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及反思篇一
一、课程标准:
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二、知识结构:
1、历史条件。
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
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一、课程标准:
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二、知识结构:
1、历史条件。
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
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
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
2、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3月。
结果:-沙皇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革命准备。
方针:《四月提纲》提出两种不同性质革命的过渡。
策略:先提出和平夺权,后组织武装起义。
准备:党中央会议决定武装起义。
4、十月革命。
起义: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结果:-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苏维埃政府。
措施:对内——宣布平等,废除特权,收归国有,没收土地。
对外——签订和约,退出一战。
5、巩固政权。
背景:国内——地主资产阶级的叛乱;。
国外——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措施:军事——征兵制、组建红军,击溃白军;。
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部国有;余粮征集;取消商贸;强制劳动。
6、历史意义。
国际: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
鼓舞推动国际共运和民解运动;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及反思篇二
是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间对殖民地进行争夺的直接产物。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民族。我们为了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做出过和正在做着大力的努力和巨大的民族牺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战爆发的原因以及过程。
教学重点:一战后的国际局势。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采用图片导入。幻灯片展示11.11光棍节,每年的11月11日,英国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因为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硝烟中放下了刺刀。
图片导入的意图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质疑,在教师适当的讲解中,学生明白战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破坏性,由此引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
(二)活动探究、寻求真知。
三站旅行:第一站----萨拉热窝。
活动一探究萨拉热窝事件(教师投影并板书)。
问题设计:
(1)你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
(2)普林西普是不是做了一件好事?
设计意图:
教师设计的目的,一是贯彻新课标让学生“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讲述将萨拉热窝事件的故事情节展示出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让学生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
活动二探究一战爆发的原因(教师出示课件投影并板书)。
教师投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对比表》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的有关材料。
问题设计:
(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
教师这样设计,一是能够培养学生从图表反映的数据得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二是通过材料的阅读培养学生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教师设计这两个问题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与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决不满意仅仅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他们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正如列宁所说:“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
而不是从‘无主’的变为‘有主’的。”“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这正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由于矛盾的变化,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这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第二站:凡尔登。
活动三探究战争的残酷性(教师投影并板书)。
教师投影展示如下图片:
教师在展示图片后引导学生思考:
(1)面对凡尔登战役的图片,你有何感想?
设计意图:
教师设计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有关战争的知识,并总结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战争都给交战双方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学生通过图片与课本内容的介绍认识战争的残酷性。
教师展示新式武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一战的残酷,究其原因,是因为战争中大量的武器被发明并运用到战争中。这样做,第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更好地使学生辩证对待科学的作用。
在上一课中,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学生比较容易的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没有过多的介绍科技的负面影响,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使学生明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运用于军事领域,新式武器(潜艇、飞机、坦克、远程大炮等)能使战争突破了以往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大到海洋和空中;新的交通工具和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又扩大了战争的规模。总之,科技可以给人类世界带来光明,也可以毁灭人类文明。只有科技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才能使人类世界有个真正美好的明天。
第三站:华盛顿。
活动四探究美国的参战(教师投影并板书)。
教师投影材料和图片:
教师设计问题如下:
(1)美国为什么在战争前期宣布中立?
(2)为什么美国选择在1917年参战?
