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品德与社会教案四年级(通用10篇)

最新品德与社会教案四年级(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27 01:56:04
最新品德与社会教案四年级(通用10篇)
时间:2023-12-27 01:56:04     小编:字海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品德与社会教案四年级篇一

1.提升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尝试自己处理和解决班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3.强化自觉遵守班级规则、学校纪律的意识。

1.导入。教师引导:“作为集体的一员,同学都愿意为集体做好事,但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2.阅读与讨论。教师引导:“今天,我们不仅要解决教科书中‘红领巾信箱’中提到的问题,还要打开我们班的‘心里话’信箱,并在下节课召开‘我的心里话’发布会。让我们先从教科书中乐乐所在班级同学的来信开始吧!”

教师请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5~6页上同学们的“苦恼”,然后请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联系实际谈谈体会。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懂得在班集体中,同学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3.小组探究。教师拿出课前搜集到的同学中的“心里话”,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也可以让各个小组阅读事先准备好的故事,并做好向全班介绍的准备。教师在巡视学生的讨论时,应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的妥当性。

4.教师。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发布会做好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心里话”发布会做准备。

2.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说说“心里话”,并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说说解决的办法,同时引起全班学生的讨论与交流。

3.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

品德与社会教案四年级篇二

1.通过对生活中奇怪现象的剖析,激发学生探究物种入侵的兴趣,知道什么叫外来物种,懂得外来物种与外来有害物种的区别,初步了解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初步感知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以及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

2.了解外来有害物种疯长、蔓延的科学道理,知道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原来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使学生认识到物种入侵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了解外来有害物种疯长、蔓延的科学道理,知道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原来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

故事《谁是水中恶魔》。

把教材中其他国家遭受的损失制成卡片资料。

食物链图表。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龙虾吗?

2.我们原来并没有龙虾,你知道龙虾是从哪里来的吗?

简介龙虾的来历。

3.讨论:龙虾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4.教师介绍龙虾的危害。

师:我们把龙虾这种外来物种称为外来有害物种。

1.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还有哪些是外来物种?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从动物、植物等方面予以提示)。

2.出示紫荆泽兰图片。

这种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阅读课文中的资料《霸王草紫荆泽兰》。

交流讨论:为什么把紫荆泽兰称为霸王草?

3.物种入侵现象不仅我国有,其他国家也有。

听故事《谁是水中恶魔》。组织交流讨论,了解食人鱼的危害。

4.深入讨论:外来物种都是有害的吗?

教师介绍西红柿、马铃薯等外来物种,了解这些外来物种对促进物种多样性、改善人们生活的益处。

5.阅读《词语链接》,了解什么是外来有害生物。

1.集体交流我国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资料。

2.阅读:

《水上绿魔闷死昆明城》,了解水葫芦的危害。

阅读《水葫芦的自述》,讨论:为什么水葫芦会造成危害?

3.出示图表,了解我国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4.师生交流课外搜集的外来无踪入侵对其他国家造成的巨大损失。

出示图表资料:《外来物种入侵给有关国家造成的损害》。

5.讲故事《欧洲家兔吃掉澳洲大陆》。

讨论:为什么家兔会吃掉澳洲大陆?

阅读教材小资料:《为什么“地头蛇”斗不过“强龙”》。

教学目标:

知道有害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了解我国和其他国家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防范和管理的措施,明确对待外来物种的正确态度,引导学生积极行动,防御有害物种入侵。

了解我国和其他国家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防范和管理的措施,明确对待外来物种的正确态度,引导学生积极行动,防御有害物种入侵。

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引发了一场场灾难,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世界各国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防御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话题一:我国的对策。

1.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我国是怎么做的?

