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篇一
在琳琅满目的书本中我一眼看中了这本书。对于家书,我的感觉是很陌生的,在我的印象中,我从来没有收到过家人的一封信、一封家书。在当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界,人们的联系往往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做到,口头直述成了绝大多数人的交流的方式。
对于家这个词,似乎很多人都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它。虽说我常在作文中写道“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心灵的创口贴”,“家是冬日里的阳光”,但我自己对家这个词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物质上。家就是包含我们吃喝住玩的一栋房子。而在《傅雷家书》还本书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家是什么样的,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家书的温暖与厚重。
代序是傅雷简述傅聪的成长历程。傅聪小时候其实并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但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极高。后来,他苦心训练,在肖邦比赛上让西洋人对傅聪这位中国人的演奏叹为观止,最后成为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这些平铺直述的语言中我感受到了傅雷的自豪,这是他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孩子。
第一封家书是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讲的是傅聪离家时傅雷一家依依不舍的场面。大家站在火车站台上都哭成了泪人儿,“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得不像样了”笔触极为真实。现在的长辈送晚辈离开,眼里总是充满泪珠的。我切实地感受到了傅雷与妻子对儿子的不舍与思念。可人总是要分别的,千丝万缕的思念只能写成书信一封又一封地来回穿梭。
我记忆深刻的有几封家书是傅雷教儿子怎样快速地学好俄文。傅雷说:“勿野心太大”,“外文总是到国外去念是最快的”。傅雷给儿子一些学外语的经验,并袒露自己小时候不用功的糗事。他说自己“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儿子不要像他一样,鼓励他不要为俄文成绩太低而烦恼。其实更令我感触的是傅雷可以将自己儿时的不用功毫无保留地告诉儿子。在现代大多数家庭教育孩子时,总是让孩子以自己为榜样,把自己说得很伟大,其实是无中生有。可慢慢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无中生有”的毛病全暴露出来,孩子渐渐对父母抵触,失去对父母的信任。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一点一滴影响着孩子。所以说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具很大影响力的。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书香弟子世世代代都是书香弟子,当然也存在着极端例子。
傅雷对儿子的错误行为一定会指出来,哪怕是一个错别字的纠正。傅雷对于儿子的失败没有批评打骂,他一直以良好的心态和耐心教育孩子。傅雷在傅聪第一次失恋后的信中说:“很高兴你又过了人生的一关,古语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历过这一回的痛苦经验,相信可以使你灵智的成长又近了一步,使你对艺术的领会又深了一步,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试问如今哪位家长会对孩子的每一件事都如此上心,连失恋这种小事也说得如此透彻。我佩服傅雷这种对孩子的关心与爱。对于孩子的每一件事都很上心,,就连搬钢琴绝不能自已动手,搬钢琴的绳子留着下次再用这种小事都是叮嘱一遍又一遍。其实大多数家长都能给孩子物质上无微不至的关爱,但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内心。傅雷对待儿子如老朋友一般,在困难时给孩子打气、谈心。很多孩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抵触父母的,但长时间地被无视自己的感受,慢慢的,你我之间的感情就会越来越淡,距离越来越远,最后只剩下一张没有感情的户口本勉强维持着你们的亲子关系。
我时常被书中几句亲切的话所感动,傅雷对孩子说:“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孩子!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和热爱呢?”“在我有能力的时候,你要是喜欢我帮你一些忙,这是对我莫大的安慰”。我鲜少从我父母的嘴里听到过这些话甚至没有,多的总是训斥。但我也知道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我。可与傅雷的那种淳朴而厚重的父爱相比,他们那种方式所表达出来的爱,又似乎略显单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每一封家书都给了孩子莫大的鼓励和安慰。傅雷给儿子的信中表现出真真切切的爱,一字一句都为他的未来做好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傅雷对儿子的信中,时而是有丰富生活经验的长辈,教导孩子,引导孩子;时而是知心好友,推心置腹,无话不说,没有秘密。傅雷对儿子的教育有基本原则: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他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很有一套的。他在家书中的爱超脱尘世,影响了傅聪的一生,更是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或许,每个人都应该去读一读这本书,领略家书的厚重与温暖,品悟大师的思想与境界。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篇二
