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十四篇)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十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5 21:06:58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十四篇)
时间:2023-01-25 21:06:58     小编:zdfb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一

通过学习借鉴外地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当前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在统一思想、宣传发动、科学规划、点面结合、加大投入上下功夫。一、统一思想。一要充分认识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目标和要求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我县实际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反映;不仅是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我县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不仅是当前的中心任务,也是今后的奋斗目标。因此,全县上下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形成合力。新农村建设基础在村,关键在乡镇。各乡镇主要负责人是本地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好“县里统筹,乡镇主抓、村组实施”的工作运行机制。县要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和考核,抽调精干力量组成3-5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组。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尽快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重点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资金扶持,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审核,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发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协调和技能培训工作。乡镇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要组织广大干部深入村组,全面了解产业发展、村庄道路、住房结构、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村民素质、制度管理和班子建设等情况,因地制宜,帮助村组科学编制规划,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发动群众,形成合力,开好头起好步。县直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搞好服务。如规划建设部门要搞好村庄规划,并提供楼院设计图纸供农民参考;交通、水利、水电、教育和卫生等部门要搞好农村通路、通水、通电以及学校和卫生室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其他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三要严格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年中抽查、年底考核验收,奖优罚劣,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

二、宣传发动。从韩国新村运动和我国赣县、华西村、嘉鱼县官桥8组、竹山县罗家坡村等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来看,建设新农村必须要坚持广泛宣传发动,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一要利用媒体宣传发动。宣传部门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列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详细周密的宣传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竹溪政务网》、《今日竹溪》、《竹溪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新农村建设”专栏,及时报道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政策要求,突出报道县直各部门落实情况,尤其报道在建设新农村过程涌现出来的典型。报道要形成规模,产生影响。二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发动。要充分运用标语、宣传栏、宣传展板、文艺演出、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要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宣传发动。要组织机关干部下农村宣传新农村建设,采取开座谈会、夜访农户等形式,进村入户宣讲新农村建设。要用好“一事一议”和“民办公助”政策,组织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公共事业建设,激发和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三、科学规划。根据我县农村实际,我认为要坚持以下原则。一要坚持民族风格、传承文化的原则。我县具有其自然、历史等渊源和经济、社会条件,承载着底蕴丰厚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状况等各种因素、气候条件、资源特点,以及历史、文化、因地制宜,科学制定规划。对于双桥十八里长峡、桃源小峡、偏头山森林公园临近风景名胜区的农村要结合风景名胜区的综合整治,将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建设旅游型村庄。发展向坝民歌文化精髓。对于历史文化积淀较深的蒋家堰关垭楚长城遗址、马家河三盛院古建筑、县河鼓擂战斗遗址等历史古籍,要进行保护和维修,对环境进行整治,保存古文化的特色和传统。二要坚持美化环境、设施配套的原则。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要实施村庄周边的封山育林、植树绿化,进行田边、河边、山边、路边的绿化,实现村庄道路硬化、街院净化、环境美化。要坚持布局合理,设施综合配套,下大力气解决好道路、电力、通信、饮水排污以及卫生文化教育等配套设施。三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村庄建设在速度、规模、标准等方面要区别对待。经济实力较强地区,村庄建设速度可快一些,力度可大一些。如采取旧村拆建、人口迁移、改造“空心村”、建设农业园区等进行村庄建设。相对边远的农村建设,由于村庄布局分散,则应当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逐步建设,重点发展潜力大的村落,使之成为中心村。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山村,则可采用退人还山或迁并等

办法进行。彻底改变过去农村“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现象。

四是点面结合。一是要突出重点产业建设。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重中之重是发展生产,抓好重点产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初步形成我县农村水果、烤烟、草食牧业和药材四大支柱产业的区域规划布局,实现:“一村一品或一乡一业”。要发展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完善农业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要与农村改水改厕改灶相结合,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生态农业模式。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二是要突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解决好农村“五通”问题,以及环境改善、医疗卫生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当前特别是要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搞好村容村貌的绿化美化,搞好组与组、户与户之间道路硬化。要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的整治工作。三是要重点抓好农民培训。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提高农民素质,必须搞好农民培训。要制定科学培训规划,把农民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机结合起来。要整合资源,扶贫、农业、科技、劳动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等部门要整合农民培训资源,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四是要重点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和农村民主政治与乡风文明建设。要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支部要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和带头人,同时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新农村建设的责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落实农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充分调动村民自力更生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创建生态文明和科技示范户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文明和谐的农村新风尚。五是要突出重点区域。突出以省县道及城镇周围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为重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以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县乡级领导都要联系一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县扶贫办要挑选2个重点贫困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来建设,并积极向省里做好资金争取工作,加大扶持力度,力求办成样板。

五是加大投入。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和主导产业的投入。要坚持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的统筹安排、集中投放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上来。财政局要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进入预算,并确保逐年有一定比例增长。要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抓好项目的论证、立项、申报、建设和储备工作,切实加大农业争资上项的力度,争取上级增加投入。同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把扶贫、以工代赈、农业、水利、交通、国土、卫生、教育和能源等专项资金相对捆绑使用,多方筹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二要加大对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投入。进一步拓宽支农资金渠道,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帮助农民进入市场。三要争取社会资金的筹集,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捐助,争取企业家、个人捐款捐物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养老保险等社会救助体系。要进一步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范围。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二

某县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会议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部署,为我们抓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主题,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作为**县这样一个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贫困山区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立足实际,统筹安排,瞄准着力点,狠抓落实,稳步推进,努力提高农村综合发展能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突破发展。一要更新发展理念,聚力下好新农村建设“一盘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分析农村改革形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原则,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我们基层组织和领导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肩负着推动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要从政治、全局和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决策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在抓“三农”工作的理念上有一个新的认识,高点定位、统筹兼顾地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首先,要以全新的思维审视新农村建设。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障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是宏观层面上的要求,就微观层面来看,新农村建设既涉及到硬件,又涉及到软件,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容,即新设施、新环境、新房舍、新公共服务、新社会保障和新精神风貌,只有达到这“六个新”,农村才会有新的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决策和实施新农村建设时,脑海里既要有大目标的发展轮廓又要有具体内容的“新意”要求和工作要求,只要把握到这一点,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其次,要以全局的意识统筹新农村建设。要遵循规划为先的原则,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认真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为农村发展定好目标、调好节奏、留足空间。要遵循经济发展为重的原则,突出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先位置,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实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遵循统筹协调的原则,注意城乡统筹和一二三产业之间的互动,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新农村建设既体现经济发展水平又体现社会进步程度。要遵循可行性原则,结合大局要求和本地实际,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目标和指标体系,使新农村建设既体现一般要求又体现本地特色,切忌生搬硬套,不追求实际效益。再次,要以科学的态度抓好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正确的政绩观,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和“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思路,扎实稳妥、和谐有序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要着力抓好竹林关、峦庄两镇及西三塬、万湾、中南等十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同时由21个乡镇各确定一个村进行试点。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实行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包抓责任制,落实各乡镇、村的工作责任,并将干部力量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全力抓好此项工作,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二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前提、是基础,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民是目的。**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又是国家贫困县,农业生产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来抓,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要紧紧围绕“畜、药、果”三大主导产业和劳务经济,坚持规模、效益并重的原则,实现产业发展的新突破。畜牧产业要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以户为基础、以村为单元,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抓大户、带一般,抓小区、上规模,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发展圈、厕、沼气“三位一体”循环经济,提高产业质量和经济效益。林果业要在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强科管、加工增值、提高效益上,着力抓好312国道沿线优质核桃、小杂果基地建设和南北二山板栗、核桃、山茱萸基地建设;继续抓好林果产业示范户、示范园建设,带动管理工作上水平。药业要以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为重点,不断调整药业种植结构;加强与药材批发市场、药材经销商和药品生产厂家的联系,大力发展订单药业。劳务产业

要以提高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为重点,加强对劳务人员的输前技能培训和输后维权服务工作,不断拓展输出地域,发展订单劳务,打造劳务品牌。在抓好产业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做好312国道沿线畜产品基地、南北二山中药材、干鲜果基地等农产品基地和品牌的申报工作,力争新认证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继续抓好农产品加工、包装、推介工作,不断提高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大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进一步培育、发展、规范农村产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服务、自律、维权职能,实现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不断提高农民发展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三要加大扶贫综合开发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贫困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好贫困人口的温饱和增收问题。**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贫困面大,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和长期任务来抓,坚持不懈地抓好扶贫综合开发工作,努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政策导向和投资趋向,积极做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申报争取工作,力争在项目申报和争取上实现新的突破,短期内使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面貌有较大改观。要把新农村建设与扶贫重点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安全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结合起来,坚持基础建设与产业开发、村容村貌整治并举,提高扶贫综合开发成效。按照“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定点帮扶”的原则,切实抓好高寒边远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稳妥地做好移民扶贫工作,从根本上改变贫困人口的生存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各记其功,捆绑使用”的原则,统筹安排用于农业和农村的项目,最大限度的发挥项目的综合效益。坚持高标准建设,严把工程质量关,真正把项目建成一流标准和群众满意工程,以良好的工程形象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使新农村建设“有米可炊”。另外,还要积极探索信贷扶贫到村、到户的新途径,大力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广泛开展社会扶贫,切实安排好贫困户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重视解决边远地区、边缘人群的脱贫问题,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步伐。

