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数控机床论文 数控机床维保体系研究论文(精选9篇)

最新数控机床论文 数控机床维保体系研究论文(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9 09:20:04
最新数控机床论文 数控机床维保体系研究论文(精选9篇)
时间:2023-10-09 09:20:04     小编:雨中梧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数控机床论文篇一

摘要:企业会计风险具有明显的风险联动性,就未来企业发展而言,良好的会计风险预防体系的形成对整体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在经济发展迅速,企业市场竞争激烈,良好的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效益保证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企业的会计风险不容小觑,企业会计风险不仅仅是我国国企和民营企业,乃至所有的个体企业都共同面临的重要的风险。

关键词:企业会计;风险防范;预防体系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各领域企业改革逐步开展深入,人们也越来越更加重视会计风险预防在整体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企业的会计风险主要因为财务管理过程本身存在的各类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企业会计风险预防体系的形成策略对实际的企业发展具有重要进步意义,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企业会计风险预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以实际的企业发展经营水平和状况研究为前提,做到实事求是,从根本的企业经营理念和长远的企业发展目标为依据,制定合理科学的企业会计风险预防体系。

一、企业会计风险预防概述

(一)什么是企业会计风险防范

企业会计风险预防体系从宏观概念角度分析属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特殊的企业风险防范体系,具有重要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功能。企业会计风险防范主要是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主体,从企业的经营以及管理的流程入手,对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会计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最终找到一种合理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案。总体上坚持经济管理可操作性原则进行处理,从而达到维护整体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安全开展,保证整体的企业发展经营经济利益不受到损失和影响。企业会计风险防范的主要是达到财务风险降低和减少损失的目标,因此,企业需要在进行会计风险预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应该采取更为合理和经济的手段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和处理,制定合理配套的财务风险管理预防机制。企业会计风险预防拥有明显的动态发展特征,主要是由企业的会计风险动态发展特性所决定。同时,企业的发展内部和外部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变化特征,所以需要根据具体的.会计风险变化状态进行会计风险预防方案调整,如果存在发现整体的预防体系存在偏差要及时处理[3]。

(二)企业会计风险防范体系概述

企业的会计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以企业会计风险的识别和风险度量为前提,由企业的管理经营人员为主导,针对所存在的企业会计风险构成因素采取系统的控制和影响,以此来进一步降低整体的企业会计风险,减少所造成的经济损失[4]。企业的会计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需要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风险预防策略的制定,以此来进一步降低企业会计风险的不确定性。企业的会计风险防范需要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因为内部环境变化因素的影响,整体的企业风险防范需要以动态发展的角度进行把握。主要的企业会计风险预防首先要在风险发生前进行预防,对于风险构成负面影响之前的合理预防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支持,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就是重要的方法。

(三)企业会计风险预防目标

企业的会计风险预防的主要目标是利用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最终达到良好的企业会计风险预防和控制的目标,总体分析属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会计风险预防目标的制定需要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经营目标相一致,通常意义上来讲,企业的会计以及财务目标就是企业的价值的最大化实现目标,因此,企业的会计风险预防体系的总目标是以企业经营成本的最小风险来实现企业的最大化价值目标。因此,企业会计风险预防目标的实现需要发挥整体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作用,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风险容忍程度和企业会计风险的实际偏好,降低总体的企业风险成本。对于企业的会计风险防范不是单一的降低风险和减少损失,还需要考虑到企业风险最小化同时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四)如何构建企业会计风险防范体系

企业的会计风险预防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变量,第一:控制环境,企业在进行会计风险预防的同时需要对所有风险管理要素进行合理分析,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对其他各类基础变量提供最终规则和整体结构的重要部分。通常情况下,企业的风险偏好主要是企业的管理阶层所决定的,会对企业的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产生重要影响。第二:目标设定,企业只有在对风险控制目标进行明确以后,才能进一步实践企业会计风险的评估和控制。第三:风险评估,需要对整体的会计风险产生因素进行识别,明确内外两部分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第四,控制活动,企业的风险控制对策主要涉及风险回避、降低、对冲和接受。需要多项控制活动同时进行。

二、企业会计风险防范体系构成

一个较为成熟和完整的企业会计风险防范体系主要是由企业的会计风险预防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系统、风险反应系统和风险监测与报告系统组合构成。企业的会计风险预防体系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是企业的会计风险预防体系组织规划,也就是研究如何在企业管理和整体企业组织结构内部建立起风险管理整体体系,二是企业的会计风险防范体系的管理活动内容以及关系。从风险预防信息系统角度来看,企业的风险预防信息系统主要包含了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总体信息量化和非量化处理,此类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都需要各个部门协调配合。风险评估系统主要是将企业的会计风险进行识别和度量。通过风险反应机制来进一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最终通过风险监测和报告系统来实现企业会计风险的相应措施及时实施到位。

三、企业会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的会计风险防范体系已经构建,但是整体的体系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企业的会计风险防范制度不健全,企业的会计风险防范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流动和企业的资产财务,都是关系公司发展命脉的重要部分,所以需要对制度完善投入足够重视。第二,企业的会计风险预防缺乏战略性,如果没有战略性方案指导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战略管理不能适应内部外部企业发展环境,造成企业经营风险。第三,企业会计风险管理组织不完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会计风险管理技术不到位,价值相关专业人才稀缺,都会导致整体的风险效果不佳。

四、如何完善企业会计风险防范体系

(一)规范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治理结构的规范是企业完善会计风险防范体系的关键所在,通过企业治理结构的进一步规范可以使得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更加有序进行。进一步保证企业的资产安全,通过规范企业治理结构也可以实现企业整体发展的规范性提高。在进行企业治理结构规范的过程中应该对企业的财务权利进行有效控制,应该建立健全企业的会计风险预防机制,明确各部分在治理结构规范过程中的职责和义务。第二,应该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决策机制,进而保证企业会计审核的准确性。第三,应该进一步抓好预算管理工作,预算属于企业实行各项调整计划的财务数字呈现方式,提高企业在会计风险预防过程中的预算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企业会计分配和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计划性。第四,应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企业会计风险监督机制,对企业会计风险防范过程中取得的效果和实际防范效率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从而进一步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完善和优化处理。

(二)完善企业会计运行机制

企业的会计运行机制不仅仅涉及到企业的会计部门管理和工作人员,还涉及到企业运作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员工,需要大家协同配合。首先,企业的会计运行机制要求企业会计部门工作人员不仅仅具备会计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还要求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拥有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以及相关高科技软件应用技术的适当掌握,在建立企业会计风险预防信息系统的同时能够熟练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进行所需信息的查找和录入。此外,企业在完善会计运行机制的同时还应该建立起健全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达到协同配合,降低企业运作风险的良好效果。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防

企业的财务风险预防系统是进行企业会计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尽早发现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问题进而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让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掌握会计风险问题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在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防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对信息管理力度需要加强,同时要进一步健全企业的会计风险分析和处理机制,以企业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为技术辅助。同时可以建立起企业的对外担保风险管理制度。(四)建立对外担保管理制度在建立对外担保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该了解企业对外担保也是企业会计风险引发的重要因素。企业应该严格控制对外担保,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责任追求制度,对企业的被担保单位进行严格审查,对整体的单位信用度和实际偿债能力进行准确了解,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对外担保过程中造成的企业会计风险。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会计风险预防体系的形成进一步为我国企业风险防范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持和策略指导。是影响企业发展进步的重要的因素,建立起良好的企业风险预防体系是减少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关系到整体的企业经济效益和产业升级发展,需要企业经营管理者投入重视,财务合理对策,实事求是,动员全体员工投入会计风险防范体系构成过程中。从风险形成因素角度分析,我国的企业会计风险形成主要存在内部和外部良好因素影响。企业会计风险预防体系的形成为我国企业风险防范提供了重要制度和策略指导。本文从企业会计风险防范概述入手,综合分析了企业会计风险防范体系的构成和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企业会计风险防范体系完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通过对企业会计风险防范的概念以及具体体系构建构成了解,进一步明确了企业会计风险防范体系的构成和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对企业会计风险防范体系完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帮助企业未来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会计风险,实现企业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袁卫华.浅谈我国企业会计风险的防范[j].东方企业文化,2014,18:268.

