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两小儿辩日教案一等奖 两小儿辩日教案(优质8篇)

最新两小儿辩日教案一等奖 两小儿辩日教案(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8 21:14:06
最新两小儿辩日教案一等奖 两小儿辩日教案(优质8篇)
时间:2023-12-08 21:14:06     小编:XY字客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两小儿辩日教案一等奖篇一

5月5日,我们到师大礼堂观看王崧舟老师执教《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日》事一篇篇幅短小的文言文,文本的语言偏离了我们现在孩子的实际,孩子在学习中比较难走进文本。对于这样的文章如何让孩子激起学习兴趣?如何让孩子理解文本内容?似乎成了我们许多的老师考虑最多的问题了。而在王老师的课堂中,王老师首先问大家准备好了吗?(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指名学生上来听写词语)在这个环节的设计在中不是单独的只是为了听写,而是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了伏笔。之后,他抓住了听写的“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这四个词语展开了教学。王老师先让一学生上来用动作演示车盖,盘盂这凉词语,在初步了解了词语的意思后王老师在黑板上的词语之间划了一条线:

车盖—————————盘盂

沧沧凉凉———————探汤

然后问到你们猜猜这两条线有什么名堂?(学生听教师范读课文)这一问让学生深入思考,从文中找到了词语之间的联系。在这样的引导理解之下在让学生试这读课文,初步感受文本。从而让学生了解两小儿辩日的语言。之后的教学设计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王老师把两组词语擦去让学生联系实际用“远和近”填进去。在这样的情景创设中让学生进如辩的场景,以此来揭示课题中的“辩”。

在学生自读课文找到辩的内容后,找两个学生上来辩一辩。之后教师也加入了和学生辩日的活动中。在这一来一去,一大一小三四次的辩斗过程中,学生自然的感悟了辩斗的场景。这样的设计使课文中的.辩斗场面在课堂中精彩的呈现了。王老师的课堂再一次让我领略到了名师教育艺术的精彩。

王老师的课堂是艺术的展示,是自身自信的展示。扪心自问,我在自己的课堂中真的缺少了那一份自信。我也好想给自己多一点自信,好希望自己能游刃于自己的事业。我想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们要学会思考,学会尝试。有思考才能有灵感,有尝试才能有收获,让自己努力追求过灵动、焕发生命力的课堂,给孩子带来语文课堂学习的享受吧!

两小儿辩日教案一等奖篇二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教案一等奖篇三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一则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孩子其中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持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对于本文学习,我主要采用了学生多读、理解、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适当点拨、讲解。重视熟读能诵,读出古文的韵味,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培养学生自学古文的兴趣。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求知,快乐地学习。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孔子吗?谁来简单讲一讲。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所了解关于孔子的知识。当学生谈到一定的程度,教师适当地点拨:孔子是个博学多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令古今世人肃然起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学习之后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孔子。首先让我们来读一读文章,注意读出节奏,把课文读通。

(二)解题。

孩子对题目的理解,有助于进一步把握课文的内容。师提问:题目是什么意思呢?让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统一为两小儿讨论关于太阳的问题。再让孩子深入思考,读了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教师将学生的问题归纳为两小儿争辩的理由是什么?观点是什么?让孩子带着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去读书。

(三)质疑问难。

教学中要将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两小儿争辩的理由是什么?观点是什么?通过朗读。然后汇报学习成果。再通过朗读明确两个孩子讨论的是关于太阳早上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的问题。

通过讨论明确两个孩子各自讨论的理由。

(四)拓展延伸。

在学习中对孔子的回答,你们怎么想?让学生感受到孔子那种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的精神,受其影响。

(五)背诵课文。

两小儿辩日教案一等奖篇四

创意说明:诵读较之一般朗读,更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在诵读中体现声律气韵,体味文意文采,进而领悟情感旨趣,它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教师如能多角度、多形式、灵活地引导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教与学势必呈现新气象。

教学步骤:

一、导人,简介作品。

二、对照注释读,读准读顺。

三、设疑式读,初知解疑。

默读,随时提出词句理解中的疑问,同学间互相解答。教师点拨重要词句。

四、翻译式读,理解内容。

同桌合作,读原文,讲译文,或说译文,对应读原文,要求逐字逐句地读、讲。五、讲故事式读,体味情趣。

两篇短文,故事性强,适于以讲故事的.口气读。可指名上台,以读代讲,语气、语调、语速要似讲故事。

六、想象式读,认识人物。

七、删减式读,思考道理。

教师删“弃其杖,化为邓林”和“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句范读,引导对比原文,思考夸父的精神及两小儿、孔子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八、对比式读,深化理解。

比较两文:1.各用一句话概说内容。2.各用一句话评价人物。3.各用一句话阐明主题。4.各用一句话表述人物刻画的方式。5.用一句话述说读后的共同感受。

九、自由诵读,竞背《夸父逐日》。

创意说明:本创意着眼于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材料。《夸父逐日》奇特的想象、浪漫的夸张,适于扩写。《两小儿辩日》以对话形式展开情节,充满童趣,适合演编。这样设计既观照了两文自身的特点,也活用了教材。

教学步骤:

一、学《夸父逐日》,创造点:扩写。

1.教师范读,讨论归纳神话特点。

2.轻声吟诵,补充想象一些细节。

3.用白话扩写夸父逐日的故事。

二、学《两小儿辩日》,创造点:改编。

1.齐读全文,了解以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特点。

2.自由朗读,想象人物的动作、表情。

3.用话剧或小品的方式改编《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日教案一等奖篇五

3.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2. 结合课文中的书下注释提示合作读文,能掌握课文的大意。

1.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

二、 整体感知

1. 师范读课文。

2. 自由读。(读出朗读节奏)

3. 指名读。

4. 集体读。

5. 学生质疑,从文中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小组合作。

预设:

汤:

热水 去:

距离 以:

认为

东:

向东 为:

同谓说 知:

同智,智慧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省略句)

三、 合作探究

1. 文中两小儿为什么在争辩?

