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教学法心得体会(模板13篇)

最新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教学法心得体会(模板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5 06:35:03
最新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教学法心得体会(模板13篇)
时间:2023-11-05 06:35:03     小编:梦幻泡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不断积累和分享。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法的心得体会篇一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最辣手的。几十年的教学让我感悟到优作环境,优化写作内容,根据学生气质,性格不同组织写作。加强诱导和鼓励,引导学生读书做人,激发写作兴趣,为学生创造写作成功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语文能力和水平。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应当从生活角度考虑,不断激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情感生活。引导学生参与各项课外活动,让他们把经历、感受、感悟诉诸文字,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书,充实学生写作素材;教给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讲作家的写作经验,感染学生,鼓舞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征文赛,给以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学生勤思勤写。中低段作文教学需要适当创设写作氛围,提供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写作水平,与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相联系,提倡自作、张扬个性。实在无法下笔的学生可以模仿,但坚决不能抄袭,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面。因此,在写作之初我总是鼓励学生练习写日记、周记、写身边事,要求学生亲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做的经过写下来。学生经过持之以恒的练习,确实有很大进步。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作文和阅读的熟练技巧??”掌握写作方法,先让学生凭借教材,掌握教材中这个例子的特点。学完课文后,引导归纳写作方法、学习写作技巧,最后指导学生进行读写对应训练。有时随着课文续写,有时随着课文缩写,有时扩写古诗。这样随堂练笔多了,学生的作文慢慢在提高。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但只局限于课本内容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是很有必要的。课外阅读,我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架和班内图书角,统一时间进行阅读;二是让学生互相传阅自己手中的课外读物,扩大阅读量。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作读书笔记的习惯,在阅读中遇到优美的词句、好的片断、文章就摘抄下来,并每周整理,分类存放。把这些积累存放的材料要经常翻阅,优美的词汇、语句最好背会。这样,大量的阅读滋养了学生的心灵,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使写作素材丰富灵活起来,解决了学生没啥写和不会写的难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我首先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写话”,也就是把自己想要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纠正了作文就是编故事的错误认识。在平时,我注重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把随时随地看到的`人、事和物记录下来,并有选择地取舍,记录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这样日积月累,素材就会日渐增多,写作时也就“有话”可说了。同时,日记,还融洽了师生的情感,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我教育学生,观察时可以观察景物,也可观察社会生活。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都是美好的,花鸟鱼虫,山水日月,只要你对它们充满感情,就能发现它们的美之所在。家庭、社会、学校中的许多人和事,只要仔细观察,就都能发现写作的素材。我认为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既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强了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又在生活中经受了锻炼。更重要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写出来,而且别人的言谈举止和心理状态也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来,极快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作文评改这一环节,由评改、自改、互改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根据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作文基础,从其文章实际出发,肯定长处,解决问题,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慎重地提出批评,每次评改都要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按照评语要求写下一篇文章。讲评时要注意与学生交流,允许学生提出疑问,发表不同见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认识自己作文的失误。

在评改过程中还注意强化了“改”的组织管理,组织评改,将全班分为若干个组,内部互评互改,建立各组的作文档案,及时总结提高,实施后感觉效果良好。

总之,写作源于生活,只要老师能得法指导,学生就能写出丰富而优美的文章。

教学法的心得体会篇二

点拨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它可以通过点滴的引导和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理解学习方向,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点拨教学法所带来的巨大好处。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对点拨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启发学生的思考

点拨教学法的基础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思考问题。因此,我常常在课堂上通过提出一些启发式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我注重探讨实际问题的社会背景。通过探究不同背景下的问题,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当学生完全掌握某项技能或知识点之后,我会结合实际情境,示范其应用,通过创造场景,让学生体验和深化学习结果。

第三段: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对于一些自主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课程初期我会帮助他们制定一份详尽而可行的学习计划。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梳理学习路线,又能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点。在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我会通过设计自我评估、自我反思等环节,引导学生自我检查学习成果,从而更好地调整学习方向。