四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同时要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村民民主管理和自治水平。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积极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做好“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医务人员的培训,做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加大药品食品监督执法力度,增强农村卫生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强化经常性工作措施,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兑现落实工作,积极推进村民自治,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深入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继续抓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广泛开展“文明户”、“文明院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和引导群众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治理脏、乱、差,努力改变农村普遍存在的粪土乱堆、污水乱泼、畜禽乱跑、柴草乱堆、广告乱贴“六乱”现状,改善村容村貌,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环境。要以村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大力宣传推进村民自治建设的法律法规,让农民进一步了解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和参与管理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严格实行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规范和加强村级事务管理,提高村级工作的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以开展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级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村级班子的“三力”,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为农村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三

新农村建设之我见――某县新农村建设之探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中央“一号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当前,新农村建设已进入全面启动和实施阶段,结合盐津实际,本人认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着重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规划先行

搞好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龙头、前提和关键。我县的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规划先行,有序进行,规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权威性,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不折不扣的按规划实施,不能半途而废。规划一定要符合实际,符合县情,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当前,应抓好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村级组织建设规划、农民培训规划、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等总体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朝着“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推进。尤其要突出搞好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形成县城―小集镇―中心村“三位一体”的城镇规划体系,加快农民向县城小集镇和中心村集中,在加速城镇化进程中建设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逐渐消除城乡差别。我县有七万多户农民,分散居住在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些农户生存环境极差,只有让他们逐步向集镇集中,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才能富裕农民,发展农民。千万不能只抓中心村,不抓小集镇和县城。如果只在中心村抓新农村建设,就会把农民禁锢在农村,制约城镇化进程,产生新的城乡差别,就难以实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彻底改变城乡二元割据局面,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

二、依靠农民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和受益者。无论在战争年代和和平时期,我们依靠农民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要总结这些年我们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去年开展“三村”建设的教训,在政府投入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群众参与得好的地方,“三村”建设工程进展就顺利,成效就明显;农民参与得不好的地方,进展就缓慢,问题就成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靠农民这个主体,要广泛发动农民,发展产业,建设村镇。只要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了,新农村建设就会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释放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要发挥村级组织的自治作用,不能动辄对农民搞行政命令。建设新农村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对村内事务实行民主管理,对新农村建设中涉及财务管理等各种问题要加强民主监督,防止腐败行为,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三、产业支撑

建设新农村有五大目标:即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这五大目标中生产发展是前提,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经济支撑和物质保障。我县在发展产业上要注意避免“就农业抓农业”的错误做法。坚持走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联动的道路,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一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做大第二产业。陈云同志早就说过“无工不富”,我县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能富县富民。要通过推进工业化来做大第二产业,从而反哺和支持农业,解决农业比重过高的问题。我县工业化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尽管去年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2736万元,增长60.5%,在三产中仅占32.7%,仍然排在农业(33.8%)和第三产业(33.5%)之后。而且我县的工业主要是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消耗型的。如电石厂,水泥厂、煤厂、砖厂等。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微不足道。水能资源开发发展势头很好,今后应加快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发展,减少环境污染,让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头戏。浙江永康市总人口86万,其中外来人口36万,工业产值占90%左右,农业只占6%左右,第三产业只占4%,已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工业品年出口额达8亿多美元,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富得流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发达,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是工业发达,工业带动农业和其他产业。

二是应以城镇化为依托,做活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通过推进城镇化来做活第三产业,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第三产业对农民增收至关重要。去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102元,其中有35元属第三产业增收。(农民从事交通运输和商饮服务业)我县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县城的发展十分困难,县城规模难以扩大。应选择地形相对较好的乡村集镇搞好规划,扩大规模,加快发展,让有条件并愿意到城镇居住的农民进入小城镇从事第三产业,从而减少农业人口,减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

三是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做强第一产业。要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解决农业效益过低的问题。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十分艰难,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内部这一块共计增12元,其中,种植业人均增5元,养殖业人均增4元,林业人均增3元,主要是没有支柱产业支撑。虽然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茶叶、蚕桑、五倍子、竹子、畜牧和蔬菜等产业,但没有形成产业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差、规模小,布局零散,科技含量极低,商品率低,政策支持不到位,社会服务不到位,市场发育不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受制约,产业在徘徊中发展,在发展中徘徊。由于农产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比较大,相对效益比较差,农民对产业发展不太感兴趣,只好盲目外出务工,农民越不感兴趣,农产业越难发展,效益就越不高,效益不高,农民就越不愿抓农产业,形成了恶性循环。今后,要大力发展新经济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我县今后要重点抓五大类经济组织:(1)围绕培育产业,组建科技型协会;(2)围绕搞活流通,组建销售型协会;(3)围绕加工增值,组建加工型协会;(4)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组建劳务输出型协会;(5)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组建综合服务型协会。有条件的地方,要注重把各类协会培育和发展为公司,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要努力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组织形式,使农业效益过低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发展农业产业,一要靠资金的支持,应整合可用财政及专项资金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动员民间从事农产业开发,尤其是金融部门要扩大支农贷款规模。二要靠科技支撑,应整合人才,充分发挥农科人员的作用。三要靠市场拉动。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对市场前景好的种养项目应大力发展。如名优茶、乌骨鸡、黄牛、蚕茧、黄瓜等优质蔬菜林竹等产业。四是要转变农民的观念,树立商品意识和产业意识,从传统的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养鸡为找个盐巴钱的小农意识中解放出来。五是要靠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推动。县乡村几级行政组织要真抓实干,下大力气,不能空喊口号。六是要逐步改变以交通、电力、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以利于农产品的快速流通和加工生产。第一产业潜力还很大。抓好了对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直关重要。劳务输出也应该作为一项产业大力培植和发展。去年劳务增收占农民增收的55%,是农民增收的大头。

只有做到“三化”联动,才能贯彻落实“出路在工业化,潜力在城镇化,后劲在农业产业化”的精神和要求,才算找到建设新农村的根本出路,也只有路子走对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可能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否则,只能是流于形式,甚至可能一年更比一年差。

四、典型引路

以点带面,以典型引路,是党和政府历来的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可谓点多、面广、线长,需要采取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方法。示范点要坚持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把示范点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特色明显、体现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带动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去年,我们选择的几个“三村”建设示范点总的而言应该说是很好的,但个别点只注重区位优势,忽略了产业基础,以致农民的房子改善了,户间连接道路硬化了,周围环境好了,但没有产业支撑,农民的收入增长不了;农民的整体意识没有提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没有改变,精神文明容易出现反弹。一些地方是靠国家的钱堆出来的,在农民自身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在大面推广几乎不可能,也就是说,点无法带面。今后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选择上应该注意选择那些群众积极性高,基础条件相对较好,尤其是产业基础较好,布局相对合理,能体现和突出地方特色的地区来布局,尽可能做到每个乡镇都有示范点。要突出我县和各乡镇的特色。示范点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产业做支撑改善环境,以环境的改善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以新农村建设来培养农民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达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的。

五、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需要县乡党委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一定要克服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而忽略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倾向。在生产发展上县乡党委政府应起到先导作用,树立科学发展观,运用先进技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在发展先进文化上,党委政府应起到领导作用,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道德文化体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党委政府应发挥好指导作用,把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推上新台阶,加强村级政权建设,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当前我县村级政权总的是好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一些村两委形同虚设,人心涣散,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对村内事务基本不管,干群关系紧张,群众怨声载道,靠他们恐怕很难担当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协调发展还要做到点面结合,做到以点带面,不能因为搞示范点就把大量的支农资金都整合在一起,投放在点上而忽略大面,点是少数人受益,面是广大人民群众,多数人都发展不了,即使点上再风光也违背了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本质和新农村建设的初衷。还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让老百姓心理不平衡,从而影响大局。兼顾大面,尤其要关注边远、高寒贫困地区的`广大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同胞。据我所知,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民至今还未用上电,还没完全解决温饱,相当的人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试想这些地区新农村如何建设。在盐津这二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应该有被遗忘的角落。公共财政的阳光应该普照大地,让绝大多数人受益。

六、稳步推进

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做到“三戒”。一戒急于求成。我县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248元,比全国的3255元低元,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0493元低9245元,农民还非常穷。要彻底改变广大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现代化,需要长期奋斗,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要作长远打算,作长远谋划。抓好开局,从紧迫的事情做起。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就是乡村道路、农网改造、人畜和生产用水、子女上学、农民就近就医、生产发展资金困难、社会服务弱化等问题,这些问题要根据生产力发展和财力增长的状况,逐步推进,防止盲目蛮干,拔苗助长,切忌以运动的方式搞建设。当然不能等待、观望、漫不经心、若无其事、坐失良机。二戒简单化。要全面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个字”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全面要求。生产发展是中心,生活富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内容是广泛的,全方位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因此,要准确把握。三戒政府包办代替。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是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主要起到引导和扶持的作用,新农村建设要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出发,不能按照城市小区的模式去套。干什么,不干什么,要按照村民自治中“一事一议”的民主办事制度来决定,不能搞强迫执行,强制摊派。

七、争取支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说穿了最根本的还是农民的增收问题、发展问题。无论生产发展还是生活环境的改善都离不开钱,钱从那里来,一要靠农民自身逐步积累;二要靠国家扶持。县级财政收入每年才二、三千万,工资虽有保障,但发展资金十分欠缺,各职能部门今后应努力向省市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共同的目标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今年国家“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这是一个重大转变”。这是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的政策宣示。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国家将集中力量办好“水、气、路、电”四件事。一是今年拟安排40亿元,比上年翻一翻,计划再解决2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拟安排25亿元投资,比去年增长1.5倍,再建250万户沼气池;三是安排170多亿元,改建新建乡村公路180万公里;四是发行12亿元国债,对中西部地区农网进行完善,启动无电乡电力建设。此外,中央还将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投入。只要全县上下一心,大家都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并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新农村建设就大有希望。

