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实用8篇)

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1 10:30:07
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实用8篇)
时间:2023-10-31 10:30:07     小编:BW笔侠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篇一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张定宇自己还是一位病人,10月他被确诊为患有渐冻症,在新冠袭击武汉时,张定宇隐瞒了病情,也无法照顾已感染新冠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颁奖词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适用话题

职业担当,使命责任,小我与大我

陈陆:男儿付死生人物事迹

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当天,陈陆带领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2665人。在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救援队员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陈陆英勇牺牲。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看望并慰问了陈陆等牺牲同志亲属。习近平说,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都会崇敬他们。每当危难时刻总有英雄挺身而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

颁奖词

最先出发,最快抵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个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灿烂的霞。

适用话题

危难,家国,挺身而出,忠诚担当,舍己为人

张桂梅:素心托高洁人物事迹

63岁,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学校建校以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颁奖词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适用话题

教育强国,改变命运,甘于奉献,关爱女性,人生价值

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炊香万灶烟人物事迹

万佐成和熊庚香是一对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妇。他们年过六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间露天厨房。从起,这里也是一间共享“抗癌厨房”。万熊夫妇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是能让病人吃的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他们还经常开导、帮助病人,让大伙感受到家的温暖。

颁奖词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适用话题

乐观向上,助人济世,对抗病魔,人情温暖,陪伴相守

王海:为国击豺狼人物事迹

208月2日,94岁的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在北京逝世。王海在抗美援朝作战期间率领人民空军年轻的第一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敌机9架。因功勋卓著,该大队后来被命名为“王海大队”。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至今仍陈列着一架绘有9颗红星的米格-15歼击机,这就是王海当年驾驶过的功勋飞机。

颁奖词

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开火。空中的尖刀,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是战士们的巡航坐标。

适用话题

忠诚爱国,民族尊严,敢于斗争,英勇顽强

汪勇:芳草递春风人物事迹

35岁,湖北武汉顺丰快递员。武汉抗疫最前线的金银潭医院就在汪勇的服务区。年除夕晚上,汪勇得知金银潭医院的护士约不到车回家,在线求助。他就说服家人,赶到金银潭医院,把护士送回家。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他就发动朋友圈来帮忙。出行问题解决后,汪勇又多方联络,让便利店再次开工,解决了很多医护人员的用餐需求。疫情期间,汪勇专门建了一个医护服务群,只要医护人员在群里喊一声,汪勇和他的志愿队就会出来搞定。

颁奖词

没有人能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你重装上阵。八方统筹,百般服务。你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

适用话题

平凡,奉献,团结,责任,勇敢,为他人着想

谢军:北斗灿繁星人物事迹

61岁,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2020年6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这代表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谢军担任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在北斗三号卫星研制过程中,谢军团队创造性地实现了卫星批量化生产,仅用1年零14天的时间,将19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航天发射史的新纪录。

颁奖词

滴答,滴答,中国在等待你的回答。你的夜晚更长,你的星星更多,你把时间无限细分,你让速度不断压缩。三年一腾飞,十年一跨越。当第五十五颗吉星升上太空,北斗,照亮中国人的梦。

适用话题

使命担当,创新,民族复兴,时代发展,追梦

叶嘉莹:蕴玉抱清辉人物事迹

94岁,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教授。70年来,叶嘉莹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她不仅精于传统诗词学,而且融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相对于前辈学者,她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过去几年,叶嘉莹陆续将自己的全部财产3500多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颁奖词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适用话题

古典文学,优秀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研究,守候文明,教育发展

毛相林:山路得康庄人物事迹

61岁,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43年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毛相林打通绝壁、誓拔穷根的事迹传遍了全国各地,赢得了人们广泛赞誉,他也陆续获得“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等荣誉称号。

颁奖词

绝壁上打响了抗争命运的第一炮,山坡上种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认命,你这硬实的汉子,终于带着乡亲们爬出这口井。山到高处你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

适用话题

奋进担当,脱贫攻坚,实干精神,心系乡村,甘于奉献

国测一大队:山河功业存人物事迹

国测一大队自1954年建队以来,坚持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他们徒步行程6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00多圈,他们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绘出祖国的壮美蓝图。国测一大队的历史,就是一部挑战生命极限的英雄史。,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邵世坤等6位参加首次珠峰测量的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充分肯定他们爱国报国、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颁奖词

