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一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在获得相应数学知识的前提下,逐步提升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老师应该将各种实践活动加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来,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可以了解和接触数学问题。比方说在进行《利息和利率》这一部分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对银行进行参观,然后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模拟将压岁钱进行储蓄、取钱等,此外,还要对银行中的利率进行记录,当学生在进行记录时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利率是什么?”、“为什么银行的利率都不相同呢?”等等。这时老师可以对学生说:“记住这些问题,然后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预习,有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明天我们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到这一教学内容的预习和学习中来,并在课堂学习中精神集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养成一种对周围事物进行仔细观察的习惯,并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数学问题,对于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二、创设优秀的课堂问题情境,不断提升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是学生积极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还可以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问题情境没有对学生产生吸引力,那么学生就不会产生提出问题和寻找问题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比方说“甲数是5,乙数是4,围绕这一内容来进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这时学生就会对这种新颖的题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如:甲数与乙数的比值是多少?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等等问题。这时有的同学提出,可不可以利用判断题的形式进行出题?在得到老师的许可后,这位同学就说:“甲数是5,甲数是乙数的1,那么乙数是4,对吗?”同学们的思路在这一问题提出后得到进一步的开阔,各种问题又不断的涌现出来。如:甲数是5,且甲数比乙数多,那么乙数是多少?甲数是5,乙数是4,那么甲乙之和是甲乙之差的百分之几?等等问题。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问题进一步的改变为应用题。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对各种数量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还对解决应用题有了新的认识,另外,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产生新颖的想法,提出问题和质疑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让学生在教学参与中大胆的提出问题
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的科学家都是由于对某种现象的好奇,而积极地去思考和探索,从而取得了各种重大发现。比方说瓦特由于对蒸汽顶开水壶盖现象的思考,最终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由于对狗流唾液现象的探索,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由此可以看出,好奇是学生进行探索发现最重要的动力,而发现和提出问题则是学生思维由一般到创新转变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汇总,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来对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行激发。比方说有这样一个彩票问题,某体育场推出了一种体育彩票,每张彩票价值2元,各种奖项、奖励金额及数量分别为:特等奖20万元20、一等奖10万元20、二等奖1万元50、三等奖5000元100、四等奖1000元500、五等奖100元20xx、六等奖10元20000、七等奖2元250000,(1)小华在第一天摸了10张彩票,你猜猜他可能化了多少钱买的彩票?说说你的理由。(2)若本次奖金总额是发行额的42%,则至少卖出多少张彩票方能兑现这张表中的奖金?(3)从以上内容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问题刺激下,集中注意力,努力去揭示题中的奥妙,去寻求“疑”的答案。当一个学生对第一个问题报出答案20元后,其他学生则会提出不同意见,而第三个问题更是让学生爆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总之,课程改革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问题意识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促进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实现。当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实践性很强的作业,也是一项长期、精细又很神圣的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二
摘要:特殊教育是对儿童群体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对较低的学生的教育。本文就针对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加强“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有效性
特殊教育是针对儿童群体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对低于正常儿童的学生的一种爱心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特殊儿童群体的实际情况,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消除自卑,提高兴趣,改进学法,激活思维,开拓视野,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主要根据特殊儿童的特点,阐述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加强“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目前的特殊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虽然在众多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对教材理解不够深刻,对学生特殊状况的认识不够。在特殊教育中,数学教师对教学目标、内容的理解不够,对教学重点的把握不够深刻。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处于表面层次,很多教材体系根本都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教学方法还停留在板书教学的阶段。同时,特殊学生本身都存在一定的生理、智力问题,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给学生造成思维混乱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增强特殊儿童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特殊学生大多存在生理缺陷,心理脆弱,极易受到打击。特殊儿童的的自尊心就像含羞草一样敏感,一触即收,这就要求教师要谨慎对待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有任何的歧视、挖苦,以免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特殊学校的教师要与学生真心的交朋友。教师应该了解特殊儿童的基本情况,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并放大,让学生知道优势,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察觉到学生的进步时,就要积极地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并和大家一起分享。