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优秀17篇)

2023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优秀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9 06:44:07
2023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优秀17篇)
时间:2023-10-29 06:44:07     小编:雅蕊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篇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有一位班主任在介绍班风建设经验时谈到:“在我们学校,校长要求班主任在教室‘盯班’,及时了解班级情况,适时处理突发事件。只要学生出教室门、宿舍门都要排队,班主任都要在场。同时还制定了‘班主任十到位制度’:学生上课要到;课前打了预备铃要到;学生听广播要到;学生做眼保健操要到;学生上室外课要到;学生去宿舍要到;学生去餐厅吃饭要到;学生生病要到;学生看电视时要到;学生打扫卫生时要到。这一制度的施行,使班风、班纪大为好转。” 可是,有的教师却对这种做法提出异议。

问题:

请运用小学班级管理的有关理论分析“班主任十到位制度”。

(2)一位初任教师在进行《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要求学生归纳课文中描写猎人猎熊果敢的词句,但是,有一名学生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归纳,反而说猎人很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猎熊行为是违法的。

原本课文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始料未及的。这位教师并没有因为学生提出不同观点而气恼或回避,而是因势利导,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意见。

问题:

请结合所选择的材料谈谈你对小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及其关系的理解。

4.教学设计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篇二

一、单项选择题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遗传

b.环境

c.个体差异

d.个人努力

【答案解析】:b

【答案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故选b

2.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

b.夸美纽斯和杜威

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

d.赫尔巴特和杜威

【答案解析】:d

【答案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是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

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低着头回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这说明小林最缺乏()

a.道德认识教育

b.道德情感教育

c.道德意志教育

d.道德行为教育

【答案解析】:c

【答案解析】:小林知道自己不应该拿别人的苹果,但忍不住去拿,说明他有基本的道德认知,但是意志品质比较薄弱,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应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故选c。

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

1、幼儿教育

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成人教育

5、高等教育

a.1、2、3、4

b.1、2、3、5

c.1、2、4、5

d.2、3、5、4

【答案解析】:b

【答案解析】: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体制的基本内容。故选b。

5.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a.生活性

b.计划性

c.组织性

d.系统性

【答案解析】:a

【答案解析】:bcd是学校教育的特点,而生活化针对的是家庭教育。

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a.历史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文献法

【答案解析】:c

【答案解析】:题干中的对事物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说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进行的研究,说的是观察法。

7.儿童发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主要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答案解析】:a

【答案解析】:夜盲症主要缺乏维生素a,补充维生素a营养素或胡萝卜素提取物,鱼类富有丰富的维生素a,最宜夜盲症患食用,可以预防干眼病、夜盲和各种角膜炎。

8.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的前方,一会儿又觉得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方。这种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a.注重分数 b.注重起伏

c.注重分配 d.注重转移

【答案解析】:b

【答案解析】: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的现象是注意的起伏,或者注意的动摇。

9.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说明思维具有()

a.间接性

b.概括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答案解析】:a

【答案解析】:思维的间接性说的是我们无法直接看到本质,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研究推理。题干本身便是此意。故选a。

10.不顾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a.独立型

b.依存性

c.整体型

d.系列型

【答案解析】:a

【答案解析】:场独立的人具有独立性,有主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故选a。

11.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

b.斯纳金

c.班杜拉

d.桑代克

【答案解析】:c

【答案解析】: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中,班杜拉提到动机过程的时候,提到了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概念。

12.小英到医院打完针后,在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害怕,这种心理现象是()

a.内化

b.泛化

c.焦虑

d.移情

【答案解析】:b

【答案解析】:小英建立了对穿白大褂的医生的恐惧,但是分辨不出水是要给她打针的,认为所有穿白大褂的都会给他打针,就把恐惧泛化到所有穿白大褂的人身上。

13.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现的课程属于()

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领略的课程

d.运作的课程

【答案解析】:d

【答案解析】:a理想的课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与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课程,也即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是教师对正式课程所领悟而形成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是教师在课堂上所实际实施的课程。另外,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还有经验的课程,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体验到的东西。

