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俄罗斯的社会概况、人民的生活。
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96~97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俄罗斯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上一节课,透过格林和安徒生的家乡,我们了解的只是部分欧洲的`状况。其实,还有一个国家在欧洲占有很大的面积,这就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2.识图练习。在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上查找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
3.阅读与探究。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4~45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上的图片。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也提供给学生。
思考:(1)俄罗斯的国旗、国徽有什么含义?(2)俄罗斯有怎样的气候特点
4.交流与讲解。让学生根据前面活动充分展开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给予补充和讲解。
5.自由讨论。教师引导:“俄罗斯是我国的近邻,两国人民有着长久的友谊和交往,同学们可能也知道一些有关的情况,大家可以交流一下。”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并且给予必要的补充与纠正。
6.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要准备好有关俄罗斯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2.要准备好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3.教学中对俄罗斯的介绍,不要搞成地理知识介绍,也不要面面惧到;只要侧重与比较简单的社会状况、特点和俄罗斯在科学技术、文化技术、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就可以了。
家庭作业
预习与探究关于北美洲的社会状况。
评价建议
就学生对俄罗斯的了解程度给予口头评价。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二
1.知道现代社会有竞争,更需要合作,竞争对手也是朋友。
2.通过活动,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有关竞争与合作的故事。
2.气球。
一、鳗鱼的故事
1.阅读《鳗鱼的启示》故事。
2.思考: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让学生明白:当今社会,既有竞争,更需要合作。现代人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迎接各类挑战,参与各类竞争。
二、竞争是什么
1.思考:看到竞争这个词,你所想到的。
如:可以是某个词语,也可以是某种场面或某个具体的事件。
2.讨论: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竞争和这些竞争的作用。
三、夹球同行
1.规则:两人背对背夹住球,不准用手帮忙;两人侧身背靠背向着前进方向运球,不许一前一后运球;交换球时,运球的同学不能用手,但其他同学可以用手帮忙换;中途掉球后,捡回球从球掉的地方重新开始参加比赛。
评分:第一到达终点得10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依次得8、6、4、2分。球掉地一次扣1分,手碰球一次扣1分,一前一后运球扣1分。
2.思考:哪组跑得最快?为什么?这个游戏中,你想到了什么?
四、论坛辩论
辩论题目:合作重要还是竞争重要。
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在我们的生活中,竞争与合作无处不在。竞争,可以促进发展;合作,更有利于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使发展更健康、更协调。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今天,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包打天下,任何重大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集体的智慧。竞争需要合作,合作中存在竞争。
鳗鱼效应
什么是鳗鱼效应
鳗鱼效应是指在已慵倦的人群中加进一个有威胁的人物、刺激人群的紧张度从而保持整体活力。
“鳗鱼效应”告诉我们,竞争可以激发人们内在的活力。在企业管理中同样如此,管理者应该培养员工积极的竞争意识,给员工一个适度的竞争舞台,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永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
鳗鱼效应的由来
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总是还没到达海岸都已经口吐白沫,渔民们想了无数的办法,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但都失败了。然而,有一条鱼船却总能带着活鱼上岸,他们带来的活鱼自然比鱼贵出好几倍。
这是为什么呢?这条船又有什么秘密呢?
后来,人们才发现其中的奥秘,原来他们在沙丁鱼槽里放进了鲇鱼。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鱼槽里同时放有沙丁鱼的鲇鱼时,鲇鱼出于天性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在鲇鱼的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其内部的活力,从而活了下来。
与此相似,日本也有一个渔夫故事。
日本的北海道盛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许多渔发都以捕捞鱼为生。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
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奇怪的是,返回岸边之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而其他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怎样对待捕捞到的鳗鱼,回港后全是死的。
由于鲜活的鳗鱼要比冷冻的鳗鱼贵出一倍,所以没几年功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周围的渔民做着同样的事情,却一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
原来,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仓的鳗鱼中,放进几条狗鱼。
鳗鱼与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了名的死对头。几条势单力薄的狗鱼遇到成仓的对手,便惊慌地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这样一来,一仓死气沉沉的鳗鱼被全部激活了。
这就是“鳗鱼效应”的由来。
启示: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庸碌无为。一个群体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因为相互的依赖和潜移默化而丧失活力,丧失生机。一个政体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逐步走向懈怠,甚至走向腐朽和堕落。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丧失进取的意志,就会因为安于现状而走向哀亡。鳗鱼因为有了狗鱼这样的对手,才长久地保持着生命的鲜活。美洲虎因为有了美洲豹这样的对手,才重新找回了逝去的光荣。有了对手,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有了对手,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就只有等着被吞并,被替代,被淘汰。
许多的人都把对手视为是心腹大患,是异己,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其实只要反过来仔细一想,便会发现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而倒是一种福分,一种造化。因为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有种危机四伏的感觉,它会激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善待你的对手吧!千万别把他当成“敌人”,而应该把他当做是你的一剂强心针,一副推进器,一个加力挡,一条警策鞭。善待你的对手吧!因为他的存在,你才会永远是一条鲜活的“鳗鱼”,你才会永远做一只威风凛凛的“美洲虎”。
狗鱼相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竞争对手,包含了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新的目标、新的方法;包含了你身边的制度、你的领导、一起协作的同事;包含了挑剔的客户与朋友;包含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同事以及他(她)不一样的性格、爱好、习性;不管任何一个人、不管任何一个团队、不管任何一个社群,都会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要么扮演着鳗鱼的角色、要么扮演着狗鱼的角色;用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敢勇面对身边的人与事,相信我们的事业将因此更精彩,生活将因此而更美好。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面对新生活、新挑战的积极心态。知识:知道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认识初中生活的特点。
能力:与学生一起探讨收集信息的途径、方法。尝试与好朋友商量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或困惑。做好上初中的各项准备工作。
教学重点
了解中学的学习环境、感受中学的学习氛围:了解中学生活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产生对中学生活的向往,开始做好进入中学生活的各种准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一些初中校园生活的信息。
学生准备: 课前问询邻居或亲戚家哥哥、姐姐初中生活的情况并作好记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87-p88页内容,话题为“走进中学校园”。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89-p90页内容,话题为“相约在中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信息交流会
1.教师导言:同学们,充满情趣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我们将迎来崭新的中学生活。课前,我请同学访问过亲戚、邻居家的哥哥、姐姐,了解到了一些中学校园的学习、生活情况。现在,我们就来开一个信息交流会,大家汇总我们打听到的信息。
爱心
用心
专心 1
上中学的某一天。
2.小组活动:每个同学都憧憬一下明天的我是怎样的。(鼓励学生思考的范围广一些,可以憧憬自己的学习情况、交友情况、一天的校园生活,也可以憧憬自己的某一方面的进步等)
3.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憧憬,可以述说,也可以表演。
小结:刚才,大家的憧憬都是快乐、美好的,这是因为新的环境、新的氛围、新的要求会造就新的“英雄”。每个同学走进初中校园,又会是一个新的开端,新的挑战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只要你勤奋、努力,你就会成为一匹“千里马”。
板书设计
走进中学校园
紧张着、忙碌着、收获着、快乐着
第二课时
活动一 与新生活过招
1.教师过渡语:中学是我们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这一转折在给我们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会使我们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下面我们要进行的活动就是与新生活过招,老师说出一个初中新生活的特点,你就说出迎接新生活的准备或应对办法。
