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汇总19篇)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汇总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23 05:56:13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汇总19篇)
时间:2024-01-23 05:56:13     小编:飞雪

总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为自身发展和成长提供指导。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明确目的,突出重点,避免冗长废话。友谊是人生中重要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和朋友的交往。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一

《远离危险物品》是一节健康活动,本次活动目标是:

1、通过观察认识安全标记,教育幼儿远离火、电或其他有毒的物体。

2、进一步提高幼儿自我防范意识。这节课我共分五方面来进行教学,首先让幼儿观察、认识安全标记。了解它的特征和意义。因为幼儿本身就有一定的认识基础,而且对这些标志比较感兴趣,所以课堂秩序还是很好的。

在翻开活动用书时,幼儿都能积极的举手告诉我书上图片描述的是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幼儿对于这些危险物品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意识;并对它们造成的后果也是比较了解的,大多数的幼儿一次就把所有物品的用途都说出来了,但是对于他们的共同之处幼儿的回答就不太完整,虽然知道但是不能用一个较好的词语来进行概括,从这里我发现我班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词汇还是不够丰富需要加强。

幼儿对“为什么这些东西是危险物品”,不太了解,有的幼儿说“本来就是这样的”有的说“因为它会个给人和事物造成伤害”……因此,在我讲了以后幼儿就有了一种恍然大捂的神情,感到很高兴,还不时和边上的同伴那进行交流。课堂的气氛一下字就活跃了起来。

最后一个环节,幼儿积极讨论其他孩子的回答是否正确。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样的谈话方式,课堂的气氛非常热烈。当中有的幼儿说的不够准确,或语言表达不清楚的,其他幼儿还会进行指正,从这里可以看出幼儿已经基本掌握了对危险物品的认识和造成的严重性,活动的目标基本达到了!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二

10号、11号为期两天的的同题异构比赛结果出来了,这一次我获得了一等奖,说实话,挺意外、挺开心的!

回想当时的上课情况,我执教的是大班科学《翻跟头的小黄人》,小朋友们表现得很不错,回答问题很积极、动手操作也很有序,总之,小朋友这一头没有问题。当时的我,像平时一样导入、组织,一步一步挺扎实。就在最后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小黄人翻跟头的原理,我制作的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竟然打不开,就连备份也看不清楚,当时挺尴尬的,只能空讲。

课后,园长询问我是否在熟悉班级的时候试着播放,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前一天我真的试了四五遍,每一遍都没有问题,没想到正式开课时竟然出现了状况。同事安慰我说就当积累经验,以后外出上课一定要用自己的电脑(备注:这次开课用的是承办学校的电脑)。上完课后就一整天想不开,想着肯定与一等奖无缘,没想到收到了惊喜。

这次的开课让我留有遗憾,同时也让我知道,做任何事都要准备充分,考虑周全;教育更亦如此,容不得半点马虎。

王__是我们班一个特别活泼好动的小男孩,每天都在忙忙活活,这里跑跑那里跑跑,几乎坐不到小椅子上,因为乱跑,有时还会把其他小朋友撞倒,真让人头疼。

今天上班后,我由于昨天晚上没有休息好,有点不舒服,就在桌子上趴了一会儿。王__看见了,就跑到跟前问:“老师,你怎么了?”我说:“你去玩吧,老师有点头疼。”他立刻紧张起来,一连问了好几遍“你头疼啊?你头疼啊?”我因为难受,就没有理他。

过了一会儿,他拿着几个积木过来;“老师,我摆了个车。”我还是没有理他,又过了一会儿他又走到我跟前说:“老师,你等着,我开着车去给你买药,吃了你就好了!”一脸的关心,真让我既感动又意外。

我赶紧说:“好的,谢谢你!”他更高兴了,拿着他的积木车,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回来对我说:“老师,我把药给你买回来了,吃了就不难受了!”

每个孩子都是纯洁的小天使,只要我们老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看到,和他们在一起,会让自己的心也变得纯净。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三

“民族服饰真漂亮”共分为两个教学活动,第一个活动主要让幼儿感受民族服饰的特点,简单了解藏族、新疆维吾尔族、苗族等比较多见民族的服饰特征,让幼儿在说说自己最喜欢那一套服饰、为什么的基础上,加深对服饰特征的了解,并能在老师出示相关图片的时候,进行正确区分。第二个活动是鼓励幼儿来绘画和表达,是在前面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把自己最喜欢的民族服装大致特征表现出来。应该说两个活动对幼儿来说都非常重要,本次分析主要围绕第二个活动展开:也即绘画过程。在教研组老师研讨和商量的基础上,我们又准备了很多关于民族服装的范画丰富,以帮助幼儿理解不同于汉族的服饰。一开始布置孩子们进行绘画,几个孩子比较犹豫,我进行了巡视观察,或者给孩子们添画一笔,或者给孩子们一个大致的轮廓,孩子们开始进入角色了,但是有个别孩子还是没有表现民族服饰这一特征。我于是请个别表现出民族服饰特征的孩子来展示作品,然后我进行了示范和讲解,告诉幼儿民族服饰突出一个线条的表现以及服装形状(包括开口、纽扣、衣服长短设计、头巾、挂件)等的表达。接着再请幼儿进行绘画的时候,我能明显感受到孩子绘画找到了感觉。