14.荀子在《劝学篇》中描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蕴含的教学原则是()

a.循环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直观性原则

【答案解析】:a

【答案解析】:荀子的这句话表明学生要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才能有所成就。这符合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故选a。

15.在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张老师将能够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是学习目标之一,该目标属于()

a.知识性目标

b.过程性目标

c.技能型目标

d.情感性目标

【答案解析】:c

【答案解析】:题干表述能够正确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这属于一种计算的技能。区别于知识性目标,如果表述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就属于知识性目标。

16.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编排课程内容,这种组织方式属于()

a.横向组织

b.水平组织

c.纵向组织

d.综合组织

【答案解析】:c

【答案解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是说按照学科的逻辑线索展开,属于纵向的组织方式。而横向组织打破了学科的知识界限,按学生发展阶段和需要为依据来组织的。

17.体现家国对学校的统一要求,作为学校为法定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构成的是()

a.题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大纲

d.教学目标

【答案解析】:a

【答案解析】:题干的关键词是统一要求,选择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也叫教学大纲,bc是一个概念,故排除。

18.小学科学课上,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内部结构,获得有关植物的知识,这种方法属于()

a.参观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实习法

【答案解析】:b

【答案解析】:题干强调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获取知识,所以选择实验法,故选b,演示法强调老师示范学生观察。

19.新学期第一堂体育课张老师对学生进行了体能测试,以作为分组教学的依据,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过程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答案解析】:c

【答案解析】: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了体能测试,为以后的教学作为依据,是诊断性评价。

20.根据《基础教育课理论》,我国小学现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改革并设科学、艺术等综合课程,这体现了课程结构具有()

a.综合性

b.均衡性

c.选择性

d.时代性

【答案解析】:a

【答案解析】:题干强调小学阶段的综合课程,即体现了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故选a

二、简答题

2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案解析】:(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认知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有高一级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基本需要,也叫缺失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成长的需要。

22.儿童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解析】:可以考虑从以下角度作答,在答题时多把想到的都答上。(1)生理的差异。比如身高、体重等方便的差异(2)心理的差异。第一,认知上的差异,包括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第二,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差异。第三,个性心理差异,比如需要兴趣和动机的个性倾向性的差异以及能力气质和性格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

23.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的基本概念。

【答案解析】:(1)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2)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材料分析题

24.唐老师布置学生回家用泥巴做手工,要求留意制作的过程和感受,给作文累计素材。不就,小强的爸爸就气势汹汹来找唐老师,质问唐老师为什么小强一回家就玩泥巴,不学习。唐老师就将小强的作文读给家长听。中提到小强曾经做过一个坦克模型,但是他爸爸非常生气,就一脚给踩坏了。家长听完小强的作文,表示理解了孩子的行为。

(1)评析唐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法。

(2)试述家校合作,应遵守的基本要求。

【答案解析】:

(1)唐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法值得学习。唐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中注意了家长其实是站到了学校的对立面的,只要求学校督促孩子的学习,家长不是很注重孩子的教育。针对这种情况,唐老师的沟通方法正是从小强的作文切入,说明了老师布置作业的动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从学生角度取得了家长的认同。如果唐老师借此机会教育家长的冲动,和对孩子发展的忽视,可能就更会造成与家长的对抗状态,之后的沟通就会带来麻烦。

(2)从以下角度作答:第一,改善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关系,注重平等沟通、发挥学校主导,调动家长积极性;第二,提高家庭与学校的合作能力,统一认识,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第三,畅通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渠道,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第四,提高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层次,逐步提高家长的参与感,相互支援,合作共进。

猴子分饼(1)评析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

(2)课堂中常用的导入方式

(1)杨老师的导入值得学习。

第一,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相适应,即针对性;杨老师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每个猴子分的块数不一样但是都是三分之一,并且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生活情境设置导入。

第二,导入要有启发性,通过这个情境,并且设问,能够引起学生思考;

第三,导入要有趣味性,猴王分饼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

第四,导入要考虑语言的艺术性。教师的导入注重了语言的抑扬顿挫。

26.语文

白居易《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描写该诗的意境并分析主题。

(2)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

(3)设计针对生字”枯“的写字指导过程。

(1)描写该诗的意境并分析主题:

【答案解析】: 本诗选自《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读时琅琅上口,诗句真切而清晰的再现了一年中野草的繁茂与枯败,一枯一荣、一青一黄之间,看似柔弱的小草的顽强生命力已然彰显,而熊熊大火之后的顽强再生更体现作者对待生命自强不息的态度。

(2)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

【答案解析】: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离、岁、枯”等6个生字,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集体讨论的方式中感受小草生长的过程,体会诗人观察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顽强向上的意志。

(3)设计针对生字”枯“的写字指导过程:

【答案解析】:

1.看图片,对比茂盛与枯萎,感受“枯”

2.以学生为主,通过观察田字格的“枯”字,分析“枯”的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呈现“枯”字诀:

体型窄,左边站,横向短,捺笔收,右边宽,要舒展

笔画穿插不分家,左右谦让才美观

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边板书田字格,边讲解,学生跟随在田字格中练习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运用投影仪进行评议

27.数学

(1)多数怎样估计:

a.《新编小学生字典》后592页,大约是()页

b.小一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个

c.本校有学生688个,大约是()个

d.李平大叔今年的橘子1328个,大约()千克

(2)刘宁走一步平均长62cm,从操场这头到那头共252步,操场大约长()米。

(3)沙坪小学有学生612人,全乡有19所小学,全乡有多少小学生?

(4)燕鸥从北极到南极,行程17000米,如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到吗?

(5)四年级学生去秋游,每套车票门票49元,共需104套,要带多少套?

问题:

(1)估算与精算的区别

(2)指导中年段的小学生,设定教学目标

(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教学活动和理由。

(1)估算与精算的区别:

【答案解析】:估算指的是推算,估算有三种情况:一是推算最大值,二是推算最小值,三是推算大约为多少;而精算指的是具体运算,包含计算的方法和算理。两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估算的教学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体会估算的实用价值和数学价值,养成估算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数感,精算的教学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精算的计算方法还要帮助学生理解其算理。

(2)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掌握估算的具体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并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并对结合情景进行估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小组讨论中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估算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到估算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新授:

第一环节:初步体会估算

教师活动:

利用大屏幕出示“多数怎样估计”里的四个小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进行竞赛,请学生说一说进行这样估算的理由。

学生活动:

根据教师的提问独立完成思考并作答。

预设1:《新编小学生字典》大约是(600)页,因为592页离整数600很近,因此可以看成是600页。

——讲解凑整法。

预设2:小俊每分钟打字约(100)个,因为103离100近。——讲解去尾法

设计理念:因为这部分知识在前面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有了这样的估算能力,因此采用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学习进行铺垫。

第二环节:探究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

教师活动:利用短片的形式展示刘宁步行操场问题和全乡小学人数问题,组织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探究如下的问题:

1.你会计算吗?能用几种方式计算其大概的值?

2.说说你估算的理由和这种方法的优势。

学生活动:

在小组能进行讨论,总结出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预设1:我们小组采用两种方法的混合估算:可以将62厘米看成60厘米,把步数252用去尾法看成250步,这样就250个60厘米就是150米,所以最后大概是150厘米。

预设2:

设计理念: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又利用教师的引导总结出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第三环节:估算方法应用

学生活动:根据图片进行提问/独立解答及汇报。

预设1:飞了20天,飞到了目的地了吗?能进行估算判断吗?将780看成800,飞了20天飞了1600,速度变快了,可是还是没有完成1700千米的飞行,因此没有到达目的地。

设计理念:利用掌握的估算知识进行解决问题对知识进一步巩固,由学生寻找问题,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8.英语 look and red our school

(1)简述英语课程创设意境的方法

(2)指导小学生考试拟定数学目标

(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操练环节的教学?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英语教学设计

(1)情境教学是指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情境。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创设“情景”教学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仿佛有置身于英语学习的世界里,有比较真实的感觉,现在比较多的“英语角”,就是其延伸、发展。

创设“情景”教学的方法

1.以歌曲组织教学引入

2.会话导入

会话导入就是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自由会话,导入新课

3.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使学生自始至终用英语进行思维,逐渐养成“借助情景理解英语”的习惯。