第四段:注重难点掌握

通过点拨教学法,我能够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疑点。例如,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我会找出当中最常出现的容易被学生忽略的error,提醒学生注意。同时,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掌握程度,选择恰当的解释方法,通过各种方式,准确地向学生传达知识点。我也会反复地解释、强调和练习,直到学生真正领会。

第五段:总结体会

总的来说,点拨教学法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通过启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注重难点掌握等方式,来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我相信,使用点拨教学法,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真正投入学习,收获成功的喜悦。

教学法的心得体会篇三

国职教专家托马斯〃胡格教授及其团队。胡格老师及其团队以其教学法来教我们教学法和展示他们的教育理念,让我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简单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主要有以下三点:

德国的职业教育目标表述为:独立、负责任的在团队条件下有效完成工作任务。这一目标描述很具体,有较强的操作性。针对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应转变理念,从教学和管理两大方面都切实以学生为关注焦点,真正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服务。作为一线老师来讲,即使再能讲课的老师,也都要认识到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自己表演得多精彩。我们不仅仅是在教人,更是在育人。对于管理者而言,应该帮助老师和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教学工作进而达到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举办这样的培训活动足以说明我们的理念正在转变。

互认可。有了好的政策,重点在于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无数现实的例子证明,如今“单打独斗”最多能做好事情,而无法成就事业。教书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所有教职员工一起团结协作、各尽其能才能做好。所以,持续改进的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意义深远。通过课程教学团队、教科研项目团队、专业教学团队以及各层级的行政管理团队的不断精心建设和打造,将我院建成“持续改进的学习型高职院校”。

教育体制、机制和方法的革新,都可能会触及原有的利益均势,对于既得利者可能形成的阻力应充分认识,需要各级领导,特别是上层领导思想统一并顶住压力。

教学法的心得体会篇四

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在职业教育已提升到国家议事日程的今天,本地的职业教育仍受到人们意识观念的制约,所以,选择职校就读的学生一般都是人们印象中的“三流”学生:即中考落榜、学习纪律观念淡薄、家庭经济条件差。

这些孩子之所以选择幼师专业,并非因为她们具备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基础或特长,而是因为她们大多有着音乐、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怀着幼师班可以学弹琴、唱歌、跳舞、画画,不用学复杂的数理化的简单想法,通过她们从宣传资料,表面看到的专业介绍和她们对幼师专业浅显的理解,而聚集到了幼师这个班……她们并不知道新形式下的幼师专业不仅要学习各项专业技能,还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等的真正内涵。

《音乐》是幼师专业班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在新生班的教学中,问起她们对音乐课的理解时,她们的答案几乎一致是“学唱歌”。这种情况、这种答案的出现并非偶然,因为之前她们所接受的教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没有系统专业地学习过《音乐》,所以她们就把音乐课概括为单一的唱歌教学,作为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就应该正确理解、深入分析教材,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目前,我校的教材以声乐教学为主线,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欣赏等教学科目有机地编排在一起,全书各单元根据教学科目的教学内容设计、编排。乐理部分的难度相对较低,包含了幼儿乐理及训练;视唱练耳部分的难度也不大,重点训练高、低音谱表二升二降的视唱曲目;声乐部分不仅有时代气息较强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教学歌曲,还选编了幼儿园的歌曲;欣赏部分以“音乐之旅”板块呈现教学内容,以中外儿童音乐欣赏为主,同时还有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

通过教师正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中职幼师专业的音乐课程不象她们想象中的那么单一,它包括:乐理、简谱视唱、五线谱视唱、声乐、练耳、音乐欣赏等;音乐课在整个专业课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给键盘乐器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给舞蹈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节奏基础,给今后的幼儿园活动教程创设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儒家提倡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指的是教学既要按照内容的深浅程度由易到难,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当代的教育学同样提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因为循序渐进中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的顺序,是三种顺序的有机结合;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思维能力……由此看来,“循序渐进”这一教学规律是古今中外都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之一。但在我看来,在高科技时代,瓜果蔬菜可以改变其生长规律反季节生长,为什么教学就不能一反常规进行呢?所以在我的幼师班音乐课教学中,我常常反“循序渐进”其道而行之。先“收获”后努力,让学生先体会成功的喜悦:常言道“没有付出何来收获”。我却常常让学生在还没有付出汗水前便让她们先体会到“收获”的喜悦,以增强她们学习的信心和激发她们学习的兴趣。