一、《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和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教子篇,是对孩子教育的文字篇本,也是一部艺术修养读物。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其间的谆谆教导,爱子情深,管教有方。
信中有对儿子生活的嘘问和关心,也有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也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
当我读这本家书,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感到里面有老师的教导,有长者的叮嘱,更有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有不同于很多父母的关爱,有不失被细心呵护的感觉,使人找到了另一种父母之爱,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
平时许多家庭的教育不恰当,家长都没有用心与孩子沟通,没有正当地引导孩子,让孩子步入歧途,最后后悔莫及。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家庭暴力,让孩子身心受到伤害,不但没有使孩子懂事,反而让孩子变得反叛。家长要用合适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家长们应该拜读这本《傅雷家书》。
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以从《傅雷家书》的字里行间中看出来。他身为一个教育家,文学家,自然想要教育孩子成为和他一样的人。他对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都有研究,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使得他培养的对象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后来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
傅雷对世界对人类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告诫“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使读者印象深刻,颇有感言。
读《傅雷家书》你会发现傅雷在每封家书中都不写白字,这既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教育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子做事要认真。你还会发现傅雷是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例如有的信就十分短小,简要地说明用意就好了。在他的绝笔中也可以看出,事物的清单一项一项的,一点也不凌乱,一点也不像出自面临死亡的人。还可以看出他不但治学严谨,而且富有责任心和强烈的爱国和爱子之情。
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为激励儿子时刻保持谦卑,不惧怕孤独,要勇于攀登艺术的止境,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傅雷劝戒孩子要正确面对情绪上的跌宕。
父亲和孩子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子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两代人间的感情永远那么深厚,永远是享用不尽的财富。
欣赏这本《傅雷家书》。它感染我们,让我们察觉到家长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谢父母,它更让我们懂得艺术的欣赏,在生活的处事做人,得到正确的指引。使读它的人们都有所收益。
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感受的是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
我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天底下所有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见,书信交流应该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提升人性的方法吧,遗憾的是现在这样的文字交流越来越多的被电话所替代,如今这样用文字进行深度的心灵沟通越来越少,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二、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现在,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三、《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 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人类的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我们都渴望成功,希望做一番大事业,这就需要智慧的指引。
那么,就从这本书开始吧!它将告诉你所有迈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你打开财富的智慧 之门,开创你辉煌的人生!
