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数学论文初中(优质14篇)

数学论文初中(优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7:29:11
数学论文初中(优质14篇)
时间:2023-11-13 07:29:11     小编:GZ才子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数学论文初中篇一

数学论文选题是找“热门”还是“冷门”?“热门”课题从事研究的人员众多,发展迅速。

如果作者所在单位基础雄厚,在这个领域占有相当地位,当然要从这一领域深入研究或向相关领域扩展。

如果自己在这方面基础差,起步晚又没有找到新的突破,就不宜跟在别人后面搞低水平重复。

选择“冷门”,知识的空白处及学科交叉点为研究目标为较好的选择。

无论选“冷门”还是“热门”,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需要性选题应从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

(2)创新性选题应是国内外还没有人研究过或是没有充分研究过的问题。

(3)科学性选题应有最基本的科学事实作依据。

(4)可行性选题应充分考虑从事研究的主客观条件,研究方案切实可行。

数学论文初中篇二

2、新课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数学教学目标制定应考虑的几对辩证关系。

4、提高分层教学实效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5、初中生数学问题解决观的现状及其分析。

6、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和学习负担的调查分析。

7、数学游戏使数学课堂活力无限。

8、教学引入中的整体感悟--“二次根式概念”教学课例。

9、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探究。

10、谈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11、化归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2、浅析分类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3、概念图的初中数学探究式复习课中的应用。

14、运用数学建模思想提高中学数学教育质量。

15、有效教学的灵魂是以生为本--切线长定理教学案例与分析。

16、人教版和华师版反比例函数编排的比较与探讨。

17、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8、中考复习导学案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19、基于学生几何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设计探讨。

20、数形结合话三角--三角函数在中考试题中的应用举例。

21、对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初三复习课的几点思考。

22、初中数学新课程中数与代数的教学研究。

23、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初探。

24、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

25、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

26、基于新课标谈初中数学课堂的练习实践。

27、基于建构主义的初中数学情境引入设计与原则。

28、浅谈初中数学教育与科研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29、初中数学课堂即时反馈策略初探。

30、让学生长一双“透视眼”--初中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探讨。

31、基于传统数学教学优势的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

32、数学课堂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33、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34、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复习效率。

35、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36、初中数学教学初探。

37、优质的学生智力,从逻辑思维教育起步。

38、初中数学典型问题的程序化设计及其应用分析。

39、谈谈如何实现初中数学优质课堂教学。

40、妙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

41、浅谈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应用。

42、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43、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44、微课程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功能性研究。

45、浅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46、反思学生成长的`阶梯--谈初中生数学自主反思能力的培养思路。

47、关于概念图的初中数学探究式复习课中应用的重要探究。

48、刍议初中数学展开口试作业的新实践。

49、借助具体函数的学习促进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50、浅谈化归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51、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复习效果。

52、开放式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53、从数学能力测查看贵州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54、注重组题设计提升思维品质。

55、高一新生如何尽快适应数学学习。

56、加强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策略。

57、关于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探索。

58、初中数学学案教学教师适应性调查研究。

59、兴趣:改进数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0、在思维创新中尽显主体“本色”--浅谈初中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61、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62、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浅探。

63、谈新课程理念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

64、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65、浅谈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66、论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益。

67、把握教学环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68、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时间价值分析。

69、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70、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71、论如何巧妙连接初高中数学教学。

72、教师如何面对初中数学的教学。

73、运用《几何画板》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浅议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74、从兴趣入手提高初中生数学计算能力。

75、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76、试分析新课改下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模式。

77、初中数学差异--适应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78、“三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案例与启示。

79、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0、对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体验和看法。

81、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论。

82、案例分析:由《立方根》的情景引入所想到的。

83、浅谈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84、浅谈探究学习的条件。

85、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86、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与思维能力培养。

87、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88、浅谈中学数学的函数学习。

89、初中数学课改浅谈。

90、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91、例谈“分类讨论”数学课堂教学。

92、课堂上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93、数学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94、论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95、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96、初中数学作业中出现的错误问题及策略。