明确:

太阳离人的远近

2. 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

小儿甲:

日初近,日中时远

小儿乙:

日初远,日中时近

3. 支撑他们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

视觉/触觉

四、 领悟升华

1. 这场争辩结果如何?有无胜负?

明确:

没有胜负,作为裁判者的孔子“不能决也”。

2. 作为裁判者的孔子为何不随便下个结论呢?

明确:

实事求是,大量事实表明,做学问、做人一定不能不懂装懂,否则后患无穷。

3. 对与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位?给你一个机会,你想对他说什么?

预设:

两小儿:

(1)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2)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3)看问题不能片面,被事物表象所迷惑。

孔子:

(1)人再有学问也会有自己不懂的地方,“活到老,学到老。”

(2)实事求是的精神。

五、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或学习有何新的打算?

师小结:

听了几位同学对自己以后的规划,从你们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了真诚,心动不如行动,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有目标的认真踏实朝着自己的人生规划迈进!

两小儿辩日教案一等奖篇六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读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结合课文中的书下注释提示合作读文,能掌握课文的大意;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学重点:

1.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读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结合课文中的书下注释提示合作读文,能掌握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读出朗读节奏)。

3.指名读。

4.集体读。

5.学生质疑,从文中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小组合作。

预设:汤:热水去:距离以:认为。

东:向东为:同谓说知:同智,智慧。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省略句)。

三、合作探究。

1.文中两小儿为什么在争辩?

明确:太阳离人的远近。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小儿甲:日初近,日中时远。

小儿乙:日初远,日中时近。

3.支撑他们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视觉/触觉。

四、领悟升华。

1.这场争辩结果如何?有无胜负?

明确:没有胜负,作为裁判者的孔子“不能决也”。

2.作为裁判者的孔子为何不随便下个结论呢?

明确:实事求是,大量事实表明,做学问、做人一定不能不懂装懂,否则后患无穷。

3.对与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位?给你一个机会,你想对他说什么?

预设:两小儿:(1)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2)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3)看问题不能片面,被事物表象所迷惑。

孔子:(1)人再有学问也会有自己不懂的地方,“活到老,学到老。”

(2)实事求是的精神。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或学习有何新的打算?

师小结:听了几位同学对自己以后的规划,从你们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了真诚,心动不如行动,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有目标的认真踏实朝着自己的人生规划迈进!

两小儿辩日教案一等奖篇七

这是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言文故事,第一课时主要是了解作者孔子的生平,学习本文的生字,读准字音;第二课时重点分析课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这个故事。

1、知识目标。

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的生字。

3、情感目标。

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这个故事。

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这个故事。

1、齐读课题。

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一共讲了哪几个人物(孔子,两个小孩)。

1、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

学生甲: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学生乙:孔子从小生活在贫困之中,与寡母相依为命,学会了干不少卑贱的杂活。后来做过委吏(管仓库)乘田(管畜牧)等小官吏。直至受鲁国叔臣季氏赏识,做了鲁国司寇,才进入大夫的行列。

学生丙:孔子熟读古代文献典籍,并整理好向弟子传授,他打破了春秋末期以前的学在官府的状况,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开了先河。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解决。

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

1、分小组学习生字。

2、交流汇报。

同学们,平时你注意观察过太阳吗说说你的观察结果。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讨论这个问题的。

1、学生对照注释,自学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字。

2、分组学习,交流学习成果。

3、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解释。

第一自然段: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1)游:在这里指游历说服,走访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2)小儿:小孩。

(3)其:指两个小孩辩论,争论这件事。

(4)指名读这一段话,试着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孔子东游,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他们为什么争论。)。

第二自然段: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午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1)第一个孩子的想法是什么读一读原文。

(2)始出:刚刚,开始升起来。

(3)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成解释的语气。

(4)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个孩子的看法。(他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远。)。

(5)再说说第二个孩子的想法。(他认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远,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近。)。

第三自然段: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第一个孩子为什么会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读一读他的理由。

(2)如:好像。此:这。乎:助词,表示疑问,跟吗相同。

(3)说一说他有这样看法的理由。(太阳刚初升时大得就像车盖,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4)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1)第二个孩子为什么会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远,中午时离人近。

(2)说说他有这样想法的原因(太阳刚初升时阴阴冷冷,到了中午太阳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去。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

(3)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为:说。

(2)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孔子不能判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得多呀)。

两小儿辩日教案一等奖篇八

一、启情导入:

1.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文言文两则》中的《学弈》,从大家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同学们对学习古文非常感兴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2.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初读理解: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

3、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4、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再读理解:

1、理解课题,质疑问难:

(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

(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3)、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四、总结全文:

1、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1)、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2)、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2、教师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1、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生背诵课文。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