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在路上散文(精选9篇)

在路上散文(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4 15:43:02
在路上散文(精选9篇)
时间:2023-10-04 15:43:02     小编:FS文字使者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在路上散文篇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身体或者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20xx年4月9日庐江团县委组织的大湖名城青春毅行活动正式启动,二千多人参加,我只是其中的一员。

终于可以从俗世的凡尘中解脱出来,从喧嚣的闹市中走出来,放下自己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和煦暖的阳光在明媚的四月做个拥抱。初雨过后,田野一片绿意盎然,隔着车窗,能看见白杨树心形的树叶像孩子小小的手掌,每一片新绿都欣欣然。四月的花事已尽,油菜结荚了,绿油油的小麦灌浆了,每一粒都圆滚滚的饱满热情,萝卜一点都不闲着,接着开花,一大片接着一大片,每一朵花都竭尽张扬,每一朵花都热情奔放。毅行的人儿心情舒畅,即便是荒芜的水田里长满了野草,也有三两只正在觅食的鹅儿悠哉悠哉的成为人们眼中的亮点。

车子到达大丁村时,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我和同行的师姐随着涌动的人流开始了徒步。毅行活动最早来自香港,是由慈善机构组织的市民自愿参加的徒步活动。活动的基本特点是人员自由组合,在规定的时间内走完预设的路线路程。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走完全程是对参加者心里和生理的一种考验,考验了自己的毅力和团队精神。

我因为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体育锻炼,而且经常参加户外组织的徒步活动,全程18公里的步行对于我来说应该没问题。去年我们去九华山黄石溪时徒步行程是26.2公里,和我同行的美女说她长那么大都没走过这么多路,后来好长时间没见她去参加户外活动。

最美人间四月天,我们穿行在川流的人群里,和暖的风轻抚着脸颊,不远处的巢湖上烟波浩渺,帆影点点,两岸杨柳披金,美不胜收,一切都是如此美好。我和师姐多年未见,那日在报名处偶遇,依稀记得当年的旧模样,今儿相谈甚欢,说起许多当年读书时的趣事,竟然忘了长途旅行的劳顿。到了第二补给站,师姐去取水,我去湖边拍了几张照片,回来时师姐打电话给我说她已经坐车走了。我拿了一瓶水加快了脚步。刚开始时我和师姐漫不经心,许多人从我们身旁走过,我没有消耗多少体力,稍稍加快脚步就甩掉了一大波人。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次不羁的旅行,有的人走进我们的生命里,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该来的依然会来,该去的依然会去,春天带走的,夏天依然会带来。我的前面有一对母子,是这次毅行活动中最让我感动的,孩子只有十来岁,已经走了大概10公里,孩子显然已经有点体力不支,但他们一直没有停下行走的脚步,母亲一直都鼓励着孩子,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孩子的爷爷开车跟上来了,孩子自己竟然拒绝了诱惑,继续毅行,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一定会有担当有毅力。

在渔业村补给站,我拿了一瓶水走进了巢湖。我像孩子一样雀跃着走进大湖,不远处,青山隐隐,渔帆点点,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如诗如画。我真想脱下鞋子,赤足走在这软软的河岸上,我忍不住蹲下身子,用我的手哗哗的拍打着大湖的清水,一种生命的喜悦从心中涌起,我们从这尘土中来终究还会回到这尘土中去,什么也不能带来什么也不能带去。蓝天白云,碧波上两只白色的水鸟在徐徐飞行,全然不顾我们凡尘中的这一大波人,自顾自的静谧而安详的飞行着。我闭上眼睛,真想与这天地融为一体。我用手机拍下了这永恒的瞬间,也拍下了岸边一对白发银霜的老人,他们手牵着手在这天地间散步,那么和谐,那么幸福,那么令人感动,有一个挚爱的人相伴终老何尝不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终点站齐嘴村让我想起了这样的诗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真的宛如桃花源.两个多小时的毅行结束了,虽然我已经青春不再,却依然用一颗青春的心写下了毅力两个大字.其实在人生的毅行中不可能这样一帆风顺,总会有风雨,有坎坷,有磨难,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记得爱默生所说的话:在最黑暗的时候,人们会看见星星,它们一直都在,只要你要记得抬起头往上看。

让我们的心永远在路上!

