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汇总8篇)

2023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27 14:07:06
2023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汇总8篇)
时间:2023-12-27 14:07:06     小编:影墨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篇一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本次调查中70%的被调察者属于25-45岁年龄段的各个学历层次各个行业的人。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对大学生关注度还是挺高的。80%的人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乐观,70%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得十分努力,20%的人认为困难很大。我们不得而知,大学生的的就业前图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人士观念还是比较开放的,90%的人认为名牌大学学生的能力并不比一般大学学生强,。只有保持这种客观的态度,社会、企业才会给大学毕业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们才会抛弃那些没有必要的包袱,减轻思想压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应聘面试的激烈竞争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社会上认为,大学生的最大优势在于“自信,有理想抱负,可塑性强”、“有创新精神,思维活跃”。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必备精神是“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在“诚实守信、责任奉献”方面也有待提高。让大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有利于扬长避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要求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调查表明,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相对满意,当代大学生极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大学校园不只是从前人们赞美吟诵的“象牙塔”,更是一个锻炼能力、展示才干的舞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制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大学生不应该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代书呆子,而应该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早点涉及。

当今社会,大学生可以说是遍地开花、随处都是,竞争异常激烈,压力也随之而升。因此大学生切不可狂妄自大,必须及时充电,增加自身的“资本”,提高自己的价值。社会上认为大学生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学文凭外,“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优干、三好证书”等还是十分必要的。

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是大学生较为容易就业的地区,因为东部就业岗位多,生活条件优越,可同时也存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竞争更为激烈的弊端。还有不少一部分人认为大学生更应该回到家乡,因为家乡是从小长大的地方,对周围环境颇为了解,生活也更加便利。少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尝试去中西部,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内陆地区慢慢发展起来,就业岗位空缺多,一切基础设施开始逐步建设,大学生如果能克服困难在那边安居乐业,也会过上美满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会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由此看出,只要大学生身怀真才实干,勇敢拼搏,艰苦奋斗,不只是贪图安逸享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民众普遍认为,大学生择业前不应该首先考虑经济收入、生活环境、工作稳定性,而更应该注重个人发展机会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以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事业,不只局限在眼前。社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最应该在政策方面给大学生加大支持力度,其次资金、技术方面也应该迎头赶上。经济危机下,大学后并没有被断了后路,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比如考研、出国留学、考公务员、选调生、自主创业、直接就业等等。社会人士反映,大学生应该从大二就开始涉及就业上岗、人才市场方面的知识,大三时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去,锻炼培养个人职场能力,积累工作经验,适应工作环境,为大四就业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人们对大学生期望还是蛮大的,都为大学生的未来祝福。

:据调查,较受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青睐的大学生包括以下几点:思想素质较高;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吃苦精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外语水平高、懂计算机知识;动手能力强;懂专业、会管理、善交际。而大部分群众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是:有真才实干,有专长,高素质,充满活力。待人有礼貌,孝老爱幼。。。这些优良传统应该具备。大学生是祖国下一代的希望,大学生的发展意味着祖国明天的兴盛。当代大学生活泼向上,青春充满激情,乐观自信,有理想有抱负的精神风貌必须发扬广大。

1、自我决策能力。

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能力。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求职择业,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决定,这就是对自我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老师给你作指导,而必须靠自己迅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决策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重要的。

2、适应社会能力。

3、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藉,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比如,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丰富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应注意克服只注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操作的倾向。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仍以教师这个职业为例,许多用人学校在挑选毕业生时,往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试讲能力和试讲效果,而不只是他们的专业考试成绩。

4、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感情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一个人想让别人了解你,重视你,更好地发挥你自己的才能,前提就是要有表现自己的能力。要准确表现自己,就离不开出色的表达能力。不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撰写求职信、自荐信、个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员提问,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5、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关系那么简单。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就。因此,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6、组织管理能力。

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职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它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正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

以上主要是从普遍性这个角度来谈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的技能,此外,大学毕业生如能撑握一技之长,诸如文艺、球类、驾驶等等就更能增加顺利就业的砝码。

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就是这方面人才的后备军,我们有能力、有责任、有信心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美好!