1,在一般人看来,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就开始学习键盘乐器是无从下手的,更何况幼师专业的《音乐》、《键盘》教材都是针对有音乐基础的学生编写的。可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我知道我们学校幼师班的学生大多都来自乡镇,她们的家庭经济情况承受不起让她们从小就系统地学习音乐、键盘乐器。刚进校的她们在音乐方面就象是一张白纸,而教师就是一支画笔,画笔在白纸上画出什么白纸上就留下什么。所以在给每届幼师新生上第一节课时我便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她们会、她们懂的地方入手。一般我都会问学生:“从幼儿园到现在,你印象最深的歌曲是哪首歌?”随着学生的回答我便在键盘乐器上把她们所回答的歌曲弹奏出来,然后还让学生合着老师的伴奏集体拍手齐唱歌词;我还结合当前流行的通俗歌曲把学生喜欢唱的歌曲合着她们的歌声,她们唱一句我弹奏一句……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便高度集中到了教学当中,因为她们的“老师,这些歌你是怎么弹出来的呀?”“老师,钢琴中哪里是do呀?”“老师,你的手是怎么知道该按哪个地方的?”等等足以说明她们正在因为感兴趣而认真听讲、因为不懂而问。

我从来不认为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学生的无知,相反,我觉得这恰恰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我从不轻易放过她们的任何一个问题,我会围绕她们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来帮她们解决,这里所指的“帮”不是教师全权代理,而是指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她们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2,比如她们所提到的“这是怎么弹的”,我会通过一首她们都很熟悉、很简单的幼儿歌曲(《两之老虎》、《数星星》、《上学歌》、《粉刷匠》《小红帽》等)先让她们唱词(反常规一:教学不先结合教材,唱歌先唱词。因为这是每个学生都会唱的,她们会唱得很整齐)、唱简谱(反常规二:没有先认识音符就先唱谱。因为她们已经熟悉歌词的旋律、音高、音准、音值,这时唱谱她们不会觉得有难度)的顺序告诉她们:弹琴之前要先知道这首歌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之后便教给她们认识简谱记谱法中的音符、休止符、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连音线(反常规三:教学没有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等相关的乐理知识。如此一来,她们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并且通过她们的认真劲我知道她们正沉浸在成功、收获的喜悦中。

在职校幼师班的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先应用后探究、先社会实践后课堂学习”等与通常教学规律相反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调查及教学效果显示,如果一开始就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让这些只知道1、2、3、4、5、6、7(do、re、mi、fa、sol、la、si)、只会唱一些流行歌曲的新生马上学习五线谱、半音与全音等的知识,她们肯定会被这些“小豆芽”“小蝌蚪”弄得晕头转向;如果在她们刚接触键盘乐器时就指着键盘告诉她们音的分组,结果可能会让她们患上“恐琴症”、“厌琴症”……反季节的瓜果蔬菜在农民悉心的种植下能让人们享受另一番丰收的喜悦,反常规的教学方法在园丁的潜心研究下同样也能培育出别样红的满园桃李。

教学法的心得体会篇五

教学是一门艺术,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最近,我尝试了一种名为“三问教学法”的方法,感受到了它带来的积极效果。

【正文一】

“三问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在课堂上先导入主题,并提出一个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然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我提出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这样的三问过程,我发现学生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回答问题,而是开始喜欢思考,积极探索。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发生了积极的改变。

【正文二】

在使用“三问教学法”时,我注意到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以前,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只关注记住问题的答案。但是,通过三问教学法,学生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在进行物理授课时,我以一个“如何计算物体速度”的问题开始,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然后我提出第二个问题,“如何计算速度的平均值”,学生们开始动脑筋,积极思考。最后,我引导他们思考速度和加速度的区别。通过三个问题,学生逐渐形成了关于速度概念的全面理解,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住公式。这让我深受鼓舞。

