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孟子读后感(优质12篇)

最新孟子读后感(优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8 11:39:05
最新孟子读后感(优质12篇)
时间:2023-12-18 11:39:05     小编:书香墨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孟子读后感篇一

原文: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有人?

释义:

一个人的生命本来有道,但没有反省自修,反而迷心逐物,向外驰求,一辈子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就变成平常人,也就是凡夫、众生了。

如果作人做事,不知随时随地反省检查自己过错的话,德行是不会有所进步的,如果能时时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过错,那么这一天活着的生命就是有耻,就是有惭愧心。假使犯了过错,不但不自我反省,反而自我辩护认为没有错,甚至推过于别人,也就根本无惭无愧了。

有惭有愧之心,是平常进德修业最大的关键。佛家学说也是如此,认为惭与愧,是人生修养非常重要的善行。有些人,非常聪明伶俐,做错了事,自己运用机心,很巧妙地为自己辩护,肯定自己没有错,这一类人,就是用心极不诚实,非常狡猾的人。惭愧两个字,对这种人根本用不上。当你不如人的时候,假如自己还没有惭愧心,那你怎么能够做到和人家一样呢?人都有好胜上进的心理,看见别人比自己好,却困于自己的坏习惯,只是自卑,不肯自求进步。其实,不必怕不如人,只要发一个惭愧、有耻之心,自己努力,别人也许十日能做到的事,自己百日、千日总可以达到与别人同样的程度吧,甚至超越。可是一般人,往往不会自我承认无耻,反而容易犯自卑感的毛病,其实能够有自卑感,已经是有知耻的动机,但是必须要拿出勇气,不要被自己的自卑感淹没,更要奋发向上进德修业,作人做事要这样,修养心性更要如此。

读后感:

先贤所讲的无耻之心在哪里?惭愧之心在哪里?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道德和良心已经完全没有了底线。

好在我们还有油条哥、托举哥以及无数的志愿者和好心人,在这些道德模范的引领下,每个人都应心存善念,心存惭愧之心,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时一定要想想这样做能否对得起父母、对得起祖宗、对得起自己的天良?能否不让别人批评我、指责我?用内外的力量约束自己。

相信人只要有惭愧、羞耻心,就自然会守礼,自然能够尽义务,企业效益自然会提升,社会环境也自然会和谐。所以从当下做起,从自我做起吧。

文档为doc格式。

孟子读后感篇二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

在了解孟子以前,我都觉得孟子跟孔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这本书刚开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实孟子是在孔子去世后很久,才出生的。小时候,孟子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很崇拜孔圣人,十几岁的时候,他还去到鲁国,想找孔圣人的门第来教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经逝世了,于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这时,司徒牛也已经是个驼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师(孔子的学生)最重视的学生,不过,一场疾病导致了他不敢见人,因为他的背上莫名其妙地长出了一个"小山丘",于是他隐居与树林里,谁也没见过他,但是孟子找到了他,司徒牛听了孟子的讲述,决定收他为徒,三年后,司徒牛让孟子离开了那里,劝他去更加开阔的`地方展示才华。

孟子泪别老师后,回家兴学育才,凭借着他的本领,孟子成了有名的老师。

公元前347年秋,孟子带着几个门徒去了齐国。起先,他受到了齐威王的欢迎,齐威王知道他是一个人才,但孟子齐国不被重用,因为他坚持的是仁政思想,而齐威王却行霸道,他想要把整个天下拒为己有,这下,孟子又拿出了最令我佩服的"武器"——口才,他说话滔滔不绝,又因为他学士渊博,知道的东西很多,随口就能说出大道理来,就是利用他的口才,孟子成功说服齐威王行仁政,他给齐威王讲了很多道理,搬出了他脑海里积蓄的知识,要是我是齐威王,都会听得晕头转向呢!

78岁时,孟子决定辞了官衔,回家安享晚年,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他觉得再怎么,也得绿叶归根,于是,在众人的挽留下,孟子热泪盈眶地回了家,在齐国,他整整呆了35年。

85岁,古稀之年,孟子带着邹国百姓的叹息声,徒弟的哭声,去世了。

出殡这天,雪更大,风更狂,连天地山川都为一颗巨星的滑落而哭泣,各地百姓都赶到孟子的家乡,披麻戴孝,在风雪的呼啸下把孟子送向天堂。

其实,就算是圣人,我也觉得他会有错的地方,孟子也不例外,因为,孟子总是说,孔子说的都是对的,然而,孟子的功勋远大与他犯下的错误,他谦虚,他好学,他还有一副好口才。

孟子读后感篇三

拿破仑曾说:“掌控自己的内心,比占领一座城池还要难”。

生活中,看清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人,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智慧的人。

总有人会发出迷茫的疑问?为什么自己都三十好几岁的人了,依然没有自己的方向呢?

