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一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复习课本身就是对已学内容的一个重新梳理,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及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
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先回忆所学乘法口诀,让学生背一背1~9的乘法口诀,为下一步: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做个准备。
第二个环节: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来发现规律,学生很快发现每种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争着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不断的探索、发现、总结,进而对口诀表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十分有利。
第三个环节: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相关知识的回顾和新知探究,结合数字卡片游戏来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个环节:做相关的习题,进一步对知识进行巩固。
我们强调知识应是学生自己寻找的结果,不是直接告诉的结果。即使是学生自己寻找,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形式暗示使之放松感悟。要使学生注意感悟,以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应让学生大量地活动、操作、观察,而不要过早把结论说破。因此,本节课上我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体会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1、在教学中应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在这里,所提到的“在发现”“再创造”,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更多的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对学生“思维方式、方法”的培养、训练,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教给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法宝”。
2、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二
一晃学期已过大半,这学期教的1―9的乘法口诀已经全部新授结束,这周对所有的乘法口诀进行了有系统的梳理,学习了《乘法口诀表》感触多多,略记一二。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复习课本身就是对已学内容的一个重新梳理,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及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因此,这节复习课我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并由此记忆区分所有的乘法口诀;在练习上并不是硬邦邦的去讲书上的习题,而是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去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种似曾相识的心理。
首先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有系统的整理知识。整理的目的不仅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感悟。教学前,我就让学生把口诀表先填写完整,这样课堂上就能充分利用时间组织学生探究规律。我给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全班汇报”的策略。组织学生有序观察:先横着看口诀表有什么发现?竖着呢?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寻找口诀的排列规律,发现积的内在联系,学生很快发现每种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争着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还敏锐的发现相同的得数还可以有不同的口诀,如:二九十八、三六也是十八,学生不断的探索、发现、总结,进而对口诀表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十分有利,教学结束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当场记忆整张口诀表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想象,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也一定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获得不同的发现。
其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拓展提高。乘法口诀是学习乘除法笔算的重要基础,必须要求学生熟练记忆,达到脱口而出。要实现这一要求,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练习,而让学生练得有趣、练得积极主动是关键。课堂的练习设计是关键,要力求改革单一、呆板的机械重复操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富有情趣的游戏性练习。如:“小红买了一种东西,正好用完18元,说一说她买了哪种东西,买了多少。”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得到不同的购买方案,不仅应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乘法口诀。“如果选一种鲜花,可以怎样买?”既能巩固乘法口诀,又能探究、应用规律、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还为今后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中也发现不少问题。如在教学“想想做做”第2题时,我先让学生在4分钟内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每做一题,都是从一几得几开始依次背口诀的,不能将乘法口诀灵活运用,我就试着提示:计算时,我们在心里面想的是什么?,通过提示学生在计算时速度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也了解到,学生在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方面还有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一方面还要加强训练。值得高兴的是今天的课上学生的发言非常积极,其中不乏几句特有意思的话:“你是怎样知道乘法口诀表一共有45句?”“老师:我看过一个故事,里面1+2+3+4+5+6+7+8+9+10=55,用55—10=45,就是1+2+3+4+5+6+7+8+9的得数。”你看,学生多聪明;“老师为什么有1~9的口诀,却没有十的乘法口诀?”多天真可爱的问题,可为课堂添了很多的乐趣呢。
~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三
今天第一节课,我给孩子讲了一节课内容是《9的乘法口诀》。这节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并形成乘法基本计算能力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在讲本节课时大体分了三个环节:第一,激趣导入,孕育口诀。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调动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第二,自主探索,创编口诀。从学生熟悉的手出发,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使口诀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第三,快乐练习,深化巩固。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在自编口诀的基础上汇报口诀,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又通过分析口诀来记忆口诀。在巩固练习中,习题的设计有层次、有坡度,使乘法口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