2.师生过招:(教师说出大家刚才打听到的中学生活变化,学生说出应对办法,教师相机指导。如:同学见面互不认识、学习科目增多作业做不完、在校时间比较长、学校中餐不合口味等问题)(这个活动还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担忧,教师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3、读读课本89页老师的建议
3.把自己的梦想折成小船,代表着让自己的梦想远航。
爱心
用心
专心 2
校友,也许你们会走进一个完全不熟悉的环境,独自开创新的生活。不管你们将面临怎样的学习生活,我都不担心,因为,我们班的孩子都是有梦想的,让我们相约在中学吧,在中学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2.为自己还没有实现的梦想或即将追寻的梦想拟定一份计划书。3.找你的朋友交流计划书,并请他提出宝贵意见。
小结:在我们走进中学校门前,老师还想提醒大家的是,中学的老师可能会把大家当大孩子看,有很都小事情都会鼓励大家自己解决,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别忘了找好朋友商量一下。
板书设计
相约在中学
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爱心
用心 专心 3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体会人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的可贵。
能力: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自己做起,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知识:认识到地球为人类的生存了空间和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和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到自然灾害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学习一些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自救的方法。
本单元以人类的家园为主线,将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地球之间所存在的奉献与获取、建设与破坏、减灾与自护等方面的辨证关系和内容整合为一个单元。
本单元力求课程内容生活化,易于学生接受,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形成关爱大自然、感激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通过了解家乡生态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认识到当前地球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本单元的每个话题都十分注意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性。单元话题切入口虽小,但知识含量大,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并注意将品德的形成与知识的学习相融合,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知识技能的掌握相结合。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初步学会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题一“只有一个地球”,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为人类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培养其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前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1.“感悟地球的奉献”,既让学生认识地球对人类的奉献,又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一些特点及其对人类的意义,懂得资源的双重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使学生了解到森林、水、土地等资源不仅能直接为人类所利用,还对生态环境的好坏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减少和破坏会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2.“论证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重在让学生通过对温度、水分、氧气三个条件的比较,认识到茫茫宇宙只有地球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
3.“为地球的健康把脉”,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资源正在受到破坏,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原因,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后果,以帮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破坏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4.“专科门诊”,让学生了解地球母亲的痛苦及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程度。使学生看到人类已认识到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及其后果,并正在为此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
5.“小记者行动”,引导学生结合本地情况,了解和关注本地的环境状况,尝试着写一份调查报告,并将好的建议给有关部门。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主题二“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主要让学生了解家乡和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一些消费行为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树立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1.“我们的生活与资源环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消耗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进而认识到地球环境的破坏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密切关系。
2.“留住大自然的绿色”,让学生围绕如何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展开研讨,学会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积极参与建设美好环境等措施,留住地球的绿色。
3.“节水行动尽在你我他”,让学生从资源匮乏和人们节水意识淡薄的反差中,感悟节水的重要,了解节约用水的种种方法。思考在生活中怎样减少水的消耗,提高水的重复使用率,并意识到节水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4.“为减少垃圾污染献计献策”,让学生通过研讨认识到可以从三个方面减少垃圾污染:减少资源的使用——消耗的资源越少,产生的垃圾自然就越少;“废物”的继续使用;废物再利用。在此基础上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思考如何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力所能及地减少垃圾污染。
主题三“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让学生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到自然灾害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了解人类为应对自然灾害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采取的预防和预报措施。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英勇抗灾的可贵。学会一些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自救的方法。
1.“地震灾害”,让学生了解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地震灾害,及其对人类造成的重大损失——地震会摧毁人类的美好家园,夺走美好的生命;了解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知道家乡距离地震带的情况,引导学生正视地震的发生,并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
2.“洪水灾害”,让学生知道我国江河众多,自古以来就常常发生洪涝灾害,使人们丧失生命,痛失家园。
3.“调查家乡的自然灾害”,让学生知道世界上除了地震和洪水灾害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它们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以进一步感受自然灾害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了解本地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表现和危害,知道本地人们为防灾抗灾所采取的措施及在灾害面前团结互助的感人事例。
4.“灾害预防有良方”,让学生懂得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采取的措施不是消极地等待、逃避,而是积极的应对。只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灾情预测和防灾减灾知识的兴趣。
5.“灾害中的自救”,让学生懂得很多时候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并不是直接来自灾害本身,而是由于人们的无知和莽撞。因此,要学会一些灾害自护自救的常识,掌握自护自救的技巧。
6.“灾难中见真情”,使学生认识到灾害无情人有情。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五
1、了解、感受国际恐怖主义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
2、了解一些倡导和平的国际组织的名称和作用,了解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贡献。
3、知道诺贝尔和平奖的意义及其获得者的贡献。
4、感受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在促进世界和平中的伟大力量。
了解一些倡导和平的国际组织,知道它们为世界和平发挥的作用与所作的贡献。
感受奥林匹克精神的伟大魅力,懂得体育事业在世界和平中的重要作用。
1、搜集世界各地恐怖事件的图片、数据。
2、了解近年来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搜集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事例。
3、搜集一些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事例。
4、学做千纸鹤。
5、了解象征和平意义的事物和它们的故事。
一、导入
世界性的战争虽已停止,但人类企盼的真正和平仍远未到来。国际恐怖主义、国内武装冲突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全球,它使成千上万的人惨遭毒手,难以计数的财产被摧毁,数以亿计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遭到破坏。
二、触目惊心
1、出示“9?11”事件图片,请学生介绍“9?11”事件的有关数据。
2、学生交流感受。
3、新闻发布会:近期世界各地发生的恐怖事件或武装冲突。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
三、共商大计
1、面对如此猖獗的恐怖主义,你们有什么妙计来促进世界和平呢?学生交流。
2、学习有关“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和《日内瓦公约》的资料,交流感受。
3、你还了解哪些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的组织或行动?