因为,我们总是可以认知一切外在的事物,而无法看清距离自己最近的内心。

当你无解时,不妨虚心听取别人的.评价,理性地与他人优劣做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正确选择,认清自己,才能过好一生。

孟子读后感篇四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

试论孟子和杨朱的分歧。

浅析孟子“仁义”伦理思想略论。

从孟子的“王道”思想看民本政治。

仁者无敌:孟子的人生哲学。

孟子的性善论:养气养德论文。

浅论康德与孟子伦理思想之比较。

孟子“性善论”影响下的现代德育反思。

先秦孟子的传播思想与传播方式探析。

论孟子性善论与孩子品德教育论文。

孟子读后感篇五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在读本书的时候,将上篇十六字心传反复看了很多边。因为之前我有断断续续在看《孟子与公孙丑》、《原本大学微言》等书,好像每本书都会提到“内圣外王”、“内养外用”这一中心思想,反复看这十六个字,使我更加印证了在读《原本大学微言》时,一个简单的字有很多层的涵义,一个字、一个音就代表了一个观念,甚至几种观念,包括一个字在古文中怎样写?为什么要这样写,都是大有学问的,这是我之前未学到的,所以开篇就让我很受益。

“内养外用”,也就是充实自己内在的学问,修养,朝圣贤的道路上走,从事济世救人的大业。我们谈不上走圣贤道路,更谈不上济世救人,但能透过读书、学习,身为职员、家长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做到恰如其分,由内在的学问、思想的修养,而发挥到外在利己利他的事情上来,将“万事追求适度”来做为我们对理想生活的准则。

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我们每个人有生以来要扮演很多的角色,职员、家长、父母的孩子、社会的一员,不论处在什么地位都要尽力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就得修养自己,当然这也是很难的。因为人的思想情绪是非常微妙的,也是非常危险的,凡是人都有欲望,比如好奇心、好胜心等,归纳起来都是欲望,有时不当的欲望能毁灭所有的一切,我们自己的思想领导自己正就正,领导自己坏就坏,所以我们做人处世要持平,导正自己的思想。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说: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正确对待命运的方法。

前段时间朋友来电说日子过得很累,不幸福。我们就幸福这两个字展开了讨论,究竟怎样才能幸福呢?可能每个人的感悟不同,定义自然就不同,通过讨论我们一致认为有一个好的心态,就会拥有幸福。人生在世,坎坷磨难在所难免,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如果自己不能调整好心态,生活就容易打死结,必然给我们带来额外的痛苦,因此要静下心来,把自己心的根源找出来,调整这个“根源”,然后就可以“知其性”。

时间匆匆逝去,我们都会慢慢变老,从起点到终点,自然而又必然,这是每个人的路,不能逃开也不能躲开。一生,仔细想想就该尽力、尽心活好!扮演好我们每个人生阶段需要扮演的角色。

孟子读后感篇六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

孟子读后感篇七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孟子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日我读到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我顿感心门大开。

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孟子认为,说话不必拘泥于世俗所谓的守信,行为不必拘泥于世俗所谓的有始有终,最重要的是以道德的大义所在来引领自己的言行。大义所在,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我这段时间有时候为这个事情烦恼,因为我前段时间被一个朋友说我不信守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做事半途而废。我先不管他说的有理无理。但是我觉得自己这方面确实不够好,有时候,会做一些让人失望的事情。

孟子的话,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应该从我做事的目的开始,如果我做的事情是符合大义的,一定会信守自己的承诺,把事情进行到底。而有时候,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不必放在心上。我以后要是想做一个信守诺言,做事有始有终的人,定当将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在正途上,行在大义上。

有时候碰见别人不能信守自己的诺言或者半途而废的时候,那得看看我们要求他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大义。

有时候我们经常像圣经里的法利赛人一样,用小义来标榜自己,“看见了没有,我都没有违反自己的诺言。我做事都会坚持到底的。”我们也要他人在所有事情上都要遵守承诺,坚持到底。试问我们所要求他人的承诺和事情都符合圣经上的教导吗?圣经上说,没有一个人是义人。耶稣来是给人带来拯救和自由。

我今后要自由的活着,那些要我在小事上同样遵守他们规矩的人都见鬼去吧。合乎圣经上的教导,我都会听从。

我活着是为了荣耀神的名,但是我要是没有这么做,求神的怜悯我,为我赦罪,使我得自由。

小小心得,如若理解出错,请大家留言纠正!

