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反思篇一
实习到今天,几位同学已经都讲了一轮课了,感觉他们比以往的实习生要强很多,无论是备课讲课,钻研教材,还是对待实习的态度上,都体现了认真负责,勤奋敬业的精神。小刘是实习组长,备课上课尤其用功。第一次讲精读课文,备课的过程她几乎把课文背熟了,教案也是烂熟于心,整节课就没有见她看教案。
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读好书、写好字。第一课时,小刘特别重视了这一点。各种方式引领学生是把课文读熟读好,生字词写好,课文大意读好,课前我对她强调要十分注重写字。在课堂上要把生字词写一遍,初步学会,课下再进行巩固。但最后留给学生的写字词时间比较少,学生还没有写完就打下课铃了。主要原因是在讲解本课的生字词用的时间比较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需要讲解识字方法,记忆字形的方法,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则不必过多讲解。
多音字没有抓住重点,例如“呼吁”的“吁”是一个重点多音字,或许因为“吁”没有出现在课后的生字词中吧,重点学习了出现在课后生字词的多音字。在课文中,没有标注拼音的要不就是没学过,要不就是不重要。实习生没有教学经验,对知识点把握不准是正常的。课后的点评我向小刘传递了这个常识。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反思篇二
在青年教师课堂大比武活动中,我欣赏到了一节节精彩纷层的课,也让选择在靠后时间上课的我有些忐忑,翻看了教参后的实录,又上网欣赏了一些优秀课例,我终于确定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痛失父亲”部分的语句。围绕着教学目标我详细设计了教学过程,可临上课了,我却总觉得没底,于是请谢老师和组里老师帮我听了一遍。课刚上下来,谢老师问了我一句:“你第二课时准备上什么呀?好像第一课时都上完了?”其实新课标一直强调课时目标的设定问题,而我为了体现教学的连贯性和所谓的“精彩”,我还是身陷囫囵,无法明晰自己该做的。
回到办公室,又和钱老师聊了好一会,对于“第一课时该上什么”,心中已有了一些主意。回家后,我重新审视教材,明确了两个课时的目标,“忍痛割爱”将第一课时的目标就定位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痛失父亲’”部分。这样的一个目标设定,反而让我有了“拨云见日”的明朗。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感情交融在一起,怎样将儿童的情感推向高潮,我在体会作者痛失亲人这教学环节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一、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身处地想像雷利当时的心境,想象雷利的爸爸凯旋归来的幸福画面。设计这个环节是不动声色地让学生与雷利的情感产生共振,也为后来体会雷利失去父亲那种深切的悲痛作好铺垫。学生动情的述说,使曾经的幸福与而今的物是人非的痛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们对战争的恨也就油然而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本,披文入情,从而达到以情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目标。
二、“落差”感悟,入情入境。为了指导学生感悟雷利“痛失父亲”的巨痛。在朗读指导方面,我通过“想象相聚画面——痛失父亲”“回忆父亲为人——痛失父亲”“想象父亲有所作为——痛失父亲”,通过这样一步步的指导,次次的回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感人至深。
三、媒体的及时应用使学生动情,刺激学生情感。情境的设置渲染课堂气氛,多媒体出示“万人送英雄,鲜花赠英模”的画面,配上哀乐,指导学生体会雷利看到爸爸的灵柩时,心情是多么悲伤啊!黑色蜡烛的背景很好的切合了当时的场景,课堂教学也会因为情感的交融而变得高潮迭起,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回想这节课,自己的潜心钻研,学生真情的流露,使本节课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本节课也还存在不足之处:结题部分没有很好地整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反思、不断尝试,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反思篇三
前不久,有幸参加了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赛,在城区决赛中执教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如今,半个月过去了,但台前幕后那感人的一幕一幕,至今仍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今天,借这个平台,再次对关心、支持我的朋友以及给过我指导和帮助的所有同仁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中国孩子雷利于十多年前写给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课文感情真挚,既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又表达了作者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美好心愿,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训练的好材料。
在决定选用本课参赛的时候,教者就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课文,也是一篇有很多成功的教学案例的课文,要上出新意,上出特色绝非易事。同时,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较大的距离,要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感受到作者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体会出雷利对父亲深切的怀念之情,明白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可贵,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难度很大。因此,教者把这一点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力求在教学中多管齐下,实现突破。
首先,在课前的互动中,教者和同学们一起以游戏的方式,合作演唱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并引导孩子们深情讲述了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和欢乐,这无疑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幸福与雷利的失亲之痛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与课文主人公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孩子们对雷利的遭遇感同身受,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作者内心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