四、橄榄绿风采
1、了解维和行动的含义。
2、维和行动资料展示、交流。
3、中国维和部队介绍。
4、“活动角”:写出几次你印象较深刻的联合国维和行动。
5、交流感受。
五、小结
为了共创和平,国际社会正在进行多方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世界和平的希望。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为了共创和平,不光是许多国际组织在不懈努力,全世界每一个热爱和平的人都在不懈努力。
二、了解诺贝尔和平奖
1、阅读《诺贝尔和平奖的由来》。
2、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话?
三、了解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事迹
1、阅读马丁?路德?金、曼德拉、特里莎修女的简介。
2、教师补充介绍三位获奖者的生平事迹。
3、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其他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事迹。
四、团结、和平、友谊的盛会
1、师讲故事《硝烟场上的足球赛》,学生交流感受。
2、介绍古代奥运会,了解体育竞赛就是为了消除战争。
3、介绍现代奥运会的由来,朗读顾拜旦的演说词。
4、介绍“欧文奖”,理解体育运动是对世界强权、种族歧视和各种不平等的抗争。
5、讲奥运故事,理解奥运会“重在参与”的宗旨。
五、和平寄语
1、表达向往和平意愿的方式有很多,你了解哪些?
2、学生制作寄托和平祝福的千纸鹤,写上和平寄语。
3、课后可以以其他方式为世界寄上和平祝福。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六
1.《源远流长的中外交流》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学生能从各种媒体深刻感受当今中外交流的频繁,大致了解中国目前在国际舞台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对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瓷器、丝绸、青铜器、四大发明等)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历史上的中外交流了解有一些,如从图书中了解到郑和下西洋一类的故事,从网络和图书中能够查阅到相关资料来丰富这方面的认识。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如何走向世界,实现与世界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上知之甚少,只了解故事内容,没有深入思考这种交流的对于世界的意义,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历程没有形成清晰的线条,也就难以形成对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的认同感。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古代中外交往悠久的历史,感受中外交流促进世界发展的历程,带来的共同发展。教学难点是:认识丝绸之路是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汇点。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1.从“丝路驼铃”到“海上交流”,地域范围的拓宽源于当时科技得到进一步发展;2.不仅让学生感受古代中国在推进世界文明上的作用,也应看到世界文明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感受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交融,相互交流源远流长。
设计思路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理念,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获得。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学习,其前提是学习的兴趣。因此本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多媒体教学,即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将历史在课堂中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事件及人物;阅读法,即让学生联系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阅读教材,为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合作学习法,即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开展学习,使问题得到拓展和延伸,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能,以此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及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第一课时:考古发现带来的思考、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交流、古今丝绸路,同为交流桥。第二课时:相似文化背后的思考、郑和下西洋,海上交流的巅峰。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代中外交流带来的共同发展,为古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具有的独特魅力而骄傲。
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外交流的历史,知道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主动收集整理资料,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和同伴交流看法,努力达成共识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中外交往悠久的历史,感受中外交流促进世界发展的历程,带来的共同发展。
教学难点
认识丝绸之路是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汇点。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世界地图,标明丝绸之路线路;《丝绸之路》视频;《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以及
《郑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
学生准备: 收集古代中外物品、文化交流的资料;网上查找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资料,共同准备:课前收集体现日本和韩国文化特征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郑和下西洋的相关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2.教师从以下方面相机点评:(中外交往时间久远、传播距离远、中国古代文化灿烂,优秀的纺织工艺得到世人的珍爱)
4.学生猜测,教师把握学生认知起点,对了解张骞出使西域或丝绸之路的学生给予肯定。
5.小结: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形成了路。2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有一个人开辟了这样一条路,沟通了中国与欧亚的交往。这就是——中国古丝绸之路。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古代,探访丝绸之路,去看看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出示课题: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丝路驼铃。)
3.了解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交流
(1)阅读教材p2-3 页中外交流资料
(2)阅读自己搜集的“丝绸之路”上中外人物交流学习考察资料。(3)学生反馈:在这条沟通欧亚的丝绸之路上,中国与外国有哪些方面的交流?(4)(课件:播放视频《丝绸之路》)全班讨论: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给世界各国和人民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教师相机点评:经济发展 物质丰富 增进友谊 文化传播„„)
3.小结:是啊,古老的丝绸之路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了新的发展与飞跃,她展示着现代的中国以开放的胸怀,加强对外交流,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正如世人所说:世界上有无数条路,却没有一条像“丝绸之路”一样,承载者着千年古史,编织着四方文明,他让中国汉唐盛世焕发出丝绸般耀眼的光彩,并延续至今,她是一根纽带,让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在这里汇合。
板书设计
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
——丝路驼铃
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第二课时
活动一相似文化背后的思考
2.学生展示在课前已经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3.师:一衣带水的邻邦为什么在这么多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4.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日本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的资料,教师补充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的有关资料。组内进行交流研讨。
(1)(课件:出示海上“丝绸之路”线路图)引导学生读图,了解中外海上交流涉及的范围。
(2)师生相机补充介绍海上“丝绸之路”,理清中外海上交流的历史。
活动二郑和下西洋,海上交流的巅峰
1.师:海上丝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而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则让中外海上交流达到顶峰。