虽然时下大学生越来越普遍,大学生的地位也不如昔日高级。但这也是社会发达的一种表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展的必然。说明了国家的教育越来越普及,全民素质不断提高。再者,与中国十三亿人口的相比下,时下大学生的数量也是偏少的。因此,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也是无可厚非。因为我们是建设祖国的生力军,是早晨八九点中的太阳,世界属于我们,未来也掌握在我们手中。了解当代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是必须要做的,这会让我们懂得社会最新的发展动态,时刻做好准备。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更加清楚了自己社会地位,身为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我们在校大学生一定会珍惜大学阶段的学习机会,把握年轻的大好时光,让今天的大学校园更美好,更灿烂;我们紧握时代的脉搏,紧跟社会的步伐,让明天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扬眉吐气。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篇二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仅有24%的同学表示一向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总结照成这方面的原因:1.因为学生此刻仍在安逸,舒适的学校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靠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一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2.学校供给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本事。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本事、个人的生理情景等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资料之一。

经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当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本事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本事,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自我表达本事和人际交往关系是自我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必须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我有所了解。经过个人分析认识自我,估计自我的本事,确认自我的性格,发现自我的兴趣,明确自我的.优势,衡量自我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我塑造自我,使自我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证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我的本事、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地理位置与单位性质、社会经济因素),内在价值因素(是否能发挥自我的才能、自我的梦想),外在价值因素(家庭的经济条件、薪水和福利、)。在调查中,被调查者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单位性质、自我的梦想、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的决定、社会经济因素、是否能发挥自我的才能,按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所起作用从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职业选择中研究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景,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单位性质和父母的决定为同学们所所首先研究下的,接下来是自我的梦想、是否能发挥自我的才能、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

据调查发现,以往的学生对自我就业后工作的要求,无论是单位性质反面还是薪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但此刻的就业形势似乎不允许初出茅庐的学生有挑工作的机会了,大学生们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大部分同学都表示能够理解“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于以后将从事非专业的工作,有61%的同学都表示能够理解,看招聘单位给出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但在就业公司选择时,有58%的同学期望能够再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对那些民资企业仅有极少部分的同学表示会研究,这也是大学生好高骛远的表现,似乎也有点不切实际。

几点意见:

从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表现为:1.对就业形势的关注度比较少。2.个人本事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因素,没有准确的目标3.大学生的职业期望还是比较高。

(1)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经过向大学生供给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理解职业指导,帮忙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应经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构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毕业生供给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忙。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供给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建立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资料和教学计划,实施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等等。

(2)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此刻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所以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我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最终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我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给自我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研究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研究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本事,在校期间也能够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能够在不影响自我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此刻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我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篇三

作为大二学生在不久以后即将踏入社会,开始我们人生中又一个旅程。走出校园,我们面临第一个问题就是择业。随着时间发展已成为大学生面临严峻问题。选择什么样具体职业应该根据每个人潜能和特长来确定。要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职业。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业更加细化,与此相对职业也更加多样化,这一情势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个人寻求更符合自身条件和兴趣职业,创造日益广阔前景。因而,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正确判断自己有哪些潜能和特长,力求做到对号入座。

20xx年开始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x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xx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x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制作问卷时,我们力求所选题目确切、简洁、针对性强,并遵守以下几点:问卷主题明确,所有设问都必须与主题有关;言语简明准确,以免影响理解和答问;问卷项目由浅入深,并注意期间来联系,使被调查者可以连贯做答;设问切合实际,充分考虑被调查人差异。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对毕业生择业价值取向、薪酬标准、就业地点、专业满意度、择业心情、就业服务等问题进行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形式,管理类文科学生,也有技术应用类理工科学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为78%,其中男生占34.6%,女生占65.4%。由于在抽样调查中,充分考虑样本代表性和性别比例协调性,因此此次调查较为客观地反映当前20xx届毕业生择业心态。为方便学生答题,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为让我们调查问卷更真实有效,所以我们在人员学历选择上针对不同学历人都选30%左右人。在我们调查中有70%人是来自农村,剩下30%是来自城市和县镇。

1、关于就业形势与自身就业前景评价。

关于目前社会就业形势,91%调查者认为形势严峻,就业比较难,分别有3.8%调查者认为形势正常和不解,而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有1.3%。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性已有一定认识。

在对自身就业前景评价方面,多数毕业生则显得较为自信。调查表明,对就业前景持一般态度调查者占56.4%,20.5%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前景比较乐观有信心,14.1%调查者表示不乐观,而9%调查者则表示不知道。对此解释可能有两种,一是毕业生已在择业前做好不太充分准备,加之金融危机到来,加大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二是毕业生尚未进入求职面试高峰期,对求职艰辛认识不够。随着求职面试高峰期逐渐到来,迷茫同学比例还会上升。这就需要就业工作者深入解他们困惑所在,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以使他们及时调整好心态。

2、关于升学和工作选择。

在升学和工作选择上,79.5%调查者选择工作,11.5%人选择升学,而2.6%调查者选择考公务员,还有7.7%调查者选择回家创业。可见,在严峻就业形势面前,很多同学想在国家优惠政策下,自主创业,减少就业压力,锻炼自己能力。这些人是需要大力扶持。

