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掌握脑、心理和客观现实的关系
3、初步树立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重点:心理过程、影响心理个体发展的因素
难点:心理实质
教学步骤:
导入: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和算命是一回事吗?(讨论法)
新授:
第一节 人的心理实质
一、什么是心理学?
人的心理现象有哪些?(谈话法、讲授法)
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心理现象。我们处于清醒状态时,会体验到自己的感受;能认识和辨别许多事物;在与别人交往中,有的人大方热情,有的人胆小拘谨;在工作学习中,有的人一丝不苟、聚精会神,有的人表现为心神不定,马马虎虎这些都是人的心理现象。
1、 人辨别物体的颜色形状,分辨声音、气味、空间远近、时间长短等,称之为感知觉。
人可以记住和回忆经验过的事物,称之为记忆。
在艺术活动中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这和想象的作用有关。
人能够思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思维在起作用。
心理学把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称为认知过程。(归纳)
2、 人在认识周围世界时,总会发生喜爱、憎恨、冷漠等不同的态度和体验,心理学称之为情绪和情感过程。
3、人常常为了改善自己、变革现实而自觉地树立某种目标、并努力克服困难去达到预定的目标。心理学称为意志过程。
4、其它,如人需要、兴趣、信念、志向、世界观以及能力、气质、性格和不同程度的行动积极性,心理学称之为个性积极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归纳:
心理学把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合称为心理过程,把个性积极性、个性倾向性、个性个别性合称为个性心理,把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合称为心理现象。
练习:举例说明,我们平时有哪些心理现象?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讲授法)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psykhe(灵魂)和logo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灵魂”,指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人类很早就试图对它作出解释和说明,这些解释和说明形成了最初的心理学思想。以后,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的灵魂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以为灵魂是寄居在人的身体之中的一种实体,它支配着人的行为,并有自己的活动规律。
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自然不满意“灵魂说”关于心理现象的解释,而力求对心理现象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说明。
19世纪以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使人类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由于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人们在对心理现象的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提出了许多理论,使心理学的研究脱离了主观思辩的方式,而逐渐成为一门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学科。
今天,心理学的许多理论,不仅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进行生活、工作和学习,且成为教育人、培养人、管理人、使用人以及进行人才选择的科学依据。
因此,心理学是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
总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发展,既离不开现代生理学和生物学,也离不开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因比,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二、心理实质是什么?(讲授法)
(一)什么是心理实质?
(二)心理实质的内容是什么?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或者概括地说,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1、 心理是脑的机能说明:脑是心理的器官。
2、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说明: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三、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
(二)有利于搞好幼儿教育工作,提高幼儿教育的效果
(三)为今后更好地进行幼教工作开展幼教研究打好基础
第二节 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二、脑的成熟是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三、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基础
四、社会生活条件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五、教育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注意
教学目标:
1、了解注意的概念、功用、种类、外部表现
2、领会幼儿期注意发展的特点
3、掌握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策略
重点:幼儿期注意发展的特点
难点: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
教学步骤:
导入:同学们每天都经过公路上的交通灯,谁能告诉我交通灯红、黄、绿的排列顺序?(讨论)其实,除了红黄绿的排列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可能:一个灯可以亮三种颜色。这涉及心理学的概念——注意。
新授: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举例:警察和司机的笑话(略)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的功能---选择有意义的、符合要求的和当前活动相一致的有关对象,避开和排除那些无关的对象。
举例:司机不关注刮雨器而注意前方的路况
2、保持的功能---使注意对象的映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保持,直到达到目的为止。
举例:幼儿集中注意的时间5----10----15分钟
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方向或目标进行。
举例:打瞌睡时想到“我要努力”,立刻打起精神
幼儿园里,老师请表现最好的小朋友先玩游戏,幼儿会调节注意力
讨论:注意在生活中的应用?
(警灯、警笛、军事伪装、银行“一米线”、电梯黄线、玻璃门提示等等)
三、注意的分类
(一)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性的和意志努力的不同,可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1、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努力的注意(对环境的应答性反应)
引起无意注意的外部因素是刺激物的特点:
举例:(1)强烈刺激。强光、巨响、奇香、艳色。
(2)新异的刺激。新奇的事物。
(3)活动变化的刺激。活动的物体,声音的抑扬顿挫变化。
(4)对比的刺激。强度、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对比特别显著。
引起无意注意的内部因素是主体本身状态。
举例:(1)需要和兴趣。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易引起的注意
(2)情绪状态 (3)知识经验 (4)期待的事物
2、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努力的注意
在学习过程中,为了保持有意注意,必须排除与学习任务无关的干扰,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与注意分散作斗争。
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1)明确的目的 (2)间接的兴趣
(3)坚强的意志和干扰作斗争 (4)合理的组织活动
(二)根据注意对象存在于外部世界或个体内部,可以把注意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
(强调内部注意和自我意识有关)
四、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 2、无关运动停止 3、呼吸运动变化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注意
一、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由学生分组讨论)
二、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小中大班分别归纳)
三、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时间的长短,与对象本身特点及教学方式有关。
3、注意的分配——指把自己的注意在同一时间内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4、注意的转移——指人们根据新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四、注意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
(一)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无关刺激过多
疲劳
目的要求不明确
注意不善于转移
(二)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
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
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适当控制儿童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
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幼儿园见习讨论:教师如何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如何防止幼儿的注意分散现象?
审慎处理幼儿多动现象
讨论:多动现象——多动症是不是一回事?
小结:
1、我们如何防止自己的注意分散的现象?
2、及时动手,指出并消除教师内的无关刺激!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教学目标:
1、了解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及功用
2、领会幼儿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3、能利用感知觉规律进行幼儿园的教学
重点:感知觉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难点:幼儿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教学步骤:
导入:
新授: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事物的整体的反映。知觉带有主观性。
二、感觉和知觉的功用
1、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2、感知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也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保障
三、感觉的种类: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知觉的种类:
(1)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
(2)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自我知觉、他人知觉、人际关系知觉)
四、感觉和知觉的特性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1、定义
2、感受性变化规律
(2)适应:连续的刺激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表现为感受性钝化和锐化。
(3)对比:同类而相互对立的感觉相互作用时,可使对方的感受性有所加强的现象。
(4)感受性与训练(敏感化):由于分析器的相互作用和练习而使感受性提高。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被选择的成为对象,其他成为背景;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
(1)视觉敏锐度:在幼儿期,儿童的视觉敏锐度在提高
(2)辨色能力:初期能辨认红黄绿蓝等基本色,中期能辨认间色,晚期能调色。
(二)、听觉
(1)纯音听觉:在幼儿期间,纯音听觉的感受性不断发展,这可以通过音乐教学及音乐游戏促进其发展。
(2)言语听觉:通过言语交际和语言教育,到了幼儿晚期基本能辨明本族言语的各种语音。“重听”现象是言语听觉的缺陷。
(三)触觉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形状知觉。方位:三岁能辨别上下,四岁能辨别前后,五岁能能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七、八岁能辨别相对左右。距离:对熟悉的物体可以分出远近,幼儿的透视原理掌握不好。形状:小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中班:半圆形、梯形;大班:菱形、平行四边形、椭圆形。
(二)时间知觉:幼儿初期已有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和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幼儿中期,可以正确理解“昨天”、“今天”、“明天”,但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还不了解。幼儿晚期,可以辨别“大前天”、“大后天”,但还不能准确运用一些时间词语。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
(一)、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的持续性
观察的细致性
观察的概括性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激发观察的兴趣
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记忆
教学目标:
1、掌握记忆概念、种类、表象
2、掌握记忆过程的分析
3、掌握幼儿期记忆发展特点
重点: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转化;记忆过程的分析
难点:幼儿期记忆发展特点
教学步骤:
导入:复习第一章的内容、心理实质
新授: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1、 在举例的基础上讲解记忆的概念、总结出定义、用课件展示概念:记忆是以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方式对经验的反映。
2、 记忆的作用:
3、“记”和“忆”的关系:
“记”是“忆”的前提,没有“记”就不会有“忆”;“忆”是“记”的结果和验证,“忆”不出来,也就是“记”得不好。
二、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
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
画家、建筑师
情绪记忆
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
表演艺术家
逻辑记忆
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内容
数学家、思想家
运动记忆
以过去做过的动作为内容
运动员
种类
概念
适用人群
(课件展示特点:先出示种类,然后是讲到那种记忆时出示那种记忆的概念,这样避免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不同,可把记忆分成三种:
(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感觉信息在0.25—2秒钟以内的记忆。
(2)短时记忆:指一分钟以内的记忆、即所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不超过一分、识记后立即再现、再现后就不再加以保持。贮存信息的数量是7±2个组块。
(3)长时记忆:指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模式图
课堂练习:
呈现词单:
狗——桌子——狼——楼房——椅子——茅舍——房子——猫
被试如何回忆?
狗——狼——猫
桌子——椅子
房子——楼房——茅舍
三、记忆过程的分析
记忆过程可以分为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一)识记——识记是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一环节。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没有经过任何意志努力的识记,也称不随意识记。这类记忆是最大量的。它的特点是不易疲劳,但有很大的被动性、偶然性和片断性。
有意记忆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并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又称随意识记。它具有主动性特点,适宜完成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识记任务,是学习活动最主要依靠的识记类型。
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是指在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这种识记的效率相对较低,而且容易遗忘,但准确性高、使用面广,仍是识记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种类。
意义识记是指在理解材料意义的基础上,依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进行的识记。这种识记和积极的思维活动密切联系,又往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因而提高了识记的效率和巩固性。
(二)保持——保持是识记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二环节,是实现回忆的必要前提。
1、遗忘及其规律
保持和遗忘是一对冤家对头。你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能够回忆起来,就是保持住了,如果回忆不起来或回忆错了,就是遗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一般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学生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的要早。
2、遗忘的种类
(1)暂时性遗忘——已转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被提取,但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恢复
(2)永久性遗忘——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就已消失。
(三)回记——回记是对头脑中保持事物的提取过程。这也是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
1、再认
再认是当识记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把它识别出来。人们往往以为不能重现识记过的事物就是遗忘,其实,能识别再度出现的事物,也是回忆。
2、再现
再现是当识记过的事物不在时能够在头脑中重现。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回记,如学生在做闭卷问答题时,回记学过的内容。
四、记忆的品质
(一)记忆的敏捷性
(二)记忆的持久性
(三)记忆的正确性
记忆的准备性
五、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一)什么是表象
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
(二)表象的特征
1、形象性
2、概括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记忆
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与发展(略)
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容易记容易忘
2、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
3、以形象记忆为主
4、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
5、记忆不精确
三、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1、有意性差,影响记忆的效果
2、不会运用适当的记忆方法
3、偶发记忆
4、正确对待幼儿“说谎”问题
四、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
1、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记忆的效果
2、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培养幼儿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
3、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意义识记水平
4、正确评价识记结果,合理组织复习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想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想象概念、种类
2、掌握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
重点: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
难点:想象的种类
教学步骤:
导入:
什么是想象?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不仅能感知当前作用于感官的事物,能回忆当时不在眼前而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而且还能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构建自己从未经历过事物的新形象,或者根据别人口头言语或文字的描述形成相应事物的形象。例如,没有见过庐山瀑布的人,只要读了李白的“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庐山瀑布那种气势雄伟、景色壮观的形象,就会在头脑中油然而生。
新授: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是幼儿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幼儿行动的动力之一。
二、想象的生理机制(略)
三、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想象。例如,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变幻莫测的浮云时,脑中就产生起伏的山峦、柔软的棉花、活动的羊群、嘶鸣的奔马等形象;当我们看到北方冬季玻璃上的冰花时,就会觉得它像梅花、像树叶等,都是无意想象的表现形式。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人在睡眠时,为什么会做梦?巴甫洛夫认为,人在睡眠时,整个大脑皮层处于一种弥散性的抑制状态,但仍有少部分神经细胞兴奋活跃,由于意识控制力减弱,这些记载着往日经验的细胞便随意地、不规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离奇古怪、荒诞绝伦的梦境。
发生梦境是有原因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外界刺激,如声音、气味等。这些刺激在我们睡眠时仍在不断地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当它传入大脑后就会引起变态反映成为梦境。例如门窗被风吹后的撞击声会引起打雷或放炮的梦境;冬夜被子掉落浑身冰凉会造成掉进冰窖的梦境;闻见食品的香味会梦见进餐或在家中宴客等。
二是睡眠时人体的内部刺激或人体生理异常。例如膀胱充盈会引起找厕所的梦境。人体的某些部位有隐疾,在梦中也常会反映出来。据载有人梦见狂犬咬足,几日后在梦中被犬所咬的地方果然发炎。这可能是因为人在体内发生病变之初有微小刺激进入大脑,不过在人意识清醒状态下,由于进入大脑的刺激较多往往使人感受不到。但在睡眠时,外部刺激相对少了,这种原来潜伏的病变刺激就会使大脑相应部位的神经细胞活动起来,结果就会形成反映有关病变的预兆梦。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科学家提出的各种假说,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等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晶。
有意想象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主要想象形式。按其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我们看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头脑中出现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物形象;机械制造工人根据图纸想象出机器的主要结构等,都属于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产生的新形象是相对的,对于想象者来说是新的,而实际上是已经存在的事物形象。但是,再造想象仍然有一定的创造性。由于每一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等主观因素的不同,再造想象的内容和创造水平必然有一定的差异。
再造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狭小的生活圈子,生动形象地认识自己没有感知过的或不可能直接感知的事物,扩大认识范围,充实主观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或图表、模型的演示,可以使学生通过再造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与概念相应的形象,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有赖于两个条件:一是正确理解语词描述和图样、符号标志的意义。不懂外语的人,无法在头脑中形成外语作品中描绘的人物、场景的形象。二是丰富的表象储备。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缺乏相应的表象储备,就难以进行想象。先天性盲人,不管你如何向他描述朝霞的美丽,他是绝对想象不出来的。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 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飞机设计师在头脑中构成一架新型飞机的形象,作家在头脑中构成新的典型人物形象等都属于创造想象。这些形象不是根据别人的描述,而是想象者根据生活提供的素材,在头脑中通过创造性的综合,从而构成了前所没有的新形象。这种形象越新颖,它的创造性水平也就越高。
创造想象具有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的特点,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不可缺少的心理成分。无论是科学创造、技术发明,还是文艺创作,都必须首先在头脑中形成活动的最终或中间半成品的模型,即进行创造想象,可见,创造想象是创造性活动的必要环节。没有创造想象,创造性活动就难以顺利进行。
创造想象是一种比再造想象更复杂的智力活动,但二者又有密切联系。首先,它们都以感知为基础,都是在原有表象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的新形象。其次,依据描述进行再造想象时,对想象者来说或多或少都含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想象成分,而创造想象中也有再造想象的因素,如参照已有资料。所以在理解上绝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三)幻想、理想和空想
幻想
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同于再造想象,因为它比再造想象有较多的创造性成分。它也不同于一般的创造想象,区别有两点:第一,幻想中所创造的形象,总是体现着个人的愿望,是人们所追求、憧憬和向往的事物。如幻想自己成为一个科学家和艺术家。而创造想象中的形象不一定是个人所期望的形象。如作家创造的反面人物形象。第二,幻想不与目前的行动直接联系,不一定产生现实的创造性成果,而是对未来活动的设想。它常常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
根据幻想的社会价值和有无实现的可能性,把幻想分为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
2、理想
也称积极的幻想,它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实现可能的幻想,一般称理想。它是人前进的灯塔,能使人展望到未来美好的前景,激发人的信心和斗志,鼓舞人顽强地去克服困难。
3、空想