数控机床论文篇二

虚拟数控机床在数控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数控机床的使用逐渐从经济型、普及型数控机床发展到 中、高档数控机床,呈现出“数控系统多样化,机床功能复合化”等特点,基 于经济型数控系统的简单车、铣床数控实验台逐渐难以满足数控机床行业蓬勃 发展的需要。1.2 数控机床功能部件装拆实训不够 数控机床拆装实验室提供的可供拆装的机床功能部件(如主轴箱、进给传 动系统、刀架、刀库、机械手、液压站)和机床本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型数控 机床中淘汰下来的功能落后或有故障的部件,并且数量有限,种类不全。近年 来,随着数控技术向着高速高精、五轴联动、功能复合的方向快速发展,新型 的功能部件不断出现,结构复杂多样,价格不菲。装拆实验室本身损坏率高等 特点都限制了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现有的组建数控装拆实验室的模式不适合 数控机床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探索新的装拆实验室模式势在必行。

数控机床论文篇三

服务外包已成为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而中国软件服务外包缺少中高端人才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瓶颈,培养满足外包企业要求的各类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1-2]。但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和it培训机构培养的软件人才与软件外包服务企业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完善高校软件服务外包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对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1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背景

随着服务外包行业快速发展,中国上半年签订的合同就达到522.1亿美元,其中信息技术外包占合同总额的53.3%[3]。在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下,我国信息技术外包行业每年人才缺口达20万[4]。中国软件外包行业中高端人才仅达到整体从业人数的10%,而软件外包强国印度中高端人才达到整体从业人数的50%,中国急缺能从事离岸软件外包服务的中高端人才。

2国内外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

发达国家大多制定标准来培养软件外包人才,例如欧盟制定了sfia(theskillsframeworkfortheinformationage,信息时代技术框架)、日本制定itss(itskillstandard,it技术标准)、美国制定了cmm(capabilitymaturity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和cmmi(capabilitymaturitymodel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而以软件服务外包闻名的印度结合cmm5,以培训机构为依托,培养人才。国内高校教师理论水平高,对专业理论体系掌握强,但存在重理论体系完整性、轻能力培养体系完备性问题。学生大型项目和外包项目实训少,缺乏软件外包项目工作经验和团队合作锻炼机会。在其走向工作岗位后难以满足工作要求。高端人才的培养无法单纯依赖于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而是需要在工作实践中逐渐成长与提高,但中级人才的培养完全可以由高等院校(特别是985和211院校)利用学校本身特点,确定特色培养方向,以高校研发能力为基础,和企业、教育机构进行产学研结合,共建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共同培养。

3高校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新模式

定位是基础,特色是突破口,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是内核,师资队伍是保障。先给学校软件外包人才培养定位,接着确定学校软件外包人才的特色培养方向,以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为依托,找特色方向的相关企业共建的实习基地,把基础学习、理论研究和实际生产结合,和实际应用结合。让实习基地的公司提出实际问题和生产技术需求,形成项目,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针对实际项目展开理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3.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环境下的交流、合作与竞争能力,以金融与电子商务行业为重点的.软件开发、软件测试中高端外包人才。

3.2特色

和外包服务公司和机构合作,结合学校特色,针对市场需求,确定了金融、电子商务领域软件开发和测试外包为特色方向。

3.3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在金融、电子商务领域软件开发和测试外包的特色方向上共建了模块化教学的课程体系,主要知识模块包括: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方向基础模块、专业技术基础选修模块、软件外包模块、金融选修模块、电子商务选修模块和实验实践教学模块。参考国内知名院校软件外包专业的培养方案,确定了“2+1+1”(2年特色专业技能学习+1年项目实训+1年企业实践)的课程体系,编写了软件外包方向的全程培养方案,全方位地培养软件系统开发和软件测试外包中高端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的特点,制定了“2年课程项目实验+1年实习基地综合项目实验+1年企业实践”的实验实习方案。

3.4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适应新的培养方案,采取如下措施建设师资队伍。

(1)支持教师定期到软件与服务外包企业培训或进修,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2)培养软件开发与测试相关的各类考评员。

(3)积极外聘有丰富软件外包经验的企业工程师来学校开设实训课程。

4结语

作者在产学研结合培养软件研发外包中端人才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如何更好地坚持特色,以高校研发力量为主,让外包服务企业和外包培训结构为我所用才更好地进行产学研结合,共建模块化教学的课程体系,共同培养中高端软件研发外包人才还需更多学者一起研究。

数控机床论文篇四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二〇一五年四月

摘要

自从20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的产生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改变。数控加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具有高度柔性,加工的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较高,还可以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条件,既能促进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又能促使经济效益的提高。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numericalcontrolmachine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它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可以用于加工各种小批量零件,或者结构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等等。数控机床的优良特点及其广泛的应用范围使得它成为当代机械制造业的主流装备,也是市场热门商品。我国的数控机床经历了多年的进步与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推进其发展在今天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关键字:数控机床趋势发展策略

目录

第一章数控机床的产生

第一章数控机床的产生

1.1数控机床

51,861.00台增长至2013年的209,287.00台。2013年,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行业产量呈现增长态势,比2012年205,695.13台同比增长1.75%。据统计,目前我国可供市场的数控机床有1500种,几乎覆盖了整个金属切削机床的品种类别和主要的锻压机械。领域之广,可与日本、德国、美国并驾齐驱。按专项规划,到2020年,我国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所需要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约80%立足国内。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国际领先。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看到了我国在数控机床领域取得的一些成绩。而另一方面,尽管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行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数控化率稳步提高,但机床消费和生产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目前,国内对中高档机床的需求量逐渐超过低档机床。但国产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以低档为主,高档数控机床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行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导致国产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在质量、交货期和服务等方面与国外著名品牌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第二章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段。综合分析国内外数控机床发展形势,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还应顺应以下发展趋势:

2.1向工序集中化发展

精度和速度是数控机床的两个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产品的生产周期和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高精度、高速度是机械加工的目标,数控机床因其价格昂贵,在这些方面的发展也就更为突出。

误差补偿技术,如丝杠螺距误差补偿、刀具误差补偿、热变形误差补偿、空间误差综合补偿等等。

数控机床在提高单机柔性化的同时,朝单元柔性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如出现了数控多轴加工中心、换刀换箱式加工中心等具有柔性的高效加工设备;出现了由多台数控机床组成底层加工设备的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加工线。

