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篇一
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在自主创业理念定位、模式构建、师资培养及课程建设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创业学生有哪些困难?社会又怎么看待他们,为他们提供了哪些帮助?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
调研目的:
二、宁波镇海区自主创业情况的调研结果统计与分析由于调研问卷题目较多,我们将其具体归纳为两个部分。一是对被调研者对创业的认识,二是被调研者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看法和建议。
在调研中发现32.7%的人对创业的看法为:自主创业是实现理想的一种方式,创业能使个人获得不断的成长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30.2%的人对创业的看法为:创业要理性;在调研大学生自主创业时应具有的素质时,51.2%的人选择强烈的挑战精神,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良好的社会关系,对市场的认识水平是创业必不可少的。在调研大学生创业的知识来源时,选择亲身实践与家庭环境的比例占48.5%,选择媒体和社会宣传和培训活动的比例占35.6%。在“自主创业中您偏向什么样的创业形式”问项中。
在调研中发现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选择哪个领域给自己带来的风险最小的问题中,选择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和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两个选项的占54.3%。在调研对于大学生而言在什么时间开始创业比较合适的问题中,选择毕业后2年内或3至5年的占总数的58.9%,极少数人选择在毕业当年进行自主创业的。在“政府以及学校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应该做哪些扶持?”的问题中,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和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占了44.4%,将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占了15.2%,宣传鼓励、政策支持占了20.4%,提供场、实验设备等环境和服务及其他占了20%。
在这次调研我们重点选择了三家在镇海区自主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参观采访。先后三家企业在对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上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且给当代需要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出了很多理性的建议。
一、毕业后四五年再开始创业。企业家们均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并没必要急需走向创业的道路,而是应该对未来有所规划,进入公司的最低端摸爬滚打,细心研究和努力认识社会,经过四五年的沉淀,形成稳定的基础和心态才能自主创业。
二,企业家们建议合伙创业,四五年以后将不同阶级不同工作的人结合在一起一起创业,大家的社会经验都相互促进有利于创业。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篇二
大学生这个朝气蓬勃的群体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而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内各所高校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基于此,为了准确把握山东省大学生创业现状,有针对性地做好鼓励大学生创业工作,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和储备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和威海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号召,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关于探究“大学生创业意向及需求”的调查。山大学子对于创业持怎样的态度?又有多少人已经先人一步进行了创业?创业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他们需要学校提供何种支持?带着这些疑问,调查人员展开了此次调研工作。
1、概念: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
2、现状:从20xx年起,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者也不断增加。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占到在校生的近5%,而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数量所占的比重则更大。大学生创业意向与社会环境、学校氛围息息相关,也与自身的创业意识密不可分。二、研究目标(核心问题)
此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意向及需求的调研及访谈,旨在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需求状况,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进而响应我国科学技术部《关于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相关文件要求,并由学校相关部门依此来制定支持我校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及制度,以积极引导山大科技园威海分区所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工作。
调研采取系统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我校十二个学院的人数比例分配问卷。在每个学院随机选取专业,在选定的专业中随机选择班级,并且使男女人数比例为1:
1,保证了调研的科学性。
第二部分 本次调研需要显示的'几个核心问题
1、我校学生对创业的了解,他们的创业意向,以及现在所处的状态。即“是已经开始创业,还是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创业”。
2、性别与创业意向之间的联系。
3、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
1、我校学生对创业的态度。
2、调研对象所认可和倾向的创业模式。
3、影响我校学生创业实践的缘由。
4、调研对象在创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为提高创业水平和质量,学校应做哪些工作。比如,宣传推广创业赛事等。
2、学校应该给有意向创业的同学提供哪些帮助,给与什么政策扶持。
3、如何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突出创新,提高创新水平。
第三部分 调研数据分析
在不同年级的选择上,20xx级—20xx级的选中人数比例基本为2:3:3:2,研究生一共选择50人,约占总数的7%,符合调研前期的计划安排。
1、调研对象的创业意向
(1)有超过半数的调研对象“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
在调查中,总共599人回答了“您现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状况如何?”这一问题,其中,有191人表示“从来没有过创业打算”,占总人数的 31.9%;表示“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创业”的人数为379,占总人数的63.3%;正在进行创业或者已经成功创业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 4.6%,有超过半数的调研对象“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
(2)调研数据显示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创业
(3)创业意向与专业及学科有一定的关系
2、对创业教育的了解
以下是调研的相关数据
(1)对 “教育部门试点创业教育”的了解程度
(2)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办的syb项目” 的了解程度
(3)对“团中央和学联组织承办的kab项目”的了解程度
(4)对“多个组织联合举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 的了解程度
(5)对“高等学校自主设计创业教育项目”的了解程度
由以上数据资料可知,调研对象对诸如“教育部门试点创业教育”、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办的syb项目”、 “团中央和学联组织承办的kab项目” “高等学校自主设计创业教育项目”等项目了解较少,表示不了解这些项目的同学比例均在70%以上;然而,对于“多个组织联合举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在被调研的 599人中,有近437人是了解的,占到总数的73.0%。这是因为,“挑战杯“赛事是我校长久以来大力宣传的重大赛事,而对其他的项目宣传推广较少,甚至还未启动。由此可见,学校对相关创业赛事的推广和宣传是提高学生认知和参与这类竞赛的前提,也是普及创业教育、推进创业的保障。
1、 创业资金、创业团队、创业项目、人脉资源和良好的心态是大学生认为创业成功最需要把握的因素。
2、调研对象认为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个人强烈的价值观志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各种场合的应变能力以及个人或团队研究成果或专利。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篇三
1、研究背景: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据中国教育在线报道,20xx年高校毕业人数为699人,而到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已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xx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面对工作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现实,毕业生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富余人口进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2、调查目的:
此次调查为了让大学生们更加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而展开;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的调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了解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从而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无奈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为我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1、地点:河南理工大学(焦作)。
2、时间:7月初。
3、调查对象:主要为河南理工大学大三大四在校大学生。
4、调查研究的方式:问卷调查方式。
5、设计调查问卷:设置10个左右的问题。问题的提出经过讨论、对搜集到的问题进行筛选,使其更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以封闭式问题为主。
6、统计方法:结合问卷的实际情况,进行手工计数统计。
7、调查过程及内容:
趁着暑期,随机走访了近100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和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为我们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次了解就业形势,聆听“过来人”就业经历及心路历程的机会,解决我们心中的困惑与迷茫。在调查中,我们调查的高校毕业生在为未来的打算,以此来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观念。调查结果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
(1)共有51%的学生选择了考研。超过半数的同学选择了考研,说明考研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首要选择,而由此也产生了考研热的社会现象。由于金融危机、就业恶化,许多学生希望继续深造,更多学生表示通过考研来暂时躲避就业,并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以将来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在就业创业中有更大的优势。
(2)选择就业的有20&的同学,而选择创业的占16%,二者加在一起只占全体人数的三分之一,虽然有部分同学选择就业和创业,但人数不够多,大部分学生选择考研。可见,就业形势严峻,导致同学对就业创业的热情不高,也以选择考研来暂时躲避就业。
(3)只有10%的同学选择在家待业,是因为自身原因,对未来没有信心、导致在家待业,成为啃老族,形成特殊社会现象。
(4)4%的同学选择出国留学,去国外留学也是提高能力,增加资本的一种方式。
和党政机关收入稳定,福利好,因而也是当今大学生优先考虑的单位和职业。另外值得欣慰的是,与往年相比有所变化的是有10%的学生把自主创业排在了第一位,这说明当今的大学生创业意识不断加强,同时也与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有关。而在各行业中选择食品饮料创业方向等所占比重较大,为35.08%。紧随其后的是it行业。值得一提的是,选择开网店的创业温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这一类的原因,概括的说是因为网络it方面相对于其他行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小,人才需求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选择网店、it行业的人共占到了40%以上。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对自我就业压力方面,34%的调查者认为压力非常大,就业难;30%的调查者认为压力比较大,23%的调查者认为压力不太大,就业容易,13%的学生感觉没有压力。这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感觉就业压力很大,负担较重。
对于工作城市的选择虽然有一半以上的调查者希望留在竞争压力较大的中小城市,有44%的调查者会选择家乡附近就业,42%的调查者选择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城镇,32%的调查者选择竞争压力较大、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只有14%的调查者会选择国外。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在经济日益发达、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偏于选择竞争压力较小、有发展潜力的城镇;小部分会选择发达的大城市就业。
经过这次调查,最终可以讨论得出以下几点:首先,大学生要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明白自己追求的是怎样的人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通常都要面临的一个选择:考研,考公务员还是就业,明确自己的选择并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无疑对今后的人生道路是十分重要的。其次,要树立自信,提高动手能力,磨合能力与团队精神。第三就是要脚踏实地,不能放弃信念,更不可盲目自信,要清楚的知道,本科生已不再是社会精英,既能走进大学校门大多数人的智商就没有多大差异,你并不比别人多多少,别人也不会比你强很多,要成为怎样的人决定权在于你自己,要学会取长补短,为自己增加资本,为自己创造机会。
1、结论:
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大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谈就业色变”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他们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放在面前,学生应学会调节自己,提高自己应对就业压力的能力。
21世纪是一个求职大军遭遇失业恐惧的时代,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的时代。求职择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只有正确应对就业问题,才能更好的利用人才资源,实现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们应该找到合作点,达到共赢。
2、建议:
对于学生的建议:
(1)注重专业学习,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2)加强实践锻炼。
(3)调整就业心态。
(4)还应在大学时全面关注社会动态,早早做好职业规划,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奋斗。
对于用人单位的建议:
(1)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
(3)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对于社会、学校、政府的建议:
(2)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篇四
笔者有幸能够接触和紧密联系他们的工作,对2009年至2014年时间段的我县32名大学生创业者做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从调研中了解到,32名大学生中从事工业生产项目的有3名,其中2名大学生的公司已走入正轨,1个公司举债经营。从事服务业项目的有16名,有11个公司运转正常,4个公司举债经营、1个公司濒将倒闭。从事手工业项目的有6人,有3个公司发展良好,1个公司举债经营,2个公司已倒闭。从事农村种植、养殖业的有7人,目前有5家在正常经营,2家已转行。综上所述,32名大学生中有21名创业基本成功,有11名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成功率为65%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对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失意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同时请失意者对再次创业畅谈了一些感受和想法,再结合成功企业家的一些观点,对大学生创业的知识积累途径、大学生创业时应规避的风险、大学生创业的优点和弊端、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社会支持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一个深入浅出的分析,希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对自己的将来要有一个初步的规划,如果选择自主创业,那么在各方面都要早作准备,要从多方面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提高个人的业务和管理能力,归结起来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毕业后应多与自己创业项目所对应的政府部门取得联系,如工业、农业、商业、科技、创业办等单位。一方面深入了解创业政策及一些地方性规定,咨询大学生创业国家给予的相关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通过他们推荐多参加一些政府和商界主办的讲座、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进一步拓宽人脉资源,信息渠道,很好地融入市场。二是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请教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咨询与创业项目密切联系的商业团体,特别是初次创业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你的谦逊总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先就业再创业是时下很多学生的选择,由于自己各方面阅历和经验都不够,毕业后,先到相关的实体单位锻炼几年,积累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再创业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工作中对企业产品的生产、人员的管理、公司的运作都有一个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可以利用与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来自市场的信息和创业知识,对企业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以及加强和改进的措施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有利于自己创业后举一反三努力的克服和纠正。
总之,创业知识来自于大学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各阶层的交流与实践,只要善于学习,刻苦钻研,总能找到施展自己才能的途径,但在信息泛滥的社会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是很重要的,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永远是赢者的座右铭。
大学生创业者要认真分析自己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这些风险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可以控制的,哪些是需要极力避免的,哪些是致命的或不可管理的,一旦这些风险出现,应该如何应对和化解,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明白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最大的损失可能有多少,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并渡过难关,大学生创业的风险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创业时如果缺少前期市场的调研和论证,只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来决定投资方向,甚至仅凭一时心血来潮做决定,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者资金较弱,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项目,从小本经营做起比较适宜。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餐饮行业倒闭的原因是由于没有搞好调研工作,其选择的餐饮位置地段较为偏僻,又没较广的人脉资源和固定的客源,在开张一年半后便只能另僻门路。
资金风险在创业初期会一直伴随在创业者的左右,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创办企业是创业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企业创办起来后,就必须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的日常运作。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如果连续几个月入不敷出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企业的现金流中断,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威胁。相当多的企业会在创办初期因资金紧缺而严重影响业务的拓展,甚至错失商机而不得不关门大吉。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篇五
20xx年笔者在上海市闸北区团委挂职期间,参与了上海市闸北区团委对辖区内大学生进行的就业创业状况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和检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心理、就业期待和创业意愿,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普遍拥有技能证书,但工作实习经历不足。
作实习经历,有超过六成(60.7%)的被调查大学生没有工作实习经历。即使排除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没有工作实习经历的大学生比例也是偏高的。这种偏重考取各类技能证书而轻视工作实践的做法会对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就业或创业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引起重视。
(二)工作意愿较强,对择业面临的困难有理性的认识。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工作意愿,有近七成(69.8%)的被调查大学生选择在毕业后马上参加工作。而在选择不马上工作的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58.5%)是因为想继续读书,提升学历或技能,也有一部分(22.6%)是因为想出国留学或者在国外工作,而只有极少部分(3.8%)是因为家庭条件好而选择不马上工作。对于择业所面临的困难的认识,有超过一半(51.2%)的大学生认为最大的困难是社交能力不强和缺少社会关系,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最大的困难是毕业学校名气不大、学历和专业不够好,这也表现出大学生对于自身以及就读学校和专业对未来就业的影响有着理性的认识。
(三)就业信心较强,对收入的预期较高。
示的大学生对于首月收入的预期是比较高的。
(四)择业标准呈现多元化,外资公司、国家政府机关是首选单位,普遍认可职前培训的必要性。
此次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的择业标准主要有四个,依次是发展空间大、薪水高、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稳定。与前三年的同类调查数据相比,闸北大学生的择业标准由少到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对于毕业以后工作单位的选择,在校大学生比较偏爱外资公司(44.6%)和国家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36.9%),对于进入民营企业、从事蓝领技术工种或者自由职业的热情则相对小很多。此外,大学生普遍认为职前培训是必要的,他们最希望参加的培训内容是面试技巧、人际关系处理、就业形势分析,而他们现在最希望得到的服务是社会实践、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岗位推荐,这也表现出在校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外,为日后工作做准备的各种需求比较强烈。
(五)创业意愿仍不够强烈,创业行业范围不广,对创业政策了解不多。
逐渐认识到了创业门槛逐步提高的趋势;正是因为对创业的困难有足够的认识,大学生希望政府对他们创业提供帮助,他们主要希望得到资金、创业培训和开业指导、市场需求方面的服务和信息。此外,对于政府鼓励和支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在校大学生也了解不多,很了解这种优惠政策的大学生少之又少(3.2%),大多数人(57.4%)只是有一个一般的印象,而也有很多(33.5%)被调查大学生表示并不是他们不愿意了解这些政策,而是缺乏了解的渠道。
通过以上对于调查所得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不够丰富,社交能力不强,社会关系网络缺乏;其次,大学生对工作收入预期偏高,对工作选择比较单一;第三,大学生创业意愿不足,创业条件不成熟,创业信息不够。基于这些问题,着眼于拓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途径,笔者认为一方面必须为大学生提供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岗位以及关于就业和创业的培训、信息等,丰富他们的工作实践经历,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另一方面也必须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形成合理的工作和收入预期。
逐渐做大做强,把提供社会实践和见习、信息发布和咨询、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等职能集于一体,这样一方面有了政府和高校的合作,可以把最新的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新政策及时传递给大学生,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梳理、整合区域内的企业资源,从而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各种实践锻炼的机会和求职就业的各种信息。另外,还可以考虑把其他社会力量,诸如志愿者、各种基金会、非政府组织整合进来,真正实现社会各方参与,让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在社会各方的联动下得到有效解决。
(二)推进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完善见习岗位制度。
结合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实施几年来的经验教训,继续完善见习岗位制度,进一步推进青年职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坚持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智育德育双促进,就业能力和就业岗位双保障的原则,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增加他们的工作经验,增强他们的适应性。同时针对本次调查反映出来的大学生在面试技巧、人际关系处理、就业形式分析、技能、创业培训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可以在职业见习计划中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同时,也可以考虑将职业见习计划和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平台一起建设,将职业见习计划纳入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平台,或将职业见习计划逐渐建设成一个一体化服务平台,以避免职能重复,节省资源。
观。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大学生要按市场经济需求实现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要树立职业不分贵贱,适应社会需要,靠劳动体现自我价值的优良传统观念,形成一个良好的择业氛围。各类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大学生冲破精英就业观念的束缚,走出心理误区,形成有利于广义就业的社会氛围。树立大众化的广义就业观念,最终使大学生接受只要是凭借自身能力从事合法的经济活动获取收入即为就业的观念。同时大学生的自身就业能力才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才是顺利实现就业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条件。毕业生自己更应积极主动提升其综合素质,突出个体优势,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只是本专业所涉及的最基本的东西,因此,还应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要倍加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掌握知识与技能,为将来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鼓励自主创业,开发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
高校的联系,合作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服务中心,及时为大学生提供优惠政策信息。比如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代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手续,建立绿色通道,构建创业跟踪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坚实支持。三是积极开发符合大学生需要的创业园区,向他们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政府可以考虑与社会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创业者减少初期的成本支出。相关部门还应畅通创业融资渠道,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大学生办企业的注册门槛。当然,以也可以考虑把以上三方面的工作纳入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内进行。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篇六
近日,为贯彻落实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委对大众创业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在参阅人社部门有关调研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了回归创业群体开展实地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据统计,至20xx年,全省回归创业总人数为21.97万人,共创办企业5.86万家,带动就业人数157.19万人,投资总规模1496.80亿元,总产值4585.81亿元。
一是回归创业涉及行业领域较多,以服务业为主。据统计,全省回归创业中,第一产业1.82万家,占回归创业的31.07%;第二产业1.43万家,占回归创业的24.43%;第三产业2.61万家,占回归创业的44.50%。总体上看,涉及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农家乐、餐饮娱乐、种养殖、农产品加工、运输、服装加工等行业。调查显示,回归创业大多集中在县城、乡镇和村组,通过创办、领办企业,吸引了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地区集中和就近就地优化配置,有力推动了城镇化建设。