2.出示小资料:中国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的防范和管理。

3.阅读“新闻链接”材料,思考讨论:

(2)专家观点:出示“专业人士访谈”内容。

(3)教师小结:食人鱼会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产生严重危害,所以,剿杀食人鱼势在必行。

话题二:世界各国的行动。

1.阅读教材中材料:《中国加强对外来有害物种的防范和管理》。

1.教师小结: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化日。

话题三:我们的行动。

1.直击现场:根据课本中创设的情景,初步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法。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再次交流。

2.制定防御方案。

阅读《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

根据有害生物入侵的方式,制定我们的防御方案。

1.通过对自然资源利用历史与现状的了解,知道全球多种自然资源正面临短缺,在频频告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

通过对自然资源利用历史与现状的了解,知道全球多种自然资源正面临短缺,在频频告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布置小调查:家乡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

了解我国保护自然资源的相关法规。

同学们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日吗?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

品德与社会教案四年级篇三

1、请几名同学模拟表演,然后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来。(让大家感受由于一些人对自己不讲诚信,给自己带来的不快和伤害。)

2、活动:悄悄话信箱

a、把你遇到的类似的事情和当时自己的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这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不写姓名,放进“悄悄话”信箱。(悄悄话,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只是让学生讨论事实,不要点出人名,不给有过不诚信行为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引起学生对自己遇到的不诚不信对待的共鸣;引起学生对自己不诚不信的言行的反思,从而获得“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会。)

c、教师随机抽取阅读,谈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相机送出对同学们的“悄悄话”,并板书。

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2、“诚信”重要吗?自己应该怎么做?

找一找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关“诚信” 的故事或者格言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

朋友失信当时

悄悄话:

诚信是人不可缺少的东西。

品德与社会教案四年级篇四

1. 本册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指导纲要》第三学年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编写的。

2. 目标分级要求

本课程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思想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每一方面又各分两级。认知目标分为认识、理解两级;思想情感目标分为愿意、乐意二级;行为目标分学会、初级养成二级。

(1)社区——我的大“家”

(2)可爱的社区人

(3)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4)走进社区

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的.概况。知道各种设施的所在地,了解它们的作用。

在调查、了解、讨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鼓励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为社区美好的明天贡献一份力量。

(1)我的家乡在哪里

(2)我来做个小导游

(3)家乡特产知多少

(4)了不起,家乡人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能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

通过走访了解家乡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余,结合自己对家乡的了解,为客人做小导游,向客人介绍家乡的特产,名人名事,民风民俗,立下为家乡明天的建设贡献力量的宏志。

(1)我国的行政区

(2)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3)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了解祖国的版图。通过地图、图片、文字、歌曲等形式的呈现,了解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历史文明悠久,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同时也要结合当前情况,和对世界先进国家的对比,增强环境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回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镜头,感受祖国统一是全国人们所期盼的。

(1)我们的地球

(2)世界真奇妙

(3)我们这样生活

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位置及主要地形。通过图片及网上资料,了解世界各国的代表性建筑、文艺作品、动植物和矿产、科学成就、地貌特征及名人故事,激发学生对地球和世界各国的了解欲望和热爱之情。

阅读麦哲伦的故事,交流感受,激发对人类勇于探索、不屈不挠精神的敬佩之情。课后阅读科幻著作《海底两万里》和《地心游记》,丰富想象力,加强了解地球的兴趣。

通过各方面、多途径的了解,懂得科技和艺术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激起热爱科学、热爱艺术的思想感情。

本册教材具有目标明确、块状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以激发三年级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都是通过亲人走访,实地查访,并结合实际行动来展开的,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和行动真正落到实处,便于激发感情,让思想感情有所依附。这是《社会与品德》从空对空真正着落到地面,脚踏实地的一大进步。

全册资料详尽,便于老师取、舍适当的资料来上课。

1. 认真掌握目标,灵活运用教程。

2. 坚持知行统一,注重教学实效。

3.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充分发挥配套教材的作用。

4. 教学中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

1 社区——我的大“家”

2可爱的社区人

3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4走进社区

5我的家乡在哪里

6我来做个小导游

7家乡特产知多少

8了不起,家乡人

9我国的行政区

10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11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12我们的地球

13世界真奇妙

14我们这样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案四年级篇五

学习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感知家乡人的可爱,简单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与热爱。

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同学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发生自豪感。

教学挂图

1、 讨论:什么是家乡人?