四、看傅雷家书,觉得收获很多。我总想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奉献那是一件多么崇高而伟大的事情,同时也会让自己的人生得到更加丰富和更加充实的经历。我现在似乎已经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标,虽然以前是盲目的。其实爱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的内心空虚。只要我们朝着目标努力就会有所收获,我也深知其中的道理。就像傅雷说的也许金钱物质方面不能给予你足够的回报,但是学术和艺术一定会给付出的努力以一个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带来未来生活的无忧无虑,但是它起码可以带给我们心灵的充实。我深信如果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会得到进步和满足。 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爸爸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傅雷家书》百分之百地体现了傅雷的思想。是写在纸上的都是些家常话。他无拘无束,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用不着担心“审查”,也用不着担心“批判”。正因为这样,《傅雷家书》如山间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挚朴。没有半点虚伪,用不着半点装腔做势。《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书中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了,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纵使以如此之大的中国,能够达到此种地步的,未知能有几人,因为这确实需要充足的条件,父亲要学贯中西,儿子也要知书达理,而父子之间更要在相互尊重和爱护的基础上达成充分的默契。 傅雷说他要和他的儿子是最亲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种父子关系啊,他还说恋人和爱人之间也是一种亲密的朋友关系。只有在互相的鼓励和互相的支持下,有着最丰富最真实的心灵的沟通才是最让人羡慕的。我觉得读书真的可以丰富人的大脑让人变得平静。而且文学和艺术,还有音乐都会给我们心灵的熏陶。我们在那里面吸收的养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我现在深知这一点。 其实我一直觉得我对于文字的理解多于对于那些更加直观的东西的理解,当他越是需要人的体会的东西我就理解得越深些,这可能也跟天性有关。在我看来,一切内心地感受都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而越是心灵相近的人越是能够深刻理解和体会。如果心情郁闷了不妨就写出来,等年老了再回过头来读,发现年轻时的心情真的是很难得的阿,而老去的心也不可能再有年少时的感受了。真的觉得人生在世能够得到一个心灵相通的朋友成为心灵的读者是一件非常让人高兴的事情。其实傅雷在信中写的,他的性情激烈,然而他的夫人却能用宽厚和委婉之心体谅,虽然受到了很多的折磨却可以成为思想上的伴侣,这也是傅雷的福气啊!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篇三
家信中汲及到的方面极广,有艺术、思想、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全方面的教育。傅雷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及照顾是他人不可比拟人的。这从信中可见一斑。
每一封家书都体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傅聪的教育及引导,都值得我去细细体会那丝捉摸不透的父爱以及傅雷那其中的文学感悟。“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在傅聪走后的第二天,傅雷就对自己以前对自己儿子所做的行为而感到忏悔了。傅雷从小就受到严苛教育,长大后也同样地用他以前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傅聪。儿子走后,傅雷才深感自己教育的不足,虐待了儿子。他在信中诚恳地对儿子诚挚的道歉,这对于一个受中国文化熏陶下的父亲是很难得的。
傅雷曾告诫傅聪,“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他告诉儿子,人生是充满曲折的,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在成功时,我们不能太过得意;在失败时,我们也不能太过失落,要把持好一个度。以达观的心态坦然地面对人生中的起起伏伏,不被成功所迷惑,不被失败所打倒。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他也如同傅雷一般,总是扮演着严厉的角色,甚至有些不近人情。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才发现父亲并不是我想象中,对我动不动就是非打即骂,父亲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自有他的道理。他的爱不像是母亲那般汹涌,而是如同小溪般涓涓细流。在这一刻,我读懂了父亲。
父亲的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只有我们认真体会才能知晓其中的浓厚。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篇四
看过全文,犹如跟傅雷老师对话一样,一个生动形像的傅雷展现在眼前,似乎傅雷就是我的父亲,在对我进行谆谆教导。对傅雷老师最深的印象,就是傅雷老师的爱子情深,管教有方。以前我曾经看过刘庸老师写的《肯定自己》,也是对儿子的告戒,从字里行间里面体现出了刘庸老师对儿子的疼爱。两本书表现的都是对儿子的疼爱以及管教的方法。而他们本质上却有不同的地方。《傅雷家书》告诉我们的是怎样把握自己的心态,怎样把自己的学业、事业发展完善,而《肯定自己》告诉我们的更多的是开放的思想,以及独立的观念。
接触傅雷老师的《傅雷家书》我就体会到了,一种中国传统的但又包含先进的思想。我很欣赏傅雷老师告诉儿子的学习的方法,但我不是很喜欢傅老师对儿子情感的宣泄,与刘庸相比,傅雷明显得比较含蓄、保守。
从书中我体会了父母对我含辛茹苦的养育,他们辛辛苦苦的工作,为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在一个舒适的场所学习,用功努力,能为将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他们辛苦了!而我们还总是不懂道理,逆反的心理一天比一天强盛,置父母的苦口婆心于不顾,一意孤行。其实到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没有才能、水平,以后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其实,说白了就是没有学问,哪能挣得钞票?没有钞票又能从哪吃饭啊?我想,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努力学习,回报他们!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感悟如何写