都说绘画和语言是融为一体的,说能为幼儿绘画做好铺垫,绘画能让幼儿说的内容更加丰富。第二次活动需要让幼儿在了解民族服饰的基础上,进行手脑并用表达,也即绘画。前面的活动已经让幼儿充分了解了服饰的特征,教师在绘画前让幼儿又一次观看各种图片,承上启发式的谈话,能让幼儿马上回忆起已有的经验,进行口语表达,为绘画打开一个广阔的思路。然后教师进行地民族服饰的范画展览,让幼儿在欣赏、回顾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地交流,并为幼儿创造一个空间,让幼儿与伙伴商量,并可以模仿,可以自己设计,虽然是“留白”的空间,但是可以丰富幼儿头脑中对服饰的印象。接着,我让幼儿进行第一次绘画表达,并进行展示,一是帮助绘画展示的本人以自信,在第二次绘画的时候进行创作。二是经过大家的展示交流,丰富其他小朋友的视野。于是,有了交流的基础和进一步的丰富,让幼儿进行第二次绘画,可以添加,可以再创造,也可以设计。孩子们就能从容自如地进行自我认识的表达了,也不张望着希望老师帮助,而是很认真地低头画着,不时有孩子把自己的新创作给我欣赏,问我画得怎样?从第二次画的结果来看,能判断孩子已经理解了这样一个主题。最后,我请孩子们将绘画的服饰剪下来,和老师一起布置了一面漂亮的墙饰。看着孩子们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就围绕着漂亮的墙饰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我能感受到孩子创造的快乐,我在想如果能再给孩子一次绘画的机会,他们将创作得更好!

在绘画之前,老师千万不要表现出对服装的畏难和恐惧,老师的自信能带给孩子们更多绘画的自信。另外一个,在观察了相关作品之后,如果发现孩子确实在表达上有困难的,就需要及时地让孩子们停下来,进行相关的技巧辅导,以及时帮助幼儿克服困难。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四

针对本次开展的教学活动,我进行了下反思。《聪明的小鸡》是一个故事读本,情节生动有趣,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对大班小朋友来说是一个既有亲切感又有挑战性的读本,画面里的信息远远超过了文字所要表达的信息。活动的一开始,我设计了和幼儿一起去开心农场的场景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而整个活动我积极的投入其中和孩子们一起开心的玩、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信息,仔细的倾听幼儿的表述,及时的回应幼儿,由于第一阶段的活动容易枯燥,因此我在活动中不时的增添趣味性,呈现了一个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在活动中,我所设计的每个提问都给孩子们提供了想象猜测的空间,如:小鸡和狐狸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当小鸡遇到狐狸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小鸡和狐狸会比什么呢?最后小鸡用什么聪明的办法战胜了狐狸?每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孩子们的回答更是出其不意,有的说:小鸡和狐狸比跳舞、小鸡和狐狸比打架,还有的说:“小鸡和狐狸比聪明。”当孩子们得到我积极的应答后对活动的兴趣就更高了。

整个活动活动重点的把握较好。幼儿不仅能用动作来表现,还能通声音、表情来表现小鸡和狐狸的比赛场景。在观察狐狸和小鸡比赛跳高时玉玉小朋友认为狐狸会赢,虽然只有他一个人这么认为,可我没有忽略他的想法,而是提出我和他来扮演狐狸小鸡进行跳高比赛,让故事的情节真实化帮助幼儿了解高大的动物比矮小的动物跳得高。这个活动的小插曲不仅起到了教育的作用,更让我的活动充满趣味性,拉近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一举两得。

活动一开始我和幼儿分析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狐狸高大狡猾和小鸡小小可爱,如果能够将这个性格特征衔接到接下来的猜图环节中,我想幼儿就能更好的了解狐狸赢的原因。其次我忽略了小结:为什么小鸡最后能战胜狐狸?延伸到生活中如:幼儿遇到困难、危险以及突发状况时,能想办法应对。活动难点突破还不够。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理解绘本中蚯蚓在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

2.从阅读绘本中了解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尝试运用绘画形式来续写日记,并能大胆而连贯地讲述所续写日记的内容。

3.体验阅读和续写日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蚯蚓的日记》绘本。

2.有选择地将绘本图拍摄成照片,并设置ppt放映形式。

3.音效:孩子的尖叫声、舞曲。

4.白纸、蜡笔提供给每组幼儿。

活动过程:

一、直接出示绘本封面《蚯蚓的日记》,激发兴趣:

1.出示封面图片,了解书名。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呢?这个蚯蚓有什么特点?(幼儿观察封面讲述,了解故事的名字《蚯蚓的日记》。)

2.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是日记?

师:那日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和你们想的一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寻找答案吧。

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绘本故事内容和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

1.第一遍阅读,启发幼儿看看、想想、说说,初步理解绘本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阅读第一页。

师: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记,你们知道这篇日记是蚯蚓什么时候写的吗?(3月1日)原来记日记的时候是要先写上几月几日的。在这一天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幼儿观察画面讲述。)

(2)引导幼儿阅读第二页。

师:第二天了,日记上的日期该怎么记录?对了,3月2号,这一天蚯蚓学会倒立了吗?为什么没有成功呢?(了解蚯蚓没有脚的特点,不能吸附在树枝上。)

(3)师引导幼儿阅读第三页。

(播放孩子的尖叫声)师:你听到了什么?这是谁发出的声音呢?他们碰到了什么事情?这跟蚯蚓有什么关系啊?幼儿大胆想象猜测。师讲述故事。

(4)引导幼儿阅读第四页。

师:昨天是3月3日,蚯蚓做了一件很调皮的事情。今天是(3月4日),蚯蚓不再调皮了,它变得非常讲礼貌。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呢?(从蚯蚓的日记里看出来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蚯蚓今天的日记里写了什么。

(5)引导幼儿阅读第五页。

师: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跳舞的?为什么他只能这样跳?我们一起来学学它吧!