其次,在指导学习书信正文第二段时,教师抓住“忘不了”一词,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想象自己还忘不了哪些和父亲在一起的欢乐和幸福。在孩子们饱含深情的诉说中,他们已经不再是自己,雷利对父亲的怀念,已转化为孩子们自身强烈的感受。同时,这些美好的回忆,再次与后文中“灵柩归来”的现实形成巨大反差,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可贵。
第三,在导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时,教者结合理解“罪恶的子弹”“娇嫩的和平之花”等词,通过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展示等方式,既很好、很到位地理解了词句,有通过大量的事实让孩子们直观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至此,“要和平,不要战争!”已不再是雷利的呼声,而是孩子们共同的心声了。而这些,绝不是教师空洞说教的结果,而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情感共鸣。让人欣慰的是,这些预设都在课堂上变为了现实,本课的教学难点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语文课必须要姓语文,决不能忘记语言训练这个根本。”这是一个同行先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诚然,《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篇情感性极强的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好材料,教师利用这个材料,花大力气指导学生感悟语言,体会文章中蕴含的真挚情感,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必须的,但这仅仅是语言训练的一个方面。一堂语文课,如果仅仅停留在感悟语言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教者有意识的设计了多个语言文字训练点:在指导学习课文第二段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勾画,找出其中反映雷利内心巨大悲痛的词语,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角色换位,回忆和父亲在一起的幸福和欢乐,进行了有效的说话训练;在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时,又通过交流资料、图片展示等方式,对“罪恶的子弹”“娇嫩的和平之花”等词进行了深入、到位的理解……当然,文中充满情感、富有特色的词句还有很多,如果教师能在积累和运用语言上再做做文章,譬如,留些时间让孩子们将文中那些优美的语句熟读成诵;譬如,仿照课文最后一段中的排比句练习说话……那么,本堂课上的语言文字训练将得到更好的彰显,训练效果也会更为明显和直观。
本堂课上,教者成功地引领学生走进了文本,在感悟、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激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对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也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他们为雷利的遭遇而流泪,为战争的罪恶而愤怒,为人类的和平而呐喊。至此,课文本身的情感目标似乎都已达到。但教者并没有让自己的教学仅仅停留于此,而是因势利导,在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时,引导学生抓住“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想象交流:什么样的世界是“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世界?交流中,孩子们的思绪早已超出了文本,开始有了对战争根源的童稚而朴素的思索,就像一个孩子在交流时谈到的那样,他们明白了,“只有世界充满着爱,和平才会真正实现。”这样的处理,既照顾到了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又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同时,还将学生的思想引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有了对战争根源的理性的思考,可谓“润物细无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反思篇四
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倾诉着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联系生活的实际,联系当前世界的局势,通过多幅画面让学生亲身感受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并在充分的感情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感悟书中的这种情感,感受和平的可贵。
要调动学生的潜能,还要确立正确的导学思路,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为此这节课我确定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读,通过读中感悟、读中体会,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进而达到感情的升华。围绕这一主题,我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1、自读,初步体会文中的情感。
2、再读,感知课文内容,在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以读促感,以感促读,达到与小作者情感的共鸣。
3、让学生抓重点词句读,读的同时联系具体实例理解课文内容。
4、多种形式比赛读,激发学生读的积极性,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是说,让读贯穿本节课的始终,体现读中感悟,读有所思,读有所得的思想。不仅学生不感到乏味,乐"读"不疲,而且,课文的内容在读的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的理解了。
在教学"痛失父亲"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想象爸爸凯旋的情景,有的说:"我一下子扑进爸爸的怀抱,在爸爸的脸颊上亲了又亲。"有的说:"爸爸,你真棒!你真了不起!"还有的说:"爸爸,我一定向你学习,长大了也当一名维和战士。"就在学生饱含激情的赞美声中,我一下子把话题拉到爸爸牺牲,学生的感情从颠峰一下子跌入低谷,我抓住契机,再次让学生想象此时的情景,随着思维的积极活动,学生联想、想象的翅膀随之展开。学生们从心底里喷发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平!和平!和平!"铿锵有力的呼声响彻整个教室。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反思篇五