4.看图说话

(2)指导小学生学习该材料,拟定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classroom, hall, garden, playground, library等单词,正确使用“in the +”短语,并能运用what’s this ?this is „进行对话。

2.培养和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热爱母校的美好情感。

(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操练环节的教学并说明理由。

导入:做小小校园导游员,介绍我们的校园

操练:小组合作,成员轮流扮演导游,其他人扮演参观者进行对答。

29.音乐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唱歌本,试拟定教学目标

(3)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音的高低知识点教学的环节”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

《大鼓和小鼓》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f大调,2/4拍。歌曲短小,仅有8小节;歌词简单,仅仅是大鼓和小鼓音高和音色上的对比;全曲的音高也是简单的do mi sol三个音的组合重复,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

歌曲中包含的音乐要素非常丰富,不仅有音色、音高的模仿,还有力度的模仿。用四分音符的do来表示大鼓敲击的声音,用八分音符的sol来表示小鼓敲击的声音,生动形象,便于低年级学生模仿与学习。节奏上也是比较简单的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非常规整的节奏组合,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学唱。音高上虽然有二度、三度的小跳,但同时也存在五度、六度的跳进。所以,简单中略带些难度,教学中可通过声势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感受音高。

(2)如指导低年级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和模仿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和探索音乐的高低,培养学生的感知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音乐的高低,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音的高低”知识点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1、初步聆听

多媒体播放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学生初步感知音乐的高低。

初步聆听与感知,可以让学生对音的高低有个大概的认识与了解,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准备。

2、探索与感知

出示大鼓和小鼓,将学生分成四组,探索通过敲击大鼓和小鼓,分辨音高的不同。

通过实物的探索,能够更直接的感知音有高低之分;用大鼓和小鼓来探索音的高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3、声势游戏

用拍手和跺脚来代替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同样是将学生分成四组,讨论拍手和跺脚分别哪个是大鼓的声音、哪个是小鼓的声音。分辨出拍手是小鼓的声音、跺脚是大鼓的声音后,进行“我敲你学”的游戏。教师或学生代表敲击大鼓或小鼓,其余学生用拍手或跺脚回应。

学生自己探索性的学习,体现了新课改中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我敲你学”的游戏,丰富了课堂环节,增添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进一步感受音的高低。

30.体育

(1)说明“前滚翻”的教学重点、难点;

【答案解析】:

小学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比一二年级滚动与滚翻教材提高了动作的难度。

重点:低头蹬腿团身紧抱膝

难点:团身紧,方向正,滚动圆滑。动作连贯、协调。

(2)指导水平二的学生练习,制定教学目标

【答案解析】:根据教材编写要求和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我确定为以下四个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前滚翻时必须团身紧的技术要点,并使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前滚翻技术保护自己。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5%-9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的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认识自己身体素质上的不足,培养同学互相帮助情感,感受课堂中的挑战与喜悦,喜欢体育爱上体育课。

4.社会适应: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信心,学会尊重并听取别人意见,互帮互学,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3)设计犯错纠正法及理由

【答案解析】:

1.老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出示挂图,提示重点难点,传授动作口诀:“一蹬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像圆球”。

2.组织学生尝试练习前滚翻,鼓励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相互对比,集体研究,大胆展示,学生自评,组内自评。

3.老师巡视指导,及时帮助解决练习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如:头顶触垫子、团身不紧、双脚蹬地无力等),指导小队同伴帮助完成,在保护与帮助练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关心他人的优良品质。

31.美术

花点心

(1)说明美术语言的造型元素

(2)指导低年级学生学习,制定教学目标

(3)设计新授环节的活动和理由。

【答案解析】:

(1)美术语言的造型元素?

学生用揉、搓、捏、压等方法将彩泥和胶泥用点制作花点心,并装饰出好看花纹和颜色。因此本课所使用的美术语言造型元素有点、线条、形状、色彩。

(2)低年级小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

根据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学生是1年级属于第一学段,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因此本阶段的学习领域目标是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美术课程教学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因此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感受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用揉、搓、捏、压等方法将彩泥和胶泥塑造出花纹好看,色彩诱人的立体造型——花点心。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联想各种“花点心”的样式、色彩,大胆尝试能够将所感所想自由的表现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到立体造型所带来的乐趣,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3)设计新授环节的活动和理由?

