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月亮的变化规律简单说明篇一
月亮在一个月中是在不断变化的,在考虑如何让幼儿更形象地了解月亮的变化,我们采用了生动形象地ppt和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很感兴趣地就了解了月亮的变化。
1、通过观察,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月亮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学会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以及学习儿歌,感知月亮的变化规律。
重点:让幼儿了解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过程。
难点: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初一到十五的月亮记录下来。
幼儿对自然的变化规律都感到非常好奇,都想去探索为什么,月亮的变化也不例外。所以对这样一节科学课,幼儿会很感兴趣的。
开始部分我们利用歌曲导入很自然的就引出课题《月亮》,然后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观察的结果让幼儿说说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并伴有儿歌的提示,让幼儿更容易地掌握。最后还让幼儿动笔记录月亮的变化。整个设计思路都是要幼儿掌握月亮的变化过程。
1、活动前半个月请
家长和孩子
一起观察这半个月月亮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2、活动前幼儿会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3、初一到十五月亮变化的ppt。
一、 播放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刚才歌曲里唱的是谁呀?(月亮婆婆)你看见过月亮婆婆吗?(看见过)你看见的月亮婆婆是什么样子的呢?(弯弯的、圆圆的)
师:你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月亮画下来呢?(能)
请部分幼儿上来画自己看到的月亮。
师:你们看,有的小朋友画得是圆圆的月亮,有的小朋友画得是弯弯的月亮,你画的月亮是什么时候看到的呢?(我画的月亮妈 妈告诉我是初五的月亮,我画的月亮是十五的月亮圆圆的)
师: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月初的月亮像一条线,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十五圆圆的月亮。
二、 通过ppt、课件
让幼儿观察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并说出他们的变化,以及做好记录。
(1) 播放ppt
课件
提问:小朋友,你刚才看到的月亮有变化吗?(有)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呢?(月初的月亮是细细的,后来越来越圆,到月半的时候,月亮就像盘子一样圆。)
(2) 你们看,初一的时候月亮像什么?初二的时候月亮像什么?边说边播放相应的ppt。
(3) 利用儿歌,让幼儿更容易掌握月亮的变化。
有一首儿歌说得很好,它把月亮的变化说得很好听。初一看,一条线,初二看,眉毛弯,初五六,挂眼镰,初七八,像小船,初九十,切半圆,十五六,像玉盘。老师边说边配上相应的ppt,让幼儿对前半个月的月亮加深印象,幼儿也可跟着ppt跟说儿歌几遍。
三、 幼儿记录观察记录表
今天,老师给大家做了一份观察记录表,想请我们的聪明宝宝把这前半个月的月亮变化记录下来,小朋友也可以边念儿歌边做记录。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 展示幼儿的记录表,并让幼儿看记录表念儿歌。
五、 幼儿表演《月亮婆婆喜欢我》走出活动室结束课堂。
月亮的变化规律简单说明篇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节到了,我的同学约我去楼下玩,为了记录下这一年中最漂亮最圆的月亮,我特意带了手机准备把这个美好的场景保存下来。
让我想不到的是,我们刚下楼时,没有找到月亮,我们绕着小区跑了半天,最后选定了一个拍照的最佳视角——就是在我们小区的滑滑梯顶上,因为我是负责帮他们拍照的,所以当然不需要我上到顶上去,我们选了一个最胆大的女孩去,“手扶着头!另外一个手撑着滑滑梯顶!”,我们在下面一边指导动作一边偷笑,因为她这样看起来很傻的样子,因为角度找不准,她在上面呆了很久,最后定型的成果也还是不错的。拍完了,我们几个人在小区里转,另外一个同学提议在地上撒些水,然后拍两个人的背影,这看起来很是欣奇又有趣,我们很期待的尝试了一下他的主意。在温黄的灯光下,两个女孩手挽着手……也很有意境感。中秋的月亮,就像那硕大无朋的独眼,黄中间又有参差的形状不同的小块脏灰色,看起来像脏脏的蛋黄,颜色搭配是多么的美!在黑色的星空里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月亮,是多么令人向往而又期待。
2021年的中秋过去了,在这个团圆美好的节日里,我很快乐。
月亮的变化规律简单说明篇三
1.感受“月亮妈妈”表情的不同变化,体验夜晚景色的美好。
2.知道夜晚会出现月亮,月亮会有不同的变化。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活动过程:
教师总结:因为天好黑好黑,屋子里开着亮亮的灯,我们唱着歌儿哄宝宝睡觉,告诉我们晚上到了。
(出示“乌云”图片)(2)谁来了?乌云遮住了月亮妈妈的脸,你们想对它说什么?(教师带领幼儿说出绘本中的语言对话)不行,不行,乌云,你别过来,别过来,月亮会哭的!对不起,对不起,刚才我和月亮说了一句话,现在我要走了,再见!