文章内容感人至深,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融入文章的情境,融入作者的心境,激起共鸣的火花。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心”读书,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教学“雷利的爸爸是怎样的人?”部分,我引导学生把自已融入语境,将自己的角色替换成主人公去进行朗读实践。当学生一次又一次用慷慨激昂的语调来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时,全班同学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但遗憾的是,这次课堂上读的形式还单一了些,我主要采用了自由体会读和齐读,没有广泛地采用抽学生读,相互评议的形式,不利于全面促进和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课堂应该是学生表达与交流的乐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多元反应,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的,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这一点。如:我设计了“你们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收获;小组探讨学习,质疑问难,解决问题;等等。
语文即生活,生活实际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还原课文的本真,创设情境,才易于使学生感知、感受、感悟,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是生活的再现和提高,应该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生活的过程。唯有此,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所以,在教学“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这两段话时,我让学生拿出自已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已的感想。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反思篇六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过:“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时,以课文为媒介,引领学生“以读为主,读出个性;读中悟情,以情动人。”通过读,让学生有真切的体会;通过读,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读书,不是人在读,而是心在读,是心与心的交融,所以,要让学生进入读书之境,融入作者的心境,激起共鸣的火花。在阅读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用“心”读书,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教学“雷利的呼吁”部分,我引导学生把自已融入语境,化成本文主人公去进行朗读实践。当学生一次又一次用慷慨激昂的语调来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时,全班同学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课上,正如我想象的那样,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对文中感情的体会超出了我的预想,这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阅读教学中“读”的好处。因此,我们不能为教教材而教教材,应该更灵活的运用教材,为教学所用,适当安排。
马巴士卡里雅曾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已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这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教学“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这两段话时,我让学生拿出自已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已的感想。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他们的回答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我想,当时,我如果能重视学生课堂上的一些生成性的资源,再让他们自由选择伙伴,合作讨论交流世界部分地区的局势,畅所欲言彼此的感受,相互碰撞,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效果会更好一些。课堂应该是学生表达与交流的乐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多元反应,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的,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这一点。如:我设计了“你们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收获;小组探讨学习,质疑问难,解决问题;把板书的使用权留给学生;等等。这些都改变了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师问生答”的现象,把学生从被动的“学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动“学问”的地位。
语文即生活,生活实际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还原课文的本真,创设情境,才易于使学生感知、感受、感悟,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是生活的再现和提高,应该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生活的过程。唯有此,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所以,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语文,实际上是为学生选择了一条学习语文有效的捷径。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反思篇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过:“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时,以课文为媒介,引领学生“以读为主,读出个性;读中悟情,以情动人。”通过读,让学生有真切的体会;通过读,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读书,不是人在读,而是心在读,是心与心的交融,所以,要让学生进入读书之境,融入作者的心境,激起共鸣的火花。在阅读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用“心”读书,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教学“雷利的呼吁”部分,我引导学生把自已融入语境,化成本文主人公去进行朗读实践。当学生一次又一次用慷慨激昂的语调来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时,全班同学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课上,正如我想象的那样,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对文中感情的体会超出了我的预想,这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阅读教学中“读”的好处。因此,我们不能为教教材而教教材,应该更灵活的运用教材,为教学所用,适当安排。
