦始皇,于是就有了博浪沙大铁椎的行刺事件。虽然行刺失败了,但秦始皇可是气坏了,紧急派人展开搜捕行动。如果在春秋战国时期,逃跑是很容易的,因为有那么多国家呢,在国际社会来回辗转呗。可当时秦始皇已经统一了六国,想逃都逃不了。而且以秦始皇的凶残手段: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看样子张良想逃都逃不了。可张良改名换姓藏起来,让秦始皇找都找不着。据说是被神秘黑衣人给藏到自己家里了。是谁呢:赵高。那么秦朝著名的大奸臣怎么会帮助张良呢?这时,又有人说:赵高是关公唱白脸,好人扮反派。他是赵国贵族遗孤,想要为国家报仇雪恨,于是进入了宫殿。先设计死扶苏,再祸害秦二世胡亥。把秦国搞的千疮百孔。文章中说比秦国当年打赵国的长平之战威力更大!要真是这样,赵高就成了灭秦第一功臣了呀!可真的是这样么?文中引用了一句老话:存一家之言而已。因此作者在最后说了姑妄听之,姑妄说之罢了。

古时候的历史记录并不一定准确、全面,可能与事实有偏差,甚至相反,而且缺少能够相互印证的资料。并且当时老百姓识字的很少,只有少数的史官记载,难免一家之言。但在浩瀚的历史资料中,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先人的智慧和经验,继承先贤们的光辉思想,古为今用,但也要多方考据,辩证的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因为书中所记不一定是真实的。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篇十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完整的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原文的意思是:“不孝顺的事情有三件,其中又以没有子孙后代最为重要。娶妻本应先告诉父母,舜帝没告诉父母而娶尧帝的二女为妻,就是因为担心绝了后代,所以明理的君子看来,虽然没有禀告父母,就和禀告了父母是一样的。“孟子继孔子之后对儒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他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说:“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设想,舜为天子,而瞽叟杀人被捕,舜虽不会利用权力破坏刑律而将其赦免,但一定到监狱里偷偷地把父亲背出来,一起逃到海滨,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为了共享天伦之乐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于儒家的宣传,有关舜的传说事迹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留下极深刻的影响。

后来汉代人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他在注释孟子上面的话时,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里他把无后解释为了“不娶无子”,从此开始了两千多年的误解。但有意思的是,他认为第一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意思是第一不孝,是对父母无条件地屈从,容忍他们做不义之事。这就很值得我们回味了。很多同志说,为了父母去结婚。如果为了父母去欺骗一位异性而结婚,当然也就是“陷亲不义”了,无后问题没解决,反而犯了第一不孝。

出处 cooco.NEt.Cn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篇十四

在教授《孟子》的过程中,跟学生一起体会到了跟学习《论语》时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相信学生们收获到许多自信与知识,而我也收获到了许多现实的快乐与精神的富足。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西方人能创造出诸多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现代科技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开发并贯彻了一套人类交往的规则,这一规则是基于对经济活动方式的摸索与路径依赖,对人性善恶交织的深刻认知,对社群整体价值观的认同维护,并有效抑制了机会主义和权力的滥用。这些规则统统被称为——制度,在东方古老的华夏文明诞生的这片土地上,它被称为周礼,或叫“礼乐制度”。承载着我们中华先人这一政治与立世思想的儒家学说,由孔子始,在孟子这里,因其灼灼其华、雄辩滔滔的精彩华章被进一步发扬光大,再到后面的《大学》《中庸》,是哲人反复论证这一治世处世理想在思辨上留下的余韵。所以,《孟子》承前启后,在备课时要花费比以往更多的时间精力,有时为了查证一些思想的缘起,会重新学习整理西方文明发展史的资料。