《傅雷家书》顾名思义是傅雷所写的一封封家书,是给傅雷的一封封家书。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傅雷与傅聪谈论艺术与人生,为傅雷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
在我阅读这本书时,我被傅雷父子的情谊深深打动,身为父亲的傅雷为了弥补爱子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诸多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日渐陌生的因素,不顾重重的困难,坚持给孩子邮寄相关的书籍;傅聪忙于演出、练习而时常熬夜时,傅雷常劝傅聪劳逸结合。这些极为普通的行为饱含傅雷对其子的爱,使身在国外的傅雷不会因对父母的依赖而放弃学习工作。
傅雷与傅聪一起讨论艺术,询问傅聪的感想,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教导傅聪遇难事不要放弃,多虚心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成功时保持虚心,失败时保持信心,这些因素都造就了傅聪的成功。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着比过去更好的条件,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我相信,即使没有父母的告诫我们也能在生活中时时刻刻警醒自己,为创造美好的将来而努力。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篇五
家,是在风雨席卷大地的时候一个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在现实中处处碰壁时候的一丝慰藉。读了《傅雷家书》——这本充满亲子之爱的书。我感受到了亲情之伟大,之绚烂。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45年至1966年间写给孩子们的书信,每一封信都充满了傅雷先生的“拳拳父爱”。父子之间谈艺术、谈人生、谈道德、谈做人,开拓我的眼界,使我受益匪浅。
读了这本书,我打从心底里,羡慕傅聪有傅雷先生这位父亲,感叹于这伟大的爱。他们之间没有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坦率得像个久别重逢的老友——从艺术中的精神世界聊到物质需求,从做人的基本道德谈到中外的世事,可以促膝长谈个天南地北;推荐书籍、推荐汉代石碑上的刻画,共同欣赏人类的智慧。
作为艺术家,傅雷自然阅人无数、阅历广泛。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同时,他也敏锐地意识到,人们对傅聪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傅聪自认为事业、生活一帆风顺的时候,父亲用一句叮咛,敲响儿子心中的警钟。
“孩子,这些话千万记住。爸爸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些。”
读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眼前模糊的文字中,浮现出了无比熟悉的画面。
“八面玲珑而立于乱世。”郦道元的父亲奄奄一息,卧于病榻上告诫儿子。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朱自清的父亲依依不舍,立于人潮中嘱咐儿子。
“作业按时交,上课认真听讲。”我的父亲不厌其烦,站在车窗边叮咛着我。
让我们听听父辈的叮咛吧,蓦然发现,父爱无处不在。它一直伴随着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一路奔流,从未断歇。
从古至今,皆说父爱如山。可我却想,父爱,未尝不可是那淙淙流水,用那温情的叮咛,将我们温暖环绕。它伴随着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一路奔流。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篇六
那天偶然看到了一本书《傅雷家书》,是关于父母写给儿子的家信的。其实看到这本书时,我很惊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选这本,人们都说世上最伟大的是母爱,其实父爱也同样的伟大。
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别人不同,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又多交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是啊!儿子变朋友,做父母的谁能不高兴呢?有的父母管教儿子很严厉,只把他们当做一个能够带给他们荣誉的人,却没有想过,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而有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很关心,不仅仅是学习上,在生活上都关心的无微不至,会经常和孩子拉拉家常,说说悄悄话,诉说诉说心里的苦。傅雷的儿子应该对他是心存感激吧。如果没有他父亲的话他,或许他不会有接触艺术的机会;如果没有他父亲的话,或许他不会知道什么是钢琴;如果没有他父亲的话,或许他就不会有机会出国留学!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傅雷和他的妻子写给儿子的,他有封信是这样说的,“别老说时间不够,首先要从日常生活的琐碎事情上,特别是梳洗、穿衣等等,那是我几年来常嘱咐你的,节约时间。挤出时间来!要不工作,就痛快休息,切勿拖拖拉拉在日常猥琐之事上浪费光阴。”在那时,他的儿子在外留学,问他关于时间的问题,而傅雷看到儿子的信后,本来想让妻子写的,可是怕儿子不会理解,就拖着生病的身体,起身写信给儿子,想让儿子知道时间是宝贵的。这样也不难看出傅雷对他的儿子的爱,是非常深的。
傅雷是一位艺术家,他的儿子是学钢琴的,在这本书中也提到了关于钢琴的学问,傅雷还和他的儿子探讨了老师上课的问题,他和儿子说某某上课不合理,还会和儿子说说英文。在儿子出国留学前,傅雷夫妇没有说什么,只是在儿子走后傅雷妻子的眼睛都肿了,他没有和儿子说他有没有哭,他只说对儿子有愧疚,我想那是因为他在儿子小的时候是很严厉的对他吧!