【正文三】

“三问教学法”还能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我提出一个与作文写作相关的问题:“你期望未来怎样的生活?”学生们开始畅所欲言,他们梦想着一个充满科技、更加美好的未来。随后,我提出第二个问题,让他们想象如何在现实中实现这个未来。最后,我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来实现自己的梦想。通过这样的三问过程,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激发,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梦想,并尝试寻找实现的路径。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充满了热情,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正文四】

对于我来说,使用“三问教学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对我的教学有了很大的启示。在以往的课堂上,我通常习惯于直接传授知识点和技巧,而忽略了学生的思考和发现过程。但通过三问教学法,我明白了教学应该是一个引导和启发的过程,而不是灌输和逼迫。我开始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思考和提问,帮助他们从问题中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结尾】

总之,“三问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它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也从中受益良多,重新审视了我的教学方式,并找到了更好的教学方法。通过持续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我相信我会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并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学法的心得体会篇六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民主合作”的教学观,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拓展和延伸教学空间,实施“教学内容活动化,教学活动内容化”,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平台。在实践中,我感觉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做到这一点。

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从宏观到微观逐层分解知识,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归纳概括成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最后请不同程度的学生归纳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教师进行点评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认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有以下优点:

(一)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也就是说我们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有些教师上课时学生开小差的较多,课堂效率较低,就是因为单纯依靠教师讲解的课堂教学,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使一部分学生感觉自己是课堂教学的旁观者,激发不起他们的兴趣,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导致精力不集中。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把一节课的内容细化成多个问题,并且根据难易程度把问题分为a、b、c三个等级,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这样,就使每个学生都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都有被提问的可能。在此背景下,学生就不能再把自己当成课堂的旁观者,否则,回答不出来问题是要脸红的。因而,绝大多数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课堂教学中,认真阅读教材、积极参与讨论,为回答问题做准备。

比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入班成绩比较差,对学习丧失了兴趣,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看小说,好多老师上课都放弃了他。我上课时,针对他这种情况,专门让他回答一些最简单的问题,像“是什么”等通过看书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答案的问题。刚开始,他也不配合,根本不去看书、思考,起来就说不会。这时,我告诉他在课本就能找到答案,让他读出来。这样,他感觉老师没有放弃他,并且稍加努力他也可以回答出问题,所以他上课不再睡觉或看小说,而是根据要求去看课本,参与小组的讨论,慢慢的有了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了。

(二)贯彻了“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树立“民主合作”的教学观,就是要摆正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通过民主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其实质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提出问题,从宏观上把握学生学习的方向,而解决问题的任务则主要是由学生来完成的。这样,教师就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合作探究的引导者,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解放为主动的知识探究者,通过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来获取知识。经过这一变化,教师从繁重的讲授知识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则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必须积极地去思考、讨论,否则,就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提问——讨论——回答——点评”四个环节,让学生各有所谈、各有所识,互相启发,共同寻找答案,领会知识本身的意义。

为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九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又根据程度不同分为a、b、c三个等级。小组讨论时,不同程度的学生则成为不同等级问题的中心发言人,比如,对于简单的a级问题,由程度较差的a级同学主要回答,其他同学作补充。并且,我又在小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小组间相同等级的同学进行竞争。比如,一组的a类同学回答a级问题,回答不好,由其他组的a类同学进行补充,哪个小组回答得好,则给予充分的肯定。每两周评选出最佳小组、最佳同学以及进步最快的同学。当然,这个等级的划分只是由我自行掌握,不对外公布的,避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这样,课堂上每个人都有任务,都有竞争对手,学生之间,既是探究问题的合作者,又是竞争对手,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更多地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自主学习的能力则是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出来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就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一节新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往往非常抽象,不知从何处下手学习,更不知重点、难点是什么,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把一节课的内容细化为若干个问题,就相当于把一块原先无从下嘴的大肉切成了许多小块,方便了学生“下嘴”,使学生愿意去“吃”。另外,把零碎的知识问题化后,学生知道了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习起来就有了很明确的目标,努力朝这个目标前进,避免了盲目的低效率的重复。