60多年了,吃苦一直是传家宝,奉献还是家常饭。人们都在向着幸福奔跑,你们偏向艰苦挑战。为国家苦行,为科学先行,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你们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猎猎风旗。

适用话题

苦干实干,奉献,追求真理,爱国报国,勇于探索,薪火相传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篇二

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创业 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贼有未曾经我缚,事无不可对人言。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篇三

【简历】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

【获奖名片】誓言无声 闫肃:

【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2 刘盛兰

【简历】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

【获奖名片】崇仁厚德

【推选委员评价】 陈雨露这样评价他:“走过古稀,走过耄耋,老人没有更多的言语,独以无声的行动有力诠释着一个伟大民族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吴孟超说,“正是这份爱心,这份执着感动着身边的人。”

【颁奖词】风烛残年,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3 陈俊贵

【简历】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

【获奖名片】心比金坚

【推选委员评价】 义薄云天是对陈俊贵最好的评价 黄宏:一句嘱托守护了一生,

【颁奖词】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4 段爱平

【简历】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

【获奖名片】一秉至公

【推选委员评价】 于丹:“很多中国乡村的变化,成就在基层村干部的手里,段爱平就是这样一位村干部。这个嫁过来的媳妇,把自己当成了返底村的女儿,扛起了返底村的希望,她就是返底村的底气,她兜住了人心的底。” 陆小华:“村委会主任可能是中国最小的官,段爱平的当法,是把身家性命捆一起,为村民做事。她虽不识几个大字,胸中却有大义、大理。

【颁奖词】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扛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

5 沈克泉、沈昌健

【简历】3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

【获奖名片】梦想天开

【颁奖词】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6 格桑德吉

【简历】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

【获奖名片】格桑花开

【颁奖词】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 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7 胡佩兰

【简历】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

【获奖名片】秋兰为佩

【推选委员评价】 面对胡佩兰 我们只有敬佩

【颁奖词】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8 姚厚芝

【简历】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

【获奖名片】寸草春晖

【颁奖词】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9 方俊明

【简历】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

【获奖名片】克明俊德

【推选委员评价】 推荐他是因为他饱受委屈 余秋雨:不被理解的高尚行为

【颁奖词】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们知道,你早已站立在所有人的面前。

10 龚全珍

【简历】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

【获奖名片】松筠之节

【推选委员评价】童年:只有心中盛满人间的真情,头脑装满天下的道理,才能通达真理的意义。一位忠于爱情,深明大义的老人,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才是伟大的人生。

【颁奖词】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寻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特别奖:《感动中国》还向中国载人航天十周年的中国航天人群体表达了年度致敬。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篇四

1.张超颁奖辞:那四点四秒,祖国失去了优秀的儿子。你循着英雄的传奇而来,向着大海的方向去,降落,你对准航母的跑道,再次起飞,你是战友的航标。

2.秦玥飞颁奖辞: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

3.支月英颁奖辞: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4.王锋颁奖辞: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5.青藏铁路的建设者” 颁奖词: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的时候,高原上的雪山、冻土、冰河,成群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

6.杨振宁颁奖辞: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7.顾诵芬颁奖辞: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8.(誓言无声:黄旭华)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9.(崇仁厚德:刘盛兰)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10.(心比金坚:陈俊贵)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篇五

新学期伊始,学校就安排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

我们看着大屏幕,凝神聆听着解说词和颁奖词,眼前的一个个感动人物的事迹,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感动不已。

通过观看视频,让我们更加直观地学习了爱国奉献的民族精神和乐于奉献、助人为乐的人生价值观。

许多同学表示,他们一定会化感动为力量,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做更多的感动他人、感动父母、感动校园、感动社会的事情。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篇六

新学期伊始,学校就安排我们观看了《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

我们看着大屏幕,凝神聆听着解说词和颁奖词,眼前的一个个感动人物的事迹,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感动不已。

通过观看视频,让我们更加直观地学习了爱国奉献的民族精神和乐于奉献、助人为乐的人生价值观。

许多同学表示,他们一定会化感动为力量,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做更多的感动他人、感动父母、感动校园、感动社会的事情。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篇七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可以说,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相比每年固定引发全国吐槽的“春晚”,它在“苛刻”的民众中间,获得一致好评。它表明中国的民众其实并不苛刻,中华民族赖以传承的那些固有的美德,也从来没有过时。它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春晚”.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可以说,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