通过严父这个形象我看到:革命先辈为了中国的新一代,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都是革命战士们的功劳!“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原来不知道什么意思,现在知道了。国家,是我们共同的,不是个人的,写了这篇,这代表了我的心意!
中国,我的母亲!您赋予我生命,我没有什么好报答您的,只能通过文章来表达我的情感!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篇七
风雨中他为孩子撑起一把大伞,迷茫中他为孩子指引着方向,坎坷中他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他就是父亲傅雷,父爱是一条小河缓缓流淌在我的心间,父爱是一座山,让你的心灵永远不受摧残;父爱是一门艺术,耐人寻味而又回味无穷。
而傅雷先生几乎将这一点做到了完美。严师,慈父,益友,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父母能做到的他几乎做到了极致。
傅雷先生对孩子的爱是一条河,是一条书写沧桑而且无言的河。这条河,流淌在傅聪的血液里,伴随着他走过生命的全程。所有的幸福、悲苦与烦劳都充斥在这条河中。这条河,流过了他的无知、青春;流过了他长大成人;流过了他对社会的认知。傅雷先生常指导孩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
这潺潺不息的小河,这水的爱,是在竭其所能,滋养着万物,父亲的爱,不仅在滋润我们的生命,还用他们坚强的臂膀竖立起一座屹立不倒的靠山!
山是高大的。因为是山,所以父爱坚强勇敢。山是沉默的。因为是山,所以父爱默默无闻。山是朴素的。因为是山,所以父爱朴实慈祥。山是崎岖的。因为是山,所以父爱没有修饰。山是高大的。因为是山,所以父爱坚强勇敢。
在日常生活中,傅雷先生将对傅聪做人的教育寓于立
身行事、待人接物的家庭生活之中,遵循了“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的信条。诸如穿衣、吃饭、站立、行动、说话这样的生活小事,傅雷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傅雷抓住孩子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把做人的教育贯穿在孩子能接触到的、易于理解的日常生活之中,逐步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加深孩子道德情感的体验,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这些做法、使傅聪从小就身心健康,举止端庄,为傅聪长大成人后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
而当成年后,儿子面对感情的选择,他竟也不失时机的帮助,而当他们成家后,他有叮嘱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
傅雷对孩子的爱不光是河,是山,更是一门艺术。其实,我的父亲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伟大。我的父亲也是经常为了生计,为了我的学习更进一步,为了我能拥有好成绩,使得自己的头发都白了,呕心沥血,这才是真正的伟大傅雷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对子女全身心地爱,使得他的子女得以健康的成长。其实父爱的深沉与厚重就蕴涵在平淡如水的现实生活中,只有用心去品味才能感受到,并通过这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艺术读物让人们真正读懂父爱、人生!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篇八
该书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家常话,感情深切、自然,令人动容。简单的语言和心平气和的姿态,让我感受到作者那颗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心。再极致的人生算法都不如爱,溢于字里行间的亲情就是尘世里最美好的相守。
“你知道我们很想知道你的饮食起居,住的屋子、寒暖、床铺等等零星事。”“维他命b每顿三粒,维他命c每天二粒,勿忘为要。平日可多吃牛油。”“为了争取睡眠时间,希望尽量逼逼自己,把刷牙及大便时间减少。“睡眠八小时,对你恐不足,最好争取洗脸时间,多睡半小时。”“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在信中,经常看到这位慈父对于诸如此类琐事的耐心嘱咐。作者对孩子的爱和期望都化作书信里那些不厌其烦的“提醒”和“啰嗦”。