2、 说一说家乡话,加深对家乡人的理解。

我们的家乡话与普通话有区别吗?讲一个小笑话,用普通话讲一遍,再用家乡话讲一遍,看看有什么不同?也可以用外地话讲一讲,看看与自身的家乡话有什么区别。

3、 欣赏、诵读古诗《回乡偶书》,理解家乡人浓浓的家乡之情。

1、 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

2、 让同学夸夸自身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对他人有协助的人,对家乡有贡献的人。

3、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家乡的名人的`,夸夸会查资料的同学。

1、 在同学查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同学讨论填写“家乡人光荣榜”

先小组填写,再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2、 让同学用简短的语言介绍家乡的人物。

1、 说一说: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家乡人?

2、 设计“我的服务计划”。

1、 听老师讲“飞来峰的传说”,谈谈自身的体会。

2、 同学讲一讲自身知道的有关家乡的传说。

1、 古人对家乡的感情也很深,他们写了不少有关思乡之情的作品。

欣赏古诗《静夜思》

2、 下面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作家,写写自身对家乡的感情吧。

3、 同学各自练写。

4、 写后交流

品德与社会教案四年级篇六

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科书《温暖的家》单元“今天我当家”主题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教学活动使同学感受家长的辛劳,从而理解家长,将对家长的爱转化成为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和的事情的自觉行为。学会统筹布置家务,制定计划,并将计划付诸实施。

教学过程。

生:愿意。

生:行。

师:不过,这个家怎么当,大家还得想一想。和同学们互相交流交流。(想一想,意在让同学充沛调动大脑里已有的生活经验,回想自身观察到的家长在家一天的工作情况,模仿拟定自身的计划)。

小朋友们纷纷地开始了“当家人”计划的讨论,一些小朋友干脆趴在桌子上开始写计划。五分钟后,陆续有同学拿着写好的计划让老师看……小朋友们对家长在家做的事情早已司空见惯,觉得做这样的计划实在太简单了。一点也不谦虚。

师:看来大家写得差不多了。下面,每个小组推荐一份计划,我们大家一起来评判一下。

视频展示仪展示计划。

第一小组计划:今天我当家。

1.拖地2.洗碗3.叠被子。

4.收拾家5.写作业6.做饭7.买菜。

生:老师。他们家怎么一起床不叠被子?(嘻笑声)。

生:他们家怎么吃了饭才买菜啊。

生:他干活的顺序好象不对劲。

第二小组计划:(内容略)。

……。

第三小组计划:今天我当家。

1.洗脸、刷牙2.做早点3.叠被子、收拾家。

4.拖地、擦桌子5.出去玩一会儿6.买菜、做饭。

7.午休8.写作业9.玩一会儿。

10.买菜、做饭11.洗碗12.睡觉。

生:老师。自身的事情不应该写在计划里。

生:老师。我觉得计划应该写上什么时间干什么?要是睡个懒觉,就干不了这么多的事啦。

生:老师。这个计划里的好多事情,我们只能帮着家长做。

生:对!就是!不要说我们不会做!就是会做,我爸我妈也不让我做。

这不正是许多家庭真实的写照吗。这不就是造就中国千千万万缺乏自理能力小朋友的主要原因吗。于是我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要求。

师:虽然同学们都提出了一些看法,但老师认为大家的计划写得还是非常不错的,说明大家都特别认真地对待了这件事。下面,根据刚才对这些计划的看法再接着讨论,研究一下我们在写这个计划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讨论在更加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了,教室里乱糟糟的,听不清具体的一句话,但仔细观察,倒也没有做闲事的,一些小朋友在发表着自身的高见,一些小朋友在争吵着,面红耳赤。这个局面似乎比刚才认真了许多,大概是意识到模仿天天能看到的事情,写一个计划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吧。

差不多十分钟过后,教室里渐渐恬静了下来。于是我引导同学讨论汇报结果。

生:我们能干的就写,干不了的就不要写。

生:要写上干活的时间。

生:像洗脸、刷牙这些自身的事情不要往上写。

生:我觉得写了就要去做。

……。

通过讨论,使源于生活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而高于生活,使其对生活具有了切实的指导意义。

师:“非常不错,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身提出来的要求重新调整自身的计划。计划写完后用双面胶贴到黑板上。”

教室里恬静了下来,大家都认真地做起了自身的计划。一份份计划陆续被贴到了黑板上,黑板变成了小朋友们的作品展览板。计划比刚才有了很大的进步。无序的生活琐事变得有了条理,小朋友们似乎对统筹布置有了一定的认识。