(6)引导幼儿阅读第六页。

师讲述故事提问:为什么蚯蚓要这样说它姐姐呢?事实是这样的吗?

(7)阅读完后与幼儿共同得出日记的简单含义。

师:看了蚯蚓的日记,我们知道了原来日记是用文字或者图案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每天发生的事情,可以是你开心,难过,害怕的等,而且每篇日记都标有时间。

2.第二遍用放映ppt的形式完整阅读绘本,引导幼儿进行续写日记。

师幼完整阅读3月1日到3月6日蚯蚓的日记。

师:那3月7日,蚯蚓还会去什么地方呢?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出处 cOocO.NEt.CN

三、拓展幼儿思维,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续写日记。

1.教师提出记日记的想法,启发幼儿的想象。

(1)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2)请你来帮助蚯蚓把3月7日这天的日记记下来。

2.引导幼儿思考日记怎么记?梳理幼儿经验。

师:记日记的时候我们首先在日记的最上方标上日期(3月7日),写完日期后,再想想会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呢?想好了就把它画在纸上。

3.幼儿自由尝试记录日记,师巡回观察指导。

4.展示个别幼儿日记,并简单点评。

5.把作品贴在书的后面,引导幼儿发现日记记了几天的事情,其实,3月1日是星期一,那3月2日呢?……原来,在写日记的时候还可以写上星期几,这就是蚯蚓一周的日记。

6.延伸活动:引导幼儿写写自己的一周日记。

活动反思:

原绘本故事画面比较多,放在一节集体教学活动中故事量太大,因此在活动设计中我作了精选,截取了其中6幅画面作为本次语言活动的内容,并将日期作了修改,使日记呈现出从3月1日到3月6日的连续性记录,从而更易于幼儿对日记的把握。活动中,我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配合音效让幼儿联想画面等多种方式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对画面的理解更深刻、透彻,并能从情感的层次去了解蚯蚓的内心世界,感受到蚯蚓在日记中的开心、难过、害怕等情绪的变化,使孩子与蚯蚓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最后环节中幼儿续写日记的兴致也特别高,孩子们把自己的想像都化成了画表现在日记中。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六

本课的教学我主要以小蜻蜓的形象为导入,首先用谜语导入,让学生了解蜻蜓的形状和特征,然后在演唱过程中让学生模仿小蜻蜓的动作来表演小蜻蜓,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三拍子的特点。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让学生走进音乐,让音乐走入学生生活。

首先,注重以审美为核心,给学生营造视觉美、听觉美、肢体美,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音乐,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出发,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用富有童趣的亲切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参与其中。

第三,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产生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

对于本课的难点学生掌握较好,开始有个别同学会把“不吃菜”这句中的“不”唱两拍,把“吃”唱一拍,但到后来基本上都能唱对了,学生对于今天的歌曲不仅学得快,而且在表演唱的时候学生也很投入,只是因时间不够没能让更多的孩子上台展示。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我们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审美的愉悦,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动。让音乐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好的一部分。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七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探索兴趣相当浓厚,应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打开箱子、分离黄豆和大米、取出棉花、储存粮食等。在工具的应用中,也充分感受到了使用工具的便捷性。因此重点目标“在实验的过程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小工具(筛子、漏斗、镊子),初步体验和认识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达成度较佳,在实验的过程中也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考虑到科学活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对幼儿的操作要求、操作点评、操作总结和提升的语言要求精炼、明确、简洁。因此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较多地考虑每一次操作之前的指令语、操作过程中的指导语和结束后的总结语。通过一句一句地修改、一个字一个字的揣摩,在一次次的修改和提炼后,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语言相对较为清晰,得到了在场同行们的认可。幼儿在正确、清晰的指令下,操作有序、正确。

第一次试教发现,最后一次合作完成“储存粮食”的任务对孩子的难度有点大。孩子之前只有使用其中一种工具的经验,另外两种未曾使用。而最后的任务,5个孩子需要共同完成三种工具的使用,同时涉及到同伴间的分工合作,对孩子们来说,跨越的难度有点大。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将最后的合作完成任务,改成了流水线的操作体验。既可以弥补之前对另外两种工具的操作空白,有可以加深体验工具的便捷,可谓是简单而有效。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八

一、动物在哪里。教师示范绘画隐身动物,将一张用白色蜡笔打好底的画纸展示在幼儿面前,情景引入内容,有一群小动物要和我们捉迷藏,你们想知道它们在哪吗?出示工具,教师操作,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工具与操作顺序要点。在教师操作的时候,由于一些原因,效果不是很明显,幼儿对动物的显现非常期待,感觉非常神奇,有强烈的动手操作的欲望。

二、找动物。幼儿人手一份用白色蜡笔打好动物形状的白纸一张,进行刷画活动。体验发现动物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在操作过程中,有些幼儿已经发现了动物原本的形状,即发现了白色蜡笔打的动物的形状,但是在操作的时候还是津津乐道,为颜色的显现而兴奋不已。这里很多幼儿都喜欢红色,所以对红色有一定的争抢现象出现。能力强速度快的幼儿很希望能有再一次作画的愿望。

三、揭示隐身动物的秘密,展示作品,幼儿互相之间欣赏作品。

在刷画过程中,幼儿都喜欢鲜艳漂亮的颜色,所以选择红色的幼儿比较多,出现了一定的争抢现象。针对这个情况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周全,我应该在颜料的选择安排上做好工作,应一个小组一种颜色的颜料,或在事先做好说明,让幼儿自由合作选择颜料。