教师设计这几个问题的目的,一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在于使学生通过美国参战、俄国退出更进一步认识一战的非正义性,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活动五探究一战的性质及影响(教师投影并板书)。
教师投影如下材料:
设计问题:从以上材料,你可以得出一战的性质是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
教师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学生的自主分析,总结出战争性质和影响。教师出示投影材料,引导学生得出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活动六探究一战的启示。
课后小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间对殖民地进行争夺的直接产物。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民族。我们为了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做出过和正在做着大力的努力和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但并不代表中华民族惧怕战争,为了民族利益,“是可忍孰不可忍”之时,只能通过战争才能解决问题。
回首20世纪初的那场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列强经济上的竞争和对殖民地的争夺成为战争爆发的根源,科学技术应用于战场使战争空前惨烈和异常残酷。面对着废墟中的欧洲,理性的思考和人性的善良是人类文明的希望所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及反思篇三
1.知识目标: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资本原始积累,与罪恶的奴隶贸易和残酷的殖民掠夺密切相关,西方殖民者进行的“三角贸易”和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是最有力的证明。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西方殖民者进行奴隶“三角贸易”和对印度进行残酷殖民掠夺的原因,初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给西方国家和亚非拉国家带来的不同后果,一方面认识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性,初步学会辨证地看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贸易”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教学难点:“三角贸易”、英国对印度殖民掠夺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温故互查:
1.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什么?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影响。
4.简述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以及影响。
二、设问导读。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背景:新航路开辟以后,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2.三角贸易的路线:
3.三角贸易的影响:“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却大发横财,利润高达百分之几百。很多人发财后,回到欧洲,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2.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扩张:
(1)殖民机构:_东印度公司_;。
(2)殖民头目:_克莱武__率军队抢占了孟加拉,把当地洗劫一空。
3.影响:英国人利用抢来的这些财富发展国内经济;同时,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促进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三、合作探究:
简述“三角贸易”的过程,分析“三角贸易”给欧洲、非洲、美洲带来的影响。
(充满血腥气味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近代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前后400多年的时间里,西方殖民者凭借经济和军事的优势,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进行了异常残酷的殖民征服。西方国家在殖民活动中获取了巨大利益,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亚非拉地区遭受侵略和奴役,民族灾难深重,人民不断抗争。与此同时,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亚非拉各国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2、“三角贸易”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什么作用?
(“三角贸易”为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自我检测:
1.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a)。
a.西班牙葡萄牙b.葡萄牙荷兰c.西班牙英国d.英国法国。
2.在黑奴贸易中,后来居上,成为主要经营者的是(c)。
a.西班牙b.葡萄牙c.英国d.荷兰。
3.在罪恶的“三角贸易”中,连接“三角”路线,正确的是(c)。
a.欧洲——美洲——非洲——欧洲b.美洲——非洲——欧洲——美洲。
c.欧洲——非洲——美洲——欧洲d.非洲——欧洲——美洲——非洲。
4.英国开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是在(d)。
a.17世纪中期b.18世纪初期c.18世纪上半期d.18世纪后半期。
5.17世纪英国开始侵略印度的主要方式是(b)。
a.赤裸裸的抢劫b.开设东印度公司c.成立盐和烟草垄断公司d.鸦片贸易。
五、拓展探究:
6.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课时掌控》p34第17题)。
(1)图中的贸易路线被称作什么?这条贸易路线的最先和最主要的经营者分别是哪国人?
(2)在中程和归程分别运送什么商品?
(3)这种贸易对非洲和欧洲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后小结。
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资产阶级为了获得资本主义发展的充足的资金,它们通过罪恶的奴隶贸易和残酷的殖民掠夺,对亚、非、拉美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它们罪行罄竹难书。而这一过程充满了血腥味,同学们,让我们牢记这段历史,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奋斗吧。
课后习题。
巩固训练:见《课时掌控》p33—p34。
板书。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原因1、时间。
2、三角贸易路线图2、特点。
3、后果3、后果与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及反思篇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爱迪生和他的一系列发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与应用等基本史实。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科学成就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树立不仅关心自我发展,还要关心社会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的评价。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1、一分钟小游戏:
看谁说得多说得快:列举家用电器名称:。
规则:。
(1)每组选一位同学为代表:每组一次只能说一种电器名称:。
(2)各组轮流说:每次考虑时间不能超过1秒超时、说错、重复者淘汰。其他组继续。