下面是计划书案例。

计划一:今天我当家。

我的计划在星期六,早晨7∶00起床后,我要做这样一些事情:

1.叠被子;2.收拾家;3.擦地、擦桌子;4.买菜、洗菜;5.蒸米饭;6.洗碗。

计划二:今天我当家。

6∶30起床叠被子7∶00买早点8∶00收拾家。

10∶00买菜11∶00帮妈妈做饭10∶30收拾碗筷。

计划三。

我准备在星期六七点钟起床后做这样一些事情:叠被子、收拾家、买菜、洗菜、洗涮碗筷、午休、学习、帮妈妈做饭、洗涮碗筷、看电视、给爸爸妈妈捶背。

……。

师:同学们的计划写得都非常好。但是希望它不只仅只是一份计划,既然写了,就应该很好地落实。请大家把计划拿回去,过两天休息,实践一下,我想,你们的行为肯定会给家长一个惊喜的,你们的收获也将是巨大的。

与事先料想的差不多,大局部小朋友进行了认真的实践,但有个别小朋友早不知把计划扔到了哪里。翻看实践后交上来的计划书,显得有些激动,我们的教学活动与生活有了真正的碰撞,家长在小朋友们的计划书上写道:“小朋友。你长大了。”、“璐璐。妈妈今天特别高兴。”、“希望学校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这些看似正常而并不寻常的家长的殷切期望,让我们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任务的坚巨,这也正是课程改革要迫切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品德与社会教案四年级篇七

通过家庭中特殊日子的整理和家庭中难忘事情的回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我爱我家”的情感。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

产生“我爱我家”的情感。

一、学生先自己完成xx页家庭大事记表。

二、学生交流各自家中的大事。

三、交流自己家中的特殊日子。

四、美文欣赏。

学生先听。

再交流为什么“糖”是苦的?

五、设计家庭吉祥物。

交流家庭吉祥物,说说各自代表的意义。

课后小结:通过对家中大事情的回忆,通过家庭吉祥物的设计,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家庭的重要性。

品德与社会教案四年级篇八

教学要求。

2.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同情残疾人的不幸。愿意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图片、名言收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画欣赏。

1.出示图片:(1)仔细观察这幅画,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2)从这幅画上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二、角色扮演。

1、同桌一起扮演一下图中的盲女和她的同伴。

思考:扮演盲女的,请设想一下,双目失明的你对大自然的美景有怎样的渴望……。

扮演她的同伴的,想一想你会对盲女述说什么?

2、指名扮演。

3、通过亲身的扮演体会,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全班交流)。

三、体验启发。

3、指名说。

5、学习p9-10上的资料,小组讨论:谈感受。

6、说说你都知道哪些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从他们的身上你都学到了什么?

四、总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学生自由发言。

二、辨一辨。

1、出示p11图画。

提问:图片上的两个小朋友谁对谁不对?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2、补充阅读p11《小辞典》。

3、出示p12《一个残疾儿童的信》。

想一想,林林最感焦虑的是什么?假如林林来到你们班,你将会怎么办?4:小结:模仿残疾人的样子是不尊重残疾人的表现,这样做是不对的。主动帮助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关心残疾人的表现。

三、说一说:

1、读一读小故事,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我国政府是怎样关心和保护残疾人的?

阅读p14教材,班级讨论交流。

3、师:国家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做了许许多多的益事——组织残疾人乐队、给残疾人捐款、社会办福利工厂、修残疾人坡度通道、开办残疾人学校等等。那我们能为这些有特殊困难的群体做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四、全课总结:

关心、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表现,我们从小就要为其努力,做到在生活上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在精神上鼓励、支持他们,成为文明的好少年。

生死不离。

教学目标:

2、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的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

你对这地震有什么了解吗?

二、讨论交流。

(图片感受)。

1、出示图片——英雄的图片。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学生发言)。

师小结:可以这样说,他们都是好样的!!!