97、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构建初中数学兴趣课堂。

98、窥探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99、精心设计“活”的教案--教学预设被打乱后的反思。

100、数学教学中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数学论文初中篇三

多媒体是新时代教学下比较新颖和流行的教学方式。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候不是太高,如果没有一些新颖的东西,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初中数学的特点是比较严谨但略显枯燥,很多学生会在课堂学习中失去乐趣和信心,这就要求初中数学老师不仅要完成数学内容的讲解,还要讲解得有声有色,结合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能够感受到其实用性和通俗性。初中数学老师可以把多媒体融入教学中,比如说,在学习几何题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尤其是将一些活动与生活中的实例结合的情境应用题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使学生清晰易懂,又有利于老师作图。在初中数学中一些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中,初中数学老师利用多媒体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就比如在圆的学习中,单单是画图就会占用课堂很大一部分时间,多媒体展示出来的图形更加形象直观,颜色可以很好地区分开易错点,在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可以让教学更直观。总而言之,多媒体的引入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形象。

数学论文初中篇四

在对二次函数的大纲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依照往年大纲对复习内容进行对比,观察大纲中二次函数的变化。教师要对新加入的二次函数复习内容进行重视,增加该部分教学的重视程度;要对往年二次考试重点进行全面复习和训练,保证学生能够完全掌握上述内容。

正确的复习方向可以像蜡烛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完善的复习内容可以像船舶载着学生乘风远航。在复习内容细化的过程中,教师要依照考试大纲内容,制定阶段性复习计划,形成四部分环节。

第一环节:基础知识系统复习。教师要对初中教学的各项脉络进行全面了解,依照各项基础知识形成系统复习体系,全面复习各项基础知识,打下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数学知识是一个系统的体系,一道数学题中可能具有多方面的知识点。因此,教师要在第一环节复习的过程中对各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统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近年来的中考题逐渐加大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比例,全卷的基础知识覆盖较广、各项知识较为简单。只有把握好上述基础知识,在基础上不丢分,才能够保证学生在中考中考取优异的成绩。

第二环节:教学难点的细致复习。在该部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考考试卷的特点,选取题目较为新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教师要依照中考中的专题内容形成考试系统,对一章节内容进行复习。要依照中考发展方向,搜寻相关专题,形成系统的专项练习资料。该环节题目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以中考常见问题为核心,以开放型或图形变化型为辅助进行日常训练。

第三环节:综合训练环节的构建。综合训练作为当前中考教学的核心,是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在该部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大中考模拟练习,让学生认识到各种中考题型,熟练中考题型。教师要让学生在大量的模拟练习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解题技巧,保证学生能够在实际训练中增强对中考题型的熟练度,在脑海中形成印象。

第四环节:回味练习,平整心态。在考试的一周前,教师要让学生对上述三环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对上述三个环节中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复习,扫除学习中的盲点。教师要让学生对错题和易错题进行清扫,练习以往的中考真题,回归到新课标中考试题内容上。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心态进行调整,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考,不要给自身过大的压力,防止学生中考失利。

(一)知识梳理能力的培养。

知识梳理能力是提升学生复习效果的关键。良好的知识梳理能力能够有效减少学生的复习量,做到重点突出,难易分明,有效提升各项复习的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单元内容进行划分,让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形成系统学习体系。

(二)严密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能力是保证学生能够正确解题的前提。在该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题目的各项内容抽丝剥茧,全面了解题目中的信息,依照上述信息解出习题。学生在中考的过程中由于审题不清造成解题失误的现象数不胜数,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严密审题能力对中考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自觉提升自身审题能力。教师要强调中考中审题的易错点、难度,确保学生认识到题目中的“陷阱”。例如,在对二次方程题目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重视到二次方程中“非负根”“不小于零”等内容进行重视,要确保学生能够对上述中的隐含条件进行提取,降低出现的答案遗漏现象。

