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篇一
一、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本次调查主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促和谐”。
为了响应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做好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本着“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促和谐”的理念,我们组建团队到梅州市大埔县长教村进行新农村建设调查。
我们主要通过立足当地实情,深入了解当地情况,亲身体验农村生活,联系当地村委,走访农户,搜索长教村有关资料,考察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对搜集的资料汇总分析,为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
这次调查活动也提升了团队成员的自身价值,培养了队员艰苦奋斗的作风,升华队员的思想,增强队员的政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而更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实际性的建议,全面提高队员的素质。
二、长教村概况。
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长教村是一个山区农村,现有约100户人家。该村是一个典型的人口流出地,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或读书了,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小孩和妇女。
该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苦瓜、南瓜、冬瓜、蜜柚、板栗等。该村没有工业或加工业,没有集体经济,农民自己生产的粮食供养自己家庭,也就是以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为主。
该村是华侨之乡,村里的一些基础设施,如公路、桥梁是华侨捐资建设的。
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什么变化。村民对新农村建设意识不高,积极性不够,当地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不够、执行力度不够。
通过为期七天的实地考察、走访农户,深入了解当地实情,我们当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整理如下:
(1)农田、菜地没有管理规划,农民收成收入不高。
我们在调查时发现,农民都是自家种稻田、瓜菜,田地和菜地东一块四一亩。政府对这没有规划管理,农民种的瓜菜产量不高,只是供自己家庭吃,基本上没有在市场上卖。
我们刚到长教村的时候就看到一大片倒下的水稻,这是暴雨冲击的结果。如果水稻没有到收割时候,农民损失就很大了。我们采访村委的时候,谈到这种灾情,村委书记跟我们解释说,这是因为农民省了些程序,而且为了多产种植过密。这是可以理解的,农民种水稻都是自家吃的,当然不会花钱预防,这样省些钱省些劳动力,另外他们也想自己的稻田收成高些,于是种植密些。
问题在于,农村没有改变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政府没有统一规划,而村委没有资金援助也就无能为力。如果当地政府在资金、人才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土地资源得到很好的规划管理,就有能力引进先进农业技术,规模生产,发展集体经济,改变原有的自给自足的模式。
(2)泥石流威胁农民住宅,农民安全没有得到保障。
长教村四面高山环绕,暴雨冲击很容易发生泥石流,而农民的房屋就在山脚下,一旦泥石流发生了,农民人生安全就没有保障了。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篇二
(一)基础环境和条件恶劣。一是地理劣势。山区群众常说“看到屋,走得哭”,真实地反映了山区沟渠纵横、山高坡陡的地理特征,这一特征使农业生产生活非常困难。二是土壤贫瘠。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不少地方仍沿袭刀耕火种,产出效益低。三是自然灾害频繁。山洪、干旱、风雹、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仅丫口组目前就有15户农户居住在滑坡危险地带,而农民抗御灾害能力较差。四是人居分散。山区大部分人口多为散居,密集度不高。据实地调查,村的人口密度仅为168人∕平方公里,很显然,村新农村建设的聚集动力非常弱。
(二)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一是基础建设落后。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导致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较严重,普遍存在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村卫生室形同虚设。山区群众无钱治病,大多数农民生了病也是硬撑,小病酿成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突出。据实地调查,村农村妇女只有15%的人生了大病才去医院就医。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养儿防老仍然是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家庭成为重要支撑。三是文化生活匮乏。由于缺书少电,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情况较为普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村现状的真实写照。由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封建迷信、赌博等乘虚而入,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四是城乡人民权利不平等。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阻止农民进城找工作,实行了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农村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在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受到与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在农民进城打工还是受到同工不同酬的歧视,甚至还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又造成了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村的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据实地调查,村全村共20xx人,大专文化程度的只有3人,中专的只有7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只有12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06人,小学文化程度1390人,文盲102人,未读书的儿童199人。贫困山区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担。同时,农民培训机制在贫困山区难以建立,有培训点也是流于形式,使农民的发展技能、思想水平与新农村还存在较大差距。山区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事,争取政府下拨资金踊跃,自己出资出力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大对村的扶持力度,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村自然经济成份较重、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信贷困难、农资价格高质量低的市场调控不力等原因,农民增收仍然十分缓慢。村地处大山深处,全村有513户20xx人,可耕地面积3749亩,其中:水田只有522亩,多数为旱地(山坡地)。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和人口素质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山上农田水利设施难以配套,交通状况极差,雨天山体滑坡时有发生,村民缺乏教育,整体素质偏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虽然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300元,但发展不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67元以下的达1373人,占68%,这一现状是制约新农村建设最为突出的矛盾。