也称消极的幻想,它违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且毫无实现的可能,是一种无益的幻想,常使人脱离现实,想入非非,以无益的想象代替实际行动,害怕艰苦的劳动和逃避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儿童青少年的理想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一)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无预定的、明确的目的,是在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主题易变。例如,小班幼儿画画时,并不知道要画什么,只满足于在纸上乱画;搭积木时,只对结构动作感兴趣,重复搭好推倒的动作,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2、4~5岁幼儿的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想象出现了主题,但不能持久,常以当前感知对象为转移。例如,在画画时常边画边根据已画出的线条、图形而改变原定想象的内容。
3、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成人的教育引导下,幼儿晚期,儿童不仅能根据成人的要求展开想象,而且在一些活动中能自己确定主题,围绕主题想象,并能排除无关事件的干扰,将主题进行到底。大班幼儿不仅对想象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而且开始对想象的结果感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评价。例如,画画时会边画边自言自语:“画得不像,小兔子的耳朵画得太短了,应该再长一些。”
幼儿的想象有明显的主观情绪性,对感兴趣的主题常百听不厌,百玩不厌;对不感兴趣的主题,即使成人提出要求,幼儿也常予以拒绝。
(二)再造想象占主是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依靠成人的言语描述或外界情境的变化,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知识经验不断增加,兴趣范围逐渐扩大。
2、幼儿中晚期,想象的内容日益丰富,而已在再造想象中出现了一些创造想象的因素。能根据一些有结构的、开放的材料,编造较复杂的故事;游戏的情节更加复杂,能事先确定游戏规则,分配游戏角色;在绘画、纸工等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与范例不同的成分。
3、幼儿晚期,结构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角色游戏都已发展到了顶峰。研究发现,5岁幼儿已开始形成幻想的倾向,喜欢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和使成人感到幼稚可笑的想法。
(三)想象易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
幼儿受生活经验和空间知觉发展水平的限制,想象常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这是幼儿想象的突出特点。幼儿常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和经验来体会和想象现实,使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和缩小性,夸大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缩小其余部分。
(举例:儿童画“寻找失落的铅笔”,用主观的空间关系代管客观的空间关系,把正面和侧面重叠在一起,大小比例失调,过分夸大了找到的铅笔和手。)
幼儿还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看到同伴有自己喜爱的玩具,会说:“我妈妈也给我买了一个。”被成人误认为故意说谎。
幼儿晚期,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认识能力的增强,幼儿开始能区分想象的东西与真实的东西,并向成人提出“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之类的问题。由于许多想象中才能获得满足的东西已变成现实,幼儿在游戏中开始追求逼真,智力游戏和竞赛性游戏开始逐渐取代象征性游戏。
二、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自主解决问题
5、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6、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第六章 学前儿童言语和思维
教学目标:
了解言语、思维的概念及作用
了解思维的基本特征、基本品质
3、掌握幼儿期言语发展规律
4、领会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5、理解幼儿期思维的发展特点
重点:幼儿言语、思维的发展规律
难点:幼儿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培养
教学步骤:
导入:
新授:
第一节 言语概述
一、言语及其作用
1、言语的定义: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2、言语的作用:
(1) 言语的符号固着功能
(2) 言语的概括作用
(3) 言语的交流作用
二、言语的种类
(一)外部言语
口头言语
书面言语
(二)内部言语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先发展口头言语,后发展书面言语)
1、语音的发展
言语知觉精确化、发音能力迅速发展(3岁至4岁),但对于有些语音往往不能正确发出,如:g发成d,zh/ch/sh发成z/c/s等;语音发展受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影响。
2、词汇的发展
词汇的发展是言语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发展可以从词汇的数量、词类、词义三方面的变化来分析。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3—4岁儿童的词汇量为1200个,幼儿末期约为3000—4000个;词类掌握从实词到虚词,名词的抽象性、概括性逐步增加;能准确理解词义,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都增多。
幼儿的词汇无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较之幼儿前期儿童都有了发展,但从整个儿童期的词汇发展来看,词汇还是贫乏的;词类的运用还偏重于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等,词义的概括性还较低;词的理解和运用还常常发生错误,总之,词汇的发展还不够完善。
3、语法的掌握
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句子从短到长
二、学前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
1、游戏言语(3—5岁)
2、问题言语(5—7岁)。
三、学前儿童书面语言的发展
1、书面言语的掌握比口头言语的掌握困难
2、四岁是形象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认字的最佳年龄
四、学前儿童言语的培养
创造条件,让儿童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帮助儿童扩大眼界,丰富生活,增加词汇
加强对学前儿童言语的训练
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作用
第三节 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二)思维的特性
间接性
概括性
社会性
(三)思维的种类
从个体发展来看
从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直觉行动思维
聚合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发散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二、思维过程
比较
抽象概括
具体化
三、思维形式
概念
判断
推理
四、创造性思维
概念: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基本过程:准备——酝酿——阐明——证实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思维
一、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
二、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三、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
学前早期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学前中期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学前晚期儿童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学前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学前儿童的判断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学前儿童已能进行一些推理,但其水平比较低
学前儿童理解力逐渐增强
四、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断丰富学前儿童的感性知识
帮助学前儿童丰富词汇,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种概念,发展语言
开展分类练习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前儿童多想、多问,激发其求知欲,保护其好奇心
开展各种游戏,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第七章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教学目标:
1、掌握情感的概念,明确情感的功能
2、理解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懂得情感的种类及特点
3、懂得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如何调节自己的情感
重点:什么是情感,情感的种类
难点: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教学步骤:
导入:“同学们,由于电脑临时出现了故障,这节课请同学们回教室自习。”待学生反应完后,再解释什么是情感: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新授: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什么是情感
1、提问:“当我们在进行‘庆三八’排球赛,比分落后于别人时,我们有什么样的需要?”
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的事例来举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认知发展规律,利于学生掌握:(1)情感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主观的、内在的,是在一定事物的影响下产生的。(2)情感的产生与人的需要、愿望、观点相联系。(3)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1、通过复习情感的概念,提问:什么是感知觉?什么是思维?什么是记忆?由此强调认识过程反映的都是客观事物。引出“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区别”:第一,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情感则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第二,认识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感则通过态度的体验来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第三,认识过程有着较强的有意性,人们可以有意地感知、记忆和思考,也可以有意地停止这种认识活动,而情感有着较强的自发性,人的情感只有在认识的作用下才会增强有意性。
(教师在学生发言完毕后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设问引出“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区别”,这样就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也显得连贯有序。
2、首先指出“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过程的活动而产生,并随着认识活动的深入而发展的”。举例:当我们听到一首乐曲时,会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是伴随着感知而产生的情感;当我们想到祖国现代化的远景时,能产生一种振奋的心情,这是伴随想象过程而产生的情感;当我们解决了百思不解的问题时,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这是伴随着思维过程而产生的情感。
设计意图:首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运用举例来论证。这种做法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复杂到简单”“从高级到低级”的演绎推理,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三、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适应作用
动机作用
2、调节作用 举例:当我们去参加文艺演出荣获名次后,大家会欣喜若狂,但这种状态维持到一定时候即开始冷静。分析不足之处,争取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4、信号功能,举例:请几位同学做几个随意的表情(可以是肢体表情、言语表情、面部表情),请其他同学判断表达了哪些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帮助学生把理论用于实践中,而且,以身边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情感的“调节功能”和“信号功能”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共鸣。
四、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情绪和情感的基本形式——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情绪的基本状态——激情、心境、应激、挫折
引导学生组成每组5---6人的学习小组,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以及老师前面提供的例子,边学习,边思考,边讨论,找出各种情感状态的特点及当这些情感状态出现时自己怎样处理?并归纳成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推选出代表来汇报该小组的学习结果,让每个小组之间进行评议,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并归纳总结,使学生理清脉络,掌握“激情”“心
心理学教案篇二
小学x年级学生
1、能力与技能目标:掌握适当表达、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情感与态度目标:在讨论交流和游戏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认知目标:了解情绪的多样、多变及不良情绪的危害。
了解情绪的多样,多变和不良情绪的危害,掌握表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并且能够学会适当的控制情绪。
掌握表达和控制情绪的方法,学会控制情绪
1、情景体验
2、游戏活动
3、讨论分析
1课时
(一)激发学生兴趣,击鼓传棒棒糖,引出课程内容
2、游戏内容:老师背对着学生,用黑板刷敲击黑板,从第一组第一个同学开始从前往后传棒棒糖,老师喊停时棒棒糖在谁手里就奖励给谁。接着再拿出一颗糖以获得奖励的同学为开端开始第二轮,知道无论结束。
3、老师:刚才游戏的过程中大家是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平静——紧张——兴奋、激动或者失望)
4、归纳:有时候做一件事会有不同的情绪变化。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事情,有高兴的、愉快的,也有悲伤的、烦恼的,情绪就会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如何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做个健康快乐的人,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怎样做情绪的主人。
(二)动画片讨论,深入主题。
1、老师: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动画片,现在我们来欣赏喜洋洋与灰太狼的片段,大家仔细观察里面的喜羊羊、灰太狼都有些什么样的情绪变化。
2、欣赏动画片
3、讨论。
(1)先让几位同学说说喜羊羊和灰太狼都有什么情绪。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因为赶跑了灰太狼,因为没有抓到小羊)。
(2)高兴,失望、伤心等等都是我们面对一些事情会有的'正常表现。但假如你为了一些不高兴的事,一直伤心、生气,那会有怎么样的后果呢?与伙伴讨论一下。
(3)点名让学生结合自身谈谈想法。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学习、生活,不良的情绪会给学习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4)展示几张富有感染力的关于情绪的图片,导出情绪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周围的人。但是我们难免会遇上倒霉事。这就需要我们做情绪的主人,学会在不高兴的时候有调节自己情绪的本事。
(三)大家来动手!让同学们拿出白纸、铅笔和彩笔,先用铅笔在纸上画脸谱来表示自己这一个星期出现的各种心情(可以先给同学们展示几个脸谱)。接着,用彩色笔给脸谱上色,认为哪种颜色最能代表哪种心情便图上那个颜色。
(2)让几位同学站起来展示自己话的脸谱,并分享自己产生这些情绪的情境,以后遇到同样的事该怎么办。
(四)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人的情绪就像天气一样,有各种变化。天气有晴天、阴天和雨天,人也有愤怒、悲伤和快乐的时候。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只要我们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乐观自信,就能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最后老师送大家一首儿歌:情绪就像气象台,喜怒哀乐变得快。生气时,笑一笑,烦恼事,讲出来。紧张时,静一静,伤心时,想得开。乐观向上有自信,学习生活添光彩。
心理学教案篇三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掌握脑、心理和客观现实的关系
3、初步树立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重点:心理过程、影响心理个体发展的因素
难点:心理实质
教学步骤:
导入: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和算命是一回事吗?(讨论法)
新授:
第一节 人的心理实质
一、什么是心理学?
(一) 人的心理现象有哪些?(谈话法、讲授法)
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心理现象。我们处于清醒状态时,会体验到自己的感受;能认识和辨别许多事物;在与别人交往中,有的人大方热情,有的人胆小拘谨;在工作学习中,有的人一丝不苟、聚精会神,有的人表现为心神不定,马马虎虎这些都是人的心理现象。
1、 人辨别物体的颜色形状,分辨声音、气味、空间远近、时间长短等,称之为感知觉。
人可以记住和回忆经验过的事物,称之为记忆。
在艺术活动中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这和想象的作用有关。
人能够思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思维在起作用。
心理学把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称为认知过程。(归纳)
2、 人在认识周围世界时,总会发生喜爱、憎恨、冷漠等不同的态度和体验,心理学称之为情绪和情感过程。
3、人常常为了改善自己、变革现实而自觉地树立某种目标、并努力克服困难去达到预定的目标。心理学称为意志过程。
4、其它,如人需要、兴趣、信念、志向、世界观以及能力、气质、性格和不同程度的行动积极性,心理学称之为个性积极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归纳:
心理学把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合称为心理过程,把个性积极性、个性倾向性、个性个别性合称为个性心理,把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合称为心理现象。
练习:举例说明,我们平时有哪些心理现象?
(二)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讲授法)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psykhe(灵魂)和logo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灵魂”,指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人类很早就试图对它作出解释和说明,这些解释和说明形成了最初的心理学思想。以后,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的灵魂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以为灵魂是寄居在人的身体之中的一种实体,它支配着人的行为,并有自己的活动规律。
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自然不满意“灵魂说”关于心理现象的解释,而力求对心理现象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说明。
19世纪以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使人类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一、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二、脑的成熟是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三、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基础
四、社会生活条件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五、教育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注意
教学目标:
1、了解注意的概念、功用、种类、外部表现
2、领会幼儿期注意发展的特点
3、掌握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策略
重点:幼儿期注意发展的特点
难点: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
教学步骤:
导入:同学们每天都经过公路上的交通灯,谁能告诉我交通灯红、黄、绿的排列顺序?(讨论)其实,除了红黄绿的排列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可能:一个灯可以亮三种颜色。这涉及心理学的概念——注意。
新授: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举例:警察和司机的笑话(略)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的功能---选择有意义的、符合要求的和当前活动相一致的有关对象,避开和排除那些无关的对象。
举例:司机不关注刮雨器而注意前方的路况
2、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努力的注意
在学习过程中,为了保持有意注意,必须排除与学习任务无关的干扰,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与注意分散作斗争。
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1)明确的目的 (2)间接的兴趣
(3)坚强的意志和干扰作斗争 (4)合理的组织活动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注意
一、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由学生分组讨论)
二、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小中大班分别归纳)
三、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教学目标:
1、了解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及功用
2、领会幼儿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3、能利用感知觉规律进行幼儿园的教学
重点:感知觉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难点:幼儿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教学步骤:
导入:
新授: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事物的整体的反映。知觉带有主观性。
二、感觉和知觉的功用
1、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2、感知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也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保障
三、感觉的种类: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知觉的种类:
(1)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
(2)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自我知觉、他人知觉、人际关系知觉)
四、感觉和知觉的特性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1、定义
2、感受性变化规律
(2)适应:连续的刺激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表现为感受性钝化和锐化。
(3)对比:同类而相互对立的感觉相互作用时,可使对方的感受性有所加强的现象。
(4)感受性与训练(敏感化):由于分析器的相互作用和练习而使感受性提高。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被选择的成为对象,其他成为背景;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
(1)视觉敏锐度:在幼儿期,儿童的视觉敏锐度在提高
(2)辨色能力:初期能辨认红黄绿蓝等基本色,中期能辨认间色,晚期能调色。
(二)、听觉
(1)纯音听觉:在幼儿期间,纯音听觉的感受性不断发展,这可以通过音乐教学及音乐游戏促进其发展。
(2)言语听觉:通过言语交际和语言教育,到了幼儿晚期基本能辨明本族言语的各种语音。“重听”现象是言语听觉的缺陷。
(三)触觉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形状知觉。方位:三岁能辨别上下,四岁能辨别前后,五岁能能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七、八岁能辨别相对左右。距离:对熟悉的物体可以分出远近,幼儿的透视原理掌握不好。形状:小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中班:半圆形、梯形;大班:菱形、平行四边形、椭圆形。
(二)时间知觉:幼儿初期已有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和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幼儿中期,可以正确理解“昨天”、“今天”、“明天”,但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还不了解。幼儿晚期,可以辨别“大前天”、“大后天”,但还不能准确运用一些时间词语。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
(一)、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1、 观察的目的性
2、 观察的持续性
3、 观察的细致性
4、 观察的概括性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1、 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 激发观察的兴趣
3、 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4、 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记忆
教学目标:
1、掌握记忆概念、种类、表象
2、掌握记忆过程的分析
3、掌握幼儿期记忆发展特点
重点: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转化;记忆过程的分析
难点:幼儿期记忆发展特点
教学步骤:
导入:复习第一章的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1、 在举例的基础上讲解记忆的概念、总结出定义、用课件展示概念:记忆是以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方式对经验的反映。
2、 记忆的作用:
3、“记”和“忆”的关系:
“记”是“忆”的前提,没有“记”就不会有“忆”;“忆”是“记”的结果和验证,“忆”不出来,也就是“记”得不好。
二、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的长时记忆
遗忘
课堂练习:
呈现词单:
狗——桌子——狼——楼房——椅子——茅舍——房子——猫
被试如何回忆?