2.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和意义。
教师点评意义: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并且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师: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扩大了中外友好关系,为世界航海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既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也是全人类的自豪。今天我们纪念郑和,就是要大力继承和发扬郑和敬业献身、忠心报国,敢为人先、科学探索,百折不挠、奋勇拼搏的伟大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增强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凝聚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为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就是要继续发扬崇尚和平、敦信修睦的伟大精神,巩固扩大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为世界持久和平与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3)网上查找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资料,谈谈对交流促进发展的理解。4.小结:“丝绸之路”成为中外交往的代名词,陆路通道沟通我国和亚洲、欧洲各国,海上通道则沟通我国和日本、韩国、东南来各国、非洲各国。古代的陆路和海上交流为交流各方面都带来了经济利益与文化发展,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板书设计
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海上交流
海上丝路:架起东亚、南亚、非洲、欧洲交流的桥梁
航海史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
和平的桥梁
民族昌盛的结晶
2.《飘扬的五星红旗》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城市中的小学生对联合国这一称呼有所耳闻,大致能够了解到这是一个国际性组织,但对联合国组织的历史及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知道得并不多。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渠道,六年级的学生也容易知道我国参与到一些国际事务中,如承办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界博览会,从而初步感受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了一定角色,占有一席之地。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六年级的孩子会从不同渠道获得一些信息,但受年龄的限制、视野不够开阔,对中国外交及参与国际事务的大事件的关注较少,对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了解更少。孩子们很少会去思考:参与国际事务对中国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不容易感受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较难从此方面激发出学生内心的民族自豪感。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中国走入联合国的历程,知道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是:了解中国加入世界各种组织的情况和意义,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由衷地为祖国的进步和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力求选择一些让学生能感受、能理解、能进行比较的事、物,从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事物切入,让学生感受祖国的进步和发展。注重教师补充相关信息的同时,让学生运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料、图表等信息资源,学会分析和判断,展开深入的思考,获得感悟和认识。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突出学生情感体验。首先我让交流资料,梳理我国的外交发展史,由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谈起,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恶劣的国际环境。其次集体讨论,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其在中国外交史上的意义。接着师生进行国事交流,整理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大事记,了解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历程与意义,进一步认识“弱国无外交”。再次用照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已经是国际社会中重要的一员,不仅完全有能力组织好大型的国际会议,而且能够在国际事务中与各国平等协商、发表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最后进行新闻发布,了解我国对外援助和接受国外援助的事例,深刻认识中国逐步为世界接受,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第一课时: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我国外交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大事记。
第二课时: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大事记、新闻发布会、国事论坛。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为祖国的进步和发展而自豪。
能力目标:关注中国外交史中的公共事件,培养收集、筛选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能依据史实阐明自己观念和看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联合国这一国际组织的历史以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和平外交,逐步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并最终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程。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走入联合国的历程,了解中国加入世界各种组织的情况和意义,知道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由衷地为祖国的进步和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代背景资料,联合国这一国际性组织的历史及作用资料,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了解新中国第一份国书的大致内容,搜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与各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信息资料,一年内我国对外援助和接受国外援助的事件报道。
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一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
1.(课件:出示图片“新中国第一份国书”)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说说你对它的了解吗? 2.师:这是60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国家元首在接受的前苏联递交的申请建立外交关系国书后所签署的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其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政府成立伊始,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首先愿与我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人民对此极感欣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热忱欢迎与其建立友好邦交。”(板书课题)
活动二我国外交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交)
4.师:几十年来,新中国外交在五项原则的指导下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加强了与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团结和友谊,在一切重大国际问题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该原则历经四十多年国际政治风云考验,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板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课件:出示图片“中美关系发展历程”图片内容说明:(1)1971年双方以乒乓外交拉开了两国建交的序幕。
(2)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开始实质意义上的双边关系。
(3)1986年十一月,美国太平洋舰队访问中国青岛,中美双边关系有政治、经济领域向军事领域延伸。
(4)2005年8月,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双边关系向战略高度发展。(5)2009年美国信任总统奥巴马上任不久,新任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中国,以密切同中国的联系)
师:短短三十年,我国与美国建立了友好邦交,说明了什么?