二是回归创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以小微企业为主。创办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工回归创业选择申办个体工商户。据调查,创办企业规模在100万元以下的有3.8774万个,占回归创业的66.11%;100至1000万元的有1.4836万个,占回归创业的25.29%;1000万以上的有0.5044万个,占回归创业的8.60%。调查显示,回归创业个体规模虽小,但通过创业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持久#from大学生创业意向及需求调研报告活力。
三是回归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带动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回归创业不仅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非常明显。据统计,近六年来,回归创业带动就业人数达到157.1893万人,其中20xx年至20xx年带动就业人数分别为28.0737万人、33.2632万人和39.6967万人,回归创业带动就业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调查显示,回归创业实现了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形成了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格局。特别是在创业初期,回归企业大多属劳动密集型,用工量大、门槛低,吸纳了大批专业技能相对较低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成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载体,促进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同时还有效缓解了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带来的农村留守和空巢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四是回归创业者素质较高,示范效应较强。自身素质较高且有一定积蓄的中青年,是回归创业的主力军。他们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及实践能力较强,更容易接受新的经营管理方式和市场观念,对成功创业有一定的信心。据黄冈市调查,回归创业人员中80%以上都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赤壁市一批回归创业的大学生自发成立青年创业协会、创业青年发展促进会,建立创业者交流合作平台,在创业者中众筹成立了绿购网等一批创业项目。调查显示,一大批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归投资创业,不仅带回了资金、技术、人才,还带回了都市文明、现代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还带动了整个县域文明程度的提高,给广大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活力和全新观念。
存在问题及原因。
目前,我省回归创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调查中发现,回归创业的企业在资金、人才、政策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困难。
资金方面。
资金缺乏、融资难是回归创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调查显示,创业者初始资金来自家庭支持的占36.8%,个人积蓄的占22.7%,朋友集资占20.3%,金融机构贷款占12.0%,政府扶持占6.2%,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各占1.0%。虽然资金来源渠道呈多元化趋势,但自筹资金占80%左右,创业筹资是很大的难题。虽然返乡创业者积累了一定资金,解决了注册资金,但流动资金、发展资金短缺,贷款困难,已经成为回归创业普遍面临的最大障碍。主要原因:一是经营风险较大。由于创业企业规模较小、实物资产较少、技术水平不高,其发展极易受到经营环境的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弱,影响自身的资金积累和信贷融资。二是缺乏抵押物。新办企业大多是租用场地,农村土地和住房不能作为贷款抵押资产,缺少有效的抵押物,导致创业者很难获得贷款,在资金不足时往往是找民间借款,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比例很小。三是贷款门槛较高。座谈中,回归创业人员普遍反映,金融机构贷款手续复杂,周期长,门槛高。比如,受广大回归创业者欢迎的`小额担保贷款由于现行政策规定,需要公务员担任担保人,也让许多人在申请时受到阻碍。此外,小微企业贷款主要是满足流动资金需求,贷款需求较急、频率较高且资金需求一次性量较少,融资的复杂性使其融资成本较高。
人才方面。
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招不到、留不住,是回归创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与回归创业人士座谈中,多数反映管理、营销、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难招,并已成为企业提升发展的障碍。主要原因:一是创业初期提供的待遇相对较低。回归创业者大多数出身农民,创业地大多在县或乡(镇)、村,创办的实体大多属微利项目,生产结构以劳动密集型和手工操作为主,产品科技含量偏低,质量不高,尚未实现由数量型的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和集约型增长转变,难以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二是基层缺乏吸引力。回归创业者创业地大多在县或乡(镇)、村,创业地的生活水准、环境和物质文化条件等缺乏竞争优势和吸引力,导致外地人才和劳动力不愿来,本地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大量流向发达地区,即使工资待遇与本地企业差不多,他们也更愿外出长见识,开眼界,使回归创业竞进提质困难。三是部分新兴行业发展平台不够。调研发现,我省本地互联网、网络游戏等新兴行业发展不足,该领域创业企业在本地招聘高端人才困难。如调研的武汉得意生活和洪山网络游戏公司均反映武汉招聘不到互联网领域高端管理、技术人才,而通过猎头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地高薪挖的人才却由于武汉互联网行业发展平台、发展空间不优而不愿意来汉工作。
政策服务方面。
近年来,国家、省和各市州均陆续出台了支持大众创业的政策文件,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创业企业对政策扶持的感受不明显,主要原因:一是政策扶持未能全覆盖。据调查,创业者从未享受过创业扶持的占49.7%,享受过小额担保贷款的占15.9%,税费减免政策占14.8%,创业培训补贴占7.9%,创业扶持补助占7.5%,其他占3.1%。一方面,各部门对创业者的政策扶持尚未全覆盖,对未享受创业政策的初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不公。另一方面,各部门在项目扶持、资金补助中扶优扶强锦上添花思想浓厚,热衷于扶持大企业、大项目,忽视了对小项目、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二是部分扶持政策难以落实。据了解,部分扶持政策尤其是信贷扶持落实遭遇市场化难题。如黄陂区百分百纺织公司是一家丹江移民创业企业,为丹江移民转移就业作出了贡献和牺牲,当地各部门和金融机构领导多次表态应贷款支持,但当该企业申请贷款时被具体操作的信贷员否决,原因是目前该企业目前亏损,达不到银行内部设置的贷款条件,一旦该企业还不起贷款,该信贷员将下岗失业。三是政策扶持未形成合力。一方面,由于创业工作涉及面广,相关部门政策扶持各自运作,缺乏联动,如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科技创新资金、大学生创业基金、青年创业基金等,尚未形成互相协作、合力帮扶的联动机制。另一方面,涉及创业工作的部门众多,但没有牵头和兜底,创业服务仍有欠缺,还存在真空地带。如武汉得意生活反映,该企业拟申请在手机app上为用户提供水电燃气费用支付的功能,为此多次到经信、发改、金融等职能部门申请,得到答复均不属于自身业务,甚至无一部门知道该项业务归口哪里办理。
除上述资金、人才、政策等主要问题外,还存在创业创新不足、创业氛围不浓、创业环境不优等问题,随着国家、省进一步重视和完善大众创业工作机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这些问题都将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
有关对策建议。
加强创业引领,优化创业环境。
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扶持创业的职责任务,切实加强对回归创业工作的组织和集中引导。加强政策集成,加大政策扶持落实力度,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进一步改善回归创业的环境。打造和优化回归创业的环境设施,加速城镇化步伐,加快创业园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使小城镇成为回归创业者兴办各类企业的聚集地。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手续,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政府信息网络优势,拓宽企业销售渠道,使回归创业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改进金融服务,完善创业融资机制。
进一步调整、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简化程序,降低门槛,拓展贷款范围,提高贷款额度,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允许回乡创办企业和申办个体工商户用土地经营权、商品林权、农房、农业生产设施及产出物等作为抵押担保方式为回归创业提供贷款支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探索建立小微企业和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引进风险投资基金,培育发展天使投资群体,鼓励社会力量设立创业基金并由政府承担一定的融资风险等方式,进一步破解回归创业的融资难题。
加大培训力度,提供创业人才保障。
开展以农村新成长劳动力为重点,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根据回归创业者的投资规模、行业类型、个人素质等条件,有针对性地加强回归创业跟踪指导,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降低创业风险。针对回归创业企业的用工需求,定期组织专场招聘活动,使更多的本地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缓解回归企业招工难。鼓励和指导回归创业通过自身发展,进一步提高工资待遇、福利水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营造企业特色文化,不断增强回归创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调整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增加企业在岗农民工培训经费投入,有针对性地为回归创业企业培养一批本地化、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队伍,为回归企业提质增效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大众创业空间。
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创新创业服务模式,试点在我省各地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研究推广赤壁市青创会等新型创业平台模式,有效集成创业资源,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网络空间、社交空间、资源共享、政策咨询、投融资、创业辅导和一站式办理创业手续等服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为大众创业提供一对一的平台和交钥匙工程,实现创业全链条增值服务,满足大众创新创业的共性和个性需求。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篇七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和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口号的背景下,如何培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业胜任力成为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以及对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馈。最后根据大学生具体要求提出相关建议,来切实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更好的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行。
此次数据调查采用的是问卷填写的形式,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总共发布问卷200份,回收196份,有效问卷为189份。此次问卷的主要调查对象为大三、大四的大学生,专业类别侧重于文科、工科、理科、以及医药类。
一、开创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比如开店;现在许多文科类的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大学期间进行网店创业包括淘宝店、微商等。
二、开发一项创新项目;这一方面理工生较多,理工生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创新项目的研发。
三、开办一个公司或企业;大学生创业现象越发普及,大学生也逐渐成为了全社会创业的主力军,在我校就有许多大学生开办公司,其中也获得了一定的程度的'成功。随着创新创业的潮流盛行开来,许多大学生跨入自主创业的队伍中。在大学生创业群体,专业类别的不同,创业主体也有一些差别。文科、理科和工科类的学生较有创业想法,而艺术和医药类的学生有创业想法的较少。
在调查数据里70%的大学生都是支持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对社会都有着积极地影响;也有大学生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风险大,创业胜任力不足,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这也是大学生不足之处,更是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必要。数据看出,大学生的创业的阻力因素主要为经济能力状况、社会实践经验以及专业性知识。有创业想法的同学,考虑到最大的因素是经济问题;而在迷茫中的大学生则是社会实践经验的不足;没有创业想法的同学,比前两者更在意的害怕失败,因此对创业没什么想法。在调查中,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同学,立马执行的人很少,仅有23.81%;有48.68%的人犹豫不决,认为自己的想法存在着缺陷,对自身不够自信;也有人不敢去,毕竟现实和想法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达到了26.98%。因此大学生真正创业的很少,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的创业胜任力不足。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从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本次数据分析为高年级、低年级的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与胜任力关系。根据上表数据中得出,大三、大四的学生在创业胜任力“有一定的提升”方面,明显高于大一、大二低年级的学生;而在“基本没有提升”一项,大三、大四也低于低年级。同时在数据上也可以看出,高年级有一半的人数,创业胜任力都有一定的提升。但是,胜任力有很大提升的人数较少,不关心创业胜任力的同学也有不少。
通过调查得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也非常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整体上,大学生对自身的创业胜任力倍感不足,认为自身的创业胜任存在着缺陷,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单一,创新课程配置不合理,社会实践机会较少,自身的创业胜任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高校维度
高校要积极落实与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优化创新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其次实行项目管理,针对于创新创业意识强烈的学生进行创新管理。最后学校要多开展丰富的课外拓展和创业实践活动,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成立创业俱乐部,以俱乐部的方式,搭建大学生创意交流合作的平台。配备专业的师资团队,加大对俱乐部的指导与服务。
2.大学生自身维度
大学生应当加强自身的创业学习,加大书籍的阅读量,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参加创业类的课程学习、培训以及创业大赛,多方面提升自己。同时也应该多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课堂知识进行社会实践,拓展自己的视野,进行市场分析,挖掘商品市场,培养自身的市场意识。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篇八