狗——狼——猫
桌子——椅子
房子——楼房——茅舍
三、记忆过程的分析
记忆过程可以分为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一)识记——识记是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一环节。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没有经过任何意志努力的识记,也称不随意识记。这类记忆是最大量的。它的特点是不易疲劳,但有很大的被动性、偶然性和片断性。
有意记忆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并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又称随意识记。它具有主动性特点,适宜完成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识记任务,是学习活动最主要依靠的识记类型。
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是指在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这种识记的效率相对较低,而且容易遗忘,但准确性高、使用面广,仍是识记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种类。
意义识记是指在理解材料意义的基础上,依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进行的识记。这种识记和积极的思维活动密切联系,又往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因而提高了识记的效率和巩固性。
(二)保持——保持是识记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二环节,是实现回忆的必要前提。
1、遗忘及其规律
保持和遗忘是一对冤家对头。你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能够回忆起来,就是保持住了,如果回忆不起来或回忆错了,就是遗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一般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学生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的要早。
2、遗忘的种类
(1)暂时性遗忘——已转入长时记忆的 学前儿童的记忆
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与发展(略)
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容易记容易忘
2、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
3、以形象记忆为主
4、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
5、记忆不精确
三、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1、有意性差,影响记忆的效果
2、不会运用适当的记忆方法
3、偶发记忆
4、正确对待幼儿“说谎”问题
四、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
1、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记忆的效果
2、教学 学前儿童的想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想象概念、种类
2、掌握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
重点: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
难点:想象的种类
教学步骤:
导入:
什么是想象?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不仅能感知当前作用于感官的事物,能回忆当时不在眼
前而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而且还能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构建自己从未经历过事物的新形象,或者根据别人口头言语或文字的描述形成相应事物的形象。例如,没有见过庐山瀑布的人,只要读了李白的“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庐山瀑布那种气势雄伟、景色壮观的形象,就会在头脑中油然而生。
新授: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是幼儿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幼儿行动的动力之一。
二、想象的生理机制(略)
三、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想象。例如,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变幻莫测的浮云时,脑中就产生起伏的山峦、柔软的棉花、活动的羊群、嘶鸣的奔马等形象;当我们看到北方冬季玻璃上的冰花时,就会觉得它像梅花、像树叶等,都是无意想象的表现形式。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人在睡眠时,为什么会做梦?巴甫洛夫认为,人在睡眠时,整个大脑皮层处于一种弥散性的抑制状态,但仍有少部分神经细胞兴奋活跃,由于意识控制力减弱,这些记载着往日经验的细胞便随意地、不规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离奇古怪、荒诞绝伦的梦境。
发生梦境是有原因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外界刺激,如声音、气味等。这些刺激在我们睡眠时仍在不断地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当它传入大脑后就会引起变态反映成为梦境。例如门窗被风吹后的撞击声会引起打雷或放炮的梦境;冬夜被子掉落浑身冰凉会造成掉进冰窖的梦境;闻见食品的香味会梦见进餐或在家中宴客等。
二是睡眠时人体的内部刺激或人体生理异常。例如膀胱充盈会引起找厕所的梦境。人体的某些部位有隐疾,在梦中也常会反映出来。据载有人梦见狂犬咬足,几日后在梦中被犬所咬的地方果然发炎。这可能是因为人在体内发生病变之初有微小刺激进入大脑,不过在人意识清醒状态下,由于进入大脑的刺激较多往往使人感受不到。但在睡眠时,外部刺激相对少了,这种原来潜伏的病变刺激就会使大脑相应部位的神经细胞活动起来,结果就会形成反映有关病变的预兆梦。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科学家提出的各种假说,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等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晶。
有意想象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主要想象形式。按其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我们看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头脑中出现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物形象;机械制造工人根据图纸想象出机器的主要结构等,都属于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产生的新形象是相对的,对于想象者来说是新的,而实际上是已经存在的事物形象。但是,再造想象仍然有一定的创造性。由于每一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等主观因素的不同,再造想象的内容和创造水平必然有一定的差异。
再造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狭小的生活圈子,生动形象地认识自己没有感知过的或不可能直接感知的事物,扩大认识范围,充实主观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或图表、模型的演示,可以使学生通过再造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与概念相应的形象,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有赖于两个条件:一是正确理解语词描述和图样、符号标志的意义。不懂外语的人,无法在头脑中形成外语作品中描绘的人物、场景的形象。二是丰富的表象储备。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缺乏相应的表象储备,就难以进行想象。先天性盲人,不管你如何向他描述朝霞的美丽,他是绝对想象不出来的。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 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飞机设计师在头脑中构成一架新型飞机的形象,作家在头脑中构成新的典型人物形象等都属于创造想象。这些形象不是根据别人的描述,而是想象者根据生活提供的素材,在头脑中通过创造性的综合,从而构成了前所没有的新形象。这种形象越新颖,它的创造性水平也就越高。
创造想象具有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的特点,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不可缺少的心理成分。无论是科学创造、技术发明,还是文艺创作,都必须首先在头脑中形成活动的最终或中间半成品的模型,即进行创造想象,可见,创造想象是创造性活动的必要环节。没有创造想象,创造性活动就难以顺利进行。
创造想象是一种比再造想象更复杂的智力活动,但二者又有密切联系。首先,它们都以感知为基础,都是在原有表象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的新形象。其次,依据描述进行再造想象时,对想象者来说或多或少都含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想象成分,而创造想象中也有再造想象的因素,如参照已有资料。所以在理解上绝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三)幻想、理想和空想
1、 幻想
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同于再造想象,因为它比再造想象有较多的创造性成分。它也不同于一般的创造想象,区别有两点:第一,幻想中所创造的形象,总是体现着个人的愿望,是人们所追求、憧憬和向往的事物。如幻想自己成为一个科学家和艺术家。而创造想象中的形象不一定是个人所期望的形象。如作家创造的反面人物形象。第二,幻想不与目前的行动直接联系,不一定产生现实的创造性成果,而是对未来活动的设想。它常常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
根据幻想的社会价值和有无实现的可能性,把幻想分为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
2、理想
也称积极的幻想,它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实现可能的幻想,
一般称理想。它是人前进的灯塔,能使人展望到未来美好的前景,激发人的信心和斗志,鼓舞人顽强地去克服困难。
3、空想
也称消极的幻想,它违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且毫无实现的可能,是一种无益的幻想,常使人脱离现实,想入非非,以无益的想象代替实际行动,害怕艰苦的劳动和逃避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儿童青少年的理想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一)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无预定的、明确的目的,是在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主题易变。例如,小班幼儿画画时,并不知道要画什么,只满足于在纸上乱画;搭积木时,只对结构动作感兴趣,重复搭好推倒的动作,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2、4~5岁幼儿的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想象出现了主题,但不能持久,常以当前感知对象为转移。例如,在画画时常边画边根据已画出的线条、图形而改变原定想象的内容。
3、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成人的教育引导下,幼儿晚期,儿童不仅能根据成人的要求展开想象,而且在一些活动中能自己确定主题,围绕主题想象,并能排除无关事件的干扰,将主题进行到底。大班幼儿不仅对想象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而且开始对想象的结果感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评价。例如,画画时会边画边自言自语:“画得不像,小兔子的耳朵画得太短了,应该再长一些。”
幼儿的想象有明显的主观情绪性,对感兴趣的主题常百听不厌,百玩不厌;对不感兴趣的主题,即使成人提出要求,幼儿也常予以拒绝。
(二)再造想象占主是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依靠成人的言语描述或外界情境的变化,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知识经验不断增加,兴趣范围逐渐扩大。
2、幼儿中晚期,想象的内容日益丰富,而已在再造想象中出现了一些创造想象的因素。能根据一些有结构的、开放的材料,编造较复杂的故事;游戏的情节更加复杂,能事先确定游戏规则,分配游戏角色;在绘画、纸工等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与范例不同的成分。
3、幼儿晚期,结构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角色游戏都已发展到了顶峰。研究发现,5岁幼儿已开始形成幻想的倾向,喜欢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和使成人感到幼稚可笑的想法。
(三)想象易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
幼儿受生活经验和空间知觉发展水平的限制,想象常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这是幼儿想象的突出特点。幼儿常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和经验来体会和想象现实,使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和缩小性,夸大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缩小其余部分。
(举例:儿童画“寻找失落的铅笔”,用主观的空间关系代管客观的空间关系,把正面和侧面重叠在一起,大小比例失调,过分夸大了找到的铅笔和手。)
幼儿还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看到同伴有自己喜爱的玩具,会说:“我妈妈也给我买了一个。”被成人误认为故意说谎。
幼儿晚期,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认识能力的增强,幼儿开始能区分想象的东西与真实的东西,并向成人提出“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之类的问题。由于许多想象中才能获得满足的东西已变成现实,幼儿在游戏中开始追求逼真,智力游戏和竞赛性游戏开始逐渐取代象征性游戏。
二、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6、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第六章 学前儿童言语和思维
教学目标:
1、 了解言语、思维的概念及作用
2、 了解思维的基本特征、基本品质
3、掌握幼儿期言语发展规律
4、领会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5、理解幼儿期思维的发展特点
重点:幼儿言语、思维的发展规律
难点:幼儿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培养
教学步骤:
导入:
新授:
第一节 言语概述
一、言语及其作用
1、言语的定义: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2、言语的作用:
(1) 言语的符号固着功能
(2) 言语的概括作用
(3) 言语的交流作用
二、言语的种类
(一)外部言语
1、 口头言语
2、 书面言语
(二)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先发展口头言语,后发展书面言语)
1、语音的发展
言语知觉精确化、发音能力迅速发展(3岁至4岁),但对于有些语音往往不能正确发出,如:g发成d,zh/ch/sh发成z/c/s等;语音发展受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影响。
2、词汇的发展
词汇的发展是言语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发展可以从词汇的数量、词类、词义三方面的变化来分析。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3—4岁儿童的词汇量为1200个,幼儿末期约为3000—4000个;词类掌握从实词到虚词,名词的抽象性、概括性逐步增加;能准确理解词义,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都增多。
幼儿的词汇无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较之幼儿前期儿童都有了发展,但从整个儿童期的词汇发展来看,词汇还是贫乏的;词类的运用还偏重于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等,词义的概括性还较低;词的理解和运用还常常发生错误,总之,词汇的发展还不够完善。
3、语法的掌握
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句子从短到长
二、学前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
1、游戏言语(3—5岁)
2、问题言语(5—7岁)。
三、学前儿童书面语言的发展
1、书面言语的掌握比口头言语的掌握困难
2、四岁是形象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认字的最佳年龄
四、学前儿童言语的培养
1、 创造条件,让儿童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2、 帮助儿童扩大眼界,丰富生活,增加词汇
3、 加强对学前儿童言语的训练
4、 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作用
第三节 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二)思维的特性
1、 间接性
2、 概括性
3、 社会性
二、思维过程
1、 比较
2、 抽象概括
3、 具体化
三、思维形式
1、 概念
2、 判断
3、 推理
四、创造性思维
1、 概念: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
维活动。
2、 基本过程:准备——酝酿——阐明——证实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思维
一、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
二、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三、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
1、 学前早期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2、 学前中期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3、 学前晚期儿童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4、 学前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5、 学前儿童的判断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6、 学前儿童已能进行一些推理,但其水平比较低
7、 学前儿童理解力逐渐增强
四、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1、 不断丰富学前儿童的感性知识
2、 帮助学前儿童丰富词汇,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种概念,发展语言
3、 开展分类练习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4、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前儿童多想、多问,激发其求知欲,保护其好奇心
5、 开展各种游戏,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第七章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教学目标:
1、掌握情感的概念,明确情感的功能
2、理解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懂得情感的种类及特点
3、懂得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如何调节自己的情感
重点:什么是情感,情感的种类
难点: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教学步骤:
导入:“同学们,由于电脑临时出现了故障,这节课请同学们回教室自习。”待学生反应完后,再解释什么是情感: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新授: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什么是情感
1、提问:“当我们在进行‘庆三八’排球赛,比分落后于别人时,我们有什么样的需要?”
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的事例来举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认知发展规律,利于学生掌握:(1)情感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主观的、举例:当我们去参加文艺演出荣获名次后,大家会欣喜若狂,但这种状态维持到一定时候即开始冷静。分析不足之处,争取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4、信号功能,举例:请几位同学做几个随意的表情(可以是肢体表情、言语表情、面部表情),请其他同学判断表达了哪些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帮助学生把理论用于实践中,而且,以身边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说
明情感的“调节功能”和“信号功能”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共鸣。
四、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 情绪和情感的基本形式——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二) 情绪的基本状态——激情、心境、应激、挫折
引导学生组成每组5---6人的学习小组,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以及老师前面提供的例子,边学习,边思考,边讨论,找出各种情感状态的特点及当这些情感状态出现时自己怎样处理?并归纳成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推选出代表来汇报该小组的学习结果,让每个小组之间进行评议,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并归纳总结,使学生理清脉络,掌握“激情”“心境”“应激”的发生强度、持续时间、情绪表现、产生原因及作用。
一、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婴儿(3岁前)情绪情感的发展
1、情绪和情感对婴儿生存发展的意义
2、婴儿情绪的发生和分化
3、 婴儿情绪的社会化
(1) 社会性微笑
(2) 母婴依恋
(3) 陌生人焦虑——安思沃斯“陌生人情境实验”
(4) 分离焦虑
(5)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二)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1、 情绪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 情绪对幼儿行为的动机作用
(2) 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3) 情绪对幼儿性格形成的作用
(4) 情绪对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
2、 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1) 情绪 学前儿童的意志
教学目标:
1、掌握意志、意志行动等概念
2、明确意志行动的环节
3、解意志品质及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的方法
心理学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明白了情绪产生的原因。
(2)重视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
(3)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并能应用有效的方法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明白了情绪产生的原因。
(2)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并能应用有效的方法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
教学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角色扮演。
(3)开展游戏
教学准备
(1)准备好有关情绪对人身心健康影响的故事。
(2)准备各种情绪表现的图片。
(3)准备几个学生不良情绪反应的情境。
教学对象
小学五年级
教学课时与场地
1课时,团体辅导室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喜、怒、哀、乐”几乎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你或许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喜悦,或许遭受挫折而悲伤,也或许遭受误会而烦闷苦恼,这些情绪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就来上一节心理课(板书课题)先请你们听一听两个故事:
1、听故事。
『故事1』:三国时期,吴国的青年军事家周瑜具有大将之才,年仅34岁就率军破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然而,他的气量相当狭窄,总想高人一筹,对才能胜过自己的诸葛亮始终耿耿于怀,屡次设计陷害,但偏偏事与愿违,害人不成反害己,赔了夫人又折兵。在诸葛亮的三气之下,周瑜三次金疮破裂,终于含恨而死。
教师小结: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别发火,要冷静,否则可能酿成大祸。
『故事2』:下课了,明明在操场上踢毽子,突然一个篮球飞过来,打在明明身上,他转身一看,原来是小东干的。小东连忙说:“对不起!”明明回答说:“还好没伤着,不要紧。”后来他们又有说有笑地回到了教室。
讨论:明明和小东做得对吗?好的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好处?