2、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而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正是这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出示课题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新课: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人们开始使用新能源-电.电力的应用大大改善人们的生活,使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切割磁场会产生电流。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他最伟大的发明:电灯(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著名发明有:留声机、活动电影机、第一架实用打字机……。
发明数量多:正式注册的有1300种。
合作探究;。
课本125页“动脑筋”:
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夜晚漆黑一片,许多家用电器打不开等等。
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那时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烛来照明,照明范围较小,亮度差,不利于广泛使用。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交通工具的新动力:内燃机(卡尔·本茨)。
(带动新能源:石油的开发)。
德国的卡尔·本茨——汽车之父(1885年汽车)。
美国的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飞机。
(体积小,效率高)。
奔驰1号三轮汽车于1886年1月29日获汽车制造专利。
这一天被公认为汽车的诞生日,车速最快为15km/h。
介绍汽车的演变。
学生思考。
课本127页“动脑筋”
老:“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应该积极发展汽车工业。”
(老人看到了汽车工业的积极作用,忽略了消极影响。)。
少:“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许多问题。因此,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
(小孩看到了汽车工业的消极影响,但过于偏激。)。
综合:他们说的话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够全面。应该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同时加强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来趋利避害,满足人类需要。
小组合作。
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2010·广东东莞)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次革命是()。
a.以蒸汽为核心的革命b.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
c.以核能为核心的革命d.以太阳能为核心的革命。
2(2010·广东).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的景象常常使我们怀念起被称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他是()。
a.牛顿b.爱迪生c.爱因斯坦d.达尔文。
3(2010·广西梧州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强调汽车尾气已成为目前各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汽车尾气主要来自()。
a.蒸汽机b.发电机。
c.电动机d.内燃机。
4(2010·广东湛江)2010年中国吉利汽车集团正式收购了沃尔沃,那么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谁发明的?()。
a.瓦特b.史蒂芬孙。
c.富尔顿d.卡尔·本茨。
5(2010·新疆建设兵团)1873年,比利时工匠格拉姆参加维也纳世博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明了电动机,关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众多技术马上被产品化并投入市场。这之后,人类进入()。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d.原子时代。
6.读右图,指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发明b.发电机的问世。
c.有轨电车的创制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7.在20世纪初,首次将人类飞上天空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人物是()。
a.卡尔·本茨b.莱特兄弟。
c.爱迪生d.马可尼。
8.右图是一款世界著名的汽车商标图案,与它最可能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卡尔·本茨b.亨利·福特。
c.莱特兄弟d.爱迪生。
9.“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a.新航路开辟时b.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板书。
电力的广泛应用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提高生产能力,扩大了活动范围。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及反思篇五
知识与能力: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正确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同时,在多媒体基础上发挥图像等多种媒介的视觉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兴趣,让他们在乐中学、学中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难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情景导课】。
展示肯德基、麦当劳、家乐福、诺基亚、可口可乐等图片,提问学生是否认识图片中的品牌,并大声说出品牌名称,强调经济全球化离我们并不遥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经济全球化,。
【展示目标】。
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自主预习】。
独立完成“知识梳理”。同桌之间通对答案。提出疑问。
【合作探究】。
一、原因。
展示相关图片。
二、表现。
出示图表和文字材料。材料一:
时间全球年均直接投资额。
1989年1900亿美元。
2000年1.4万亿美元。
2007年1.538万亿美元。
材料二:从1989年到2001年,国际贸易年均增长6.1%,比世界经济增长率高出2.5个百分点;世界货物贸易额增长1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增长2.8倍。
三、影响。
出示材料。
材料一: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观点?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新闻报道中,选取具体的事例说明中国十如何应对全球化的。
课后小结。
全球化已经作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中国要积极参与,但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尽享全球“红利”,发展中国家饱受落后之苦,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要趋利避害,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及反思篇六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激起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斗争,19世纪爆发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概述章西女王和玻利瓦尔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和现实联系的思维方法,来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激发学生发奋图强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人物: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奥巴马带女儿参观加纳奴隶堡图片》。
学生:“三角贸易”。还有对殖民地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发动侵略战争,加强政治奴役等。
