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古莲花池导游词(大全8篇)

最新古莲花池导游词(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06 13:25:11
最新古莲花池导游词(大全8篇)
时间:2024-01-06 13:25:11     小编:琴心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古莲花池导游词篇一

保定古莲池始建于1220年(金正大四年),原名“雪香园”,由于园内池塘中荷花茂盛,所以称为古莲花池。古莲池占地24000平方米,是中国十大历史名园之一,20xx年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莲花池的始建者是蒙古军事将领张柔,元代仍为私人苑囿,明代成为知府衙署,清代被辟为皇帝行宫后,经过进一步扩建,建成了占地100亩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誉。雍正年间直隶总督李卫又在院内创办了书院。1920年改为校士馆,1920年改为小学堂。1936年宋哲元主持河北省政务,恢复了莲池书院,聘请高步瀛任教,第二年因卢沟桥事变,莲池书院从此走完了辉煌的历史。

古莲花池现存建筑大部分是清代建筑,由于融合了中国江南和北方不同的造园艺术,形成北方园林的三湘七泽之趣,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典范,现存的主要建筑濯锦亭、水心亭、水东楼、藻咏亭、君子长生馆、响琴、洒然亭、高芬轩环池而建,直隶图书馆、观澜亭、不如亭分散园中。池塘占据了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每到夏季,东塘芙蓉如面,粉红娇丽;西塘荷花如雪,淡雅清新。古莲花池跻身中国十大历史名园,不仅因为它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古莲花池导游词篇二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古莲花池,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区中心。与直隶总督署南北相遥。古莲花池正门坐南朝北,门前一对石狮雄踞左右,门楼歇山翘角、三门三楹,中门上方高悬民国初年大总统徐世昌手书的“古莲花池”大字横匾。

白莲花池原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所建。始建于公元1227年,现总面积24000平方米,其中池塘面积790o平方米、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并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婆娑莲漪的池塘和繁茂荷花,明代称其“莲花池”。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以激人励己。清兴建莲池书院,乾嘉时代成为莲池鼎盛时期,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莲池藏石刻可谓一大景观。仅北塘北侧的碑刻长廊,就长达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国年间及解放后书法名家书写的.碑刻l40余通,成为莲池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莲池这座古老的园林,融南北园林艺术风格于一体,博得了园林专家和文物专家的赞赏。目前,莲池复原十二景及周边历史街区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莲池将以更加迷人的秀丽风光喜迎四面八方游客。

好,游客朋友们,古莲花池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古莲花池导游词篇三

大门的右边,是一排黑色的石碑,石碑上的字都是各朝各代有名的书法家写的。再往前走就能看见一座白色的九曲桥,通过九曲桥就来到了水中亭。亭子有8个角,每个角上都挂着一个可爱的风铃,只要风婆婆轻轻一吹,小风铃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亭子四周有6根柱子,都是连在一起的,旅游的人们可以坐在上面休息,也可以望着远处的风景。

进到亭子里,发现亭子里面很宽敞,也很凉爽,亭子上有许多的图案,结构非常精细,整个亭子多没有一个钉子。这说明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站在水中亭望去,我看见了莲花池里有许多荷叶和莲花。从水中亭往后走有一个全国有名的藏书楼。

莲花池美,水美,景美,我为我的家乡拥有这么一出美景我感到非常骄傲。

古莲花池导游词篇四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元代汝南王张柔由满城移驻顺天军(金代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重新修筑城垣,引水入城,疏浚河道,修建莲池。因池内荷花茂盛,故名“莲花池”。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深池清水,繁茂荷花。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以激人励己: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从此,莲池成了达官贵人云集的场所,“水鉴公署”也成了莲池的别称。

雍正十一年(1733年),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莲池开办书院,一时间人才济济,扬名中外。莲池又辟为皇帝的行宫,乾隆、嘉庆、慈禧等帝后出巡,途经保定均在此驻跸。乾隆帝曾多次来这里并赋诗赞美莲池。

1920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亲书了“古莲花池”横匾,该名沿用至今。莲池园林以池为主体,临漪亭为中心,主要建筑有水东楼、藏书阁、藻咏厅、君子长生馆、响琴榭、高芬轩、寒绿轩及临漪、濯锦、洒然、不如、六幢、观澜等亭,宛虹桥、曲桥和元建白石桥等,构成“湖中有景,景中含诗”的优美画卷,使人领略到古典园林之美。

文档为doc格式。

古莲花池导游词篇五

古莲花池坐落在保定古城,它用那独有的古香古色,各种经典的建筑,吸引了众多游客。

走进古莲花池,首先见到的就是一座假山,它由沟通南北两塘的东渠环抱。山上怪石林立,从远望去,有的似玲珑宝塔,有的像仙鹤引颈,有的如猿猴掻耳,有的同骏马奔驰。千奇百怪的形状,让我陶醉其中。