在新授环节教师会开展我是小厨神评选表演活动,开展情境教学,和学生一起角色扮演,每个同学都是小厨师,看谁做的好,做出漂亮的花点心变成小厨神,首先教师陪学生一起选择材料:橡皮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学生直观感受彩泥的特性,在制作的时候更容易上手。然后学习制作方法:教师和学生开始比赛看谁能橡皮泥改变成各种形状,教师鼓励学生到练习各种方法。有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压成各种规则和不规则的饼、搓成粗细不一的条形、捏成形态各异的花样、划出各种条纹,这样学生们在比赛的同时相互学习,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做的好的同学大家一起分析总结方法经验。

理由:此活动非常符合这一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热情、以及与熟悉的同龄人相互竞赛的激情。体现了新课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新的教学理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篇三

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学生指导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篇四

学校是国家为实施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而创办的一种特殊的、正式的规范性社会组织。学校组织的基本特点如下:

(一)学校组织是一个松散结合的系统

任何一个学校组织都可以分为学校行政系统、学校教学系统和学校后勤保障系统三部分。就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行政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而言,都具有鲜明的科层性。

学校教学系统具有自身教学行为的相对独立性,作为学校组织的主体却具有松散结合性。原因在于:其一,学校教学系统要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和育人;其二,每一位专业化的教师在其专业范围内从事着高度个性化的工作,并且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教学工作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创造性。因而,学校管理层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很难实行严密的、统一要求的、落实到分秒和每一处的监控。并且,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强调充分尊重教师的专业权利,即教师在课堂上、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有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评估和教学反馈等专业权利。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推出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就强调老师对学生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指导,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研究和探索。这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探究性、灵活性和多元性。

此外,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推行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即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结合当地和本校实际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也越来越强调教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创造性地选择、开发教学资源。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了:学校教学系统具有松散结合性,这种特性从整体上决定了学校组织的松散结合性。

(二)学校组织是一个更需要人本关怀的组织

学校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经济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系统。教师的工作除了受经济因素的驱动和由职业道德带来的职业自觉性和自律性的驱使外,更多要靠人本关怀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激励。

教师有强烈的自尊,受到他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教师的工作才会更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即教师这些高级需要的满足对其工作本身是一种极大的激励。教师这些高级心理需要的满足要靠学校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本关怀、学校为教师营造良好的人本关怀的氛围来实现。所以,学校组织是一个更需要人本关怀的组织。学校应该营造组织成员(上下级、同级同事间)相互关心、尊重的组织氛围,实行以教师为本的管理。

(三)学校组织是一个有多重目标的组织

从学校组织的不同影响主体来说,学校组织是在政府或其他教育投资者、学生家长、教育理论家等多方影响下的具有多重组织目标的组织。不同的团体对学校有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往往会存在不一致现象,导致学校组织目标的内在矛盾。

从学校组织的功能来说,学校组织的不同功能带来了其多重的组织目标。学校既有育人功能,又有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功能。学校应该在育人的过程中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体现了学校组织任务的复杂性。

单从育人功能而言,学校组织的育人目标也是多重的。学校在育人方面具有学力保障和成长保障双重目标,既要使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又要使其有一定的生存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群、心”全面发展的理论也是学校育人目标多维性的具体表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篇五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所以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行动的目的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

意志品质:1.意志的自觉性2.意志的果断性3.意志的坚持性4.意志的自制性

(四)个性心理

1.需要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映。

2.动机

动机是指激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动机产生的条件有两个:需要和诱因。其中,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

3.兴趣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能力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5.性格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6.气质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通常称为秉性、脾气、性情,心理学叫作气质。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气质的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篇六

1.了解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2.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基本方法。

3.了解小学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

4.了解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类型和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

5.掌握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和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学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

(七)教学评价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篇七

这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基础知识是指构成一门学科的基本要素,即概念、原理、定义、公式及其结构。基本技能是指读、写、算、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技能经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的、“自动化”的程度就是技巧。