特殊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一般较低,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师生沟通的问题,教师有时讲的很累,学生却无心听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要有耐心,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要让他们知道教师是真正关心他们的,平等的对待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由脆弱变得坚强,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同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改革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不正确的做法,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发挥其效用。小组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特殊儿童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生理缺陷,但他们的主体地位是不能被改变的。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而不仅仅是某几个人。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每组5、6人。教师与小组合作成员有良好的沟通,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状态,并随时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是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时积极地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特殊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可以脱离教师的主导,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发现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的问题教师统一指导,个别的问题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进行指导。课后反思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光是有关学生问题的思考,还有对教师自身存在问题的思考,比如说教师备课时忽略的问题、自己上课的状态都要进行反思。
三、融入积极、融洽的师生情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是密不可分的`。特殊儿童作为小学生,很可能受到兴趣和感情的诱导,对数学教师的好感很容易成为对数学科目感兴趣的原因。教师在不仅是课堂上的老师,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技能,也是生活中的长辈,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高的期望会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信和积极向上的激情,更容易有符合教师期望的表现。师生之间那种积极、融洽的情感交流,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并会把感情转移到教师所教的科目。因此,教师的情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数学的教材一般是抽象乏味的,特殊儿童对其喜爱程度不高,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将饱满、热情的情绪投入到数学教学中去,利用教师的积极情绪来唤起师生的共鸣和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特殊儿童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校对特殊学生的要求不高。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严重影响了特殊儿童的数学学习。特殊儿童的自身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数学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学习方法并教给学生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特殊儿童就能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同时,亲身感受,享受成功的喜悦,就不会觉得数学太过抽象而感到乏味。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敢于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对特殊儿童的指导不仅仅限于听课,课前的预习、作业的指导、错误的纠正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还要结合数学实际内容向学生传授记忆方法,比如理解记忆法、趣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温故知新等。综上所述,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教学要体现教学方法的特殊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只有如此,才能有望提高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方露《.小学数学教学中自闭儿童的学习探讨》[j].教育界,(26)
[3]赵倩《.“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j].读写算,(8):46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三
《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有难度的课。老师需要花大量时间讲授概念,按照常规的教法,整节课会显得沉闷,学生的主动性无法激发。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大胆创新,把机会留给学生,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感受分数的意义,自己找出单位“1”,自己寻求分数单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互动与交融
学习共同体,既有独立学习,又相互学习。第一环节,每个人从材料堆中选择一种材料,分一分、画一画,学生有独立思维的过程,也有互相交流的学习。当一个人感受到有困难时,他会自主地寻求帮助,这时学习共同体自然的形成。在巡视学生操作过程中,我观察到共同体在悄悄滋长,同学们互相帮助,自然又和谐。
激发与提升
从例子中总结出规律是数学的一般方法。学会概括、总结、提升,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概括能力。通过列举6种不同的平均分,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当我发现学生面露难色时,我知道这时候需要小组交流,同伴之间的相互轻言细语可以减轻任务的难度,大家的争辩也能拓展各自的思维,经过全班这个大的学习共同体的努力,我们顺利地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单位“1”表示平均分的物体。这样的学习,提高了效率,解决光由老师讲授的尴尬,也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
历史与现代
这节课还有一个亮点就是穿插介绍分数的历史。知史才能明今,了解分数的发展史,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感受文明的传承,数学发展的不易。我和学生们说:“我们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学习的。”小小的分数,需要多少古人的智慧与汗水,相信很多学生看完这段介绍后,心里会波澜肆起,在他们幼稚的心灵里,埋下热爱数学的种子。
传承与幸福
上一节好课不易,上一节让学生铭记在心的课更不容易。数学课堂,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是在传授数学文化,教会学生数学的思维,理性的思考,完整的表达,温和的交流,认真地倾听,我们需要教的太多太多,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中的各门学科都在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以改变传统教学法陈旧落后的弊端。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生活情境的运用的确能够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运用生活情境的情境教学法将一些真实的场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以生动实际的例子来解释枯燥抽象的数学理论,这就降低了知识的学习难度,从而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对于一些数学理论、运算法则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只是按照教材上的板块进行纯理论的教学,那么小学生可能会觉得数学课堂非常困难而且无聊。而如果能够将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那些学生就能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知识,不仅难度下降,而且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在运用生活情境的过程中,也能着力培养起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如果只是一味以考试成绩为核心,而不关注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则会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结合生活实践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数学思维去看待和分析其他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数学知识的利用率和实用性[1]。
