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品苏轼诗词片段(模板10篇)

最新品苏轼诗词片段(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10 14:55:09
最新品苏轼诗词片段(模板10篇)
时间:2023-10-10 14:55:09     小编:紫薇儿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品苏轼诗词片段篇一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品苏轼诗词片段篇二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而著称。苏轼的诗词优美动人,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通过研读苏轼的诗词,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真挚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先,苏轼的诗词给人一种亲切感和共鸣。他以平凡的生活为题材,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和思考。在《东坡肉倡导十六首之一》中,苏轼抒发了对家乡美食的怀念之情:“石榴园里橙花已落尽,梨树架上鹧鸪相互啼。”这样生动的描绘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种乡愁的力量。苏轼的诗词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能力,他的文字触动了我的内心,使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和情感。

其次,苏轼的诗词展现了深刻的思考与理解。他能通过一两句简洁的诗句表达出复杂的思想和哲理。在《赤壁怀古》中,苏轼通过描绘纷乱的战火和世间纷扰,表达了对人生飘忽不定的思考:“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几个简单的词语,却道出了人生的无常和痛苦。苏轼的诗词给人的启示是深刻而真实的,他通过文字传递出了对人生意义的反思和探讨。

再次,苏轼的诗词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呼唤。他通过诗词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善良。在《水龙吟·游览随笔卷十》中,苏轼写道:“水声霜滑月明中,小看独眠更倍病。一夜感之朝沐浴,明年孀粉斗更赤。”这里苏轼道出了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困境,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和道德关怀的思考。苏轼的诗词唤起了我的共鸣,提醒我不应该忽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关心和帮助他们。

最后,苏轼的诗词充满了对美的执着和追求。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写作的追求使他的诗词充满了美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诗令人感叹苏轼的广阔胸怀和超越时空的视野。苏轼的诗词不仅仅描述了自然美景和人物形象,更是通过文字传达出了对美的追求和追寻。在阅读苏轼的诗词时,我对艺术的认识和对美的理解也随之深化。

通过研读苏轼的诗词,我对他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苏轼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到诗词中,这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苏轼的诗词给予了我很多启示和帮助,让我对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领悟。他将生活中的点滴转化为文字,使诗词充满了感性和智慧。通过研读苏轼的诗词,我深刻体会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人生的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品苏轼诗词片段篇三

1、《朝云诗》: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2、《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1、苏轼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2、被贬海南: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

品苏轼诗词片段篇四

诵读苏轼诗词是我心灵的一大享受。苏轼的诗词深沉而真挚,直击人心。每当我念诵他的诗词,仿佛置生活于一旁,把自己沉浸在他的世界中,感受他旷达豪情和深邃思考。在赏析他的作品的同时,我也从中汲取了许多人生的智慧和力量。通过诵读苏轼的诗词,我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和人生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

首先,苏轼的诗词给我带来了审美的愉悦。他的诗词篇章清丽明快,自由潇洒,富有韵律感和音乐感。在朗朗的诗书声中,我仿佛能够听见江水潺潺,山风拂面。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远山如黛迷平楚,薄雾绕密阳路。”这些字词和声调的交融,让我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鬼斧神工。我发现,通过诵读苏轼的诗词,我对于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使我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更能够领略其中的真谛和魅力。

其次,苏轼的诗词让我思考人生的哲理和诗意。他的诗作包含了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生的独立思考和追求自由的态度。例如《赤壁赋》中的“丈夫岂顾生死故,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真切地揭示了苏轼作为文士的执着,体现出了他对于真理和追求自由的不屈精神。通过诵读苏轼的诗词,我不仅仅是在欣赏他的艺术作品,更是在通过他的激扬文字中得到了对于人生的启示和力量。

再次,诵读苏轼的诗词也让我对于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苏轼生活在宋代,官拜文坛,他的诗词作品也离不开他的聪明才智和家国情怀。像《念奴娇·襄阳曲》这样的篇章,充满了对于辽对南宋政权的威胁和对于家国天下的挚爱之情。通过诵读苏轼的作品,我不仅仅是在了解他的一生和艺术,更是在学习了解那个时代的风物和历史背景。我认识到,文学作品是历史的见证和风俗民情的折射,通过诵读苏轼的诗词,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历史文化的底蕴和人民心理的变迁。

最后,诵读苏轼的诗词对于我个人的修养和成长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苏轼的作品充满了对于人生、自然、人性等方面深入思考和回响,这让我在平静思考和繁忙生活的碰撞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净化。在这个喧嚣的社会中,苏轼的诗词让我远离琐碎和喧嚣,帮助我更好地思考人生自己,以及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通过诵读苏轼的诗词,我的思维变得更加理性和清晰,在面对困惑和困境时,我能够更从容地应对,找到解决问题的智慧。

总之,诵读苏轼的诗词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无上的享受和收获。通过欣赏他的作品,我感受到了审美的愉悦、思考人生的哲理、了解历史文化和提升个人修养的成长。他的诗词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才华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俗文化和人民心理,通过诵读他的作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风物和历史背景。通过诵读苏轼的诗词,我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净化,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应对从容,找到解决问题的智慧。无论是在审美、思考人生、了解历史文化或者是个人成长修养,苏轼的诗词都给予了我许多宝贵的启示和力量。诵读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相信,通过不断地诵读和领悟,我将会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他的心灵力量和诗意思考,从而得到更多的收获和启示。