教师总结:乌云走了,月亮妈妈又露出了笑脸,不过这一次因为有了你们的帮忙,所以月亮妈妈比刚才笑得更甜、更开心了,谢谢你们!
(二)情感迁移重点提问:你想对月亮妈妈说什么?用一句好听的话告诉她。
三.音乐延伸播放“摇篮曲”,教师扮作月亮妈妈哄孩子们睡觉。
设计思路:
一天之中有白天和黑夜,本次活动是一个绘本阅读,看了绘本以后,我发现文字较少,图片简单易懂,比较适合低年龄的孩子们阅读,结合本月主题“白天和黑夜”,我又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将绘本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改编,让这本绘本更加符合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在主题背景下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在情感的发展上比较欠缺,希望通过绘本主人公“月亮妈妈”表情的不同变化,带动孩子们内心的情绪变化,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夜晚景色的美好。
活动目标:
1.感受“月亮妈妈”表情的不同变化,体验夜晚景色的美好。
2.知道夜晚会出现月亮,月亮会有不同的变化。
活动准备:
1.大绘本2.多媒体课件、音乐活动过程:
教师总结:因为天好黑好黑,屋子里开着亮亮的灯,我们唱着歌儿哄宝宝睡觉,告诉我们晚上到了。
教师总结:乌云走了,月亮妈妈又露出了笑脸,不过这一次因为有了你们的帮忙,所以月亮妈妈比刚才笑得更甜、更开心了,谢谢你们!
(二)情感迁移重点提问:你想对月亮妈妈说什么?用一句好听的话告诉她。
三.音乐延伸播放“摇篮曲”,教师扮作月亮妈妈哄孩子们睡觉。
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是我根据一本绘本进行创编的,刚拿到绘本的时候我就被简单的图画所吸引,因为它特别适合低年龄的幼儿阅读,之后我又到网上查阅了资料,发现这个绘本是给0―3岁的幼儿阅读的,因此在教学难点上我进行了提升,不仅有说的,想象的,还有情感上的培养。
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我将目标的重点落在了情感表达上,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始终将目标牢记于心,无论是舒缓的音乐,还是简单的绘本,到最后的哄宝宝睡觉,都是为了渲染一种气氛,让幼儿沉浸在夜晚的美景中。另外通过月亮妈妈表情的不同变化,带动幼儿内心的情绪变化,体验从难过到快乐的情绪转变。
活动中孩子们令人意外的表达让我感觉很惊喜,因此我也用简洁巧妙的语言帮助他们总结和提升经验,我始终告诉自己,孩子们真正体验到的东西才是我所追求的,因此我尽量让他们表达,让他们找出答案,而我则是倾听者和引导者,到结束后我发现有一位幼儿在对着绘本上的月亮妈妈说再见,这时我终于体会到了这节课的成功点,孩子们已经深深的沉浸在故事中,他们真的喜欢上了“月亮妈妈”,在回教室的路上他们还在高兴的说着月亮妈妈。
月亮的变化规律简单说明篇四
“变化的月亮”是《科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白天与黑夜”中的第3课。本课内容主要体现课标13.3低年段的要求“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具体到教材中,就是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形状(月相)每天不同,会发生变化,并通过观察认识常见的月相形状特征。这里并不进一步要求学生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及月相的成因。
本课由2个活动组成。活动1是会“变脸”的月亮,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月相的常见形状有哪些。本活动的重点是月相剪纸,虽然形式是剪纸,但剪之前必须要画出来。
所以观察和认识常见月相形状的特征才是本活动的核心。活动2是课后继续观察月相,一来验证自己的学习,起到巩固的作用;二来通过观察月相的变化,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月相变化的规律打基础。
月相变化是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但几乎没有学生认真观察过月相。从课堂上对学生的前概念测试可以发现,学生对月相的了解主要有满月、蛾眉月(或残月)。而对蛾眉月的形状了解往往也是错误的(多数学生认为是大弯钩形)。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建构科学概念一般模式。先对学生进行有关【】前概念的测试,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产生矛盾。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和认识月相形状的特征。然后再通过画月相及剪月相来巩固刚形成的科学概念。
2、从学的方面来说,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一般都很感兴趣。而且本课的观察内容不是很复杂,学生很容易有发现。再加上有趣的动手画及剪纸活动,学生会非常积极地完成学习内容。
1、通过观察了解月相一般有哪些形状。
2、通过观察认识月相变化的特征。
3、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月相的变化能产生观察的兴趣,并在课后继续观察。
教学重点:能通过观察发现月相形状的特征。
教学难点:峨眉月(凸月)形状的特征。
教具准备:课件、剪刀、圆形白纸(滤纸)。
(一)任务驱动。
课件:驱动画面、主题人物猜谜语。
问题:大家都猜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变化的月亮。
课件:出示和板书本课课题“变化的月亮”。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会“变脸”的月亮。
问题:我们看到的会变化形状的月亮,在科学上叫作月相。常见的月相形状有哪些?