2、师结合故事,并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情绪的图片,引导学生辨认各种情绪的不同表现,并向学生说明: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的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欢乐、满意、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是有利于人的健康的。
二、情境活动
1、教师以电脑出示各种情景,请学生说出他们会产生何种情绪及产生该情绪的原因:
(1)当有同学叫你的外号。
(2)得到自己喜欢的礼物。
(3)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坏话。
(4)获悉明天老师将大家带去郊游。
(5)爸爸把自己正看得着迷的电视节目关了。
(6)考试得了100分。
(7)因为上课不专心,给老师批评了。
(8)上体育课时,被同学们绊了一下,摔倒了。
(9)小弟弟不听自己的话。
(10)被同学错怪了。
2、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
(2)产生不愉快情绪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与自己对所遇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有关?
(4)角色扮演。教师将几个不良情绪反应导致不良后果的情景呈现在电脑上,请几位事先排练好学生根据情景需要进行角色扮演,并请其他同学帮助角色中的人进行情绪调节。
(5)教师小结。强调不同情绪对人的影响作用,鼓励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的情绪的特点,并学习以开朗、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不如意的事情,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情境一』
一个同学的钢笔丢了,他顺手拿了一个好朋友的圆珠笔来写字。不料,一不小心,这支圆珠笔也给搞坏了。那位朋友有些生气,埋怨对方不爱惜别人的东西。这位同学感到委屈,说:“我又不是有意的,你干吗这么小气?真是小气鬼。”听到别人骂自己是“小气鬼”,那位同学更生气了,于是,两人激烈争吵起来,最后,他们不欢而散。
『情境二』
三、开展“笑一笑”游戏活动。
大家围成一圈,做“击鼓传花”游戏,鼓停花落到谁人处,则请他出来站在中间,讲一件自己最近所遇到的不愉快的事。然后,大家同学都尽量逗他笑起来。依次进行。
四、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正性情绪(如愉快、欢乐、满意、幸福等)有利于身心健康,而负性情绪(如愤怒、忧愁、恐惧、痛苦、憎恨等)则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和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消除消极情绪,以积极的态度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心理学教案篇五
我是谁--自我认识
你也是一片风景--培养良好的自信心
“丑小鸭”和“白天鹅”
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学会快乐
点燃生命自强的心灯
欣赏我自己
树立自信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塑造成功的自我
我有我风采
自信心训练
认清自我,让高中生活充满阳光
培养自信心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与你牵手齐共进
友情十字路口
撒播友谊的种子
花开太早是个美丽的错
亲情无价
如何恰当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
你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吗
换把椅子坐一坐
竖起盾牌
三、情绪的认识与调节
合理的情绪宣泄
学会快乐
情绪的认识与自我调节
让我们的情绪充满阳光
与情绪共舞--情绪的认识与自我调节
阳光总在风雨后
情绪--奇妙的“窗口”
认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心情不妙觅良方
情绪的阴晴靠自己把握--如何克服不良
情绪
学会调节情绪
改变不合理想法,走出情绪低谷
四、个性的健全与意志力培养
克服嫉妒
意志力与成才
胡萝卜、鸡蛋和咖啡豆--如何正确面对
挫折
跌倒了,爬起来--中专生耐挫折教育
磨砺坚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的气质
当挫折到来时
气质--生命的底色
五、学习心理与辅导
我的心思谁能懂?--高三考前焦虑辅导
记忆探秘
声声入耳
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好心态决定好命运--高三女生心理辅导
端正学习态度
应试心理调节
学习策略指导
轻舟短棹西湖好--考试心理漫谈
六、智力开发与创造力培养
建设高效能“司令部”
张开思维的翅膀--跨越习惯的陷阱
插上创造的翅膀,抵达理想的世界--中学生
创造力个性的培养
简化思路突破常规
七、青春期生理与心理教育
理智地放牧自己心中的那匹小鹿
走出青春期性心理困扰的两个误区
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我是女生
微笑走过花季
八、社会适应与辅导
竞争与合作
人生“大拍卖”
竞争与合作
诚信无价
心理平衡与社会适应
职业加油站
当别人超过你时
心理学教案篇六
现在的孩子常常只注重使自己得到快乐,却很少意识到要给别人带来快乐,所以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关心人,帮助人的思想意识。“快乐的鸡妈妈”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体验分享、关心、谦让、合作所获得的快乐感,萌发幼儿互爱情感。
1、在情节化的游戏中,体验同伴间分享、关心、谦让与合作的快乐。
2、培养幼儿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快乐的情感。
1、红、黄色硬纸板制成头巾若干。
2、鸡蛋(绒线球)个数与幼儿人数相等。
3、椅子六张(椅背上贴10以内的数字),平衡木一条,轮胎六只。
4、音乐带,录音机。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漂亮的小鸡,我们到草地上玩玩,好吗?
(轻放音乐,师生学小鸡走路、吃虫、跳舞。)
二、营造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培养幼儿分享、关心、谦让、合作的品质,体验其快乐。
1、游戏“吃虫子”——体验分享的快乐
(1)幼儿围在老师身边
师:草地上有许多的虫子,喜欢吃吗?你们只要听好妈妈的信号,就能找到许多的虫子。
规则:教师说出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题,幼儿边答得数,边跑向阵地找虫子,找到后站在阵地边,接着听下一个式题后再找虫子,直到虫子全找到。
(2)幼儿坐在头巾上,教师检查幼儿找虫子情况。
师:虫子找得真多,可有一些鸡弟弟和鸡妹妹没找到虫子,他们肚子饿了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讨论并主动找朋友分着品尝虫子,并说一句分享的话。
师生齐说:我们一家真幸福,相亲相爱在一起,有了东西一起分享,真是一群快乐的小小鸡。
[评:以游戏的口吻设置问题,幼儿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分享,感受分享的快乐。]
2、游戏“生蛋”——体验互相关心的快乐
引导幼儿主动关心妈妈,说问侯的话,并帮其揉肚子。
(2)师:这些鸡妈妈真好,妈妈肚子痛了帮我揉揉肚子,还说了许多问候的话,谢谢。
播放音乐,全体幼儿学鸡妈妈生蛋,引导幼儿主动关心同伴。
师生齐说:我们一家真幸福,相亲相爱在一起,相互关心,真是一群快乐的鸡妈妈。
3、游戏“运蛋”——体验谦让与合作的快乐
(1)师:鸡妈妈生了很多的蛋,想把蛋运回家,我们先来练练运蛋的本领。
示范讲解:把蛋放在头巾中间,两手拉住头巾两边向前走。
集体练习。
(2)按头巾的颜色将幼儿分为黄鸡妈妈、红鸡妈妈,站在独木桥两边。
引导幼儿讨论并主动谦让,让对方先过桥。
引导幼儿两两合作,一位幼儿走在桥上运蛋,一位幼儿踩在桥下的小石头上搀扶他,共同完成运蛋工作,运到家里蹲下孵蛋。
三、鸡妈妈,你还想做那些快乐的事?
我们做了许多快乐的事,让我们一起跳个快乐舞吧。
心理学教案篇七
教案完成时间:2014年 2 月24 日
第二章 学会适应
[教学目标]:通过帮助学生分析大学生面临的变化特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大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全面认识自我,尽快适应新环境,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目标,树立新的形象,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教学内容]:
1、大学新生面临的变化;
2、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
3、大学新生适应期的调试方法。
[教学手段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案例教学,教师部分讲授,重点指导学生参与并思考相关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案例1:黄某的经历说明了什么?p.24(强调大家可能有同样的经历,让学生思考片刻。)
进入大学后,大学新生都可能会遇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任务、新的人际交往及新的社会角色。但是许多研究发现,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会出现许多不适应现象,容易产生对自我的认知摇摆不定,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造成心理发展不平衡,带来不适感、焦虑感、压抑感等消极心理体验。如果这些消极心理体验得不到及时消除,就会演变为心理问题,进而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新生面临的变化
1、角色变化
高中生到大学生:多数学生在从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的转变中,自我评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种冲击基本上来自于两个方面:与别人学习成绩的比较和能力特长方面的比较。用原有的信念推论出“学习成绩不好个人价值就低”的结论,这结论沉重地打击着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许多人因此导致了失眠、神经衰弱和抑郁症。另一方面,能力特长是在实际生活中衡量一个人水平的重要因素,并且有愈来愈重要的倾向。那些只看重学习成绩缺少能力或特长的人心理上产生不平衡感。一方面自己成绩优秀却得不到掌声如潮,另一方面学业不如自己的入却在校园和社会上如鱼得水。因而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就发生了动摇。对这种困惑迷茫的心理状态调整不好,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2、生活环境的变化
有父母的重点保护对象到独立性较强的集体生活;有老师的“重点培养”对象到自主性学习较强的大学环境。
3、学习方面的变化
学理内容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
4、人际交往的变化
交往需要;交往范围;交往方式与技巧。
5、管理制度的变化
二、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
从高中进入大学,由于生活环境、学习内容、理想目标、情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心态也变得复杂,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矛盾和问题。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地疏导解决,就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1、环境适应
案例2p26(学生自读三分钟时间),远离他乡,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以及对亲人家乡的“回归心理”。(解说“回归心理”:具体表现是迷恋过去,有一种希望回到过去的心态,主要是由于对大学学习生活不适应造成的。)
2、生活适应 案例3p25 由于生活方式,习惯,环境的变化,大学新生相对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
3、学习适应
案例4p27(教师讲故事)各种学习压力
4、人际环境适应问题 案例6p27(宿舍人际问题)
集体生活中的矛盾,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产生孤独和压抑。做到三个主动: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与同学讲话;主动帮助他人。
三、大学新生适应期的调试方法
教师:请问大家刚入学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讨论五分钟,然后发言。
结合讨论结果以及教师的总结:
(一)、做好准备,积极适应大学生活环境
1、了解并熟悉学校
校园、熟悉教学、生活设施(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食堂、运动场馆等的方位及开放时间和使用方法);老师和同学。
2、打开自己——为适应环境铺平道路
来自五湖四海的你们,包括语言、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有很多差异,打开自己去了解,积极主动接近别人,融入到集体环境之中,培养起自己的交往能力。
3、自我表现——为赢的机会添砖加瓦
5、自律——为学有所成提供保障。
(二)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适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平衡,以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
1、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在强手如云的高校里,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愉悦感已荡然无存,一些新生会因此而感到失落和自卑。面临这种情况,新生应冷静地思考自我与观察社会,找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并勇于正视结果,勇于通过由内向外、由外向内两种方式认识自我和社会,在真与幻之间抉择、取舍,在矛盾中探索,公正、客观的评价自我,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自画像”。这样,新生才能顺利的完成角色转变,消除“地位”的改变所造成的迷茫和不快。
2、理解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是归属需要,即个人必须生活在集体之中,被集体接受和承认,离开了集体的个体是无法进步的。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完善自我意识、心理保健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应学会与人交往。
大学生在交往中应坚持真诚待人、宽容待人、平等待人等原则,并掌握交往的技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同时害怕别人的指责。所以,交往中不要总是批评、指责别人,而应真诚地赞扬和欣赏别人。
3、摸索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一是向有经验的高年级的同学请教,接受任课教师的指导与辅导员的帮助; 二是自身要根据大学的学习特点,从个人实际出发逐步摸索与自己水平基本相适应的学习方法; 三是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四是学会科学管理支配时间。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心理学教案篇八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情绪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作用,对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强大的影响作用,使学生理解培养良好情绪的重要意义;对事情进行合理解释是消除不良情绪的主要办法。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释自己或别人情绪的能力,建立起控制情绪的初步意识。
1.逻辑分析
人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正是因为有了喜怒哀乐等情绪,生活才如此丰富。但是情绪让生活丰富的前提是,人们会控制它。如果不能够驾驭情绪,人们就会成为情绪的奴隶。而对于中学生来说,只有在认识情绪的作用、学会分析体察自己或别人的情绪之后,才能学习如何控制情绪。
2.内容分析
本课共分两站。
第一站:体察情绪。
这一站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情绪有消极的作用,让学生明白控制情绪的意义。
人类的心理世界极其复杂,这也反映在情绪的多样性上。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喜、怒、哀、乐四类。尽管情绪可以分为消极和积极情绪,但却不是绝对的,例如悲痛可以转化为动力,过度长久的悲痛却百害而无一利。学生需要掌握的是积极情绪有什么益处,消极情绪有什么害处。
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表达情绪,也正是通过这些表达的途径,人们才能判断别人的情绪。学会判断自己或别人的情绪,才能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学生要学会从面部表情、言语、姿势等方面来体察情绪。对于自己的情绪,学生往往不能准确地意识到,因此需要通过别人来告诉自己。
第二站:正确解释情绪。
本站主要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学会正确解释事件。
情绪的产生源于对发生事件的解释,所以如何解释事件直接影响到情绪。以绝对的、僵化的想法来解释事件,如认为“自己必须做到什么”、“事情一定会怎样”等想法往往会导致消极的情绪,进而发生更多的负面影响。学会合理解释事件对消除消极情绪尤为重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或者换一个想法,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了。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能力目标:培养自我调控、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比较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知识目标:了解青少年时期情绪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的主动调控;知道调控情绪的有效方法。
教学资源:录像、图片、自身及学生资源
教学重点:如何排解不良情绪,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解读:学生刚进初一的学生,生活圈不断扩大,接触的人和事越来越多,但他们心理发育不成熟,情绪容易冲动、易变、不稳定、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这使得不少学生成为不良情绪的俘虏,使他们不能专心致志、善始善终地做好每一件事,学习生活因此受到干扰,经常会因情绪失控而伤害他人和自己,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甚至违反校纪国法,所以正确引导他们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使他们能顺利度过"危机时期",确实是当务之急。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讲解
教学准备:
1、调查学生最近最快乐的两件事和最烦恼的两件事。
2、学生查找青少年因情绪冲动而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的事例。
导入引入课题:
1、师生问候时老师因紧张出错,请求学生的帮助。
2、老师实践学生提供的方法。
3、老师引导:如果老师不调控紧张的情绪会有什么后果?