(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能力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

(1)超脱具体,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深入思考,依照具体情形,进行研究拓展,了解题目的本质及规律。教师要确保学生在审题完成后构建解题框架,形成大概解题思路,由上述内容出发,在思维中制定解题方案,完成数学思考。

(2)纵横联系,引导学生形成发散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全面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剥茧抽丝,找出解题的突破点。

初中总复习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中考成绩,教师一定要做好复习内容的规划及设置,让学生能够充分复习中考知识内容。教师要对复习层次进行明确,层层深入、层层递进,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复习能力,为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让学生在中考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

数学论文初中篇五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学校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数学知识的可视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游戏教学的开展、科学因材施教。

由此看来,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只有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学习兴趣。

一、寓教于趣,激发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的这句名言给无数教育工作者以启发。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是教师、讲台、尺子、粉笔组合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厌烦了传统的课堂形式,需要更有吸引力的教学模式来打开兴趣的大门。

而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图文并茂,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记忆力和丰富想象力。

在数学课堂中可以结合插图,视频,恰当地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启发式探索式教学比传统的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也能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和独立学习知识,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效率会越来越高。

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新颖别致的界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初中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寓教于形,实现知识可视化。

电影技术从2d到5d的发展使人们更加立体、直观、逼真的感受电影的魅力。

数学学科由其本身的特性所限制,是一门重视抽象思维的学科。

而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他们正处于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到5d电影般的知识呢?传统的教学方法较为死板,直接限制了学生的视听能力,直接导致学生较难理解数学学科中的抽象概念,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从而学生会开始觉得学习数学是件枯燥无味的事情,甚至逐渐失去兴趣。

学习知识应当注重学生左右脑结合学习,而传统教学过多使用学生左脑,忽略右脑的使用。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能够辅助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改善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用图、文、声、像多种表现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用形象具体的多媒体信息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能够结合左右脑进行记忆和理解,从而快速掌握所学内容。

信息技术传递多媒体信息的特点使知识“可视化”,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供“直觉”材料,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的构建提供了必要的感性准备,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三、寓教于情,创设学习情境。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育源自于生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使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方式呈现在一个活泼、愉悦的问题情境中,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巧妙设疑,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见其形、闻其声,有动有静,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数学在生活中有许多具体的应用,教材是前人总结生活中的经验以及数学家的定理编制而成,是升华的知识,而学习最终是要用到生活工作中的。

学生有时候会质疑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所以在初中阶段,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增强知识的实用性,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意义的体会。

四、寓教于乐,开展游戏教学。

学生爱玩游戏是天性,有时教师应该借助学生的天性开展教学工作。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设计一个数学练习册,不是简单地把教材上的练习题搬到电脑上,而是设计一个小软件,比如“金山打字”就是一个把打字练习和游戏相结合的教学软件。

让学生把数学的练习题当作是一种游戏的方式来做。

比如可以在习题软件上设计出一些有关区分题目难易程度的分类,分出:初级、中级、高级。

学生就能够清晰地知道哪些题目是简单的,而哪些题目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循序渐进,这样学生能够有一个准确的自我定位。

例如,小王每天生产100个零件,小陈每天生产50个零件,现在共需1200个零件,问小王和小陈配合需要多长时间?(难度:中等)当学生审题有困难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来让学生更好地梳理题目中的条件关系和数量关系。

当学生做错题时,教师可以当场给出习题解析,强化训练进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

当达到一定的练习量时,可以为他们提供“先不做了”“先休息一会儿”“再做一个新的练习”的选项,劳逸结合,更加人性化。

五、寓教于法,真正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及时高效地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习题的正确率以及分值分布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进行存档,分析,可以让教师更加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各个阶段的特点以便实现学生的“因材施教”。

现代的教育必须结合数据采集,科学分析开展的,而不是拍脑门地因材施教。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年龄增长,环境改变也发生微妙的变化,而一名教师面对一个或多个教学班,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是难以一一捕捉学生的种种变化。