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阅读课本,分析总结,要求学生从课本的叙述中概括出有用的信息点,构建起知识网络,这就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过程要进行小组讨论,特别是对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讨论,可以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辨别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前考试时,学生最怕做的题就是主观题,得分率非常低,原因就是分析材料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即使基础知识都会背了,也不会用。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后,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主观题的得分率有了很大提高,不少学生认为正是课堂上自主学习的过程锻炼了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的设置要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科学家研究发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特别是情商对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要学”和“要我学”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为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亢奋状态,能自发地去学习,激发学生寻求正确答案的积极性。教师要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而且问题设计形式要多样。

比如,在教授“矛盾的概念”时,我是这样设置问题的:我首先把一个比我高的同学叫上讲台和我站在一起,问“我们两个谁高?”学生感觉老师怎么问这样的问题,不知道我葫芦里要卖什么药,兴趣一下子上来了,都在期待着我下一步要干什么。然后,我让他回到座位上,问“我高还是矮?”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也很容易的明白了高和矮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从而明白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二)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

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因为启发性的提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起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愿望,促进学生的思维。启发性提问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通过这一问收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来,通过这一问使学生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更通过这一问使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跃跃欲试”之态。这样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就会不断产生。

我在课堂上,有时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情境进行启发,有时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讨论、辩论启发,有时通过创设情景模拟试验启发。比如,在教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一框题时,我就创设这样的情景模拟试验:我准备了三个烧杯,一个放入自来水,一个放入白酒,一个放入白醋,我让教室靠后的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杯子里分别放的什么。他没法回答出来,同学们也感觉这个问题没法回答。我又问怎样才能分辨出杯子里放的东西?学生众说纷纭,我请一位学生回答,他走到讲台上闻一闻之后迅速给出了正确答案。我因势利导的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同学们很快明白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道理。

(三)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中,难易结合。

探究性提问的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设置太容易,也不能设置太难。问题太容易,学生不用过多动脑思考就能回答出来,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问题太难,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就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把握住这样的尺度:问题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基本可以解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更激发了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但对一些学习较差的同学,为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应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让他们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些问题只需要通过阅读课本就能找到答案,他回答出来后能有一种成就感,有助于恢复他们的自信心,这比学会知识更重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逐步培养他去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不仅能够解决疑难问题,而且能成为一个优秀生。

在问题的设置上,我也走过了弯路。刚开始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时,问题设置得有些难,总认为如果问题设置太简单,一是显得老师太没水平,二来也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效果很不理想,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学生对我也越来越敬而远之。我及时召集部分同学的座谈会,经过交谈,问题找到了:本身同学们都刚到了一个新环境,互相还不熟悉,正好我问的问题又有些难,所以同学们都“明哲保身”,都恐怕回答错了,在同学们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都三缄其口。找到症结后,我迅速改进,问题的设置不再以我的意志为主导,而是考虑到学生的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面向不同程度的学生。由于每个学生都有问题要思考回答,并且稍加努力都能回答出问题,有成就感,所以课堂气氛很快就活跃起来了。

(四)要有中肯的评价

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点评是最后一个环节,有人认为通过前面的探究,问题已经解决掉,学生已经掌握知识,教师的点评就可有可无了。其实,这一环节不但不能可有可无,而且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老师的点评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因此,老师的点评要以鼓励为主,力求避免在课堂上批评指责学生。当学生把问题回答出来之后,老师要绝不吝啬溢美之词,哪怕一个“好”字对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奖赏。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们既不能放弃他另找学生回答,更不能对他批评指责,因为这样,会损伤他的自尊心,使他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再学这门课,久而久之,就会自暴自弃。正确的做法应是积极的引导、启发,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他会对你心存感激,“亲其师,信其道”更会激起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总之,实践证明,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精神,符合“三贴近”原则,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推广运用。

教学法的心得体会篇七

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面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还要创造出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近年来,三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迅速走红,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在线教学,都被广泛应用。本文将从问题导学、问题引发思考和问题推进学习三方面进行论述,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问题导学是三问教学法中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讲解知识点,学生被动地接收和记忆。而问题导学则不同,它将学生的主动学习放在了首位。作为教师,我在上课前通常先制定出一系列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并将其亲手写在黑板上。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二是能够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来构建知识结构。通过问题导学,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与教师互动,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框架。这一环节的落实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也让我明白了通过提问的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问题引发思考是三问教学法的核心。问题的设置应当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仅仅是回答。例如,我曾在一堂地理课上提问:“为什么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这个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回答,更重要的是考察他们对地球公转和倾斜的理解。在课堂上,我还会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原因和答案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的思辨意识。通过这种引发思考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思考和讨论,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学习氛围。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三问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和独立,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最后,问题推进学习是三问教学法的收尾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更重要的是为了推动学生的学习。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检验,更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通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总结,我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和反馈教学内容。同时,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拓展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问题推进学习的这一环节使教学达到了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