八、真抓实干

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县乡党政组织切实加强领导,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特别是县乡村的干部要脚踏实地,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不能喊空口号,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切实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加强“三农”工作的全部内容,摆到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克服工作安排上存在的单打一的情况,处理好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经常工作和阶段性工作的关系,总体安排、总体布署、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整体发展。

九、健全机制

要发挥长效机制的管理作用,防止出现“反弹”现象。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充分发挥长效机制的管理作用。一是要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今年,中央、省市将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县级财政也应随着收入的增长逐年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并列入财政预算。二是应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三是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虽然是广大农民,但仅靠农民自身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四是建立完善和规范新农民培养机制,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机制,治安管理机制等等长效机制,防止出现反弹现象,不断巩固和扩大新农村建设成果。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四

某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8月初,县政协组成专题调查组,就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深入南寨、张家塬、柿沟3个镇和水利系统各单位,实地考察了全县6大重点水利工程和10个骨干水利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走访镇村干部、产业大户、政协委员和水利工作者百余人,召开座谈交流会6场次,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建议,深入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xxx”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成果丰硕

“xxx”期间,全县水利事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坚持“民生为本、项目带动、科学兴水、人水和谐”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工程建设,全力提升发展水平,全县实现水利中省投资2.5亿元,建成了150多个民生型、资源型、生态型水利工程,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农田基本建设先进县”,xx年荣获省“水利振兴杯”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七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1、农村供水经验全省推广。相继投入5782万元,建成张家塬、水沟2处大型集中供水工程,55处山区单村供水工程,使全县75%的村实现水厂集中供水,解决了8.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全省率先建成城乡饮水信息化、自动化视频监控系统,被称作“千阳模式”的“板块式建设、一体化推进”的农村集中供水工作经验全省推广。

2、水库除险加固快速推进。全县14座小型水库全部年久失修,带病运行,水利部门主动出击,抓鉴定、搞规划、做设计、争投资,相继完成了郝家坡、大沟、桐花庄、东河沟、夜叉木、皂桷树沟6座病库除险加固工程,平均每年实现1座病险水库加固脱险,成为千阳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3、灌溉渠系配套大幅跃升。积极争取千丰渠枢纽改造、跃进渠灌区、大沟灌区改造和末级渠系改造项目,累计投资2357万元,改造渠道150公里,新修渠道130公里,修建渠系配套建筑736座,全县五大重点灌区改造相继完成,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4.11万亩,使往日旱田重现生机,农业生产效益大幅提升。

4、河道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投资5600万元,实施了城区千河护岸、千河堤防和冯坊河堤坝治理工程,建成城防工程8公里,农防工程15公里,有效保护耕地2.5万亩,人口3.53万人,成功抵御了xx年千河流域50年未遇的暴雨洪水灾害。坚持生态治水方略,完成了千河、东河沟、西河沟综合治理,栽植水保林300多万株,建起污水处理厂和千河橡胶坝,精心呵护宝鸡“大水缸”,实现了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丽水园林城市景观。

5、基本农田建设实现大跨越。始终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重大举措,积极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发梯田建设、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兴修和改造基本农田5万多亩,治理水土流失100平方公里。

6、后扶项目惠及库区移民。从xx年起,11412名冯家山库区移民每人每年享有后扶补贴资金600元。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700多万元,建成移民扶持项目38处,进一步改善了库区周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确保移民安居乐业。

二、“十二五”水利工程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回顾“xxx”,全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数量逐年增加,投资规模快速扩大,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突显,但与全县加快转型突破促进快速发展的需要和城乡群众对水利服务的期盼相比,我县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1、设施老化失修,水源调蓄能力不足。随着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特别是现代农业对水的需求更加迫切。全县现有蓄水工程大多是五六十年代修建,设计标准低,淤积严重,病险问题依然困扰个别水库储水量。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进程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部分灌溉用电、泵、渠设施老化严重,灌溉作用发挥不充分。目前,全县仍有8座病险水库,占水库总数的55%,45座抽水泵站85%因设施老化而停用,5个万亩以上灌区的灌溉能力都达不到设计标准,222眼机井75%不能使用。

2、资金投入单一,制约工程建设进度。近年来,向上争取水利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市县配套的资金份额也大幅增加。但水利、农业、农发、环保等行业多头治水的投资局面,基层很难把有限资金整合起来办大事,不能最大化发挥投资效益;加之群众对自筹自办水利的认识不到位,“一事一议”实施难度大,群众筹资筹劳投资水利建设出现断档,其它社会资金又不愿进入,使水利投入全部依靠政府财力支撑。目前,有限的地方配套资金,已影响到某些大项目的争取和部分工程建设进程。

3、管护措施不力,灌区功能衰减严重。我县农村水利设施普遍存在重用轻管的问题。目前,大型水利工程全由县管,维修管护基本能落实到位。但水利工程的末级渠系网管进村下地后,管理权责出现县管管不到,镇管没精力,村管没能力的局面;加之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一些村组的小型抽水站已瘫痪

多年,灌溉作用发挥不充分,群众对设施的爱护程度降低,人为损坏也无人追究,出现自生自灭的状况。部分设施输水能力退化,抗旱能力大幅下降,有效灌溉面积逐年衰减。目前,全县设施灌溉面积10.65万亩,而实灌面积不足3.5万亩。

4、专业人才匮乏,服务队伍建设滞后。随着“大水利”建设时代的到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年增加,水源保护、水政执法业务量不断增多,但全县水利系统经营管理人才较少,专业技术人才紧缺,辅助人员富余,年龄“青黄不接”。全系统213名在岗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54人、仅占25.4%,高级职称仅2人,高中以下学历的占37.5%,基层站所50岁以上的占72.7%,在规划设计、项目监管、水资源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紧缺的矛盾尤为突出,各镇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进行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三、新形势,新目标,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展望未来,目标宏伟,责任重大,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我县水利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调查组建议:

1、全面把握县情水情,抢抓历史发展机遇。我县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旱涝灾害频发,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全县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转型及农民增收步伐。“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水利改革、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县水利工程建设迎来了诸多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一是中央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强调要把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全面系统部署了水利改革发展工作,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决定xx年全社会投资4万亿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二是省市确定的“十二五”战略目标都以供水安全和防洪保安为基本条件,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已成为各级水利建设的重点,关天经济规划也确定了一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水利工程项目。三是经过多年发展,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有了一定基础,今年我县又被省上确定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和因素,抢抓改革发展新机遇,实现工程建设新突破,兴水促农、治水xx县。

2、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整体抗灾能力。防洪保安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于泰山,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要大力开展防洪保安建设。针对全县洪涝灾害频发的特点,抓住国家治理中小河流的投资机遇,争取项目,兴修堤防,清淤疏浚,不断加强千河治理xx县城防洪体系建设,抓好冯坊河综合治理工程,逐步推进对草碧河、涧口河、高崖河等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将县城防洪标准提高到30年一遇,农村防洪标准提高到一遇。二要加快病库除险加固步伐。在巩固好郝家坡等6座水库加固成果的同时,积极推进柳家塬、宝丰等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程,到20xx年消除病险水库,恢复防洪抗旱库容,使水库防洪标准提高到1xx年一遇,全面提高水资源调节能力。三要认真做好防汛抗灾工作。高度重视雨情、汛情、气象信息的传达报送,总结防汛抗灾工作经验,加大对崔家头、草碧等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力度,完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建立县镇村三级应急抢险工作体系,夯实各方责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突出水源工程建设,确保城乡用水安全。我县水资源相对贫乏,按农田面积计算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十六分之一,因此,抓好水源工程建设尤为重要。一要着力建设骨干水源工程。争取省市支持,尽快立项建设冯坊河水库、水沟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新增蓄水能力2867万m3。着手建设一批分布合理、实际实用的涝池、塘坝、泵井(站)等小型水利工程,不断提高水资源调蓄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着力解决川道及北部旱塬16万亩耕地灌溉问题。二要大力引导“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引导农户、农民合作社、村组积极建设“五小”水利项目,打通区域间“库、塘、窖、井”渠网互通链接,形成功能互补,水源互通,利益共享的供水机制,走出一条“散水集用、小水大用、丰水枯用、水源共用”的山区集雨节灌新路子。三要坚决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集中两年时间,完xx县城供水网管改扩任务,再建设一批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成覆盖全县城乡的一体化供水网络,为全县13万城乡居民提供安全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4、加大河流整治力度,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整治城乡水域生态环境是新时期水利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一要全面推进“清洁水源”建设。结合冯家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和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狠抓河道排污、清淤清杂、植被保护等关键环节整治,并与新农村建设、植树造林、城乡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县域河道综合整治力度,不断改善城乡水域环境。二要重点抓好千河综合治理。围绕“治水、减灾、造福”这一目标,综合考虑防洪、灌溉、美化、塑景等因素,高标准制定千河综合治理方案,抓好草水新区、建陶产业园区、千湖湿地公园、千河绿色走廊等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与保护,努力实现“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千河生态景观。三要持续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认真抓好涧口河、冯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坚持实施退耕还林,加快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步伐,严格禁止25度以上陡坡开垦种地,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生态自然修复能力,确保“十二五”全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

5、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经济发展。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的命脉,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水利改革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一要扎实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认真抓好以灌区节水改造、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水闸、塘坝、防洪堤等灌排防洪工程建设,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提升灌溉水源利用率,切实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二要大力实施基本农田建设工程。整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复垦治理、农资综合补贴、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灌区平整土地0.5万亩,兴修“四田”0.75万亩,使全县基本农田面积达到28万亩,全面完成川道灌区配套续建和南寨、张家塬等旱塬节水改造工程,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3万亩。三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积极探索库、渠、井、站、厂等水利设施互通互补、协调运行的管理模式,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快灌区末级渠系建设步伐,最大程度发挥小型水利工程作用,不断提高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产出水平。