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中,我首先注重了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赛龙舟”的故事情境中,体验祖国文化的丰富性,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究发现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第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如在教学环节二“自主探究,合作求知”中,不是直接呈现“9的乘法口诀”,而是创设了问题情境“一共有多少面会徽”,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主动地寻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实施解决问题策略中,体会编制口诀的重要性。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设计了一系列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性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在数数、算算、编编、理理、说说的过程中,发现编制口诀的方法,经历了有条理的数学思考的过程。
第三,注重情感的交流和体验。时时以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借师生间的愉悦合作、情感交流来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了,动起来了,自己去回顾、体验、发现、构建,在有效的研究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体会到合作探究、构建新知的乐趣。此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个人探究、小组研讨、合作交流,力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以及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注重多样练习的设计。为了巩固新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口诀的优越性,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练习。在基础性练习中设计了“填口诀”“计算”等练习;生活性练习中设计了“算衣服扣子”“算矿泉水”等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体验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同时培养与提高了学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中虽然注重了情感的陶冶和习惯的培养,可是仍显得不够,尤其是在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效能方面有所欠缺。今后,在诸多不足之处还需下大力气,不断研究实践,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创新性教学。
~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四
一晃学期已过大半,这学期教的1—9的乘法口诀已经全部教授结束,这周对所有的乘法口诀进行了有系统的梳理,学习了《乘法口诀表》感触良多。
(1)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同学合作的态度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找出乘法口诀表的简单规律并记忆。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复习课本身就是对已学内容的一个重新梳理,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及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因此,这节复习课我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并由此记忆区分所有的乘法口诀;在练习上并不是硬邦邦的去讲书上的习题,而是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去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种似曾相识的心理。
首先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有系统的整理知识。整理的目的不仅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感悟。教学前,我就让学生把口诀表先填写完整,这样课堂上就能充分利用时间组织学生探究规律。我给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全班汇报”的策略。组织学生有序观察:先横着看口诀表有什么发现?竖着呢?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寻找口诀的排列规律,发现积的内在联系,学生很快发现每种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争着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还敏锐的发现相同的得数还可以有不同的口诀,如:二九十八、三六也是十八,学生不断的探索、发现、总结,进而对口诀表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十分有利,教学结束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当场记忆整张口诀表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想象,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也一定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获得不同的发现。
其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拓展提高。乘法口诀是学习乘除法笔算的重要基础,必须要求学生熟练记忆,达到脱口而出。要实现这一要求,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练习,而让学生练得有趣、练得积极主动是关键。课堂的练习设计是关键,要力求改革单一、呆板的机械重复操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富有情趣的游戏性练习。如:“小红买了一种东西,正好用完18元,说一说她买了哪种东西,买了多少。”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得到不同的购买方案,不仅应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乘法口诀。“如果选一种鲜花,可以怎样买?”既能巩固乘法口诀,又能探究、应用规律、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还为今后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中也发现不少问题。如在教学“想想做做”第2题时,我先让学生在4分钟内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每做一题,都是从一几得几开始依次背口诀的,不能将乘法口诀灵活运用,我就试着提示:计算时,我们在心里面想的是什么?,通过提示学生在计算时速度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也了解到,学生在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方面还有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一方面还要加强训练。
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对于他们择优学习什么样的方法,学习到了几种方法,我没有指定,但是我相信他们收获都不小。
~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五
1、通过归纳、整理全部乘法口诀,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全部乘法口诀。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1、出示不规格的杂乱乘法口诀挂图说:你看一看发现了什么?怎么整理?让学生课前准备的卡片进行整理。(板书:“整理乘法口诀表”)。整理完后到前面展示。提问:你喜欢这个乘法口诀表吗?为什么?谁来帮老师贴一贴“四六二十四”的口诀?你是怎么知道的?小朋友,好细心,认真负责做得对。
2、看了这张表,你想说些什么?横看看发现了什么?竖着看有什。
么规律?乘数有什么规律?斜着看有什么规律?小朋友的观察那么丰富,真棒,比老师想的还多。
3、小朋友把口诀记在心里了吗?背给大家听听好吗?提问:你们准备怎么去背口诀。横背、竖背、斜背。说说:横、竖、斜背的方法。学生自由背口诀。
1、刚才小朋友说,乘法口诀的作用很大,那你能说说每一句乘法口诀能算哪些乘法算式吗?同桌用乘法口诀卡片合作练说。练习计算乘法算式(想想做做第2题)。教师巡视。
2、谁填得多(想想做做第3题)。
告诉妈妈背的方法,并跟妈妈比一比,谁先背出来。