在幼儿作画的时候能力不同的幼儿出现了速度快慢以及由于活动本身带给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有再次操作的愿望,这时根据时间情况,可让个别幼儿再次进行操作,并对他提出高一层的要求。在最后揭示隐身动物的秘密同时丰富了幼儿作画的经验,满足一些还有表现欲望的幼儿在家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进行作画。

这是一次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活动,在活动结束后,一个疑问始终围绕着我:为什么蜡笔在水彩颜料涂刷后没有显现出来呢?按理说蜡笔是油性的,水粉颜料遇到油性的蜡笔画会避开的,而我班幼儿作的画都是蜡笔和水粉颜料溶在一起了,完全变成了一幅水印画。难道是我们班幼儿操作的不对?但是我自己的范画到后来也是一样没显现出来,而且我是小心翼翼操作,事先蜡笔也打底过几次。究竟什么原因呢?于是我参观其他班幼儿的作品,都是好好地,效果非常明显。回忆整个过程,活动的准备,都好像没有出错的.地方,后来问老师,老师说可能是颜料调的太稀了,也有老师说可以蜡笔打底的时候力度不够。真的是这样吗?带着疑问我在中午自己画了几张画进行实验,蜡笔打深,然后不同薄厚的颜料。

可是所有的画都试过了,还是出不来效果。难道我操作也出现了问题,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应该是一个很简单的操作活动,其他班的小朋友都可以刷出来怎么进不行呢?最后我请xx老师一起和我操作,我们换纸,然后刷,一样的步骤,可是效果出来了,然后再画我那张纸上,也有效果了。最后发现原来是颜料出错了,我用的颜料中含有丙烯成分,所以与蜡笔可以溶在一起,效果就出不来了。经过这次活动,我发现真是什么都要事先做过实验,对幼儿的操作材料也要事先操作过,哪怕最是最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往往忽略的就是认为没有必要的事物,结果他确实关键因素。还有教师对待事情真的要仔细,否则将会事倍功半!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九

大班科学活动《白天与黑夜》,让我有了一次不一样的教学感受。活动一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念了一首在这个主题里他们觉得最美的诗歌《我喜欢长长的夜》。孩子们伴随着音乐用温馨好听的声音把这首诗歌念了一遍。当他们念玩诗歌,我就切入本次活动的主题,便问孩子们:“长长的夜晚那么美好,你们知道夜晚是怎么来的吗?”一个问题让孩子们在思考中进入我的活动预设。大家开始猜测,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每当听到孩子们不一样的回答声音,我总是很开心,说明孩子们都在动脑筋,不管正确与否,他们都在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疑惑中,我拿出电筒和地球仪,将打亮的电筒固定在离地球仪有一定距离的一侧,在地球仪的中国地域上贴一红五星,用实验的方法来让孩子了解白天和黑夜的转变过程。我问孩子们地球仪代表我们生活的地球,你瞧,那么手电筒的光代表什么呢?一些孩子告诉我那是太阳光。知道了这些,我就开始操纵地球仪自传,然后请请幼儿判断中国是白天还是黑夜?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白天和黑夜的形成,这个模拟实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操作,孩子们在观看的时候,也很快能判断出白天和黑夜。我继续转动地球仪,让孩子们继续观察白天和黑夜的转换情况,正在这时,张羿突然举手。我问他:“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他问我:“老师,我们的地球会不停的转,太阳是一直不动的吗?”听到孩子的问题我有点吃惊,转而一想,发现孩子真会观察,因为我一直拿着手电筒,而只在转着地球仪,这个细微的动作就引起了孩子的思索,真是个有想法的孩子。对于孩子的提问作为老师应该在态度上给予肯定,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难能可贵的,于是我告诉孩子其实太阳它也在不停转动的,只是老师没有这样的道具,所以用手电来代替,我还在孩子们中好好表扬了张羿的爱思考。这一表扬倒是激发了很难多孩子提问的积极性,也使得之后的活动不能再按我的常理出牌。这个孩子的一个问题,引发了我们班级的十万个为什么的出现。沈欣瑶马上举起手也问我:“老师我也有不明白。”我高兴地对他说:“你说吧。”“太阳照着我们就是白天,那有时候下雨天没有太阳也是白天呀?”“哦,那不是因为没有太阳,而是太阳被云遮起来了。”陈一帆也问我:“老师,太阳怎么会亮的呀?”“哦,因为在太阳的身体里有藏了很多很多的火种,你说它想不亮行吗?”孩子们一个一个的提问,我一个一个的回答,孩子们觉得我很厉害,我也觉得自己对付孩子还蛮有一套。对于孩子们小儿科的问题,我不怕他们把我问倒,于是我还是任由他们继续提问,这时黄子俊问我“老师,那我们为什么会有四季?”一听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孩子问得好有水平,看来不能小瞧他们。我开始迷茫该怎样给他们解释这个问题呢,最后还是在一边演示一边讲述中让孩子们了解四季的产生是由于地球自己转的时候还在绕太阳转的原因。有孩子还问我:“那月亮是怎么转的?”孩子们的问题越来越多,直到下课了还在问我,虽然感觉这样的课堂最有活力,但我也很怕自己招架不住。

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我想,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尤为重要,有好奇心的孩子,才会形成主动探索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才能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有钻研精神。同时作为老师在我们希望孩子能成为勤于思考、知识渊博的人的时候,自己也要多多学习成为那样的人,才能给孩子很好的榜样作用。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十