3、关于就业影响。

在就业决策时,有39.8%调查者受父母影响比较大,有3.8%调查者表示会受老师影响,还有5.1%调查者比较相信自己朋友,自己做决定,不受他人影响调查者占51.3%。可见,现在毕业生在做选择时还是比较慎重。

4、关于就业地点选择。

调查表明,66.7%调查者选择就业地点时,格外青睐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大城市比较重视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好,经济收入高,发展机会多,并且接受新信息快,因而具有较强吸引力。尽管大学生择业首选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有一定合理性,但择业地点过于集中,势必导致人才闲置与浪费,同时也增加就业难度。10.3调查者喜欢到国外和内地盛会城市去工作。而对于西部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有23%毕业生将其作为首选。尽管国家出台很多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福建省欠发达地区基层就业和参加志愿服务优惠政策,但毕业生积极性仍显不足。这表现出大学毕业生择业功利性和短视,他们不愿承担艰苦工作,奉献意识与锻炼意识不强。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奉献意识培养,对毕业生择业中功利和短视心态要适时加以引导。

5、关于薪酬标准。

在求职者最为关心薪酬问题上,毕业生期望值一般。12.8%调查者月薪期望值在800元以下,其中21.8%调查者月薪集中在800--1200元这一档上,35.9%调查者选择1200--xx元之间,月薪在3000元以上占20.5%;有17.9%人月薪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这表明,大学毕业生希望自己早点从父母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实现经济上独立,并渴望获得舒适生活条件,因此希望能获得较高薪酬。

6、关于对口与心中期望值。

据调查,12.8%调查者认为会接受,并准备跳槽,23.1%人会努力适应工作,61.5%调查者工作时或工作后会考虑继续深造。2.6%调查者还没考虑好。看来,兴趣与期望值对于工作人来说是非常重要。

专业如果不对口绝大多数调查者会在现在岗位上工作。64.1调查者会愿意从事现在工作,只有9%调查者表示不愿意,19.2%调查者会先在本专业干,再考虑转行这些人对自己工作选择是小心而慎重,个人兴趣和专业在选择工作时是占非常大比重。7.7%调查者认为无所谓。

7、求职信息。

在就业比较紧张情况下,很大一部分调查者会认证考虑自己今后就业。其中66.7%认真考虑过,26.9%调查者偶尔会想想这类人可能还没体会到就业艰辛,有5.1%调查者很少再考虑,还有1.3%调查者想到时候再考虑。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50%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公司介绍和招聘信息,15.6%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有关薪资及福利信息,19.2%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关于面试和演示技巧介绍,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经验还不是很多,需要加强锻炼。有5.1%调查者希望解更多公司员工现身说法。借此解公司用人机制和管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

8、关于就业目。

此次调查表明,有大约80%以上调查者就业主要目是为生计需要只有17.5%少数调查者是为自己兴趣爱好,为得到社会认可和为社会做贡献。剩下2.5%调查者认为就业是为奠定建立家庭基础。可见,在经济危机时候人们还是迫以生计。这也说明啊学生就业观念不端正,需要老师大力指导。

9、关于最关心问题。

无论在什么时候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怎样和企业双向选择。调查者在这方面选择还是很明确。有53.8%调查者预计在择业过程中遇到最主要问题是可能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这给学生就业造成很大困惑。2.6%调查者预计户口难解决,24.4%调查者预计是缺乏社会关系7.7%调查者预计信息严重不足不能很好去加以选择,11.5%调查者预计是其他原因在择业过程中阻力最大。没调查者选择性别歧视说明大家还是比较相信能力。

而用人单位最关心是求职者能力包括所学专业能力、所毕业学校、社会经验以及潜力,占总调查87.1%,技能、特长、品德只占到10%比重,剩下2.9%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求职者性别。

当前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主要问题是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属于买方市场、毕业生思想不够端正,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社会上一些凭关系,走后门现象比较严重占总人数78.6%,认为学校、政府、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沟通较少解不够占11.3%,认为学校就业指导薄弱、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毕业生不符合政策规定择业行为比较多调查者占10.1%。

这是一个求职大军遭遇失业恐惧时代,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时代。求职择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既是难得机遇,又是严峻挑战。我校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倾向,择业意向表现出鲜明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我发展,强调自我价值实现,重视经济利益。毕业生中出现盲目乐观、奉献意识与艰苦奋斗精神缺乏、诚信缺失等心态,不仅会影响到毕业生眼下择业,同时还会进一步影响到以后成长与职业发展。针对以上出现不良择业心态,本人建议是:

一、大学生毕业后不能仅仅只有就业意识,因为市场对人才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饱和,现在尤为严重。因此我们要树立创业意识而不能把眼光仅仅限于就业。

二、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要有灵通就业信息和强硬个人素质。专业很重要,但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知识面。有人说好关系是泥饭碗,会碎;文凭是铁饭碗,会锈;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能力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人,成长舞台才会无禁区。

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广交益友。朋友多不是坏事。一个人在外难免会遇到挫折,此时朋友帮助对你来说很重要。

四、在选择职业时,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市场供需信息。人才招聘会每周都在办,人才市场天天都开放,准确掌握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对于当代大学生择业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谁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谁能从实际出发,准确审视就业形势,谁就能早日步入理想职业岗位,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知识和才华。

六、要敢于面对挫折,不放弃,不服输,要敢闯!

总之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只是能说解,要真正读至硕士才可以说自己学这个专业。大学生要锻炼各方面能力,不仅要学习书本方面有字之书,还要去生活中读那本无字之书,这样我们农大学子才会有美好未来。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篇四

相关报告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本科生签约率为39%,未签约率为59%,另有2的本科毕业生虽已签约但被雇主解约。究其原因,就业难不光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大学生自身在求职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众多问题。近日,就此现象进行了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范文专项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求职的三个环节上问题比较严重。

调查显示,78%的大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对于未来的职业选取完全是一种迷茫状态,他们不明白要找什么工作,也不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甚至连自己的性格与特长都不了解。他们到处投放简历而没有针对性,以至于求职成功率极低。

推荐:在校大学生要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在求职时既需要认真地分析自己,又需要多了解社会需求,以求定位准确。

在职业选取时要明确以下几点,你究竟要什么?你擅长什么?你是什么类型的人?在何种状况下有最佳表现?你有什么比别人占优势的地方?再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以及自己在某一方的特殊才能来判定职业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以特殊才能做后盾,求职将更有竞争力。目前就业竞争比较激烈,身上有“亮点”的学生更容易被注意,也更有可能被用人单位选中。因此,发掘并增强就业竞争力应从发现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入手,发挥自身特长,并不断强化,有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为求职敲门砖来说,简历制作是求职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步。用人单位透过简历上的信息,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的资格筛选。求职者最终能否获得面试机会,简历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此刻仍有一些学生制作简历不惜工本,彩色打印、铜版纸印刷、贴艺术照,而一份简历洋洋洒洒写四五页的大学生在20左右。

推荐:太过花哨的求职材料反而容易让招聘者感觉求职者华而不实,不如把自己的学习、特长、经验等关键信息透过最简洁、显眼的形式展此刻一张简历中,做到详略得当,简单明了,而且一种职业方向最好准备一种简历。

例如,你想应聘市场类职位,最好详细描述在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范文校期间的一些学生活动与社会实践状况;如果是应聘研发类职位,最好详细描述专业学习状况与项目经历,包括所使用的平台、工具、语言等等。对于那些没有什么工作经历的应届生,不需要造假,也能够把简历写得吸引人。即使没有长时间的工作经历也会有在学校时的各种实践或者兼职工作经历。要好好挖掘自己的长处、仔细阐述自己的潜力,也许用人单位会因为你具有的某种个性的优势而选中你。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即使是对于写简历与面试,也要当作一个项目来做,这才能在简历环节增加自身的另一个亮点,增加成功的几率。

此刻的人才市场大多呈现一种怪现象,一方面超多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却抱怨人才难觅。85理解调查的hr经理表示,此刻的大学生还是怕吃苦,似公司业务员、销售员这样绝大多数涉及“底薪提成”收入与每月业绩挂钩的岗位,都很难吸引大学生的目光,而一些文职类的工作却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尤其是女生的青睐。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有些求职者听说公司距离自己住地需要40分钟的车程而放下面试的机会。

推荐:截至4月底,招聘职位数居首位的工作是营销人员,占总职位的18.53%,缺口较大。相反,办公室文员、文秘、行政助理等文职类人员明显供大于求。求职意愿为文职类岗位的人数比高达21.23%,但文职类岗位招聘数量仅占总招聘量的5.33%,竞争最为激烈。

此刻许多单位对文员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例如外形、身高、专业限制、英语水平、写作水平,制图软件的使用等。而且,大多企业要求文职类人员在28岁以下,因此文员往往几年后将应对职业转型或再次就业。而且文职类工作的薪水是固定的,提升机会比较少,很难有所突破。但做业务、销售就不一样了,按业绩说话,多劳多得。大部分企业的优秀销售人员都是从应届生开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企业选取他们时更多的是看重他们能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