马巴士卡里雅曾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已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这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教学“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这两段话时,我让学生拿出自已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已的感想。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他们的回答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我想,当时,我如果能重视学生课堂上的一些生成性的资源,再让他们自由选择伙伴,合作讨论交流世界部分地区的局势,畅所欲言彼此的感受,相互碰撞,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效果会更好一些。课堂应该是学生表达与交流的乐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多元反应,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的,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这一点。如:我设计了“你们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收获;小组探讨学习,质疑问难,解决问题;把板书的使用权留给学生;等等。这些都改变了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师问生答”的现象,把学生从被动的“学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动“学问”的地位。语文即生活,生活实际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还原课文的本真,创设情境,才易于使学生感知、感受、感悟,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是生活的再现和提高,应该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生活的过程。唯有此,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所以,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语文,实际上是为学生选择了一条学习语文有效的捷径。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反思篇八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倾诉着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读完这篇文章我受到深深地感染,我能体会到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同时也唤起我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我想,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怎能不打动那些善良的孩子们的心?但是孩子对战争了解的太少,在他们的脑海中没有和平的概念及切身的体会,以及那种失去亲人的痛苦。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案的设计中加入了音乐的烘托,首先让他们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世界并不太平?(可以结合收集到的资料谈)。我再通过播放收集到的战争场面的画面及课件,让学生亲身感受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看了这些画面,你想说些什么?真切地感受战争的残酷、雷利呼吁和平的美好愿望,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最后交流: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又能够做点什么?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才有破竹之势,以期达到孩子入情入境的目的。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封信,是一个失去父亲的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信。在信中他回忆了两年前父亲因执行维护和平行动而牺牲的事,以及全家人的悲痛。孩子通过自己的经历,提出“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课文写得感人至深,虽然有一些词语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懂,但是课文内容通过读还是很容易理解的。
通读这篇课文时,学生越读越有感情,情绪自然而然地受到课文内容的感染,似乎一下子就能体会到孩子的伤和痛。学生还告诉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越读越有感情,其实很简单,因为这篇课文写得非常真挚,况且丧失亲人是我们人世间非常悲痛的事情,我们自然能产生共鸣,特别是课文中讲到很多的细节:爸爸临上飞机前与我们的承诺,我们如约等到的却是爸爸的灵柩,以及染满鲜血的征衣、手表浸满的凝固的血,这些我们一想起都是触目惊心的,学生因此深受震撼,也非常同情失去父亲的孩子——那是与他们几乎同龄的人。所以,这篇课文主要是以读带讲,以读带学,一边讲、一边学中我们还不自觉地流下了我们同情、悲愤的眼泪。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教学后记
这篇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