信息技术极大地帮助教学工作的展开,能够洞察到学生微妙的变化,而这些数据能够有效准确追踪学生的'动态,甚至可以利用数据制作折线图分析学生的发展变化,也能让学生对自己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定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自我提升。

如今,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大环境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将呈现出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的重要变化。

教学改革,并不是指照搬照抄他人的经验成果,而是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完成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可视化的教学方式比传统的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学生也能从枯燥的抽象知识里获得更多感性的认识,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建立良性循环。

当然,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的结合是把“双刃剑”,在具备上述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许多弊端。

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扬长避短,努力使之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整合,做有灵魂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张定强.

数学技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j].

[2]印雷.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j].

考试周刊,2007(11).

作者:李玲云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西河南中学。

文档为doc格式。

数学论文初中篇六

初中生对生活中的事物是最为熟悉的,初中数学知识比起小学知识具有更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如何在讲授知识的时候让学生不感觉到陌生,让学生觉得有生活依托,是很多数学老师应该关注和努力的方向。比如,在讲解一次函数的时候,如果老师只是生硬地讲解函数知识,不仅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倦和反感,还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数学教学结合生活情境有一定的必要性。在讲解函数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把函数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函数去解决问题。举例:小明从相距小华一千米的正北方出发,两人往同一个方向出发。小明的行程用函数表示为y=x+1,小华的行程用函数表示为y=2x,请问小明和小华多长时间可以相遇呢?这样的情境学生觉得熟悉,是生活中可能出现过的情境。那么解题方法就是x+1=2x,x=1,也就是说小明和小华在一个小时之后就能够相遇。这是生活中经常会遇见的情境,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觉得难懂。

数学论文初中篇七

[2]马复,凌晓牧.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

[4]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若干思考[j].数学通报.(5):1-5.

[5]徐小建.例谈几何变式训练[j].中学学数学杂志.(10):8-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史宁中.数学思想概论一一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47.

[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3.

[9]raocr.统计与真理--怎样运用偶然性.石坚等译[m].台北:九章出版社,.前言.

[10]m・希尔伯曼.积极学习.陆怡如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4.

[1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教育出版社.1990:190.

数学论文初中篇八

在初中阶段,数学是一门令许多学生感到头疼的科目,不少学生曾反映,自己在课堂上跟不上其他同学的思路和教师的讲课进度。初中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一些数学课程内容的思维跳跃度较大,而许多学生在上课之前没有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因此在听课时就很难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开展自学辅导,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对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后,再去听教师的课堂讲解,就能很快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

(二)开展自学辅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过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总是习惯于采用固定的模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在讲述“三角形余弦定理”这章内容时,教师总是习惯于先将三角形余弦定理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背下来,然后为学生讲述定理的含义,接着给学生分析例题,最后让学生自己完成课后练习。如果教师总是在一开始就将学习内容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很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先自己阅读余弦定理,然后画一个三角形来思考余弦和正弦之间的关系,可以提高学生从定理中提取知识信息的能力,掌握自学的窍门。

(三)自学辅导能够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一门偏重于运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两项能力,许多教师总是习惯于将每个数学问题的完整推理过程告诉学生,并将解题过程中的每个要点巨细无遗地分析给学生听。但不少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采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教师的讲解虽然十分详细,但却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如果学生不能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养成推理能力。在自学辅导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可以拥有很多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机会,在学生思考问题的《www.》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从旁辅导,适时为学生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学生对问题展开探究。