年轻人就就应有冲劲,不能一味贪图生活上的安稳,而不思进取。其实,很多人浪费了大好的时间,如果早点儿就业,积累经验,此刻没准已经是拥有主管级别的高薪一族了。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篇五

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像,且有只怕使大学生就业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

1。供与求平行上升,供求矛盾并不突出。从总体情况来看,零九年第一季度的全省人才柿场供需两旺,其中提供的职位数达到了二十四万余个,创历史新高。而在第一季度,全省各地人才柿场接待、登记的求职人数更是达到了七十七万余人次,这个数字里面虽然存在着有重腹登记和已经就职而想跳曹的在任人员等情况,但仍明显反映出了零九年我省的就业压力巨大。

为了促进广大求职者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作为所属的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将在今年开展一系列的就业服务活动,包括每季度在省内上召开的全省人才柿场共同举办的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和每年开展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组织各类企事业用人单位进入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会,组织实施"一村一大"、"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专项计划,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活动等系列服务举措。而高校毕业生则应该更进一步的提昇自身就业能力,积极主极的参加各种就业培训、就业指导、见习实习活动,同时更深层次的转变就业观念,特别是转变择业地区观念,面向基层、面向大量急需人才的困难地区就业,争取成功的迈出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2。量与质逆向而驰,量稳质降十分明显。缺少训练良好的毕业生,将会防碍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由于我国许多大学毕业生缺伐实用技能和糟糕的英语口语能力,防碍了我国发展服务型产业,尽管我国大学大量扩招,每年生产出大量毕业生,但从我国现在的制造型模式转向服务和妍究型产业所面对的诸多困难。随着跨国在我国不断扩展业务,它们将面对着招聘高质量工作人员的困难。丰裕的大学生中存在匮乏的知识,大批量的毕业生,很少有人能购无所不知地在出口服务行业工作。

我国学生的培育模式使他们难以学到跨国所需要的实用技能和团队精神。大学培育采用的是理仑化的、局限于书苯的和老师传授的方法,英语教学对话能力也没有变成足够的重视。

我认为,我国培育应当题高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合机制",让毕业生能购学到所需要的各种技能,我国需要在这个问题上想出对策。当然作为大学生自己也应该宽泛的发展自己的见识。

最初,物流毕业生过半专页却不对口。前几年,物流专页火得不能再火,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物流专页毕业生就业应该是小菜一碟。然而物流专页往日风光不再,部分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办负责人坦承,物流专页已成就业最困难的专页之一。

去年某院首届物流专页招生时共招了四个班两百多学生,然而去年毕业之后,据某院流专页毕业生顺力毕业走向社会,当初第一届物招生就业办统计,目前仍在从事与物流有关的职业的学生已不到四十人。为此,他们今年在招生的时候,单单只招了一个班。

物流专页毕业生就业困难,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物流企业业务量萎缩,为了节约经营成本,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往年大幅缩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前几年物流专页大热,不少院校根剧专页设置紧贴柿场需求的原则,大量招收物流专页学生,几年之后导致物流专页人才太多,而柿场需求不多。对于已经在物流就业的毕业生来说,物流的待遇普遍偏低也是导致大部分已就业的毕业生转行的重要源因。不少在物流上班的毕业生,工资待遇各方面与一些的普工几乎没有差别,且大部分物流规模偏小,一般毕业生甚至沦落为仓管员、搬运工等,因此少许毕业生纷纷转向柿场营销等领域。另外中高级焊)工供不应求。在物流专页就业遇冷的情况下,部分新兴专页的毕业生却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例如机械制造、模具设计等专页,基本上学校陪养的人才每年都被企业提前预定。

据我调查柿场了解到,一个模具专页陪养出来的焊工,经过在企业半年到一年的实操训练,孰悉工作流程之后,收入比其它专页要高很多,如果考取焊工证,他们的月工资最低不会低于三千元。而这类人才一直颇受格兰仕、长虹等企业的欢迎,而随着广船等大型央企落户我市这类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旺盛。

随着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房地产、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在我市的興起,无疑需要大量人才为其服务,为此,我市中高职院校纷纷根剧柿场需求调整专页设置,陪养相应人才以満足柿场需求。

其他灯饰专页人才一将难求。但是在灯饰人才集聚方面,的确无法与它灯都的身份相称。日前,我市有十余所中高职院校,但是目前基本没有一所学校陪养专页的灯饰专页人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惜。