1、学生给老师提供放松的.方法。
2、思考:这个小活动说明了的道理。本环节起激趣作用,快速抓住学生心理,也让学生掌握一点实用的调控情绪的方法,并能认识到老师也需要关怀,从而构建起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正课情绪需要主动调控,而且情绪时可以调适的。
1、老师归纳:人的情绪需要主动调控,而且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2、设问:青少年的情绪具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从收集的事例分析青少年可能因情绪冲动发生既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的恶果,进一步理解情绪需要主动调控。
1、学生思考青少年的情绪特点并回答。
2、交流自己收集的青少年可能因情绪冲动发生既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事例。
3、思考:这些反面的事例给了我们什么教训?通过本环节活动,让学生明白:情绪特别是青少年的情绪需要个人的主动调控。
正课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1、展示选取的学生最近最烦恼的事情两件,让学生寻找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2、板书学生提供的方法,并归纳总结,同时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
3、学生交流自己主动关心帮助同学或者接受同学关心帮助的经历,并总结自己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通过本环节活动,使学生能理解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尊重、关注他人的感受。
课后反思
1、可取之处:
(1)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中基本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予学生较大的思维、活动空间,老师以引导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设计比较新颖,选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不仅扩大了教学资源的范围,而且让学生有话可说、更容易理解接受。
(3)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把课本知识点通过一些小活动具体化,让学生在活动中说、写、思考、总结,老师再归纳总结,让我们的认识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4)积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与积极评价。
2、不足之处:
(1)老师的心理素质不够好,对意外情况的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如在导入时学生提供的方法,原来设计时是想在调控情绪的方法--合理发泄法中运用的,导入时就用有点出乎意料,原计划是预设和学生一起深呼吸、展示学生最快乐的事情还有老师觉得高兴的事的,结果怕导入显得太长啰嗦、后面时间不够,就取消了原计划,空过了一张幻灯片。
老师一紧张,在有些环节的细节处理上就丢三落四。有个环节是交流"青少年因情绪冲动而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的事例"的,在总结时就不太到位。后面有个环节是学生交流"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关心帮助的经历",应该多请几个学生交流的,这是一个很好的设计,但老师没把活动深入下去,很遗憾。而且因为紧张,使设问的层次性有点乱。
(2)准备工作还有点欠缺:上课前课件的调试不到位,声音的大小、声道的控制、幻灯片的顺序都没有做好最后的准备,对无线鼠标的运用也不熟练。
(3)在时间把握上不够好。
心理学教案篇九
1、认识几种常见的面部表情,知道人是有喜怒哀乐的,表情是多种多样的,能较连贯完整地讲述高兴、伤心、生气等不同情绪体验。
2、能从他人的表情中了解别人的心情,体谅、理解他人的心情。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喜怒哀乐表情图、天气变化图(太阳、天晴、下雨、打雷)
1、活动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表情图和天气变化图,让幼儿将任务表情和天气变化图配对。
(2)幼儿观察,讨论。
(3)请个别幼儿回答,其他幼儿评价
小结:人的喜、怒、哀、乐就如天气一样的变化,反映了一个人的心情。高兴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像晴天;愤怒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像打雷,伤心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就像下雨;快乐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像太阳。
2、体验高兴、伤心、生气等不同情绪
(1)师:请你们互相说说当你高兴、伤心、生气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
(2)幼儿互相交流。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情绪体验。
(4)师: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或者看到你家人、朋友不开心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5)什么事情会让你开心?
(6)什么事情会让伤心?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变化,当我们出现不好的情绪的时候,自己要及时调整好心态重,向现实和自我挑战。发现身边的亲人、朋友出现不好的情绪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伸出温暖的手,安慰、鼓励和帮助他们。
3、游戏
(1)教师不断变化各种表情图,请幼儿做出相应的表情;
(2)教师不断变化天气变化图(太阳、打雷、下雨、阴天),请幼儿做出相应表情。
幼儿根据自己心情绘画一张自画像。
上完这节课让幼儿了解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有各种表情,一种表情代表着一种心情,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知道他的心情。能让孩子在学习中缓解哭闹的情绪,让他们脸上画上笑的表情。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感情。
文档为doc格式
心理学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掌握脑、心理和客观现实的关系
3、初步树立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重点:心理过程、影响心理个体发展的因素
难点:心理实质
教学步骤:
导入: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和算命是一回事吗?(讨论法)
新授:
第一节 人的心理实质
一、什么是心理学?
人的心理现象有哪些?(谈话法、讲授法)
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心理现象。我们处于清醒状态时,会体验到自己的感受;能认识和辨别许多事物;在与别人交往中,有的人大方热情,有的人胆小拘谨;在工作学习中,有的人一丝不苟、聚精会神,有的人表现为心神不定,马马虎虎这些都是人的心理现象。
1、 人辨别物体的颜色形状,分辨声音、气味、空间远近、时间长短等,称之为感知觉。
人可以记住和回忆经验过的事物,称之为记忆。
在艺术活动中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这和想象的作用有关。
人能够思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思维在起作用。
心理学把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称为认知过程。(归纳)
2、 人在认识周围世界时,总会发生喜爱、憎恨、冷漠等不同的态度和体验,心理学称之为情绪和情感过程。
3、人常常为了改善自己、变革现实而自觉地树立某种目标、并努力克服困难去达到预定的目标。心理学称为意志过程。
4、其它,如人需要、兴趣、信念、志向、世界观以及能力、气质、性格和不同程度的行动积极性,心理学称之为个性积极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归纳:
心理学把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合称为心理过程,把个性积极性、个性倾向性、个性个别性合称为个性心理,把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合称为心理现象。
练习:举例说明,我们平时有哪些心理现象?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讲授法)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psykhe(灵魂)和logo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灵魂”,指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人类很早就试图对它作出解释和说明,这些解释和说明形成了最初的心理学思想。以后,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的灵魂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以为灵魂是寄居在人的身体之中的一种实体,它支配着人的行为,并有自己的活动规律。
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自然不满意“灵魂说”关于心理现象的解释,而力求对心理现象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说明。
19世纪以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使人类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由于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人们在对心理现象的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提出了许多理论,使心理学的研究脱离了主观思辩的方式,而逐渐成为一门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学科。
今天,心理学的许多理论,不仅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进行生活、工作和学习,且成为教育人、培养人、管理人、使用人以及进行人才选择的科学依据。
因此,心理学是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
总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发展,既离不开现代生理学和生物学,也离不开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因比,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二、心理实质是什么?(讲授法)
(一)什么是心理实质?
(二)心理实质的内容是什么?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或者概括地说,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1、 心理是脑的机能说明:脑是心理的器官。
2、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说明: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三、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
(二)有利于搞好幼儿教育工作,提高幼儿教育的效果
(三)为今后更好地进行幼教工作开展幼教研究打好基础
第二节 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二、脑的成熟是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三、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基础
四、社会生活条件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五、教育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注意
教学目标:
1、了解注意的概念、功用、种类、外部表现
2、领会幼儿期注意发展的特点
3、掌握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策略
重点:幼儿期注意发展的特点
难点: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
教学步骤:
导入:同学们每天都经过公路上的交通灯,谁能告诉我交通灯红、黄、绿的排列顺序?(讨论)其实,除了红黄绿的排列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可能:一个灯可以亮三种颜色。这涉及心理学的概念——注意。
新授: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举例:警察和司机的笑话(略)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的功能---选择有意义的、符合要求的和当前活动相一致的有关对象,避开和排除那些无关的对象。
举例:司机不关注刮雨器而注意前方的路况
2、保持的功能---使注意对象的映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保持,直到达到目的为止。
举例:幼儿集中注意的时间5----10----15分钟
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方向或目标进行。
举例:打瞌睡时想到“我要努力”,立刻打起精神
幼儿园里,老师请表现最好的小朋友先玩游戏,幼儿会调节注意力
讨论:注意在生活中的应用?
(警灯、警笛、军事伪装、银行“一米线”、电梯黄线、玻璃门提示等等)
三、注意的分类
(一)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性的和意志努力的不同,可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1、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努力的注意(对环境的应答性反应)
引起无意注意的外部因素是刺激物的特点:
举例:(1)强烈刺激。强光、巨响、奇香、艳色。
(2)新异的刺激。新奇的事物。
(3)活动变化的刺激。活动的物体,声音的抑扬顿挫变化。
(4)对比的刺激。强度、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对比特别显著。
引起无意注意的内部因素是主体本身状态。
举例:(1)需要和兴趣。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易引起的注意
(2)情绪状态 (3)知识经验 (4)期待的事物
2、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努力的注意
在学习过程中,为了保持有意注意,必须排除与学习任务无关的干扰,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与注意分散作斗争。
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1)明确的目的 (2)间接的兴趣
(3)坚强的意志和干扰作斗争 (4)合理的组织活动
(二)根据注意对象存在于外部世界或个体内部,可以把注意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
(强调内部注意和自我意识有关)
四、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 2、无关运动停止 3、呼吸运动变化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注意
一、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由学生分组讨论)
二、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小中大班分别归纳)
三、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时间的长短,与对象本身特点及教学方式有关。
3、注意的分配——指把自己的注意在同一时间内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4、注意的转移——指人们根据新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四、注意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
(一)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无关刺激过多
疲劳
目的要求不明确
注意不善于转移
(二)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
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
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适当控制儿童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
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幼儿园见习讨论:教师如何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如何防止幼儿的注意分散现象?
审慎处理幼儿多动现象
讨论:多动现象——多动症是不是一回事?
小结:
1、我们如何防止自己的注意分散的现象?
2、及时动手,指出并消除教师内的无关刺激!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教学目标:
1、了解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及功用
2、领会幼儿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3、能利用感知觉规律进行幼儿园的教学
重点:感知觉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难点:幼儿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教学步骤:
导入:
新授: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事物的整体的反映。知觉带有主观性。
二、感觉和知觉的功用
1、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2、感知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也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保障
三、感觉的种类: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知觉的种类:
(1)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
(2)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自我知觉、他人知觉、人际关系知觉)
四、感觉和知觉的特性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1、定义
2、感受性变化规律
(2)适应:连续的刺激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表现为感受性钝化和锐化。
(3)对比:同类而相互对立的感觉相互作用时,可使对方的感受性有所加强的现象。
(4)感受性与训练(敏感化):由于分析器的相互作用和练习而使感受性提高。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被选择的成为对象,其他成为背景;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
(1)视觉敏锐度:在幼儿期,儿童的视觉敏锐度在提高
(2)辨色能力:初期能辨认红黄绿蓝等基本色,中期能辨认间色,晚期能调色。
(二)、听觉
(1)纯音听觉:在幼儿期间,纯音听觉的感受性不断发展,这可以通过音乐教学及音乐游戏促进其发展。
(2)言语听觉:通过言语交际和语言教育,到了幼儿晚期基本能辨明本族言语的各种语音。“重听”现象是言语听觉的缺陷。
(三)触觉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形状知觉。方位:三岁能辨别上下,四岁能辨别前后,五岁能能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七、八岁能辨别相对左右。距离:对熟悉的物体可以分出远近,幼儿的透视原理掌握不好。形状:小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中班:半圆形、梯形;大班:菱形、平行四边形、椭圆形。
(二)时间知觉:幼儿初期已有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和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幼儿中期,可以正确理解“昨天”、“今天”、“明天”,但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还不了解。幼儿晚期,可以辨别“大前天”、“大后天”,但还不能准确运用一些时间词语。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
(一)、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的持续性
观察的细致性
观察的概括性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激发观察的兴趣
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记忆
教学目标:
1、掌握记忆概念、种类、表象
2、掌握记忆过程的分析
3、掌握幼儿期记忆发展特点
重点: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转化;记忆过程的分析
难点:幼儿期记忆发展特点
教学步骤:
导入:复习第一章的内容、心理实质
新授: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1、 在举例的基础上讲解记忆的概念、总结出定义、用课件展示概念:记忆是以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方式对经验的反映。
2、 记忆的作用:
3、“记”和“忆”的关系:
“记”是“忆”的前提,没有“记”就不会有“忆”;“忆”是“记”的结果和验证,“忆”不出来,也就是“记”得不好。
二、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
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 画家、建筑师 情绪记忆 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 表演艺术家 逻辑记忆 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内容 数学家、思想家 运动记忆 以过去做过的动作为内容 运动员 种类 概念 适用人群 (课件展示特点:先出示种类,然后是讲到那种记忆时出示那种记忆的概念,这样避免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不同,可把记忆分成三种:
(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感觉信息在0.25—2秒钟以内的记忆。
(2)短时记忆:指一分钟以内的记忆、即所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不超过一分、识记后立即再现、再现后就不再加以保持。贮存信息的数量是7±2个组块。
(3)长时记忆:指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模式图
课堂练习:
呈现词单:
狗——桌子——狼——楼房——椅子——茅舍——房子——猫
被试如何回忆?
狗——狼——猫
桌子——椅子
房子——楼房——茅舍
三、记忆过程的分析
记忆过程可以分为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一)识记——识记是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一环节。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没有经过任何意志努力的识记,也称不随意识记。这类记忆是最大量的。它的特点是不易疲劳,但有很大的被动性、偶然性和片断性。
有意记忆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并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又称随意识记。它具有主动性特点,适宜完成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识记任务,是学习活动最主要依靠的识记类型。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是指在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这种识记的效率相对较低,而且容易遗忘,但准确性高、使用面广,仍是识记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种类。
意义识记是指在理解材料意义的基础上,依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进行的识记。这种识记和积极的思维活动密切联系,又往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因而提高了识记的效率和巩固性。
保持保持是识记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二环节,是实现回忆的必要前提。保持和遗忘是一对冤家对头。你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能够回忆起来,就是保持住了,如果回忆不起来或回忆错了,就是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一般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学生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的要早。暂时性遗忘已转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被提取,但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恢复永久性遗忘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就已消失。回记回记是对头脑中保持事物的提取过程。这也是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
再认
再现是当识记过的事物不在时能够在头脑中重现。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回记,如学生在做闭卷问答题时,回记学过的内容。
(1) 言语的符号固着功能
(2) 言语的概括作用
(3) 言语的交流作用
二、言语的种类
(一)外部言语
口头言语
书面言语
(二)内部言语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先发展口头言语,后发展书面言语)
1、语音的发展
言语知觉精确化、发音能力迅速发展(3岁至4岁),但对于有些语音往往不能正确发出,如:g发成d,zh/ch/sh发成z/c/s等;语音发展受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影响。
2、词汇的发展
词汇的发展是言语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发展可以从词汇的数量、词类、词义三方面的变化来分析。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3—4岁儿童的词汇量为1200个,幼儿末期约为3000—4000个;词类掌握从实词到虚词,名词的抽象性、概括性逐步增加;能准确理解词义,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都增多。
幼儿的词汇无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较之幼儿前期儿童都有了发展,但从整个儿童期的词汇发展来看,词汇还是贫乏的;词类的运用还偏重于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等,词义的概括性还较低;词的理解和运用还常常发生错误,总之,词汇的发展还不够完善。
3、语法的掌握
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句子从短到长
二、学前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
1、游戏言语(3—5岁)
2、问题言语(5—7岁)。
三、学前儿童书面语言的发展
1、书面言语的掌握比口头言语的掌握困难
2、四岁是形象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认字的最佳年龄
四、学前儿童言语的培养
创造条件,让儿童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帮助儿童扩大眼界,丰富生活,增加词汇
加强对学前儿童言语的训练
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作用
第三节 思维概述
一、什么是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二)思维的特性
间接性
概括性
社会性
(三)思维的种类
比较
抽象概括
具体化
三、思维形式
概念
判断
推理
四、创造性思维
概念: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基本过程:准备——酝酿——阐明——证实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思维
一、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
二、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三、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
学前早期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学前中期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学前晚期儿童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学前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学前儿童的判断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学前儿童已能进行一些推理,但其水平比较低
学前儿童理解力逐渐增强
四、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断丰富学前儿童的感性知识
帮助学前儿童丰富词汇,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种概念,发展语言
开展分类练习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前儿童多想、多问,激发其求知欲,保护其好奇心
开展各种游戏,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第七章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教学目标:
1、掌握情感的概念,明确情感的功能
2、理解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懂得情感的种类及特点
3、懂得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如何调节自己的情感
重点:什么是情感,情感的种类
难点: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教学步骤:
导入:“同学们,由于电脑临时出现了故障,这节课请同学们回教室自习。”待学生反应完后,再解释什么是情感: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新授: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什么是情感
1、提问:“当我们在进行‘庆三八’排球赛,比分落后于别人时,我们有什么样的需要?”