2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运用生活情境
2.1合理导入生活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必须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在合适的情况下导入生活情境,才能发挥出生活情境的积极作用。因此,运用生活情境必须遵循合理化原则。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认真研究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以及真实的学习水平。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差,如果数学知识难度太大,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小学生大多性格活泼好动,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如果不能在合适的时间点导入生活情境,可能会导致数学课堂纪律混乱,分散学生的学习集中力。总的来说,数学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适当导入生活情境,在课堂进行到一定时候才引入生活情境,避免过多或者过少应用生活情境,对数学教学产生不利影响。一般来说,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导入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重点,在讲解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时多多引入生活情境。结合数学教材和实物教学,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细化为可以理解的生活问题[2]。
2.2重视联系生活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生活情境的导入也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际能力,以及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生活情境必须落实到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去。比如,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法则的时候,数学教师就可以以苹果、小红花等实物来引导学生进行运算。学生看着手中的物体进行运算,能够更加牢固地记住运算法则,也能够将加减法顺利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学会购物找零等其他的生活能力。再比如,在学习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等形状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找出自己家中所有的三角形物体,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分享。不同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学习。类似的生活情境还有很多,数学知识本来在生活中的运用也是无处不在的。数学教师应该认真挖掘生活情境素材,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必要的生活情境,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会更有兴趣。
2.3加强数学实践教学
仅仅有课堂上的应用和重视还不够,也要在课堂之外鼓励学生加强数学实践教学,切实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为此,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起学生的实践学习思维,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数学问题。比如,可以让小学生测量房间地板的面积、家里衣柜的.容积等等。这样的生活情境教学法能够使小学生迅速掌握数学操作能力,在自己亲自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并通过解决问题建立起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逐渐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和认知水平。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式的提问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思维。比如,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提问,班费共有100元,给每个学生购买一条红领巾,班上一共36人,每条红领巾2元,那么班费还剩下多少?这种生活情境符合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而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数学教师的安排,为学生的数学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给予一定的帮助。同时,学生还可以积极参加一些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夏令营活动来提高实践学习能力[3]。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知识水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心理,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并且在课堂上注意创设学习情境,课堂下注意锻炼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改善。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五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要求出处:作者:佚名发布时间:-09-15nullnull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一、集体备课制度的指导思想
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备课组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
1、集体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感和创新性,以澄清教师的种种困惑为目的。
2、为了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主讲教师的不足,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因此,集体备课的`程序是:“个人―集体―再个人”。每位教师教学各有所长,个人研究成果各有所专,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1.讲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3.教学方法,讲课艺术,逻辑结构。
4、寻找现行教材与现数教材的最佳结合点。
三、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四、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1、学期初根据教学计划,确定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
2、个人钻研教学内容(义务和现数两套教材,及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优秀教学资源)、手段、方法、学生,提出问题或设想。在每单元教学的三天前,中心发言人填写好“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备课组长组织集体备课会,共同研讨、集思广益。
3.各备课执笔人根据备课组的意见,按照统一的格式,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然后分发到各位教师手中。
4.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并记录在教案后面。
5、集体备课流程图:
海亮外国语学校小学数学教研组