随着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领域不断渗透和发展,数控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新一代的数控系统中,由于采用“进化计算”、“模糊系统”和“神经网络”等控制机理,性能大大提高,具有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负载自动识别、工艺参数自生成、运动参数动态补偿、智能诊断、智能监控等功能。

2.4.1引进自适应控制技术

2.4.2智能故障回放和故障仿真技术

2.4.3刀具寿命自动检测

利用红外、声发射、激光等检测手段,对刀具和工件进行检测。发现工件超差、刀具磨损和破损等,及时进行报警、自动补偿或更换刀具,确保产品质量。

2.4.4智能4m数控系统

在制造过程中,加工、检测一体化是实现快速制造、快速检测和

快速响应的有效途径,将测量(measurement)、建模(modeling)、加工(manufacturing)、机器操作(manipulator)四者(即4m)融合在一个系统中,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测量、建模、加工、装夹、操作的一体化。

2.4.5智能化交流伺服驱动技术

目前已研究能自动识别负载并自动调整参数的智能化伺服系统,包括智能化主轴交流驱动装置和进给伺服驱动装置,使驱动系统获得最佳运行。

2.5向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所谓的数控机床可靠性,就是指数控机床产品及其系统能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动作指令的能力。数控机床的可靠性一直是用户最关心的主要指标,它主要取决于数控系统各伺服驱动单元的可靠性。为提高可靠性,目前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2.5.1采用更高集成度电路芯片

采用更高集成度的电路芯片,采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的专用及混合式集成电路,可以减少元器件的数量,有效地提高可靠性。

2.5.2实现硬件功能软件化

通过硬件功能软件化,以适应各种控制功能的要求,同时通过硬件结构的模块化、标准化、通用化及系列化,提高硬件的生产批量和质量。

2.5.3增强故障自诊断、自恢复和保护功能

数控车床复合加工技术,即是在一台设备上完成车、铣、钻、镗、攻丝、铰孔、扩孔等多种加工要求,复合加工机床的最突出优点是可以大大缩短工件的生产周期、提高工件加工精度。在全球数控机床制造和金属加工领域,复合加工技术正以其强大的加工能力被不断发展与应用。为了实现复杂形状工件的加工,使在一台机床上能完成复数工序和复数工种的加工,这样的数控机床称为复合加工机床。就是说,在复合化机床上可以实现完全不同性质加工过程的加工。

今天的复合加工技术,是针对以普通的数控车削中心和加工中心为基础,发展到复合车铣加工中心。这要求机床制造业应以现有的技术水平为基础,研发、制造、稳定和推广具有高效、复合、稳定、成本低廉的,适合于现代加工技术的高水平数控机床。

第三章中国数控机床发展策略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对于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今天已经不言而喻了。数控机床是其他制造业得以实现的基础,因为它的水平关系着其他行业产品制造质量的高低。我国数控机床科技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虽然在某些领域可以与世界机床强国比较高低,但是整体的弱势也是造成我国数控机床行业无法进入“世界机床强国”行列的原因。在美国,特别讲究“效率”和“创新”,注重基础科研。在机床技术上不断创新,美国首先结合汽车、轴承生产需求,充分发展了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所需的自动线,而且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世界上领先,因此其数控机床的主机设计、制造及数控系统基础扎实,且一贯重视科研和创新,故其高性能数控机床技术在世界也一直领先。而德国特别注重科学试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科研与应用技术科研并重。企业与大学科研部门紧密合作,对用户产品、加工工艺、机床布局结构、数控机床的共性和特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质量上力求越来越好。

3.2进一步提高数控机床产品的自主开发、制造能力

我国如今已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提高数控机床产品的自主开

发、制造能力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必须与数控机床和功能部件的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要以高档数控机床发展为主攻目标,提高整机可靠性和产业化水平,提高国产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的配套能力,特别是要提高在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中的配套能力;加强数控机床基础开发理论的研究、基础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软件开发,做好行业标准和专利工作,为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加快高性能数控功能部件的研发,提升数控机床品质

数控功能部件作为数控机床的一个子系统同样具有机电一体化的特征,这也是它区别于一般配套件和附件之处。因此,它的组成通常是由动力能源、信息传递反馈与控制、广义机械执行装置三者的总成。这些功能部件有高速运动的电主轴单元、直接驱动的直线电机单元和力矩电机的回转运动单元等;有先进结构精密切削的双摆主轴头、数控动力刀架和主卧转换头等;有快速交换及高速的自动刀具交换装置、自动托盘交换装置和刀具在线智能补偿装置等功能部件的研发及其专业化生产,不仅能为机床主机制造厂提供功能完善和品质优良的选件,而且有利于缩短机床新产品的开发和制造周期,也有助于降低数控机床成本。高性能的功能部件将具有智能化接口,能与整机协调匹配,并与数控系统构成分布式的控制,因此,加强为主机厂的售前服务,充分满足主机的个性化需求是提高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功能部件向功能多样化、运行高可靠性化和结构紧凑化的发展也将促进数控机床复合化加工的扩展并推动新一代可重构机床的出现。

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关键部件是发展高档数控机床的基础,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发展十分薄弱,而这也已经成为制约数控机床发展的瓶颈,必须加快发展,提高专业化、批量化生产技术水平和能力。产品的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依赖于核心技术的掌握,依赖于共性技术的支撑。基础技术研究是机床整体水平提高的前提和保障,是机床设计的关键和基础,对于我国机床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层次会有很大的帮助。

3.4加快技术引进与国际合作学习

新技术几乎是所有企业共同的追求,为了较快得到最新技术,企业可直接与国外科研院所和国外一流企业合资、合作,通过以市场换技术,以有限的资金换取无限的发展,实现主流产品生产的高起点、成批量、专业化。在引进与合作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具体来说:在某些领域上,与国外差距较大,国外先进技术有引进的可能,则通过引进技术,加强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技术基础较好的领域中,可以充分利用已经形成一定优势的技术,与用户结合,产学研结合,开发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形成技术创新能力,这样也可能在原创上做出突破。总之,加快技术引进与国际合作学习在当前来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结语

发的制造装备发展的良机,也遭遇到了当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加速推进数控机床的发展是解决有关机床制造业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关键。随着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不断扩大的需求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技术的飞速进步,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仍然在不断扩大中。数控机床行业是为制造业提供装备的产业,当代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必然给数控机床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并且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因此,数控机床行业可以抓住这个大好机会,尽快减小其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全面提高我国数控机床行业水平,创品牌、扩市场、当进口、争出口,争取将国产数控机床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邹伟平,吴再兴。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6(03)[2].王志平主编。数控机床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3].李佳主编。数控机床及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4].王爱玲主编。现代数控机床[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5].倪祥明。数控机床及数控加工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6].李君。浅议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j].吉林农业。2010(11)

数控机床论文篇五

面向云制造的数控加工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必须要依托关键技术的创新。本文从数控加工云制造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数控加工云制造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对于实现数控加工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数控加工技术的服务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云制造;数控加工;关键技术

云制作主要服务于生产制造行业。云制造是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通过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实现技术创新。数控加工云制造是以提升生产制造业生产效率为目的,构建的网络服务系统。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如果能够安装使用云制造网络服务系统,众多企业就可以共享相关控制技术和数控机床的应用经验,能够共享磨具模型等多种资源,有效提升数控加工服务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因此,企业要能够积极实现数控加工服务的云制造服务形式,以实现创新发展。