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的事例来举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认知发展规律,利于学生掌握:(1)情感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主观的、内在的,是在一定事物的影响下产生的。(2)情感的产生与人的需要、愿望、观点相联系。(3)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1、通过复习情感的概念,提问:什么是感知觉?什么是思维?什么是记忆?由此强调认识过程反映的都是客观事物。引出“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区别”:第一,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情感则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第二,认识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感则通过态度的体验来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第三,认识过程有着较强的有意性,人们可以有意地感知、记忆和思考,也可以有意地停止这种认识活动,而情感有着较强的自发性,人的情感只有在认识的作用下才会增强有意性。
(教师在学生发言完毕后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设问引出“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区别”,这样就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也显得连贯有序。
2、首先指出“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过程的活动而产生,并随着认识活动的深入而发展的”。举例:当我们听到一首乐曲时,会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是伴随着感知而产生的情感;当我们想到祖国现代化的远景时,能产生一种振奋的心情,这是伴随想象过程而产生的情感;当我们解决了百思不解的问题时,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这是伴随着思维过程而产生的情感。
设计意图:首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运用举例来论证。这种做法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复杂到简单”“从高级到低级”的演绎推理,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三、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适应作用
动机作用
2、调节作用 举例:当我们去参加文艺演出荣获名次后,大家会欣喜若狂,但这种状态维持到一定时候即开始冷静。分析不足之处,争取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4、信号功能,举例:请几位同学做几个随意的表情(可以是肢体表情、言语表情、面部表情),请其他同学判断表达了哪些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帮助学生把理论用于实践中,而且,以身边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情感的“调节功能”和“信号功能”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共鸣。
四、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情绪和情感的基本形式——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情绪的基本状态——激情、心境、应激、挫折
引导学生组成每组5---6人的学习小组,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以及老师前面提供的例子,边学习,边思考,边讨论,找出各种情感状态的特点及当这些情感状态出现时自己怎样处理?并归纳成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推选出代表来汇报该小组的学习结果,让每个小组之间进行评议,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并归纳总结,使学生理清脉络,掌握“激情”“心境”“应激”的发生强度、持续时间、情绪表现、产生原因及作用。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是反馈信息的最佳形式,它能集思广益,交流思想,最大限度地活跃气氛,调动群体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相互间可进行智力启迪和互补,同时也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而列表对比则便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记忆。
高级的社会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学生自学掌握)
教师在学生自学完毕后进行举例提问或请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如: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感是美感吗?全部提问完毕后,再把三种情感的“反映内容”“表现方式”及“意义”以表格的方式显示,让学生一目了然。
设计意图: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习大会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因此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自学辅导法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思考题:
当身边的亲人、朋友或者同学出现某种情感状态时,你该怎样处理呢?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一、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婴儿(3岁前)情绪情感的发展
1、情绪和情感对婴儿生存发展的意义
2、婴儿情绪的发生和分化
婴儿情绪的社会化
社会性微笑
母婴依恋
陌生人焦虑——安思沃斯“陌生人情境实验”
分离焦虑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二)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情绪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情绪对幼儿行为的动机作用
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情绪对幼儿性格形成的作用
情绪对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
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情绪内容的丰富性
情绪体验深刻化
情绪变化具有情景性
情绪容易受感染和暗示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二、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创设丰富的生活内容,让孩子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
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科学的教养态度造就婴幼儿良好情绪
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孩子高级情感
正确对待孩子的情绪行为,帮助孩子及时疏通和转移不良情绪
第八章 学前儿童的意志
教学目标:
一、意志1、意志的概念
2、意志二、意志行动意志的品质
1性
2果断性
3性
4第节 意志1、幼儿初期,儿童对自己行动的目的还没有清楚而明确的认识,受暗示性强是幼儿期的年龄特点。一般情况下,都由成人提出行动要求,用具体示范和语言指示,为幼儿确定行动目的,指导幼儿行动,并督促检查。
2、幼儿中期,儿童开始尝试在某些活动中独立预想行动结果,确定行动任务,但仍离不开成人的帮助。
3、幼儿晚期,儿童才能在比较熟悉的活动中对自己提出较明确的行动目的,从而产生了有意注意、有意识记、有意想象。但幼儿常不能按目的调整控制自己的行动,而是要依靠外力督促。成人的正确教育与指导对幼儿意志行动独立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不良的影响下,幼儿易形成任性、执拗或过分依赖成人的不良品质。
二、行动的计划性逐渐加强
1、小班儿童不善于为达到目的事先计划自己的行动
2、中班儿童活动的计划性比小班儿童稍有进展
3、大班儿童开始形成了计划个人活动和共同活动的技能
三、活动的持久性逐渐增强(幼儿坚持性的发展——儿童意志发展的主要标志)
随着幼儿自觉行动目的的形成和动机水平的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幼儿的坚持性的较明显的发展。
举例:马努依连柯在“哨兵站岗”实验
幼儿有意保持特定姿势的时间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3~4岁平均保持时间仅18秒,4~5岁则提高到2分15秒。
由于游戏中的角色本身包含着行为准则,儿童为了游戏,实现角色职责,能抗拒各诱惑,控制自己的行为,但幼儿的活动多由兴趣引起,当兴趣转移或遇到困难时常常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
补充:幼儿自制力的发展
自制力是意志行动的重要成分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大脑皮质抑制机能逐渐完善,兴奋抑制渐趋平衡,这是自制力发展的前提。幼儿在成人的教育指导下,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不断交往,从接受外部的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控制自己的行为,从不自觉的行动逐渐发展起自觉的行动,逐渐克服冲动性,自制力得到了发展。
幼儿自制力研究:
运用诱物观察法研究幼儿自制力,发现:
3岁幼儿自制力很差,行动中冲动性占主导地位,言语指导和诱因对自控无明显作用,常有语言与行为脱节现象。例如,一边说“等妈妈回来再吃”,一边却伸手去取食物。
4岁幼儿自制力有一定发展,诱因开始具有较明显的激励作用,但对行为的自控还很不稳定。
5~6岁幼儿自制力有明显提高,活动结果在行动中所占的分量不断增加,能比较正确地按成人要求行动。
第九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和亲子交往的重要性
2、掌握同伴交往的方式
3、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重点:同伴交往的方式
难点: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教学步骤:
导入:
新授:
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性
自然人————心理社会化————社会人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人际关系的形成
自我意识的形成
性别角色的形成
社会性规范的形成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
一、亲子交往的重要性
儿童安全感形成的重要因素
儿童自信心形成不可或缺的条件
良好的亲子交往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
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亲自交往影响学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亲子交往的途径
哺乳
日常生活
保育活动中的亲子交往
教养活动中的亲子交往
三、亲子交往的引导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土壤”
家长角色的合理定位,是提高亲子交往效能的关键
克服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
一、同伴交往的意义
独生子女缺少同伴
同龄同伴认知的同步性
同伴交往影响的有效性
二、同伴交往的方式
游戏
共同活动
随机交往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一、社会性行为的界定
二、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生物性因素
家庭教育
社会文化环境
三、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一)亲社会性行为
(二)攻击性行为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品德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品德的概述
二、学前儿童的品德的发展
第十章 学前儿童的个性
教学目标:
1、了解个性、气质、性格、能力的含义
2、掌握幼儿气质与教育的关系
3、掌握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以及幼儿能力与自信心的培养
重点: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
难点:幼儿能力与自信心的培养
教学步骤:
导入:个性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
新授:
第一节 个性心理特征概述
一、气质概述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俗称“脾气”、“性情”,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二)气质的类型及其表现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二)性格与气质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
(二)能力的种类
1、运动、操作能力和智力
2、一般和特殊能力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气质
一、学前儿童气质发展特点
(一)婴儿气质即表现出个别性
(二)幼儿气质的变化
二、根据幼儿的气质类型进行教育
(一)成人对儿童的抚养和教育措施,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个儿童的气质特点
(二)要善于理解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不足之处
(三)要巧妙的利用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
(四)要注意和防止一些极端气质类型儿童的病态倾向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性格
一、儿童的性格萌芽
(一)儿童性格的最初表现是在婴儿期
合群性
独立性
自制力
活动性
(二)成人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有决定性意义
二、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
(一)好动
(二)好奇、好问
(三)好模仿
(四)好冲动
三、学前儿童性格的塑造
(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个别指导,因材施教
(四)重视家庭的因素和发挥家长的作用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能力
一、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的能力初步形成并进一步发展
(二)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能力的差异
二、学前儿童能力的培养
(一)正确了解儿童能力的发展水平
(二)指导儿童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
(三)激发兴趣
(四)能力与个性其他品质的良好配合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概述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
(二)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自我认识
自我观察
自我分析
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
自尊感
自信感
成功感
自我监控
对态度和行为的调节、控制作用
对自我教育
心理学教案篇十一
小组成员:应用心理学1541 周玉滢沈正维
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在教育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相比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我们一致认为小学的
教学
方案最能够体现教育心理学相关的原理并且最具有灵活性。初中的学习我们会因为中考的缘故将我们的学习思想和行为固定化和模式化,高中的学习由于牵扯到人生第一件要事——高考,所以高中的学习只会比初中更加死板、更加缺乏想象力的培养。反而,小学生大多都是处于童年时期或者是刚度过童年期不久,相对而言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处于鼎盛期,所以在教育方面则更需要多加注意技巧和方法。因此,我们选了一篇小学语文课文的教案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童话似乎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学校学习了枯燥乏味的数学计算或者背惯了难以理解的古诗词后,当遇到这种富有乐趣的童话故事相关的学习时,通常会产生极大地兴趣,产生了认知内驱力,这就使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适当的赞许或者给出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习动机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学习动机不仅在影响学习的过程,也影响着学习的结果。学习动机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易被启动,学习的积极性会相对提高,从而指引着学生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进行。
在教学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目标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该教案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美国当代人指派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从知识学习升华到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理解课文背后的含义让学生对于道德的认知有了进一步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该教案对于教学环境的控制与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颇为看重。一个活跃的教学环境和学生们较高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都对知识的获得过程有积极作用。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我们所获得的知识或者环境的刺激在没有经过元认知的控制或者短时记忆的复述、编码过程的情况下,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或者被遗忘。但是,如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高,从而便可以把此次的课堂经历作为长时记忆中的情景记忆储存在学生的大脑中,同时所伴随的知识也会相应地作为长时记忆被牢牢记住。另外,该教案在整堂课的学习过程中多次用到学习策略中的监控策略,主要是sq3r阅读策略。在阅读、提问、回答三个阶段交叉进行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对本课的意义加工和精制加工,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而且更有助于学生抓住文章要点,促进长久保持和深刻理解。在阅读的同时,该教案也引导学生采用精加工策略中的生成策略,对于一些重要的内容或者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圈划或者注释,在日后的复习中能够有效地从中提炼主干和重点。
同时,在某些方面,该教案也存在着些许的不足。首先,在学习和认知的迁移上没有具体方案和过程。在语文的学习中,由于知识的多样化及教材的丰富度,不利于学生对前后学习的认知或知识的联结,从而无法达到自动化阶段。其次,在本课的学习中,该教案对全文采用了阅读----提问-----回答的方法,虽然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并有助于抓住文章要点,但是却耗费了大量时间,课堂在阅读方面花费过长时间,学生们很容易因为疲劳效应减少对本课的趣味性,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懈怠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该教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独创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该教案所提的问题大多是一些定势问题,拥有固定或者一致性的答案,从而使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或者在自己的思想认知上表现不同时容易产生不安的情绪。再者,要设置一些同学提问的环节,让他们将对于文中字词或者语句含义产生不理解之处大胆地提出,从而让学生们分组讨论,
总结
出答案再进行分享,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最后,在课堂结束处应设计一个总结归纳的部分,也就是复习阶段,让学生们总结出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彼此交流,再结合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看看大家在语文知识的学习方面有哪些认识和提高。心理学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一、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性质
二、影响和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心理发展的一般特性;
难点:影响和制约心理发展因素的交互作用 解决办法:举例说明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1、12岁到
18、19岁这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即相当于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小学高年级到高中教育阶段。 青少年期是一个个体向成人转变的时期,也是生理迅速发育的时期,由于性成熟是这个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因而通常也称为青春期(the puberty stage)。此时,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个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都会发生一系列的重大变化。
二、明确目标
1.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性质 2.影响和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
三、整体感知
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从出生直至死亡都在不断地变化。个体的这种在生命历程中表现出来的心里变化就是个体的心理发展。而个体的心理发展受着许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还有其独特的特性。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重点:心理发展的一般特性;
1、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表现为前后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先前的发展为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是后来发展的前提。
2、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尽管人的发展最好被描述为一个持续的、累积的过程,但个体心理发展同时又是一个矛盾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心理发展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是因为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稳定的速度和顺序,人们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外表到本质的过程。
4、心理发展的可变性 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每个个体在发展速度、最终水平、优势领域等方面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5、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青少年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个体心理成熟前一个矛盾多而又十分动荡的时期。
6、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不同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其发展速度、各种心理机能的优势表现、情绪的稳定性、个性特征及其倾向性等,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个别差异。
7、心理发展的方向性 心理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又可分为若干小的阶段,各阶段之间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质的或不完全同质的。
8、心理发展的联系性 发展不是零碎的,而是整体的。
难点:影响和制约心理发展因素的交互作用
(一)生物因素
1、遗传:遗传指亲代(父母)通过基因(dna),把自己的性状传递给子代(子女)的现象。
2、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指机体从母体降生后所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机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等。