(一)抓组织,发挥党员干部作用。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建设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是要建好村支部。建设战斗力强的村支部,带领贫困山区农民艰苦创业,建设新农村。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三培养”,把优秀村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村级后备干部,解决接班人问题。二是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健全村干部工资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正常离职后一次补发补贴机制,积极探索村干部“职业化”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新途径,使村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工资上有保障,正常离职后有依靠,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二)抓规划,引导科学有序发展。贫困山区的'现状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制定规划着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一是科学制定区域规划。对地理特征基本相同,经济发展基本一致的贫困山区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对发展定位、村庄布局、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突破自然村界限,科学编制村庄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二是统筹制定村域建设规划。突出山区特色,找准每个村的优势和劣势,合理确定村庄规模,统筹规划产业方向,村庄布局、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三是妥善把握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要突出农民的主导地位,认真听取农民建议;要体现和谐性和包容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顺从山地势,做到基本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要合理确立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要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量力而行,首先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如实施安全民居建设、人畜分居和安全饮水建设等;要整合资源和项目,将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办好事。
(三)抓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树立“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农民教育责任制,改进教育方式,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文明村(户)评比等,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法制文明教育;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引导农民破除“等、靠、要”思想,激励农民群众发挥好主观能力作用。二是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民培训机制。要以村小学为依托,运用农民技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种养加工业生产操作技术培训,使年满16周岁的山区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和非农领域就业技能,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守护型”农民中的种养大户、个体经营者、产业化带头人、返乡创业等进行重点教育,着力培育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从现状来看,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下一代,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山区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使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得起学,都能受到最基本的文化教育。
(四)抓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新农村最本质、最中心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一要求在贫困山区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必须采取超常手段,强化过硬措施,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探索建立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要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使山区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二是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仍然是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积极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促使农村劳动力尽快就业,对有条件的贫困山区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工资水平。
(五)抓基础,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尽快改善贫困山区生产生活环境,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改善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分类建设。一是国家要结合贫困山区财力困难的实际,改革农民投工投劳办法,加大国家对贫困山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要让贫困山区的农民都能喝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要积极推广沼气能源建设,带动改圈、改厕、改厨,改善贫困山区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要加强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切实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二是对部分高寒、自然环境恶劣的山区农民,要痛下决心,加大力度,一次投入,通过异地搬迁的方式使群众摆脱其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篇三
我工作队自****年*月*日入村工作以来,根据省州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入村调查研究,围绕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六大员”的工作职责及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现将这段时期入村工作的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熟悉村情民意,展开调查,开展工作。
我工作队自入村以来,积极响应县镇党委及总队长的部署要求,深入到各村组了解村情民意。在短期内掌握了各村的第一手相关资料,例如人口状况、自然资源、支柱产业、基础设施状况、人民生产生活情况等。从而了解各村存在着什么样的热点难点;了解村民群众需要解决什么样的困难;了解各村的民风民俗以及在道德、法律常识等方面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等等。
在了解和熟悉村情民情的同时,展开调查研究,并从个人特长条件出发,积极开展工作。例如驻大尖峰村的程洪峰同志,将“整村推进”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机的结合,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的在全村展开村容村貌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学习政策法规,结合本村实际开展工作。
程度的学习和了解。此外,本队指导员积极走进田间地头、村间邻里,向群众学习、参与群众劳动。从而对农村工作日常生活等情况有了直接的、真实的感悟。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为中心去展开各项新农村指导工作。