(一)在预习时通过自学辅导,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下课之前,提前告诉学生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让学生先阅读教材内容,在脑海中对这节知识有个大体印象,并将预习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询问教师。同时,学生在进行预习时,还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寻找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作为预习的辅助,帮助自己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例如,教师在讲到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这章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知识点内容进行预习。在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为学生提供一些启示,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如果有学生无法理解坐标点的概念,教师给出适当的提示,让学生想想坐标图上的网格像什么,一些学生会想到,这些网格很像地球上的经纬线、一些学生会想到围棋棋盘上的目。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将班级上的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来提高自学能力。例如,教师在讲到七年级上册的“二元一次方程式”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现在共有蓝色和紫色的礼物盒25个,礼物盒中总共装了66件礼物,在紫色的盒子中装着2件礼物,在蓝色的盒子中装着4件礼物,请问蓝色和紫色的礼物盒分别有几个?这个问题乍看之下有些复杂,但事实上这个题目是十分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在讲到这个问题时,教师应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展开讨论,尝试自己寻找建立方程式的方法。经过讨论,学生商量出,将蓝色和紫色盒子的个数设为x和y,则有方程4x+2y=66,x+y=25,将两个方程联合起来就能算出x=8,y=17。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想想怎样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三)在下课后通过自主复习,巩固学过的数学知识。

古语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就是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领悟出新的知识,达到自学的目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复习的好习惯。例如,教师在讲完“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和复习,并尝试在不了解外角和定理的情况下,运用内角和定理来推测外角和。又如,教师在讲到“全等三角形判定”时,可以先详细地给学生讲述“sss”(三边全等)和“sas”(两边及夹角相等)为什么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并嘱咐学生在下课后自己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复习,在复习时尝试分析“asa”(两角及公共边相等)为什么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复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最佳方式,在自主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回想起旧知识,还能尝试对新知识进行推理。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开展自学辅导,可以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抽象思维对数学问题展开思考,并运用自己的方法探究数学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还能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为高中阶段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论文初中篇九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学校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数学知识的可视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游戏教学的开展、科学因材施教。

由此看来,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只有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学习兴趣。

一、寓教于趣,激发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的这句名言给无数教育工作者以启发。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是教师、讲台、尺子、粉笔组合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厌烦了传统的课堂形式,需要更有吸引力的教学模式来打开兴趣的大门。

而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图文并茂,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记忆力和丰富想象力。

在数学课堂中可以结合插图,视频,恰当地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启发式探索式教学比传统的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也能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和独立学习知识,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效率会越来越高。

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新颖别致的界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初中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寓教于形,实现知识可视化。

电影技术从2d到5d的发展使人们更加立体、直观、逼真的感受电影的魅力。

数学学科由其本身的特性所限制,是一门重视抽象思维的学科。

而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他们正处于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到5d电影般的知识呢?传统的教学方法较为死板,直接限制了学生的视听能力,直接导致学生较难理解数学学科中的抽象概念,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从而学生会开始觉得学习数学是件枯燥无味的事情,甚至逐渐失去兴趣。

学习知识应当注重学生左右脑结合学习,而传统教学过多使用学生左脑,忽略右脑的使用。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能够辅助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改善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用图、文、声、像多种表现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用形象具体的多媒体信息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能够结合左右脑进行记忆和理解,从而快速掌握所学内容。

信息技术传递多媒体信息的特点使知识“可视化”,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供“直觉”材料,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的构建提供了必要的感性准备,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三、寓教于情,创设学习情境。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育源自于生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使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方式呈现在一个活泼、愉悦的问题情境中,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巧妙设疑,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见其形、闻其声,有动有静,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数学在生活中有许多具体的应用,教材是前人总结生活中的经验以及数学家的定理编制而成,是升华的知识,而学习最终是要用到生活工作中的。

学生有时候会质疑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所以在初中阶段,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增强知识的实用性,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意义的体会。

四、寓教于乐,开展游戏教学。

学生爱玩游戏是天性,有时教师应该借助学生的天性开展教学工作。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设计一个数学练习册,不是简单地把教材上的练习题搬到电脑上,而是设计一个小软件,比如“金山打字”就是一个把打字练习和游戏相结合的教学软件。

让学生把数学的练习题当作是一种游戏的方式来做。

比如可以在习题软件上设计出一些有关区分题目难易程度的分类,分出:初级、中级、高级。

学生就能够清晰地知道哪些题目是简单的,而哪些题目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循序渐进,这样学生能够有一个准确的自我定位。