6、创新建设管理机制,推进水利事业发展。要加快推进我县水利工程建设,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机制、新办法。一要健全水利融资机制。克服等靠要思想,发扬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用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性水利工程,逐步形成以政府出资为主导,受益农民投工筹资为基础,市场化投资为补充的多渠道、社会化水利建设融资新机制。二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确保小型水利工程高效运转,发挥最大效应;积极推进水价综合改革,探索农业灌排用水政策补贴、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级差水价、经营性企业用水高标准定价的节水管理模式,通过经济手段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三要创新基层水管体制。依托现有集中供水工程管理机构和人员,强化其水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建设、防汛抗旱等公益性职能,结合我县五大灌区覆盖范围,设立跨行政区域的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机构,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围绕工程建设、群众用水、科技推广等方面拓展业务,提高基层站所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全县水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五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一、现状与经验

1、加快产业发展,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在稳定农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狠抓支柱产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增收。一是在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上下功夫。按照猪—沼—菜,猪—沼—果模式,抓重点,以点促面,树样板,辐射带动,促进农业生产增效。在寿星、雁桥等9各村,以泰寿水果有限公司、巴蜀两个水果协会为龙头,组建了果蔬、葛根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协会组织、农户入股的方式,推进新村产业发展,化解聚居点居民就业、增收难矛盾。均水果采收20万公斤,商品蔬菜生产15余吨,出栏生猪1.7万头、牛220头、畜禽2万余只,人均收入5216元。

2、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条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组织带领群众苦干实干,不断改善基础设施。近年来,全镇已硬化村道路130多公里,41个村实施了道路畅通工程;已维修整治塘库10口,新建蓄水池21口,修复新建配套渠系10000米,实施人畜饮水工程,解决2939人安全饮水问题;农业机械大力推广,抽水、脱粒等机械化,部分户使用耕耘机,新建和改造机电提灌站5座;13个村学校、村阵地村民自筹资金排危新建;建沼气池943口;10个村卫生站实施达标建设;环境治理不断深入,公路沿线建标准化垃圾池17个。

3、以集聚点建设为抓手,带动农村面貌改变。全镇率先启动9个农村居民聚居点建设,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聚集土地、统一施工建设,入住户数达584户,占地面积达246亩。

4、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抓教为先,巩固提升“两基”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升教育质量。繁荣农村文化,组建了皮影队、文化艺宣传队、篮球协会、100%村建起农家书屋,农村文化活跃。计生、卫生事业,全面推行计生村(居)民自治,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出生率6.6%;建立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以上,农村医改启动实施,看病难、看病贵得到缓解。民生建设,高度重视弱势群体扶持救助,着力保障特困群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劳有所获、学有所教,失地农民、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4800余人,去年和今年发放临时救助金15.5万余元。

5、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社会风气纯正;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全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建立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和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力度加大,积极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隐患,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社会治安稳定;广泛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活动,落实领导干部信访包案责任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定期排查不稳定因素,变上访为下访,充分发挥信访办、调解中心职能,真情化解矛盾纠纷,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公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农村生产力低下。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大多村组处于低水平发展。少数村融于产业园区,仍然存在打工挣钱、务农敷口现状,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部分外流,“留守”在家的大都是老、弱、妇、幼。在家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民寥寥无几,新技术掌握难、新机械使用难、市场信息了解难、思想观念转变难,零散种养多、传统种养多、盲目种养多、靠人力种养多。致使本土经济发展缓慢。

2、人居环境发展滞后。人居环境改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村容村貌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老百姓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聚居点等政府补,清洁卫生靠政府管,道路、水利要政府建。很多该农民自己办的事,而政府“包打包唱”到底。

3、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不平衡。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也不平衡。无阵地、无设备、无技术力量的“三无”卫生站占据农村医医疗卫生大半壁河山。科技文化底子薄、人才缺、设施差的状况没有得到大的改善,农民文化活动枯燥,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不健全。

三、应对的办法和措施

1、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调动农民的自觉性、积极性致关重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尊重农民的意愿,不主观臆断,不强迫命令,维护农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党政的主导作用是关键。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因势利导、热忱服务、不包办代替。认真解决农民新农村建设无思路、无门路、无激情,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等问题;鼓励务工人员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回乡创业,让致富能人有用武之地,给有功之臣增添后劲。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调整结构,加大整村推进规模发展力度。选准主导产品,建设“一村一品”特色农业,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的思路。把我镇果蔬、生猪、家禽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朝着规模化经济、精品化经济、低碳化经济发展。培育业主、发展大户、联接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步伐,努力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3、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投入,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民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让农民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让外出农民工掌握应具有的职业技能,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4、改善村镇环境。积极推进农村“五乱”治理,突出抓好聚居点建设。以聚居点建设为抓手,突出重点、分布实施。解决道路中断头路,解决卫生水,解决住居安全,解决环境脏乱差。扎实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活动。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5、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探索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6、保障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转变选举中拉帮结派、贿赂选票、藐视选举等不良风气,建立“德才兼备,以德优先”的选任用人机制。全面实行村干部“直选”和村支部“两推一选”制度,完善“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党员干部考评”等制度。把普法教育推向深入,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的历史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任重道远,只要全党、全民团结一心、奋发努力,明天一定更辉煌。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六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赌博风的抬头

在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迷信活动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四、几点建议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 乡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模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毛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七

霍家店村,地处梨树县城北郊,历史上曾是典型的农业大村。来,霍家店人坚持“以工促农、以工兴村、以工富民”的发展道路,将一个村集体负债累累、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人居环境又脏又乱的落后村,建设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昭苏河畔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以能选人,抓住发展关键

霍家店村是一个较大的行政村,幅员面积10平方公里,有耕地762公顷,10个自然屯,16个村民小组,1123户,3876口人。到,村干部已经连续5年没有开工资,外欠债务近800万元。怎么办?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一致决定,推选一名全村信任、有能力、有魄力的当家人,带领大家走出困境。这个人就是新党员、致富能人王福山。

王福山是远近有名的“小老板”,不仅是一个实干家,更是一个热心人。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一些农民有了经营项目,走上了致富的道路。196月12日,经过全体党员大会投票表决,27岁的年轻党员王福山毫无争议地当选了。

王福山接手的是个烂摊子,经过深思熟虑,他垫资120万元清还内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请求,合理化解了巨额债务;实行租赁承包,恢复砖厂生产,当年就为村里增收44万元;由村里担保,贷款50多万元,发展多种经营,村民当年收入就增加2倍多,这项扶助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有数百村民从中受益;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广泛宣传引导、责令限期整改、依法严厉打击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整顿社会秩序。

在统一发展思路以后,,霍家店村领导班子立即对全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和盘活,把村里的蔬菜保鲜厂、农机队的产权以100多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当地能人创办企业,并以此为标志,开始了工业兴村、商业活村之路。

筑巢引凤,集聚发展人才

软环境是发展的硬条件。霍家店村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软环境建设,在提供发展空间、完善配套设施和提高服务功能上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集中土地进行开发利用。为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早在19,霍家店带头人就抓住第二轮土地承包的有利时机,审时度势,超前谋划,在不违背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对村集体土地进行调整,预留储备建设用地40公顷,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里用集体积累投资500多万元,对村内12公里道路全部进行硬化,重新改造电力线路,安装路灯,铺设上下水管网,完善通讯设施等,村核心区域实现了路、水、电、气、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宽带互联网和土地的“七通一平”,为企业落户配备了完善的设施条件。

创造软环境吸引客商。为了进一步创造安商、亲商的环境氛围,村里规定,凡是到霍家店投资兴业的客商均可落一人农村户口,享受村民待遇,子女上学免收一切费用;准许个人在村里购置资产,投资超千万元的客商可优惠安排居住别墅。村里还出资成立了社会治安联防队,24小时昼夜巡逻;建立了专门的保洁队伍,确保村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等等。霍家店村通过一系列软硬环境条件建设,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栽得梧桐树,还得引凤来。吉林省正邦饲料有限公司老总李雨田,是霍家店村请来的`第一位能人。年,他就看好了霍家店干事的氛围,投资兴建了村里第一座饲料厂,如今已形成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生产能力5万多吨的饲料生产基地,产品覆盖整个东北地区。辽宁开原的家具业老板赵国栋,带着1000多万元来到这里建起了集设计、生产、销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北方家居城,红红火火地做起了家具生意,吸引了方圆百里的客商用户。实力雄厚的建材商人孙大鹏,考察了霍家店吸引能人的优惠政策和发展前景后,立即带着全部资金来发展建材项目。

像他们这样“后来加入”的霍家店人,还有很多很多,在霍家店摆放的大小项目就有近百个,带来的资金总共有40多亿元。

园区带动,拓展发展道路

霍家店村对村民给予了土地征用、供应红砖等政策性优惠,并通过5户联保、10户联保或村里直接担保等方式,帮助村民解决资金难题。通过政策引导、典型辐射、市场促动、能人带动等多种灵活有效方式,村民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很快形成了“一屯一业、一社一品”的生产格局。4社发挥种植蔬菜的传统优势,采取南菜北移、夏菜冬移等措施,将一大批高科技、无污染蔬菜引进到温室大棚里,生产绿色蔬菜销往省城,深受城里人青睐,很快成为蔬菜专业屯;10社村民做豆腐的经验丰富,通过扩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10社的豆腐很快做出了名堂,成为远近闻名的豆腐屯,梨树县城有近一半居民吃的是霍家店的豆腐;12社农民有醮糖葫芦的传统手艺,通过鼓励引导和农民彼此带动,该屯75%以上的农户做起了糖葫芦生意,这项传统手艺被村民发挥得淋漓尽致,开发出十几个新品种。与此同时,1社很快发展成建筑专业屯、2社发展成养牛专业屯、5社发展成养鸡专业屯、7社发展成经商专业屯、8社发展成养猪专业屯、9社发展成葡萄专业屯。目前,全村多种经营生产项目已发展到200多个,参与养殖、种植、加工、运输等专业户达100多户,其中,存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就有120户,蛋鸡养殖发展到13万只。