3、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由基因引起和控制的器官的形成,机能的展开,以及动作模式有程序的扩展。
(三)主观心理状态
心理一经产生便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具有自己的组成要素,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任何环境因素,必须通过青少年已有的心理发展系统和心理状态才能发生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讲,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例如,不同抱负水平的学生对同样的考试分数,有着不同的反应,接下来的行为也就大不相同了。因此,主观心理状态更重要的作用是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以及未来发展的状态作出解释和判断,并主动采取措施向着预期的方向改变。
(四)活动因素
活动作为一个中介因素把主体和客体连接起来。当活动能够满足主体的心身发展需要时就会促进其发展,而且活动必须达到一定的重复水平。
(五)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其实不难看出,青少年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个体在一定的遗传和机体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在现有的心理因素的制约下,通过活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
总结
本课所学内容本课内容我们主要讲到了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以及影响和制约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
印度狼孩故事
1920年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singh,j.a.l.)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大的女孩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必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辛格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kamala)、小的叫阿玛拉(amala)。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们害怕日光,在太阳下,眼睛只开一条窄缝,而且,不断地眨眼。她们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她们经常白天睡觉,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每夜10点、1点和3点循例发出非人非兽的尖锐的怪声。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音节。她们两人经常动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近。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吃东西时,如果有人或有动物走近,便呜呜作声去吓唬人。在太阳下晒得热时,即张着嘴,伸出舌头来,和狗一样的喘气。她们不肯洗澡,也不肯穿衣服,并随地便溺。
中国辽宁省台安县有一个“猪孩”叫王显凤。
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少儿卫生教研室、基础儿科教研室曾组成9人专家组前往考察。当专家找到这个孩子时,她正在猪圈里,蓬头散发,穿一条尿湿的短裤,满身污垢,臭气难闻,直愣愣地瞪着双眼,惶恐茫然地看着来人。她四肢着地,扶起来也不能直立行走,脸有猪形。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专家组的调查访问,原来她出生于1974年12月23日,己8岁半。她的生父是聋哑人,生母患过脑炎,有智力缺陷。生母怀她4个月后改嫁到一个山村的养猪人家里。
她出生的偏僻山村文化落后,生活愚昧,加之家中只有一间半土房,四邻不靠,房前却有三个大猪圈,人和猪几乎生活在一起。
后父根本不喜欢这个不是他亲生的女孩,几乎忘记她的存在;而母亲无法正常抚养,偶尔管管她,但也经常把她忘了,于是孩子从小就经常爬进猪圈,饿了就跟小猪一起吃猪奶,长大一点就在槽中抢食,学会啃草根,嚼树皮,用手扒土,用身体蹭痒,并常与猪睡在一起,尿在一起,爬在一起,她接受了人和猪的双重影响。因此8岁多的孩子不会穿衣、吃饭,说不清话,不知颜色、大小、多少,也没有羞耻感,智商只有39.以后专家组把她推荐给鞍山市科委进行重点研究和教养,她的“猪形”依然难改。看电视时只要一看到猪就异常兴奋,学猪叫;经常偷偷啃野菜,青草;并且一不留意就偷跑到猪圈里去,抱着老母猪,奇怪的是老母猪也不凶她。后来科研人员把她严格控制起来,不让她看到和想到猪的生活,谁知,她经常半夜醒来,一个人学猪的动作。仅1984年9月28日夜间醒来,在80分钟之内,她就在房间里来回爬动,像猪那样哼哼114次,吧嗒吧嗒嘴巴96次,像猪一样甩头7次,在墙上蹭痒5次,像是那样嘶叫39次,后腿弹踢3次。
以后,科研人员就对她日夜守护,不让她表现猪的生活习性,并作各种方法训练3年,包括让她上幼儿园、进弱智班。到12岁时,她的智商提高到了68,可望进行基本的生活自理。
这个故事说明了对孩子早教的重要意义。
心理学教案篇十三
犯罪心理学教案(罗大华)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犯罪心理学的对象 1.什么是犯罪
第一,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问题。第二,对犯罪人的理解。
第三,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的关系。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犯罪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2.个体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理论 3.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分析
4.犯罪心理学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四、犯罪心理学的任务 案例1.1 心理学特征描述
布鲁塞尔博士对纽约炸弹狂的15点推论 心理学特征描述(psychological profile)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客观性
二、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
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一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犯罪人地各种行为表现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第3页,共18页
3.测验法
是指使用标准化测验量表来测量犯罪心理特点的方法。4.实验法
就是选择典型的各类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方法。案例1.2 玛丽的“圆周假设”
三、非实验性数据因果关系推断的方法
四、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历史回顾
一、西方国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1.早期犯罪心理学思想
2.现代犯罪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3.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现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概况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1.潜意识论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2.人格结构学说以及人格发展理论 3.本能论 4.焦虑论
三、弗洛伊德的犯罪观 1.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 2.对犯罪行为的防治
四、阿德勒的犯罪观 1.犯罪的原因和动机 2.对犯罪的防治
五、其他学者对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
第4页,共18页
(1)犯罪者的自我及其特征(2)犯罪者超我的缺陷
3.运用人格发展理论分析犯罪行为
4.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来解释犯罪人的心理
六、精神分析犯罪理论的评价 贡献:
第一,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生物学因素在犯罪行为中的巨大作用 第二,大大扩展勒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第三,引起我们对犯罪人早期经历的关注 局限:
第二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
二、社会学习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2.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行为的解释(1)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2)攻击行为的启动机制
(3)攻击行为的保持和自我调节机制
三、其他学者的研究
四、对行为主义犯罪理论的简评
第三节 道德认知发展与犯罪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柯尔伯格的研究方法 道德两难问题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
第一阶段 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前习俗水平
第二阶段 工具性目的与交换阶段 第三阶段 人际和谐与遵从阶段
习俗水平
第四阶段 社会和谐与制度维护阶段 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
第六阶段 普遍伦理原则阶段
三、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犯罪
四、简单的评价
第5页,共18页
第三章 犯罪心理的静态分析 第一节 生物学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生物学因素及其特征
二、遗传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1.家族史研究 2.双生子研究 3.染色体研究
三、年龄、性别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四、神经生物及生物化学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五、人体生物节律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个体的人格倾向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1.需要和动机 2.价值观
二、个体的人格特征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1.性格与犯罪心理 2.气质与犯罪心理
第三节 社会环境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案例 期望不当,酿成恶果
二、学校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三、社区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四、工作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第四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是一个复杂、有机的整体系统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系统中各因素之间具有层次上的差异
第四章 犯罪心理的动态分析 第一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基本模式 1.渐进式 2.突发式 3.机遇式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 1.不良的交往与模仿
2.个体对消极社会信息的选择 3.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4.违法尝试获得体验
第6页,共18页
5.犯罪意向萌发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犯罪情境 1.侵害对象 2.现场条件 3.现场气氛
第三节 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二、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 1.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条件 2.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类型
第五章 犯罪动机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的概述 1.需要的概念
是指个体和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2.需要的种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
(5)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动机概述 1.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第7页,共18页
第二节 犯罪动机及其形成
3.犯罪动机的功能 激发 指向
维持和调节
4.犯罪动机的分类
5.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
二、犯罪动机的形成
1.一定强度的需要促使形成犯罪动机 2.外部诱因引起的犯罪动机
3.内在需要与外在诱因交互作用形成犯罪动机
第三节 犯罪动机的转化
一、犯罪动机转化的类型
1.表现在不同时间阶段的动机转化 2.表现在不同发展方向的动机转化
第四节 犯罪动机的特殊形式
一、不明显的犯罪动机 1.少年犯
2.精神病犯罪人
二、激情犯罪的动机
第六章 人格与犯罪 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8页,共18页
一、什么是人格 1.人格的涵义
二、人格的类型论与特质论 1.人格类型论
(1)生物学类型论(2)心理学类型论(3)价值观类型论 2.人格特质论
第二节 犯罪人格
一、什么是犯罪人格 1.犯罪人格的涵义
犯罪人格是犯罪人特有的导致其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种严重的反社会人格。
2.犯罪人格的形成
二、有关犯罪人格的研究
1.使用人格测验量表对犯罪人格进行描述 2.采用访谈法对罪犯犯罪人格的研究
3.从大量研究中归纳出与犯罪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
三、研究犯罪人格的意义 1.理论意义
(1)对犯罪人格的研究可以使对犯罪原因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加深对犯罪产生这一问题的理解。
第七章 不同主体犯罪心理分析 第一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一、青少年犯罪的身心基础 1.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特点
2.青少年时期身心矛盾与犯罪的关系 3.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冲突与犯罪的关系
第9页,共18页
三、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第二节 女性犯罪心理分析
一、女性犯罪的心理基础 1.认知特点
2.情感和意志特征 3.个性特点
4.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特点 5.犯罪处遇上的特点
三、女性犯罪的心理分析 1.女性杀人犯罪的心理分析 2.女性财产犯罪的心理分析
第三节 特殊人群犯罪心理分析
一、吃亏心理
二、攀比心理
三、“补偿”心理
四、掩盖心理
五、享受心理
六、贪婪心理
七、侥幸心理
八、随大流心理
九、冒险心理
十、蒙混心理
第四节 不同经历犯罪人心理分析
一、初犯心理分析 1.初次犯罪的心理状态
第10页,共18页
2.初次犯罪的动机
二、累犯心理分析 1.累犯的人格特征 2.累犯的心理特征
三、惯犯心理分析 1.惯犯的心理特征 2.惯犯的行为特征
第八章 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上)
第一节 财产犯罪心理
一、财产犯罪概述
1.财产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2.财产犯罪的特征
二、盗窃犯罪心理 1.盗窃犯罪地点的选择 2.盗窃犯罪的心理特征
三、诈骗犯罪心理 1.诈骗犯罪的一般特点 2.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3.诈骗犯罪中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心理互动
第二节 暴力犯罪心理
一、暴力犯罪概述
1.暴力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2.暴力犯罪的类型
3.暴力犯罪人的一般特征
二、杀人犯罪心理 1.杀人犯罪的一般特征 2.杀人犯的心理特征
三、抢劫犯罪心理 1.抢劫犯罪的一般特征 2.抢劫犯罪的类型
3.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第三节 性犯罪心理
一、性犯罪概述
1.性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2.性犯罪人的一般特点
4.强奸犯罪中被害人问题的有关研究
第11页,共18页
第九章 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下)
第一节 邪教犯罪心理
一、邪教犯罪概述 1.邪教的含义
2.邪教犯罪的概念与范围 3.邪教犯罪的特征
4.“法轮功”痴迷者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 毒品犯罪心理
一、毒品犯罪概述 1.毒品的含义
2.毒品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3.我国毒品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二、毒品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犯罪动机 2.错误的认识
3.偏颇的人生价值观 4.毒品犯罪人的人格特征
案例:一个吸毒者的心理变化轨迹
第三节 计算机犯罪心理
一、计算机犯罪概述
1.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1)犯罪技术具有专业化(2)犯罪手段具有隐蔽性
二、计算机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第12页,共18页
1.法律意识薄弱,缺乏道德感 2.智力水平高 3.犯罪动机
4.计算机犯罪人的人格特征
第十章 过失犯罪心理 第一节 过失犯罪心理概述
一、过失犯罪的概念和类型 1.过失犯罪的概念 2.过失犯罪的类型
3.过失犯罪与注意义务的违反
第二节 引起过失犯罪的客观诱因
一、情境因素
1.自然方面的意外情境 2.社会方面的意外情境
二、舆论因素
三、工具因素 1.使用熟练工具 2.使用陈旧工具 3.使用高科技工具
第三节 过失犯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二、过失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过失犯罪人的认知特征(1)认识上存在错觉
(2)注意品质不良或违反注意义务(3)记忆的缺陷与失误
2.过失犯罪人的情绪和态度特征 3.过失犯罪人的意志特征
三、过失犯罪人的不良行为习惯 1.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第13页,共18页
2.技术操作中的不良习惯
案例:锅炉工忘关气阀,致人烫死案
第十一章 群体犯罪心理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群体 是指这样一些人,他们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使有效地相互作用在持续性、广泛性和融洽性上达到密切地程度,并自身形成一个内部准则,知道价值地实现。
二、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大群体和小群体
三、群体心理效应
四、群体犯罪的概念和类型
第二节 群体犯罪的心理学基础
一、群体归属感
二、从众
三、服从
四、去个性化
五、模仿和感染
六、群体无意识理论
二、团伙犯罪 1.团伙犯罪的概念
2.团伙犯罪群体形成的心理原因 3.团伙犯罪中角色心理分析
三、有组织犯罪
1.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3.有组织犯罪中角色心理分析
四、集群犯罪 1.集群犯罪的概念 2.集群犯罪的特点
第14页,共18页
自发性 狂热 非常规 短暂
3.集群犯罪的过程
4.对集群犯罪的理论解释——紧急规范理论 5.集群犯罪中角色心理分析
案例:张君团伙系列抢劫杀人案件
第十二章 变态犯罪心理
第一节 概述
二、变态心理的形成原因 1.变态心理的生物基础
2.心理因素在变态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3.心理变态的社会文化根源
第二节 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
一、人格障碍概述 1.什么是人格障碍
是一种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不能行之有效地适应正常地社会生活的心理行为表现。
2.人格障碍的特征 从儿童、少年时期开始
第15页,共18页
人格结构某些成分过分或畸形发展 无自知之明 相对稳定,顽固
二、人格障碍与犯罪
三、人格障碍犯罪人的法律责任能力
第三节 性变态与犯罪行为
一、性变态概述 1.性变态的概念 2.性变态与人格障碍 3.性变态与性犯罪
二、性变态与犯罪
1.性变态者违法犯罪的特点 2.性变态类型与犯罪
三、性变态犯罪人的法律责任能力
第四节 精神病与犯罪行为
一、精神病概述 1.精神病的概念
二、精神病与违法犯罪 1.精神病人违法犯罪的特点 行为无法自控
(5)脑外伤精神病与犯罪行为
三、精神病人的法律责任能力
第十三章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16页,共18页
一、什么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测谎仪“polygraph”——多道生理心理描记仪
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历史 1.最早的“神裁法” 米判法 热试法 水试法
2.智力型的测试法
3.现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4.当今心理测试仪的前沿研究
第二节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原理及其测试方法
二、常见的犯罪心理测试方法 相关/不相关问题测试法(r/ir)控制问题测试法(cqt)紧张峰测试法(pot)犯罪情景测试法(gkt)
第三节 中国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一、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历史
第十四章 罪犯心理矫治
第一节 概述
一、罪犯心理矫治的内涵及其在改造中的作用 1.什么是罪犯心理矫治
2.罪犯心理矫治在改造工作中的作用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操作体系
第17页,共18页
三、罪犯心理矫治的组织实施
第二节 罪犯心理评估技术
一、什么是罪犯心理评估
是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它是评估者根据心理测验的结果,加上调查、观察多得到的多方面的资料,对被评估的罪犯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做出有意义的解释和科学的价值判断过程。
4.评估结果的使用阶段
三、心理测验的实施方法 1.准备 2.施测 3.收尾
四、罪犯心理评估报告的一般格式 案例:关于罪犯李威的心理评估报告
第三节 罪犯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
一、什么是罪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1.罪犯心理咨询 2.罪犯心理治疗
5.评估咨询结果,结束咨询关系
三、罪犯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1.精神分析疗法
案例:精神分析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 2.行为疗法 3.理性情绪疗法
第四节 罪犯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一、什么是罪犯心理危机
二、什么是罪犯心理危机干预
三、罪犯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评估确定干预对象
2.激发有心理危机的罪犯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愿望 3.让罪犯释放消极情绪与能量
第18页,共18页
心理学教案篇十四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内容、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掌握心理的研究方法,理解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
第二节 心理科学的发展
一、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一)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但只有一个短暂
(二)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由于心理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思想,遵循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心理学研究常用的具体方法 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有:
(一)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心理学的实验法也有两种主要形式:
实验室实验法
这是指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例如,当我们需要知道室内光亮度对学生视觉阅读效果有什么影响时,即可选择正常同等视度的若干学生作被试,在实验室的设备条件下,一面控制室内光亮度的不同变化(自变量),一面测量被试在不同亮度下阅读的速度(因变量),然后通过实验所获得的各项数据,加以处理和分析,即可得到某种光亮度对视觉阅读最适宜的实验结果。