2、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去读读他的故事。

3、读一读,再讨论交流。

你有什么感受?(敬佩、感动)。

他们在地震中都做了些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学生举手,畅所欲言)。

值得吗,为什么?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分组讨论讨论后再交流:沉着冷静,勇于救人,临危不惧)。

如果你是邹雯樱,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说说)。

4、小结。

多勇敢的孩子啊!多坚强的少年啊!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三、明心见性。

这如一首歌中唱得好:(播放歌曲)。

“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那里,想着生活继续,

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

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离,我数秒等你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

我看不到你,你却牵挂在我心里。

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搭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爱是你的传奇,彩虹在风雨后升起。

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这一刻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各抒己见:捐款,捐物,去前线和他们结成一帮一的好朋友,与他们通信鼓励他们……)。

据民政部门统计全国已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近600亿元。

是啊,大灾之后是大爱!这一个个捐款箱凝聚了我们多少深情啊!这一根根蜡烛有寄托了我们多少的哀思与祝福!(出示捐款的图片)。

出示:“汶川你好!汶川期待你重新站起来!”

四、总结延伸。

唱《生死不离》。

教学要求。

3、关注生活周围和社会上贫困和不幸的人们。

4、积极参加支援灾区和“希望工程”、“手拉手”等社会救济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2、学会关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

教学准备:歌曲、图片、小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说“爱”是什么?

小组交流:

当自己生病或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最需要的是什么?

这时别人对你的爱意味着什么?

二、听一听(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

1.放音频:

歌曲《爱的奉献》。

2.想一想。

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3.说一说。

你都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听过这首歌?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我曾经遇到           (    )。

我在电视里看到       (    )。

我在报纸上看到       (    )。

我听爸爸妈妈说的     (    )。

我在网上查到的       (    )。

4.小结:

我们的周围有多身体有病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学一学。

自读p16《我怎么办》。

1.小组交流:

燕燕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她是什么心情?

燕燕此刻该怎么办?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小结:

3、阅读p17上的日记(同桌互说感受)。

4、讨论:如果不幸发生在我身上,我最希望的是什么?

5、阅读p18上三段场景文字,小组说一说我该如何做?

四、读一读。

全班带有感情的朗读小诗《手》。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想一想。

1、自读p19上回音壁。

2、同桌交流感受。

三、读一读。

1、阅读p19小资料。

2、提问:

你了解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吗?

3、看看p20小讨论。

说说文中的同学谁的想法对谁的想法不对?为什么?

4、你见过或亲身参与过这种活动吗?说说当时自己的心情。

四、说一说1.小组交流理解p20说一说内容。

2、出示小黑板:

“愿爱的阳光洒进每一个贫困的角落,赶走贫病与忧伤。”

“愿每一个受助的人走出困境,每一个给予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

3、请同学在小组中谈感受。

4、请同学说一说自己收集的类似名言。

五、全课总结激发情感1.再次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师生同唱。

2.总结升华:在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顺利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他们在生活、学习上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需要我们的爱心、帮助。也许由于我们的爱心,他们就可以和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上学、读书,和我们一样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让我们也为他们献上一份爱心。

六、布置活动。

以小队为单位,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

活动对象:本校、本地区、其他地区的残疾人或生活有困难的人。

活动形式:写慰问信,捐送图书,学习用品等,或帮助他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目标:

1、复习环境污染产生的各种危害,树立危机意识、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身边做起,从校园生活做起,人人争当环境小卫士。

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确立一个理念“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2、为“学校垃圾”分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出方法回收废弃物。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交流各种污染情况。

2、师小结,导入新课。

二、引入主题。

1、谈话,引入。

2、分类:根据垃圾的用途进行重新分类。

(1)讨论:你知道垃圾的回收有哪些方式?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代表发言。

(3)小结:(定位一种思想)垃圾是一种放错的资源。

三、分组制作。

1、师激发学生动手创作。

2、师讲解创作注意点。

3、学生分组创作。

4、作品展示,学生简介创作过程。

5、小结。

四、延伸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创作环保标语,唤醒社会关注环保。

一、教学目标:

情感:我们应该尊重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与邻居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准备:

1、师生收集我们身边有关的民风民俗的资料,查找相关的网站、网址,了解有关信息。

2、教唱歌曲:《大中国》。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呢?