6.(课件:出示网页“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示意图”内容说明:http:///chn/pds/gjhdq/)
7.小结:我国外交和平相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国家的迅速发展,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多,一个占人类1/4人口的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很快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
活动三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大事记
1.学生阅读教材p9,思考:联合国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5.小结: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要第一位,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外交走过了五十年的辉煌历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板书设计
从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谈起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世界各国 建交
第二课时
活动一 两张照片的对话 1.(课件:出示两张照片。第一张照片: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第二张照片:签订《辛丑条约》的照片)
师:请同学们来看这样两张照片,它们拍摄的时间整整相差了100年。第一张照片是2001年,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峰会的各个国家的首脑穿着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唐装,齐聚上海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亚太经合组织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一个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21世纪的第一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召开,为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而中国作为东道主,成功地组织了这次会议,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张照片则是一百年前的一张照片。它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时的画面。我们知道,1901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并占领了北京。腐败的清政府不仅没有与列强展开英勇的斗争,反而放弃京城,仓皇逃往西安。为了维护自己的腐朽统治,清政府又迫不及待地与列强求和,被迫答应了列强提出的全部要求,最后与11个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学生复述对照片的了解。3.师:发生在两个世纪开端的事情,中国人的地位却截然不同。从这两张恰好相隔了100年的照片中,你发现了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发表主张)
【设计意图:从两张照片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活动二 新闻发布会 1.学生交流:一年来我国对外援助和接受国外援助的报道。
2.小结: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积极参与各项国际事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注意身边的公共事件,我们对此将会有深刻的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深化学生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的了解。】 活动三 国事论坛
1.(课件:出示教材p12页四幅图,配下面文字。)师:中国的国际威望与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积极支持和参加各种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国际活动和组织,这样的报道越来越多了。
2.教师介绍: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3.师:中国加入wto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什么这样说呢?
4.全班交流:说说我国还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教师可以随机说明重要性)5.师:从“国事论坛”活动中,你感受什么?(板书:发挥作用)
6.小结:从拒绝到积极参与,中国与世界各国组织之间漫长的融合之旅见证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今天的中国,已经真正屹立在世界东方,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际社会中有责任、负责任的一个大国。
板书设计
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平等协商 发表主张 发挥作用
3.风靡世界的“中国制造”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我们的孩子所处的环境较好,生活在比较开放、进步的环境中,接触到进、出口商品的机会也较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在直观上有一定了解。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来看,孩子们难以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各方面入手,去了解中国的发展,感受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问题。
因此,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同时体会国际贸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是知道我国在贸易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和问题,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数据图表等,介绍中国商品进出口情况,提升学生的自豪感。还可多引导学生关注有关新闻和报道等,让学生明白中外之间的交流是多层面的,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并日趋频繁,使其真实感受到这种密切的联系。
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我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让课堂符合生活实际,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如:采取讨论交流、做游戏、策划方案pk、情境表演等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第一课时:“洋”名字的来历、找找家中的“中国造”、中国制造的“第一”、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知识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贸易领域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感受祖国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能力目标:探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及面临的突出问题。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同时体会国际贸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知道我国在贸易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和问题,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cai、世界地图、红旗标签;每组发一张小型世界地图、白纸; 收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个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收集并制作近年中国的有关进口和出口商品一展表;广交会和世博会的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带“洋”子物品的相关资料;利用多种渠道调查中国(包括本地)产品出口情况,在地图上找到所销往的国家或地区;彩笔;收集关于广交会和世博会的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活动一 “洋”名字的来历
1.(课件:出示《曾祖奶奶的“洋胰子”》)师:你还知道哪些带“洋”字的物品?(学生交流找到的物品名,教师将写有物品名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洋行:外国的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也指专跟外国商人做买卖的商行。洋装:西服。
洋纸:旧时指从国外进口的纸张。
洋片:即西洋景。一种民间文娱活动装置。把若干幅画片左右推动,周而复始,观众从凸透镜中看放大的画面。画片大多是西洋画,故称洋片。
洋面:指机制面粉。洋马儿:自行车
4.为什么这些被中国老百姓普遍使用的物品名都带“洋”字?
5.小结:说明了旧中国的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大多数东西都不能自己造,只能依赖外国进口的,所以带上了“洋’字。
活动二找找家中的“中国造” 1.师:现在我们的生活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课前我们同学们都就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等生活用品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在请同学们来谈谈他们是哪里制造的。
2.学生们交流发言,教师相机板书
3.师:从同学们们的发言中,你又发现了什么。小结:是呀,如今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产品,我们国家都能自己制造。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到如今我们生活中的产品,中国自己能够制造】
活动三中国制造的“第一”
2.学生交流。(教师补充相关的数据:1955年
第一款“五一”牌国产手表、1956年
第一架“七一”国产照相机、1956年
第一台“雪花”牌冰箱)
