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篇一
1.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理解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该吸取那些教训。
1.读课文,勾画文中描写罗布泊美丽的句子,进行整理,加入自己的想象,写一段文字:《美丽的罗布泊》。可以是文,可以是诗。
2.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罗布泊现状的句子,进行整理,并加入自己的想象,写一段文字:《恐怖的罗布泊》。
(以上两项,可以分男女来写,女生写第一项,男生写第二项,比一比,谁写得最好。作为预习来完成。)
3.用楼兰古国事的故导入课文。
4.展示预习成果,学生点评。
6.谁之过?(这个环节重点研读课文12——13段,品读字词和句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
7.文章是写罗布泊,为什么还写到了青海湖和月牙泉?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你周围的,你听说过的。
8.面对这种现状,作者的心情怎样?
9.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这种“痛苦而沉重”的心情的句子进行品读。
10.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这是什么句式,应该怎么读?)
11.脚本展示:假如你是罗布泊,你想说什么?假如你是罗布泊已经枯死的胡杨林,你想说什么?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你想说什么?假如…… 你还可以就是一位中学生,给人类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篇二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底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3、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哪些教训。
1、品读课文,揣摩语句,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2、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文献法;合作探究法;体验法。
1课时
一、导语设计。
那就是罗布泊。
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曾经是有很多水的。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沙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罗布泊。(板书课题)
二、资料展播
三、整体感知
1、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
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
2、提问:针对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1)用笔画出你所解决的问题以及不懂的生字新词。
(2)圈点勾画,筛选关键语句,概括文意,归纳要点。
4、需掌握的词语:
萧瑟(xiāosè):形容冷清、凄凉。
和煦(héxù):温暖。
干涸(hé):(河道、池塘等)没有水。
吞噬(shì):吞食;并吞。
裸露(lù):没有东西遮盖。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5、学生自由回答提出的问题,教师总结,明确:
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现在的罗布泊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罗布泊消逝于20世纪70年代。
消逝的原因有两个: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罗布泊消逝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迅速恶化,沙漠在扩张。
同样的悲剧还有:青海湖湖水下降,陆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缩小,有干涸之势。
三、合作探究,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造成罗布湖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12、13段)——造成了罗布泊的消逝深层原因是人为因素。具体体现是两次改道和四个“盲目”。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将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沙化。
(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我们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对西部大开发应提出哪些忠告?(学生讨论)
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3、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痛惜之情、作者强烈呼吁:拯救生态环境
4、学生概括文意。文章从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写起,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逝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目的。
全文的思路:
5、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理解文中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抒情性:体会下列句子的思想感情
①此时此刻,我们停止的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②这出悲剧的制造者是人!
③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四、品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既有真实性又有文学性,从文法上探究体味文章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自由阅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点评其好在哪里。(提示:哪些语句使文章富有较浓的感情色彩,哪些语句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真实性的语句:如汉书。西城传根据史书记载具体数字。
(提示:读这些叙述性的语句语气应平和)
直抒胸臆的句子例如: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又"字应拉长,更突出。)
救清海湖,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应带深深感概,发出呼吁。)
生动修辞的句子:如第20、22段,赋予胡扬林以人的感情。对比、拟人、排比手法。
五、拓展延伸:说说我们生活周围环境被破坏的事例,谈谈你的想法。
①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
a、大气污染
b、水质污染
c、噪声污染
d、食品污染及具危害
②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指与湖争地、乱砍乱伐森林、破坏草原等。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爆发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其原因之一,就是与湖争地乱砍乱伐森林、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一沉痛的教训,我们一定要牢记。
六、布置作业
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停止破坏生态平衡,尽力拯救已被破坏的环境,防止生态的继续恶化。
七、课堂小结
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只要人人都拥有一颗保护地球的慧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我们宁愿多一块人间的乐土,也不要一片荒凉的罗布泊!