8月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六
摘要: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主要环节,而课堂教学要如何改,改革的着力点在哪里,怎样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这些都是当前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分析我国课改的主要发展历程有利于解放思想、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是小学数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一、概述
从十多年的课改历程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在发生变化的同时,教师的理念和教学方法还存在滞后性,教学质量相对较差。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小学数学课堂改革中没有抓住改革的着力点,使改革没有成效。小学数学课改应秉承着开放的理念,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能更加融洽。总的来说,我国小学整体的课堂教学水平是呈上升趋势的,但是依旧存在低效课堂。有的课堂只顾深度却忽视了适度;有的只管热闹而缺少静思的时间;有的趣味盎然却不够精彩。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数学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我国课改的主要历程
对于我国课堂改革的过程,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抓“双基”阶段
20世纪80年代,教育界就开始提倡抓“双基”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纷纷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以及如何开展基础知识教学方面,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可接受性和系统性要实现两种兼顾,以便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二)教改实验阶段
进行大规模地教育实验,诸如:情感教育、主体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育、启发教学实验等。在这一阶段发生了明显的教与学的转变,即由教师的教逐渐向学生的学转变。
(三)新课改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第二阶段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理念,由“知识本位”转变为“人的发展”转变,并十分注重这一变化。
三、小学数学课改的着力点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受升学率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基本知识的传授,没有重视情感教育的渗透;只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解题结果的教学,却忽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所以,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将数学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上,所以就不得不摒弃旧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要及时转变,从而认清当前“应试教育”的不利之处,也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能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渗入思想品德教育。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认识到数学教材中那些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所具有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强烈。在数学教学中,要坚持贯穿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乐观的性格。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小学生书写规范整洁、严格认真的态度,以及自觉检验修正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敢于竞争的精神。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最强大的学习动力。小学生只有对事情比较感兴趣才会显得主动、积极。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在“趣”上下工夫。
1.注重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是一节课的起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一环节中为了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让学生能兴致盎然地进入新知探究的心理状态中。同时,作为创设情境的方法,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妙趣横生的游戏、引人入胜的故事、促人思考的提问等。
2.研究探讨,保持兴趣。
数学教师导入新课之后,要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让学生有个准备过程。同时要将各种研究材料有层次、有目的的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操作。学生在这个环节基础上,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及见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归纳总结,兴趣升华。
为了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和更高层次的认识,总结课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本堂课的目标达成以及学生的表现,数学教师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法来总结学生的表现,同时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也要学会善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
(三)“灵活”使用教学方式、手段
很多教师认为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每一节课都要以此为教学方法和手段。基于这一情况,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不敢“讲”了,甚至有点“谈讲色变”。但是,这样认为是错误的,因为教学方式的使用着力于“有效”二字。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内容需要以讲授为主,有的则要以探究为主,还有的需要将讲授、探究融为一体。总之,要从教学的有效性出发,做到因内容施教。同一节内容,有的知识需要讲解,有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就能理解,教师就没有“讲”的必要了。建立有效教学实质上就是说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不必跟着新理念盲目的选择教法,而是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以及学生的根本需求来制定教学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数学课堂上,通常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提出都采取单刀直入的方式,如对“因数和倍数”的讲授过程中,教师首先会将“因数和倍数”这个课题名写在黑板上,或是将该节课的课题用多媒体来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就对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了足够的了解。教师应该通过提出问题以及课后练习的设计这两个环节,鼓励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教材,通过教材阅读、学案练习的完成情况,就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疑点和学习中的不足,可以和同学在课前就该问题进行讨论,也可以在课堂上听教师释疑。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小学数学课改工作仍面临很多问题,数学教师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使用教学方式、手段,并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建芳.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j].中华少年,(23).