1.1对数控加工云服务基本原理的认识

数控加工服务从技术层面上讲,指的是利用数控机床实现特殊零件加工的一种新进的工艺技术手段。目前在数控加工行业内,数控加工的资源拥有者和数控加工资源的使用者之间的没有建立起必要的联系,这样,就导致数控加工资源浪费,导致数控加工运营价值不高。而如果能够实现数控加工的云服务,能够借助网络科技手段实现数控加工技术的创新发展,就可以将主体的数控加工资源和加工能力接入到云制造服务系统中去,从而形成一种数据加工云服务这样的新的运行机制。在这种运行模式下,数控加工资源的拥有者和数控加工资源的使用者之间,可以通过网络途径建,通过云服务系统建立直接有效的联系,这样数控加工资源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共享,实现数控加工服务的价值的充分的发挥。

1.2解决云服务的关键问题

数控加工领域实现云服务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数控加工技术是相当复杂的,数控加工需求也是相当复杂的。从服务角度看,数控加工服务的过程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资源感知、虚拟接入、服务化分装等内容。从技术加工层面上看,数控加工要包括工艺设计,数控编程和仿真校验等复杂的技术。可以说数控加工领域所包括的技术内容很多,覆盖面很广,因此,建立区分度高的数控加工制造云服务平台是非常必要的。构建与服务平台,从云服务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一些数控服务方面的关键问题,才能促进数控加工领域的不断发展。要构建数控加工领域的云服务,必须要解决云服务的一些关键问题,第一,要对数控加工关键硬件设备进行有机的整合,能够深入研究数控机床的类型和具体加工参数,对数控机床的类型,功能和关键运行参数进行实质分析,把相关分析数据引入到云服务平台上去,不断提升数控加工云服务的质量。第二,在云服务内容方面,要对数控加工工艺这一重要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以不断提升数控加工的制造能力。第三,要对影响数控加工能力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分析,在云服务平台上,这些内容都要有所体现。其实,数控加工的实际能力与操作人员素养,数控软件的性能和兼容性有直接的关系,在构建数控加工云服务平台的过程中,这些内容都需要着重研究。

2.1功能结构设置

要构建数控加工云服务平台,需要做好云服务平台的功能结构设置。这种云服务平台功能结构主要包括应用管理层,应用集成层和基础数据层三个模块,设计云平台的功能结构,主要是对这几个模块进行设计。应用管理层主要是对用户信息,系统和云服务及数据进行管理。通过管理使相关部分能够独立运行,并且可以集成到更大的制造业服务体系中去。基础数据层是对数控机床,工艺技术、兼容性等特殊性的数据进行集成,以实现服务。应用集成层主要功能是将不同位置的制造资源和加工工具进行集成,主要是由数据接口平台和服务集成应用工具组成的。

2.2运行机理设计

在构建数控加工云服务平台中,需要对这种平台的运行机理进行设计。在用户提出数控加工需求后,云服务平台需要对用户需求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相关数据在平台范围内,对各项任务资源进行相应的匹配,通过对资源和用户需求信息的分析,对各种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对比设计,选出最好的问题解决方案,根据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服务,满足用户的数控加工需求。在数据加工云服务平台运行中,这种平台掌握了大量的新资源,能够根据用户需要对数控加工资源进行优化控制,实现节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2.3平台的应用方式设计

数控加工云服务平台构建主要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应用,提供优质的服务。进行平台应用方式的设计,需要从实际应用角度进行考虑。在云制造数控加工服务平台构建成功之后,其应用方式设计需要依据主体需要进行设计。根据目前数控加工需求情况和这种应用技术发展情况分析,当前云制造数控加工服务平台的主要应用方式有任务承包方式,资源租赁方式,提供制造能力服务这三种方式。任务承包方式指的是资源供应方对加工任务进行全面的承包,在这个过程中,云平台所发挥的作用是中介和进行资源提供服务监督。资源租赁指的是资源需求主体借助云平台向资源拥有者进行数据加工资源信息的租赁,在完成加工任务后,资源需求主体通过云平台返还资源。制造能力提供指的是,数据资源拥有者通过云平台为数控资源使用者提供部分数控加工资源支持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资源需求主体完成数据加工任务,从而实现服务。

总之,数控加工技术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结合,能够有效实现技术创新,推动数控加工产业的深入发展。因此,研究面向云制造的数控加工服务关键技术,不断推动数据加工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功能结构,运行机理和应用方式等方面对云制造数控加工服务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对于提升面向云制造的数控加工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体系[j].尹超,黄必清,刘飞,闻立杰,王朝坤,黎晓东,杨书评,叶丹,柳先辉。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03)

[2]云制造特征及云服务组合关键问题研究[j].陶飞,张霖,郭华,罗永亮,任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03)

数控机床论文篇六

一、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一)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基本内涵

标准体系就是标准的集合,即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所需要的标准群”。因此,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本质上就是高等教育领域有关质量标准的集合。由于标准体系是由标准形成的有机体,而标准又是标准化活动的结果。可以说,无论是单个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还是由单个相关标准形成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均是为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服务的环节。因此,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内涵的探讨需要将其纳入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这个大环境中进行探讨。笔者根据标准、标准化、标准体系等之间关联的分析设计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三阶段流程图来进一步解释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基本内涵。

(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特征解析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作为一个人造系统,其功效的有效发挥离不开其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特征的深入理解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运行实施机制等环节的科学制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内涵的有关探讨,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主要具有整体效应性、层次多元性、结构优化性。

1.整体效应性

具有内在关联的单项标准所组成的标准系统有明确的特定功能指向,其通过执行实施能产生相应的系统效应。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之所以具备整体效应性,是由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单个高等教育领域有关质量的标准所形成的科学有机系统。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作为高等教育领域内所有质量标准的整体系统通过执行实施所产生的系统效应不是单个标准发挥独立效应的简单汇总,而是通过单个标准的内外在协同和关联性来共同发挥单个标准所不具备的相关效应。

因此,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通过将相互关联的单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进行整体系统化并通过执行实施时的单个标准间相互作用产生相关效应。从本质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有整体效应性的根源在于体系内各维度上若干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及其相关要素间的复杂关联与协同。通常来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作为科学的人造系统,其执行实施产生的相关效应远远大于组成该体系的各个单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所产生的单个效应之总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备的整体效应性使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过程会更多地从整体关联与协同的视角来考虑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研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规划以及其有效的运行实施机制设计。

2.层次多元性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普遍共性与特殊个性的关系。由具有各种关联性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所构成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同样也具有层次上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因而构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既需要强调层次和维度方面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共性,又要强调其个性。若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看成树状的层次体系,那么这个层次体系的形成过程可以看成是下一层次组成元素具有的各种个性到上一层次的共性来抽取共性特性,或者是由上一层次整体的共性到下一层次组成元素的个性进行层次分解。

可见,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有层次多元性,并且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的各个层次组成元素通过共性与个性进行各种继承性的关联和聚合性的关联。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绝对性是决定不同价值利益主体的诉求度与满足度的统一表征,具体来说是对时代阶段、层次类别、学科专业等各维度的差异性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基本共性的要求限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相对性的基础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绝对性,不同时代阶段和相关利益主体价值诉求的不同反映出的对有关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研制内容和功能的相对差异性,这些不同层次的价值诉求与分类质量要求共同成为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的需求。总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在不同层次维度和多方价值主体不同价值诉求等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制定的各层次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所整体构造的分层多元化体系。