3.小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业实现了“零”的突破。
活动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2.学生自由交流。
4.比赛:请大家把你知道的和小组同学交流,然后分工合作,把远销海外的中国产品写在卡纸上,在这些产品销往的国家地区在地图上标出来。看哪个组了解得深入,合作得好,时间5分钟。
5.小组汇报:展示产品;把出口地区贴上红旗,组长汇报。
(1)种类多。
师:哪些类?(板书)
师:小到零食、针线,大到汽车、造船,五花八门,各种各样。(2)分布广。
师:周边的—消费水平较高的北美、欧洲;弹丸小国—超级大国。(3)受欢迎。
学生探究:据你所知,为什么这些中国产品会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
8.小结:改革开放各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打开国门后的中国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板书设计
从“洋”货到“中国制造”
洋胰子
洋火
洋油
„„
农产品
工业
轻工业高科技 中国制造
4.《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对于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以及奥运赛场上的一切学生已经非常熟悉,但是对于奥运的基本情况、以及中华民族实现奥运梦想的艰辛历程却知之甚少。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可以从各种途径收集到关于奥运的相关知识,某些他们感兴趣的方面能够用自己的方法搜集资料进行查询和了解,但是学生对于奥运的精神还缺乏深入的思考,所以没有较深的理解。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并感受中国主办奥运会这一盛事,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感受运动健身的意义。教学难点是:感受国人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历经的艰辛,理解奥运精神的真正内涵。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整合、拓展,用视频、文字资料来帮助学生感受国人为实现梦想所作出的努力,历届奥运精神。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以课标为准绳,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起点,整合符合儿童需要的课程资源,探寻我国奥运历史渊源,传承奥运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参与国家事业的热情,为实现体育运动强盛而积极健身,增强体质。我选用了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故事、“东亚病夫”的漫画、“许海峰”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2008年奖牌榜位居世界第一、申奥的激动时刻等素材引导学生追溯我国奥运的历史,感受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会国家和人民为奥运做出了各种努力,我们的圆梦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执着,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我还用知识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奥运的一些基本知识,用现场的健身大挑战体验健身的目的,为体育强盛而努力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第一课时:奥运寻根、奥运历程、百年圆梦。
第二课时:奥运知识大比拼、全民健身我知道、我与全民健身。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参加奥运会和主办奥运会的基本情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和参与公共事物的意识及收集、筛选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奥运盛事,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理解奥运精神的内涵,感受运动健身的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并感受中国主办奥运会这一盛事,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感受运动健身的意义。
教学难点
感受国人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历经的艰辛,理解奥运精神的真正内涵。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北京奥运会的有关图片、视频资料;全民健身活动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北京奥运会的相关资料和全民健身的信息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一奥运寻根
5.小结:贫穷落后,国弱人衰,奥运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在追寻的梦!(板书:寻梦)
活动二奥运历程
1.师:奥运历程你说我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奥运离我们不再遥远。说说你了解到的我国参加奥运会的情况。
2.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资料。
3.师引导关注以下内容,并引起学生思考
(1)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夺得了第一枚金牌,从此打破了中国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课件:许海峰夺冠画面,国歌响起)
(2)出示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的奖牌榜(课件出示),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4.小结:祖国的繁荣,国运昌盛,我们的奥运健儿不断刷新着历史记录,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我们在不停地追逐。(板书:追梦)
活动三百年圆梦
2.教师补充:我国对奥运的总投入达到了2800亿元人民币。出示“水立方” “鸟巢”的图片,师补充: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水立方”,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它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方案。“水立方”位于奥林匹克公园b区西侧,和国家体育场‘鸟巢’隔马路遥相呼应,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外围形似水泡的etfe膜,能为场馆内带来更多的自然光,他的内部是一个多层楼建筑,对称排列的大看台视野开阔,馆内乳白色的建筑与碧蓝的水池相映成趣。;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鸟巢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碗状座席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上下层之间错落有致,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都能清晰地收听到广播。“鸟巢”的观众席里,还为残障人士设置了200多个轮椅座席。这些轮椅座席比普通座席稍高,保证残障人士和普通观众有一样的视野。赛时,场内还将提供供助听器并设置无线广播系统,为有听力和视力障碍的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师: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中国人民的承诺,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让我们再一起来听听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奥运会闭幕式上是怎么说的吧。(课件:视频。)
板书设计
百年奥运 中华圆梦 寻梦――追梦――圆梦
第二课时
活动一奥运知识大比拼
1.(课件:播放北京奥运会运动员夺冠的场景图片,配乐:《我和你》)师:同学们,北京奥运会上我中国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跻身世界第一。你知道我们中国代表团夺得了多少枚金牌吗?(金牌51枚,银牌21,铜牌28。)奥运会虽然结束了,可是关于奥运会的许许多多我们都印象深刻。下面我们来个奥运知识大比拼,看看大家关于奥运知多少。
2.学生先分组准备,然后师宣布竞赛规则进行小组比赛。(相关知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在何处?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是谁?奥林匹克会旗图案是什么?有什么含义?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是什么?有什么含义?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为什么选福娃做吉祥物?北京奥运火炬图案是什么?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哪一天?北京奥运会奖牌有什么特点?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历经了哪些国家?北京奥运主题曲是什么?能唱一唱吗?奥林匹克格言是什么?奥林匹克的口号是什么?最感动你的奥运故事是什么?„„)
3.师:奥运会是无数运动员成就梦想,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谁都想拿金牌。可是参加比赛得奖的总是少数人。(出示奥林匹克口号: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并阅读教材22页“小资料”。6.小结:倡导和平,反对战争是奥运会的宗旨。在奥运会上参与比取胜更重要。正如顾拜旦所说的一样“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更落落大方。”(板书:重在参与)
活动二全民健身我知道
1.师:奥运会不仅仅是运动员的盛会,更是万民参与、展示自我的盛会。在我中华大地上也出现了万民参与奥运的热烈情景。大家从资料的收集中了解了哪些情况?(课件:播放画面“北京万民健身活动;无锡万人健步走活动;武汉万人长跑活动„„”)
2.师: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这样一句话。(齐读“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了增强人民体质,国家体育总局在1995年开始开展全民健身周活动,这一活动深受群众的欢迎。同学们,今年的全民健身周活动也即将开始啦,请你谈谈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看法。
3.小结:全民健身,人人参与,让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出示课题)