总结起来,三问教学法通过问题导学、问题引发思考和问题推进学习三个环节,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同时,它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合作中学习,并且养成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三问教学法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不断探索和改进,使三问教学法更好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好的环境。

教学法的心得体会篇八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探索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他们更加获得成长。近年来,我已经逐渐将耕心教学法运用到了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的进步和成果。今天,我将分享一下自己在耕心教学法中的心得和体会。

首段:介绍耕心教学法

耕心教育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内心生命成长和自我发展的教学哲学。其核心思想是:耕耘学子之“心”,抑制学生之“迹”,建立完整教育体系,培养品质人才。在耕心教育法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助推者。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段:理论知识背景

运用耕心教学法,首先要明确其理论知识背景,理解其核心思想。耕心教学法倡导的是情感教育和品质教育。情感教育强调要关注学生内心情感的发展,激发学生内在的自我动力;品质教育则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和思维习惯。这些都是实现耕心教育目标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段:实践经验分享

我本人也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耕心教学法,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首先,我认为耕心教学法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我通过多媒体等方式给学生展示各种生动有趣的案例,鼓励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思考去探究问题的本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发现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提问,从而使整个学习氛围更加融洽。

其次,我也在教学中实践了参与式教学。耕心教学法倡导的是师生共建,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我尝试让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团队合作,然后再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成果,相互学习和分享思维,效果非常好。学生们也更加积极地向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学过程得到了更好的改进。

四段: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

在这里,我想简单对比一下传统教学法和耕心教学法的不同之处。传统教学法倾向于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注重知识相对的等级性;而耕心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成长和内在潜能的开发,更多考虑知识的相互联系和价值性。耕心教学法强调情感和品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相比较传统教学方法,耕心教学法可以更加全面地帮助学生成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为丰富的资源和体验。

五段:总结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耕心教学法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理念,尤其适用于中小学的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理论知识,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推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我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继续运用耕心教学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受益于这种教学方法,走向更加成功和充实的人生道路。

教学法的心得体会篇九

“三环三步”数学教学法是以甲高小学“‘53’梦想课堂(见《浅谈甲小“53”梦想课堂》)理念把课堂还给孩子、让教育回归自然” 为核心理念创设的,是针对数学学科设计的适应课改要求、以人为本、不做作、不呆板的教学操作模式,更是“53”梦想课堂的拓展延伸。他包括三个环节和每个环节中的三个步骤,在教学操作过程中始终以“小组教学” (见《论小组建教学》)为载体,遵循三点教法要素,三点学法指导,三点时间要求,三个最终目标。以下是笔者对“三环三步”数学教学法的具体阐述:

关键词: 自主合作 交流展示 巩固拓展 环节一:自主合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如此,如果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再难的问题他都会去思考;如果没有激起学习兴趣,即使再简单的问题他都不会去做,更不会思考。所以,我们要采用多种方法(情景创设、直奔主题)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在激发了学生当堂学习的兴趣后,我们应该要立即告诉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同时板书课题。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究竟要学什么,学会什么、会学什么,做到有的放矢,不走学习弯路,不耽误学习时间。告诉学习目标可以用幻灯片、黑板、大屏幕展示或者口诉,一两句话即可。在揭示课题方法和语言上要精心设计,要做到精炼、新颖、有趣,更要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关。如果不采用情景创设法揭示课题,可以直接告知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出示而节约时间),达到铺垫和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反之,这个环节可以取消,直接抛出新知进入尝试练习。