三、围绕中心,抓住重点阶段性的开展工作。
我队入村以来,积极与金牛镇党委政府沟通学习,并以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安排,紧跟中心、紧抓重点的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
在各工作队员掌握了各村基本情况之后,并于2010年3月17日组织召开了我队第一次工作例会。
总结。
沟通了各队员之间的驻村工作情况,镇党委书记出席了会议,并对我工作队的工作进行了深入指导,对每个队员都提出了相关要求。特别是针对本阶段所面临的抗旱救灾及村“两委”换届的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和要求。
此外,于****年*月**日***总队长召集**镇新农村工作指导队全体队员召开了工作会议。***总队长、**镇镇长、镇委书记及我队全体队员参加了会议。其中***总队长在听取了工作队及各队员前期工作情况后做出了几点重要指示:1)虚心学习,向书本和村民学习,并将书本知识结合到农村实际工作中去。2)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提高自身素质,锻炼才能。3)工作重心从了解村情民情逐步转向具体工作。4)工作队工作应该整体推进。6)认真调查了解,为撰写调研报告收集材料和相关信息。
此后我工作队就关于本阶段抗旱救灾和换届选举工作展开了认真的研讨,交流各自在近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经验。根据各级党委政府并结合各村实际工作情况,确立了本阶段以“抗旱救灾,护林防火”和“村两委换届选举”的工作中心及工作重点。
1.抗旱救灾工作的开展。
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我队各队员积极入村展开本村旱情调查,协助村两委班子及相关人员深入到旱情第一线。例如进驻**村委会的***同志,积极参与村旱情的排解和沟通,真正做到了进入旱情最严重的第一线协助了解工作,根据自己所见的实际情况撰写文章《****》,并在*月**日的《**日报》上发表。进驻**村的***同志,并根据个人体会撰写文章《**村吹响抗旱救灾集结号》交与**县新农村工作办公室。
此外各队员也都积极的围绕抗旱救灾及森林防火的相关要求将工作开展到了实处。并积极配合县新农村办公室的要求,调查和统计了**镇抗旱救灾的相关数据,并于*月*日将统计资料送交宾川县新农办。
2.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开展。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及各级党委的规定和要求,各工作队员积极配合各村委会组织协调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据了解,我工作队进驻各村的党总支换届选举工作在三月下旬基本结束,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将在4月下旬陆续完成。
在整个换届选举过程中,我队各队员积极学习了解相关政策法。
规,并积极配合**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队以及各村“两委”换届选举委员会的委员们展开有关换届选举的相关工作。本着“依法依规”和“发扬民主”的选举原则,参与到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指导监督工作,正真履行了“制度建设督导员”;“组织建设指导员”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职责。
总而言之,我工作队在现阶段工作中认真围绕着县镇党委政府及各村两委的工作中心及工作重点展开了各项工作,并在我工作队各队员中形成了良好上进的工作态度。各队员从本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发,积极参与到村各项工作中来,并在队员间认真沟通和讨论,及时总结出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使我工作队的工作健康顺利的开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队本着切实的工作原则,根据制定的相关计划努力开展后续工作,并积极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力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献上各自绵薄之力。
****年*月*日。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篇四
为更好地推动我村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增产增收,抓好农村结构调整,加快本村的二三产业发展,现结合本村实际,就2021年新农村建设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_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发展村级经济为中心,切实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改善村容村貌,推进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好示范。
二、基本目标。
村群众经济逐步壮大,力争村级群众可用资金到达2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增加600元;党建工作有新的突破,村级班子努力构成团结协作,务实创新的“战斗堡垒”型队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建设“村文化体育娱乐中心”为基础,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构成思想道德日常教育的良好机制,使村民素质普遍提高;村庄建设逐步推进,环境建设整治取得明显实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在加强群防群治的基础上,加强对村现有治安和调解组织建设,使社会治安步入良性循环;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有新的发展,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口,为全村百姓营造一个良好的群众文化氛围,让全村百姓感受到杨庙村的新气象和新面貌。
三、工作措施。
(一)、充分发挥总支部带头堡垒作用,加强对精神礼貌建设的领导。
1、充分发挥总支部的核心作用,树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把建立礼貌村列入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制订建立规划,不定期召开建立工作研讨会。
2、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用心慎重地发展新党员,计划发展新党员3-5名,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同时加强党支部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每月组织政治教育学习一次,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二次,每季召开党总支党员大会一次,并不定期地对党员进行业务知识、思想道德教育。
3、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健全各项制度,推行“四议两公开”做法,利用村民代表大会、党员议事会,努力完善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级民主议事制度。
4、加强党员干部廉政建设,开展“双述一询三公开”“任职承诺”等活动,开展农村党风廉政教育。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利用村级电教和远程教育体系,从正反两应对党员进行廉政教育,同时抓好村级财务公开工作。
5、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代会、群团组织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活动指导。
(二)、加强经济建设中心,提高村级综合经济实力。
1、完成或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指标。
2、完成村级群众可用资金在2万元左右,农民人均收入到达5600元。
3、加强管理和引导工农业的发展。
(三)、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经常性地向干部群众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爱国主义、群众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2、认真做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要以群众主义为原则,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用心开展五好礼貌家庭、星级家庭评比活动,用心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3、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检查督促,努力使村民构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4、大力倡导礼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健全老年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禁止封建迷信活动,禁止赌博活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