进入大班的小良学习很上心,各项活动完成的很出色,和小朋友的关系大体上也相处得还好,恰巧班上新来了一个孩子是小良的亲戚,这个男孩子也很淘气,由于开始对孩子们的情况不太了解,第一周两个孩子坐的很近,活动课上我发现两个孩子在私下开始做小动作,你踢踢我的小凳子,我拉拉你的衣角。有时以为老师没发现他俩的“小伎俩”,还会心照不宣的会心一笑。在几次谈心后,两个孩子知道了这事,上课时很是安分守己一些了。

就在这次课间活动时,小良在玩得高兴时,随手拿起小琪的彩笔盒往地上一扔,盒子把儿被摔断了,小琪是个很较真的女孩子,对自己的东西保管的很周到细致,书本文具干净整洁。小琪拿着摔坏的彩笔找我解决问题,在对两个孩子进行询问之后,我问小亮怎么办?孩子很爽快地说:妈妈来了就赔给她。

小良一脸的痛快和不屑一顾让我觉得有必要和他谈谈关于责任与担当的话题。小良称自己有私房钱,妈妈可以用他的钱买一盒彩笔赔给小琪。我问他:你摔坏了别人的东西,应该谁来承担责任,谁来想办法解决问题。孩子很认真地回答:我自己。我告诉他:妈妈可以替你出钱买彩笔赔给小琪,但你对自己随意摔打别人东西,自己在做一件事情时会产生什么后果,都要去想一想。我还给他提出一条解决难题的方案:把自己的笔盒外壳和小琪交换一下,虽不太方便,但还能用,也不必重新买一盒新的彩笔。孩子若有所思,我让他回座位了。

放学时,小亮的姑姑和奶奶来接孩子,我们一起谈了这件事,但我们再次问小良怎么决定的,孩子坚持要买新的还给小琪。姑姑也给孩子做工作,并帮着两个孩子换笔盒。小良含着眼泪看着姑姑忙活着,我知道小良对自己的东西也有一定的眷念和爱惜,就好像自己的朋友和孩子一样,也不舍得分离。姑姑答应回家给他粘一粘,孩子才点点头。

送走一家人,幼儿园已经安静下来了。在幼儿园的点滴,孩子们的小故事就像一部永远也没结局的电视剧,主角轮流担当,情节丰富多彩,喜剧成分多于悲剧。每个孩子都在自己不同的角色扮演中悄然成长着,不用给他们贴上什么标签,他们在自己营造的欢乐中快乐成长,感受生活的乐趣,也在一些小挫折小摩擦中,不断学习人生中的道理,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我们呢,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也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同他们一起成长。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十一

幼儿在上学期已接触过5以内的分合学习,所以本节活动内容对于本班幼儿来说并不陌生。贴窗花是在5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6的分合,并且能够用数字准确的记录把物体分成两部分之后的结果。

我首先通过设置情境的方式来导入活动,请幼儿帮助小猴分窗花,在这个集体学习环节当中,主要以个别幼儿上台操作为主,引导幼儿把这6朵窗花分给小猪和小兔,你会怎么来分呢?并且每一次分的结果都要不相同,进行一两轮之后,再引导幼儿讨论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同样的还是要求每一次分的结果都不相同,讨论之后再引导幼儿进行操作。

结合幼儿的学习情况,我注意了以小组操作的形式帮助幼儿巩固所学内容,以帮助幼儿在练习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第一、二、三组幼儿“分窗花”,第四、五组幼儿“涂气球”,第六、七组幼儿“连线”。在操作时,大部分幼儿能够写出3组以上分合式,部分幼儿能够全部记录出来。针对能力强的.幼儿,我鼓励他们完成了分窗花、涂气球这两部分操作,并且做到能够有序的进行记录,但是仍然有个别的幼儿不能正确的进行操作。针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我进行了课后辅导,幼儿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数学活动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今后的一日常规生活中,我将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幼儿巩固这方面的知识,真正帮助幼儿学以致用,体验生活中数学的快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十二

《望大陆》是小学语文11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是中国台湾诗人于右任的代表作。从诗文的字里行间渲染出浓浓的思乡情、爱国情,以及对中国台湾回归大陆的深切期盼。本节课中我采用“以读代讲”、“从读中悟”、“个人学习与他人合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诵读中去体会、感受诗文的情感。这一节课下来,自己细细反思,发觉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的地方。

1、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体会诗的写法。即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首诗写得比较浅显,却能够打动人心,流传至今?通过对比体悟“兮”与“啊”字在这首诗中的不同表达效果,理解“兮”字在诗中那种古朴、厚重、伤感的韵味;在诗句中去掉“我”字,对比体会作者在诗中强烈的情感,即大陆是我的故乡,是我真正的祖国;学习“葬我于高山上兮”的这种反复的写法,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回家无望,只有寄希望于来世的那种深切的伤痛。学生对几处写法体会得较为深刻,也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

2、能抓住重点教学。为体会诗文所散发的浓郁的'思乡爱国情,以教师朗诵来渲染诗的意境,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自然入情。接着又让学生自读,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诗情,接着又在学生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播放课件范读诗文,通过读把学生带入到诗人所渲染的意境、情感中去,使学生的情感体会有了一个升华的过程。

3、注重对诗文的整合。这课是一篇略读课,是现代诗。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的比较紧张。我注意诗文的整合教学。采用对比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对比学习中体会到诗内容,表达情感的风格。也为诗歌的理解节约了时间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最大可能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4、本节课关注了学情,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出发设计本节课,层层渲染,步步为营,让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诗人心中的痛苦及愿望,没有很强的说教意味。