3.结构优化性

标准化工作具有时代性,标准和标准体系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具有时代性。伴随时代与技术等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标准制订呈现出动态特征,其表现为新的有关标准不断被制订并用来进行实践指导,同时旧的标准也面临逐渐被废止或及时进行相应修订调整的必然选择。标准体系的组成元素不断处于动态变化导致标准体系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即表现出动态结构变化性。总之,标准系统形成的结构是通过不断优化所产生的结果且其存在不断继续优化改良的余地。也就是说,标准体系作为人造系统必须具有相应的调整弹性,即其要通过具体标准化工作过程的不断优化与修正循环来达到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体系结构。同样,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也需要通过其执行实施与评价反馈等不同流程环节的信息流传递才能不断适应系统内外各种环境变化所需要的相应调整,可以说,一个优良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通过其本身所具有的结构优化特性并进行不断的循环优化与完善才能形成。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结构优化性是其本身具有的相对稳定性所导致,伴随着对高等教育质量价值需求的改变,其也需进行相应的动态变迁发展。可以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有结构优化性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效应性和层次多元性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模式与管理工具

按照公共支出领域的分类原则,公共教育属于社会性公共服务,同时高等教育属于公共服务下的非基本公共服务大类。为充分发挥国家层面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宏观政策指引功能和提高高等教育机构参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和实施的积极性,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模式应采取多重模式,即对于国家层面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涉及高等教育通用基础性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采取“教育部主导与全程监管+高等教育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协会共同参与”的模式,而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专业人才培养等相关标准采取“教育部引导+高等教育管理部门监督+行业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联盟共同制订”的模式。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制定的多重模式既考虑了高等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又考虑了高等教育行业部门和机构参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完善乃至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需要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工具才能高效地指导相应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制(修)订工作。标准体系表作为表征标准体系概念的模型是用以表达标准体系的相关构思、设计和整体规划,其由相应的体系结构图、明细表、统计表和编制说明组成。同时,标准体系表主要用于指导标准化工作中相应标准体系中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同样,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质量标准体系表是表达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相关概念的图形化模型,其主要用于指导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过程中有关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规划、创制与修改等内容的组织管理工具。为了更好地发挥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对于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有效管理的效用,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的主要内容除了高等质量标准体系结构图、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统计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明细表和编制体系报告,还应包括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阶段表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制定阶段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结构图主要用以表达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各层次维度具有的纵向层次关系、横向门类关系和具体过程的序列流程关系。标准体系研究和构建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分类法、层次法、系统法和过程法,这些方法可用来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结构图的设计构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种构建方法均具有相应的优缺点,因而为避免使用单一方法所带来的缺陷可综合使用各种方法,比如可以使用分类法、层次法来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结构图的分类和层次划分,而使用过程法进行具体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过程的序列结构设计并使用系统法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系统纠错与检查分析。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统计表通常是为从宏观上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现状、应用情况、未来的规划设计等情况进行整体把握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指导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科学构建与完善。具体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统计表作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其要全面覆盖整个高等教育领域有关质量标准及其相应标准体系的研制过程中应参考引用的现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教育行业标准、相关地方标准、教育法律法规或政策制度规章;另一方面,其要针对目前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实施现状,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内应从事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工作,如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某个子体系的内容修正、具体的高等教育质量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或废止工作等。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明细表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的组成内容,其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子标准体系及其具体标准规范文件的研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常,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明细表的表头条目无固定内容,不过一般应明确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层级、标准性质、建议研制单位等内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编制报告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编制的有关说明性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和需达到目标,结合标准统计表分析现状与薄弱环节并明确后期主攻方向,与其他体系交叉、协调配套的情况等。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制定阶段表主要用于反映标准体系中具体的单个标准目前所处的研制相应阶段,以便有利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具体标准的编制工作。此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阶段表主要用来反映各个子标准体系所处的阶段情况(创制阶段、执行实施阶段、效果评价阶段、调整完善阶段),以便从宏观上对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过程进行管理。

三、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反馈机制

为使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功能有效实现,除了对以上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包含的工具进行充分利用外,还应建立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反馈机制。因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执行过程中和实施之后面临如下问题:首先,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执行过程有效度和力度等情况如何?其次,其实施后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有无正面的价值影响和实际效应?再次,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执行实施综合绩效水平情况及其实施后发现的优缺点如何?最后,接下来如何对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完善?这四个问题对于高等教育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执行实施与管理具有重要价值,而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绩效评价。可以说,要想实现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就需对其经过执行实施后所产生的效应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反馈机制既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运行实施机制的`组成内容,又是对其综合绩效进行测度的后续环节。

总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和公共政策评价一样符合中国决策管理模式的需要,其有助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决策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实现科学化管理十分必要的动态循环过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由若干要素或子系统通过各种关联而形成的有机整体。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反馈机制是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将评价反馈机制中涉及的各个评价要素围绕高等教育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目的进行系统化合理安排的过程。通常认为评价要素包括评价主客体、评价中介、评价目标、评价目标、评价参照、评价结果。评价反馈系统要素应是反映评价活动的本质内涵并贯穿整个评价运行过程的因素,不同的评价反馈系统需要围绕评价目的来设置所需要的要素。根据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的特征与目标,笔者从整体上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反馈系统要素分成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基础支撑子系统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评价运行实施子系统两部分。前者主要包括评价环境子系统、评价信息子系统、评价过程监督子系统,后者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子系统、评价方法与指标子系统、客体子系统、评价结果反馈利用子系统。

四、结语

标准情报工作是科技情报工作的组成部分,开展针对某一领域标准及其体系的领域标准化研究是标准情报工作的范畴。情报研究人员应重视对领域标准化的研究,通过发挥情报学的科学应用与决策功能来服务于国家领域标准化战略。可以说,领域标准化研究为情报学学科走向决策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作为教育领域的标准化研究内容,其对于领域标准化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笔者希望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开展相关的组织管理与评价研究从而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情报决策支持。由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既需要具备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的跨学科视角,又需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工作中涉及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体内容及其逻辑流程的视角来开展相关研究。

一方面,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内涵的研究探讨,可发现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涉及标准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知识管理、图书情报学、科技情报管理等众多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而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可发现,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呈现出较为零散且研究成果的学科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大多数研究均仅从高等教育学研究视角来开展。因此,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的跨学科需要看,基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来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本来就是一种创新的方式与途径。

另一方面,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基本功能和内涵、特征等进行相关辨析,并探讨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组织管理工具和综合评价的基本理论等问题,为进行开展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作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看,其具体内容主要涉及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设计模式、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执行实施机制与评价反馈机制等。因此,按照内容的逻辑流程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可沿着如下路径框架进行开展:首先进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设计模式的选择,其次建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表,再次针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具体执行实施过程机制进行研究,最后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执行实施综合效果进行评价反馈以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

数控机床论文篇七

摘要:故障诊断【】技术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作为一门综合性新学科《故障诊断学》,还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设备故障诊断的理论和方法很多,其中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方法是近年来故障诊断领域最显着的成就之一,其内容包括诊断知识的表达、诊断推理方法、不确定性推理及诊断知识的获取等。