据我了解,在部分中职院校中,与灯饰比较相近的专页正是五金电子类,但是基本上没有灯饰外型设计等方面的专页。在各种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中,往往设置有五金电子类、灯饰照明类招聘专区,但是灯饰照明类应聘毕业生与企业招聘专页的灯饰人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毕业即失业"已成为当今不少大学生的口头禅。其实,慥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源因除了就业形势严峻以外,很多大学生不愿"为生存而打工"、宁愿"为理想而待业"的思想观念也是慥成就业难的一大茵素。目前,高校毕业生大多扎堆于城市,就业不均衡的现像依然严重。

当下,等相关部门已将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适时调整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到农村去,到西部去,到人才紧缺的地方去,努厉实现自我价值。现在,最让我们担心的是,自己如果选择到基层工作,以后是否还有选择其他职业的机会,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毕业生,能否相应的政策。

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质和培育改革落后于柿场就业相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相关,提供帮扶与补贴。

据我最近调查了解,截至目前,对于尚未就业的我市高校毕业生可在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手续,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按照像关规定将其纳入本地失业人员统筹管理,享受国家关于失业人员就业的优惠扶持政策。

我市人事、劳动保障、门和高校将把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及长期失业、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列为要点帮扶对象,积极为其提供就业援助,并由人才服务机构负责建立困难毕业生信息库,组织力量实施职业指导。捅过向用人单位要点推荐、利用购买的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等多项帮扶措施,有用促进困难高校毕业生顺力就业。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像,且有也许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质和培育改革落后相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相关。针对这一社会现像,我们小组做了一次网上问卷调查,共有548位大学生参与了回答。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去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茵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有关问题进行实证妍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陪养提供资料与对策妍究依剧。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任业取向方面优先拷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私有的自强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像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稀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源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题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里茵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茵素。这一现像值得任真妍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题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利和国际竞争力。忧患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里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最终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题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有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源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页特色,务实肯干。

(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要点拷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6。62%、26。

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拷虑的茵素一至,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要点拷虑茵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茵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拷虑个人茵素,较少拷虑社会需要,即使在追球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镪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像的利弊值得我们妍究与思考。

(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茵素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页"、"应聘技巧"则各占10。48%、10。34%、12。69%。这只怕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相关。

(1)多数学生的尤势为"理仑基础"、"师范技能"。

(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况,它们分别达到了33。07和30。69;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伐的素质方面中,"创新能力"、"实践x作能力"、"专页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其总的源因只怕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讯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素质越来越综和;另—方面学校培育滞后,培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伐自强。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站的心里素质还没变成;在创新能力的陪养方面,说得多却做得少,陪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侠小,主要的源因是缺伐陪养的环境。除了题高学生的专页知识水泙外,如何题高学生勇于挑站的心里素质和如何陪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

根剧调查显示,63%的人选择在沿海开放城市工作,13%的人选择回家乡,12%的人是去内地省会城市,7%的人选择去国外发展,5%的人选择在边远/大西北/农村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不少大学生还是认为留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发展的机会比较多,才能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而且从数据中更可看出当代大学生还缺伐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很多大学生追球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情愿留在大城市发展。

据调查显示,46%的人对与自己专页相关的工作感性趣,36%的人拷虑个人爱好,还有18%的人只拷虑金钱茵素。

任何你再喜欢的工作都会有厌繁的时候,什么工作都相同,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不要把工作当作事业,它只是某生的手段而已,因此更多的人回选择与专页相关的事业当你有一定经历后你才只怕有事业,当然有只怕有些人一辈子仅有工作而没有事业。还有大部分人认为,爱好很重要,仅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只怕百分之百的投入和做好,做自己所拿手的事情才有开创一片天地的只怕。

据调查显示,2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就业前璟广阔,56%的人认为就业前璟尚可,11%的人认为现在拷虑此问题毫无用途,13%的人则表示不知道。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篇六

调查对象:保和镇中心小学部分教师。

1、调查内容:

(3)大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2、调查方式:

(1)查阅相关书籍。

(2)登陆网站搜索。

(3)对教师进行访问。

3、调查结果。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登陆网站搜索对教师进行访问等方式,我了解到,随着社会进步,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当今社会的岗位数远远少于大学的人数,因此多数教师认为,应该控制大学生的人数,提高大学生的质量,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提高大学生去基层就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关于创业国家就多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大学生依托专业优势开拓市场,而高校也应该把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当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手段,引导和扶持大学进行创业。

4、经验体会。

我是一名刚入校不久的大学生,这次调查让我感受良多,我觉得除了社会和国家要帮助大学生以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多学知识,掌握好技能,为自己出身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5、对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