活动三
我与全民健身
1.师:大家平时也一定喜欢健身,你和家人参加过哪些健身活动?说说自己参加的体会。
2.师:我们来个健身大挑战吧!组织学生开展跳绳、踢键子活动,分小队开展比赛。
3.师:除了这些活动,其实还有许多健身活动。(课件:出示学校大课间、运动会上全员健身的照片。)师:刚才的比赛很激烈,我觉得不管胜败,你们都积极参加了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了体质。(板书:积极健身,增强体质)
4.小结:最后我送同学们一首健身歌,让我们在健康歌的伴随下,积极锻炼起来吧。(歌曲:健康歌)
板书设计
全民健身
人人参与 重在参与 积极健身 增强体质
5.《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在和平的环境中成长,战争离他们很远。他们只是在电视、报刊杂志中偶尔接触到这方面的内容。战争的残酷,人民生活的苦难对他们来说是久远的历史,他们对战争缺乏体验,认识很肤浅。但是他们一旦看到或听到有关战争中人们困难生活的事例,极易去关注战争中的人们,体会他们饱受的困苦与艰辛,从而产生厌恶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在调动情感的基础上,更难的是引导孩子进行深一步思考、分析,从而感受战争带来的灾难,懂得和平的意义,由衷支持并歌颂为正义而战的人们。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教学难点是拉近战争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让儿童感悟战争带来的灾难,激发学生对非正义战争的痛恨之情和对战乱中人民的同情之心。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借助图片、数据、影视资料、生动的故事等直观的材料,强化学生的感受。如设计儿童在遭遇背离家园、战争受伤、等待家人时几个场景的心理感受,让学生通过体会同龄人的感受,更深入地认识战争的苦难。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站在战争受害者的角度,思考和感受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的伤害。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突出情感体验。通过看图片、讲历史、新闻发布会、唱歌曲、讲故事、讲事例、谈体会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两次世界大战,认识到侵略战争的可恶、法西斯的野蛮残暴,感受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看到战争巨大的破坏力,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深远影响,懂得和平的美好,激发学生反对侵略战争、呼唤和平的情感,激励学生学习英雄们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精神,表达对战争中儿童的同情之心,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对侵略别国、残杀无辜的罪行感到愤怒,同情在战火中饱受煎熬的儿童。
能力目标:提高观察、分析社会事件的能力和收集、归纳有关信息及资料的能力。
知识目标:懂得和平的意义,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关注与支持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安全被迫进行自卫性质的正义战争,歌颂为正义而战的人们。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人民必胜。知道二战后,世界也不太平,小规模的战争和局部冲突不断发生。
教学重点
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教学难点
教师准备:收集反映战争残酷的图片和事例,剪辑有关战争的影片、录像片段;准备《共青团员之歌》音频。收集和平时代过着幸福生活的儿童图片和一些战乱中儿童的图片。
学生准备:查阅有关战争的资料,收集二战中法西斯野蛮残暴的行径及战争中英雄的小故事。收集战乱中儿童的照片及他们的悲惨故事。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4-
活动一 谈话揭示话题
2.小结:世界并不十分太平,冲突和战争时有发生,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我们一定知道战争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苦难。(板书部分课题:战争苦难)
2.结合课本24、25页的历史资料及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格。(参战国家、卷入人口、军民伤亡、财产损失)
4.小结:(课件:出示二战期间上海、伦敦、斯大林格勒、华沙等地被轰炸为废墟的一组图片)刚才的统计数据和这些历史图片资料足以证明战争对财产的破坏让人触目惊心。(板书:财产的损失)
活动三 深入探讨战争对生命的摧残
1.师:两次世界大战分别伤亡了多少人?总共伤亡了多少人? 2.(课件:出示南京大屠杀人们惨遭屠杀的场景图片)师:二战期间,仅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在短短的六周内,就杀害了我们30万同胞。3.学生举例说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野蛮残暴的行径。
4.师:看到和听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和场景,你对战争有什么看法?
5.小结: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且只有一次,可无论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同样的残酷而惨烈,每场战争都轻而易举地夺走了双方士兵的生命,这是人类的灾难和悲哀。(板书:生命的摧残)
活动四
认识战争后遗症
1.教师讲故事,教材p28《可怕的战争阴影》。学生谈听故事后的感想?(板书:战争后遗症)
2.(课件:出示亲历炮火的伊拉克老人,文字说明:教材p28)学生读读文字,说一说感受。
3.师:你还看过那些反应战争的电影或书籍?说说侵略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的事例。
6.小结:战争风云下的苦难让人们不能忘记,因此,全世界和平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我们相信,和平将永远铭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补充完成课题)
不能忘记的战争苦难
生命的摧残
财产的损失
战争后遗症 第二课时
活动一 血与泪的控诉 1.(课件:影片《辛德勒名单》大屠杀片段)引发学生对影片中人物命运的担忧与关注。
3.小结:赢得胜利、结束战争,这是每个身处战争灾难中的人最大的愿望,和平不仅是一种渴望,更是一种力量。
【设计意图:回顾战争浩劫,激发学生对和平的渴望,产生争取和平的意愿。】 活动二 英雄事迹的传颂 1.学生讨论:“二战”期间,面对法西斯的残暴侵略,人们是怎样为正义而战的?(板书课题:为正义而战的人们)
4.学生读教材p27故事《夜莺的歌声》,交流小夜莺给自己留下什么印象? 5.小小故事会:讲一讲战争中涌现的许多为正义而战的感人故事。
板书设计
为正义而战的人们 反对战争
追求和平第三课时
活动一对比导入 1.(课件:视频本校“
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时快乐、幸福的情景)师:刚才看到了“
六、一”儿童节时的欢快情形,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
3.小结:世界上还有不少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许多儿童不得不在硝烟中度过自己的童年。(板书课题:战乱中的儿童)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关注到战争中的儿童。】 活动二
故事交流
1.师:看教材p30图,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收集到的战乱中儿童的照片,讲一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3.小结:战后到处是一片废墟,尸横遍地,无辜的儿童成了孤儿,他们无家可归,无学可上,饱受艰辛。这些情景是多么悲惨。
活动三事例探究 1.(课件:出示图片失去双臂的伊拉克男孩)师:能讲讲看完照片后的心情。2.读读教材p31《失去双臂的呼唤》,说说战争给儿童带来的伤害。3.教师感情朗读《安妮日记》,引导学生体会一下安妮当时的心情。4.(课件:播放《阿富汗儿童向联合国特别大会的倾诉》心语摘录)师:如果你是战乱中的儿童,你会想什么?会说些什么? 5.小结:我们渴望和平。
活动四 赠送祝福
1.教师补充介绍国际儿童节的来历。
2.学生制作和平鸽,写上对战乱中儿童的祝福或对战争的谴责。(板书:企盼和平祝福平安)
3.小结:我们企盼世界上的儿童能远离战火硝烟,期盼世界和平。为此,人类在不断努力,以多种形式促进和平,做出了很多贡献。同学们课后可以进一步了解。
企盼和平
祝福平安
6.《和平来之不易》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孩子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对于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苦难没有深刻的体验。在这样的和平环境里,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在一些学生的心中比较淡薄。然而当下的国际形势,虽然大战没有,但小战不断,和平年代并不和平。因此,有必要通过这一主题的教育,激发学生美好的国际主义情感,从小增强和平意识,为维护和平尽义务。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独立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已经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初步认识,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到有关历史和战争方面的知识,但是还缺乏理性的分析。这一主题内容对身处和平年代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他们无法体会到和平对全世界人民的重要性,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么对人为了维和和平甘愿现出自己的生命。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维护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国际性维和组织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感受先辈们为了和平不懈拼搏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加入到热爱和平的行列。教学难点是:感受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学习先辈们为了和平事业不怕牺牲、不懈拼搏的精神。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应尽量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课件的展示形式,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以激发学生感受今日和平环境的来之不易为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渴望和平、维护和平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许多善良的人们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在上设计重视信息收集整理,充分利用图片资料、视频资料、文字资料等来综合表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同时教学设计贴近学生。所选事例都应该尽量来源于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件,能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第一课时:了解和平组织、感受先辈精神、我的和平书签。