(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一般来说,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它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观察力是智力的基础。能力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实际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它属于实际活动的范畴。能力分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种:一般能力是在各种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特殊能力是人们在特殊领域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创造力是综合运用信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提出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健康

体力,主要是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如视力、听力、运动器官的动作力)。发展体力不只是体育课的任务,各科教学中,都应考虑到这一任务的实施。

(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

素质教学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还要努力使学生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政治观点、世界观和道德品质。教学也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耍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篇八

一般说来说,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

课题即本课所授课的名称。

2.教学目标

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学”有目标可循。教学目标在教案中要明确、具体、简练。具体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教学目标设计的具体内容在本节有详细讲解。

3.课型、课时

课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教学的类型。在教案中常见的有讲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观摩课、录像课等。

课时主要是指授课内容要在几个课时内完成。

4.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备课的其他环节都是为它服务的。写教案时,必须将教学内容分步骤分层次地写清楚,必要时还应在每一部分内容后注明所需的时间。这样,可以使所讲授的内容按预计时间稳步进行,不至于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局面。

5.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总体思路,便于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6.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艺术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巧妙得当(教学方法在本书第六章第三节中有详细讲解)。结合小学学科的特点,总结出常用教法有:情境教学法、朗读法、合作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常用的学法有:体验感悟法、圈点法、课前预习法、角色扮演法等。

7.教具

教具又称教具准备,是指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在教学中都需要使用哪些教具要在教案中体现出来,包括教师提供的和学生自备的。如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等。

8.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也称教学步骤或教学程序,即用于指导和规范教师课堂活动的步骤。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和主体。只有安排好教学过程,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圆满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要做到各个环节衔接,内容充实,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本节有详细讲解)

9.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布置作业包括布置书面作业、探究讨论式作业、情境表演式作业和阅读复习等。

10.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要在黑板上配合教授,运用文字、图画和表格等视觉符号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它具有提示、强化、示范、解析、直观、总括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布局合理、时机合适,要与讲课的内容和进度结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篇九

1.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

b.利托尔诺

c.霍尔

d.华生

参考答案:b【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2.王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

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

参考答案:a【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本题的d项较有迷惑性,但考生只要准确掌握了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的概念,就可以作出区分并选出正确答案。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而注意转移是指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由此可见,注意分配面向的是多个对象或活动,而注意转移面向的是一个对象或活动。

3.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答案:b【解析】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4.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示范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参考答案:a【解析】说服教育法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使学生明白事理,分清是非,以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这是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

5.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答案:d【解析】“平行教育影响”是马卡连柯(苏联杰出教育家和作家)的一个著名的教育方法: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

6.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自我效能感

参考答案:a【解析】奥苏伯尔把动机分为三种: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1)认知内驱力是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2)自我提高内驱力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成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通常在年龄小的学生身上比较常见。

7.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参考答案:a【解析】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8.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问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参考答案:c【解析】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9.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参考答案:a【解析】班级管理对于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以利于更有效地开展实施教学活动。

10.“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特征,从“随机应变”可以看出考查的是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品质包括:(1)思维的敏捷性,即思维的速度快、效率高;(2)思维的灵活性,即思路广、灵巧度高;(3)思维的抽象性,即逻辑性强、善于归纳概括、能深挖事物的本质。

教师资格笔试报名条件

2、报名条件

报名须知

1.考生在报考前应认真阅读本公告,了解相关要求及报名条件后再履行报名程序,如实准确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对填写的报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负责。如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填写信息错误等原因造成面试、认定等后续环节不能完成,后果由考生承担。考生不得委托他人代理报名。

2.考生应选择户籍所在地或居住证申领地报名参加考试,普通全日制在校生也可以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就近报名参加考试。部分市因城区考位不足,需在周边县市设立考点,具体考试地点以考生下载的准考证上地址为准。

3.按照疫情防控属地化、动态化管理原则,考生必须密切关注山西招生考试网(http:///)和所报市考试部门在网站或微信公众号(附后)发布的最新防疫要求,做好考前准备,因不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导致无法参加考试的,责任自负。