我认为此次活动开展得既有价值,又有意义,而且实践的课题非常贴近生活,也都是同学们都有所闻,但又知之甚少的事情,非常适合同学们调查研究。我更希望学校能组织一次大型的调查活动,让全校师生一起参与。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篇七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多,以及高学历人数的增多,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受到各方面的压力的影响,人才堆积,职业上岗比例失调,导致就业难上加难,真是应了一毕业就失业。校漂族越来越多。针对该问题我们随机调查本院学生对就业问题准备得如何,对将来就业前景的态度,并且将数据总结处理,发现以下几点:只有xx%的学生有一直关注就业前景,几乎没有人想要创业因为需要资金门路关系,xx%的人选择要继续深造,而且近乎百分百的大专生认为毕业实习需要关系人脉,专业成绩倒是其次。少部分学生认为个人素质很重要,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能否充分的准备就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它决定你是否能在将来的社会生存中胜出。对你将来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

(1)调查范围:xxxxxxx

(2)调查目的:了解xxx对就业的准备情况,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到未来的就业情势。

(3)调查方式:网上问卷调查

链接地址

结果表明本院学生对就业的准备情况不是很好,大多数大学生都不能充分地准备就业,导致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虽然政府在不断地增加就业机会,而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那只是一点皮毛而已,供不应求的现象依然存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仍然不容乐观。

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

4.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骤增。从整个国家来看,正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部分国有企业的大量职工下岗待就业,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这样一来,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形势越来越严峻。

2、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流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

近年来,一种情况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

3、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加上各种条件加以限制。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性障碍还未真正消除。

4、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

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5、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三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6、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7、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需要政府,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努力,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能是一蹴而就,只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

1、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

要解决高校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去那些地方就业。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各级政府要开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另外,政府还应发挥自制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

2、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各个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让那些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置换冗员。总之,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念,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情绪,因此学校要深化自己内部改革。

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

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理顺就业指导工作的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充实人员与配备,充分拓展机构职能。就业指导机构还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在涉及到学校调整专业结构工作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充分就业。

4、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合理地就业。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他们知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好哪些准备。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教材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形式上,要引入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不要把就业指导课拘泥于课堂,要采用多种形式,如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士做报告,开设模拟招聘活动,还应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

5、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

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另外,大学生们要认清就业形势,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地确定就业期望值。只有这样,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总之,能否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一所高校的生死存亡,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解决此问题,要在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应对市场,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更新就业观念。同时,大学生也要及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面对就业问题。

调查报告执笔人:xxx

xx年x月x日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篇八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国内本身的结构性问题,xx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xx年企业用人需求下降的趋势难有根本性转变;回流的农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将面临难以转移就业的问题,导致农村失业问题加重;城镇低学历青年以及规模不断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将更加困难。随着我国现阶段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因而造成就业矛盾十分严峻。同时,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与毕业生滞后的就业观之间的冲突显得十分突出,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的态势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这些都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组织了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在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抽样调查,预计完成500份问卷,回收了488份,其中合格482份,合格率为96。4%。样本中男、女分别占38%和62%。文科生123人,理科生183人,工科生116人,其他音、体、美学生60人。对此次调查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1。金融危机下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但半数以上认为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82。37%的大学生认为形势严峻;而大学生在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态度上,一半以上选择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占57。47%;在问及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时,7。93%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16。76%认为信息量少;21。91%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10。30%认为能力不足;8。99%认为优势难以发挥;16。52%认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16。27%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

2。大学生在提升自身素质上已从传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向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

大学生对于自身所欠缺的素质,9。75%选择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13。07%选择沟通协调能力;13。28%选择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30。08%选择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经验;22。2%选择专业知识和技能。面对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很多普通院校的毕业生都会有些自卑心理,那么当大家同台竞技争夺工作岗位时又会如何?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有压力,占72。2%。

在被调查者周围毕业的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上,46。47%认为就业率在50%以下;24。9%认为就业率在50%—70%;6。22%认为就业率在70%—90%。大学生认为目前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偏低,形势不是很乐观,大部分人认为就业率在70%以下,而事实上据调查来看xx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68%,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对于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的初期月薪,67。43%选择800—1500元;23。03%选择1501—xx元;选择xx元以上的占9。13%。对求职薪酬(试用期后的工资)主要集中在1001—2500之间,5。39%认为求职薪酬在1001—1500之间;23。65%认为在1501—xx之间;24。90%认为在xx—2500之间;28。42%认为在2501—4000之间;认为求在4001以上的,占17。64%。

大学生毕业后的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占51。74%,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占7。39%、14。35%;6。96%的会自主创业。到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东南沿海城市发展自己的事业仍然是大部分大学生的选择,占47。30%;23。03%选择中部大中城市来发展自己的事业。大学生选择上述地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该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或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占56。64%;16。62%选择该地区是因为生活条件好;而因看中创业环境的有7。29%;回报家乡有10。87%;因为家人安排或其他原因分别占2。30%、6。27%。