关键词:数控机床故障树分析

故障诊断始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主要指制造设备和制造过程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制造设备主要指加工机床、夹具、量具和刀具;制造过程指制造工艺过程、工艺参数。机械设备运行时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二是在发现异常情况后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分析、诊断。

设备故障诊断是随设备管理和设备维修发展起来的。欧洲各国在欧洲维修团体联盟(fenms)推动下,主要以英国倡导的设备综合工程学为指导;美国以后勤学为指导;日本吸收二者特点,提出了全员生产维修(tpm)的观点。

美国自1961年开始执行阿波罗计划后,出现一系列因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导致1967年在美国宇航局(nasa)倡导下,由美国海军研究室(onr)主持成立了美国机械故障预防小组(mfpg),并积极从事技术诊断的开发。美国诊断技术在航空、航天、军事、核能等尖端部门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英国在上世纪60—70年代,以机器保健和状态监测协会(mhmg&cma)为最先开始研究故障诊断技术,在摩擦磨损、汽车和飞机发电机监测和诊断方面具领先地位。

日本的新日铁自1971年开发诊断技术,1976年达到实用化。日本诊断技术在钢铁、化工和铁路等部门处领先地位。

我国在故障诊断技术方面起步较晚,1979年才初步接触设备诊断技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国内对装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尤其是板级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与发展,我国的故障诊断技术己广泛应用于军工、化工、工业制造等领域,如数控机床、汽车、发电、船舶、飞机、卫星、核反应堆等。

1、故障诊断主要内容

故障诊断的实质是在诊断对象出现故障的前提下,通过来自外界或系统本身的信息输入,经过处理,判断出故障种类,定为故障部位(元部件),进而估计出故障可能时间、严重程度、故障原因等,甚至还可以提供评价、决策以及进行维修的建议。

现代故障诊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实时监测技术,故障分析(诊断)技术和故障修复方法三个部分。从信息获取到故障定位,再到故障的排除,作为单独的技术领域发展的同时,又作为故障诊断的技术共同协调发展。

2、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常用的方法

(1)直观法。由维修人员利用感觉器官,观察故障发生时的各种声、光、味等异常现象,查看cnc机床系统的各个模块和线路,有无烧毁和损伤痕迹,迅速将故障范围缩小到一个模块或一块印刷线路板。这是一种最基本和常用的方法。

(2)cnc系统自诊断法。数控系统的自诊断功能,已经成为衡量数控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数控系统的自诊断功能实时监视数控系统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在crt上显示报警信息,或通过发光二极管指示故障的原因、故障模块,这是cnc机床故障诊断维修中最有效和直接的一种方法。

(3)功能程序测试法。功能程序测试法就是将数控系统的常用功能和特殊功能用手工编程或自动编程的方法,编制成一个功能测试程序,送入数控系统,然后让数控系统运行这个测试程序,借以检查机床执行这些功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判断出故障发生可能的部位和故障原因。

(4)模块交换法。所谓模块交换法就是在分析出故障大致起因的情况下,利用备用的印刷线路板、模板、集成电路芯片或元件替换有疑点的部分,将功能相同的模板或单元相互交换,观察故障的转移情况,从而快速判断故障部位的方法。

(5)原理分析法。根据cnc组成原理,从系统各部件的工作原理着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从逻辑关系上分析电路故障疑点的逻辑电平和特征参数,从而确定故障部位的方法。这种方法对维修人员要求很高,必须熟悉整个系统或每个部件的工作原理,才能对故障部位进行定位。

(6)plc程序法。根据plc报警信息,查阅有关plc程序,对照报警点相应的模块程序,比较相关i/o元件的逻辑状态,判断故障。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的方法还有参数检查法、测量比较法、敲击法、局部升温法、隔离法和开环检测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维修时常同时采用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分析并逐步缩小故障范围,以达到排除故障的目的。

3、数控机床故障诊断技术发展趋势

(1)针对数控车床不完整信息和不精确信息的处理利用,更强调信息融合策略和处理技术,知识的表示方法;(2)针对现代数控设备复杂化、集成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工作能力和可靠性要求的提高,更强调多智能技术的融合,系统级诊断技术,混合智能诊断技术的研究;(3)针对专家系统知识获取的瓶颈问题,更强调自适应能力和自学习能力的研究,在线诊断技术、多传感器技术的研究。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一直是困扰操作、维修人员的难题。由于数控机床的安全性和工作可靠性对于生产单位的效益直接产生很大的影响,专家系统在故障诊断领域中的应用,实现了基于人类专家经验知识的设备与系统故障诊断技术。

cnc机床作为一个复杂多变的非线性系统,充分考虑自然情况的变化以及人为误操作,如何结合模糊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优点,总结出更加智能的故障诊断方法,将是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随着设备自动化的进一步提高,其故障诊断也变得更加的复杂,特别是对于工程机械来说,要解决作业过程中的所有故障是十分困难的。鉴于此情况,在技术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建立远程故障诊断系统,通过internet与工程机械操作现场连接,建立一个实时故障检测系统,及时地发现作业过程的故障,迅速地进行诊断。在本地的故障诊断系统无法解决时,利用internet访问远程故障诊断中心,通过技术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来解决这些故障,及时地恢复生产,也有效地实现了技术资源共享,因此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数控机床论文篇八

论文题目:论电子仪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快速排故

姓 名: 梁 峰 所在县市区: 济宁市中区 所在单位:济宁供水集团总公司

摘要

一、两年能全部掌握的,而且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难度就会非常大。

一名维修电工,在工厂企业,还是以维修电气线路以及电气设备为主,那么,减短维修的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时间。怎么样来提高呢?方法很重要。下面就以一些维修电工安全用电以及排故方法来详细说明。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维修电工的使命

第二章、排故注意事项

2.1 防护安全用品 2.2 工具的选择.2.3 如何安全用电

第三章、方法一《节点法》(详细)

3.1 节点法特点 3.2 适用范围

3.3 继电器线路应用举例(x62w铣床)

3.4 电子线路应用举例(大功率直流调速系统“部分电路”)3.5 小结

第四章、方法二《排除法》(简略)

4.1 排除法特点 4.2 适用范围

4.3 电子线路应用举例(大功率直流调速系统)4.4 小结

第五章、总结

第一章、绪论

1.1 维修电工的使命

了很高的要求,维修电工不像其他专业那样简单。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维修电工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操作型技术人才,所谓“实际”就是指长期工作所积累的经验。

初级维修电工:有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安全用电能力。并能正确安装电力拖动、电子线路、能正确使用万用表、能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

中级维修电工:有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安全用电能力,能识别元器件并正确使用,能熟练的排除继电器线路、电子线路故障,能使用万用表、示波器,能正确的装接线路。

高级维修电工:有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力拖动技术,自动化控制原理,plc、变频器技术,安全用电能力,并要有初步的设计能力,能排除一些比较困难的故障。

维修电工技师:有很好的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力拖动技术,自动化控制原理,plc编程,变频器设置,安全用电能力,要有很好的设计能力,能排除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能指导初级,中级,高级维修电工。有开发创新能力。

维修电工高级技师:有非常扎实的基础,有领导能力,有开发创新的能力,能排除一切电器线路故障能力。从事维修电工的考核,鉴定工作。

是什么级别的维修电工,他们都要掌握以及运用的知识是很多的。

2.1 防护安全用品

一名电工的安全意识是非常关键的,电是个无声无息的东西,而往往一个不当心,就有可能触电。后果轻的,可能留下伤疤,疼痛。后果严重的,会被电火花造成大面积烧伤,甚至昏迷,休克。在一些特定场合,像高压线,架设在高空中,万一触电,很可能会出现二次伤害。所以一些防护措施就很有必要。下面先谈谈一般低压环境所选择的防护安全用品。