例如,小王每天生产100个零件,小陈每天生产50个零件,现在共需1200个零件,问小王和小陈配合需要多长时间?(难度:中等)当学生审题有困难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来让学生更好地梳理题目中的条件关系和数量关系。

当学生做错题时,教师可以当场给出习题解析,强化训练进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

当达到一定的练习量时,可以为他们提供“先不做了”“先休息一会儿”“再做一个新的练习”的选项,劳逸结合,更加人性化。

五、寓教于法,真正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及时高效地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习题的正确率以及分值分布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进行存档,分析,可以让教师更加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各个阶段的特点以便实现学生的“因材施教”。

现代的教育必须结合数据采集,科学分析开展的,而不是拍脑门地因材施教。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年龄增长,环境改变也发生微妙的变化,而一名教师面对一个或多个教学班,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是难以一一捕捉学生的种种变化。

信息技术极大地帮助教学工作的展开,能够洞察到学生微妙的变化,而这些数据能够有效准确追踪学生的'动态,甚至可以利用数据制作折线图分析学生的发展变化,也能让学生对自己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定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自我提升。

如今,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大环境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将呈现出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的重要变化。

教学改革,并不是指照搬照抄他人的经验成果,而是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完成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可视化的教学方式比传统的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学生也能从枯燥的抽象知识里获得更多感性的认识,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建立良性循环。

当然,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的结合是把“双刃剑”,在具备上述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许多弊端。

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扬长避短,努力使之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整合,做有灵魂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张定强.

数学技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j].

[2]印雷.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j].

考试周刊,2007(11).

作者:李玲云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西河南中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学论文初中篇十

1.下列是几个同学画的数轴,请你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最大的正数,却有最大的负数b.数轴上离原点越远,表示数越大。

c.0大于一切非负数d.在原点左边离原点越远,数就越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数轴上一个点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b.表示-p的点一定在原点的左边。

c.在数轴上表示-8的点与表示+2的点的距离是6d.数轴上表示-的点,在原点左边,距原点个单位长度。

4.如图所示,点m表示的数是()。

a.2.5b.c.d.2.5。

5.下列结论正确的有()个:

a.0b.1c.2d.3。

7.在数轴上,a点和b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1,若使a点表示的数是b点表示的数的3倍,应把a点()。

a.向左移动5个单位b.向右移动5个单位。

c.向右移动4个单位d.向左移动1个单位或向右移动5个单位。

8.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动点,当点a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到b。

时,点b所表示的实数是()。

a.1b.-6c.2或-6d.不同于以上答案。

二、填空题。

9.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中,的数总比的数大。

10.在数轴上,表示-5的数在原点的侧,它到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

11.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侧,距原点个单位;表示-7的点在原点的。

侧,距原点个单位;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

12.在数轴上,把表示3的点沿着数轴向负方向移动5个单位,则与此位置相对应的数是。

13.与原点距离为2.5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个,它们表示的有理数是。

14.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3的整数有个,它们是:。

15.数轴上表示-7与-3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

18.设数b是一个负数,则数轴上表示b的点在原点的'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个单位长度。

20.小明的家(记为a)与他上学的学校(记为b),书店(记为c)依次座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小明家位于学校西边30米处,书店位于学校东边100米处,小明从学校沿这条街向东走40米,接着又向西走了70米到达d处,试用数轴表示上述a、、b、c、d的位置。

21.(共8分)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如图所示,请回答:

(1)把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后,a、b、c三个点表示的数那个最小,是多少?

(2)把b点向左移动5个单位后,这是a点所表示的数比b所表示的数大多少?

(3)如果让a表示的数最大,则a点应该怎样移动,至少移动大于几个单位长度?

22.在数轴上,老师不小心把一滴墨水滴在画好的数轴上,如图所示,试根据图中标出的数值判断被墨水盖住的整数,并把它写出来。

1.2.2数轴。

参考答案:

16.—2。

17.—1或—7。

18.左边,—b,。

19.-3-3-1.25013。

20.