因为爱祖国,有了“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跟随将军丈夫回乡务农、扎根并奉献农村一生的龚全珍以及中国航天群体;因为爱他人,因此有了坚持捐款17年的九旬老人刘盛兰,以及因见义勇为高位截瘫29年、委屈艰辛而无怨无悔的方俊明;因为爱乡亲,因此有了贴工、贴钱、贴命的基层村支书段爱平和大学毕业回到大山深处守护教育梦的门巴女儿格桑德吉;因为爱职业,因此有了98岁高龄依旧工作在第一线的“良心医生”胡佩兰;因为亲情之爱,有了身罹绝症,为了孩子的未来苦绣《清明上河图》的姚厚芝。

爱,超越年龄、超越阶层、超越民族,在这些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普通人身上折射出光辉,它是人类最美的语言。镜头切换到现场,每位人物的出场都能收获观众的眼泪,这是爱对爱的共鸣。

爱还可以传承。“传承”即便不是今年感动中国人物评奖活动特意为之的主题,也使它较往年的晚会更有了厚度。当我们看到90多岁的刘盛兰老人老有所养,当我们看到残疾的方俊明背后的母亲和女儿,当我们看到儿子沈昌健对父亲科学梦想的继承,当姚厚芝年幼的儿子那样动情地说出“我爱你”,我们不仅能够理解现场的眼泪,还收获了对社会的信心。

当然,“感动人物”毕竟只能选出十名,而且,可能需要兼顾一定的代表性。其实在票选过程中,还有更多平凡的人用他们的行为感动了我们。他们也许就在我们身边,或许就是你和我。

都说中国梦,中国梦其实源于每个人普通的梦,关键在于有爱,在于坚持爱、传承爱。

是,爱需要传承。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的明天会截然不同。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篇八

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的真相。她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和她相伴的是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她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的力量,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谎言,面对罪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史提供了注解。

1995年,王选很偶然地了解到:第一届有关731部队的国际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两个日本人在会上报告了他们去浙江义乌崇山村调查731细菌战引起鼠疫流行的情况。而义乌崇山村,正是王选父亲的家乡,也是她曾经下乡插队的地方。这让王选想起小时候,听父亲讲述13岁的小叔叔被鼠疫夺去生命临死前的悲惨情景。父亲痛苦而恐怖的神情,让她难忘。

王选觉得自己应该参与这件事,为家乡的父老做些什么。为此,她放弃了留学美国计划,辞退了英语教师工作,执着地走上了对日诉讼索赔之路。同年,王选带着两名日本学者一年数趟前往义乌崇山村调查取证。就这样从一个村开始,挨家挨户调查当年日本细菌战受害的农民,进而发展到整个义乌,然后是宁波,再就是江西、湖南……从1995年到1999年,王选多次辗转在这几个地方,即使发起了诉讼,依然坚持调查下去。

1997年她被推举为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h·哈里斯曾评价说:“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中国女人,就可以让日本沉没。”

父辈的经历深印心中

1952年8月6日,王选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小时候从父亲口中得知,他们的祖籍在义乌崇山村。也是父亲一次次地向孩子说起祖辈的经历,王选这才对历史有了切身的感受。

1942年的一天,一架钢铁怪物从村子上空掠过。当地居民提心吊胆了好几天,之后人群中就开始出现传染病。

不知名的疾病很快肆掠开来,400多名村民走向死亡,王选的家族内也有8人相继离世,她13岁的小叔也未能幸免。

每当父亲说起这件事,表情总是伤心又气愤。而这一切,都牢牢地印在了年幼孩子的心底。

1969年,一句“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让17岁的王选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崇山村劳动。

但年轻人的关注对象往往更迭较快,当时的王选并没有深究,她很快开始在意要如何在青春抛洒的地区生活。

1977年高考恢复后,喜出望外的王选和不少知识青年一同考上了大学。不同的是,大学毕业后的王选又回到了家乡小山村,当了一名教书老师。

教学期间,曾经的小姑娘结了婚,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也继续在学习上充实自己。

1987年,由于丈夫的工作原因,王选与丈夫前往日本生活。期间,这位来自中国的女教师专心学习,最终进入了日本筑波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

而在顺利拿到硕士学位后,她又进入了丈夫所在的公司工作,拿着高额的薪资,生活幸福又美满。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1995年,王选无意间看到一篇关于中国召开731部队国际研讨会的报道,其中多次提到了自己教书8年的家乡崇山村。