原来,父母的啰嗦就是对我们无悔的爱。
看到这些细节,我懂得了许多,更了解了父母。曾几何时,父母也是这样反反复复地叮嘱着我。可当时那颗叛逆的心,总是存在着分歧。一而再再而三的反驳、叛逆,导致父母为我操碎了心。在此,我忍不住想说,《傅雷家书》,谢谢你,谢谢你让我更加懂得父母的爱。“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份沉甸而又深远的爱,就在琐碎的生活里,就在父母不厌其烦的“啰嗦”里。
“回信时把此信放在旁边,则可逐条回复,不至于忘了这个或那个。”“最后,还要传令嘉奖你一件事:这次来信也报告了日常生活,我们特别感兴趣,而且也更加放心了。”“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日常琐事要做的neat,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对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看吧,畅所欲言的友谊以及贴心的引导在这对父子之间弥漫。
另外,对于为人处世以及工作的方法,信中的耐心引导重于直接说教,更多的是建议。体现了父子之间平等的话语权,更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彼此间可以娓娓道来。例如,“你即使对自己要求很严,并无自满情绪;但因为了解的多一些,自然而然容易恃才傲物,引人误会。我自己也有这毛病,但愿和你共同努力来改掉。”“你有许多毛病像我,比如急躁情绪,我至今不能改掉多少;我真着急,把这个不易革除的脾气传染给了你。你得常常想到我在家里的自我批评,也许可以帮助你提高警惕……”父亲在自省的同时,更多的是给予了尊重。
现在的我们,刚好是最好的“岗位”。父母眼中,“翅膀硬了的”那个少年,然而仍有父母爱的“啰嗦”陪伴。孩子眼中,那棵能够“乘凉”的大树,任凭大风吹都是孩子可依赖的港湾。学无止境,用在这个地方最合适不过。学做父亲,学做子女。向作者学习,随着孩子的长大,自己也在不断的改变着。《傅雷家书》给我的感想远不止这些,然而,我的思维却只能探识到这些浅显的思考。它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位知心挚友,一位人生路上的导师。
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耐心、细心、耐心的呵护,我们才得以蜕化掉酸、甜、苦、辣中的人生青涩,逐渐成长、成熟。此时,父母已至暮年。不得不说,陪伴是一场马拉松。回望过去,温故知幸福。无论父母与子女,还是子女与父母,都在无时无刻的演绎着尘世间最美好的相守。只是,大多时候我们还处在不自觉状态。愿我们永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也愿我们及时珍惜,在飞逝的时光中多留一些欢乐。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篇九
轻轻合上书,品味着书中诗般的文字、真挚的情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傅雷家书》虽说只是一部傅家书信的真实记录,但是通过这些飘洋过海,飞越大陆的书信,把千里之外的儿子与牵挂他的严父,亦如挚友,还有无微不至的母亲之间的情感紧紧相连,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不禁热泪盈眶。
楼适夷说过:“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没错,透过家书,父子二人对艺术深入的探讨中,饱含父爱的关切。他为了儿子,从小聘名师教他钢琴,后来又送去波兰深造。儿子不断学习,父亲不断翻阅古今音乐典籍,从诗词歌赋到古典浪漫时期的经典,为儿子提供最恰当的建议,有多深的父爱,才有如此伟大,这才真是呕心沥血!这也就能明白傅雷家教多么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多么热切,他创造了无法达到的神话。从他对傅聪的指点中对我有很大启发:练习往往只是第一步,迈向成功必须靠理想和思想,灵魂便在其中。肖邦能在傅聪的琴键上重生,不是年复一年的磨练技巧,而是精神上的一致。“头脑是一切的总指挥。”