1、对课堂节奏把握不够准确,整节课有点前松后紧。

2、课备得不够细致,不够熟练,中间有一处播放课件出现小差错,这是不应该的,以后要注意精备课,让课堂的每一处细节都了然于心。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十三

结合“美丽的春姑娘”主题活动的开展,我将花店作为本次角色游戏的重点指导区域,并提供了相应的半成品制花材料供游戏使用,我觉得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也丰富了大家的角色游戏内容。

我对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如下梳理:

1、在花店提供了一些做花的半成品材料,但鉴于之前的活动经验,能力弱的幼儿不愿意也无法完成做花的任务,所以当天只请了能力较强的幼儿制作花朵。但这样并不利于所有幼儿的全面发展,设想可以在下次的活动中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再来尝试,通过同伴互助,以强带弱的方式让每位幼儿得到不同的发展,共同获得成功的喜悦。此外,还可以鼓励幼儿为自己制作的花朵取个好听的名字,并增强与花店老板的沟通交往,将制作的花朵送与花店进行销售。

2、各区域中半成品的操作材料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并及时进行调整更新,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防止因缺乏新鲜感而对游戏失去参与积极性。

3、对于活动中个别活动积极性不高的幼儿的引导还不够,没能让他大胆的交往,融入游戏,因此,对其还有待一对一的聆听和交心,了解他的活动兴趣和需要,进行持之以恒的引导,已达到使其勇于交往的目的。

4、最后的评价环节只是让幼儿交流游戏感受,肯定了表现好的幼儿,没有针对存在的突出现象(如个别幼儿表示没玩到)进一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并商量解决的办法。

总之,教师应时刻思索如何才能让每位幼儿在游戏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快乐有益的感受!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十四

1.从一上课我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于是,我利用课件,伴着音乐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3.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目的不应该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

2.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知道是8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3.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学生猜是什么时刻,虽然也请。

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十五

幼儿美术教育最富有意义的,就是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应把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放在首位,不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应该尽量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

美术活动《狮子》选材于安徽省统编教材大班上学期,大狮子形象夸张、威猛,是小朋友们十分熟悉喜爱的一个动物。因此,在本学期的园本教研同课导构活动中,我们大班艺术组的两位老师协商后选定了这一课。为了将这一节课传授好,成立了以盛于兰、王春荣、汪渊老师和我四人的研讨小组,根据我班实际情况及幼儿的年龄差异,共同对原教案进行了调整。

大班美术活动——狮子

原教案调整后的教案我的思考

1、知道要保护动物,爱护环境,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尝试画出狮子的主要外形特点,并添画与狮子相关的背景。目标:

1、知道要保护动物,爱护环境,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尝试画出狮子的主要外形特点,并添画与狮子相关的背景。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美术教学中,将语言作为一种内在的活动,贯穿其中,是十分必要的。

1、狮子的图片、油画棒、记号笔。

2、幼儿操作材料。准备:

1、狮子的图片、油画棒、记号笔。

2、幼儿操作材料。

3、《狮子王》碟片、电视机、vcd。

4、范画一张,狮子图片一张。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教师:什么动物长一头漂亮的鬣毛?

2、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狮子。

(1)提问:你们见过狮子吗?它长什么样?生活在什么地方?

(2)教师小结。

3、教育幼儿爱护动物

(1)提问:狮子有自己的家园,我们能闯到它们的家里破坏它们生存的环境吗?

(2)教师小结,

4、教师示范狮子的画法。

重点讲解鬣毛的几种表现形式。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过程:

1、放《狮子王》碟片片断。

2、谈话:

(1)你刚才看到的狮子长什么样?生活在什么地方?

(2)教师小结:狮子是食肉动物。皮毛是金黄色的,公狮子身体强壮,头上有长长的鬣毛,狮子主要生活在非洲草原上,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狮子,有的狮子被运到动物园,供人们观赏。

3、教育幼儿爱护动物。

(1)提问:狮子有自己的家园,我们能闯到它们的家里破坏它们生存的环境吗?

(2)小结:我们要爱护它,不能随意捕杀、破坏生态环境。

4、出示范画

师:你们喜欢狮子吗?瞧,老师这里有几只狮子,你们想知道它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5、教师示范狮子的画法,重点讲解鬣毛的几种表现形式。

6、幼儿作画,老师指导(放背景音乐)。

(1)鼓励幼儿画出狮子的生活场景。

(2)画出一只公狮子,也可画出狮子的一家。

7、幼儿将自己的画编一个故事与同伴、老师分享。动画的播放吸引了幼儿的目光,幼儿对直观的事物接受较快,也很感兴趣。

让幼儿对公狮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加深了幼儿对狮子家族的了解。

在传授美术技能的同时,进行品德和环保教育,一举三得。

欣赏教师的范画,旨在给孩子观察之余,以美的熏陶。

示范画法,给幼儿直观的印象,介绍了几种鬣毛的表现形式。

音画合壁,使五大领域自然融合。

旨在培养幼儿的想象、口语表达的能力和自信。

案例反思:从活动过程来看,虽然思路清晰明朗,但从课后效果来看,孩子们的作品大都千篇一律,与老师范画中的狮子没有什么区别。失望的同时,我不禁要问自己活动中我给自己按排了一个什么角色?冷静思考之后,我想还是没能走出旧模式:先是教师示范、讲解,再幼儿模仿或进行简单的创作。这种方法既省时又简捷,殊不知它不但抑制了幼儿的创造,而且会使幼儿产生没有自己的想法,盲目服从权威的心态,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

活动之后,一些问题总是在困扰着我:怎样能让孩子们的作品丰富多彩,怎样能让每一个孩子的作品具有自己的个性,怎样能让每个孩子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又能分享到自己成功的快乐?于是,我又重读了《纲要》中“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情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这一段话,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想如果将本次活动调整为下面这个过程,也许效果就会有所改善吧!