认识这个世界,如何处理自己作为个体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不管男生女生,是每个人一生都必须要做的功课。认识我们所处社会的形态、本质、架构它的思想基础,是每个东方学院的小学员从现在就开始已经在做的功课。孔子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正是儒家思想最迷人之处——对自我、他人所具有的强烈社会意识,从“已”和“人”的关系角度,儒家强调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警醒的社会意识,并且要积极地维护这种关系。那么在《孟子》的学习中,除了继续认识和熏陶礼乐治国这一传统文明的基石,我们又接触了同时代农家“与民并耕”、墨家“爱无差等”、杨朱“为我”之说、于陵仲子“清高于世”等先秦诸子的社会人性意识,同时还能获取另外一种平时生活中不太会有、但也极为难得的视角——帝王家的视角,帝王之家观念意识形态如何,为何出言必“言利”,孟子如何漂亮地反驳引导“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以上种种,形成鲜明对比,给学生以极大的冲击力,不仅仅使其认识到先哲思想领域的丰富性,还能从对比中去感知儒家思想的可贵之处,去思考个人的价值观该何去何从,该如何树立自己的人生观。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篇十五

传统文化知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宝藏。它集中了古代圣人的智慧。在历史遗留下来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许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可是,在这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传统文化知识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是责无旁贷的。

历史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有许多。这些著作中所蕴含的理念是我们所追寻的。它们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教会我们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做人的最基本准则。《孟子》一书就是传统文化知识的精髓。我读了它,从中学会许多为人处世之道。我要学为自己所用,并把它发扬光大。

《孟子》教会了我们孝顺。《孟子》一书中言“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他主张的本质上是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这种道德理论正是我们所崇尚的。可是现在的社会,新闻媒体曝光的因为父母年老而嫌弃自己父母是拖累而将他们赶出家门的例子比比皆是。曾有报道称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因为不务正业而单身着,他的八十多岁老母亲为其担忧而不与小儿子进城享福。因为该男子喜欢嗜酒,有一回醉酒回来后,殴打自己的老母亲,并将其把她赶进厨房做饭。但老人因年老体衰,并且身上全是伤,摔倒在厨房里。那时正值冬天,老人被活活冻死在厨房里。该事件被报道出来后,引起社会的关注,许多人为此感到心寒。在这个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着一颗向善的心。一个人,他如果想存在于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立足,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保持着一颗向善的心。我们也要保持有一颗孝顺的心。“百善孝为先”,这是最基本的做人准则。

教师的孟子读书心得篇十六

易中天出过一套中华经典故事,包含《论语故事》、《庄子故事》、《孟子故事》、《周易故事》和《禅宗故事》,用慕容引刀的漫画结合简短的小故事,大略地给大家介绍了四部国学经典和禅宗的历史。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孟子故事》的主要内容。

全书分四章。

第一章齐宣王的故事/有爱心才有希望。

1.装病大比拼。

孟子最喜欢开设国王培训班,但要他看得上的才教。孟子到齐国,说明齐宣王在录取分之上,所以齐宣王很高兴。

但不知道为什么齐宣王找人跟孟子说自己病了,所以需要先生上朝去看他。孟子马上回答说他也感冒了不能吹风,所以不能去。

结果第二天孟子出门吊丧,齐宣王就派人来他家慰问还带来了医生,弄得家里人都非常狼狈,学生孟仲子只好应付说:先生昨天病了,今天好了些,已经上朝去,不知道能不能走到。然后他们派人去拦截孟子,孟子进退两难,只好去景丑家里借宿。

景丑不解,孟子就说:

天底下最尊贵的有三样,爵位、年龄、品德。在朝廷看爵位,在乡里看年龄,平治天下就看德行。贵为国君也不能凭爵位来蔑视年龄和道德。所以有作为的国王,必定有他不能随便召唤的臣民,有问题应该登门求教,做不到这一点,就休想成为有用的人。

2.哆嗦的牛。

齐宣王看到有人牵着一头祭祀用的牛,牛边走边流泪,浑身哆嗦。于心不忍,便让人换了一只羊去祭祀。

孟子知道这件事后就认为齐宣王有仁爱之心,可以成为国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他认为如果发动侵略战争,横行霸道却想成为世界之王,就等于爬到树上去抓鱼。(缘木求鱼)。

3.流行音乐会。

孟子发现齐宣王喜欢流行音乐,然后就恭喜齐宣王可以成为世界之王。因为欣赏音乐是跟多数人一起,也就是与民同乐,与民同乐也一定会与民同忧。同乐又同忧,就是同心,同心就会同德。

因此孟子说要减轻人民负担,放宽各项政策,关注弱势群体,也就是鳏寡孤独。

4.罢免提案。

孟子认为国王不合格就该下台,人民有权革命。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破坏仁的叫作贼,破坏义的叫作残,贼仁残义的.就叫作独夫。我只听说打倒了独夫殷纣,没听说过什么弑君不弑君的!