“新知”是教师课前结合教材例题所要学习的知识或技能或情感进行针对性改编而生成的与教材例题相仿的问题或者习题。“新知”可以通过幻灯片、小黑板(课前准备节约时间)、大屏幕展示或者视学习内容而定直接打开课本。抛出“新知”后,通过幻灯片、黑板、大屏幕或者口诉自学“新知”的要求,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学尝试要求自学课本中的例题。在尝试“新知”练习中,遇到问题后可以与组内成员相互讨论并合作完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充分相信学生自主学习潜能,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自学“新知”的要求自学,考虑好自己的见解,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做好笔记(准备一个自学问题记录专用本),把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提到小组内合作解决,小组合作就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交流展示环节中全班进行解决;教师要随时加入学生自学活动中去指导学生自学。

环节二:交流展示:(14分钟)

交流展示是学生认知收获的过程,是享受成功喜悦的过程,是整节课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可以分三步进行操作,并且这三步也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

展示在自主合作环节中学生通过自学课本而做的尝试练习题或者对问题的见解。在展示的时候,如果是通过独立自主解决的,可以选取部分有代表(优秀、典型问题)的进行口头汇报和屏幕展示,并采取集体订正和正确(有错要毫不留情的指出、但要从学习态度和表现进行适当激励)评价,发现典型问题准备交流质疑。如果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的`问题,可以由小组汇报成果或屏幕展示(每个小组必须展示,让他们体会自己的成果得到展示的成功喜悦),在展示中教师(或让其他组的学员)要发现并及时提炼出有价值(有利于学新知、能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准备进行全班交流质疑。

学生(特别是学有困难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的机会,让学生主动谈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在学生交流质疑中,教师不但要时时进行正确评价,让学生明白心中的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未解决,还要根据学生交流质疑的情况,时时发现提出关键问题,让学生再次针对关键问题进行交流质疑。

这个环节是对学生再次质疑的关键问题进行画龙点睛,还可以说是指导学生跳起来摘到桃子。再次质疑的关键问题学生基本无法解决,教师可以即兴设计有针对性的简单问题进行积极引导而解决问题;也可以直接采用讲授法而解决问题,让学生释怀。不要把时间拖的太久,也就是不要等到学生求知欲望已过再来解决。在问题得到解决后,教师随即就要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小结(可以是知识概念的提炼、计算方法的归纳等),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明确的模型建构。

环节三:巩固拓展(12分钟)

这个环节是独立完成课本或者同步练习教材上相应的练习题,主要是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检测并加以纠正,了解学生是否达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这个环节是做教师课前针对本节课内容所设计的拓展练习,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运用拓展,既让学习优秀的学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又激发了学生探究和挑战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敏捷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环节已经接近课堂的尾声,主要是让学生说说自己本节课有何收获(包括课堂中个人和小组取得的成绩),教师边听边评价并且要再一次根据学生的谈话进行课堂小结:一是用简单的一句话进行所学知识的小结,二是对在本节课表现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评价,对表现不好的要进行鼓励评价。畅谈收获结束后要科学的布置作业。科学布置作业就是要讲究作业效率,作业效率也就是在很短的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有价值的作业。所以布置的作业要做到三不超:不超量、不超时、不超标。

在这课改洪浪中虽然诞生了数百种教学法,但是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法,都需要敬业、大胆的教师去尝试和奉献。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法的心得体会篇十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适合的教学方法,是从事教育工作人员需要提高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是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耕心教学法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如何运用这种教学法更好地帮助学生成功地掌握知识呢?本文将从我近几年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出发,谈一谈我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段:什么是耕心教学法?

耕心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教学策略,它是融合了中西方教育传统经验的一种教学策略。它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强调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过程、结果三个要素。

在耕心教学法中,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都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师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反思与评价。实践中,耕心教学法注重整体性、自主性和交互性。

第三段:耕心教学法如何运用?