教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奥巴马此行对女儿的教育目的也是一样。面对欧洲殖民者残酷的剥削和掠夺,殖民地人民拿起武器,掀起了英勇的抗争。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材料,引发学生对所学相关知识的思考,自然进入新课。)。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教师:在强大的殖民者面前,亚非拉人民同他们进行了殊死较量,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就是他们发出的怒吼。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本课学习的两个内容,即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教师:让我们先把目光投向印度,去感受古老印度的抗争。
一、印度民族大起义。
教师:印度,素有“英国王冠上最亮的明珠”之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
展示:材料一:《英国殖民者处死印度人》图片。
材料二:据统计:1814——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万匹跌到30多万匹;而同一时期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纱由不足100万匹增加到了5100万匹以上……正如印度总督本丁克承认:“悲惨的情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了一片了。”
——英国驻印度总督本丁克。
教师: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
学生: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和野蛮掠夺,特别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对印度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进一步加深了。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并分析材料,了解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
展示:
1857年,英国殖民当局发给印度土兵一种涂有牛脂和猪油子弹,土兵都信奉印度教或伊斯兰教,牛是印度教的神圣动物,猪是伊斯兰教的禁忌物。土兵认为这是对他们宗教信仰的侮辱,极为愤慨,并坚决拒绝使用这种子弹。英国殖民者派军队进行镇压。这一“涂油子弹事件”成为印度土兵发动起义的导火线。
——密拉特事件。
教师:英国的殖民统治激化了印度社会的矛盾,人们被迫奋起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了。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0页正文及相关小字,学习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概况。
展示:印度民族大起义。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方式学习,了解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基本要素。)。
教师: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席卷了印度中心地区的许多地方。章西女王是这次印度民族起义中杰出的女英雄。
展示:《章西女王像》。
教师:请同学们讲述章西女王的英雄事迹。
学生:……。
教师:章西女王牺牲了,但她的英名至今仍在印度人民中间流传,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章西女王是为了印度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她的行动代表了广大印人民的利益;。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讲述章西女王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敢于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轰轰烈烈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为什么会失败呢?请结合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图分析。
展示:《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图》。
学生: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有三个起义中心,密拉特、德里、章西,他们各成体系,没形成统一领导,使得他们前后不能呼应,不利于战争的开展。
教师:印度民族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是英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印度民族大起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历史意义。
学生:表现了印度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击殖民者的决心和勇气;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这一地区曾长期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而这两种语言又都是从拉丁语演变而来的,因此,这一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展示:《拉丁美洲》。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世界地图》,明确“美洲”和“拉丁美洲”两个不同的地理概念。)。
学生:新航路开辟以后,侵入拉丁美洲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除了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余地区基本上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教师:恩格斯说:“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是如何展开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呢?
展示:材料一:《印第安人被迫在银矿劳动》。
材料二:16到18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共掠夺黄金250万公斤,白银1亿公斤。葡萄牙殖民者仅在18世纪就从巴西掠夺了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和金刚石。
学生:强迫印第安人劳动,殖民者掠夺大量金银等。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认识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掠夺,从而使学生了解拉美独立运动的兴起的原因。)。
教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再加上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18世纪末19世纪初,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了。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1到102页正文及相关小字,学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的概况。
展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方式学习,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基本要素。)。
展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
学生:时间长,范围广,南北国家联合作战。
教师:请结合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特点来分析其胜利的原因。
学生:南北团结合作、协同作战,有统一的指挥。
展示:《玻利瓦尔像》、《圣马丁像》。
教师: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为拉美国家的独立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维亚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国名。1878年,阿根廷、智利、秘鲁三国在共同纪念圣马丁诞生100周年时,共尊他为“祖国之父”。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殖民主义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的惨痛影响至今还未消除,殖民者的枪炮声、殖民地人民的呐喊声似乎还在耳畔响起。
展示:“太阳已经落山了吗?我也许见不到了。但是10年或者100年之后,太阳一定会从自由的印度升起,一定会的!愿自由永存!自由的章西!”
——章西女王。
教师:上述言论反映了作者们什么样的愿望和追求?