谁能画一画?
教师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月相。
讨论:他们画的都正确吗?还有没有他们没有画出来的月相形状?
课件:展示常见月相的照片,让学生观察。
画月相:根据观察指导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月相,要求学生画出不同形状的月相。
展示:选取部分学生的画的月相进行展示,先看是否画了满月、峨眉月、上(下)弦月、凸月这几种形状。然后特别选出几幅特征画得不同峨眉月、凸月亮展示,引发矛盾。
问题:这几幅画哪些是正确的?
课件:出示相关月相(含黑暗部分)的大图,并进行居中分割,让学生观察月相形状的特点。
活动:指导学生用圆形滤纸剪月相。先对折再画弧线、然后再剪。
(2)活动2:观察月相。
布置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观察月相。讨论应该注意的事项。
:学生本课所学的知识。
第14课变化的月亮。
月亮的变化规律简单说明篇五
初一的时候,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好像一道黄眉毛,这是新月。新月很小,光芒也是朦朦胧胧、明明暗暗、模模糊糊的,好似一张洁白朦胧的轻纱,笼罩着大地。
到初七八的时候,月亮逐渐地丰满起来,猛一看,天上好像有一只摇摇晃晃的小船朝这边驶过来呢!小船上,坐着许许多多的小调皮精灵,它们笑着,跳着,叫着,一不留神,骨碌碌,从船上掉了下来,便三五成群的,滚到大地上的各个角落里。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五六的月亮,又大又圆,怪不得李白曾说过:“幼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时的月亮,像一个体态丰满的贵妇人,她用手帕掩着脸颊,含着笑颜,步子缓慢的慢慢悠悠地走来走去。
月亮的变化,有阴也有晴,有圆也有缺,它就像我们人一样,有喜也有悲。有怒也有乐,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懂得那种复杂的滋味。
月亮的变化规律简单说明篇六
1、对事物有好奇心,愿意积极参与探索,感受自主探索的乐趣。
2、认识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知道自然界中的事物会发生变化。
课件准备:“月亮”组图;“变化的月亮”图片。
材料准备:操作材料“变化的月亮”;颜料、水粉刷、颜料盘、白纸、蜡笔。
一,出示组图联系幼儿已有经验讨论月亮的形状。
——天黑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月亮挂在天上,月亮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吗?
——你看到过什么形状的月亮?它像什么?
二,发放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探索月亮变化的规律。
——慢慢地拉动细绳,看看月亮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
——它有什么规律呢?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
——月亮形状的变化规律是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左边的小月牙和右边的小月牙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四,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呈现月亮形状变化规律。
1、教师介绍绘画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月亮的变化规律简单说明篇七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月亮姑娘做衣裳的趣事,知道月亮是变化的。
3、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
如何让幼儿了解掌握月亮变化的规律。
1、谜语导入。
师:今天你们的老朋友米奇给小朋友带来一个谜语,猜一猜是什么?(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听一听。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观看动画《月亮姑娘做衣裳》。
(2)月亮姑娘最后穿上合适的衣裳了吗?
(3)为什么月亮穿不到合适的衣服?
(4)故事中的月亮是怎样变化的呢?