品苏轼诗词片段篇五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

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

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

牛山何必更沾衣。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自古涟漪佳绝地。

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

倦客尘埃何处洗。

真君堂下寒泉水。

左海门前酤酒市。

夜半潮来,月下孤舟起。

倾盖相逢拼一醉。双凫飞去人千里。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

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

歌舞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逄逄。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

珠帘十里卷香风。

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

语音犹自带吴侬。

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帘外东风交雨霰。

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

深惜今年正月暖。

灯光酒色摇金盏。

掺鼓渔阳挝未遍。

舞褪琼钗,汗湿香罗软。

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诗未就冰生砚。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

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品苏轼诗词片段篇六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苏轼在宋词中属于豪放派,境界开阔,宏大。这首词具有明显的豪放派的特质。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品苏轼诗词片段篇七

古来君子远庖厨,文人性雅,大多不会去碰庖厨这样的大俗之物!唯独苏东坡,既能大雅,也不嫌大俗东坡好吃、善吃、精于吃,自然也擅辨食材、精通厨艺!这个大吃货,不仅首创了很多新菜,也写下了许多关于吃的诗词,下面为大家分享关于吃的诗词,欢迎欣赏!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柴头灶烟焰不起。

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咏猪肉诗,大家想必耳熟能详!而说到这首诗背后的那道菜,更是“垂涎三尺”了!这道菜就是大江南北人人喜爱的东坡肉!

苏东坡性喜吃猪肉,在贬谪黄州期间,他创造了东坡肉的制作方法并写下这首《猪肉颂》教百姓以此法制作。东坡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百姓纷纷赞不绝口,戏称此为“东坡肉”!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想当年,杨贵妃最爱的荔枝,苏东坡不仅能吃到最新鲜的,而且还要“日啖三百颗”!惠州,也就是现在的广东,气候温暖,四季如春,山珍水果自然丰富。且看诗中"卢橘"、"杨梅"、"荔枝"样样皆鲜,羡煞旁人。虽是被贬,但苏东坡性情豁达乐观,以吃为乐,为了这荔枝,都“不辞长作岭南人”。果然是吃货!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一句“自笑平生为口忙”,便说尽了吃货本性!长江肥鱼、山中竹笋,山珍海味尽可满足苏东坡的口腹之欲。这首诗同样是贬谪黄州所作,其中多有自嘲之意、失落之情。但乐观的性格、吃货的本份,让苏东坡自得其乐,率然随缘。其胸襟之豁达远超常人!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苏东坡这首《浣溪沙》单独咏橘,且将橘子的形态及吃橘子的过程写的.详细传神!"菊暗荷枯一夜霜"写出橘子成熟的季节在深秋百花百草枯萎之际;“新苞绿叶照林光”及后句描绘出橘子的青黄之色,色泽鲜艳、光彩照人!

下阕则着重说剥橘、吃橘。“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一句堪称细节描写的神来之笔!橘皮剥开是会有水雾溅出,散发出清爽的香气,这香雾让吃货东坡惊喜不已;而吃时咬破果肉后如清泉一般的果汁甘甜无比!最后尤其回味了橘皮之香:余香三日不绝!

色艳、味甘、气香、汁浓,能将吃橘子这样一件小事写的如此详尽传神,可见苏东坡之好吃,亦可见苏东坡之才高!

野饮花前百事无,腰间唯系一葫芦。

已倾潘子错注水,更觅君家为甚酥。

据说这首诗还有个小故事:苏东坡有日赴会,吃的油饼,问主人油饼的名字,主人说没有名字,苏东坡尝过后又问:“为甚酥(为什么这么酥呢?)”于是主人就以“为甚酥”为名。”后来,苏东坡再去主人家时便作了这首《为甚酥诗》。

野饮赏花、觅友讨酥,既不嫌酒之酸(错注水即兑水酸酒),也珍重友之情!一首小诗,将苏东坡的洒脱不羁,大俗大雅表现地淋漓尽致!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寒具,也就是徐州的蝴蝶馓子,纤细香脆。古时寒食节禁止生火,百姓都吃提前准备好的冷食,馓子便是其一,故称寒具!苏东坡在徐州为官时尤其爱吃这里的特色馓子,这首诗就将馓子比喻为美女手臂上的缠臂饰金,可见吃货的眼中,美食才是最美的!

品苏轼诗词片段篇八

引导语:对于苏轼相信大部分人都不陌生,亦有很多人学过苏轼的诗词,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关于苏轼写的诗词,欢迎阅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凤凰山上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

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

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

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而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再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卷”字,亦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尚气节之士义愤难平。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只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少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而其“狂”字下面潜涵的赤诚令人肃然起敬。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而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亦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从艺术表现力上说,词中一连串表现动态的词,如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十分生动形象。全词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久弥珍的名篇。

品苏轼诗词片段篇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品苏轼诗词片段篇十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例如上片结尾二句,“枝上柳绵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强自振奋。这情与情的矛盾是因在现实中,词人屡遭迁谪,这里反映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上片侧重哀情,下片侧重欢乐,这也是情与情的'矛盾。而“多情却被无情恼”,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佳人洒下一片笑声,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墙里、墙外、佳人、行人一个无情,一个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也蕴含了他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