为了满足一些大客商高强度投资对连片建设用地的要求,实现科学布局、集团发展,20霍家店村开始正式规划建设经济园区,将整个村“一分为五”,勾勒并集中建设了工业园区、商贸园区、多种经营园区、农业生产园区和居民生活园区。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各个园区初具规模。年1月,经梨树县委、县政府批准,在霍家店村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霍家店经济园区。借助经济园区的扶持政策,霍家店村很快形成了招商引资红红火火、项目建设扎扎实实的大好局面,仅2018年一年就有鑫宇钼业、艾可斯科技材料、红嘴生物技术、兴旺休闲酒店4家大型企业落户投产,总投资3.55亿元。截至目前,到霍家店村落户的工商企业已达到22个,总投资近10亿元,其中,投资规模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5个,超亿元的项目7个。这些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利税1亿元以上。

目前,全村打造了以建材、化肥、饲料、酒业、特种材料为主的工业经济支柱产业,形成了以蔬菜花卉种植、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服务为主的多种经营发展格局。2018年实现农工商总收入12亿元,是2018年前的100倍,利税总额超亿元,村集体净资产达到1000多万元,比2018年前增加了7倍,一跃成为梨树县第一工业大村、第一盈利大村、第一纳税大村,村级整体经济实力名列全市第一,跻身全省前茅。

劳动力全部上岗就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居全县之首,是2018年前的9倍多。在实现砖瓦房率100%基础上,建设小康新村别墅91栋,近1.5万平方米。人人享有合作医疗、养老保险、退休工资和节日补贴等多项福利。

文化礼堂、图书室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各种文艺演出丰富多彩,尊重科学、崇尚知识蔚然成风,“十大文明青年”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深入人心,全村9星以上文明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5%。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省市县精神文明先进村等多种荣誉。

社会治安井然有序,2018年来一直保持着刑事案件和民事纠纷零发生的记录,邻里和睦,团结友爱,呈现出一派安定祥和的喜人景象。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八

xx村距xx县城东38公里,300户,998口人,耕地面积9236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东风吹到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使这个昔日的革命老区焕发了勃勃生机,是什么原因使这个贫困的小山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又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今后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县新农村建设?带着这个问题,近日我同县经科委和祥顺镇的政协委员,对xx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

一、把发展生产放在首位,增强农民和村集体的造血功能是新农村建设的治本之策;

经济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而且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若村集体捉襟见肘、农民囊中羞涩新农村的建设就无从谈起。

xx村原本旱田面积较大,种植的是传统的粮食作物,但由于xx村的土壤结构、地势和传统粮食价格的低弥,致使农民增收缓慢,村集体经济脆弱。如何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面前的新的课题。于是村两委便动员群众将各家旱田地改为水田地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的水稻。光说种,水哪来?技术谁会?谁敢先吃这第一只螃蟹?于是,村两委在秋收后首先组织党员干部、有积极性的部分农户和干部的亲属做示范。把旱田率先改成水田,并新修了水渠把西北河水引到地边作为灌溉之用。另外,利用冬闲的时间请县、镇的农业专家来村里讲授水稻种植的技术和田间管理的方法、技巧。通过几年的示范、带动和辐射,先改地的农户得到了甜头,其他农户也消除了疑虑,便纷纷改地,截止到xx村所有能够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块均改成了水田,面积以达74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0%以上。水稻调优调绿达到97%,水稻种植技术标准不断提高,中棚育秧达到90%。

二、发挥村两委班子的主导作用,凝心聚力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活力之源;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拽,若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和一支能干事的干部队伍新农村建设就是无本之木。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在农村普遍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

xx村两委班子首先从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实行了点题公开的村务公开制度,群众关心什么就公开什么,群众要求公开什么就及时公开什么,使村务公开变单向式为互动式,由原来的公开什么看什么,变为想看什么有什么。紧紧抓住还权于民这条主线,有效解决了谁来掌权、为谁掌权、怎样掌权等关键问题,找到了一个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的支点,有力推动全村基层民主建设。全村在原有的村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制定了符合全村实际情况,具有本村特色的村务管理制度。按照公开、公正、民主、科学的管理原则,对村务进行严格规范、严格操作。全村的各项村务工作都由两委和广大村民代表集体商定。同时还建设宣传栏接受民众的监督。每季度按公布要求、公布内容进行村务公开活动,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xx村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规范村级事务民主决策的事项、形式和程序,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完善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克服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推动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不断深入,同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所以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三、依靠政策、争取国家支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在全国税费改革之后,国家对三农日益关注,首先是免除了农民延续历朝历代几千年的赋税,并逐步取消了以往的乡统筹、村提留、两工、建勤费等收费,与此同时,还相继出台了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柴油补贴、打井补贴、大棚补贴、秋翻地补贴等等一系列的惠农政策,这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另一方面促进了农民发展生产极性的提高,这也使得广大xx村的父老乡亲敢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自己的日子过的更红火,我们不仅要脱贫,我们还要致富,这是淳朴xx人的铮铮誓言。村两委班子和群众一道通过对本村的实际情况的客观分析和准确定位,果断提出了抢抓机遇、调整结构、拓宽渠道、乘势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在社会保障事业方面,为了能让村民的生活得到保障,xx村通过宣传使越来越多的村民自愿自主地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他们享受到了社会保障事业的保障性和优越性。据统计,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村民共计950位,占总人口数95%。在义务教育方面,xx村入学儿童享受九年制度义务教育率为100%。同时xx村紧紧抓住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时机,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县的惠农政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撑。

四、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抓手是新农村建设的务实之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是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同时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具体体现。xx县祥顺镇xx村必将成为千万个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的梭影和典范。勤劳、质朴的xx村人民正在党的政策指引下,不断发扬超越自我、争创一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九

一 调查背景和目的

我的家乡是曾贫穷的一度令村民提及心酸的山区,但是经过多年的新农村建设,如今却是另一翻景象,这次,我利用十一黄金假期返乡的时间,对家乡附近的几个村庄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做了调查,了解到了新农村建设前后村庄的变化,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

时间: 20xx-10-2-10-8

地点: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固关镇北大山村,殿咀村,姚家店村

方式:在村干部陪同下对个别家庭随机进行提问调查,通过村里同学,亲戚朋友了解

内容: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前后变化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受益方面和存在大的问题

二 总体经济状况

(一)经济发展:在公元xx年前我们乡村仅靠农业身产和农副产品作为家庭收入的全部来源,但是自从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不再保守,家中的剩余劳动生产力全部输出,到大城市去打工,这样,农村家庭收入就从单一务农转到了打工务农双收入,是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二)能源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电热,燃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以前的木材,糠,煤。这样,不仅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还减少了空气污染源,减少了村民患病率。

(三)物质生活:在90年代的农村里,人们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屋,用的是煤油灯,蜡烛照明。走亲访友,上街赶集有80%的人只能靠步行,15%的人借助于自行车,二只有5%的人用的是花销大,噪音大,污染大的摩托车;出门走的是泥泞路,家中电器设备也是少而又少,全村只有5%的人看过黄河牌黑白电视。但是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近几年里,房屋全是钢筋水泥转投房,房中的装饰和城里人不相上下,交通更是不用说,村村通的是水泥路,路上自行车的行驶量多如牛毛,摩托车也成了家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农村,几乎95%的人家都有电视机,dvd,电冰箱等电气设备也在农家是常见的,特别是电话手机等联系设施,家家都有,人人必备。新农村建设不愧突出一个新字。

(四)文化思想教育:在社会型农村建设中,文化思想教育又是一个重点,现在的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达80%以上,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对生活都有乐观的积极向上预期,宗教迷信活动日益减少。

(五)生活保障:从新世纪以来,农村各家积极参与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农村中也有贫困低保政策,使得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看病不用担心付不起医疗费,生活上也不用再愁温饱问题。

三 当前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产业化建设深度不够,农业产业效益不明显。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殿咀村,姚家店村都没有形成任何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也很单一。二是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稳定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生产资料供应、食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等诸环节链条不够完整,造成初级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比例越来越重。如我县柑桔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是目前县境还没有一家对柑桔进行深加工的企业,产品全部都是鲜销。三是产业品牌不够响。传统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品牌不多,不响,走出州外的品牌更少,直接影响农民增收,严重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四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问题二:受多种因素钳制,农民增收空间不大。一是农资价格增长过快。走访中,农户反映最多的是希望政府从严打击一些不法商贩经营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种子等坑农行为;部分农户还说,只要把农资价格降下来,国家给农民的补贴才算到手。据调查,今年农民购买玉米种、麦种平均价格每公斤为13.41元和18.48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张10.5%和24.6%;磷肥、碳氨、尿素等,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二是畜牧业生产出现停滞迹象。由于我县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种草养畜可用耕地空间缩减,玉米、红薯等饲料作物播种面积也在减少,加上牲猪饲养方法落后,目前农民牲猪、山羊、黄牛饲养量难以实现有效增长。北大山村有效耕地1300亩,实施退耕还林3900亩,荒山、荒坡都进行了退耕还林,几乎没有多大的空间发展养殖业。三是自然灾害频繁。