21.(1)b,1(2)—1(3)8。

23.12。

数学论文初中篇十一

在刚刚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函数知识后,让学生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测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还可能想到老师可能都没有想到的问题,例如:树高的话可以考虑勾股定理;树不高可以采用竹竿;天气好可以用影子和树高的关系;没有太阳没有影子;或者影子被房顶挡了。当然过程中也可能会跑题,需要教师来协调氛围和引导思维。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想尽方法也就达到了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目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勾股定理及三角函数的计算等等方法。学生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实践,在其中体验、经历、感受,逐渐形成并喜爱上积极的、自主的、生动的`实践性学习方式,有效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动性,客服实际困难,按照自己的办法来设计方案,过程中不仅对所学知识更加熟练,还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数学的能力便得到提高了。

数学论文初中篇十二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带领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进行全方面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意义。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可以从实践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拓学生的思维,并且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去观察世界、归纳经验、总结事实,学会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分析未知的问题。

2.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在学生对课本上的数学问题理解、分析透彻后,教师可以采用一定的创新方式,使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对一些未知的、较难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发挥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数学智力等。

3.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创新方式的教授数学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并且在此过程中能够帮助塑造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发展和完善自我意识。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在一个适合发展的阶段,全面的指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发展,同时还可以创造性的培养、塑造他们的身体和心理,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初中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现象十分普遍,初中数学教学也没能避免,某些教师似乎也已经习惯于这种填鸭式的方法。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仍然需要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首先便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接受创新型的初中数学教学思想,从而有方向、有计划地培养初中学生创新型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尽可能发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除了要加快初中数学老师创新理念的转变,也要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关系,培养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发散的能力。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教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需要教学生如何“学”、如何更好地“学”。教师不能够替代学生进行思考,而应该设计更贴近学生的课程,通过正确有效的方式来创新教学手段。当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组进行交流和反思,从而有效地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发展空间,使所有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四、注重教学过程创新。

1.创新问题情境设置。教师要积极创设一个恰当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和探讨问题的兴趣,从而加强灵活利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方法、数学思维的能力,充分发散思维,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和学、师与生是辩证的统一,应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教师对数学思维过程应认真对待,因为教师在教学这个辩证统一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问题设置是教学过程的开始,这一过程务必需要引起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视。

2.创新教学实际过程。创新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可采取的方式有创新课堂问题的提出方式,如趣味数学题提出、歌曲提出等,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层教学法,改革以往应试教育经常采取的“一刀切”方式,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训练,得到学习能力的提升。

3.创新课堂教学组织。第一,创新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如向小组合作转变等。像从前教师“填鸭式”的机械教育方法,形式太过单调,学生兴趣不足,没办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该种原因,教师可根据对学生自身情况的了解进行合理的分组,选出组长,使得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第二,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学习实践活动,将创新教学扩展至更广阔的空间。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被定位为必修课程。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增强创新意识,加强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综合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创新教学成果评价。

数学的思想方法寓于数学的各个知识点当中,但又超出与数学知识的本身。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很有可能会出现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问题,此时恰当的教学成果检验方法,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教学成果的检验,初中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即仅凭借考试分数来进行学生学习能力等的评价。首先,要针对学生的数学创造性和数学思维来进行积极的引导,设置出更利于考察学生思考问题方式和思维创造能力的题目,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思维以及创新力。其次,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以促进学生评价能力的养成为目标。这一能力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对人或事物做出判断的意识,实际上就还是利用已有的能力综合性分析问题和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创造的实践过程。

六、结语。

学生的思维基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数学教学大纲里的规定。初中学生的数学两极分化现象不仅来源于思维水平的差异,也来自于数学学习过程把握的差异。但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长期坚持的过程,教师一定要采取适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照本宣科、不生搬硬套,以此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数学论文初中篇十三

初中数学教学中,习题教学有着特殊的地位,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也是评测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一种比较公正合理的方式。