我们强调知识应是学生自己寻找的结果,不是直接告诉的结果。即使是学生自己寻找,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形式暗示使之放松感悟。要使学生注意感悟,以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应让学生大量地活动、操作、观察,而不要过早把结论说破。因此,本节课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消化。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在整理出乘法口诀表之后,我组织学生有序观察,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寻找口诀的排列规律,发现积的内在联系,进而帮助记忆乘法口诀,培养探究能力。加上一定数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记忆口诀。
~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六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复习课本身就是对已学内容的一个重新梳理,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及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
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先回忆所学乘法口诀,让学生背一背1~9的乘法口诀,为下一步: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做个准备。
第二个环节: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来发现规律,学生很快发现每种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争着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不断的探索、发现、总结,进而对口诀表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十分有利。
第三个环节: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相关知识的回顾和新知探究,结合数字卡片游戏来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个环节:做相关的习题,进一步对知识进行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体会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应该注重细节上的处理,并在教学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在这里,所提到的“在发现”“再创造”,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更多的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对学生“思维方式、方法”的培养、训练,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教给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法宝”。应该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我们强调知识应是学生自己寻找的结果,不是直接告诉的结果。即使是学生自己寻找,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形式暗示使之放松感悟。要使学生注意感悟,以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应让学生大量地活动、操作、观察,而不要过早把结论说破。因此,本节课上我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七
“8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将学习的难点放在识记口诀上,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好奇、好动、好学的特点,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探究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本节课的教学,着重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先进行口诀的常规复习,对口令,口算乘法题,再直截了当地揭示课题,明确我们这节课要干什么。
紧扣教材主题图,把它作成课件的形式,利用声音来吸引孩子,“快听,是哪里传来这么动听的音乐呢?”用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继续学下去的欲望。然后出示主题图:学校仪仗队演奏。在主题图的处理上,选择了他们都非常熟悉的动画人物——蓝猫来作为纽带,激发了低年级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生已经学过了1到6的口诀,已经知道了口诀的一些特点,如小数在前面,大数在后面,还有积的一些变化规律。还有的学生已经抢先背了起来。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口诀。然后指名反馈。在检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这一环节算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我们班有53个孩子,一节课短短的四十分钟,很难有效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再者,大班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也不够现实。结合实际情况,在保证课堂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下,安排同桌对口令的活动,从而充分调动和发挥同桌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相互监督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中,孩子们先通过顺背、倒背的环节熟悉8的乘法口诀过后,在进行同桌对口令的活动,一个人说口诀,另一个人说相对应的乘法算式,或者一人说乘法算式,另一人说相应的口诀。一段时间交流后,请同桌站起来展示。一般课堂上能够回答问题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但采用同桌互说的形式后,即使没有机会公开展示,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定量的练习,同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增强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为帮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我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应用和实践的机会,“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到8的乘法口诀吗?”有的孩子很快地想到螃蟹有八条腿,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解决数学问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精选11篇)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那......
~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八
今天教学《乘法口诀表》整理课,这是对孩子所学乘法口诀的一个系统的整理,表中蕴藏了很多规律,有些是上课时就有所接触的,有些是全新的,但是有一点不变,都需要孩子自己去发现。出示完整个表后我让孩子自主观察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发现的规律,比一比哪个小组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组1:横着看,第一个数字逐渐增大,第二个数字不变;第几行就是几的乘法口诀。
组2:竖着看,第一列第一个数字1,第二个数字逐渐增大,得数也逐渐增大1,接着又说第二列,第三列。
(我接着引导孩子概括出第几列口诀里的第一个数字就是几,得数也逐渐增大几)。
组3:从左往右看,口诀逐渐减少1;口诀有几句,最后一句的口诀的积的个位就是几。
(的确是这样的,但是我却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虽然这组发现对孩子记忆口诀似乎没有什么帮助,但确是也是乘法口诀中的一个规律)。
组4:斜着看,第一行口诀的前两个数都一样;第二行前一句口诀的第二个数是后面一句口诀的第一个数,第三行后面一句口诀的前两个数都比前面一句口诀的前两个数大1,下面的也都有这样的规律(其实第二行也是这样的规律,只不过凑巧像接龙一样。)。
接着我让学生拐弯看,虽然前面接触过,但是只有特别好的孩子才记得怎样看,在我提示下,看着知道怎样看,也找到了都是跟几有关的口诀。
孩子的眼光总是那么独特的,心生佩服!