在路上散文篇二

还未提起笔,阳光便透过窗隙一点点地爬满了格子。因为有你,爸爸,我的路上阳光明媚。

红日高悬,浓了思念,回首自纤纤。

自从记事起,我美好的童年便是在你的车后座上度过的,你总爱骑着你那辆年代悠久的自行车,放我在后座,带我穿遍大街小巷。暖暖的阳光从天空中倾泻而下,铺满了小路,车轮碾在阳光路上,便沾染上了温暖的气息。你会骑着车带我去看初放的花朵,柔软的蓓蕾在阳光下悄然绽放的情景至今我们记得。你会骑着车带我去买新上市的菱角,清甜的香味至今仍充盈着我心房。

那时候啊,车轮碾过阳光路,留下了一地美好的回忆,温暖我回首的张望。

雨意微歇,残梦留暖,悠悠情几许。

初秋的雨总是一场接着一场,淅淅沥沥,没完没了。终于,雨停了,我离家的时候也到了,为了未来,我不得不到新的学校刷新生命的高度。在我离开之前,你久久没有抬头,沉默着无语,最终还是嚅动着嘴唇,“让爸爸送你吧!”我依旧坐在车尾,自行车吱呀吱呀地行驶着,碾过积水的地方,溅起一片水花,太阳才刚刚出来,还在努力地驱赶着积水,路上正一点点的积蓄着阳光。

阳光啊阳光,你何时才能再次爬满小路,变得温暖起来了?

月光淡软,天空明澈,丝丝动心弦。

清新的午后,我乘着校车,一路颠簸,终于下了车。路边,你推着那辆自行车,似乎已经等了很久。“回家吧!”你拍了拍后座,原来有些破旧的自行车被你擦拭得干干净净,阳光下散发出柔软的光泽,你在前面缓缓地,轻轻地踩着,阳光下你的背影仍然那么高大,如此温暖。

淡软的阳光又悄悄覆满了小路,车轮碾过,一地的幸福。

爸爸,今天早上你又蹬着那破旧的自行车送我来考试,“吱呀吱呀”的声音却是我心头最温暖的旋律,路上的积水还未褪去,昨夜的雨还在绵绵地下着,我坐在后座,为你撑着伞,便撑起了一伞的阳光,照出了一条阳光路,车轮碾过,满满的温暖,满满的幸福。

爸爸,阳光路上,我们共同走过。

在路上散文篇三

活着的时候,连同灵魂,时刻在路上。

――题记

争相奔走的人生,欠身于如同蚁群涌动的人流里,让我隐隐若若。仿佛置身浑水…

不安的情绪,纷乱的心。

路上车水马龙,你侧目来我探头,我是甲吧你是乙。要走的路那么多,这样匆匆一晤,谁把谁铭记?儿时的门庭小径到乡野泥泞,再到柏油大路,走着走着,便是另一片广阔,走着走着,也是另一段人生。

有人说,没有人愿意谈论高考。我们只是在完成任务,为了成绩,拼死拼活。

其实,若你勇敢,我便也能坚强。

我也骄傲过,那些拥有过的厚爱。虽然他们终归是行者。

如果我是你转身即忘的路上甲,请你有所保留,就让残缺涂抹粉黛吧…

ps:我真的对理综无力,那一纸分数让我疼了又疼,可还得往下坚持。

在路上散文篇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敏感起来,常常因为一些细微的东西而感动,甚至有时候默然垂泪。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投进自己的心湖,便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总想把那些泛着感动的涟漪用手中的笔描绘出来,找个人与自己分享,以期待有片刻的宁静。

因为弟弟的一些事情,中午从学校抽空返回家去。学校离家有七八里远,好在都是柏油公路,并不显远。因为事先打过电话,母亲知道我回来,当我来到离村口不远的拐角处,发现母亲正站在村口四处张望,显然母亲在等我,这是母亲的习惯。