第二章梁惠王的故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吵一架再上课。

孟子来到魏国,与梁惠王一见面就吵了一架。梁惠王问孟子能给国家带来什么好处。孟子说:何必言利,讲讲仁义就好,然后训了梁惠王一通。

孟子认为要行王道,施仁政: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2.五十步与一百步。

梁惠王说自己对国家尽心尽力,灾年都忙个不停,却不比邻国好多少,是为什么?孟子打了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比方表明梁惠王并不比那些家伙好多少。

3.不要学那偷鸡贼。

宋国一位大臣表示愿意接受孟子意见,减轻人民负担,但条件不成熟,只能一步一步来。

知错不改,就跟偷鸡贼没区别。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古人犯了错误,马上就改。今人犯了错误,却不思悔改,宁可一错再错。古代贵族的错误,有如日蚀和月蚀,所有人都看得见。一旦改正,也像重放光明的太阳和月亮,被众人仰望。

人不是神,不可能不犯错误,重要的是敢于承认并立即改正。承认错误不丢人,反倒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4.见死不救有理。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权第一,政权第二,君权第三。权力来自人民,民权高于君权。

国王必须对国民好。如果不好,人民就有权革命。官员也必须对人民好。如果不好,人民就有理由见死不救。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就怎样对待你。

第三章男子汉的故事/要做就做大丈夫。

1.不做小男人。

大丈夫有傲骨,小男人只有傲气。傲气是表面上的,傲骨是骨子里的;傲气争的是虚荣和面子,傲骨争的是原则和尊严。

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一个人受到侮辱,多半是他自取其辱;一个民族国破家亡,多半是自取灭亡。真正的灭顶之灾,只能是自己做的孽。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尊重自己的人,不会侮辱别人;勤俭持家的人,不会夺人之好。

人不可有傲气,不可无傲骨。有傲气就会骄人,无傲骨就会媚人。不骄不媚,才是大丈夫。

2.谁是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成为大丈夫并不容易,除了先天的禀赋,也需要后天的修养,也就是“养浩然之气”。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浩气充盈胸中,表现出来就是美。如果美到能放射光芒,就是大。如果这光芒还能感化影响别人,就是圣。如果这感化和影响能完成于不知不觉中,那就是神。

3.上当受骗又何妨。

真正伟大的人物,内心世界都是非常简单和纯净的。而且越是伟大,越是单纯。他不会为自己设下心理防线,时时处处小心提防,反而愿意像小孩子一样,傻乎乎地相信别人。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第四章人性的故事/有共同人性,就有共同价值。

1.人性就像水。

水性向下,人性向善。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共同人性,是每个人都固有的。恻隐之心就是仁;羞恶之心就是义;恭敬之心就是礼;是非之心就是智。只要努力追求,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如果舍弃向善的可能性,则成为恶人,这就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2.熊掌与鱼。

孟子认为人性向善;荀子认为有善有恶;韩非子认为人性本恶。

3.生下来就携带武器。

古体字的“义”字是随身携带武器的人。

孟子认为正义高于诚信。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大丈夫不必像小人那样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而是要确定是对的。

崇尚德,喜欢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所以真正的读书人,哪怕走投无路也不丢失正义,飞黄腾达也不背离真理。穷不失义就能找到自我,达不离道就不会让民众失望。古代那些仁人志士,如果担任了职务就造福人民,没有一官半职就修身养性,为天下人做榜样。

孔孟之别也就是仁义之别。孔夫子温柔敦厚,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孟大人侠肝义胆,气势磅礴,一洗凡马空。读孔如饮清泉,读孟如闻战鼓。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