[2]徐纯.寻找课改的着力点,使小学数学教学更精彩[j].新课程(上旬),(31):22.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七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
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4、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5、做好测试评估工作
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有关概念的归为一类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二、积极落实素质教育
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拼组图形》一课,通过让学生三次动手拼,经历猜测。实践、验证的过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创造了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终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三、参加教育教研活动
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阅读教育期刊,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积极参与学校网络教学的研究,摸索其特点,为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总之,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
回想半年来自己所作的工作,一种说不出的辛酸不停的回荡在我的心理,使得我在总结自己的得与失时,更多的想到的是自己的付出。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八
摘要: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主要环节,而课堂教学要如何改,改革的着力点在哪里,怎样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这些都是当前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分析我国课改的主要发展历程有利于解放思想、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是小学数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一、概述
从十多年的课改历程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在发生变化的同时,教师的理念和教学方法还存在滞后性,教学质量相对较差。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小学数学课堂改革中没有抓住改革的着力点,使改革没有成效。小学数学课改应秉承着开放的理念,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能更加融洽。总的来说,我国小学整体的课堂教学水平是呈上升趋势的,但是依旧存在低效课堂。有的课堂只顾深度却忽视了适度;有的只管热闹而缺少静思的时间;有的趣味盎然却不够精彩。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数学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我国课改的主要历程
对于我国课堂改革的过程,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抓“双基”阶段
20世纪80年代,教育界就开始提倡抓“双基”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纷纷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以及如何开展基础知识教学方面,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可接受性和系统性要实现两种兼顾,以便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二)教改实验阶段
进行大规模地教育实验,诸如:情感教育、主体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育、启发教学实验等。在这一阶段发生了明显的教与学的转变,即由教师的教逐渐向学生的学转变。
(三)新课改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第二阶段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理念,由“知识本位”转变为“人的发展”转变,并十分注重这一变化。
三、小学数学课改的着力点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受升学率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基本知识的传授,没有重视情感教育的渗透;只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解题结果的教学,却忽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所以,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将数学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上,所以就不得不摒弃旧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要及时转变,从而认清当前“应试教育”的不利之处,也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能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渗入思想品德教育。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认识到数学教材中那些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所具有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强烈。在数学教学中,要坚持贯穿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乐观的性格。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小学生书写规范整洁、严格认真的态度,以及自觉检验修正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敢于竞争的精神。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最强大的学习动力。小学生只有对事情比较感兴趣才会显得主动、积极。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在“趣”上下工夫。
1.注重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是一节课的起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一环节中为了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让学生能兴致盎然地进入新知探究的心理状态中。同时,作为创设情境的方法,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妙趣横生的游戏、引人入胜的故事、促人思考的提问等。
2.研究探讨,保持兴趣。
数学教师导入新课之后,要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让学生有个准备过程。同时要将各种研究材料有层次、有目的的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操作。学生在这个环节基础上,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及见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归纳总结,兴趣升华。
为了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和更高层次的认识,总结课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本堂课的目标达成以及学生的表现,数学教师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法来总结学生的表现,同时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也要学会善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
(三)“灵活”使用教学方式、手段
很多教师认为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每一节课都要以此为教学方法和手段。基于这一情况,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不敢“讲”了,甚至有点“谈讲色变”。但是,这样认为是错误的,因为教学方式的使用着力于“有效”二字。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内容需要以讲授为主,有的则要以探究为主,还有的需要将讲授、探究融为一体。总之,要从教学的有效性出发,做到因内容施教。同一节内容,有的知识需要讲解,有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就能理解,教师就没有“讲”的必要了。建立有效教学实质上就是说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不必跟着新理念盲目的选择教法,而是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以及学生的根本需求来制定教学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数学课堂上,通常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提出都采取单刀直入的方式,如对“因数和倍数”的讲授过程中,教师首先会将“因数和倍数”这个课题名写在黑板上,或是将该节课的课题用多媒体来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就对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了足够的了解。教师应该通过提出问题以及课后练习的设计这两个环节,鼓励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教材,通过教材阅读、学案练习的完成情况,就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疑点和学习中的不足,可以和同学在课前就该问题进行讨论,也可以在课堂上听教师释疑。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小学数学课改工作仍面临很多问题,数学教师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使用教学方式、手段,并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建芳.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j].中华少年,2015(23).
