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历史知识点初中总结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汇总8篇)

历史知识点初中总结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2 03:55:04
历史知识点初中总结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汇总8篇)
时间:2024-01-12 03:55:04     小编:琉璃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历史知识点初中总结篇一

1、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马关条约》标志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4、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威海卫战役。

5、《辛丑条约》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洋务运动。

7、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8、揭开维新变法(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公车上书。

9、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辛亥革命。

10、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1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1919年五四运动。

1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件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13、使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4、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事件是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6、长征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17、日本局部侵华或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

18、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2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22、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性事件是——1949年4月,南京解放。

23、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24、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或者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事件或者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事件是——新中国的成立。

25、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28、“文化革命”结束的标志性事件——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30、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32、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3、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标志性事件——新航路的开辟。

3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开会。

3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1688年宫廷政变或称为(光荣革命)。

36、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37、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

38、美国诞生的标志是(美国的国庆日)——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39、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国庆日)。

40、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事件是——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派掌握政权。

41、法国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1794年热月政变。

4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43、工业革命主要的标志是——1785年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

4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4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4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8、标志着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

50、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

51、标志着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的事件是——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

5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闪击波兰。

53、标志着二战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

54、二战的规模空前扩大(世界规模)的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56、标志着欧洲战争结束的事件是——1945年5月,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57、标志着二战结束的事件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58、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59、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60、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61、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2、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63、萨拉托加大捷——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4、《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65、明治维新——日本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66、农奴制改革——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67、凡尔登战役——一战的转折点。

68、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

69、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70、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71、辛亥革命的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72、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73、五四运动的性质——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74、兴中会的性质——全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75、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76、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77、文化革命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8、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的兴起。

79、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80、英国宪章运动的性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81、巴黎公社的性质——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82、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83、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84、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8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86、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无产阶级革命或社会主义革命。

87、斯大林模式的实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88、巴黎和会的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

8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90、绥靖政策的实质——纵容侵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维护本国利益。

9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92、欧盟的性质——它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组织。

93、冷战政策的实质——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94、杜鲁门主义的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

95、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性质——军事政治同盟组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

历史知识点初中总结篇二

1.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

2.目的: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3.实质:纵容侵略,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4.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5.启示:对待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不能姑息养奸,要坚决斗争。反对绥靖政策,制止争霸的局部侵略战争,是清除大战隐患的重要举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2.规模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3.进一步扩大的标志: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历史知识点初中总结篇三

北:p2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生活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

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

用火方式: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一)河姆渡遗址:

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

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二)半坡遗址:

北:p7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

北:约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北:约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北: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分封制的作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1.主要内容。

北: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就没有爵位。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推行县制,把乡、邑、聚合并成县,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2.历史作用或影响。

北: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知识点初中总结篇四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3.秦国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确立的是县制,秦始皇确立郡县制。

4.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5.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期,不是隋文帝时期。

6.佛教没有被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

7.明朝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是昆曲,不是京剧,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02。

中国近代史。

1.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2.在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曾经有过“同病相怜”的相同命运。1850年一部中国人编写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地历史地理的著作传入日本,日本有识之士争相传阅,奉为海防宝鉴的著作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爱国的进步的运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但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4.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是事件是明治维新和新文化运动。

5.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辛亥革命主张“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公车上书”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反封建性质来说的。

6.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毛泽东最大的贡献是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孙中山先生没有亲身参与武昌起义和北伐战争。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它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8.在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件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向井冈山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9.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在1949年。

10.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是在渡江战役后。

03。

中国现代史。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重大的制度创新及意义:

“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港澳顺利回归,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行的大的体制创新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立;国有企业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等,这些体制创新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表明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进步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新中国成立时中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不适用台湾问题。

5.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科技的推动;稳定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6.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国位于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有航天技术、基因工程、籼型杂交水稻技术等。

04。

世界古代史。

1.促使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被称为亚非文明。

历史知识点初中总结篇五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变中国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林则徐禁烟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1)鸦片走私,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中国的贫弱;

(2)鸦片摧残吸食者体质。

措施:派人暗记密查,缉拿烟贩;强迫外商交出鸦片;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3、虎门销烟及意义:1839.6.3,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鸦片战争的史实: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5、《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8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历史知识点初中总结篇六

时间: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地点: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

2、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黄河流域)。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1、河姆渡人。

时间:距今约六千多年。

地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

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水稻和蔬菜。(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

2、半坡人。

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市半坡村。

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三、神奇的远古传说。

1、华夏族的形成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发展成华夏族,成为汉族的前身。

2、炎帝:号神农氏,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尝百草”,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

3、黄帝——人文初祖(后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有许多发明创造:做兵器,造车、船、宫室,教人挖井,染五色衣裳。

4、尧舜禹:相传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当时采用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禅让的依据:有德有才)。

尧:节俭、朴素、爱民。

舜:吃苦耐劳,孝顺父母。

禹:治水有功。

考点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

一、夏朝。

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

2、政治制度:启开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二、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政治: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三、西周。

1、建立: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大败商军。灭商后,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2、政治经济制度:分封制,土地国有制。

3、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历史知识点初中总结篇七

(一)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一)党的创建时期。

1、中共“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二)土地革命时期。

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2、遵义会议(1935)。

3、瓦窑堡会议(1935)。

(三)抗日战争时期。

1、洛川会议(1937)。

2、中共“七大”(1945,延安)。

(四)解放战争时期。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

(五)新中国成立后。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

2、中共“八大”(1956)。

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4、中共“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中共“十三大”(1987):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中共“十四大”(199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中共“十五大”(1997):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8、中共“十六大”(200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历史知识点初中总结篇八

历史学的不错的小伙伴,基本上都是对历史感兴趣的,课外知识丰富的人。平时一定要注意多看相关的书籍和电视剧。

趣味问答学习历史。

学习历史千万不要一个人蒙着头学习,而是应该多和同学互动,最好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学习历史。

总结历史举一反三。

在总结历史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分析历史,知道举一反三,而不是单纯地记住某个历史知识点。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