板书设计:
消亡的原因:改道四盲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篇三
1.学习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理解罗布泊之所以成为沙漠,原来是愚昧造成的恶果。
2.多角度地处理课文信息,通过“写”的方式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片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索取的贪婪和盲目是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课文告诉人们,罗布泊之所以成为沙漠,是愚昧造成的恶果。
课文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惜,为人们索取之盲目而痛惜。为了表达这种感情,作者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一是拿罗布泊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破败对比;二是运用拟人手法,以事物自身的诉说引起人内心的震动,如“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一句所描写的罗布泊的惨状,实在让人痛心疾首;三是运用数据客观说明。这些都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好资源。
课文的“研讨与练习”点示了教学过程中的训练性。如第1题指出,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概括提要,达到把握文意的目的。如“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归纳一下变化的原因。”另一种方式是抓住点睛之笔,小口径切人,达到整体把握的目的。
练习题中的开放题的设计也力求角度、方式多样化。有的要求在重组课文信息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如,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这些,都在启示着我们如何进行创新的教学设计。
学习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理解罗布泊之所以成为沙漠,原来是愚昧造成的恶果。
4.1第一学时
一、简洁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课文的“研讨与练习”。这篇课文后面共有四个练习,就有三个与“写”有关。
第一题要求“概括”,第三题要求“诉说”,第4题要求“呼吁”。
再看课文前面的小方框,里面的内容就是根据课文内容写成的。
所以我们今天就上一节变“读”为“写”的课。
这个课就叫做:“课文小作文”课。
二、概说课文文意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2)请同学们各用一句话表达自己(感受最深的)阅读所得。
(3)同学们发言。教师即席评说。
同学们可能会表达的一句话:
罗布泊的今昔对比,告诉我们制造悲剧的是人。
人类因为破坏环境而使仙湖消逝。
罗布泊的生态悲剧应该增强我们强烈的忧患意识。
罗布泊的悲剧表明大自然已发怒了,如果再执迷不悟,我们将失去唯一的家园。
罗布泊的变化告诉我们:保护生态,迫在眉睫。
短短几十年,由仙湖变荒漠让我们感到环境、生态问题的严峻。
死神在罗布泊的上方开怀大笑,作为地球村村民的我们,却没有尽到责任。
曾经的绿洲变荒漠,人类正在破坏地球。
人类正在亲手毁掉自己辛辛苦苦建造美丽的、唯一的家园。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洁生动的对话。
三、指点本课看点
教师讲析本课看点:
所谓本课看点,就是课文中最值得我们体味、深究、欣赏的地方。如:
本课的标题
关于罗布泊遥远过去的描述
关于罗布泊现在的描述
关于塔里木河与罗布泊的关系介绍
关于胡杨的描写
作者的忧患意识与文中的呼吁
……
教师选择课文内容的几个“点”,用“串词”的方式,带着学生有重点地朗读一下。
四、讲析技法要点
(1)教师讲析“课文小作文”的形式:
所谓“课文作文”,主要是指在课堂上:
读大文写小文,
读长文写短文,
读此文写彼文;
读一文写多文。
这是一种自读课文的好方法,也是一种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训练,同时是一种语言表达训练。
(2)教师讲析“课文小作文”的过程:
首先,根据课文内容自定一个小小的作文题——如“美丽罗布泊”、如“可怕的罗布泊”、如“胡杨的诉说”,如“四个‘盲目’用得好”,如“说说‘问题出在近30年’中的‘问题’”等等,题目越新鲜、内容越实在越好。
然后,根据自己的命题,尽量利用课文的语言写百字左右的小作文或作文片段。
(3)教师讲授“课文小作文”的技法:
①可从概括内容的角度写
②可从说明事物的角度写
③可从描述事物的角度写
④可从抒发情感的角度写
⑤可从表达感受的角度写
⑥可从欣赏课文语言的角度写
……
(4)教师继续土进行“课文小作文”的技法讲授:
①可以用自己的话语来写,如进行课文概括、表达读文感受等。
②可以重点利用课文中的某个片段进行改写。如抒发情感等。
③可以自由地组合课文的文句,形成一段短而完整的文字。如描写景物、讲述故事等。
……
五、学生课文作文
(1)请同学们“献出”自己所确定的小作文题:
(2)老师根据学生的“献题”,也公布一批小作文题,供学生选择:
1.美丽的罗布泊
2.这里曾经有过……
3.“我”眼中的罗布泊
4.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
5.话说胡杨
6.死去的胡杨
7.一株胡杨的独白
8.说说塔里木河
9.课文中的“水”
10.课文中的数字
11.课文中的忧患意识
12.悲剧并没有止住
13.说说"问题出在近30年中的“问题”
14.四个“盲目”用得好
15.我喜欢课文中这样的一段话
16.《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内容简介……
(3)学生写作10分钟左右。
(4)课堂交流。
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老师进行评说。如:
我仿佛……
我是一棵出生在久远年代里绿树环绕的罗布泊旁的胡杨。回想以前,白昼时,碧水如镜,鱼鸥欢唱,生机勃勃。黑夜时,皎月清辉,静影沉璧,万籁俱寂。我现在常常希望时间可以回到过去,因为昔日美景今已虚无。再也没有成群结队的小鸟向我招手,再也没有美丽锦鳞给我问候。我渴啊!渴啊!但我更加痛心!我缓缓地闭上了眼;梦中,我仿佛又回到了美丽的罗布泊。
六、引导作文欣赏
老师留心学生的作文,力求做到能够组合成一篇课文缩写。如下文。如果不能做到,就由老师进行。
罗布泊的悲剧
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
在遥远的过去,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现在的罗布泊,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一只鸟,夏季气温高达70℃。
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如果站在罗布泊边缘,你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
问题出在近30多年。人们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悲剧并没有止住。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七、课堂教学小结
课文小作文是一种读写结合式的语文实践活动。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篇四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1.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2.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瑟(se4)和煦(xu4)干涸(he2)吞喽(shi4)裸索(luo3)戈壁滩(ge1)无垠(yin1)边缘(yuan2)
2.解释下列词语。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和煦:温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较少。
沧海桑田:大海里的一颗谷粒。无限:辽阔无边。
边缘:沿边的部分。
3、导语
探究质疑
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1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仙湖”?描绘一下这“仙湖”的景色。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
3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
1、自由阅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点评其好在哪里。(至少2例)
2、设问: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使文章让人读后感到真实可信?