围绕欣赏范例,提出以下问题。第一幅为教师作品:这幅画叫什么名称?你怎么知道它是一只公狮子的?这只公狮子在干什么?它在哪儿?通过这一环节,一是让孩子们了解公狮子的形象特征;二是让孩子们意会,作品的主要内容必须在画面醒目的地方。另外,让孩子们体会到公狮子鬣毛造型夸张的特点。

然后再出示第二幅幼儿作品:

图上有几只狮子?它们都是谁?它们和公狮子区别在哪儿?它们除了在一起做游戏,还会到哪儿去干什么呢?这一环节发散了孩子们的思维,为孩子们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接着再将第一幅和第二幅画比较:

这一环节的提问突破了重难点,开扩了孩子的思维,为孩子们打开了想像的窗户。

最后教师再提出请小朋友们为狮子照张像时,孩子们肯定都能大胆地进行。经过这样的修改设计,虽然因讨论花去的时间过去示范讲解多了,但我认为这一环节肯定会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或许这就是以前教师在示范讲解后,反复关照要画得跟老师不样,但大部分幼儿还要照样去临摹范例的症结所在吧!

1、幼儿时期知识经验贫乏,思维没有定势。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帮助幼儿积累各种,关键经验,比形成概念更切合幼儿的需要与可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必须认真地设计提问,组织讨论,变教师单向地传授知识技能,为师生创造性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讨论中培养幼儿将过去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养成他们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认识,乐于表现不一般的认识和习惯。

2、美术创作是一个极端个别化的活动,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构想与表现,但个人的思路毕竟是有限的。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介绍个别幼儿的创作思路和独特表现,既不会对集体产生干扰,也不会限制其他幼儿的创造。相反,我认为是对幼儿创造的推动。但如果把这种介绍交流推迟到幼儿作品完成以后,幼儿再想学习、创造、超越的契机已经错过了,其意义就非常小了。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十六

因为天气较热,户外游戏活动前我让幼儿把外套脱了,活动结束后来到教室,小朋友们已经不再那么热了,我就让幼儿把外套穿起来。这时距离幼儿放学时间还有十几分种,所以对于穿得快的幼儿,我为他们贴上五角星,看到有五角星的奖励,有的幼儿穿衣服的速度快了许多,而有的幼儿却把衣服拿在手上,眼睛一直望着门口等家长来接。

这时家长陆陆续续来了,带走了一部分幼儿,这时,伟伟的奶奶来了,她看我在给幼儿贴五角星就说:“老师,也鼓励鼓励我的伟伟,帮他贴个五角星。”我放眼望去,伟伟把衣服拿在手里,就等着奶奶给他穿,可眼睛却一直看着我手里的五角星。我说:“你先把衣服穿上好吗?”可是,伟伟对我提出的要求无动于衷,我再次提醒他把衣服穿好,可他就是不予理睬。

我蹲下来对伟伟说:“这次是奶奶帮你穿的,应该谢谢奶奶!这个五角星应该奖给奶奶。明天如果你能自己穿衣服,我再把五角星给你贴上,好吗?”

伟伟很不情愿的点了点头。

由于伟伟长期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对其过分溺爱,事事包办代替,造成伟伟在生活上有了较强的依耐性,所以当小朋友们自己穿衣服时,他就等着奶奶给他穿。

我与伟伟奶奶交流时,希望他们放开手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小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为教师要做到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除了适当的关注,还需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相信只有家园共同努力,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十七

大班《毕业歌》是一首社会和艺术相结合的歌曲,大班《毕业歌》教学反思。歌曲既表达了小朋友即将升入小学的快乐,也表现出了幼儿即将离开幼儿园的依依不舍之情。所以该歌曲既有欢快的部分也有缓慢的抒情部分。

在教授该歌曲时,首先让幼儿理解歌词含义并记忆歌词。在记忆歌词的基础上感受旋律,学习歌曲。在记忆歌词的环节,我主要使用了图谱示意法和去图谱法。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有利于幼儿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歌词,所以孩子们在理解和记忆歌词方面并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在学习歌曲时,我先让幼儿自己去感受旋律,了解该歌曲旋律可以分成几个部分,那个部分需要唱的轻快一些,哪一个部分需要唱的抒情些,哪两个部分的旋律是一样的等等。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以后,我开始带着幼儿学唱歌曲。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学习歌曲,我还请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相应的'动作,边唱歌边做动作,真正做到了动静结合。

临近毕业,孩子们对这首歌描述的情感感受很深,许多小朋友在唱这首歌时,都哭了。他们舍不得幼儿园,舍不得老师,舍不得朝夕相处的小朋友。大家都说这首歌曲所唱的内容是大家想对幼儿园、老师、朋友说的话,因此,孩子们在学歌曲时特别认真。以前上课比较调皮的几个宝宝今天也唱得格外卖力,特别认真,这也让我很感动。

整个活动在孩子们既快乐又不舍的温馨氛围里结束了。这次的歌唱活动对于幼儿的生活经历、抒发幼儿舍不得离别的压抑心里以及即将分别的难过心情有很好的作用。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十八