我国是拥有73万人口的农业大县,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果农村不富、农民不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就落不到实处。近年来,为了鼓励和吸引各类人才到我县农村创业,带动我县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争取早日实现我县打造国家级生态农业县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县先后制订了一系列招聘村官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们新农村建设引来了各类有用人才。截止目前我县共有64名(含十名选聘生,13名创业大学生)大学生在基层创业。
这些大学生用“五个一”指导思想开展工作,(一村一品、建一个特色农产品基地、牵头建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联系一个龙头企业、示范带领一批农民致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引导作用。我县此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收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1月12日,曾庆红同志在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学员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对县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完善政策措施,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引导更多大中专毕业生和其他方面人才,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求。随后,省领导郭金龙、王金山、王三运等同志分别专程到小岗看望创业大学生。
长期以来,我县农村人口素质普遍不高,实用人才较少而且人才流失严重。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信息的高素质人才匮乏。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阻碍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因素。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问题,从开始,我县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各类人才到创业的鼓励政策。先后选聘博士到挂职,招聘大学生担任村官。受到我县激励政策影响,20下半年,科技学院的苗娟、周盘龙、王中华等3名大学生首先来到小岗村发展双孢菇产业。他们每人各建3个标准双孢菇大棚,带动小岗村7户农民一起建成了35个双孢菇大棚。到目前为止,小岗村有7名大学生示范种植36个双胞蘑菇大棚,三年来,小岗村的双孢蘑菇种植迅速发展,吸引60多户村民参加,由当初的占地28亩,35个大棚发展到现在占地150亩,179个大棚,年产值500万元。建成了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成立了小岗村利民蘑菇专业合作社,为农户的每个大棚投入减少了4000元左右,并且根据实际建立了双孢菇粗加工厂,为了发展循环产业现流转60亩土地建立了蔬菜大棚示范基地,利用双孢菇的下脚料做蔬菜大棚的有机肥料,不使用任何化肥,使小岗村蔬菜完全绿色,并联系南京农科院的专家教授指导小岗村葡萄种植技术改良,使种植户人均增收多元。
农业大学时全等4名大学生,在年带领积极性比较高的12户农民发展种植大棚蔬菜60亩,他们采取统一的栽培管理技术,统一销售,这12户种植的蔬菜都获得了成功,而且由于上市早,品质好,信誉可靠,生产出来的蔬菜供不应求,第一年就实现单季亩均产值450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老百姓见到了效益,尝到了甜头,对种植蔬菜充满了信心,原有的顾虑彻底消除了。205月份,全村有69户村民报名种植大棚蔬菜,新增蔬菜面积216.5亩,并且成立了大王府蔬菜合作社,注册了品牌,下半年单季亩产值达到6000元。实现每亩大棚年产值超过万元,比往年增收近8000元。底在几名大学生村官的带动下,大王府村的蔬菜面积从空白发展到了270余亩,新建钢管大棚620座。
在如今的广阔农村,到处可以看见大学生创业的独特景象。大溪河镇七里村采取与明光市招信镇蔬菜村“万亩无公害种植基地”开展技术对接,引进技术及资金用以发展“猪-沼-菜”立体循环蔬菜种植(成立专业合作社)。红心镇蒋庄村利用300亩山场林地放养草鸡,带动蒋庄村形成草鸡规模养殖产业(注册了“白山岭”草鸡品牌)。小溪河镇小岗村大棚蔬菜示范园,组织农户成立合作社,建成10个标准化大棚种植蔬菜。总铺镇上王村在大学生指导下成立上王葡萄产销专业合作社。总铺镇总铺村中草药养殖成立专业合作社,与村民合作种植药用亳菊。大庙镇亮岗村军民坝鱼禽综合养殖场(成立养殖合作社)。张宁等3名大学生,在大庙镇东林村发展花卉苗木。西泉镇宫庄村由大学生组织成立的资金互助合作社,给全县的资金互助合作社起了很好的示范、引导、带动作用。大学生在广阔的农村里积极的创业活动,正在为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着积极效应:
一是为新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的大学生投入到新农村的发展过程中去,有利于促进广大群众观念的更新,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夯实了坚实的基础。新农村建设核心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决定因素是人的发展,大学生的到来加快了群众素质提高。
二是带动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大学生们来到农村,不仅为农民们带来了发展现代农业所必需的技术和信息,而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现在,小岗村的双孢菇和葡萄、大王府的大棚蔬菜、东林的花卉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是促进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如小岗村,成立了由创业大学生王中华任理事长的食用菌协会,总铺上王村成立葡萄合作社,西泉宫庄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技术、信息、市场共享,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模式,提高了生产经营的抗风险能力和自我服务水平......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篇九
1、众所周知,劳动力过剩,就业难在我国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随着大学扩招,毕业生的迅速增加,而社会需求基本上保持在扩招前的水平,而且许多单位希望应聘者都能有几年的工作经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形势,受过高等教育并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是可以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
2、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到各个高校都热情鼓励,支持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各级政府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各高校为大学生创业也积极创造各方面的条件,对有条件的大学生来说,自主3.大学生创业的路子相当的广泛。许多大学创新意识强,有自己的专利或开发项目,创办高科技企业,是创业的一条理想之路。
3、当然,先就业再创业也不失为明智之举。有些立志创业的毕业生或由于缺乏创业的经验,或由于缺少创业的资金,先加盟与自己创业目标相符的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积累了经验,积蓄了资金,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独立创业,这对许多要创业的毕业生来说,也许是更理智,更稳妥的选择。
1、树立艰苦创业、立志成才意识。成功的事业有时会由于良好的机遇而变得一帆风顺,但是绝大多数必须付出艰苦努力。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立志成才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青年一代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理想抱负、获得幸福的良方,大学生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付出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只有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做起、从基层做起才能最终取得辉煌的成就和业绩。
2、客观认识竞争,保持良好心态。良好的心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都有自己相应的位置和不同的分工,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自卑,面对求职失败,应该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努力争取新的机会。
3、客观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认清自己,有一个适当的自我定位,客观评价自己,明白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其次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同时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在求职和择业的过程中,既有对自己正确的评价,也有对社会长远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
4、增强竞就业争实力。大学生一进校门就要自觉把自己的专业与以后的就业联系起来,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1、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我国的经济当前处于转轨时期。就全国来讲,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以及劳动者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
2、就高校毕业生来讲,数量大幅度上升,就业压力持续增长。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以新的理念宣传、指导、服务大学生自主择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彻底改变国家的统包统分、毕业即就业的政策。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富国强民;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问题。
3、现在的年轻一代,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代,注定要承受付出转型代价的一代。他们的上一代,实际上仍然在吃传统体制的旧饭,并未真正的投入到市场竞争中;他们的下一代,将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获得很大程度的劳动保障;而他们这一代,将注定在后的“白领失业浪潮”中变成中国社会最悲惨的人。这是时代的代价,没有办法的。
1、政府须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难于吸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经济欠发达的边远省区、条件艰苦的国家重点单位和行业以及县以下的乡镇企业却急需这些知识型人才,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从实际出发,出台符合学生就业实际的规章办法,如户籍管、人事档案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的配套政策和贯彻措施,以解除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后顾之忧,要给予去边远省区和条件艰苦的国家重点单位和行业的大学生以优厚的待遇并落到实处。
目前,我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没有统一的管理,政出多门;招聘市场管理混乱;存在明显的学历差异性、学校差异性、性别差异性;用人单位失信等问题。社会应该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机制,建立规范、完善的就业市场,为每一个有才华的毕业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毫不吝啬地给予他们尝试的机会,真正使毕业生找到自己与社会的契合点,实现其人生价值。
2、高等学校就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社会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对高校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做到人才培养适应市场的需要。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创新能力及思想素质和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3、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教育。高校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既介绍本地区的就业形势,也介绍全国整体的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及职业对个性心理的要求,并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工作,引导大学生和家长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树立平和心态,从大学生自身条件出发确立就业期望和就业定位。
其次,高校应加强用人单位的情报收集、就业资料统计、行业需求分析、劳动力市场前景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建立成熟的信息发布系统,使大学生能充分地获得就业信息;还应帮助学生掌握准备自荐材料等面试应聘技巧和克服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障碍,实现顺利就业。
4、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增强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大学生家长在子女就业问题上一定要作促进派,家长要带头克服乡土观念和传统就业观念,引导子女形成“劳动即就业”、“找工作靠自己”的想法,鼓励自己的孩子参与竞争,同时,帮助子女形成自主自立意识,主动积极争取就业机会,促使子女尽快走上工作岗位。
总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首先大学生要确定好适合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竞争意识,克服攀比、焦虑、恐惧、依赖心理,不断完善自己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社会、学校、家庭也应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尽情学以致用,展其所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改变旧有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比如:有的同学本来不打算考公务员或研究生,只想到企业去工作,现在也发现在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情况下,公务员或研究生也不错。从长远看,这极有可能成为提高就业层次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篇十
调查背景:
如今,大学生创业创新且成功的例子早在1990年,我国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研究,但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和保障;并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成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于获取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支持方面的信息,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态度及看法,加强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育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观念,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提供一点帮助。任务在于准确系统的收集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率,对自主创业现状的认识,创业需要具备的条件和可能遇到的困难等方面的信息。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
3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篇十一