~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九
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常常是在计算新授课后,伴随着一次次计算练习课逐步熟练化、程序化直至自动化。因此,在计算练习课中教师应有目的、有地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系列有关计算训练的"教学活动。
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的有序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利用自己的发现,展开记忆。既培养了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也为学生记忆乘法口诀表提供了抓手。同时,在大九九表的练习中,从某个积出现了几次为切入点,发现仍然依据乘法口诀,想出相关乘法算式,就能很快找到结论。在感悟学习方法的同时,体现了乘法口诀的价值,也唤起学生巩固乘法口诀的热情。
在梳理乘法口诀表时,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口诀间的.联系,利用这些也能有效记忆某句口诀。当学生指出借助五平十五再加一个七或者七七四十九再减去一个七来记忆六七四十二时,他们不仅仅记住了多道口诀,而且更加深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游戏是低年级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字火车的初次出现,让孩子们发现规律从而得到游戏规则;再次出现时孩子们在享受游戏的快乐中继续巩固了乘法口诀;最终的火车尾倒开这一开放性的设计,既促进学生熟记口诀,也可以引导他们有序思考,开拓他们的思维。
可见,在计算练习课中,把学生从单一的计算中平出来,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思考更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启发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寻找策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相信在计算练习课中,教师只要确立现代教学理念,精心设计,就能留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发挥的舞台、自由展示的天地。为学生提供一方沃土,我们的学生就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十
前天上了一节整理乘法口诀公开课,感触颇多,下面简要分析如下:
梳理这段时间所学1到9的乘法口诀,整理出乘法口诀表: 发现乘法口诀表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顺序美,简洁美。
(一)教师谈话,我们这段时间一直在学习什么数学知识?乘法口诀,1到9的乘法口诀。
(三)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收获,发现规律,组内交流,解决疑问。
(四)展示交流,发现了哪些规律?
(五)第二个表,旨在让学生发现表内乘法积的规律,对乘法口诀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渗透了大九九表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这个表纯数学语言更简洁,更美观,更容易发现规律,学生发现了对角线上的数就是乘数相同的乘法算式,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对角线将这个表分成了两个大的直角三角形。学生也学会了观察表格的顺序,从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去发现规律。上到这里就下课了,本来后面还有巩固练习等内容,因为时间关系放到第二节课处理。
通过这几天上课和对一些教育专著的研读,我感悟到:
(一)我们的课堂要给学生发现的机会。这节课,针对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的结果,我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发现乘法口诀表中蕴藏的数学规律,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帮助学生体验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良好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第二个表格,我还引导学生发现了,上三角和下三角中积排列的对称性规律,结合自然界中事物对称美的特征,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
这让我想起了前两天学习9的乘法口诀,有的孩子竟然发现,9的乘法口诀中每个积的个位和十位相加等于9,从上往下看,个位上987654321递减,十位012345678递增,从9*2开始,将积的个位和十位交换位置,就是另外一道9的乘法算式的积(18,81;27,72;36,63;54,45)……非常有意思,这都是学生自己的发现,是我在备课过程中没有预设到的。
发现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发现是创造的基石。在第二节课上对练一练第三题,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绽放,五组气球,前四组每组七个,最后一组五个,问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学生一、7+7+7+7+5=33学生二、4*7+5=33学生三、8*4+1=33学生四、7*5-2=33学生五、6*4+9=33等。
(二)对问题的处理。当我们在一节课的最后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齐声回答没有的时候,这节课不一定是一节成功的课,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带有启发性的,有的问题我们需要课堂上处理,有的问题,如:与本节课无关的但是又非常有数学趣味性的,与课堂有关但是却需要查找资料或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留给学生课下思考也未尝不可,在我看来,这还是一件好事,因为课堂上的学习是被动的,带有盲从性,课下孩子们的思考是积极的,自发的,是带求真意识,带有内驱力的自主思考,这样的思考,更易内化为学生真正的对知识的渴望。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启发孩子们,激发孩子们探究数学的热情,使孩子们感受数学的奇妙,源源不断的产生新想法,这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
如这节课上,关于乘法口诀一共有多少个?这个问题,我做了简单的引导,学生回答各不相同,我没有给出正确答案,因为这个问题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意义不大,但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的基本素养。有的同学一个一个数,有的凭感觉不假思索81个,有的1+2+3+4+5+6+7+8+9=45计算,有的1+9,2+8,3+7,4+6,5凑十计算……等等,一旦学生养成这种探究的习惯,对问题思考的习惯,和他人交流的习惯,那么数学学习将焕发出它的生机与活力,学生便会在自我成就感中培养起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需改进之处,