这是一节大班数学活动《住哪里》延伸下来的区域。从我整节课下来的活动情况来看:目标定位明确且贴合大班幼儿的活动情况及主题目的。并且目标达成也有百分之八九十,算是计划得很不错。准备上也是跟着目标跟着主题走,并且每个区角布置的也比较合理,材料很丰富。那现在说一说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小状况,首先就是“故事厅”。这个区角其实设想的还是不错的,而且位置摆放的也很合理,在一个安静的区角,准备了相应的椅子以及标上座位号,给予相应的“入场卷”,一个故事机。

那先说说这个硬件设施中,故事机的声音还是偏小,幼儿只有在很安静的状态下才能听得比较清楚一些。其次就是在幼儿选择了这个区角时,教师没有及时加以引导,使幼儿懂得排队一个个入场,并且看着自己的票进行对号入座,不拥挤。这里如果一开始教师没打算干预太多的话,应该在活动区角介绍时先向幼儿说明白,这样就不会出现拥挤并且茫然入座的现象,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接下来就是数学区,这个区角算是比较丰富的,有墙上的坐标房子图,有桌面上的坐标记录纸,还有地面上的找房子游戏,墙上和桌面上的材料准备以及幼儿的活动情况都算比较不错,争议最多还是地面上这个,主要问题就是出在胸饰上,如果把胸饰换成图卡,直接让幼儿帮小动物找家,然后放在相应的格子里,这样比较利于幼儿检验,胸饰的话,幼儿找完一个又换另一个去找,给人感觉不是那么的.合理。还有就是所有的动物图卡的坐标位置还是都标在胸前比较明显,并且也为最后的评析中拍摄照片后更好的检验。最后说说手工区,幼儿很感兴趣,而且教师预先折好一排也给了幼儿足够的时间去编号,如果要有更好的效果,那换成立体式的电影院,效果一定更佳!尤其是帷幕一放,整个影院的感觉就出来了,不过这节课,小朋友在手工区还是完成的很不错,也很用心。说到编号,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让幼儿拿好编号,再一一折椅子,时间上可能又更充分。

这是本次活动下来,各位老师给予我的意见以及我个人的一些反思。活动设计得不错,幼儿活动情况也还行,算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程。但,课程永远是精益求精的,有了各位老师的见解,我觉得再改装一下,一定变得更好!

教学秘书的教学大班及反思篇十九

区域活动又开始了,今天我们要求孩子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小猪,峥峥选来选去拿了一个土豆作为小猪胖胖的身体,可身上什么也没有,怎么办呢?我就鼓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于是,他选了一张黄色的彩纸来做小猪的鼻子等各部位的器官,并贴了两只大耳朵、一个大鼻子、又画了两只小眼睛,接着开始做小猪的四只脚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做着做着就停下来了,想了一会,还是不行,他走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我的小猪为什么腿都瘸了呀?”我看了一下他们桌子上都有几个小的土豆、山芋,就对峥峥说:“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比较小点,能够做小猪的腿的?”他开始找了一会没找到,于是动翻翻、西翻翻,突然发现了一小土豆,正好可以做小猪的腿,困难解决了,他又开始做了……不一会,峥峥开心地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做的小猪。”我及时表扬:“你真棒!”

反思:

我觉得在我们各个主题活动的开展中,不断地在区角活动中增添与主题活动相关的材料,让孩子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而有东西可操作,有东西可玩,让孩子自由选择操作,发挥孩子的自由想象。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我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发展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再一次遇到问题时,我又适当进行引导,还是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通,想到了好办法。孩子在制作后体验到了制作的愉快与成功的喜悦。教师及时对孩子进行表扬,更是让孩子无比的激动与兴奋。

大班心理健康活动《快乐和不快乐》,活动一开始是老师带领孩子一起跳《健康歌》,利用师生同乐游戏,使幼儿充分感受快乐。通过谈话引发幼儿的'共鸣,使幼儿理解“快乐使人精神健康,不快乐会影响人的健康,所以我们要时常保持快乐的心情”的道理。在此环节中,大部分幼儿对“快乐”似乎有了一定的理解。也激发了孩子与快乐做朋友的愿望。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通过玩“快乐大转盘”的游戏,来寻找快乐的秘诀,通过象太阳的光芒一样展示出来。在此环节中,一开始我是想直接就采用这个游戏的,但是由于被孩子这样那样的一说一带,就跟着孩子跑了,“快乐大转盘”也没有被很好的利用起来。游戏后半部分,本想采用留白的形式让孩子在生活中继续寻找的,但是还是忘了,此环节也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

活动的第三环节是“大抽奖”,目的是让幼儿体验生活中会遇到不如意、不快乐的事情,通过对获奖和没有获奖的小朋友的采访,引导获奖的小朋友和没有获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使幼儿体会到原来快乐是可以分享的。在此环节中,我由于对借的班级还不是很了解,本来准备的五个“幸运之星”结果只产生了两名,而且我发现我把糖果用塑料袋装好的糖果,孩子没有打开,只是把另一包分给了自己的好朋友。

最后一个环节是集体舞《和快乐在一起》。在欢快的氛围中,让孩子进一步体验自己快乐和别人也快乐的意义,再次提升活动快乐的气氛。

从整个活动来看,我觉得自己在活动的准备中比较用心,从材料的准备、环节的设计,到两次试教后,对活动的进一步调整。但在细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关注例如:对所借班级的了解还不够,材料的准备没有和班级实际相结合,教师语言还不够简练等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