2。大多数大学生想过自主创业,但资金和经验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

在自主创业这个问题上,70。12%表示想过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但是资金和经验仍是制约大学生自主创新的主要瓶颈,占65。56%;认为自主创业最需要的是政策支持和技术的分别占10。17%、14。17%。

3。半数以上的大学生愿意参加苏北志愿者服务计划及报考村官。

对于是否愿意投身苏北志愿者服务计划,55。6%的被调查者愿意投身苏北志愿者服务计划。在对于村官的选择上,5%的大学生已报名村官考试;57%有意向朝村官方向发展,但自身条件不够。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新的变化。

关于择业观调查数据显示,21。25%的被调查者希望毕业后一步到位,有稳定的收入;55。83%希望先就业后择业;16。67%不打算直接就业而是继续深造;6。25%打算自主创业。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应该是呈阶梯型的,根据自身发展的水平,抓住各种各样的机遇,通过一个又一个岗位不断成长。所以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可以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超过半数的大学生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经济收入因素,达55%;考虑自身兴趣和工作环境的分别占35%、32%;43%考虑对事业发展是否有利。58。13%认为专业对口对未来选择工作比较重要;8。75%认为很重要。在所学专业前景的看法上,认为所学专业前景较有前途的占大多数,比例为65。15%;7。68%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很有前途。

1。在校期间对大学生工作影响最大的教学环节是社会实践。

71。78%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工作影响最大,55。87%认为专业知识很重要,23。65%选择了职业资格认证,选择基础理论、毕业设计的分别占9。54%、6。43%,6。85%认为其他方面的教学环节。

在选择哪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今后就业最为重要这个问题上,选择社会交际能力的占75。52%,其次是心理素质和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别占71。16%、70。75%,也有49。38%认为组织管理能力很重要,46。47%选择创新能力。这表明现在的大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逐步向复合型人才发展。75。3%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最需要的就业指导是就业面试的指导;54。4%最需要的是就业信息的获取;41。7%最需要的是推荐就业岗位;40。7%最需要的是国家就业政策;18。9%最需要的是关于创业教育方面;17。2%需要的是就业派遣的程序;还有17%最需要的是就业指导材料的制作。

3。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

67。01%的大学生觉得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而不太确定是否重要占了18%,有将近十分之一觉得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要,没有考虑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占5%。

4。54。3%的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持基本满意的态度。

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持基本满意态度的占54。3%;有相当一部分认为不太满意,占27。3%。这表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5。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人才招聘会。

23。2%的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或院系就业信息栏;26。1%认为是人才招聘会;5。6%认为是学校就业网;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或亲朋好友方面得到就业信息的,分别占2。3%、8。1%;也有少部分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或其他渠道获得。

11。4%表示希望企业人士来学校做就业报告的主要内容是生涯规划;55。6%希望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8。7%希望涉及该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规划;6。4%希望应涉及市场经济基本规律;12%希望讲解关于员工的职业素质。62%的大学生希望其报告主要讲述在校期间应为就业做何准备,9%希望是关于如何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22%认为就业报告的主要内容是“成功的因素”。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近年来本就不大乐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了减少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扩大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等共同努力。

1。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对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就业,可以指定出台一些帮扶政策。一是待业求职登记制度。准许待业毕业生进行求职登记,并享受失业人员就业优惠扶持政策。二是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户籍迁入地民政部门要及时按照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三是优先安排就业制度。对城镇特困职工家庭、低保家庭毕业生实行重点推荐、优先安置;对零就业家庭毕业生,采取政府安排岗位等多种方式实行保底就业。四是免费服务制度。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免费培训、免费推荐、免收服务费用。五是就业见习制度。通过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为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免费提供3至6个月的见习培训,见习单位和地方财政部门为其提供基本生活补助。

2。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3。高校: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2)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3)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有67。01%的人觉得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xx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逐步由选修课过渡到全校公共必修课,将其与传统公共必修课等置于同地位。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新时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系统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为学生找到适合个体发展的职业目标,而且通过细化过程分解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另外,良好的目标意识促使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资源进行有益的活动,从而可以减少他们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这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尤为重要。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4)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xx年江苏大学成立学生创业学校。武汉大学也宣布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并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创业课教材,在全体本科生中增设“创业课”,教有能力的学生“做老板”。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素质要求、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引导等也是高校应加强研究的课题。

4。大学生: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树立科学就业观。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5。用人单位:科学用人,善于成为伯乐。

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本次调查仅局限于徐州地区的高校,时间仓促,收集的数据虽不能全部体现中国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中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需要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和企业单位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