(出示56个民族的大照片,贴在黑板上)。

教师小结:对,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大家庭中住着56个民族,有着13亿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建设我们祖国而做贡献。

3、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呢?谁能举例说一说呀。

(引导学生从衣着、语言等方面来说)。

小结:除了衣着、语言不同,在饮食和居住环境上也有差别。比如:有的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有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帐篷,有的住窑洞等等,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板书课题:不同的民风民俗。

(二)、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民风民族。

1、出示事例,了解风俗。

(播放周总理参加傣族泼水节的活动录象)。

学生展开讨论:

(因为周总理认为:用伞挡住水是对傣族人民的不礼貌,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伤害了傣族人民的情感,要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样才能与傣族心心相连)。

2、同学交流,丰富了解。

学生交流、汇报。

(伴随着学生的汇报,并让学生大致介绍这个民族的情况,人口、分布等)。

(三)、正确对待传统习俗。

教师出示一位学生的烦恼:自己的各个结婚,但因为村上有这样的习俗,结婚要摆酒宴三天,大吃大喝,因为自己家里比较穷,父母想不摆了,但觉得只是习俗,怕村上人说,所以只得去借钱摆阔,他感到不可理解。

学生讨论,他们这样的做法怎么样?

(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真正懂得:我们要继承优秀的民风民俗,对于一些不良的习惯,我们应该要抛弃,培养正确对待传统风俗的态度)。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同学们,我们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我们也只有积极继承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使我们具有更大的发展前途,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有关民风民俗的网站,希望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去查询,我们可以在上面查到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

品德与社会教案四年级篇九

知识目标:了解自己家的经济来源的组成和具体有哪些项生活支出。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分担家庭责任的能力。

情感目标:懂得自己父母挣钱的不易,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收入,同时明白自己家的家生活支出有那些以及自己的花销占多少。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家的经济来源的组成和具体有哪些项生活支出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分担家庭责任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了解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了解所带班级同学家庭收入来源。学生向家长调查统计家里的一个月固定支出及一年的不固定支出。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居家过日子,都离不开钱,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那我们这些小同学今天参与当家,了解自己家的收入来源。

本节课我们来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调查一下家庭收入的来源。

二、老师将同学按照自己家长的职业进行分类:工人家庭、科技人员家庭、个体经营家庭、农民家庭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家的收入来源。

我们发现同学们所说自己家的收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靠自己的劳动换得的工资或卖粮的收入以及个体劳动者靠经营收入这种经济来源叫劳动收入;还有一部分的.家庭像书中小朋友所说如房租、股票、保险等叫非劳动收入。

你家的属于那种是其中一个或两个。

三、教师补充:对那些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我国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正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一、说说“我”花家里多少钱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算算,从开学到现在你花了家里多少钱除了咱们书上所列举的三项你们的花费还很多如伙食费、服装费、特长费、医疗费、娱乐费、零用钱等其他让父母给你补充。

那我们把生活中的花销叫支出,有的是每天每月必须花的钱,叫固定支出。还有的是大额花销和预想不到的支出叫做非固定支出。

说一说:你家的固定支出是哪些?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指名学生来汇报。

那你家的不固定支出又有哪些?请你把它认真填写在书上。

你们的支出有一部分是固定支出如学费、还有一部分是不固定支出如买衣服等。

二、学着当妈妈的小帮手。

将自己家的每一项支出写在一个单子上,然后告诉妈妈花了多少钱。同学们我们算一算自己的消费占家里总消费的比例。

小结:孩子们,每一个家庭的花消,培育孩子则占很大的比例,所以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节俭,尽量少花钱。

品德与社会教案四年级篇十

1.学生通过了解我国学校形态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知道学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变化、在进步,并发展学生的时间意识。

2.培养学生解读图片的能力,以及比较不同、寻找差异个共性的初步能力。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到了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学校,谁来说说有哪些种类的学校呢?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讲各种各样的学校。

二.出示插图“古代私塾”

问:图中两个分别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师述:这就是古人读书的地方。古时候人读书,都到老师家中去读书的,那时称老师为先生,穷人家的孩子是读不起书的,只有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去上学。

六.小组讨论:你希望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说一说,再画一画。

七.“未来的学校”画展,评比谁的构思最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