作者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一是拿罗布泊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破败对比;二是运用拟人手法,以事物自身的诉说引起人内心的震动。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张骞qiān萧瑟s庇b护干涸h吞噬sh裸luǒ露鹭鸶l sī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2)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作者吴刚。
2.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本文主要运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
1、“消逝”为什么不用“消失”?
2、“仙湖”的“仙”在这里如何理解?
3、大家体会文章题目中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同学们,进行讨论很清楚的从文章的题目中可以获得到信息是:一个美丽的湖泊消逝了,表达的是一种惋惜,痛惜,谴责……之情。
接着我分别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昨天罗布泊的美丽,今日罗布泊的荒凉,并配以画面让学生用解说的形式朗读,并指导学生在读的时候,注重自己的情感表达。
读昨日的罗布泊时,“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让同学们体会到愉悦、高兴、自豪……。
读今日的罗布泊时“没有一棵草,一条溪,不见一只鸟”让大家体会到那种痛苦和无奈。
很自然的引入了情感教育: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爱护我们身边的一切。
以上是本节课的构思,上完这节课我觉得有如下收获:
1、分析一篇文章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方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特别是比较长的文章,如果让学生在读之前不及时的从文章的题目中捕捉到正确的信息,不利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感知。
2、语文课堂上要重视朗读的训练。新课改中体现了教师要精讲,对于学生来说,我们需要的是有效的课堂活动,我认为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来说最有效的课堂活动,就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中精美的句子,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读中提升自己的阅读欣赏能力。
不足的地方:
1、我觉得学生回答问题非常踊跃,可是我对如何安排学生发言做的不好,学生的发言显的有些乱,重复发言多。
2、文中留给学生拓展的时间少,比如:我们应该如何做,做一个环保人士,让大家找,我想:对同学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这个时间有点短。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篇五
1、知识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明白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概括要点的能力和在网络中查找、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
3、情感目标:唤醒学生的环保忧患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难点)
1课时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势,分别运用情景导入法,想像联想法,分组讨论竞赛法,对比感受法,朗读法,换位思考法等。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导入语:同学们,大家喜欢欣赏风景图片吗?下面,老师就给大家放映两组风景图片,大家在欣赏的时候,可以自由地讨论和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图片放映完后)大家知道吗?其实,这两级图片都是罗布泊的景象,只不过一个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一个是一望无际、了无生气的茫茫荒漠。那么,罗布泊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将会告诉我们这其中的原因。下面请大家翻开课本。
第二环节:课内求知
1、检查预习效果:请一位同学介绍昨天在网络中查找到的关于报告文学的知识。(明确: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性和文学性。)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两次重温课文的内容。
3、在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比较熟悉的基础上,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4、全班同学分男、女两大组,在文中寻找描述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情景的语句,并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看谁找得最准,读得最好!
6、请同学们当一回公安战士,每四人为一小组,在文中寻找毁灭罗布泊的罪魁祸首,并用课文中的材料来概括说明罗布泊为什么会消失?可以用图示法,也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概括。
7、请同学们当一回律师,全班同学分两大组,分别从课文中和网络中寻找证据来给人类定罪。可以用课文中的材料概括介绍,也可以用网络中查找到的相关图片来展示说明,力求用鲜明对比的方式来控诉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罪恶行为。
第三环节:课内拓展
1、那么,人类是否觉醒了呢?请大家一起去思考,去寻找,看看人类破坏大自然的步伐是否停止?可以在课文中寻找,也可以在网络中查找。当有同学从文中找出青海湖和月牙泉这两个例子后,老师播放背景音乐《月牙泉》,让同学们继续在忧伤的旋律中在网络中寻找地球上还有哪些江、河、湖、海,由于人为的原因而正在萎缩或消失?大家可以自由地讨论发言。(明确:有居延海,艾丁湖,艾比湖,乌伦古湖等。)
2、课堂小结: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网上相关资源的浏览,请同学们联系自己身边的环保现象,提一些看法和建议,或是拟定一些环保标语。写完后,大家自由地讨论与交流。
第四环节:课外延伸
作业:请同学们放学回家后,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然后以地球的口吻写一篇题为《人类,我想对你说》的作文,并发往网上的相关论坛,然后再把作文发送到老师的邮箱,并把自己的作文在网上的发表情况也告诉老师。同学们互相之间也可以交流讨论自己的作文和看法,还可以向老师推荐优秀作文,然后大家一起评选出优秀作文发表在学校的优秀作文空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