摘要: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发展需要大量不同层次和不同素质的人才。论文在对舟山和宁波北仑政府和创业园区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的基础上,从当今政府落实要求、情况和未来两年内主要针对的相关政策和园区企业实际享受情况和困难等两方面出发,分析了舟山中小企业目前以及未来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并且针对调查所出现的问题,对学生、学校以及社会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引言。
(一)问题提出。
大学生创业史大学生面对严峻就业形势的另一种生存方式。随着大学生创业潮流的兴起,各地针对创业者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和指导等多方面。各种大学生创业政策在服务大学生创业者的基础上,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提高,扩大大学生创业机会,提高大学生创业质量。
(二)概念说明。
出于研究需要,有必要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主要概念做出以下定义和说明。大学毕业生:针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指标,我们对大学毕业生的界定是指在高校学习三年或四年的全日制学生,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并正在工作中的大学毕业生。
综合素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内容比较广泛,国内学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
职场素质:又称职业素质。从心理学角度看,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以此为据,职业素质狭义上主要指个体从事某一专门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以及基本品质。广义的职业素质包括了从业人员所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身心素质四个方面。
概况。
1.浙江省近几年人才的就业概况。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呈现人数逐年增多但比例偏小、行业分布广但层级较低、创业原初意愿高但成功率低且规模小等特点,创新创业素质欠缺、筹资融资渠道不畅、创业公共服务滞后、政策法规体系待完善等因素制约着高校毕业生创业,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政府专项投入与创业风险投资、降低门槛与简化手续、解决现实问题与立足未来发展等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增强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强化指导与服务,建立长效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
麦可思对2008~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三届略有上升,2011届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比2009届(1.2%)高0.4个百分点,比2008届(1.0%)高0.6个百分点。
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有1.0%的人自主创业(本科为0.8%,高职高专为1.4%),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比例增长到4.4%(本科为2.4%,高职高专为6.4%)。也就是说,有更多的大学生在毕业三年后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本科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者在毕业半年时处于受雇全职工作状态的占75.8%,在毕业半年时已自主创业的仅占8.0%;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者在毕业半年时处于受雇全职工作状态的占76.6%,在毕业半年时已经自主创业的仅占7.0%。
报告显示,2009届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2%,与2008届(1.0%)相比略有上升,与2007届(1.2%)持平。自主创业目前还没有成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主要选择。
从学校类型来看,2009届“211”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所占比例为0.4%、非“211”本科院校为0.8%、高职高专院校为1.6%;从2007届到2009届,高职高专自主创业比例远远高于本科。越是就业好的学校,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就越少。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行业技术成分不高,主要集中在个人服务和销售行业。在排前五位的行业中,创新水平相对较高的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加起来仅占14%,比例偏低;而零售商业、批发商业就占到了约40%。
“麦可思-中国2011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2011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集中的专业是“艺术设计”(7.1%),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集中的专业是“物流管理”(4.2%)。
尽管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自各个专业,但大多从事着管理、销售类职业。2011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职业为“总经理和日常主管”(4.7%)和“销售经理”(4.4%);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职业为“其他销售代表、服务商”(4.4%)和“销售经理”(4.3%),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创业者的工作角色特点。
2011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集中的行业是“中小学教育机构”(5.7%)。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集中的前两位行业是“其他个人服务业”(5.0%)和“住宅建筑施工业”(4.1%)。
为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解决一些困难,政府继2002年后前后陆续出台若干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具体有财税政策、人才政策、融资政策、自主创新政策、土地政策等,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创业的压力,帮住了大学生创业。
2.调查结果分析。
研究方法: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实地采访和文献研究为主,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资料收集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问法。我们社会实践调研团于14年7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新城区和宁波市北仑区六大不同类型创业园区的100多家的新晋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的了解情况、享受成都和创业中的主要困难以及如何对政府、企业和高校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采用实地采访、发放问卷和电子邮件发送相结合的方式,问卷从政府落实情况和企业享受程度出发,共发放纸质问卷180份,电子问卷1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问卷形式为封闭式单选题7道,多选题9题和开放题3道,从各个方面深入剖析现状。
(3)从公司所属行业来看,涉及港口航运、机械制造、建筑业、临港工业、零售业与商贸业、渔业与食品业、酒店与旅游业、金融与保险业、教育培训业、石化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其他近12个行业,且各个行业所占比例均在10%上下。
因此,本次样本全面,具有代表性与参考性。
(4)就是否有必要了解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有93.75%的企业认为有必要了解,有6.25%的企业认为没有必要了解。基本上所有的受访者都认为有必要了解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事实上,相关政策在资金,场地,技术等方面的确能给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定的支持。毫无疑问,创业前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解必将使得创业者在今后的道路上事半功倍,取得更大的效益。
是否有必要了解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没有,6.25%有没有有,93.75%。
2.2。
2.2.1落实重点:以担保贷款、税收减免、补息补贴为主,对培训教育需求量不大。
从问卷2的第5题发现,政府在落实国家创业政策时,主要针对贷款补息、灵活补贴等政策,创业园区企业也侧重了解小额创业担保贷款、贷款贴息、各类补贴方面政策。2002年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来,我国建立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2008年以来,我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一是扩大了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范围,二是提高了最高贷款额度,三是在贷款利率上浮。政府根据贷款人员不同条件可申请5-8万、30-50万的贷款,根据企业类型和规模、招纳人员、运营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补贴。同时每年政府将预备1200万的贷款提供给当年毕业自主创业人员。
而针对舟山作为我国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政府每隔两年将举办海洋知识类竞赛,鼓励大学生应用舟山海洋资源,开发高新项目,做到“灵活创业、新颖创业”。2.2.2户口要求:不存在户籍限制,但倾向舟山户籍(含舟山生源)人员。调查数据显示,政府对创业人员户口不存在限制,但实行对象主要是舟山户籍(含舟山生源)毕业生,在舟普通高校在校生和其他人员。当地户籍具有便于了解和归属性,能够更加全身性的投入创业中,而且人员稳定,为当地创业持续的政策收入。当然,非本市毕业生在限定年限内也可以享受相关创业政策优惠,在舟山创业,只是相对其他人而言额度较低而已。
2.2.3实施困难:扶持创业政策不够具体明确,创业就业供求信息不畅。根据采访调查,即使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但是仍存在大量群众不了解政策的出台及其内容,缺少了解和咨询的专业渠道。即扶持创业政策不够具体明确,创业就业供求信息不畅。
我们发现,政府在扶持和帮助方面明显力度不够,如税费减免和小额贷款政策宣传、生产经营场地审批、办证扶助不十分到位;对创业带动就业(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者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交流沟通方面,创业就业供求信息不畅,没有搭建完善的信息互通平台,资源不能共享。相关各单位缺乏沟通,各自为政,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劳方上岗难,资方招工难,有投资意向的找不到项目人,有技术立项的找不到投资者的情况,就是缺乏一个统一组织的协调联络机构,导致就业创业和用人脱节。
针对上述情况,政府也承诺将在近段时间争取解决。政府在通过传统媒体(电视、广告、广播)宣传的同时,也将开通团委微信方便大家咨询,开设就业服务频道方便大家沟通,加大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国家创业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在审批程序方面,会简化手续,提高实小,在尽短的时间内完成程序,更好地为民服务。
2.2.4政策走向:与时俱进,从传统实体店走向虚拟电子商务。
在工作能力上,公司所注重的应届毕业生素质能力,统计图如下:
在所有的选项中,独立工作能力位居第一,比例为21%,其次是沟通能力16%,综合分析能力14%,应变能力13%,创新能力10%,组织能力9%,口头表达能力8%,自学能力7%,写作能力2%。比较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要求较高。
独立工作能力,顾名思义是在工作中(哪怕不熟悉的工作)能运用和综合自已的知识和经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把工作做好。由于用人单位在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时,需要担负一定的招聘成本,而在招聘成功后,往往还要担负培训成本。因此,从经济角度考虑,企业都希望大学毕业生能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以减少成本的付出。由此看来,独立工作能力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能使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本领更好更快的发挥出来,是大学生在众多竞争者中快速立足的重要条件和有力因素。
以下三幅图是六家创业园区多家企业对政府创业政策的了解和享受情况及其看法。
从上述图中可以看出,企业主要关注和了解的是财税政策、人才政策、融资政策、自主创新政策、土地政策,所占比例分别为30.77%、30.77%、19.23%、11.54%、7.69%。由此可见,对创业人员来说,在创业起始阶段,资金问题和税收问题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公司企业的流动资金的多少,对未来公司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其次,在公司发展阶段,吸纳优秀人才为公司出谋划策、做贡献也关乎到公司的直接能力。具有姣好的人才能为公司提供新颖可观的想法,为公司创造利益。
而在实际创业中,企业主要享受税收减免优惠,其次是小额贷款,再次是基金和补贴优惠,所占比例分别是42%、23%、19%、16%。据调查显示:60%左右的创业资金的“天使投资人”是父母或亲友;其次的资金来源是积蓄和银行贷款,占25%左右;而由政府提供科研基金、创业基金或优惠贷款等资助的比例约为1%。政府所提供的贷款和基金没有很好地为大学生创业所运用,造成了政府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创业人员个人资金的紧迫。相较而言,企业很好地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税收减免优惠,这节约公司的一部分资金,能让企业投入到其他项目。除此之外,政府的其他各类补贴措施也为企业节省了不少资金,不过节约的资金相较而言较少(几百上千左右),企业负责人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在这些方面加大优惠力度,提供更多便利。言而总之,企业反响较好。
2.4。
2.4.1大学生创业优势:大学生创业充分利用个人所学,目光新颖,且为国家所支持。
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充分发挥着他们的年龄优势,比例为35.70%。并且大学生接受过多年基础教育,能够利用他们所学,比例为25.40%。大学生创业有政策的倾斜与支持,在政策优势下,大学生创业必将越来越好,比例为11.40%。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发扬着他们的创新优势,比例为27.50%大学生创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
1.大学生是具创新精神的人群之一。大学生对未来往往充满着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其次,他们接受新鲜事物更快,甚至是潮流的引导者,思维也比较活跃。而且“政策优势”也是推动大学生创业的一方面优势条件,同时也将成为大学生顺利创业的一大保障。
2.大学生在学校里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业就是开办高科技企业。这也是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产业。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创业从一开始就必定会走向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领域,“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
3.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大学生梦想心了怀揣创业梦想,努力打拼,创造了财富。
4.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社会实战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2.4.2突出问题:大学生在创业中也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主要集中于经验不足、意识不够、概念不清等方面。
大学生进入社会具有着满身的朝气与蓬勃的精神,但是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也相对较多、较集中。在调查大学生创业问题结果中显示,45.31%的企业认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经验不足,17.26%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创业市场观念淡薄,认为缺乏商业管理经验的占14.57%,有11.23%的企业认为大学生虽然身在创业,但是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想法与概念上,还欠缺深入的了解,而认为大学生心理准备不足和缺乏市场意识的各占9.63%和2.00%。