5、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勤劳致富、互助互爱精神,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四)、加强村庄建设,创造整治优美的环境。
1、实施杨庙村的总体规划建设,实施村庄整治,对村庄局部道路的清理和房前屋后的整理。
2、继续做好河道清理和道路硬化工作,对村庄内的支路继续实施硬化,使全村道路硬化率到达50%。
3、加强环境卫生的宣传力度,用心开展清洁村庄大会战,着手培植农民“家庭绿化”示范户。以村妇联组织为依托,实施“门前三包”活动。
4、继续改水改厕工作,用心宣传环保法规,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五)、以村落文化为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1、加强投入力度,增强设施建设,建成集知识、培训、文化、娱乐、体育、休闲于一体的村文化体育中心。
2、每年多次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切实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力宣传企业、校园、家庭文化的建设。
(六)、发展礼貌教育事业,提高村民文化素质。
1、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率到达100%。农村劳动力理解各类文化技术培训率到达70%以上,大力推广殡葬改革,火化率100%,村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到达50%以上,卫生饮用水普及率到达80%以上。
2、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健全组织网络,加强服务工作,力争各项指标到达上级要求,无计划外生育现象。
3、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合作医疗保险事业和土地保险工作,根据村级群众收入状况,每年提高困难户、老龄人员、五保户的补助额度,进一步规范合作医疗制度。
4、用心做好适龄青年征兵工作,同时做好拥军优属工作。
(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促进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
1、加强村级调解组织,健全网络,妥善解决村民矛盾,使调解率到达100%,调解成功率到达95%以上。
2、充分发挥村保安分队作用,加强法制宣传,普及法律、法规知识,经常性地开展法制讲座。发挥群防群治作用,组织夜间护村队,加强夜间巡逻,杜绝刑事案件的发生。
(八)、以“礼貌村”建立为重点,切实加强其他项目的建立。
四、组织保障。
村级领导班子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确定专人负责,成立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确保工作目标落实。我村班子成员将携手全体村民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带领指导下,团结协作、齐头并进,用心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篇五
虽然回到家乡参加工作近10年了,但是关注自己的出生地双峰县蛇形山镇恒中村的发展,还是近半个月以来的事。近十多天来,我为了解恒中村的现状,摸清该村在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法、方式和工作思路。对恒中村进行了初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为了深入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我利用工作闲暇时间走访了部分农户。与老党员、老干部、以及群众代表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听取了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看法,努力向他们学习工作经验和方法。通过走访,我立刻融入到基层,融入到群众,倾听民生,了解民情,丰富了自己的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水平,也逐渐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下面就从通过调研浅谈如何加快我村的新农村建设。
恒中村地处蛇形山镇和走马街镇交界处,有农户1460人,耕地1624亩,村里在立足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生猪养殖发展迅速,发展到年产2万条。此外经济林种植也是一个亮点。恒中村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建设有一所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上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并建有农家书屋,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条件的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424人,参合率90%,村“两委”班子共3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3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全村共有党员30余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二、建设新农村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经济基础薄弱。
教科文卫事业发展落后农村的教育现状是“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我村的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100%,并且失学率较低。但普遍存在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挣钱,村里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较低,同时部分农民比较保守,对农业宣传的新科技、新文化将信将疑,还停留在依靠传统经验和方法种植。农村的基础教育不够全面。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村的文化生活很单调,虽然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电视,但村民了解外界的途径也仅限于此。我通过调查,村民中基本上是通过电视了解国家政策,我明显感受到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健身和娱乐基础设施缺乏。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面对上述问题,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出一天符合我村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一:夯实基层组织。一要配强村“两委”班子,尤其要选好“带头人”,现在村支两委一班人,年纪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结构都很不错,能力素质都很强,但是还要充实力量,要把那些愿意为群众服务、有领导能力、特别是有致富本领的农村党员推选到“两委”班子中来。再有就是要要加大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力度,解决好村级班子青黄不接的问题。
二:培育新型农民。一要大力抓好农村远程教育,利用好资源,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二要整合县里的各种教育培训,积极把需要学习农业、林业、水务等专业技术的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县里的各种培训,做到培训一次就能收到一次效果的目的。三要多形式开展集体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的思想道德宣传,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整合资金投入。一要“整”,将各部门资金进行整合,统筹计划集中投入到需要建设的重点项目上。二要“争”,加大力度跑、闯、争的劲头,要精心包装项目,积极向上争取。三要“吸”,大力吸引非公有制经济等社会资金从事农业建设,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四要“捐”,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氛围,激发群众建设热情。