绕过假山,我来到了美丽的莲花池。莲花池很大,几乎占了公园的四分之一。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玉盘。池中的荷花更是千姿百态:有的刚刚结出花蕾,嫩绿嫩绿的;有的顶着粉红色的花骨朵,含苞待放;有的绽开了一两片花瓣,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娇羞欲语;有的伸展花瓣,吐露嫩黄的花蕊,像一位美丽的少女,亭亭玉立。真可谓是“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古莲花池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一个传说故事:“莲叶托桃”。它是园中亭顶的独特造型。绿色翻卷的大莲叶正中,拖着一只大红桃。这一构制新奇而又自然。传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慈禧太后扮成村妇,连夜出逃。有一位老工匠,便在莲池设计了“莲叶托桃”亭顶样式,谐“连夜脱逃”之音。意在揭露慈禧太后丧权辱国的丑行。慈禧太后回京路过保定,看到“莲叶托桃”恼羞成怒,当即传旨杀了这个老匠人。

古莲花池里还有举世闻名的碑刻长廊、莲池书院和一些建筑。古香古色的莲花池,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为保定古城做出贡献。

古莲花池导游词篇六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元代汝南王张柔由满城移驻顺天军(金代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重新修筑城垣,引水入城,疏浚河道,修建莲池。因池内荷花茂盛,故名“莲花池”。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深池清水,繁茂荷花。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以激人励己: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从此,莲池成了达官贵人云集的场所,“水鉴公署”也成了莲池的别称。

雍正十一年(1733年),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莲池开办书院,一时间人才济济,扬名中外。莲池又辟为皇帝的行宫,乾隆、嘉庆、慈禧等帝后出巡,途经保定均在此驻跸。乾隆帝曾多次来这里并赋诗赞美莲池。

1920xx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亲书了“古莲花池”横匾,该名沿用至今。莲池园林以池为主体,临漪亭为中心,主要建筑有水东楼、藏书阁、藻咏厅、君子长生馆、响琴榭、高芬轩、寒绿轩及临漪、濯锦、洒然、不如、六幢、观澜等亭,宛虹桥、曲桥和元建白石桥等,构成"湖中有景,景中含诗"的优美画卷,使人领略到古典园林之美。

古莲花池导游词篇七

各位游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区中心。与直隶总督署南北相遥。古莲花池正门坐南朝北,门前一对石狮雄踞左右,门楼歇山翘角、三门三楹,中门上方高悬民国初年大总统徐世昌手书的“古莲花池”大字横匾。

白莲花池原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所建。始建于公元1227年,现总面积24000平方米,其中池塘面积790o平方米、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并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婆娑莲漪的池塘和繁茂荷花,明代称其“莲花池”。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以激人励己,清兴建莲池书院,乾嘉时代成为莲池鼎盛时期,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莲池藏石刻可谓一大景观。仅北塘北侧的碑刻长廊,就长达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国年间及解放后书法名家书写的碑刻l40余通,成为莲池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莲池这座古老的园林,融南北园林艺术风格于一体,博得了园林专家和文物专家的赞赏,目前,莲池复原十二景及周边历史街区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莲池将以更加迷人的秀丽风光喜迎四面八方游客。

好,游客朋友们,古莲花池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古莲花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园林之一。一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假山,假门后面的牌坊上面写着“古莲花池”四个晶光耀眼的大字摆在正中间,好像在欢迎来到这里的客人。

大门的右边,是一排黑色的石碑,石碑上的字都是各朝各代有名的书法家写的。再往前走就能看见一座白色的九曲桥,通过九曲桥就来到了水中亭。亭子有8个角,每个角上都挂着一个可爱的风铃,只要风婆婆轻轻一吹,小风铃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亭子四周有6根柱子,都是连在一起的,旅游的人们可以坐在上面休息,也可以望着远处的风景。

进到亭子里,发现亭子里面很宽敞,也很凉爽,亭子上有许多的图案,结构非常精细,整个亭子多没有一个钉子。这说明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站在水中亭望去,我看见了莲花池里有许多荷叶和莲花。从水中亭往后走有一个全国有名的藏书楼。

莲花池美,水美,景美,我为我的家乡拥有这么一出美景我感到非常骄傲。

古莲花池导游词篇八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元代汝南王张柔由满城移驻顺天军(金代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重新修筑城垣,引水入城,疏浚河道,修建莲池。因池内荷花茂盛,故名“莲花池”。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深池清水,繁茂荷花。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以激人励己: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从此,莲池成了达官贵人云集的场所,“水鉴公署”也成了莲池的'别称。

雍正十一年(1733年),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莲池开办书院,一时间人才济济,扬名中外。莲池又辟为皇帝的行宫,乾隆、嘉庆、慈禧等帝后出巡,途经保定均在此驻跸。乾隆帝曾多次来这里并赋诗赞美莲池。

1920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亲书了“古莲花池”横匾,该名沿用至今。莲池园林以池为主体,临漪亭为中心,主要建筑有水东楼、藏书阁、藻咏厅、君子长生馆、响琴榭、高芬轩、寒绿轩及临漪、濯锦、洒然、不如、六幢、观澜等亭,宛虹桥、曲桥和元建白石桥等,构成"湖中有景,景中含诗"的优美画卷,使人领略到古典园林之美。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