据资料显示,大学生创业突出问题也主要体现下列方面:
1.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工作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因此做起事来没有恒心,或者常常凭自己的兴趣去工作。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在创业前,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现实的创业,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2.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其中识人能力、管理技能、想象力、口才、毅力、奉献精神、积极的人生观,对一个管理者影响很大。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此外,由于大学生对市场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管理者的角色。
3.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想法与概念上。在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这样的事以前在国外确实有过,但在今天这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投资人看重的是你的创业计划真正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其中可操作性占多少比例以及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大。而对于这些,你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决不是仅凭三言两语的一个主意就能让人家掏钱的。
4.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就算谈到市场的话题,他们也多半只会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诸如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得不得了的东西,相反,那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能切中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常常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同时,创业者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
二、思考与启示。
政府创业政策一定程度扶持了大学生创业,但是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筹措资本和能力。
经过调查发现,每年创业学生占当年毕业生比例较低,且成功人数比例更低。面对该情况,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主要有财税政策、补贴政策、人才政策等,企业也享受到了许多便利与优惠。随着大学生创业人数的逐渐增多,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建立与完善,适宜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渐趋具备多层次、全方位、网络化,创业政策将为大学生创业者发现、识别直至开放创造条件提供发展契机,从而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但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创业以生存型为主,大学生创业技能不高,财政支持不够,市场环境不够完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是很高。所以大学生也需要在大学期间培养个人独立的创新思维,关注社会他人创业情况并积极汲取经验,积攒未来创业资金等,这对以后的创业具有一定影响。
三、对策探讨。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结论,支持大学生创业应遵循下列原则:政府坚持落实现有大学生创业政策,构建创业平台,改善创业环境,与高校保持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大学生创业现状。高校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倡艰苦创业精神,定期开展创业类活动提高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并且根据这些原则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
由于大学生对社会缺乏一定的了解,因此,建议结合此次调结果,对照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职业素质,迎接社会挑战。
1、进一步创造和普及良好的创业环境。从大体上看,政府出台的大学生创业政策有利于创业环境的改善和支持系统的建立,但是在根本上没有改变创业环境条件较差的现状,例如创业政策的不配套及部分创业政策执行难,这都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必须在大学生创业提供高效率的行政支持和必要的政策支持,比如信贷、税收政策等,同时制定与创业相应的法规法律以保障大学生创业的顺利进行。
2、建立创业支持系统,增加创业资金。
大学生创业一般通过三种方式获得创业资金:商业贷款、个人或亲友的积蓄和政府、高校或其他机构的资助等。但是大学生由于创业经验、原始积累不足,很难通过这三种渠道获得融资。政府可以试图借鉴发展债券式的创业启动金,建立创业资金支持系统。在行政事业性收费问题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支持就业工作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具体政策措施,并向社会公布。
3、关于建立公共创业服务体系,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服务问题。
为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等相关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如此既能为创业者提供便利,又能增长政府财政收入。而鉴于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已有明确的资金渠道,并能提供各种服务,因此,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创业服务,不宜另行建立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否则容易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4、关于将中小企业纳入政府采购范围问题。
鉴于大学生创业在起始阶段,具有规模小、困难多等问题,政府将采购政策面向中小企业,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通过加大采购信息透明度和降低参与门槛等提高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能力,增加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机会。
(二)高校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新思维,与政府保持沟通。
1、营造鼓励大学生创业社会氛围,定期开展创业类活动、比赛。
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报道校内毕业生创业故事,树立大学生创业典型,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营造崇尚创业、乐于创业、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好地实现创业梦想。学校定期开展syb等创业类培训活动,开设大学生创业课程,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心理、管理和经营素质,增强大学生创业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在校外上,学校积极迎合省内创业杯等比赛,分配校内指导老师协助,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学生。
2、联系本校毕业的创业成功同学返校交流经验。
学校积极联系本校毕业的成功创业同学返校交流,政府要充分发挥组织的作用,广泛动员各方面社会力量,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帮扶,帮助那些有创业想法但缺乏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树立创业信心,点燃创业激情,提高创业本领,成就创业梦想,将大学生中潜在的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扶持大学生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谱写人生的华彩乐章。
3、由专职人员保持与政府沟通,反馈校内创业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单靠政府或是高校是不够的,更需要政府和高校的紧密合作,实现共赢,实现大学身生成功创业。学校委托校内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与同学实时关注学生创业并整理情况,在毕业季统计应届学生就创业比例人数和未来规划,将这些资料及时与政府交流,与政府协商其中问题与解决方案。政府要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加强大学生创业园管理,为创业园内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扶持资金申请、企业登记注册以及融资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吸引和集聚更多大学生创业项目在创业园内孵化和成长;要鼓励高校利用现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给予场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等。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篇十二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女大学生已成为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女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将直接影响举国体制下大学生体质水平的高低。学生体质水平的高低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因此,了解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特征,可以间接验证女大学生体质情况,为高校体育文化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规划提出可参考的依据。找出制约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以为提高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改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依据分层抽样原则,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13级、14级、15级为例,按汽车系、经贸系、生物系、计算机系、医学分院进行随机抽取40名女生,共200名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确保样本所表现的特征能够正确反映总体现状的特征。
2.研究方法。基于研究目的,采用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通过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及信度检验,确定问卷的有效性、稳定性。随后发放学生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15份,回收率91.5%;发放教师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回收率90%。
二、结果与分析。
1.对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形式的调查分析。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相互交流的平台。锻炼形式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女大学生一定社会形态和锻炼心态。
从表1中发现,各年级女大学生锻炼形式居于首位的皆为“与同学或朋友一起锻炼”。由此可见,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群体效应尤为明显,很多女大学生喜欢约集朋友一起参与体育锻炼,希望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希望通过参与体育锻炼来满足自身精神和社交方面的需要,充分验证了体育锻炼具有娱乐身心、促进人际交往的功能。
此外我们还看到,“没有固定锻炼形式”这项随着年级不断增加,这也从侧面说明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大一是有固定体育必修课,大二是体育俱乐部形式,而大三则是没有任何体育课程安排。总之,各年级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形式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各年级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有差异。
2.对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内容的调查分析。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女学生喜欢锻炼项目前三位依次是:健身健美类(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瑜伽),小球隔网对抗类(羽毛球、乒乓球),休闲类(散步、慢跑)。可见,带有艺术性、趣味性且蕴含美感、韵律感的安全性较高的体育项目受到女生的喜欢,她们希望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得到健身塑形、健心娱乐的效果(表2)。
对合职院女大学生经常锻炼项目进行调查(表3)可知,女大学生经常参与的体育锻炼项目前三位依次是:小球隔网对抗类(乒乓球、羽毛球),单一动作结构类(散步、慢跑),健身健美类(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瑜伽)。这些项目对于场地要求不高,运动强度适中,具有一定的游戏性、乐趣性,而且基本技术动作容易掌握,因此成为女大学生经常参加的运动锻炼项目。
然而在表2与表3的对比中发现,女大学生所喜欢的体育锻炼项目与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存在明显的差异,她们放弃平时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而选择了一些较为简单的项目作为主要锻炼内容。其原因只要是体育设施与不断增长的学生人数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室内场馆,经常会被男孩子占据,因此她们参加锻炼不得不选择一些受器材和场地限制较小的运动项目。主观意愿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而迫使行为发生改变,必然会降低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对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频率、持续时间、强度的调查分析。了解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是为了掌握她们参与锻炼的规律,同时也可以客观地了解女大学生对参与锻炼的感兴趣程度。
体育锻炼的频率,即每周次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是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习惯性和规律性的反映,也是评定锻炼效果的前提条件。学院女大学生中,锻炼频率为2次/周的占总检查人数的41.2%,频率为1次/周的占22.5%,9.1%的女大学生不能实现1次/周的频率,甚至有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仅有27.2%女大学生能做到每周至少进行3次体育锻炼。可见女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令人担忧。
体育锻炼持续时间是指每一次锻炼中持续的时间,运动持续时间是影响体育健身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确定锻炼强度的前提下,持续足够的锻炼时间可以更好地提高健身效果。在所有调查者中剔除那些锻炼少于1次/周的女大学生,调查其他参与锻炼的女大学生持续时间,得知每次参与体育锻炼持续事案件在30~60min占65%,持续时间在60min以上占11%,可见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较长。