问题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生活不方便。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虽然现有水利设施经过近年来的除险加固,蓄水能力有所增强,但沟渠因无资金整修,形成了水利设施有有肚无肠的现状。二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调查的3个村,虽然都有县、乡道经过,公路通村率达100%,甚至有的村已经修通了通组公路和桔园路,但是路面狭窄,路况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雨季冬雪时节,有的村公路根本就不能正常行车。全县公路通村率高和路况差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村运输和农产品交易难,农民生产成本高,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经济快速有效发展。三是安全饮水难保障。从走访的几个村中来看,大多还存在着饮水难的问题。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十

本人特对xxx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调研,在下着眼于xx村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情况作此报告,报告涉及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政策,新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农村基础教育与农业科技文化,城镇化建设,农村医疗卫生等内容。

一、自然状况与经济发展现状

xx村位于浙江中部,是由原来的新岭脚村和牛歪村合并而来。现有人口人左右,劳动力1200人左右,在外劳务人员300人左右,预备党员15名,党员42名。全村国土面积27、8平方公里。人均收入达6000元左右。在上级zhèng fǔ 部门的倡导下,xx村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农民收入、集体收入为落脚点,以村镇规划为突破点,以村屯整治的“四清四改”为切入点,以培养新型农民为根本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村子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和畜牧业。主要的农副产品有:水稻、小麦、玉米,在养殖方面,鸡鸭成为近年的主要牲畜。自合村并组以来,该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本地独特优势,大力发展葡萄生产,葡萄已经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支撑。围绕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就地打工创业的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造就了一批有眼光、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工队伍。围绕改善村容村貌,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村级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农民居住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观。围绕建设文明新村,科学制定居民点村庄规划,加强引导管理,为农民娱乐的“文化广场“已成雏型。

二、基本情况和民主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区、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xx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

xx村现有耕地2680亩,人均耕地面积1、8亩,全村主要是以苹果、蔬菜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3100元。产业结构情况:xx村一、二组以苹果、粮食种植为主;三、四组以蔬菜种植为主;五组以林木、干杂果,烟草和粮食种植为主。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xx村建设有一所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上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120人,65周岁以上老党员生活补贴6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424人,参合率90%。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村“两委”班子共5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4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全村共有党员42人,其中:男性党员39人,女性党员4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及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目的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因此,xx村要想发展就必须进行新农村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四、建设新农村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物质基础较为薄弱

简单的农业生产、常规的农业生产占据农村的主导地位,小农意识较为深厚,农业产业化滞后,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形成不了优势,产业缺乏,市场信息落后。造成农民收入低,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它副业的发展。我们村座落在浙中盆地上,本村村民是一个以农业为发展主业的村庄。就土地总数与人口总数相比,可以算作地多人少的村落。然而几十年来,本村村民在农业生产上一直没有任何突破、创新。种植作物单一,无怪乎小麦、玉米、棉花。村中没有什么农特产品,更谈不上农特产品的加工。在蔬菜种植上、林果业发展、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落后,国家出台的农村政策中鼓励提倡的农村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要求至今未在本村实现。

(二)农村基础教育不够全面

农村的教育现状是“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甚至有些地区人们根本不重视教育。忙于修建,急住新房,读书人渐变少。村中这几年的住房修建规模发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但却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趋势:读书上大学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将家庭绝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对减少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投入。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这种看轻知识、缺乏知识的现象,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村名脑中“墨水”还是少,种田缺乏科学知识。在村中广泛存在着村民种田不懂科学、不用科学、不信科学的现象,有的人想科学种田还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认为那是瞎折腾。科学知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制约着村民的“钱袋子”。最近几年,有科学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听者不是很多,听了的人大部分也没有按照做。

(三)对农民的思想教育薄弱

党在农村的思想凝聚力下降。由于一些基层组织忽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引导,缺乏有效的措施来管理和组织农民。又由于村干部的个人工作繁重等原因,不能对农民进行经常的教育。

(四)对新农村建设欠缺理解

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

五、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研方法及收获

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际的策略。通过查阅《村志》了解历史,通过走访群众得知他们所之所想。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村民就对制约我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建议。针对本村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乡亲父老发表的对于改变本村发展现状,尽快脱贫致富的想法、看法,我也思考良多。

(一)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行农特产品的深加工

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发展农特产品的生产,只是因为生产规模较少,这种单户单干的规模易造成农特产品的出售困难。村民们说:“种植太少了,成不了规模,人家不愿来收,还往下压价。”村中领导干部应号召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形成生产规模,将本村打造成一个以某种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吸引购买商前来收购,并在此基础上号召有能力的村民进行农特产品深加工,过大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二)开展农贸集会,扩大村民收入,消费渠道

像我们临近村盐厂村就是一个农村发展的典型。村中带头人本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在村中投资盖起楼房,建起工厂、学校。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了“九月九农贸会”“元宵大型农贸会”,这些或大或小的农贸集会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其村的经济发展。像这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模式很值得借鉴,开展本村的农贸招商活动,促进村民多方面、多途径收入。另外若赶上好机遇,还可以吸收外商投资。

(三)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河流的范围

我村远离河流、湖泊,水源缺乏,这是客观原因所致。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发挥人力资源,不断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水流影向范围。随着村庄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为了增收、创收,开凿了地下井。村中也曾组织两次开凿人工河流的活动,让村民受益颇多。我们村领导干部还应继续发挥作用,解决摆在村民面前的用水、吃水难的问题。

(四)丰富农民头脑,增加农民科学种田知识

在调查访问的村民中有12、4%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科学知识。这个数据表明一部分村民是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的。像现在科技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就应继续下去。要在村中进行实打实的实验,让村民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从而达到运用科学知识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地。

六、新农村建设主要思路

(一)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在全乡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思路,抓住关键,凝聚力量,优化发展环境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产业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形成产业化、商品化、专业化、区域化的生产方式。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和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形成村有品牌,有特色的农业示范基地。

(三)要加快发展农村农育事业,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切实抓紧抓好“普九”工作,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完善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制度,组织城市学校选派校长、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助力度,避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七、新农村建设成功原因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xx村注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三级联创”、“无职党员设岗定职”、“党支部和农户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搞好村务、财务和党务“三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养一支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强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应当选择年龄轻、有文化、社会责任感强的村级后备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提高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执政意识、执政能力以及带头创业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十一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按照全国人大农委举办研讨培训班通知精神,四川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组织专题调研组,先后赴遂宁、内江、宜宾、泸州市,深入到8个县(区)近20个村(社)就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与村社负责人、农民代表、业主代表等进行座谈交流。总的来说,我省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相关部门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主动作为,近年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我省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以新村建设为有效载体,以产业发展为重要支撑,坚持规划先行、产村相融、分类指导、农民主体、合力推进,推动城镇乡村院落合理布局、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科教文卫广电同步跟进,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去年,省委、省政府还作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决策部署,力争到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农村。截止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新建成新村聚居点10972个、涉及农户112.3万户,改造提升和保护修复村落15354个、涉及农户90.3万户,启动幸福美丽新村试点示范村建设1242个。全省6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县累计建成新村聚居点2033个、新农村综合体218个、“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307个;连片发展种植业603万亩,规模养殖户23.7万户;累计硬化农村道路18297公里,农田水利渠系建设17589公里。

(一)坚持规划先行,推动城镇乡村院落合理布局。早在我省就编制印发了《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20)》和11个分项规划。各地也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编制和完善了新村建设发展规划。在布局上,坚持新村建设规划与小城镇规划、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有机结合、科学衔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中心村、自然村空间形态;在项目上,新村建设规划与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土地整理项目、新村基础设施项目、扶贫开发、旅游开发项目等科学对接、有序实施;在建设上,村落民居规划充分体现农村特色、地域特征、民俗特点,有乡土气息、乡村情趣、乡情乡愁。

(二)注重产村相融,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把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统筹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与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培育成规模、上档次、有市场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循环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实行一三联动、农旅结合,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如泸州市江阳区西岸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了蔬香园、异果园、渔歌园、玫瑰花园、生态植物园等观光休闲“五园”和农耕农俗文化长廊、农耕文化体验区、婚纱摄影基地等景观景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消费,实现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江安县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引进企业采取“六方合作”的方式,即“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协会统筹、金融支持、保险兜底、政府帮助”,通过“公司+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带动发展年出栏500头商品猪的养殖户500户,让农民也能通过发展现代化养殖业增收致富。,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95元,比上年增长12.8%。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5411元。

(三)创新筹资机制,努力增加新村建设资金投入。在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上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多方投资、共建共享。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省财政每年对60个示范县投入6亿元;从开始,每年投入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20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各类新农村建设资金达75.7亿元。二是积极开展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试点,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等多种形式的农村产权流转。如蓬溪县推出“土地流转经营收益权+担保公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地上建筑物”、“政府增信+银行授信”等四种贷款抵押新模式,搞活了农村金融。威远县推行农业bot模式,避免土地“一租了之”,让农民享受规模经营带来的收益。三是用财政支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通过整合支农资金,将其集中用于为农户和其它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贷款提供贴息、担保,充分发挥放大效应和杠杆作用。如宜宾市翠屏区推进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试点,由区政府、合作社和川茶集团共同成立公司,农民自筹资金加财政补贴占股47.8%,如此一来财政补贴便从过去给农民或企业的一杯水变成了一口源源不断的水井。