实验室实验法,便于严格控制各种因素,并通过专门仪器进行测试和记录实验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信度。通常多用于研究心理过程和某些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但对研究个性心理和其他较复杂的心理现象,这种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自然实验法
这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例如,研究评价(表扬或批评)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问题,即可以采用自然实验进行。如有一个实验,选择100名条件相当的学生作被试,把他们随机分成四个不同评价性质的实验组。然后令所有被试“做算术”加法练习五天,每天练习十五分钟,在评定时,表扬组只给予正确评价;批评组只给予批评;忽视组只可以间接了解评价,控制组则不给予了解任何评价。最后检查学习效果,发现表扬组最好,批评组次之,控制组最差。这说明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扬和批评都是必要的,而应以表扬为主,不作任何评价反而会降低学习积极性。
自然实验法比较接近人的生活实际,易于实施,又兼有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优点,所以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研究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大量课题。
(二)观察法 客观观察法
这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研究者通过观察被试在自然情境中的表情、动作、行为和言语等外部表现,以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必要时也可采用录音录象等辅助手段进行。例如,教师经常通过学生的劳动、学习、游戏等活动,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考试或竞赛中的表现,以及通过学生日常交往情况等等的观察,便能了解学生的许多心理特点和变化,即是采用的客观观察法。
但是,作为科学研究的方法,必须要有严格的要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要较系统地、长期地进行,对观察的具体情境和被试的各种表现要作详细的记录,对系统观察获得的材料要能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使其具有理论认识的价值。如达尔文的《一个婴孩的生活概述》和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陈鹤琴的《一个儿童发展的程序》等著作,主要就是采用客观观察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2.自我观察法
人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也能进行观察和分析,这通常叫做自我观察法。人在实践中的认识活动,自我体验,动机的意识,或对某些心理特点和行为的感受与评价等等,都可以进行自我观察和分析。这是由于心理学对象的特殊性而采用的一种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特殊方法。不过,自我观察时需要按照客观的指标,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观察技能,才能更有效地实施。
自我观察法和客观观察法可以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如研究者对其他被试进行客观观察时,必要时亦可要求被试本人作出自我观察的口头陈述,以进行比较验证,这样更能提高观察研究的效果。
(三)访谈法
访谈法也可以叫口头调查。它是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口头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的调查方法。要使晤谈法富有成效,首先应创造坦率和信任的良好气氛,使被调查者做到知无不言;同时,研究者应该有良好的准备和训练,尽量使谈话标准化,记录指标的含义保持一致性。这样才有可能对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概括。
(四)问卷法
问卷法是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问题表格和相应内容让被调查者自行陈述的方法。它可以同时向许多人搜集同类型的资料,加以分析、处理和研究。问卷法的正确实施还应注意:首先要尽可能消除被试的各种顾虑,便于说出真实的想法,为此常需要足够量的被试,以减少可能出现的误差。其次,提出的问题要简单明确,易于作答,而又能反映出某种心理状况。最后,还要注意某些技术性问题,如设问的策略、要求的一致性、问题的量和质的关系、所获答案便于处理和统计等等。
晤谈法与问卷法相比,其优点是,如研究者可以直接控制晤谈进程,可以不同的方式考察被调查者对问题回答的真实程度,并可以根据被调查者的反应即时提出临时应变的问题等等。但是晤谈法较费时间,调查的数量有限。
(五)测量法
这是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如测验量表),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一种方法。目前,心理测验名目繁多,如按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智力测验、才能测验、人格测验、诊断测验等等;如按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文字性测验和非文字性测验两种;如按实施方式不同,可分为个体测验、团体测验等。关于心理测验法的实例将在以后有关章节中介绍。
不过,对人进行心理测验涉及的因素较复杂,测验量表的制定也较困难,实施的精确性和可信性还需要在测定之后的较长时期才能看出。但这种方法如能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仍不失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具体方法。
(六)文献历史法
心理学教案篇十五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犯罪心理学的对象 1.什么是犯罪
第一,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问题。第二,对犯罪人的理解。
第三,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的关系。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犯罪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2.个体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理论 3.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分析
4.犯罪心理学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四、犯罪心理学的任务
案例1.1 心理学特征描述
布鲁塞尔博士对纽约炸弹狂的15点推论 心理学特征描述(psychological profile)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客观性
二、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
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一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犯罪人地各种行为表现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优点: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资料真实可靠。
是指使用标准化测验量表来测量犯罪心理特点的方法。
4.实验法
是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以了解心理现象因果关系的方法。
5.案例分析法
就是选择典型的各类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方法。案例1.2 玛丽的“圆周假设”
三、非实验性数据因果关系推断的方法
四、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历史回顾
第二章 现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概况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1.潜意识论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2.人格结构学说以及人格发展理论
3.本能论
4.焦虑论
三、弗洛伊德的犯罪观 1.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
2.对犯罪行为的防治
四、阿德勒的犯罪观 1.犯罪的原因和动机 2.对犯罪的防治
五、其他学者对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
1.运用潜意识理论分析犯罪人的无意识犯罪动机
3.运用人格发展理论分析犯罪行为
4.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来解释犯罪人的心理
六、精神分析犯罪理论的评价 贡献:
第一,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生物学因素在犯罪行为中的巨大作用 第二,大大扩展勒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第三,引起我们对犯罪人早期经历的关注 局限:
第二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
二、社会学习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3)攻击行为的保持和自我调节机制
三、其他学者的研究
四、对行为主义犯罪理论的简评
第三节 道德认知发展与犯罪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柯尔伯格的研究方法 道德两难问题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
第一阶段 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前习俗水平
第二阶段 工具性目的与交换阶段 第三阶段 人际和谐与遵从阶段
习俗水平
第四阶段 社会和谐与制度维护阶段 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
第六阶段 普遍伦理原则阶段
三、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犯罪
四、简单的评价
第三章 犯罪心理的静态分析 第一节 生物学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生物学因素及其特征
二、遗传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1.家族史研究 2.双生子研究 3.染色体研究
三、年龄、性别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四、神经生物及生物化学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五、人体生物节律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个体的人格倾向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1.需要和动机 2.价值观
二、个体的人格特征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1.性格与犯罪心理 2.气质与犯罪心理
第三节 社会环境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二、学校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三、社区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四、工作环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第四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是一个复杂、有机的整体系统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系统中各因素之间具有层次上的差异
第四章 犯罪心理的动态分析 第一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犯罪心理形成的基本模式 1.渐进式 2.突发式 3.机遇式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犯罪情境 1.侵害对象 2.现场条件 3.现场气氛
第三节 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二、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 1.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条件 2.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类型
第五章 犯罪动机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的概述 1.需要的概念
(5)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动机概述 1.动机的概念
第二节 犯罪动机及其形成
3.犯罪动机的功能 激发 指向 维持和调节 4.犯罪动机的分类
5.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
二、犯罪动机的形成
第三节 犯罪动机的转化
第四节 犯罪动机的特殊形式
一、不明显的犯罪动机 1.少年犯 2.精神病犯罪人
二、激情犯罪的动机
第六章 人格与犯罪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一、什么是人格 1.人格的涵义
第二节 犯罪人格
一、什么是犯罪人格 1.犯罪人格的涵义
犯罪人格是犯罪人特有的导致其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种严重的反社会人格。
2.犯罪人格的形成
二、有关犯罪人格的研究
1.使用人格测验量表对犯罪人格进行描述 2.采用访谈法对罪犯犯罪人格的研究
3.从大量研究中归纳出与犯罪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
三、研究犯罪人格的意义 1.理论意义
第七章 不同主体犯罪心理分析 第一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第二节 女性犯罪心理分析
一、女性犯罪的心理基础 1.认知特点 2.情感和意志特征 3.个性特点
4.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特点 5.犯罪处遇上的特点
三、女性犯罪的心理分析 1.女性杀人犯罪的心理分析 2.女性财产犯罪的心理分析
第三节 特殊人群犯罪心理分析
一、吃亏心理
二、攀比心理
三、“补偿”心理
四、掩盖心理
五、享受心理
六、贪婪心理
七、侥幸心理
八、随大流心理
九、冒险心理
十、蒙混心理
第四节 不同经历犯罪人心理分析
一、初犯心理分析 1.初次犯罪的心理状态 2.初次犯罪的动机
二、累犯心理分析 1.累犯的人格特征 2.累犯的心理特征
三、惯犯心理分析 1.惯犯的心理特征 2.惯犯的行为特征
第八章 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上)
第一节 财产犯罪心理
一、财产犯罪概述 1.财产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2.财产犯罪的特征
二、盗窃犯罪心理 1.盗窃犯罪地点的选择 2.盗窃犯罪的心理特征
三、诈骗犯罪心理 1.诈骗犯罪的一般特点 2.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3.诈骗犯罪中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心理互动
第二节 暴力犯罪心理
二、杀人犯罪心理 1.杀人犯罪的一般特征 2.杀人犯的心理特征
第三节 性犯罪心理
一、性犯罪概述 1.性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2.性犯罪人的一般特点
4.强奸犯罪中被害人问题的有关研究
第九章 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下)
第一节 邪教犯罪心理
一、邪教犯罪概述 1.邪教的含义
2.邪教犯罪的概念与范围 3.邪教犯罪的特征
一、毒品犯罪概述 1.毒品的含义
2.毒品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3.我国毒品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第二节 毒品犯罪心理 案例:一个吸毒者的心理变化轨迹
第三节 计算机犯罪心理
一、计算机犯罪概述 1.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及类型
4.计算机犯罪人的人格特征
第十章 过失犯罪心理 第一节 过失犯罪心理概述
第二节 引起过失犯罪的客观诱因
一、情境因素 1.自然方面的意外情境 2.社会方面的意外情境
二、舆论因素
三、工具因素 1.使用熟练工具 2.使用陈旧工具 3.使用高科技工具
第三节 过失犯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二、过失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1.过失犯罪人的认知特征(1)认识上存在错觉
三、过失犯罪人的不良行为习惯 1.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2.技术操作中的不良习惯
案例:锅炉工忘关气阀,致人烫死案
第十一章 群体犯罪心理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群体
是指这样一些人,他们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使有效地相互作用在持续性、广泛性和融洽性上达到密切地程度,并自身形成一个内部准则,知道价值地实现。
二、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大群体和小群体
三、群体心理效应
四、群体犯罪的概念和类型
第二节 群体犯罪的心理学基础
一、群体归属感
二、从众
三、服从
四、去个性化
五、模仿和感染
六、群体无意识理论
二、团伙犯罪 1.团伙犯罪的概念
2.团伙犯罪群体形成的心理原因 3.团伙犯罪中角色心理分析
三、有组织犯罪
3.有组织犯罪中角色心理分析
四、集群犯罪 1.集群犯罪的概念 2.集群犯罪的特点 自发性 狂热 非常规 短暂
3.集群犯罪的过程
第十二章 变态犯罪心理
第一节 概述
二、变态心理的形成原因 1.变态心理的生物基础
2.心理因素在变态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3.心理变态的社会文化根源
第二节 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
一、人格障碍概述 1.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结构某些成分过分或畸形发展 无自知之明 相对稳定,顽固
三、人格障碍犯罪人的法律责任能力
第三节 性变态与犯罪行为
一、性变态概述 1.性变态的概念 2.性变态与人格障碍 3.性变态与性犯罪
二、性变态与犯罪 1.性变态者违法犯罪的特点 2.性变态类型与犯罪
三、性变态犯罪人的法律责任能力
第四节 精神病与犯罪行为
(5)脑外伤精神病与犯罪行为
三、精神病人的法律责任能力
第十三章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测谎仪“polygraph”——多道生理心理描记仪
3.现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4.当今心理测试仪的前沿研究
第二节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原理及其测试方法
二、常见的犯罪心理测试方法 相关/不相关问题测试法(r/ir)控制问题测试法(cqt)紧张峰测试法(pot)犯罪情景测试法(gkt)
第三节 中国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一、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历史
第十四章 罪犯心理矫治
第一节 概述
一、罪犯心理矫治的内涵及其在改造中的作用 1.什么是罪犯心理矫治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操作体系
三、罪犯心理矫治的组织实施
第二节 罪犯心理评估技术
一、什么是罪犯心理评估
是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它是评估者根据心理测验的结果,加上调查、观察多得到的多方面的资料,对被评估的罪犯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做出有意义的解释和科学的价值判断过程。
三、心理测验的实施方法 1.准备 2.施测 3.收尾
四、罪犯心理评估报告的一般格式 案例:关于罪犯李威的心理评估报告
第三节 罪犯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
一、什么是罪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1.罪犯心理咨询 2.罪犯心理治疗
三、罪犯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1.精神分析疗法
案例:精神分析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 2.行为疗法 3.理性情绪疗法
第四节 罪犯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一、什么是罪犯心理危机
二、什么是罪犯心理危机干预
三、罪犯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评估确定干预对象
心理学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演讲。
一、课前互动
故事导入
对!是那些共同打雨伞的人。因为该公司认为:一个团体能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与人之间的精诚合作,他们需要的正是会合作的人。看来,合作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合作。
2、揭示课题
审题质疑
那好,今天就让我们谈一谈“合作”这个话题,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合作,完成这一课的学习吧。(板书课题:学会合作)读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生自由质疑。(1)什么是合作?交流合作及其意义(图片2)
过渡:这个问题就是今天我们大家重点研究的问题,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快速默读课文,勤于思考的你一定能从文中找到答案的。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图片2)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提示学习方法。
四、精讲点拨(研读事例,感悟合作)
(一)研读事例一:交响乐团演奏(图片6)小组汇报
2.而哪些词语说明他们合作得很好呢?(图片9)“完美和谐”“你瞧„„”
因为合作得很好,所以他们演奏的曲目成为了一种享受,带着享受读一读,注意,读出来的文字也应该让别人感受到是一种享受。3理解“典范”:为什么作者一定要选这个事例呢?不选取两人合唱的例子呢?为什么不举小组唱的例子呢?因为交响乐团的合作更复杂,更庞大,这是合作的典范,选举的是典型事例,最能说明作者的观点。4.一生进行小结:这主要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板书协作精神)
师:同学们,能够卓有成效的合作,仅仅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协作精神是不够的,还要具备哪些精神呢?(小组汇报第二个故事)
(三)研读事例二:模拟逃生实验(图片)想象猜度:
1.什么是依次?(注意从原文中找出答案来回答:房子突然起火了,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逃出来的人才有可能生存。)
3..你愿意做最后一个吗?为什么?假如你就是最后一个出来的,你心中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多找几个学生回答,让学生说出心中有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4..难怪外国专家连说了几个了不起!这了不起中包含着什么?请学生读一读外国专家的话,独出赞叹的语气。
师: 这两个事例说明的道理哪个更难做到?.如果将上面两个事例对调一下,可不可以?(不可以,两个事例的侧重点不同。这两个事例强调的重点不同,表达的是两层意思,所以缺一不可。作者用“不仅„„而且„„”这个关联词,体现了递进的关系。让我们把两个事例蕴含的道理再来完整地读一读,牢记住这句话。齐读第6自然段)(图片12)
(四)略读首尾、总结全文
1、其实生活中合作无处不在,同学们的表现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哪位同学说一说你是如何跟同学合作的?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什么?的确,人生活在世界上,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图片13)
2、看来,社会生活中的确离不开合作。所以说:小合作就有小成就,大合作就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合作是帮助我们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呼吁道(齐读第7节):“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图片14)
五、巩固提高 填空
1.一个人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也就获得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所以,人们常说: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这是非常宝贵的人生道理,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你一定在音乐厅或电视里看到过交响乐团的演奏吧,这可算得上是人与人合作的(典范 典型)了。你瞧,指挥家轻轻一扬手里的指挥棒,(悠扬 悠远)的乐曲便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倾泻出来,流向天宇,也流进人们的心田。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我想,这主要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六、拓展延伸
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毛泽东 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2、课外阅读有关“合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