耕心教学法的核心:启发与沟通。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更要扮演一个启发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发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并引导他们积极探索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实践中感悟知识。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和喜悦,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第四段:耕心教学法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通过近年的实践,我发现在运用耕心教学法带给我很大好处。一是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更加积极踊跃地学习。这种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逐渐成为自主学习者。二是增强了我的教学效果和知识渗透率。通过这种教学法,我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更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让更多的知识落实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上。三是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帮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进步。

第五段:结尾

在学习和运用耕心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耕心教学法的强大之处。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知识掌握能力,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只有不断深化耕心教学法理念,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才能帮助更多学生成功地掌握知识,实现教师育人的理想。

教学法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问题引导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标及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提出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导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点拨的学习方式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里的“问题”含义采用广义的解释,其表现形式可以是疑问句,也可以是布置的学习任务,创设的模拟情境下学生所面临的困惑、挑战、欲达的目标等等。问题有三类,一类是教师设计布置的封闭性问题;第二类是教师设计布置的半开放性问题;第三类是教师设计布置的全开放性问题。

“问题引导教学法”的基本操作模式是“五环三步一中心”。

“五环”是指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基本遵循的“五个”环节,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巩固应用、拓展创新。

“三步”是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遵循的“三个”步骤,即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教师点拨解决问题。

“一中心”是指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要遵循的一个理念,以问题为中心,即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敢提问题、会提问题。

“问题引导教学法”的核心要义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就是指在学生学习教啊、教材之前必须是问题、任务、目标在前,杜绝学习的盲目性。

“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就是指在学生学习完一节课之后,带着需加深理解、探究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解决,使其保持亢奋的学习热情。

教学法的心得体会篇十二

近年来,耕心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这种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内在的个体差异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经过我的实践探索和实践研究,我对耕心教学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与大家分享我的耕心教学法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耕心教学法如何引导学生发掘学习内在动机

耕心教学法重视学生的内在动机,为此它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发掘学习的内在动机。教师的角色在这里是引导者和组织者,以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能力为基础,精心设计授课内容和形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有趣和富有挑战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就被激发出来了。

第三段:耕心教学法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耕心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实践、反思,从而在自己的学习中获得新的认识和体验。教师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设立个性化课程计划,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效能感,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进取和充满激情。

第四段:耕心教学法如何建立与学生之间更为密切的关系

耕心教学法还重视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抓住课堂机会,倾听学生的声音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反馈,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内在动机,从而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心态。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密切的互动关系。

第五段:结语

总的来说,耕心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发掘内在动机和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差异,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和形式,同时注重与学生之间建立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目标。

教学法的心得体会篇十三

第二,我是一个非常重视串讲的人,因为我知道专科中很多科我都是*着串讲过的,而且分数都非常高,所以串讲是必听的,但是串讲有时也不能全信,有些科就是光听串讲也过不去的,比如现代汉语这门,即使老师说的再多再好也只是一些基本题,而到大题上都要*自己的积累和能力。

第三,想要提高自己吗?串讲是很厉害,有些科是学了串讲照个

第四,那么如何提高自己来和那些也同样知道串讲内容和自己站在同一起跑线的人来比赛呢?我一般是这样做的,用mp3录下串讲内容,然后反复的听,老师可能会有很重要的话被别人漏过但是我一个字也不放过,再有就是复习资料,我曾搞到过一些黄本,里面有好多题,但是大部分是全国考试的题我们可能用不上,但是有很多次考试里面的单选和多选都有过一样的时候,所以就拿这个来练习选择,比别人多做一道题就多一分胜算,还有串讲中提到的一些重要部分或是重要的例子,都反复看熟自己也想好一个差不多的例子准备着。最后就是猜题,这个很难,我考试前都习惯把这门考试前3年的试卷找来研究,看他出题的题路,而且自己来押题,自己来辨认今年的大题是什么,如果我是出题人该怎么出。

第五,还有个重要的细节,就是看分,比如古文史的考试,选择40分,大题60分,那么我的复习方法是先保住大题不丢分,所有串讲划出的大题先背,其次是看选择,在自己练习的基础上将前3年试卷的选择做好,即使今年不再考也到书上去找到答案,而且我还有标注的习惯,就是哪个知识点哪年考过我都会标在书上,这样选择重要的记住,不重要的一带而过非常方便,背完串讲里的所有点,就是自己来找题,我手上有很多大家发上来的慢班笔记,从里面找出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地方看看或是背下来,有备无患。

总之就是一句话,就是大家知道的我要知道,大家不知道我也要知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