1·绝缘鞋 防砸--采用行业标准(保护足趾安全鞋ld50-94),保护足趾安全鞋的内衬为钢包头,既具有耐静压及抗冲击性能,防刺,防砸,十分安全,经检验,耐压力为10kn,鞋头抗冲击力23kg冲击锤自450mm高度自由落下冲击鞋头后,鞋内变形间隙=15mm。防穿刺--保护脚掌免受尖锐物的刺伤,最大可承受1100n的穿刺力。绝缘--绝缘鞋能在交流50hz,1000v及以下或直流1500v及以下电力设备上工作时,作为辅助安全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穿着的皮鞋。

2·工作服 防止静电积聚的措施,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尽快传导物体上的静电荷,使其分散或泄漏出去。

3·绝缘手套 35千伏及以下带电作业使用

4·绝缘垫 在多用电设备,或者高压用电的场合下铺设 特殊场合使用的防护用品

包括绝缘棒、挂钩接地线、安全帽、防护服等等

2.2 工具的选择

电工工具:

1:万用表(最好带测交直流电流的)2:电笔(耐压500v)必备

3:十字和一字螺丝刀(北方叫起子)

8:梅花和开口扳手 9:榔头

10:普通钻头若干(应为时常钻孔备一些列入3.2、5等等)11:电钻

2.3 如何安全用电

排故时的安全是个很有必要提的问题,很多人不把这个当会事,但是,这其实是电工日常操作时,必须做的东西,一下是简要的一些步骤 1.做好上电前的准备(包括穿工作服,检查工具,戴绝缘手套等)

5.排完故障以后把电压表打到交流500v档,把一些短接线拆除。做好复原工作。

介绍完一些常用的工具,防护措施以及一些安全措施后,重点来讲下排故的方法

第三章、节点法

3.1节点法特点

我们一般在排故过程中,通常运用的测量工具是万用表和示波器。测量一般是运用电力拖动书上说的电压法或是电阻法。电压法就是测量从线路一头开始各点电压的值,电阻法是测量从线路一头开始各点的通断情况。如果我们测量每个点的值,必定是浪费时间。而现在的节点法,就是在电压法和电阻法的基础上,加快测量的速度,从而提高排除故障的效率。

3.2 适用范围

看了节点法的特点,我们就应该知道它所能应用的范围,像一般电压法,电阻法能排除的线路,节点法都能应用。

下面我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如何应用节点法

3.3继电器线路应用举例

以上就是一台万能铣床型号(x62w)的机床电气原理图,在讲解节点法之前,我先简单说一下,这台机床的工作原理。

主电路:由3台3相交流电机组成。km1控制电机m1(主轴电机),在km1闭合的情况下,闭合km2,控制m2(冷却液电机),km3 km4控制m2(进给电机)正反转。

传或停止。

继电线路的排故我们以万用表为主,一下就是万用表运用节点法的排故方法

故障1:13号

17号故障的故障现象是圆工作台不工作。按照电压法或是电阻法,把sa2打到圆工作台,从25号点开始查故障,直到查到17号点,发现断路现象。中间查的点数绝对越过10个点。那么,像圆工作台这样的多点线路,怎么快速地去查。我们再用节点法,首先,我们要找的是这条线路的中点,也就是在这个线路的中间位置,用电压法测量,而测量的结果会给你2个选择,往前或是往后。直到你查到故障为止,用这样的方法,最起码能节约一半排除此故障的时间。

3.4电子线路应用举例

以上2张图为大功率直流调速系统中的单闭环调节板的原理图以及

在讲解之前,先说一下这个图里局部的电路

上图是给定积分原理图,这个电路在系统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晶闸管,给定积分的是把突然加大的给定信号,放慢它加大的速度,这个过程是通过w6,c7,c8来完成,我们知道在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端加一个无极电容就能起到减缓放大器输出速度,此电路就是运用这个原理。经测量,7端输出大约为+15v。

零速封锁电路图

在电子排故中,我们通常运用万用表与示波器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故 故障1:接地线200号断开,现象电机在调节给定电压一点的情况下,自动上升,最后因电枢电流过大,出现保护,使系统停转。

分析: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图中有放大器在进行无给定输出,所以才导致这种现象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锁定问题就是出现在放大器的周围。

节点法排除故障: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故障出现在放大器的周围,那么,点我们就找到了,只要检查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端的数值,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哪里出现问题,首先,断开触发板,上电,检查给定积分线路,发现输入无问题。然后,检查零封锁电路,发现在3端出现不稳定的电压值,并且高于0.3v。检查输出,发现放大器自行放大。初步确定为零封锁电路输入异常,再往电路前查,发现r1,r2分压点明显出错,原来1v左右的电压明显偏高,r2电阻上无电压,那么确定了gnd线断开,最后用万用表电阻档确定。

故障2:c7,c8击穿,现象,在突然给定信号的情况下,系统出现停止运转,并且保护系统工作。

分析: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存在的故障有很多,可能是电流互感器出了问题,可能是调节板出了问题,也可能是触发板出了问题,这个时候就要一个一个的看。排除这样的故障的原则是先关键点,后次要点。

障。这2块都正常的情况下,我们这时才来检查调节板的情况,而在调节板出现这样的现象的原因只有2个,一个是保护电路的晶闸管是否损坏,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看门极给定信号,晶闸管是否能锁住。假如晶闸管完好,那么,我们再来第二个就是给定积分器的积分环节的抑制电容出现了问题,用电阻档测量电容是否被击穿,那么从而就能确定是c7,c8出了问题。

故障3:一般断路故障

排除这种故障的原理跟排除继电线路的原理差不多,我们只是要注意一点,就是电子线路会相互干扰,所以,一般排除断路故障的时候,断开会对你所排故障点会干扰的线路,就能排除断路故障。具体不做介绍。

3.6 小结

通过我们上面举的例子,现在我们进行一下分析。运用节点法刚才的继电线路,电子线路中,能做到快速,准确的排故。怎么样做到快速的呢?一方面,要找关键点,只有找准关键点,才能做到快速。对于支路较多,线路较复杂的线路,那我们就要找中心点,才能准确。

可以这样说,只要很好的掌握这个方法,排除故障的效率肯定比用普通方法节约一半的时间。相当于找准一个点后,去掉了一半正确的电路。

当然这样做是有前提的。要对你所排的线路或机床非常熟悉,了解内部各个元件的作用。

4.1排除法特点

这个方法是我们做选择题是所用的方法,我觉得把它运用到排故当中也是非常不错的。上面讲到的节点法,是对局域性的电路所用的方法,而排除法,是针对大范围的电路所做的分析。现今,电子线路模块化运用到实际当中是非常常见的。那么,做好模块化电子线路的排故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当然,这种方法不是任何人都能非常好的掌握,它需要有良好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排故基础。现在我就来讲解一下排除法的运用方法。