学生:实现民族独立、追求自由、幸福等。
教师:章西女王和玻利瓦尔为捍卫民族独立和自由而永载史册。他们对自由、幸福的呼声回荡在历史和现实的空间,激励着被压迫者勇敢的为自由而战。
三、自由精神,薪火相传。
展示:《章西女王铜像》。
教师:在章西和瓜廖尔都有女王策马挥刀英姿的铜像。在印度军队中有拉克希米·芭伊女兵兵团,印度各处还有很多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女子学校、社团组织等。
展示:《南美解放者杯》。
教师:南美解放者杯是为纪念什么人而创立的呢?
学生:南美解放者杯是为纪念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袖玻利瓦尔而创立的。
教师:玻利瓦尔生前的佩剑,也被赋予自由、主权、独立的象征,委内瑞拉将授予该剑的复制品视为最高荣誉。
展示:《玻利瓦尔剑》、《马杜罗向习近平授予玻利瓦尔剑》。
教师:2014年7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委内瑞拉访问。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向习近平授予象征自由、主权、独立的玻利瓦尔剑。
教师:追求自由和平等,促进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正义事业,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设计意图: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更加深入理解章西女王和玻利瓦尔等对自由的追求,明白自由和平等,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及反思篇七
1.知识目标:通过对爵士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音乐发展与时代的关系。通过对好莱坞的学习,了解并掌握世界电影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爵士乐,使学生不仅从音乐角度,还要从历史角度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表达,提高学生从多学科视角上综合欣赏、理解音乐的能力。通过教师引领学生探寻好莱坞称霸世界影坛的原因,提高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并理解爵士乐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丰富学生从音乐世界体验人生的情感。客观而公正地评价现代流行音乐。在感受好莱坞大片过程中,形成对他民族性格及精神世界的正确理解。在好莱坞称霸世界影坛原因的探寻中,激发学生振兴中国电影的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爵士乐和好莱坞电影。
教学难点:理解爵士乐中的情感表达、探寻好莱坞称霸影坛的原因。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教师:这首交响曲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
教师导入: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说明了除文学和美术之外,人类情感还可以通过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来宣泄。到了现代,自然科学中的电学、光学与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活动相结合,进一步形成了电影、电视等新的艺术形式,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起来了。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
一、爵士乐。
1.爵士乐是怎样形成的?(运用课件演示历史线索,教师讲解)。
a.“起源”:非洲。
爵士音乐的旋律基础,源自非洲。
b.诞生地:美国南部(17~18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将大批非洲黑人贩卖到北美种植园。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奴隶思念遥远的故乡和亲人,沮丧、无奈与绝望的情感始终伴随着他们。在田间、在劳动之余,黑奴们怀念故乡和亲人,常常唱一种哀歌,以表达他们孤寂、哀怨的心声。这就是爵士乐的由来。)。
c.形成过程:非洲特色+欧洲优点。
黑人奴隶在保留非洲音乐特色的同时,吸收了欧洲音乐的优点,创造出美国黑人的音乐形式——爵士乐。
2.爵士乐具有哪些表现特征?
演奏者可以即兴发挥,自由自在地演奏。尤其是不规则的切分节奏特点,就好像他们对现实社会不停地敲击,所形成的风格和特色特别丰富多彩。
3.从爵士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人们可以悟出什么道理?
二、好莱坞。
1.电影是怎样诞生和发展的?