1、呈现乘法口诀表的过程浪费时间,耽误了孩子们后面探索规律的时间。
2、教学语言不够简洁,教学语言吸引力不强,需注重教学语言的鼓励作用,需强加锻炼。
3、教学时间把握不准,没有时间意识。课堂整体时间把控不好,总是在一些问题上浪费很多时间,学生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这是老毛病了,需改进。
4、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太过贫乏,课堂组织方式单一,亟待丰富。
5、整堂课,只有一些学生的积极回答问题,其他学生没有勇气,没有欲望,展示自己,我在教学中没有兼顾到这些学生,需思考应对之策。如何让更多的孩子们积极的展示自我,参与到课堂中来,我想这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教育智慧的问题。请各位老师指点。
~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十一
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常常是在计算新授课后,伴随着一次次计算练习课逐步熟练化、程序化直至自动化。因此,在计算练习课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系列有关计算训练的教学活动。
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的有序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利用自己的发现,展开记忆。既培养了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也为学生记忆乘法口诀表提供了抓手。同时,在大九九表的练习中,从某个积出现了几次为切入点,发现仍然依据乘法口诀,想出相关乘法算式,就能很快找到结论。在感悟学习方法的同时,体现了乘法口诀的价值,也唤起学生巩固乘法口诀的热情。
在梳理乘法口诀表时,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口诀间的联系,利用这些也能有效记忆某句口诀。当学生指出借助五七三十五再加一个七或者七七四十九再减去一个七来记忆六七四十二时,他们不仅仅记住了多道口诀,而且更加深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游戏是低年级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字火车的初次出现,让孩子们发现规律从而得到游戏规则;再次出现时孩子们在享受游戏的快乐中继续巩固了乘法口诀;最终的火车尾倒开这一开放性的设计,既促进学生熟记口诀,也可以引导他们有序思考,开拓他们的思维。
~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十二
一晃学期已过大半,这学期教的1—9的乘法口诀已经全部教授结束,这周对所有的乘法口诀进行了有系统的梳理,学习了《乘法口诀表》感触良多。
(1) 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2) 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同学合作的态度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找出乘法口诀表的简单规律并记忆。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复习课本身就是对已学内容的一个重新梳理,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及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因此,这节复习课我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并由此记忆区分所有的`乘法口诀;在练习上并不是硬邦邦的去讲书上的习题,而是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去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种似曾相识的心理。
首先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有系统的整理知识。整理的目的不仅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感悟。教学前,我就让学生把口诀表先填写完整,这样课堂上就能充分利用时间组织学生探究规律。我给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全班汇报”的策略。组织学生有序观察:先横着看口诀表有什么发现?竖着呢?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寻找口诀的排列规律,发现积的内在联系,学生很快发现每种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争着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还敏锐的发现相同的得数还可以有不同的口诀,如:二九十八、三六也是十八,学生不断的探索、发现、总结,进而对口诀表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十分有利,教学结束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当场记忆整张口诀表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想象,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也一定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获得不同的发现。
其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拓展提高。乘法口诀是学习乘除法笔算的重要基
础,必须要求学生熟练记忆,达到脱口而出。要实现这一要求,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练习,而让学生练得有趣、练得积极主动是关键。课堂的练习设计是关键,要力求改革单一、呆板的机械重复操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富有情趣的游戏性练习。如:“小红买了一种东西,正好用完18元,说一说她买了哪种东西,买了多少。”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得到不同的购买方案,不仅应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乘法口诀。“如果选一种鲜花,可以怎样买?”既能巩固乘法口诀,又能探究、应用规律、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还为今后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中也发现不少问题。如在教学“想想做做”第2题时,我先让学生在4分钟内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每做一题,都是从一几得几开始依次背口诀的,不能将乘法口诀灵活运用,我就试着提示:计算时,我们在心里面想的是什么?,通过提示学生在计算时速度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也了解到,学生在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方面还有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一方面还要加强训练。