数学习题教学。

1、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的基本要求。

(1)紧紧抓住新课程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并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能力,使学生通过对课后习题的练习,在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得到有效的提高。

(2)注重一题多解,加强解题技巧和方法的全方位指导,还要让学生自己总结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数学思维、提高解题的熟练度以及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的目的。

(3)现在课堂教学的一个共性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尤其是在数学习题教学中,更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亲自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感悟数学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数学知识的形成、推理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习题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以做题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是要通过习题来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乃至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还应注重进行教学反思,找出教学方面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增强习题教学的针对性。

2、数学习题课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题海战术”并不是初中数学复习阶段,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是,没有相应的习题训练,学生很难实现能力的提升。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一步强化解题技能,全面的培养起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就需要借助习题课的教学,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此外,在漫长的中考复习中,学生需要不断的增强自信心,需要保持强烈的学习动力。而习题训练,正好能够让学生在实战中,对自身储备的知识进行检验,也能够在训练中,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诱发学生的创造力,改良学生的知识构造,提升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探知欲,引发学生的反问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遵循选题原则。

(1)选题要有针对性。

习题课不同于新授课,它是以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故要达到较高的训练目标。教师在选择习题时,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知识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少做,甚至不做;但普遍有缺陷的常犯错误的地方,不但要多做而且要反复做。

(2)选题要有研究性。

选择习题要精,要有丰富的内涵。教师除注重结果外,更有注重组题方式和质量,尽量设计选自实际生活中的原型,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选编习题,训练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3)选题要有实效性。

选题要注意对课本习题、例题的挖掘,课本习题都是经过专家多次筛选后的精品。教师在题目选取中,要优先考虑课本中的现有资源,合理利用,适当演变、拓深,使其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4)选题要有典型性。

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揭示规律,教给学生“规律”。因为数学题千千万万,习题的选择要克服贪多、贪全。不分析、不归类地搞“题海战术”,会造成学生疲于奔命,既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又提高不了学习效率,而且能力也得不到培养。

2、注重审题。

审题是习题解决的基础,也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审题包括将习题的条件、结论理清,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首先,要认真读题,收集全信息,充分理解习题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其次,要找出隐含条件,实现纵横联系。由于隐含条件容易被忽视,所以在审题时要特别留意习题中是否另有玄机,意有别指。再次,要严把条件,确定解题思路。教师在习题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这样有意识的强化训练后,容易让学生解题时迅速进入角色,充分挖掘条件,探求条件与结论的联系,以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形成数学素养。

3、引导解题思路,培养学生们掌握解题技巧。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们掌握解题思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后遇到了问题,可以灵活运用掌握到的知识。在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一个问题有着十分多的解题方法;在解题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将解题途径从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中找出来。也就是综合各种分析手段,比如联想、类比、模拟等,将那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和熟悉的问题,这样解题的思路就可以得出来。教师要对解题思路指导进行强化,面对问题,鼓励学生不要采取一种解题策略,采取多种解题方法,对解题技巧进行总结,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日常的数学习题教学中,可以将那些一题多答或者一题多变的题型作为重点来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创新。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学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5、及时进行习题教学总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要及时带领学生一起对习题教学进行回顾和反思,找出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题,通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一类题的解题规律。学生要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做错题的原因,不断完善自身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要对课堂上习题教学的每个细节进行反思,从反思中弄清楚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方面的不足之处,对知识进行科学的整理和总结,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提高课堂习题教学质量。

数学论文初中篇十四

[2]马复,凌晓牧.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

[4]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若干思考[j].数学通报.2007(5):1-5.

[5]徐小建.例谈几何变式训练[j].中学学数学杂志.2005(10):8-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史宁中.数学思想概论一一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7.

[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3.

[9]raocr.统计与真理--怎样运用偶然性.石坚等译[m].台北:九章出版社,1998.前言.

[10]m・希尔伯曼.积极学习.陆怡如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4.

[1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教育出版社.1990:190.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