a.产生:1895年12月28日,路易·卢米埃尔在法国巴黎首次把影片放映在银幕上供许多人观看。
b.发展:形式上由无声到有声、由黑白到彩色、由单一银幕到多种银幕,功能上由单一的娱乐功能到教育、传播等多种功能。
2.好莱坞经历了怎样的兴衰过程?美国西部片有什么特征?(教师作些补充介绍)。
a.兴衰过程:
b.美国西部片特征:美国人对西部扩张的一种追忆,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个人英雄19世纪下半叶,由于西部发现金矿,美国东北部居民大量涌入西部荒原,促使西部经济繁荣发达,但由于法制不健全,强盗歹徒横行,再加上印第安人的反抗,使得移民不得不用枪杆子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就产生了大量火爆浪漫的故事。
一开始,常常是善良的白种移民受到暴力的威胁,英勇的牛仔奋起反抗,歹徒略占上风,牛仔救出美女,产生爱情,最后经过殊死搏斗,将歹徒消灭。其间,再穿插一些西部土著印第安人的风情民俗,显得绚丽多彩,热热闹闹,很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还导致了牛仔服流行于世界各国,至今长盛不衰。
3.好莱坞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电影之都”?
4.奥斯卡金像奖由来如何?
a.全称: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
b.第一届:1929年。
课后小结。
20世纪的巨大变化冲击着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和观念,各种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这一时期艺术作品的欣赏,在让学生认识其艺术价值的同时也了解到:不同的艺术形式以及不同的艺术流派,都是特定社会历史现实的反映。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及反思篇八
《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能够有意识地将作品与时代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分析现代美术作品和艺术鉴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展示、列表比较、分析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逐步形成对20世纪世界不同地区文学艺术的正确理解,提高学生鉴赏现代美术作品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美国的悲剧》的学习使学生找到对自己人生发展的警示,让学生感受罗曼·罗兰所倡导的进步的人道主义思想,理解艺术家的成功离不开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尊重“现代派”所创造的新文化,增强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及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
2.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3.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4.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荒诞派艺术。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等待戈多——汽车三包何时来?”,“等待戈多”这一典故从何而来呢?提供《等待戈多》部分剧本资料让学生来“演一演”。
新课教学:
(一)、文学名著。
1、运用多媒体展示:“20世纪欧美现代文学、美术名著及作者简表”,要求学生自主探究预习课文,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表格的填写。
2、通过观看学生活动“演一演”《等待戈多》、自主预习课文思考问题《等待戈多》作者是谁?具有哪些艺术特点?他揭示了西方社会的什么现象?以及教师的分析讲解让学生理解荒诞派艺术,突出教学重难点。
3、通过图片展示、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讲故事,然后分组讨论“小说《美国的悲剧》主人公克莱德悲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克莱德悲剧的发生你有什么感想?”使学生找到对自己人生发展的警示:要加强自身修养,抗拒外来的诱惑,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突出教学重点。
4、通过图片展示、问题探究“罗曼·罗兰通过《约翰·克里斯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让学生感受罗曼·罗兰所倡导的进步的人道主义思想,坚持人类进步文化的艺术观点,突出教学重点。
5、通过图片展示、教师的分析讲解让学生掌握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6、通过图片展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资料研习、合作探究材料解析题:“(1)、这段材料是长篇小说中哪位主人公的名言?(2)、这篇长篇小说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3)、上述这段名言对我们青少年有何现实意义?”使学生明白珍惜生命,不虚度年华,真正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重要性,青年人应当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争取有所作为。
7.通过学生活动“畅所欲言:你读过哪些20世纪世界文学名著?”拓展延伸现代文学成就,培养学生的归纳、知识迁移能力。
过渡:引导学生回忆以前了解过的世界近代美术名作,待学生回答后〈〈蒙娜丽莎〉〉、《向日葵》,加以转折——到了现代,产生了与我们熟知的写实绘画作品迥然不同的现代派艺术。
1、通过图片展示、播放音乐创设情境、教师讲解、然后分组讨论“《格尔尼卡》这幅画描绘了怎样的场景?作者是谁?开创了什么画派?作者的寓意是什么?欣赏这幅画后你有什么感想?”使学生明白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能够有意识地将作品与时代联系起来,歌颂了人民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毕加索具有热爱祖国、提倡人道、维护正义的崇高品格,才能够取得这么高的艺术成就。突出教学重点。
2.通过图片展示、问题探究使学生掌握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达利的代表作《记忆的永恒》。
课后小结。
(根据板书设计,总结本课知识。)见课件第23张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