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初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计划(汇总8篇)

初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计划(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0 13:33:05
初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计划(汇总8篇)
时间:2023-10-20 13:33:05     小编:书香墨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初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计划篇一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 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教学难点

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一农民带上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的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

(2)试求降价前y与x之间的关系

(3)由表达式你能求出降价前每千克的土豆价格是多少?

二、问题解决

l1 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 l2 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意填空:

初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计划篇二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过程

2、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标准差和方差,能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数值。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2.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会计算某些数据的极差、标准差和方差。

教学难点

理解数据离散程度与三个“差”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计算器,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投影课本p148引例。

(通过对问题串的解决,使学生直观地估计从甲、乙两厂抽取的20只鸡腿的平均质量,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平均水平”相近时,两者的离散程度未必相同,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入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量度——极差)

2、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极差是用来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二、活动与探究

如果丙厂也参加了竞争,从该厂抽样调查了20只鸡腿,数据如图(投影课本159页图)

问题:1、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的平均数和极差是多少?

2、如何刻画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与其平均数的差距?分别求出甲、丙两厂的20只鸡腿质量与对应平均数的差距。

3、在甲、丙两厂中,你认为哪个厂鸡腿质量更符合要求?为什么?

(在上面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比较甲、乙两厂被抽取鸡腿质量的极差,即可得出结论。这里增加一个丙厂,其平均质量和极差与甲厂相同,此时导致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矛盾,为引出另两个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量度——标准差和方差作铺垫。

初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计划篇三

本节将利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其中需要学生了解空间图形、对一些空间图形进行展开、折叠等活动.学生在学习七年级上第一章时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从事过相应的实践活动,因而学生已经具备解决本课问题所需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第3节.具体内容是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当然,在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需要经历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需要借助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这些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意识;一些探究活动具体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观察图形,探索图形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3.在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实用性.

利用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归纳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教强,思维活跃,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力求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从创设问题情景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育教学过程;

(2)从学生活动出发,顺势教学过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

2.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电脑、多媒体课件.

学具:用矩形纸片做成的圆柱、剪刀、教材、笔记本、课堂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环 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做一做;第四环节:小试牛刀;第五环节:举一反三;第六环节:交流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初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计划篇四

一、你怎样理解这四首诗所表达的感情?各用一句话概括。

二、“孤城”、“羌笛”、“杨柳”、“落日”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请你找出一些带有上述意象的诗句加以吟诵,说说这些意象在古诗中一般有什么意味。

_三、探究活动:你赞同以下说法吗?请你查找有关资料或网站,与同学展开辩论。

1、王之涣的《凉州词》首句有些版本作“黄沙直上白云间”。有人认为后人广为流传的“黄河远上白云间”是错误的,因为在凉州根本见不到黄河,只能见到黄沙。

2、有人说河西走廊距青海千里之遥,那里根本无法看到青海的云,王昌龄《从军行》把“青海长云”与“孤城”、“玉门关”放在一起是不合适的。

3、对于“属国过居延”,课文注解“属国”是官名,指使臣。另一种说法认为“属国”指的是附属国,这句诗是“过属国居延”的倒装。

四、读了楚楚的《草原散章》,请说说你的总体感受。

答:

初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计划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轴对称变换之间的关系.

2、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轴对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情感现价值观

1.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2.通过有趣的图形的研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通过“坐标与轴对称”,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

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轴对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明确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轴对称之间关系。

教学难点:

由坐标的变化探索新旧图形之间的变化探索过程,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前几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会画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下,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我们知道点的位置不同写出的坐标就不同,反过来,不同的坐标确定不同的点。如果坐标中的横(纵)坐标不变,纵(横)坐标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者横纵坐标都按一定的规律变化,那么图形是否会变化,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这将是本节课中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探索两个关于坐标轴对称的图形的坐标关系

1.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二象限内各有一面小旗。

2.在右边的坐标系内,任取一点,做出这个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看看两个点的坐标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说说其中的道理。

初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计划篇六

知识与技能

1、学习什么是三元一次方程和三元一次方程组. (2)会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2、掌握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过程中化三元为二元和一元的化归思想.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练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确定消元方法、消元对象.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解题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比较等活动去发现一些规律,体会一些数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经过本课教学进一步熟悉解方程组时“消元”的基本思想和灵活运用代入法、加减法等重要方法.

教学 难点:

针对方程组的特点,选择最好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是什么?有几种方法?

二、引入新课

甲、乙、丙三数的和是26,甲数比乙数大1,甲数的两倍与丙数的和比乙数大18,求这三个数.

初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计划篇七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求法;

2、用极差、方差、标准差对实际问题作出判断。

过程与方法

经历数据的读取与处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标准差;

2、由极差、方差、标准差对实际问题作出

教学难点:

对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标准差作出判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极差:指一组数据中最大和最小数据的差.

方差: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初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计划篇八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八年级上册第五章《位置与坐标》第二节内容。本章是“图形与坐标”的主体内容,不仅呈现了“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平面直角坐标系”等内容,而且也从坐标的角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平移、轴对称的数学内涵,同时又是一次函数的重要基础 。《平 面直角坐标系》反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会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较深层次的理解;另一方面,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可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设计:

知识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横轴、纵轴、原点、坐标等概念;

2.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3.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能力目标:

1.通过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意识;

2.通过对一些点的坐标进行观察,探索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纵坐标或横坐标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段与两坐标轴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

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内容,以及由点找坐标,反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

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3.由观察点的坐标、纵坐标 或横坐标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段与两坐标轴之间的关系,说明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教学难点:

1.横(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的探究;

2. 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的总结。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感受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假如你到了某一个城市旅游,那么你应怎样确定旅游景点的位置呢?下面给出一张某市旅游 景点的 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图5- 6),回答以下问题:

(1)你是怎样确定各个景点位置的?

第二环节分类讨论,探索新知

1.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纵轴、横坐标、纵坐标、原点的定义和象限 的划分。

学生自学课本,理解上述概念。

2.例题讲解

(出示投影)例1

例1 写出图中的多边形abcdef各顶点的坐标。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