4.考试当日,考生入场时要出示本人健康码、行程卡、考前14天健康状况监测登记表(见附件1)以及考点所在市要求的有效期内的核酸检测报告等。对于未按照考点所在市要求提供相关材料的考生,将不允许参加考试。

5.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符合条件的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考核,也可自愿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篇十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学生习作中标点符号的要求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

a.冒号、引号

b.问号、叹号

c.逗号、句号

d.省略号、书名号

2、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复述策略

d.组织策略

3、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4、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在()。

a.兴趣、爱好、理想

b.兴趣、动机、世界观

c.理想、信念、世界观

d.需要、动机、世界观

5、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中华民国

c.清朝

d.明朝

6、小学生从认识燕子、麻雀、鸟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这一思维方式是()。

a.综合

b.推理

c.判断

d.概念

7、教学日记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各种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创造性的理解和认识予以的真实的书面记录和描写。常见的教学日记的形式不包括()。

a.提纲式

b.点评式

c.解说式

d.随笔式

8、下列选项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信号反射

d.膝跳反射

9、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的特征进行。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10、由于先前做了活动或受经验、习惯的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

a.变式

b.定势

c.同化

d.原型启发

11、“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这句话的作者是()。

a.华生

b.洛克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

12、下列的()不是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中的主要运用形式。

a.采用学生朗读形式教学

b.扩大和紧密英语学习共同体

c.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的英语学习

d.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13、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出现口语表达错误时,教师应()。

a.予以忽略,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b.即刻纠正,并帮助学生明白错误所在

c.耐心等学生讲完后再予以纠正

d.在能沟通达意的情况下,不必凡错必纠

1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特点做了最好的诠释。

a.功能性

b.整合性

c.独特性

d.稳定性

15、以下对心理健康辅导的描述,正确的是()。

a.心理健康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b.心理健康辅导一般都是通过说服教育来实现

c.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事件解说来提高认识

d.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案例分析使人提高认识

16、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杨贤江

b.蔡元培

c.陶行知

d.徐特立

17、“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个体差异性

18、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19、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岁以下的儿童,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季为多。

a.8

b.9

c.10

d.11

20、下列不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的项目是()。

a.帮老助残

b.植树造林

c.打扫校园

d.拥军优属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篇十一

(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d.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a.直接导入 b.练习导入 c.事例导入 d.温故导入

2.简答题

(1)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3.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有一位班主任在介绍班风建设经验时谈到:“在我们学校,校长要求班主任在教室‘盯班’,及时了解班级情况,适时处理突发事件。只要学生出教室门、宿舍门都要排队,班主任都要在场。同时还制定了‘班主任十到位制度’:学生上课要到;课前打了预备铃要到;学生听广播要到;学生做眼保健操要到;学生上室外课要到;学生去宿舍要到;学生去餐厅吃饭要到;学生生病要到;学生看电视时要到;学生打扫卫生时要到。这一制度的施行,使班风、班纪大为好转。” 可是,有的教师却对这种做法提出异议。

问题:

请运用小学班级管理的有关理论分析“班主任十到位制度”。

(2)一位初任教师在进行《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要求学生归纳课文中描写猎人猎熊果敢的词句,但是,有一名学生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归纳,反而说猎人很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猎熊行为是违法的。

原本课文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始料未及的。这位教师并没有因为学生提出不同观点而气恼或回避,而是因势利导,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意见。

问题:

请结合所选择的材料谈谈你对小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及其关系的理解。

4.教学设计题

材料一:“周长的认识”(具体教学内容略)。

材料二: “汉语拼音·认识汉字”(具体教学内容略)。

材料三:(具体学科及其教学内容略)

问题: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篇十二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按劳分配的原因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可能性)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现实性)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必要性)

目前劳动者还没有实现全面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还存在差别,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还是谋生的手段。因此不能实现平均分配,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3.按劳分配的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4.按劳分配的地位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虽然公有制企业的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是,在劳动者的各种收入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仍然占较大比重。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篇十三