由于现在的孩子在和平的环境中长大,较难体会这种情感。。因此,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情感,一是要多读,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情感;二是多揣摩,从作者的失父之痛中体会和平之可贵;三是适当补充事实,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教完本文,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悟读交汇,深入文本——情感升华的基础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但课堂上只有“读”,没有“悟”,学生的“读”往往会流于形式,而成为课堂最华丽的装点。如果我在引导朗读“痛失父亲”这一部分,先让学生了解雷利的爸爸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从文中找到描写他的词句,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交流后指导朗读。又如:句式训练:此时此刻,如果我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我会想......带着又悲、又痛、又恨的感情,读第三节。另外还有:过渡:是啊,是可恶的战争、残酷的战争、无情的战争,夺去了雷利爸爸的生命,还夺去了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此时此刻,我们不禁要和雷利一同呼吁,让我们在文中找到雷利的呼声,一起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会更容易理解。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在教学“痛失父亲”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想象爸爸灵柩回来的情景,有的同学说,想象到当时机场沉寂得很,只有哭声;有的说,想妈妈失去了他所挚爱的人,一定痛不欲生,有的说,爸爸的嘴没合上,可能是在说:“和平、和平……学生的融入不够,自己是进到课文里去了,造成老师引导的过多的,学生体会甚少。体会甚少就造成朗读情感不够。我想应该是准备工作做的不够,让学生课余体会的不够多,造成情感的断层,以致使学生在上课文时有疙疙瘩瘩的情感,又点零星。
三、收集资料,加深理解
一个成功之处就是让学生通过课前收集有关资料来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如“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还不太平!”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课堂上学生谈到很多,且提起战争的危害性,学生们更是深恶痛绝。在学生听到这些骇人的新闻,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之后,再谈自己的感受,这一环节不但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同时还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如何处理收集到的信息。
我发现:一节课有时为了完成多个目标,课前教师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而这种设计,有时恰恰是成了教师上课的锁链,也成了教学视网膜上的一个盲点,也使学生的自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仔细考虑:教和学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这个重要的过程属于学生,我们也要根据情况把这个权利还给学生们。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反思篇九
在青年教师课堂大比武活动中,我欣赏到了一节节精彩纷层的课,也让选择在靠后时间上课的我有些忐忑,翻看了教参后的实录,又上网欣赏了一些优秀课例,我终于确定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痛失父亲”部分的语句。围绕着教学目标我详细设计了教学过程,可临上课了,我却总觉得没底,于是请谢老师和组里老师帮我听了一遍。课刚上下来,谢老师问了我一句:“你第二课时准备上什么呀?好像第一课时都上完了?”其实新课标一直强调课时目标的设定问题,而我为了体现教学的连贯性和所谓的“精彩”,我还是身陷囫囵,无法明晰自己该做的。
回到办公室,又和钱老师聊了好一会,对于“第一课时该上什么”,心中已有了一些主意。回家后,我重新审视教材,明确了两个课时的目标,“忍痛割爱”将第一课时的'目标就定位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痛失父亲’”部分。这样的一个目标设定,反而让我有了“拨云见日”的明朗。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感情交融在一起,怎样将儿童的情感推向高潮,我在体会作者痛失亲人这教学环节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一、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身处地想像雷利当时的心境,想象雷利的爸爸凯旋归来的幸福画面。设计这个环节是不动声色地让学生与雷利的情感产生共振,也为后来体会雷利失去父亲那种深切的悲痛作好铺垫。学生动情的述说,使曾经的幸福与而今的物是人非的痛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们对战争的恨也就油然而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本,披文入情,从而达到以情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目标。
二、“落差”感悟,入情入境。为了指导学生感悟雷利“痛失父亲”的巨痛。在朗读指导方面,我通过“想象相聚画面——痛失父亲”“回忆父亲为人——痛失父亲”“想象父亲有所作为——痛失父亲”,通过这样一步步的指导,次次的回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感人至深。
三、媒体的及时应用使学生动情,刺激学生情感。情境的设置渲染课堂气氛,多媒体出示“万人送英雄,鲜花赠英模”的画面,配上哀乐,指导学生体会雷利看到爸爸的灵柩时,心情是多么悲伤啊!黑色蜡烛的背景很好的切合了当时的场景,课堂教学也会因为情感的交融而变得高潮迭起,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回想这节课,自己的潜心钻研,学生真情的流露,使本节课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本节课也还存在不足之处:结题部分没有很好地整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反思、不断尝试,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能收到好的效果。
文档为doc格式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反思篇十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的联合国军事观察员雷润民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后,他的孩子——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在极度悲伤之余,提笔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写了一封情感真挚而又充满期望的信。