由表4得知,大多数女大学生锻炼的运动量保持在中等或小强度。这一现象正印证了前期调查中关于女大学生经常参加一些中小强度的体育项目的发现。此外,只有35.6%的女大学生在锻炼过程中能过保持中等及中等以上的轻度,这种现状反映了女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因为小强度锻炼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并不乐观,这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降低的重要原因。如果不科学的分析现象的内部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改进措施,将很难实现“终身体育”的最终目标。
2.建议。学院应充分重视校园文化的发展,积极执行政府为高校制定的政策;加大体育文化宣传的力度,重点扶持个别热门项目以形成特色;增加学校体育建设的经费投入,营造适合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完善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以培养终身体育为目标,重视女大学生自身特点,从兴趣的角度出发,激发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导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篇十三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
在校或已经毕业的大学生。
—研究方法:
网络问卷调查。
—执行时间:
2011年1月7日-2月14日。
—样本量:
4551个有效样本。
—执行单位: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研究策划和实施)。
腾讯网(网络调查平台)。
中国传媒大学(微博)(微博)调查统计研究所(数据分析及报告撰写)。
主要发现。
1.多数受访者(81.5%)对创业“有兴趣”(包括“很有兴趣”和“较有兴趣”),接近半数的受访者(49.1%)打算“自己创业”或“和朋友共同创业”。“家庭”、“朋友”和“传媒”对创业想法的影响相对最大(分别为30.0%,24.2%,21.0%)。
2.在创业之前,多手准备是需要的,“社会历练”、“朋友资源”及“成功者经验”是最被看重的(分别为74.7%,63.6%,45.2%)。
3.谈到具体的创业规划,受访者倾向于“进入启动资金少、风险低”(39.6%)或“自己感兴趣”(37.3%)的领域,更多的计划在“工作1-3年后”(69.7%),在“自己家乡”(46.2%)开始创业,并选择“志同道合者”(55.0%)或“有经验的人”(28.7%)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
4.更多的受访者认为通过自主创业能“实现自我价值”(72.1%)、“享受人生自由”(65.8%)和“实现理想”(59.9%)。但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创业行为,存在着矛盾的认识,既认为“是对人生规划的实施”(46.9%),又同时被看作“是就业环境造成的无奈”(37.5%)。5.“资金”、“人脉关系”、“市场环境”和“社会阅历”,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最主要的客观因素(分别为83.3%,67.4%,47.0%,46.1%),而“市场意识”、“创新精神”、“责任感”和“合作意识”,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最主要的主观因素(分别为67.2%,51.0%,47.9%,44.3%)。
6.受访者希望能参加针对性强的创业指导课程学习,他们中仅有少数参加过创业辅导课程或创业大赛(11.1%)。
7.“提供资金、项目双选平台”(58.3%)和“专业培训”(49.7%)是受访者最希望获得的创业服务。
创业想法。
对今后的打算。
转播到腾讯微博。
对今后的打算。
转播到腾讯微博。
您对创业是否感兴趣。
转播到腾讯微博。
对创业的兴趣从何时开始(针对对创业有兴趣者)转播到腾讯微博。
创业想法。
分人群看,校园内外的大学生受访者普遍对于创业的兴趣很高。
您对创业是否感兴趣。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在校学习的大学生的创业兴趣更多的在“大一”时开始,而有固定工作、正在创业或待业者的创业兴趣则更多的在“毕业后”涌现对创业的兴趣从何时开始(针对对创业有兴趣者)。
转播到腾讯微博。
“家庭”、“朋友”和“传媒”对创业想法的影响最大,来自校园的影响最弱。
创业想法来源于。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创业计划。
在创业之前会做哪些准备(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对于“到社会中历练”更为渴望和重视在创业之前会做哪些准备(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在规划未来的创业时,受访者的态度较一致,基本集中在1-2个选项上。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创业计划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偏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固定工作、正在创业和待业者则更倾向“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
创业领域。
转播到腾讯微博。
“自己家乡”是各类人群的第一创业地区选择。
创业地区。
转播到腾讯微博。
“工作1-3年后”开始创业是各类人群的第一选择。
创业时机。
转播到腾讯微博。
整体看,各类人群都倾向于与“志同道合者”和“有经验的人”共同创业。
合作伙伴。
转播到腾讯微博。
开始创业时启动资金的最佳筹集方式(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寻找有资金的合作伙伴”和“自己积累”被认为是筹集启动资金的最佳方式。
开始创业时启动资金的最佳筹集方式(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互联网这一特殊的工具,对大学生创业有特别的作用互联网对创业的帮助(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人群看,在使用互联网帮助创业上的差异不大。
互联网对创业的帮助(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创业价值观。
“实现自我价值”、“享受人生自由”、“实现理想”是被提及最多的自主创业的好处。
自主创业的好处(多选)转播到腾讯微博。
自主创业的好处(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创业行为,存在着矛盾的认识,既认为“是对人生规划的实施”,又同时被看作“是就业环境造成的无奈”
对应届毕业生创业行为的看法(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受访者对应届毕业生创业行为持较为积极的看法(“是对人生规划的实施”),而待业者和有固定工作者的态度则相对消极(“是就业环境造成的无奈”)。
对应届毕业生创业行为的看法(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创业影响因素。
影响创业的客观因素(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对于影响创业的客观因素,分人群的差异不大。
影响创业的客观因素(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影响创业的主观因素(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市场意识”被各人群认为是最影响创业的主观因素,尤其是对于有固定工作的受访者。
影响创业的主观因素(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创业影响因素。
决定创业成败的主要内在因素(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执行能力”、“市场调查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被各人群提及得更多;相比之下,有固定工作和正在创业者比其他人群更注重“执行能力”,在校生比其他人群更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而有固定工作和待业者则更注重“市场调查能力”
决定创业成败的主要内在因素(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相关服务与政策。
大部分的受访者缺少参加创业辅导或大赛的经历,尤其是对于已经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
是否参加过创业辅导课程或创业大赛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希望创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偏重于(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各人群都最希望获得“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方面的创业指导课程;相比之下,在校生比其他人群更希望“开展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创业实践活动”,而正在创业者则更希望偏重于“市场营销”课程”
希望创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偏重于(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相关服务与政策。
“提供资金、项目双选平台”和“专业培训”是受访者最希望得到的创业服务。
最希望获得的创业相关服务内容(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提供资金、项目双选平台”和“专业培训”是各人群的首选。
最希望获得的创业相关服务内容(多选)。
转播到腾讯微博。
对于国家相关政策,受访者更多的是期待。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受访者情况。
转播到腾讯微博。
性别。
转播到腾讯微博。
年龄分布。
专业类别。
学历分布。
目前状态。
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篇十四
2014年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渐增加,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70%左右,有64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到2014年,这个数字达到了75万。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在广州参加2014年物流世界年会时指出“2014年的失业情况出现一个新的特点,那就是大学生失业。”也就是从这一年起,大学生失业问题开始由“量变”转向“质变”,成为社会上普遍关注的话题.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30万人,比2014年增加20万人。而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60万人,比2014年增加约30万人。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庞大的待就业人数使大学生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针对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国家及各省市县相应推出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系列举措,但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依然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讲话温家指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今年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退役军人技能培训与就业安置工作。
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各地开展了大学生创业的教育和实践活动,但还是存在以下的现象。
(一)积极性高,但实际创业比例低。
自从大学生接触并了解大学生创业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逐渐增长,创业的速度、人数增加迅速。我国大学生创业欲望强烈,但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二)科技转化率低。
在国内创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事家教、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
(三)创业的社会文化基础薄弱。
大学生创业没有赢得社会、家庭、学校的完全认可和支持,明确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家长并不多。无论是向社会宣传创业的大学生还是向高校宣传创业的企业家都比较少,使得创业的舆论氛围不浓厚。
客观上讲,大学生创业的道路有开创性、现实性、多样性、艰巨性和风险性等特点。在我国,大学生创业时间比欧美国家晚了数十年,属于开创性工作,创业是人生学问中最无法传授、也根本无需别人指教的一件事。别人的路对你来说,只是起一个借鉴、参考的作用,因此具有开创性;创业者只拥有创业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开辟新的天地,必须冷静、理性、客观地分析一切可能的现实因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开拓,因此具有现实性;创业道路是属于自己的,最适合自己的创业道路只有一条。只要我们不拘泥于传统观念、不守旧,而又恪守自己稳定发展的认识系统,并善于根据事物变化的规律采用正确思想、假设、办法和方案,那么我们就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来,因此具有多样性;创业不同于就业,选择了创业,就等于选择了挑战。创业这条道路,绝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条笔直的、宽阔的、畅通无阻的大道,因此具有艰巨性;创业没有有效的方法可套用。因此,创业道路不可能每次都成功,不可能每个人都成功,有时可能会毫无成效,有时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三、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
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湖南助大学生做小老板创业3年内免交三类费用如果你是高校毕业生,现在还没有就业想自己创业,不要为创业条件缺乏太过忧愁。据了解,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工作的通知》中规定: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三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优惠政策。对自愿到湘西地区及县级(含县级)以下基层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其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贷款利息由财政承担50%,展期不贴息。
《通知》明确要求全省各地劳动保障部门主动配合相关部门,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扶持政策。《通知》还要求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高校毕业生专门服务窗口,提供免费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大学生想做小老板,还将有机会得到一些实际指导。按照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部署,对希望参加创业培训的,由各地相关部门组织其参加“创办你的企业”(sys)创业培训班,并提供创业项目、开业指导、融资服务等配套服务。对经过创业培训合格的学员,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要求将其纳入当地创业服务体系,提供项目开发、专家指导、小额贷款等一揽子服务,帮助他们成功创业。
湖南共青作为推动大学生创业的主管部门,专门成立了湖南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开展了引导就业创业观念,制定了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计划,发展和假设一批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整合了青年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建立了青年就业创业基金,帮助青年创业提供孵化器,聘请了一批青年就业创业指导老师,开展了青年就业创业维权工作,并对青年创业典型进行了大力表彰。
长沙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动创业富民加快建设创业之都的若干意见》(长发〔2014〕23号),并且在政府专门成立创业富民办,按照“市场调节、自主创业、政府引导、配套服务”的基本原则,激发广大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内在动力,加快推动创业式发展,建设创业型社会,现就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在长自主创业提出如下政策意见。
a、明确鼓励和扶持对象。
(一)本政策意见所鼓励和扶持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主要是指具有高等专科院校学历以上的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或毕业二年以内在长初始创办各类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并担任所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法人代表。
(二)大学生到农村创办现代农业项目,规模种植面积超过50亩、规模养殖年总产值超过20万元,或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和经济实体的,纳入本意见鼓励和扶持范围。