4.2 适用范围

排除法的适用范围比节点法要广许多,一般节点法能排除的故障,运用排除法,也能达到排除故障的目的。而一些非常复杂,模块化的电子线路,排除法能更好的,更快的排除故障。

4.3 电子线路应用举例

以上是大功率直流调速系统(双闭环)的结构框图。我们从中可以看

到,其中有7大模块,相当于有7块电路,那么,怎么样来准确快速的排除像这样的大型电路呢?我们就来简单说明一下方法。

第一步,验电上电:这步的主要目的还是在安全上面。这么做还能检测机器是否存在漏电,缺相等等问题,把一些明显的故障都带出。

第二步,观察现象:这个环节很重要,它能直接或间接告诉你机器出现了什么问题,有利于下面的排故。

第三步,一些确定无误的模块去除有些模块很容易就能检测出是否出现了毛病,只要检查这个模块的输入输出即可,有些模块比如说触发板就要用到示波器配合检查。

第四步,确定故障模块去掉正确的,留下是只有故障的。

第五步,最后我们就可以运用电压法:电阻法或是节点法,来排除模块内的故障。

4.4 小结

刚才说了下用排除法的步骤,我们应该能看出,排除法的用武之地是很大的,像刚才看到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有7大模块,运用排除法,一一把正确的都去掉,那么,留给我们的,就是一块电路。这大大节省了一起排7块的时间,很大的提高的排除的效率。

运用排除法,我们能很好很快的排除故障,并且解决故障,当然,一个电路中不可能只用到排除法,我的看法是:大的用排除,小的用其他。

第五章、总结

通过讲解以上的2种方法,我们应该知道了快速排除故障的理念,方法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短接法,计算法等等。重要的是会合理的运用这些方法,组合这些方法,从根本提高排除故障的效率,这才是最最关键的。

排除故障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自身经验取得,通过长期接触同一台机床,会发现一些规律,记录这些规律,你同样可以取得一些更加有效,更加符合你所排机床的故障的方法。

方法是靠人总结出来的,我们只要做到用好这些方法,就能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电子装配工操作技术(2)电工电子实训指导(3)电气设计规程

数控机床论文篇九

谈如何构建数控机床的综合服务体系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谈如何构建数控机床的综合服务体系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谈如何构建数控机床的综合服务体系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数控机床,尤其是经济型数控机床服务的现状,提出了构建数控机床综合服务体系的意见,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数控机床;普通机床

我国数控机床在近十余年来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普及,尤其是经济型数控机床发展更快,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初步形成了规模。然而,其服务与发展相比还不相称,明显滞后于发展。必须建立系统的综合服务体系,数控机床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

数控机床是在普通机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妨先看看普通机床的服务。由于普通机床的发展和使用历史已经悠久,很自然地形成了它的服务体系,而且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有效的体系。正因为如此,人们习以为常,反而不觉得它的存在。如果归纳一下,这个体系至少有3个要素:

培训上岗 普通机床的操作者和调试维修人员通常都拜过师傅,由师傅带教的。“师傅带徒弟”就是培训;“满师”就是考核合格,才有资格上岗。

人员专业化 “机修工”是一个常见的职业工种,已经普及和渗透到企业、社会。对于普通机床的调试、维修、保养等均有这些专职人员司职。用户一般可以做到小修大修不出厂,有问题自我消化,很少再找生产厂的。

服务社会化 其一是服务机构社会化,“机修厂”是遍布各地的常见单位,它提供各类机床的专业维修服务,且不受机床的生产厂家、型号规格的限制;其二是技术教育社会化,各级各类工科技术学校都设置机修专业,输送合格的通用人才。另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依然存在。

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除普通机床作基础外,一般配备有数控系统、自动刀架、编码器,有的还有变频器、自动送料装置等,集中了机械、电子技术于一体。因而数控机床更加需要完善的、有效的、及时的服务。

然而,我国的数控机床从机床厂刚出来就有先天不足。这是因为我国的机床厂自身机械技术力量虽然较强,但是电子技术方面较弱,电子类技术人员普遍匮乏,而配套部分又恰恰最需要运用电子技术。机床厂对数控机床的服务从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没有做好准备,更加谈不上服务体系。数控机床生产厂无法独立承担全面的技术服务,因而配套部分的服务依赖于配套厂就不足为奇了。这样,一方面把服务体系割裂开来,另一方面只要用户方面反映一点问题,机床厂就要拉上配套厂一帮人去,结果往往又是一点小问题,劳民伤财,配套厂是“有苦难言”。

数控机床的用户,绝大部分属于机械加工业,客观上也有电子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往往只会简单操作而缺乏配套部分的维修知识,出现一些故障就束手无策,甚至停机待修,影响生产。中、高挡数控机床的人员配备相对还好一点,普及的经济型数控机床的人员配备则不够理想,不少就是普通机床的操作人员,未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就上机操作。大家都知道没有经过培训取得“汽车驾驶证”的人是严禁开汽车的。对于技术含量很高的数控机床(即便是经济型)怎么能允许未经培训考核就上岗操作呢?汽车有了故障,驾驶员大多能作前期诊断和处理,汽车修理厂也随处可见,修理十分方便。而数控机床有了故障,自己不能处理,还只能找生产厂或配套厂。说到底,还是人们对数控机床服务的认识没有到位,观念没有更新,服务体系没有构建起来。

尽管随着数控机床的发展,机床厂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服务,提高自身素质,强调用户培训,服务状况有所改善。但是由于起点不高,认识不深,自身条件不足,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服务问题。

因此必须尽快构建与数控机床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服务体系,才能加快数控机床的发展和普及。

机床厂是产品的最终完成者,直接面对用户,承担全面服务是理所当然。

机床厂既然生产数控机床,对数控系统是属于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没有这个基础是很难参与竞争的;而其他配套件如刀架、传感器等技术对于熟悉数控技术的人来说是不难掌握的。机床厂不能长期依赖配套厂服务,否则无从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竞争力。

控机床及其配套部分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质量稳定提高,用户反映的问题集中在调试和维修上,由机床厂指导用户使用和维修是最合适的。

数控机床使用中反映的问题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初期很难判断问题在那个部分。如回转刀架动作失灵,就要检查刀架、数控系统、机床电器。如果分别由配套厂来检查和证明自己配套部分没有问题,或是发现问题解决了,各自的时间和费用已经浪费了。这种看似滑稽的情况,其实是经常发生的。

机床厂自身要培养出一支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队伍,以适应生产、检验、服务工作。尤其要使服务人员能独立承担数控机床的调试及维修工作。

机床厂要强调对用户进行培训,要形成制度。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允许操作数控机床。培训要求是使用户能正确使用、规范操作、能处理常见故障。拥有数控机床较多的用户,应尽量培训出专职维修人员,能独立排除故障,做到修理基本不出厂门。

由机床行业与教育部门协调,继续并加强在各类大、中专学校、技工职业学校办好机电一体化专业,为社会输送和储备合格人才。不断补充和完善针对数控机床服务的内容。已经从事此项工作的,要给以再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综上所述,数控机床的综合服务体系概括地说,就是以数控机床生产厂为主、配套厂为辅的服务构架;其核心是培训,是机床厂自身的、用户的、行业和社会的培训。有了高素质的数控机床服务人才和队伍,才有构建数控机床综合服务体系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会有高素质的用户,整个行业和社会的素质才能得以提升。从而最终形成专业服务和自我服务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及时的、有效的综合服务体系。这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大家充分重视、形成共识、努力实践,不断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我国的数控机床才能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