由于课堂教学是以大纲为依据的,教学目标、内容、进度对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不能满足一些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特殊兴趣和更高的学习要求。而课外活动中的各种专门学习小组,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机会去进一步钻研自己感兴趣,也更适合自己能力的学科知识,如数学小组、外语小组、绘画小组、声乐小组等等。因此,学科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力补充,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2.科技活动

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从事科技活动时,更强调动手过程,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综合利用已有知识,全面地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增长学生对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和动手能力,是科技活动的主要特点。

例如:航模舰模小组、园艺小组、无线电小组、计算机小组等,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文体活动

学校的课外文体活动,包括文学、艺术、娱乐、体育训练与体育竞赛等内容。

文学艺术类的活动内容主要围绕书法、歌咏、舞蹈、音乐、摄影和雕刻等展开。体育活动注重技能的训练、体能的提高和意志力的培养。除了专项活动小组外,学校还应该针对全体学生提供特定的体育活动时间和活动器材,使每个学生都能按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活动项目进行经常性的锻炼。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4.社会活动

社会活动是培养学生互相关心,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等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搞社会活动一般以社会公益活动为主,如上街进行环保宣传、交通安全宣传、拥军小组活动、支农义务劳动等。

除此之外,各种专题性社会调查、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等等,都对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具有重要价值,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游戏活动

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游戏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有机会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生命活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也会让学生学会如何制定游戏规则,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协作精神。尤其在小学教育阶段,游戏活动应该成为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有指导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和形成各种社会性知识、能力,提高其心理综合素质。

6.课外阅读活动

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组织的课外阅读活动,不限于与所学科目相关的范围,因而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对新知识、新见解的敏感性。在活动中,教师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辅导,包括介绍和推荐新书,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组织讨论或辩论,对阅读中遇到的各种观念冲突进行适当的解释等等。搞好课外阅读活动,不能只搞书评小组、读书会等形式,还要开办面向全体学生的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学生成长的书刊。

7.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就某一特定专题而开展的短期或长期的专门活动。这种活动往往有特定的具体目标,活动内容和形式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主题班会、学雷锋小组等。这种活动既能增加学生与活动目的有关的知识,也能培养相关的情感和态度,长期活动则更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做事情有始有终、持之以恒的意志和品质。

主题活动的某些内容可能会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尤其是具有社会公益性的主题活动,但又不限于社会活动的范围。如河北省石家庄市某小学的“文明信使小队”,以学习文明、传播文明为宗旨,其主要活动内容有两项:一是在校园内从自己做起,讲文明、讲礼貌,做文明语言和文明行为的榜样:另一项主要内容是,每逢节假日,队员们到街头巷尾去清除乱贴乱画和白色垃圾。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篇十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为(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篇十五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具体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如下:

(一)教育基础

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学生指导

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

3.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4.了解小学生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的相关知识。

5.掌握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学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7.能够根据小学生学习规律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

8.能够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促进小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三)班级管理

1.了解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

2.了解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3.了解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

4.了解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知识。

5. 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6.掌握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7.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小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

8.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队活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四)学科知识

1.了解小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学科发展的重大事件。

2.了解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掌握小学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领域所涵盖的核心知识及其关联。

4.能够针对小学生综合学习的要求,适当整合小学有关学科内容,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五)教学设计

1.了解小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依据和步骤。

2.了解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

3.了解小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的基本认知特点;。

4.了解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5.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能力、学习经验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影响。

6.掌握小学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和要求。

7.能够依据小学生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

(六)教学实施

1.了解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2.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基本方法。

3.了解小学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

4.了解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类型和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

5.掌握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和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学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

(七)教学评价

1.了解小学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类型和主要方法。

2.了解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类型和主要方法,以及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3.能够针对小学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行恰当评价。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篇十六

夏代的学校除了痒之外,还增加了序、校。

特点:学在官府、以吏为师。

古代的教育的特点:

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

1878年,张焕论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的出现,拉开了我国近代小学教育改革的帷幕。

清末“新政”的小学教育废除科举制,建立近代新学制是“新政”时期教育的巨大进步。

1986年4月12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 教育法》,并于当年的7月1日开始在全国正式施行九年义务教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重点知识归纳篇十七

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