他在信中向全世界大声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表达了中国青少年的正义感和爱好和平的愿望。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倾诉着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可是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我却发现班上的孩子没有真切地感受到雷利的呼吁,没有收到战争的感染。课后,反省自己这节课的失败。在上课之前,我就预设到现在的孩子在和平的环境中长大,较难体会这种情感。因此,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情感,我设计了朗读环节。先是教师范读,读着读着,我的眼泪都要落下来了,可是班上还有几个孩子竟然在笑。然后分小组读,学生个别读,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情感。可是,班上的孩子还是没有办法体会出来,朗读的时候仍然不够充满激情;于是,我决定带领他们揣摩,从作者的失父之痛中体会和平之可贵。然而,他们平时养尊处优,几乎没有失去亲人的人生经历,所以,这层感情也没有体会出来;好在课前我做了功课,补充大量的战争图片、事实,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才,感觉出学生慢慢地对战争有了一些感觉,对作者有着同情。
课后,我布置了家庭作业:小练笔。让学生欣赏现在世界上的不太平后交流: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又能够做点什么?拿起手中的笔把心中所想写下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一段话、一句名言或一幅对联。)
我想,还是要课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他们能够深切地体验。所以,我又一次布置了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资料再次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如”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还不太平!”下节课,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学生听到这些骇人的新闻,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之后,再谈自己的感受。希望能补救课堂上的不足。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反思篇十一
我觉得这次的文本拓展是这堂课的点睛之笔,不仅延伸了课堂教学,而且对学生的教育深刻而生动,使孩子们终身难忘,整个课堂教学在这里得到了升华。
这样懂事的'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售货员阿姨心疼他,眼圈红了,打算自己买一辆小汽车送给他。如果是我,如果我可以,我恨不得捧来几十辆小汽车让小兵玩个痛快。可是小兵说:“不,谢谢,我不要。”礼貌地拒绝垂手可得的小汽车。为了什么?尊严?是的,就是尊严!妈妈一定教育过小兵:人穷志不短。
懂事、孝顺,能抵抗诱惑,能细心体味到妈妈的内心感受……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个不一般的男孩小兵。但有一点毫无疑问,虽然他家的物质匮乏,但是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很了不起!
这些是我读书时的感受。课堂上,我带领学生一起体会,感悟。从小兵对小汽车的喜爱、渴望,到他阻拦妈妈为自己买小汽车。从追究喜欢去不想要小汽车的原因,到思考为什么不要阿姨的赠送……教室里显得那么沉静,孩子们在思考,在感悟。我一直拦阻学生对小兵、阿姨做出评价,一直引导他们通过朗读感受这些美好的感情。有些情感,如果宣之于口,倒显得苍白无力。我希望,今天这篇课文的学习会给学生带来不一般的感受。果然同学们不负我所望,一次次有感情的朗读,一次次合情合理的想象,很多同学红着眼圈读完了全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反思篇十二
本文讲述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的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后,他的孩子――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在极度悲伤之余,提笔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了一封情感真挚而又充满期望的信。他在信中向全世界大声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表达了中国青少年的正义感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我在执教本文时重点落实在“悟读交汇”及“情理交融”两方面。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但语文课只有“读”,没有“悟”,学生的“读”往往会流于形式,而成为课堂最华丽的装点。这节课上,不仅有声情并茂的“读”,还有潜心会文的“悟”,学生或“读”中“悟”,或“悟”中“读”;或“读”后“悟”,或“悟”后“读”。
如:雷利的爸爸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从文中找到描写他的词句,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交流后指导朗读。
又如:句式训练:此时此刻,如果我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我会想。带着又悲、又痛、又恨的感情,读第三节。
另外还有:过渡:是啊,是可恶的战争、残酷的战争、无情的战争,夺去了雷利爸爸的生命,还夺去了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此时此刻,我们不禁要和雷利一同呼吁,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谁的呼声?让我们在文中找到雷利的呼声,一起有感情的朗读。
因为悟读交汇,学生的“读”因“悟”而更动人心弦,学生的“悟”因“读”而更启人心扉。
同时在这堂课上,我通过播放收集到的战争场面的画面及课件,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战争的残酷、雷利呼吁和平的美好愿望,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才有破竹之势。但语文课只有“情”的激发,没有“理”的启迪,师生的“情”往往会失去依托。
因此,在导入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配乐讲述《和平鸽》的故事。过渡:和平鸽就这样诞生了,它有没有把和平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和平永驻人间呢?揭示课题。
在情理交融中,学生对文中的“父亲之爱”、“丧父之痛”这种“情”,自然升华为“战争之恨”这种“理”;因为情理交融,学生的“情”因“理”而更震憾人心,学生的“理”因“情”而更发人深省。