也是这份报道的出现,打开了王选封存的记忆——父辈常说起的,有关小叔的故事,家乡遭受疾病折磨的老人。

思绪一旦打开便再也无法收回,她费尽心思找到当时要去往崇山村调查的两名日本人,并与其取得联系。

她说自己正是来自于他们要去研究的崇山村,而且自己精通当地方言、英语和日语,可以帮忙翻译并协助调查。

紧追历史,努力十年

和日本调查员见面的时候,王选似乎一下子就找到了那么多年来,自己学习日语,来到日本留学,了解他们的语言和文化的意义。

可随着自身对细菌战的了解以及随后回到家乡的调查,她再也无法平静下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战争,侵入我国领土。因为国土面积小,资源后续力量不足,他们的医学博士石井四郎提出使用细菌作战的想法。

这一提议立马得到了日本高层的认可,多支日本部队进入中国开始研制细菌武器。

1933年,哈尔滨东南方的平房小镇,专门研究细菌武器的秘密部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出现了,他们就是那个恶魔的“731部队”。

731部队为了加快细菌的研制,开始用中国人进行惨无人道的活体实验。将注射了细菌病毒的食物拿给村民们吃,设计毒气房,实行活体解剖等。

毫无人性的实验把那个地区化为了人间地狱。而恶魔们很快就建立起一条高效的“病毒生产线”,每个月都大量产出各种致命毒菌。

而这些毒菌立马就被投入使用,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里,大规模的细菌战总共发动12次之多。

他们曾在中国的20个省市及63个地区投毒,总计伤害中国民众27万人之多,而后续通过细菌传播造成的死亡更是不计其数。

“日本人来了,脚就开始烂了。”因为细菌战一辈子都被炭疽病折磨的老人就是这么形容的。

从1995年末开始到1997年春天,王选一直与细菌战的受害者保持联系。很快她被大家推举为“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团”的团长,经常往返于两国之间。

这场国际诉讼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十年,她不是在倾听受害者口中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经历,就是在为了研究细菌战进行相关的调查。

而她又得到了什么结果呢?10年里,中国原告去往日本多达42次,站上法庭28次,王选独自出庭就有18次。

期间老人们的出行开销,都由王选一个人全部承担。她睡着最便宜的旅馆,住在简陋的办公室里苦苦坚持。

王选的想法很简单,她要让真实发生的事被承认,让历史不被掩盖,也对受害者,受害者后人有所交代。

曾在一次庭审上,东京地方法院的法官说,731部队确实做了错事,他们违反国际公约危害了他人,但这个部队已经受到了惩罚。

如今的中国没有权利索要赔偿与道歉,王选个人也不配。

仇恨可以忘却,历史永不磨灭

但真实情况是这样吗?731部队所受到的惩罚,仅仅就是解散了而已,当年地狱部队里的有些恶魔依旧逍遥。而中国境内,因为病毒而失去生命的人不知凡几。

王选曾在面对法官时说过,自己站在法官的面前,不代表中国,也不代表任何集体,他就是一个人,一个受害者亲属。

她要施害者承认自己的错误,积极调查当年的真相,还他人一个公道。因为害人者就应该道歉,而不是极力狡辩。

一次次的败诉使得王选疲惫不堪,她经受了不小的舆论压力。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个当初幸存下来的老人回归尘土,时间越来越紧张,可诉讼结果并未有任何进展。

想着当时不少老人因为炭疽病而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王选又开始四处奔走,组织成立了细菌战受害者协会。

协会开始宣传幸存者的现况,并向社会募集捐款,为老人们提供救援。2014年秋,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学分会专家组,找到了解决了因为炭疽病造成创面难以愈合的问题。

20位患者老人免费入院治疗,其中8人很快痊愈出院,其他老人也在积极治疗。看着老人们眼中流露出的希望和笑意,王选感觉似乎什么都值得了。

由于王选的努力,国际上越来越多的部门开始关注这件事,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日本正视历史,承担责任。

时间飞逝间,总能改变很多事,但历史的沉痛不会被忘记,历史的印记也不会随光阴而消散。隐瞒的秘密终将被揭露,犯下的罪行终将被清算。

就算时代的见证者越来越少,活着的人也不会忘记曾经受过的苦难。仇恨可能随着时间的而淡化,但让历史有据可考,为前人遭受的不公发声,也是需要有人做的事。

许多人说,中国人应该忘记仇恨,开始新的生活。但遗忘并不代表没发生过。

王选是执着于正义、勇敢去实践的女性,她告诉人们,淡化仇恨很重要,但记住这份仇恨背后的故事,更能让现在的人砥砺前行。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