[2]徐纯.寻找课改的着力点,使小学数学教学更精彩[j].新课程(上旬),2016(31):22.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九
1.一开学学校就组织了选调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党员示范课、行政调研课、推门课等一系列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还有教师的考核课,通过一课一评,及时的给出整改的意见,以及针对性的有效策略。在听评课的过程中受益很深。如在准备讲课时不是看哪里有名师的教案,或者上网下载优秀的教案,把教案背会上课,而是对于年轻教师的我,第一步先看教参要看这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建议等,第二步看本科时在本单元中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建议等。最后根据自己对本单元本课时知识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已有的认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建议。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双周一下午的数学教研活动,师徒结对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听取师傅的教诲。
3.认真学习有效教学流程,并根据有效教学流程进行上课,虽然还没有严格的按照有效教学流程的步骤一步一步的有效的落到实处。但是通过学习自己已经在原来的教学方法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如教态有了很大的改变,有了一点儿信心,教学语言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重难点的把握较准确了,最起码知道这节课要让学生知道什么,适当的开始找一些方法策略等等,我相信在学校的指导下,会做的越来越好。
4.积极的兄弟学校学习,如到东方实验小学学习主题式教研同课异构等。虽然不是听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就能熟练地应用了,但是也用了一定的影响,教学不是清闲的,只有不断的学习再学习,才能一点儿的进步。
三、存在的不足:
1.虽然学校组织了大量的听课评课活动,也参与了大量的听课,但是在自己写一个闪光点,二个问题,三个策略时还不能严格的按照学校的要求书写。评课时只是参加了关于数学的评课,没有参加其他学科的评课。
2.养成的良好习惯不能一直的坚持,如课前三分钟是我们组在数学教学时养成的一个良好的习惯,但是到放假时就不能很好的坚持。学生的练习量不够。不灵活。
3.在业务学习方面,虽然读了关于教育有关的书籍,如《给教师的建议》,也订阅了《小学数学》,但是我感觉关于学科专业的书籍读的太少了,导致很多时候在把握重难点时不能够很好的把握,更是不能够很好的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4.不能够合理的安排时间,总感觉没有时间做,但是听别人一说,感觉时间原来也是可以有的。只是没有好好的把握安排罢了。
5.不能够及时的坚持每天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不能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
6.讲课的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是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一个好的方法策略不能够坚持的用。
四、今后的打算:
1.从基本做起,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中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挖掘教材,把教参的学习放到首位,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要多听课,多学习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要把握好学校安排的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同时加强学科业务方面的学习,如《小学数学》等专业的业务知识。
2.继续坚持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如课前三分钟,关键在于坚持。
3.继续加强同年级组之间的合作,取长补短,各尽所能,使资源最大化的利用。
4.注重学生家庭作业的督查以及书写的培养。
5.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6.教案的书写,要在如何学,使学生如何学上下工夫,最起码要把握好重难点,要在教参的帮助下最终形成教案,而不是根据某位名师的教案书写。当然要向名师学习,但要选择符合自己的方法策略,符合学生的已有认知。
总之,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使学生因乐学而好学数学,使学生们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十
摘要:成人大专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而同时,数学作为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学科,在大专教学和人才培养中起很大的作用。
笔者在多年的成人大专数学教学中深深体会到:想要做好成人大专数学教学工作的关键是做到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贯彻教学大纲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坚持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坚持理论考核和实际能力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
关键词:成人大专;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是高校大多数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但是对于我们成教学校来说高等数学的内容多,学习难度较大,再加上学生自身的数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好数学是比较困难的。
鉴于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在充分了解数学课时、教材、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坚持从学生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之下,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坚持贯彻教学大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成人大专的学生,一般来讲数学的基础知识薄弱,学习高等数学有一定的困难。
同时,目前的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普通本科基础上的压缩。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基本相同,没有相对于不同专业的针对性。
对于同一个部分的内容大致是采用同一个教案和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缺少对于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生的针对性,这样的结果就会使数学课和专业课处于相分离的状态,二者不能相互契合。
由于学习和将来工作的需要还必须要学好数学这个科目,所以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鉴于我们学校的学生的特点,我想应该坚持从专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仅要改革教学方法,而且要根据专业的不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有选择的进行教学。
这样不仅满足各个专业的需要,而且也考虑到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便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否则古板的教学会使部分学生对数学丧失信心,放弃数学的学习。
所以我认为:首先,要根据专业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对于与专业联系密切的内容要精讲多练,这就要求教师对所讲的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反复的分析,斟酌,筛选和备课,对于重点的内容,要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讲解,并辅导学生进行练习。
不但要讲授计算方法更要讲授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对于与专业联系不密切的而且又较难的内容,可在教师的启发下选学或自学,尽量避免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和教学内容的书本化。