孟子读后感篇八

公孙丑又问孟子:“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乎?”于是孟子大谈阔论,从勇气谈到豪然正气,其实它真正想谈的就是他所谓的浩然正气。公孙丑问道:“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正气。”“敢问何谓浩然正气也?”曰:“难言也……”孟子所谓的浩然正气,与他的性本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真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娞矣。”孟子教化人们培养仁义之心和浩然正气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影响,有人走在路上连一只蚂蚁也不敢踩死,正是因为对这种思想的培养,大多数中国人骨子里就生长着仁义,这恰恰让一部分小人乘虚而入。当今的世道就有这样的小人在大小的舞台上指手画脚,狐假虎威。我恨小人,因此我恨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论。如果大家都有一点老黑格尔的性恶论的思想,就不至于产生这样的小人了。

当然孟子有许多好的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公孙丑说:“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向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孟子非常谦虚,从不把自己看作圣人,孔子尚不敢自沉圣人,何况我孟子呢?这正是孟子伟大人格魅力之所在。我们缺少的正是孟子的这种人格魅力,在学习生活当中,有一点成绩就夸夸其谈,自高自大。我要说:孟子尚不敢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平庸之辈呢!

孟子读后感篇九

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仁政”的创立者和倡导者,有“亚圣”之称。

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孟子一文。

孟母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儿子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一而再,再而三地搬家,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环境—————学堂附近,从而使心地善良,接受事物能力很强的孟轲开始喜爱读书学习了。

人们常说:孩子的命运是父母创造的。

这话一点不假。

孟子正是得益于母亲的言传身教,才走上了求学之路。

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内涵。

作为为人子的我,切身感到父母为我们的付出太多了。

他们整日整年的四处奔波,挣钱,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攒下钱来给我们用,把好的衣服让给我们穿,把好的食物让给我们吃。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呢?

读到这里,我也为孟子的懂事而感动。

孟子的父亲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他。

他深知母亲的不易。

担心母亲孤独,为了减轻母亲的痛苦,不再找别的孩子玩耍,而是守在母亲的身边。

他是一个很有孝心的孩子。

在求学的道路上,小孟轲刻苦好学,不厌其烦地练字,读书。

只因为他的刻苦,努力,最后终于成为一代杰出的.思想家。

我要向孟子学习,学习他对母亲的孝顺,学习他在学习上的刻苦。

我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给我的父母,不能让父母的血汗白流。

孟子读后感篇十

《离娄章句上》第18章有言:“君子之不教子,何也?”意即:“君子不亲自教育儿子,为什么呢?”

孟子的回答是:“势不行也。”即:“由于情势不通。”

孟子在亮明自己的观点之后,接着给出了原因。他说:教育要用正理正道,用正理正道无效,就会愤怒,愤怒就会伤害父子之间的.情谊。同时,子女就会说:“您拿正理正道教育我,您的所作所为却为什么不出于正道呢?”

社会就是这样复杂,正的东西需要一点点引导,从而构建一个人的精神大厦。可是,众多因素又要求有所变通,因此,有时候很难都用正道来衡量从事。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出现分歧,随之矛盾就会产生,情感就会出现裂痕。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易子而教。

这样,有效地避免了父子间因求好而相互责备,从而使“爱之深,责之切”的“责”降到最低限度。亲人之间,始终保持温婉规劝,真的很难很难。

不过,也有教育自己孩子成功的典型。但是,相较而言,还是前者的成功几率要大。所以,人们普遍赞成后者。

孟子读后感篇十一

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我最欣赏的,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体文化。中华民族尊崇皇天后土,以大地为母亲,所以形成了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主体,以平和敦厚为特征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知道,西方国家以宗教立国,中国长期以儒学立国。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不管多少岁月的风霜雨露,多少朝代的更迭变迁,都没有改变道儒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两千年的农耕文明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

座右铭。

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都坚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

我喜爱伺茶,每每在茶的面前,我会感到一切都变得平和美好。品味人生,忧患生命是茶道与儒家的共同主题。有人品茶“茶可雅志,茶可行道”,有人品茶“茶烟一塌拥书眠”,道心文趣兼备。过去儒士不能一日无茶,其文也不能不常以茶为喻,我感悟到,这种闲适人生就是儒士茶人的品茗追求吧!于丹教授理解《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并以此来影响着他的弟子。”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温暖的,快乐的生活?我理解为:平和。