(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空间。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围绕农民生活生产需要,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电力、广播、电视、宽带入户连网,改厨、改厕和沼气建设大规模推进,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的生活生产,让农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如宜宾市积极开展“五化一处理”,即:“卫生洁化、污水净化、庭院美化、村庄绿化、村内道路硬化、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探索推进新村规划生态环境评价工作。遂宁市全面推行农村垃圾“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新模式,全市65%的村庄实施了建筑立面清理和风貌塑造工程,75%的村达到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四化要求。

(五)坚持同步跟进,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紧紧围绕建立城乡统一的保障制度,加快城乡制度接轨步伐,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一是结合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以村级组织(村两委)活动场所和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治调解中心、农家购物中心(即“1+6”)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建设。二是加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食堂、寄宿制学校、教学用房和农村教师周转房进行改善建设,大力提升农村办学条件。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促进教育公平,省政府从20起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三是深入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助、妇幼保健、计划生育补助政策,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补助水平,缩小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差距,新农合参保率达99.2%。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救助,完善农村社会低保救助机制,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廉租住房建设,逐步扩大农民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五是着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文化传承融入新村建设全过程。如遂宁市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建了4000平米的村级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引来有名的书画家、摄影家、诗人进行创作,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十二

xx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证明,要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和着力点是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包括:加强农村道路、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社会安全体系建设。同时,各级政府还应通过制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政策,运用经济杠杆等多种手段来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的新格局。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量力而行,防止盲目投入。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只有资金投入,没有或很少有经济回报的工程,而且投入资金的数额较大。一个村要完成“小五化”、污水和用电线修标准化改造,投入少则百万元,多则达千万元。尽管我市财政对新农村建设扶持的力度较大,但还不足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各项支出。

有的村为了尽早完成新农村建设,主动向上级争取项目,不惜向银行贷款;有的村两委干部为了追求政绩,项目贪大求洋,不顾农村财力,建造高档次、高品味的亭台楼阁,造成集体资产大规模的亏损。而市口村立足可持续发展,采取积极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加快建设小康、和谐新农村的步伐,促进村经济全面发展,走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的新路子。

八、新农村建设取得的经验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

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九、社会实践感悟

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是青年学生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我们想要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知社会,认清自我,调整和完善自我,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自我,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准备。这是我参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实践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篇3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三农”问题也备受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三农问题的阐述占了很大的篇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三农”问题也做了进一步的部署和安排,会议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去年农业直接补贴税的发放更是体现了中央关于三农政策的具体实施。

本次暑假社会调查我调查的是我的农村老家,一个北方的乡村,下面分类介绍一下在这次调查中获得的信息。

(一)农业:“民以食为天”,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大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农业都在其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我们这个村地处北方平原地区,降水适中,因此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小麦、薯类等,这里的耕地是旱地,是一年两耕。

(二)教育: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历来为国人所重视,它不仅关系到农村人才的培养。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村义务教育比重大。由此可见农村教育在我省的地位和作用。在我村更是如此,这里的村民普遍还是比较重视教育问题的,随着农村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转变,更关系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山东省的孩子大多都至少上到高中的学历,我调查的农户中大部分人都说孩子上学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应该尽量支持孩子的学业。同时,这里的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硬件、软件不断完善。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多数的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农村,这一个思想观念一直贯穿在每一个农村孩子的受教育过程中。从小形成的走出农村,告别农民的思想观念使义务阶段的教育严重背离义务教育对农村教育的目标,很少有人选择在掌握好知识后为农村作贡献,甚至在学习知识选择上避开农村避开农业。不仅在农村教育上产生了障碍,而且深层次的对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的继承发展也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三)经济:有人说:“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村社、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参与。新农村建设不单是知识分子倡导的社会改良和实验,不单是农民的自发行为,也不单是政府的一相情愿,发挥政府、社会和农民三方面的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工业反哺、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等,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鲜明时代特征。”也有人说:“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整体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经验告诉我们,既要看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大量转移的必然性,也要看到,农业兼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退化的严重后果,哪些大量输出劳务的村落显现的凋敝现象足够我们警惕,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迫在眉睫。”

(四)医疗:医疗对民众特别是经济不宽裕的农民来说曾经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以前不少农民存有“小病不想看,大病不住院”的想法。但自从有了医疗合作制度后,我村农民只需交10几元钱就可以在以后的医疗过程中报销好多钱,基本上每个村民都对此政策大加赞赏。

20xx年,政府投资支持五大重点领域新农村建设摆在首位,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饮水安全,农村公路,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农村电网,农村公共文化,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灌区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及种养业良种工程等。可以说我们村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希望这里将来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成果。

建设新农村要首先理解农村贫困的根源有了对农村贫困根源的知识,才能发现和尊重农村事务的规律。了解了这种规律,才可能恰当地处理国家援助与村民“自助”的关系,村民物质需要与文化需要的关系,以及农村眼下的迫切需求与历史发展方向之间的关系。

中国农民贫穷,从根本上讲,不是因为国家政权的“下沉”,不是因为基层政权的腐败,不是因为“权利”被剥夺,不是因为农民税费负担过重,不是因为城市的剥削,更不是因为农村缺少“基础设施”。中国农民贫穷,有五大根本原因。

1、制造的产品已取代养殖和种植的产品,成为人类财富的主要来源。农业已成为“产业”。占人口10%以下的农户,用机器耕作辽阔的耕地,方能获得城市普通人家的收入。

2、中国农村人口过多。农村人均耕地少,构成“自种自食”的自然经济,一半农产品不进入市场,而是供农民自己消费。自种自食的自然经济是我们时代最落后的一种生产方式。在工业时代,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拒绝自种自食,养牛的也得买牛奶喝,对鲜奶进行卫生消毒和包装的是专业工厂。因为引进了土豆、玉米、白薯,清朝的农村人从一亿上升到四亿,自由小农经济的成功达到了顶峰。今天,中国在册的农村人口高达九亿,包括将近五亿农业劳动力。尽管农业技术在飞速进步,耕地总量却是固定的,因此,农业领域的劳动积极性空前下降。

3、组织社区合作非常艰难。人们独立自由,不肯合作,习惯以出工不出力、“搭便车”来抵制合作组织。中国农民家庭的经济独立和人身自由有两千多年历史,自足、独立、自私、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乡村中国”的“基因”,与工业时代严密的组织化生产格格不入。

4、市场机制摧毁不肯合作的小农。小规模家庭农业无力应付市场上变动不居的成本和销售价格,无力适应市场机制对规模效益的要求,更无力联合起来建立非农的产业。所以,农村整体沦落到破产的边缘:一部分农民陷入绝对贫困,大多数农民陷入相对贫困,农村与城市的鸿沟急剧扩大。市场经济是事实,是农村衰落的原因,而不是挽救农村的手段。不组织起来合作,农民就无力适应市场的残酷竞争,就只能沦落为21世纪里自种自食的“自耕农”。

5、衰落的农村导致农民萎靡的精神。在市场条件下农村经济的衰败,以及中国一些农村政治政策方向上的失误,导致

了农村基层原有社区组织的溃败。农村基层社区组织的溃败,导致了农村文化的衰败甚至倒退。在繁荣的城市面前,农村人的精神和自尊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在精神和文化上更加衰落,甚至堕落到求助传统迷信。文化垮了,就更加一无所有,就使农村人更难组织起来,更难应付时代的挑战。中国农民处于无组织状态,

总之,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处在探索阶段,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我相信在党的政策指导下,通过农民的勤劳勇敢地奋斗拼搏和积极主动地真抓实干,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农民阶级必能克服种种困难,中国的农业必将呈现一片艳阳天。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十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三农”问题也备受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三农问题的阐述占了很大的篇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三农”问题也做了进一步的部署和安排,会议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去年农业直接补贴税的发放更是体现了中央关于三农政策的具体实施。

本次暑假社会调查我调查的是我的农村老家,一个北方的乡村,下面分类介绍一下在这次调查中获得的信息.

(一)农业:“民以食为天”,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大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农业都在其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我们这个村地处北方平原地区,降水适中,因此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小麦、薯类等,这里的耕地是旱地,是一年两耕。

(二)教育: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历来为国人所重视,它不仅关系到农村人才的培养。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村义务教育比重大。由此可见农村教育在我省的地位和作用。在我村更是如此,这里的村民普遍还是比较重视教育问题的,随着农村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转变,更关系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山东省的孩子大多都至少上到高中的学历,我调查的农户中大部分人都说孩子上学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应该尽量支持孩子的学业。同时,这里的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硬件、软件不断完善。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多数的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农村,这一个思想观念一直贯穿在每一个农村孩子的受教育过程中。从小形成的走出农村,告别农民的思想观念使义务阶段的教育严重背离义务教育对农村教育的目标,很少有人选择在掌握好知识后为农村作贡献,甚至在学习知识选择上避开农村避开农业。不仅在农村教育上产生了障碍,而且深层次的对农村经济和农村文化的继承发展也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三)经济:有人说:“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村社、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参与。新农村建设不单是知识分子倡导的社会改良和实验,不单是农民的自发行为,也不单是政府的一相情愿,发挥政府、社会和农民三方面的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工业反哺、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等,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鲜明时代特征。”也有人说:“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整体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经验告诉我们,既要看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大量转移的必然性,也要看到,农业兼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退化的严重后果,哪些大量输出劳务的村落显现的凋敝现象足够我们警惕,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迫在眉睫。”

(四)医疗:医疗对民众特别是经济不宽裕的农民来说曾经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以前不少农民存有“小病不想看,大病不住院”的想法。但自从有了医疗合作制度后,我村农民只需交10几元钱就可以在以后的医疗过程中报销好多钱,基本上每个村民都对此政策大加赞赏。