其次,要坚持因材施教,对于学习数学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采取概念式教学,将专业的数学知识传授给他们,同时给他们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学习数学能力比较差的同学,应该采取案例教学与结合实际的方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并且容易理解,并且对于这部分学生要更有耐心,要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不能一味的讲授理论知识,避免“填鸭式”的教学。
同时,要锻炼他们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学会逐渐用数学的思维去处理问题,思考问题,将动脑和动手相结合。
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探索数学这个学科与所学专业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潜力并且引导他们将学到的内容学以致用。
这样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坚持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和现代化教学都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各存在优点和不足。
这就需要我们充分了解他们各自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完善数学的教学。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包括电子教案、数学软件、数学cai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从数学对象的不同侧面,如图形、公式、数值等各个侧面,更完美、更有效地突出数学本质和魅力,对教师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例如在导数的概念和平均变化率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演示图形的变化过程,能够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让知识生动起来,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在学习导数的几何意义时,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割线向切线无线逼近的动画,胜过教师的描述性的语言,而且更容易记忆。
因此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加大教学的信息量,还可以给数学赋予更丰富、更生动的内容。
具体来讲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有:板书规范、直观生动,表达清晰,表现力强,课堂效率高,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便与教师间相互交流。
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学生注视屏幕,降低了教师的感染力,这样就减少了老师与学生间的直接交流与互动,也会造成学生上课时的思考时间不足和教师课后的备课量过大。
传统的教学手段就是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多优点:首先,在传统数学理论课教学中进行逻辑推理时,不仅通过板书可以清晰的给出逻辑推理的全过程,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课堂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其次,教师的主导地位使课堂极具灵活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某部分作以重复讲解,更方便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及时解答。
再次,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融入教师的表演技艺,通过音调的抑扬顿挫,动作手势等活跃课堂的气氛,增加学生的印象,使课堂生动活泼,同学的思维一直跟随着老师的讲课进程。
其不足在于有些复杂图形及变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讲解的稍微清楚,而有时大量的板书会减少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常常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引起了教学效果不佳。
所以,针对于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各自的特点,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针对每堂课的不同内容,将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一些抽象的问题或者是比较难处理的图像表格等可以用多媒体的方式表现出来,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对于一些步骤比较具体繁琐且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则应该采取板书的方式,将详细的步骤随着细心的讲解逐一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的思路会紧紧跟随老师,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取二者之所长,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调动了学数学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二者结合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坚持基础理论和实际能力相结合的考核办法
考试、考核的'目的不仅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更主要的是激励学生找差距、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上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呢?我认为应将理论和实际能力测试结合起来。
在理论考核中,考试命题是关键中的关键,命题的内容决定教学的导向。
命题既要测试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测试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命题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重视基础,突出重点。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整个学习系统的基石,所以其掌握情况仍然是考试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2.注重思想,淡化技巧。
淡化计算及严格的证明推导过程,数学中有普遍意义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应是考试的重点。
3.重视应用,考察能力。
着重测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素质高潜力大的学生在考试中占优势。
4.合理配置,易于测试。
充分发挥考试的检测功能,优化题型搭配,题量不大,灵活的考题并非难题,只是需要思考,要让学生有思考时间。
在实际能力测试中,我们可以采取平时成绩、计算机操作和组织学生以数学建模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来进行。
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责任心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结语
成人大专数学课教学是一个从实际出发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探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使数学能够和每个专业相契合,使每个同学都可以学以致用,这也是数学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朴南德.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的探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2]张凌.高职院校数学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4).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十一
:数学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的词汇,但同时,也是最能够体现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词汇。通过数学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习数学的目的,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数学人文,让数学不再成为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而真正成为学生感兴趣的一门科学。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有所帮助。