(5)开始的时候月亮是什么样的?先说一说,看动画片。
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
月亮姑娘又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
最后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
幼儿学习月亮变化的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3、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1)当月亮变成圆盘的时候,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满月”。
(2)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也没法给你做衣裳了。谁知道,接着往下月亮会再变成什么样呢?想一想,谁来说?(会变成,像小船的,会变成像镰刀的)。
(3)求证。观看ppt,引导幼儿感受月亮的变化规律。
开始的时候月亮是由瘦慢慢变胖了,变成了满月以后月亮又慢慢的变瘦了。
(4)月亮姐姐是不断变化着的,是随便变化的?(是有规律地变化的。)。
(1)小朋友你知道最瘦最瘦的月亮叫什么吗?(老师告诉你叫新月)。
你在黑板上找找有吗?为什么老师没把新月请出来,让米奇告诉你吧。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落,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
师:新月过后?(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形如弯弯的眉毛,所以这时的月相叫“饿眉月”。)在黑板上,再找一找峨眉月,它像眉毛所以叫他峨眉月。
小结:原来在峨眉月出来之前,新月是最先出来的。
(2)月亮由瘦变胖,又由胖变瘦用了多长时间呢?
月亮就这样有规律的变化着,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时间为29.53天,也就是中国农历一个月长度。
(3)老师这有一张图片记录了月亮变化的过程,所以我们给它起名叫“月相图”
5、操作实验。
请你也做一个“月相图”,7个人一组一起来做吧。
月亮的变化规律简单说明篇八
盼望着,盼望着,中秋节终于来了。在我儿童时代,最喜欢中秋节,因为这个节气不仅有味道甜美的月饼诱惑着我,还有那玉盘似的月亮供人们欣赏,但我更爱那圆圆的月亮。
星期日晚上,吃过团圆饭后,我便急切的来到阳台,仰望天空,焦急的等待着月亮的出现。
过了七八分钟后,一轮皎洁的明月慢慢升起,我睁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月亮。只见月亮上的吴刚正砍着桂树,瞧啊,他弯着腰,手中拿着斧子,奋力地砍着,马上就要砍完了,可是飞来一只老乌鸦,砍掉的树枝又长了出来,吴刚无奈的摇了*,又举起斧子,砍了起来。
在月亮上又出现了一幅画面,嫦娥姐姐十分想念自己的丈夫,伤心地哭着,她的泪水顿时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雪莲花。嫦娥姐姐那满脸泪痕的脸不停的抽泣着,可爱的玉兔立刻爬到嫦娥姐姐身边,轻轻的安慰着她。
不一会,乌云遮住了月亮,天空中霎时一片漆黑,可我呆呆的站在阳台,久久不想离去,因为我已被它深深的吸引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困惑着,我也困惑着,唐代诗人张若虚也是一个困惑者。他曾在长*边对着月亮发问:“*月何年初照人,*畔何人初见月?”
明月何时就已存在,为什么要存在?这些都不是重要的。张、苏的追问,绝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探究,而是人文意义上的情感抒发,是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究。
我不知道外国人是如何看待月亮的,但我敢肯定的说:外国人心中的月亮,一定不如*的“圆”!他们只知道第一个访问月球的是前苏联人,却不知道月亮的主人是*的姑娘嫦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夜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月亮的依赖越来越少了,对月亮的情感越来越淡薄了。现在仰头赏月的少了,更难找到对月亮敞开心扉,伤感唏嘘,倾诉满腹惆怅的苏轼之流了。“一机在手,沟通全球”的现代化通讯设备,让人们对千里外亲人的思念和祝福,不用通过“举头望明月”、“千里共婵娟”来表达和传递了。如今小孩子们听的看的故事,也不再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猴子捞月亮》……,而是《白雪公主》、《圣斗士星矢》、《哈里波特》……。月亮也如同年老*衰的明星一样,渐渐淡出人们的文化视野,和她的主人嫦娥一样,开始寂寞了!
月亮,是永久不变的;月亮,还是我们祖先喜欢的那个月亮!变化了的,是我们这些芸芸众生!
对月亮的冷漠,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冷漠,是人们审美情趣缺失的反映,是人们内心浮躁不安所致,这也是当今人文精神流失的现象之一。我希望*人有一天也能站在月球上,但我不希望这种科技的进步是以放逐嫦娥作为代价的!
我们过去的文化和精神情感中吸纳了太多的月辉,我们将来的文化和精神情感仍需要月辉的浸润。在明月当空的夜晚,请到月光下走走吧,请和月亮说说心里话吧,哪怕你仅仅和月亮对视一眼也好!_这不是可怜月亮,而是升华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