20xx年,政府投资支持五大重点领域新农村建设摆在首位,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饮水安全,农村公路,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农村电网,农村公共文化,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灌区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及种养业良种工程等.可以说我们村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希望这里将来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成果。

建设新农村要首先理解农村贫困的根源有了对农村贫困根源的知识,才能发现和尊重农村事务的规律。了解了这种规律,才可能恰当地处理国家援助与村民“自助”的关系,村民物质需要与文化需要的关系,以及农村眼下的迫切需求与历史发展方向之间的关系。

中国农民贫穷,从根本上讲,不是因为国家政权的“下沉”,不是因为基层政权的腐败,不是因为“权利”被剥夺,不是因为农民税费负担过重,不是因为城市的剥削,更不是因为农村缺少“基础设施”。中国农民贫穷,有五大根本原因。

1、制造的产品已取代养殖和种植的产品,成为人类财富的主要来源。农业已成为“产业”。占人口10%以下的农户,用机器耕作辽阔的耕地,方能获得城市普通人家的收入。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十四

关于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最近提出来的,上世纪50年代就曾有过这一提法。改革开放以来,在1984年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中都出现过这一提法。但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有了不同的背景和涵义。其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势,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进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年,国家以及各地政府又相继出台了很多新农村政策,这些新农村政策究竟给农村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在这个火热的七月,我们暂别象牙塔中舒适的生活,带着大学生特有的蓬勃朝气,走入农村,深入调查,了解京内外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以下就是我们在xx市xx县广积屯村和山东省xx市三元朱村的调查情况:

1广积屯村和三元朱村基本概况

1.1广积屯村基本概况

广积屯村位于xx县延庆镇,处于县城周边,交通便利。现有农业户345户,1400人,耕地面积2200亩,人均耕地面积1.8亩,是xx县千亩无公害蔬菜专业村。现有设施蔬菜面积1000亩,种植品种有彩色甜椒、西瓜、甜瓜、长茄等。该村自20xx年开始兴建设施大棚,采取集体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规划设计,农民参与兴建,菜农分户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xx年延庆镇广积屯村种植彩椒,每棚可获得纯收入1万元左右,是传统蔬菜种植的三四倍,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2三元朱村基本概况

三元朱村位于山东省xx市的最南边,紧挨着济青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现全村大概有200户,800人,耕地面积1290亩。其中大约600多亩耕地用于大棚蔬菜种植,目前基本上已经实现机械化生产,有必要的机械设备。在xx市实行的“一村一品”的大政策下,三元朱村主要以黄瓜种植为主。全村平均一户有2个大棚,每个大棚占地约2亩,平均每亩地村民可收入15000元左右。此外有300亩水果生产用地,其中以黄桃种植尤为突出。

2两村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情况

2.1两村发展历程

2.1.1广积屯村的发展历程

广积屯村从最初83、84年开始只是简单的单户种菜蔬菜,后开始发展设施农业。到90年代初,广积屯2100多亩耕地有85%以上用于建造发展设施农业。20xx年底由村委会牵头成立了北京京平蔬菜种植合作社,具体负责本地蔬菜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设施蔬菜打开市场创造了条件。后由农业部主办在广积屯建设了标准园,面积约为1700亩,主产为彩椒。该标准园属于xx市三个部级单位之一。20xx年时,经过改革与发展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合作发展模式,致力于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全村200多户的农民在农业部技术员的指导下,20xx年开始发展新型农业,目前有机蔬菜种植的技术已经基本具备。广积屯园区建成容积1470立方米的保鲜库1座,服务区内的农产品展室、档案室、检测室等工程正在建设中。

2.1.2三元朱村的发展历程

三元朱村的蔬菜大棚生产已有的发展历史,1990年,三元朱村的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试验成功。在当时三元朱村成为了寿光的典型,同时是全省和全国的典型。三元朱村的领导干部致力于将这项技术向全国推广以解决各省市尤其是北方地区吃菜难的问题。在党员干部王乐义的带头下,开始在县里、乡里、村里办培训班,钻进大棚手把手教,仅1990年一年,寿光县发展的5130个冬暖式大棚全部获得成功。此后他们在全省和全国传播冬暖式大棚种植技术,并且达到了很好的成效。

20年来,三元朱村从开始创建普通冬暖式大棚,发展到现在高标准的第五代冬暖式大棚;从开始种植普通蔬菜、无公害蔬菜,到现在生产出绿色食品、有机蔬菜。三元朱村还注册了“乐义”蔬菜商标,20xx年“乐义”牌黄瓜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乐义”蔬菜商标成为山东省著名商标。作为山东省唯一的省部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三元朱新村于20xx年正式落成。

2.2两村发展成果、特色

2.2.1设施农业

广积屯村所在的延庆镇,坚持“科学种植、龙头带动、开拓市场”的思路,发展都市型现代设施农业,打造出一条特色农业发展新路。而广积屯村作为xx市三个设施蔬菜标准园其中之一,园区面积达到1710亩。其中,20xx年新发展设施农业500亩、建成一座5000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市场,目前4000立方米的冷库正在建设中。关于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关于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广积屯村的标准大棚蔬菜种植主营以色列彩色甜椒,该甜椒在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市场广受欢迎。在彩椒全面上市的时期,菜农不用出地头,菜就销售到北京、河北、广东、香港、台湾和日本等地。今年,广积屯村的彩椒种植面积扩大至700余亩,彩椒一上市,价格就达到每公斤6元,比往年增长了1.6元。

围绕20xx年将在延庆举办的世界葡萄大会,广积屯村从20xx年冬天开始引进葡萄品种,试种了100余个大棚,共育酿酒葡萄苗60余万株,是目前xx县规模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从20xx年至今,广积屯村已建成设施蔬菜大棚1241栋,春秋棚750栋。彩椒带动,其他果蔬跟进,例如:嫩绿的韭菜、墨绿的黄瓜、鲜亮的绿皮西瓜、草莓、西红柿、长茄等等。

三元朱村是冬暖式大棚的发祥地,它已经作为一个标志矗立在齐鲁大地上。谈起大棚蔬菜就免不了提及三元朱村,是它给中国北方蔬菜带来了“绿色革命”。经过多年不断的发展,三元朱村的设施蔬菜种植日渐成熟,现主要生产绿色有机蔬菜。在20xx年三元朱村注册了“乐义”蔬菜商标,其黄瓜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

2.2.2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农产品销售市场建设

所谓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经营方式。简言之,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对经营之各要素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广积屯村所在的xx县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合作发展模式,目前全县共有蔬菜合作组织22家,在合作社开展统一种苗、统一肥料、统一农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加工销售的“五统一”服务,使原本分散生产的种植户联合起来,实现信息、技术和物资的共享,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蔬菜生产的组织化水平。例如,蔬菜集中育苗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控制异地病虫害的传播发生。20xx年xx县春季集中育苗1064万株,

农产品生产出来了,能否卖得出去、买的上价钱则是一个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水平。20xx年,xx县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农宅对接”即实现菜农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这项措施使菜农直接增加利润30%、菜价直降30%。“农超对接”即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xx县龙头企业“绿富隆”公司以实现为京客隆、物美等连锁超市配送有机和无公害蔬菜,销售效果良好。此外,还推出了“农餐对接”、“时鲜快递”农家对接智能配送进社区业务等。以上措施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2.2.3文化教育、社会保障

目前,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接受慢,科学知识与技术进村入户渠道不畅,农业科技人员创新推广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的新型农民培养不足,导致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低。为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近年在全国农村开展的新型农民培养工作,大力开办田间学校。

至20xx年延庆全县共开办田间学校77所,其中新建14所,续建63所,分由果品中心、种植中心、农广校、县农业局疫控中心承办,涉及14各乡镇17个村庄,广义屯村就是其中之一。培训内容包括科技讲座、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熬制石硫合剂、果树嫁接、果树管理、动物疫病预防、家畜养殖等。

相关数据表明:农民田间学校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践,是促进农民与技术、市场、信息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知识向农村聚集的有效载体,是创新推广机制、推动科技重心下移、培养农民推广员和科技协调员的有效平台,是激发农民和调动农民主体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因此,加快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对提高农民整体科技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建设及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发展田间学校的基础上,山东省xx市三元朱村于20xx年4月27日,正式揭牌成立了山东农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山东农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是山东省第一家农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它是职业培训工作的一项创新,它填补了农业技术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的空白,为全面推行农业领域相关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打下良好基础,而且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近年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的配套设施、社会保障服务也不断提高。

三元朱村村民们搬进别墅楼,老人们住进新建的敬老院,孩子们坐在了现代化的幼儿园。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村里还给村民留了一小块土地,种一些粮食、特别蔬菜“自给自足”。新村里还建设有“乐义”超市、百货大楼、活动广场。每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会有100元的生活补助,新农保村里每人补助200元。关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3新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各级部门已制定了相关措施和解决方案,并在一定程度上已起到了效果。例如土地流转问题,广积屯村所在的xx县就制定了明确的转让条件,从而规范流转过程;三元朱村的设施风险,政府将出资部分进行担保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农民生产风险;建设田间学校,从而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其他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

3.调研体会

这次的实践调查,虽然我们只调研了两个村,但我们切身的体会到了新农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住上了别墅,开上了轿车,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新鲜蔬菜和肉类。但是,我们知道这距离全面的小康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要进一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目前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处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们要继续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结合全村所在县的建设整体规划,加快设施农业装备规模化发展、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农民种植优良品种、发展订单农业,走规模化种植的道路。

作为农科类院校大学生的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