: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对于提升学生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很关键的,能够帮助学生储备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理念,提高数学能力,获得数学快乐。本文着眼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有所帮助。
数学核心素养是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也是比较先进的一种培养模式,目前,不管从国内还是从国际,都无法有一个非常具体的解释,这就说明,数学核心素养所包含的东西是非常多的,并不能用一句两句话说明白,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结合,也是数学方法和逻辑思维的结合,同时,也是数学思想和灵活运用的结合。所以说,数学核心素养包含了数学教学中近乎所有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是很重要的。我国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填鸭式的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也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与“用”充分的结合了起来,这是最为主要的一个理念。
例如,我们在讲解四则运算的.时候,不能继续使用题海战术了,可以将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进来,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只有将应用层面上的东西结合进来,才能真正起到教学效果。像我们可以举一个买水果的例子,小明到超市买水果,苹果3元/斤,葡萄5元/斤,桃子4元/斤,荔枝6元/斤,小明一共买了4斤苹果,2斤葡萄,3斤桃子和2斤荔枝,那么,小明需要给收银员多少钱?小明给了收银员100元,则收银员需要找给小明多少钱?第一问:3x4+5x2+4x3+6x2=46元,第二问100-46=54元。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题,每个学生在生活中也确实可以应用到这方面的知识,通过这种方法,就将“学”与“用”充分的结合起来了,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于他们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在数学核心素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数学思想的培养,包括数形结合的思想,等价转化思想,直观数学思想等等,数形结合思想数学教学当中最为常用的思想之一,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学习数学的重要媒介。从狭义上来说,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以数字、字母和图形组成的学科,解题的过程中,数字离不开图形,图形离不开数字,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将数字和图形充分的结合到一起,从而让学生理解更加深刻。等价转化思想,除了数形结合思想之外,等价转化思想也是我们最为常用的方法,等价转化思想,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解决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方法,将复杂的情况转化为了简单的情况,这样,就可以将问题更好的解答。在数学的教学当中,有很多问题比较难以理解,解答起来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将题目的内容做一等价的转化,这样,就能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第三,是直观数学思想。所谓直观,就是让学生的思想能够直接的接触题目,给予他们真正的想象空间和思考时间,教师要解答学生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无论在解题方法和解题策略上面都要需要巧妙的答疑解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数学思想。例如,学习三角形、四边形变化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可以在学生的学习思维基础上不断的引导和启发,对比出图像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学生直观思维的培养有推助作用。
教师和学生要重视活动经验的积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和操作当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例如,在圆形周长的测量时,如果我们一开始不知道计算公式,要测量圆形的周长难度是非常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测量呢?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的模式,教师拿出一个圆形的模型,在拿一根绳子和直尺,要求学生利用后两项工具来测量圆形模型的周长。当学生进入这个情景之后,他们拿着手中的工具,大脑进入高速运转的状态,结合自己以往学到的知识来尝试动手解决这个问题。
一段时间之后,一些学生逐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用绳子绕了圆形模型一圈,并在重合点做好标记,之后,将绳子展开,用直尺测量重合点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圆形的周长。这种方法用数学思想来解释就是等价转化的思想,而数学思想的锻炼本身就是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说,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利用动手实践和操作,结合自己的思考和逻辑来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就积累了他们的数学活动经验,并且锻炼的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合理的问题情景,帮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培养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师要将学与用充分的结合起来,并让学生灵活的运用数学思想,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十二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要求出处: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04-09-15nullnull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一、集体备课制度的指导思想
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备课组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
1、集体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感和创新性,以澄清教师的种种困惑为目的。
2、为了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主讲教师的不足,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因此,集体备课的`程序是:“个人―集体―再个人”。每位教师教学各有所长,个人研究成果各有所专,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1.讲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3.教学方法,讲课艺术,逻辑结构。
4、寻找现行教材与现数教材的最佳结合点。
三、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四、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1、学期初根据教学计划,确定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
2、个人钻研教学内容(义务和现数两套教材,及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优秀教学资源)、手段、方法、学生,提出问题或设想。在每单元教学的三天前,中心发言人填写好“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备课组长组织集体备课会,共同研讨、集思广益。
3.各备课执笔人根据备课组的意见,按照统一的格式,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然后分发到各位教师手中。
4.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并记录在教案后面。
5、集体备课流程图:
海亮外国语学校小学数学教研组
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