第二课时:走进世界维和、我们的维和之师、维护和平人人有责。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今日和平环境的来之不易;了解为了争取和平,许多人为之奋斗了一生,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集成先辈们为了和平不怕牺牲、不懈拼搏的精神。
能力目标:了解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对“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做出的贡献,感悟他们维护和平、无私无畏的思想境界,从而用实际行动热爱捍卫和平的卫士们。
知识目标:了解热爱和平、维护和平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知道人们为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了诸如国际红十字协会、联合国等国际性组织,这些组织以多种形式促进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教学重点
了解维护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国际性维和组织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感受先辈们为了和平不懈拼搏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加入到热爱和平的行列。
教学难点
感受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学习先辈们为了和平事业不怕牺牲、不懈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国际和平组织、中国维和部队的相关资料和一些为 世界和平事业做出贡献的著名人物的故事.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七
教材分析: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的第2课。本单元设计主要反映了我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特别是日本帝国注意侵略的屈辱史,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以及为祖国强盛所走的探索历程,其中重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爱国精神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所以,按照“遭受欺侮——奋起反抗——寻求救国之路”这样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爱国教育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起点切入,把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和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
3.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
教学理念:
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它不是的课程资源。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令课堂呈现开放性。
2.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的接受者。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3.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主学习形式。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尊重了他们的自主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难点: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林则徐与虎门硝烟
2.师: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是什么态度,有没有反抗呢?又做了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 《起来,不做奴隶的人们》 让我们从1800年开始来回顾历史。(出示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影片资料)
4.小组交流:
图文并茂式:通过在鸦片馆吸鸦片的图,证明鸦片极大的摧残着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
在小组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料来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5.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7.谈一谈你多林则徐的看法?
活动二 英雄故事会
1.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看看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的故事。现在谁能来讲一讲这两的故事。
2.师:听了同学们的讲述,我们知道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意义,值得后人纪念,激励后人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黄海海战体现了邓世昌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将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斗争精神。
3.分小组讨论:你从邓世昌的话和歌颂他的诗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4.全班交流
5.爱国故事交流会,请同学们把你们课前收集到的英雄故事给家讲一讲。通过倾听不同的英雄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
第二课时
活动三 寻找抗日的足迹
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抗争精神,也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在书中学习到的,那你们还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中国有那些有名的抗日英雄? (学生汇报)
2.同学们都花了心思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的抗日资料。老师这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故事。(课件出示)
如:有关纲纪日本侵略者的人和事、抗日战争的一些遗址和反映抗日战争的图片和故事。
3.中国受到外国侵略者侵略的一幕幕到还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还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应该追寻着抗日英雄的足迹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活动四 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2.思考:当祖国面临危亡的时候,中国人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学生汇报)
3.结合教材内容讲述的故事,假如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听到胜利的捷报和抗日官兵不屈不饶、奋勇作战的英雄事迹是什么心情? (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观看抗日影片,了解国歌的来历,理解体会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体验当时人民的心情。
练习设计
请同学们回家后观看或是阅读一篇抗日影视作品或是文学作品,并写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时刻都处在社会的关爱中。
活动准备:
1、的关于父母与儿女的资料
2、学生准备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自己印象最深的感动故事
活动过程:
一、温暖的故事
1、让学生通过听温暖的故事。
2、让学生《看小时候的我》。让学生从中知道父母养育自己是多么的不易。
3、让学生光看《孩子在我心中的位置》。
4、通过以上三个故事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教师及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我们应感谢生命,感谢赋予生命的父母。
5、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并说最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6、每组推选一名同学将自己最受感动的故事。
7、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积极地加以引导。
二、社会大家庭
1、让学生看课本第二页画面。
2、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积极地加以引导。
3、让学生说自己生活中感受到的、看到的或听到的社会大家庭温暖的故事。
4、教师举例说明。
5、学生谈感受,教师积极加以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时刻都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
三、生命多么美好
1、让学生说自己感受到的生活有多美好。教师积极加以引导。
2、让学生观看《生活在阳光下》。
3、让学生观看《美丽的生命》。
4、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积极加以引导。生活多么的美好,我们应该热爱生活,珍爱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