(三)对零就业、下岗失业、低保户和残疾人家庭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给予重点鼓励和扶持。
(一)凡新增大学生创办企业20家以上的产业园区(基地、大学、大厦)、吸纳大学生创办企业10家以上的企业,可经市推进创业富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创业办)认定为大学生创业基地,每年给予30-50万元资金补贴。
(二)大学生创业基地要加大标准产业用房和创业公寓的建设力度,其城区工程报建费均按照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执行,国土部门应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房产部门也应及时办理产权登记。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基本满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需求。
c、多渠道解决大学生创业场所。
(一)入驻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大学生自主创办企业,由创业基地提供经营用房,第一年按每月900元、第二年按每月700元、第三年按每月500元减免经营用房租金。在长没有家庭住所的,可由创业基地提供三年免费创业公寓或宿舍。创业基地不能提供免费住处的,可参照廉租房政策,由房产部门给予每人每月160元廉租住房补贴。
(二)在大学生创业基地以外租赁经营场所自主创办企业的,三年内由房产部门给予经营场所租赁补贴,第一年按每月800元、第二年按每月600元、第三年按每月400元给予补贴。在长没有家庭住所的,可参照廉租房政策,由房产部门给予每人每月160元廉租住房补贴。
d、加大创业资助力度。
(一)市本级每年从创业扶持奖励资金中安排3000万元(其中市创业富民专项扶持奖励资金新增预算部分列支1100万元,科技、工业、商贸、农业专项经费中分别列支10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区(县市)每年从创业扶持奖励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设立市、区(县市)两级大学生创业扶持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各种扶持、奖励和贷款贴息。
(二)大学生创业项目申请无偿资助的,由相关部门审批,每个项目一般在20万元以内,且不超过企业自有资金的投入额度。首期拨付审批总额的60%,其余部分在首期资助资金通过考核审计后即予拨付。对申请财政贷款贴息的,经审核贴息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年贴息总额度最多可达10万元。
(三)各区(县市)要成立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市财政根据各区(县市)政府担保资金规模2:1予以补助。鼓励社会贷款担保机构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市、区(县市)两级财政通过适当补贴的方式帮助其降低经营风险。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可到户口所在地社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中心申请最高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大学生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就业并具备一定自有资金和相应反担保条件的,可按其吸纳人员人均5万元以内的额度给予担保贷款,最高为50万元。从事微利项目的,享受两年财政全额贴息。
(四)对大学生自主创办的新兴项目,根据企业规模可给予最高为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贷款期限最长为两年,由同级财政部门按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
(五)鼓励大学生以创业项目为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支持,争取社会风险投资和银信机构融资,市创业扶持奖励资金在所争取资金或融资总额的10%以内给予支持(单个项目最高可达10万元),帮助创业主体降低融资风险。
(六)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科技项目获得上级资助资金的,由市、区(县市)科技部门分别给予上级资助金额30%、20%配套,配套资金不低于5万元;对获得上级部门立项的项目或创新成果但未获得资金支持的,给予5-1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资助。
(七)由市创业富民领导小组牵头,每年评选30个市级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典型,每个给予5-8万元奖励,奖励资金必须用于企业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
e、落实税费优惠政策。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三年内,同级财政采取先征后返的方式减免其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地方所得部分,市属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经评定为成长性好的项目,可继续享受二年政策优惠。
(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人才服务中心要建立大学生档案免费托管制度,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登记失业的大学生可将档案交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免费管理。对择业期内回原籍的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提供档案托管服务。
(三)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实践,自主创业三年内申请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的,由纳税地知识产权部门对申请费用给予全额补贴。
f、开展创业培训辅导。
(一)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对大学生开展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等免费创业培训,确保每个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参加一次以上创业培训。
(二)大学生到定点创业培训机构参加创业培训合格的,由劳动保障部门按规定提供创业培训补贴。完成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培训每人补贴100元,完成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每人补贴500元。实现自主创业的,凭相关证照再给予每人800元补贴。对已经参加技能培训并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可继续接受syb培训,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培训补贴。
(三)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培训,将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逐步纳入课程设置和讲授范围,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综合素质。积极引入国内外著名创业培训机构,由大学生创业基地提供经营场所,并按照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给予租金减免。
(四)由各级创业办牵头,聘请创业培训老师、成功企业家和政府有关部门专家组建创业导师团,采取单个辅导、会诊辅导、授课辅导、陪伴辅导、咨询辅导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实践能力。对创业导师团成员,根据个人工作业绩适当给予工作奖励和生活补助。
g、完善创业服务和保障。
(一)以教育部门为主,对创业政策实施一次性告知,并配套发放《大学生在长创业服务指南》。
(二)在放宽创业准入条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的,工商部门免收登记类、证照类收费,并设立大学生创业注册登记绿色通道,凡大学生注册登记非禁止、非限制类发展项目且无重大要件缺失的,实行即到即办;免费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办理税务登记证,并提供免费税务知识培训。
(三)按照放宽大学生落户政策的有关规定,凡大学生在长自主创业的,凭“三证一簿”(身份证、毕业证、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户口簿)和工商登记证明,即可到公安部门办理落户手续。
(四)由劳动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牵头,实施“创业挫折关怀行动”,创业遇到严重挫折的大学生可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切实解决其面临的现实生活困难。
(五)相关部门和产业园区要立足自身职能,拓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创优服务环境,为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招商推介、项目融资等全方位服务。
(六)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严厉查处各种侵犯大学生等创业主体合法权益的违法违纪行为。
h、附则。
(一)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落实本意见形成的相关部门新增资金缺口,由同级财政从公共服务预算中列支。
(二)将大学生创业作为创业富民的重要内容纳入绩效考核,由各级创业办和绩效考核办督促落实。
(三)本政策意见自发布之日起试行,由长沙市创业办负责解释。
创业帮扶是大学生初创企业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更是新时代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真实写照。去年,正值我市大学生自主创业如火如荼之际,一封由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倡议企业家结对帮扶大学生创业的信,引起了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亲自批示,要在全市深入开展创业帮扶活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民富”的整体目标,由此掀开了长沙市“创业手牵手,帮扶一加一”活动的大幕。
活动伊始,全市广大企业家积极响应帮扶倡议,在市推进创业富民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与大学生初创企业进行了充分交流沟通。在此基础上,市委、政府举办了规模空前的创业帮扶结对签约仪式,会上共有56位成功企业家与80家大学生初创企业结成了帮扶对子,致力于通过提供创业辅导、服务外包、见习岗位等形式,助推初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年来,创业帮扶活动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企业家的真心参与下,在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下,已经结出了硕果:长沙征宇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在谢子龙董事长的亲自指导下,逐步从单一铁路集装箱运输向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转变;长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岳帮助长沙深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创业目标,取得了较快发展。可以说,“创业手牵手,帮扶一加一”活动已经成为了弘扬“湘商”时代精神的旗帜、展现城市发展活力的名片,必将为我市推进创业富民工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学生缺乏系统的指导。
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创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单纯重视就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内容大多局限于阶段性的创业计划竞赛,而对学生自我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对投资项目论证、资金筹措、产品技术、质(感谢访问:)量管理、市场开发、人际关系、商业法规及政府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其次缺乏为企业培养和提供创新型人才的环境。大多数企业认为,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责任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大学生承认,自己最缺乏的是:创造力、组织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而这些素质,恰恰是创业所必须的。
2.创业激情有余,创业理性不足。
许多大学生主要靠激情创业而看不到创业是踏踏实实做起来的,急于求成,最终只能草草收场。许多的大学生创业实际上是非理性的,创业活动相对缺少,创新意识相对缺乏,创业经验不足,但热情很高,殊不知创业成功来自理性,首先必须是理性,才能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3.创业认识肤浅,缺乏“风险意识”
许多大学生创业缺乏风险知识、“风险意识”和承担创业风险的勇气,不能正确认识到风险的存在,也不懂得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至使东拼西凑筹集到的一点资金创业,不但未能赢来事业的发展,反而弄得血本无归。
4.资金成为创业的瓶颈。
首先,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多数存在自有资金积累不足的情况,而目前多数高校迫于自身办学经费的限制,很难拿出充足的专项资金保障大学生创业活动的顺利实施。其次,在常见的商业融资手段中,由于创业学生的信用等级难于评定,银行对其授信贷款持高度谨慎态度,不易获得;学生选定的创业项目受经历、眼界所限,多数难以获得风险投资者的青睐;;其余诸如典当融资、融资租赁等方式则因为学生创业者自身所拥有的现实资产的规模有限,很难获得相对较大额度的资金支持。
5.创业知识缺乏,经营理念淡薄。
许多大学生只是从书本上认识创业,趋于理想化,对创业没有感性认识,对创业停留在想象中。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但“眼高手低”,使其在创业过程中只能“纸上谈兵”,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相当的经验与相关的知识。大学生创业大多是基于自身技术上的优势,没有认识到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较量,更是经营理念、经营手段等方面的竞争,更要求创业者对营销、财务、管理、税务、法律、风险等都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年轻的创业者对这些知识比较匮乏,社会经验有限,经营理念淡薄,对市场特点、产品营销方式等了解不深,通常难以得到第一手的市场信息,也很难准确分析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营理念与手段等并不能适应市场的实际情况。
大河西项目的开发商有着商会的背景,应该为政府分担社会责任,帮助大学生创业是商会应尽的社会义务,湖南百家汇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商,拥有大量的商铺,有大量的新创企业需要注册成立,可以在灵活运用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中获得政府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实实在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好的平台,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的帮扶工作,可以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回报,同时也可以为商铺培育一批经营者及为经营户提供一批高素质的就业者,大学生创业不再停留在基本的开店层面,他们的眼光和知识及推动创新方面的力量方面不可低估,尤其是电子商务等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改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的概率将大大提高,做为企业,能把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难题解决好,所带来的经济回报及社会回报将是可观的。
六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既有教育体制的问题,也有大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包括社会各界政府方面也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但只要有条件的企业和社团来用心做,还是可以为社会做出一番贡献的,也能为自身的发展带来新的竞争力,提升大河西项目的知名度及美誉度,建议公司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制定工作计划,把大学生创业与大河西项目营销结合起来,将会创造一批新生的创业者,和较少的代价得到较大程度的媒体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