茶是个和气的性子,与谁都合得来。柴门也进得,侯门也进得,不卑不亢,不做宠物状。所以,和柴米油盐酱醋过日子的时候,也能与琴棋书画诗酒共发雅性,且在那个浪漫天地里,还担任着缺一不可的角色。只是就像一个艺术天赋极高的人一样,绚烂之后归于平淡,自己不评说,只待旁人去品味罢了。在儒家的眼中,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倒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平和,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中庸之道。平和下来,会使人“怡”,“怡”者,正是和悦,愉快之意。在茶道讲求的要让身心“怡”的过程中,就又与《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教授语)不谋而合了。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茶者喜欢龙井,有爱好乌龙茶一样,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不夺其真香”,“不损其真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

名言。

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孟子读后感篇十二

近来,把《孟子》读了一次,孟子的言语就当时的礼仪规范而言,确实是做到了遵礼,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是世人的表彰。于是梁惠王下问于他,齐宣王请教于他,滕文公问事于他,在他面前请从教诲。在孟子的滔滔雄辩之下,为王者只得表示承认自己行政的一些不足,表面上乖乖地听从而无从反驳,最多也只有“王顾左右而言他”借此来表达自己对自己所为的尴尬情形。孟子周游列国,倡仁义之说,道性善之论,正人心,息邪说,以“舍我其谁”的胸襟和气概怒斥以权利为核心的现实功利主义,力主改变诸侯割据的局面,一统中国,在统一的僵土之上,安民抚民,建庠教民,然而这种伟大的思想,却如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在当时不合实际,终于没有办法实现。

孟子一生兢兢业业的莫过于实现自己的理想,让王者行仁道。他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将高高在上的“君”、“夫子”从神圣不可侵犯的位置上拉回到普通“人”的范畴,而且是低于众“民”之下的。在孟子眼中“圣人”只不过是“人伦之至也”,他常引用有若的话来阐明圣人“圣人之于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认为孔子了集“清”、“任”、“和”、“时”(“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这任者也。柳下惠,圣这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集这四为一体的,所以孔子是最大的圣人。圣人纵然学识渊博,载心仁厚,仁者无敌,终于“出于其类”,如孔子——大圣,自己也说“圣,则吾不能,我学而不厌,而教不倦也”。圣人既然也是民众的一部分,是以民众为基底的,于子孟子顺势大胆说出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孟子这种把民权放在君权之上的思想,比法国的卢梭的民权论早了一千多年。孟子讲究“民为邦本”、“保民而王”,在国内实行仁政,“修天爵,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而人爵”便跟从而至,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使人民富起来,倡保民之说,从而实现“王者无敌”,建千秋事业。

其次来说说孟子的'个人修为。从孟子的言语中,道出了冲彻中国文化的大丈夫理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铮铮铁骨,傲然立于世人的眼前。于是“居天下之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袒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故要匡正时弊,使上自诸侯有信心施行仁政(“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下至庶民(“人皆可以以尧舜")以便使政风,民风以及整个社会风气都有一个根本的好转,在救世,救民,其用心是良苦的。在个人修身上,孟子提出“养性”、“修身”,讲”性善“,所以提倡“养性”,即扩充固有的善端。孟子亦讲“养心”,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古人说“白沙在涅,不染也黑;逢中生麻,不扶也直”,正是与“近朱则赤,近墨者黑”同一个道理。于是孟子提出“自暴者,不可与有信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社会环境固然重要,但人的主观意愿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贫穷之中,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照样“不改其乐”乐而忘忧。孟子总结人世过错,说道“咎,多由于自取”,正因为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故孟子毅然指出“仁者如射,射者已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上》),这种灾难我担当,“不怨天,不尤人”不知当羞杀古今多少怨天尤人,抱怨命运不济的“仕者“了。这对中国的影响也是甚大的。孟子的严于律己,当是现世的楷模。

孟子的教学方法在今天仍然有很多可取之处。他提倡的“深造自得”与我们今天提倡的要学生加强自学,变灌输为主为自学为主体很有相似之处。他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他认为高深的造诣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地追求得到。而自觉地追求得到,掌握得比较牢固,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要自觉地有所得。追求探索便会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就是益于收获的追求,这就是说,要重视学生自得,自觉得到的知识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他还提倡启发思维。孟子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思维,善于使用问答达到他预期的效果。他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筋,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作结论。教学生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自觉性,教师不能降低要求,要在正确的道路中站住,有能力的学生便跟随而来,这便是教师引导的结果。孟子还提倡“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这些教育思想的某些方面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方法仍然很有作用。他对教师提出了一条标准,那就是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自己明白,然后再去教别人明白。他谈到教师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