“美的音质来源于心的感受能力。”中国古典文化给傅聪以极大的帮助,常常捧一本书,品味五千年文明,欣赏汉唐风韵。人生活中不作文/仅仅有疲惫、劳累,更有诗意,使人开朗,给人以奋斗勇气。傅聪曾说:“诗词在手边越读越爱它们,也越爱自己的祖国,人在他乡,心永在家乡,永在中国。”这与傅雷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学艺术在于为人民服务,做人、做教育家,给他人经验、借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就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拥有一颗真挚的心,才能撑起人生的境界,故赤子永不会孤独,没有鸢飞戾天之心,便不会失落,以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积极面对世间百态。”傅氏父子不断进步,至死也铭记于墓碑上。永留于心。
傅雷总害怕儿子成名后高傲自大,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儿子谦虚做人,严谨做事,心中要有人格的尊严。傅雷夫妇的心血体现在傅聪的一言一行上。几年前,在西安音乐厅偶遇傅聪先生,看到先生在后台准备演出,与书后照片相似,我一眼便认出了他,举止儒雅,举手投足间溢满了的是教养,虽只是看到先生的侧影,但对傅氏家族的敬意油然而生,也不禁感叹傅雷教育的'成功。
傅雷家书,伴随一生,带来的收益存于心里,即使傅聪没见到父母最后一面,但家书勾画出了他们的真情,“润物细无声”,合上书本,回味这些家书,对我做人、处事、立身具有极大的教育启示,受益终身。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篇十
《傅雷家书》以将父子之间来往的书信编集成书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做人的道理,对于国家的热爱以及父子之间的亲情。
在儿子傅聪遇到瓶颈的时候,父亲傅雷会教导他,鼓励他;在傅聪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傅雷会给他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
或许父爱不如母爱那般温柔甜蜜,但却总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炽热深沉的关切之情。无论傅聪身处何地,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傅雷永远都会与他在一起,用文字来支持他。
尽管如此,傅雷却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把亲情放在第二。读了《傅雷家书》,可以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了解了傅雷不仅在艺术造诣高深,还在生活对朋友爱惜尊重,政治上关心国家发展。
他如益友、知己般与儿子平等探讨艺术的多个方面的个性特征,并且还能从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中获得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体会父母之爱。
我们的父母也如傅雷那样,对我们有着一颗期盼之心,希望我们成人成才,也有一份浓浓的、毫无保留的爱。明白了父母的关心,我们才会更努力学习、为了不负这份期望而成人成才!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篇十一
山水相隔,断的是梦中人的音容笑貌,断不了的是彼岸人缠缠绵绵的情思。
一封书信用了半年的积蓄,漂洋过海的来传情。纸上带有墨香的字迹写的是绵柔的心,述的是婵婵的情。
在这个高速的讯息时代,很少有机会再去盼望轻轻薄纸,片片话语的信。现在,短短几秒也能与远在大洋彼岸的人就会互通音讯。同时,千篇一律的字体,不够规整的格式却让人有所缺失,失掉了当年翘首以待的心情。
《傅雷家书》不像小说那样让人想废寝忘食的读下去。通篇都是对子女与儿媳的思念甚至懊悔,以及开导。人总是在失去后才会珍惜。当我们离开至亲至爱亲朋好友,才会思念他们,反省与他们犯下的过错。家书不是艺术品,只是父母对儿女絮絮叨叨的话语,读起来就会想起自己父母数落我们时的画面,亲切又大同小异。
傅雷和儿子都从事艺术,在那个时代。一场错误的严重左倾的“革命”,使艺术文化深陷。傅雷一家也必定受到了严重又不公正的打击。但在信中,傅雷仍不忘教育儿子爱国的坚毅精神,还有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赞美,对盲从盲信的无知者的批判。
总是千里相隔,又是万里传音,用的是笔墨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