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对于他们择优学习什么样的方法,学习到了几种方法,我没有指定,但是我相信他们收获都不小。
~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十三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复习课本身就是对已学内容的一个重新梳理,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及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
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先回忆所学乘法口诀,让学生背一背1~9的乘法口诀,为下一步: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做个准备。
第二个环节: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我先让学生自己观察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来发现规律,学生很快发现每种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争着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不断的探索、发现、总结,进而对口诀表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十分有利。
第三个环节: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相关知识的回顾和新知探究,结合数字卡片游戏来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个环节:做相关的习题,进一步对知识进行巩固。
我们强调知识应是学生自己寻找的结果,不是直接告诉的结果。即使是学生自己寻找,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形式暗示使之放松感悟。要使学生注意感悟,以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应让学生大量地活动、操作、观察,而不要过早把结论说破。因此,本节课上我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体会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1、在教学中应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在这里,所提到的“在发现”“再创造”,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更多的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对学生“思维方式、方法”的培养、训练,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教给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法宝”。
2、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乘法口诀教学反思篇十四
九九乘法表是对孩子所学乘法口诀的一个系统的整理,表中蕴藏了很多规律,有些是上课时就有所接触的,有些是全新的,上课前我真的有些担心,担心孩子们说不出其中的规律,上完课后,我得到了这样的启示:相信孩子们的发现,必定收获惊喜。
孩子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自己的发现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让我惊喜万分。但是因为想发言的孩子太多,看着他们那个着急的样子,我又不能不请他,最后时间说的多了,背的时间就少了,他们发现了那么多规律,却没有用来记忆口诀,我觉得是自己没有处理好。
二年级的孩子们都还具有爱质疑的珍贵品质,往往他们的质疑经常在我们的课堂教学的预设之外。面对孩子们的质疑,我的感触是千万别回避,也别急于回答,而是想办法和孩子们一起解决。这样既可以保持孩子们爱提问的好习惯,也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天上课时,就有孩子提出“老师为什么有1~9的口诀,却没有十的乘法口诀?”面对这样的提问,我让孩子们用前面整理1~9的口诀的经验来自行编十的口诀。“一十得一十,二十二十,三十三十……八十八十,九十九十。”当编完这“十的口诀”,就有学生提出“老师我觉得没有必要编口诀来记十的口诀,因为几个十连加就等于几十。”“几个十就是几十,没必要记口诀。”……就这样孩子们的疑问由他们自行解诀了。看到孩子们自行解决了问题,我认为这样的处理既培养他们质疑的习惯,也没有让他们依赖我的回答,而是让他们从尝试中找到答案。相信他们今后再遇到问题时,会有人也用尝试的办法来处理。
现在的孩子们自我意识很强,对于同伴的发言有些孩子还不大虚心听,对于此,我在班级中常提“学习别人的优点,让自己更棒!”在教学中对于孩子们不同层次的发言要善待,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有助于孩子们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关于“你是怎样知道乘法口诀表一共有45句?”,我们班的孩子各有精彩的发言。
学生1:“老师我数了一遍,是真的有45句。”
我问:“有谁和他用的方法相同?”
班上56人中有十几人举手。
我肯定这些孩子用准确的点数的方法知道了答案,方法简单,容易。
学生2:“老师,我是算出来的,1+2=3,3+3=6,6+4=10,10+5=15,15+6=21,21+7=28,28+8=36,36+9=45。”
粗略地统计了一下,班上也有十几人用了计算的方法。我表扬用这样计算的办法的孩子们,说明他们懂得了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3:“老师,我和他的算法不一样。”他激动地上到讲台用粉笔对全班讲解:1+2+3+4+5+6+7+8+9=45。
这时班上多数学生赞同,还有人说这是用了一年级的“凑十法”。我赞同道:“对!这个‘凑十法’用得真巧妙,使我们的计算好算了很多。”
学生4:“老师,我从算式里看到有5个9。”她也跑上讲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当这个学生回答完后,班上的孩子们瞪大眼睛看了一会,“哦,还可以凑成5个9。”顺着孩子们的回答,我称赞这个孩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运用刚学过的乘法解决问题。
当我的表扬还没说够时,班上的孟勇攀把手高举,他说:“老师:我看过一个故事,里面1+2+3+4+5+6+7+8+9+10=55,用55-10=45,就是1+2+3+4+5+6+7+8+9的得数。”
这真是让我惊叹,我们班的孩子不但爱看书,而且能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中,我的喜悦溢于言表,又当着大家的面对他的回答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