四:整治村容村貌。一是加快以“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厨、改圈)为重点的农村生态家园建设步伐,改善生活环境。二是抓好“平安村”创建,及时排查调处农村的各种矛盾纠纷,加强农村治安管理,依法打击偷盗、赌博等刑事犯罪,增强农民群众的安全感。三是广泛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文明农民”创建活动,反对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
五:打造规模产业。一要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修整治,确保旱能灌、涝能排、人行便道到田间。二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市场需求,发展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处一景”的产业格局。三要培育特色产业,着力开发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四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减少市场风险,从而得到更多的实惠。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篇六
按照全县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创新业绩,树新形象”主题实践的部署,深入开展以“解民忧、访民情、促民风、谋民富”为主题的蹲点调研活动,以点带面,加快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乡党委、政府决定开展乡领导班子成员“办公日、住村周、调研月”活动。根据要求,我于xx年6月24日至30日蹲点xx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xx村与xx省的xx县接壤,总面积7.32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人口1102人,耕地713亩。xx年,农民人均收入3112元。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xx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630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1700万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2454元,同比增长7%。积极发展粮食产业,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全乡油菜面积扩大到300亩;菜园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到500亩;成立了全县首家早姜专业合作社―富源早姜合作社,带动80户农户发展早姜300亩;发展葛根药材基地110多亩。通过多种方式培训,加大农民知识化培训力度,全年劳务输出3400人。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林业生态建设、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乡村康庄工程建设、村环境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移动电话、计算机逐步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
(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农业信息网络、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立足本地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以岭上湾革命纪念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核心的旅游业,并以此带动相关景点的开发和建设。村财乡管的财务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政务、村务、财务公开不断完善。抓好生产救灾和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活动,积极引导、帮助贫困户发展项目,落实贫困户120多户,扶持资金20多万元。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开展农村弱势群体帮扶和关爱农村老党员活动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到促一方经济保一方平安。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全面推进了村党支部“两推一选”,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富能手进入“两委”班子,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村中重大问题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询意见,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综上所述,洲岭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洲岭乡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有待增强。
(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各村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较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虽然乡里积极推行“农民知识化”工程,但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还较为普遍存在。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洲岭乡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都难以保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四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洲岭乡的实际,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在各项政策上给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
(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四)抓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要有总体的规划,对洲岭乡来讲,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要严格规划管理,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实现新村建设目标。
(五)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要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篇七
农村党风廉正建设工作情况的自查报告为认真贯彻州委,州纪委、州监察局关于农村党风廉正建设的安排部署及建立健全农村党风廉正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要求,在乡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积极认真地开展了党风廉正建设对照查摆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