上完本课,感觉在落实本单元教学目标中的“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方面做得还不够。如果能在导入部分,设计一个质疑的环节,效果或许会更好。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反思篇十三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倾诉着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读完这篇文章我受到深深地感染,我能体会到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同时也唤起我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我想,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怎能不打动那些善良的孩子们的心?但是孩子对战争了解的太少,在他们的脑海中没有和平的概念及切身的体会,以及那种失去亲人的痛苦。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案的设计中加入了音乐的烘托,首先让他们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世界并不太平?(可以结合收集到的资料谈)。我再通过播放收集到的战争场面的画面及课件,让学生亲身感受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看了这些画面,你想说些什么?真切地感受战争的残酷、雷利呼吁和平的美好愿望,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最后交流: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又能够做点什么?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才有破竹之势,以期达到孩子入情入境的目的。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反思篇十四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用情、用心倾诉着家庭的不幸,世界的不幸,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联系生活的实际,联系当前世界的局势,通过多幅画面让学生亲身感受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并在充分的感情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感悟书中的这种情感,感受和平的可贵。
要调动学生的潜能,还要确立正确的导学思路,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为此这节课我确定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读,通过读中感悟、读中体会,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进而达到感情的升华。围绕这一主题,我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1、自读,初步体会文中的情感。
2、再读,感知课文内容,在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以读促感,以感促读,达到与小作者情感的共鸣。
3、让学生抓重点词句读,读的同时联系具体实例理解课文内容。
4、多种形式比赛读,激发学生读的积极性,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是说,让读贯穿本节课的始终,体现读中感悟,读有所思,读有所得的思想。不仅学生不感到乏味,乐“读”不疲,而且,课文的内容在读的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的理解了。
在教学“痛失父亲”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想象爸爸凯旋的情景,有的说:“我一下子扑进爸爸的怀抱,在爸爸的脸颊上亲了又亲。”有的说:“爸爸,你真棒!你真了不起!”还有的说:“爸爸,我一定向你学习,长大了也当一名维和战士。”就在学生饱含激情的赞美声中,我一下子把话题拉到爸爸牺牲,学生的感情从颠峰一下子跌入低谷,我抓住契机,再次让学生想象此时的情景,随着思维的积极活动,学生联想、想象的翅膀随之展开。学生们从心底里喷发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平!和平!和平!”铿锵有力的呼声响彻整个教室。
课前收集有关资料来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如“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还不太平!”这些语句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课前我布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课堂上学生谈起战争滔滔不绝,且提起战争的危害性,学生们更是深恶痛绝。在学生听到这些骇人的新闻,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之后,再谈自己的感受,这一环节不但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同时还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如何处理收集到的信息。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反思篇十五
我在体会作者痛失亲人这教学环节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一、 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设身处地想像雷利当时的心境,想象雷利的爸爸凯旋归来的幸福画面。设计这个环节是不动声色地让学生与雷利的情感产生共振,也为后来体会雷利失去父亲那种深切的悲痛作好铺垫。学生动情的述说,使曾经的幸福与而今的物是人非的痛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们对战争的恨也就油然而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本,披文入情,从而达到以情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目标。
二、我设计一个“真情告白”的填空练习,引导学生把感受化作语言,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尊重学生的看法,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媒体的及时应用使学生动情,刺激学生情感。情境的设置渲染课堂气氛,多媒体出示录象片段,展示“万人送英雄,鲜花赠英模”的画面,配上哀乐,指导学生体会雷利看到爸爸的灵柩时,心情是多么悲伤啊!他扑到父亲的身上边哭边说,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感受那悲壮的场面。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雷利失去父亲的悲痛。课堂教学也会因为情感的交融而变得高潮迭起,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回想这节课,自己的潜心钻研,学生真情的流露,使本节课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本节课也还存在不足之处:用心读书,在读中感悟,在阅读教学中,不够重视学生用“心”读书这环节。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反思、不断尝试,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能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