为了更好地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全乡及各村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依据州委和州纪委、州监察局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要求,认真制定落实措施,把党风廉政建设纲入年度管理考核计划,加强教育,从源头上加强了党风廉政教育,强化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单位反腐倡廉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动。借鉴各种活动方式,开展警示学习教育。把党风廉政建设和环保政策法规,延伸到每个干部职工家庭,全方位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为了更好地发挥正面引导的典型的示范效应,我乡党委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单位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纳入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始终坚持周五政治学习制度雷打不动。今年,我乡结合州上开展的党风廉正活动,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周,围绕权力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开展了党风廉政教育座谈会,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增强党员干部党风廉政的自觉意识,保持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二是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年初,为把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及时制定了《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意见和责任目标》、与各村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细化分解了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任务,明确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具体责任及目标范围,党委书记赵国强对全乡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纪委书记罗让扎西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对各分管村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并对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作了具体规定,实行责任追究制,为我乡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起到了监督和约束作用。在班子民主生活会上,每位班子成员都把自己坚持党性、端正党风、维护党纪特别是保持廉洁以及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完成情况作为重要汇报内容。
在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时,我们请邀请部分村“两委”党员和群众基础参加,广泛征求意见,增加工作透明度,加强监督,保证了我乡民主生活会的质量。落实和加强了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建立便民服务机构,健全了乡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制度,检查了我乡灾后恢复重建和其他救灾救济资金物质项目管理情况和退牧还草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检查落实农村最底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情况,监督监察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进一步规范了全乡及各村干部职工的日常行为规范.使全乡上下形成了廉洁奉公、爱岗敬业的浓厚氛围,争先进和做好事氛围越来越浓。
三、存在的问题。
作的职能作用,加大正反两各方面典型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我站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通过自查,2009年全站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得到了全面落实,党员干部严格要求,认真履行责任制要求,全年未发生违规违纪现象。党风廉政和纪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单位稳定、干群团结,促进了全乡工作健康发展,各项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下步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党风廉政和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中共瓦切乡纪律检查委员会2009年9月19日。
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篇八
**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于去年4月份全面启动,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
1、硬件建设有新突破。一是乡村道路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已完成通乡水泥路38公里,占计划数的87%,完成通村水泥路286公里,占计划数的102%。22个示范村(片)完成道路硬化57.67公里,占全年任务的96%。新建40公里通村公路、5个客运站正在全面施工。二是水利建设出现新的'热潮。目前已全面完成任务,完成集中供水工程6处,分散供水工程1处,解决了1451户、5500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整治病险水库22座,改善灌溉面积2.6万亩,东泉水库的整治工程已正式验收。完成7座中型水库渠道清淤50公里,小型水库渠道清淤35公里,新建防渗沟渠106.2公里,在**乡6个村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3平方公里。民营水利日趋活跃,易家渡枧桥采取“村组引导,群众参与”的办法,筹资3万元,新建防渗渠道1500米,增加灌溉面积150亩。**乡**村农民筹资15万元,对茅坪水库配套新建防渗沟渠2公里,改善灌溉面积600亩。三是农村沼气建设进展顺利。今年全县计划新建沼气池2500个,到11月底已建成2215个,占全年任务的88%,其中“三改”配套1772户,配套率80%。22个示范村(片)建沼气池840个。四是“户户通电”工程全面完成。我县“户户通电”工程涉及18个乡镇(场),234个村,1333个户。目前工程已全面竣工,工程总投资3800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60.5km,新装和改造配变32台,新架低压线路1075km。五是农村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全县已有18个乡镇实现有线电视大联网,新增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40个,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4200户,新增农村电话用户8300户,新增农村移动电话用户10000户。六是公共设施建设有新成效。今年已新建村部6个,改造村部35个。其中秀坪园艺场改造村部3个,夹山镇桂花村筹资14万元新建了村部。365个村建起了村级卫生室,40个村建起了图书室,124个村配备了体育设施和活动场所。
2、主导产业有新发展。一是柑橘产业持续发展。全县今年新扩桔园面积1.2万亩,总面积达到42.6万亩,60%以上土地种植柑橘的专业村达到232个。柑橘总产量达到30.92万吨,比上年的25.1万吨增产23.2%,实现鲜果收入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9%。秀坪园艺场今年柑橘产量可达40万担,实现产值2900万元,人均柑桔收入6000元以上。楚江镇龙凤园艺场柑橘种植面积3500亩,预计今年柑橘总产在15万担以上,农民年人均柑橘收入2800多元。二是茶叶产业势头增强。全县去冬今春新扩良种茶园4000多亩,茶园采摘面积达到7.7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6240吨,实现销售产值1.2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13%。壶瓶山镇今年茶叶总收入可达1800万元,比去年增加520万元,增长41%,是所有产业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三圣乡依托科技培植支柱产业,预计今冬明春全乡扩种面积将达到1000亩,其中地处泰清山的北岔河产茶区种茶面积已达5500亩。**乡谭村确定“做大茶叶产业”的增收措施,建设良种茶特色村,在改造培育现有850亩生态茶园的基础上,今年又新扩无性系良种茶550亩。三是蔬菜产业来势较好。全县今年蔬菜播种面11万亩,鲜菜总产量达2.06亿公斤,年产值1.47亿元。其中高山蔬菜种植面积5万亩,产鲜菜8200万公斤,产值7120万元。楚江镇刘家坪村有大棚蔬菜面积250亩,菜农亩平产值近7000元。17组农户杨其山种植大棚和露天蔬菜3.2亩,产值近3万元。壶瓶山镇古罗坪村属无公害辣椒示范村,全村亩平产量达2500斤,亩平产值近元。还有一批专业种烟村、养殖村,发展来势也较好。如**镇**村,烤烟面积达到590亩,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全村人均种烟收入2000元以上。**桅**养牛大户**,圈养育肥肉牛取得成功,今年发展肉牛197头,出栏肉牛150头,获纯利1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已经涌现出了几十个养牛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