这就是母亲的爱,没有挂在嘴边,可在我的心上已然有一把火在燃烧,只是做儿子的也不会用一种鲜明的方式,去回敬这种爱,我能做的只是在心里默默告诉她:“妈妈!我爱你!”是的,母亲与儿子之间的爱总是那么模糊,又总是那么清楚。

吃过饭,处理完事情,因为下午还要上课,便收拾东西准备回学校。父亲仍然在吃着饭,手里的筷子插在盘子里,眼神却随着我的身影来回的移动,嘴里说着:“路上慢点!”我停了一下,回头看了一下父亲,他也正看着我,我马上以最快的速度转身。在这一刻。我想我的眼泪来了,只是流进了心底,化成了珍珠,父亲那种简单而有力的爱溢满了我的整个胸膛。瞬间从前与父亲心灵间的距离化为无有,我此刻和他的距离是那么的近,彼此能够感觉到心脏的跳动,此刻,我多么想和父亲说一说话啊!

父亲式的爱从来都是含蓄而厚重的。你也许从来没有从他的嘴里听到,但却无时无刻不被他包围,这是一种男人的方式。他的爱只做不说。不似母亲那种唠叨的爱,而永远是我坐在脚踏车后座上依靠的那个背,正是那个背对着我的脊梁,让我勇敢的面对每一个黑夜。

在路上散文篇五

那年,暮秋。

花朵一样的年纪,青春正盛。单纯,快乐,美好,却抵不过一次失恋的突袭。顷刻,张扬着馨香的世界倾覆了,内心失衡,以为没有了爱,整个世界都会变了颜色,天空也变得低沉灰蒙起来。

一个人在街上走,落叶在脚边盘桓回旋,那样的街景原本很美,可是被无限放大了很多倍的失恋,像一根银针,刺得钻心疼痛,根本看不见油画一样伫立在秋风里的城市。

那个人,真真够狠心,待他那样好,可是他头都不回地走了,脚步没有丝毫的迟疑,一步一步,鼓点似的踩在离人的心上。

近乎自虐般地对待自己的肠胃,腹中一遍遍地唱空城计,方想起两天没有吃东西,只是,只是没有了爱,吃什么都不会香了。有一句诗写得好: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像是突然来了灵感,她冲进街边的餐馆,找了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然后自顾自地喊了一声:“老板,来两瓶啤酒。”此时此刻,只想一醉解千愁,忘记那个负心的人。

半天,没有人应声。她抬起头,环顾了一下四周,才发现,不大的小店内,只有她一个食客,孤零零地坐在一张靠窗子的餐桌前。

餐厅另外的一个角落里,站着四五个人,好像在低声商讨着什么,窃窃私语,有人不时地朝她这边张望,终于有一个人似乎忍不住了,对她喊:“我们今天不营业,你请回吧!”

满腔的郁闷终于被点燃,她也火起,大声嚷嚷起来:“不知道顾客就是上帝啊?不营业干吗开着门?今天我这啤酒喝定了,你再撵我走,我就去工商部门投诉你们!”

不知道是因为她的话震住了他们,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其中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笑盈盈地走过来,看着她说:“女孩子家家的喝什么啤酒啊,心情不好吧,发这么大的脾气会变丑的。”

她无言以对。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的脸上是阳光一样明媚的笑容,自己心情再糟糕也不好再胡乱地发泄。女人说:“小妹妹,我们店里真的没有啤酒,我叫厨师给你做一碗面条吧。”说着,女人并不等她点头,就自顾自地吩咐厨师:“给这位小妹妹做一碗面条,要手擀面,面丝要切得细细的,多放点姜。”

厨师犹豫了一下,没有动地方,女人有些愠怒地说:“我现在还是你的老板,叫你去你就去。”胖厨师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地去了后厨。

女人拉过她的手,在她的手心里拍了两下:“小妹妹,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遇到再不开心的事,吃了我这碗面条,也会变得开心起来。我还有事,你稍等一会儿,面条就会给你端上来。”

她注视着女人离去的背影,身姿曼妙、脸庞俏丽、八面玲珑,这样的女人一定不会失恋的。不像自己,惨兮兮的,恋了几年,满腔的热忱,被一盆冷水浇灭。

自怜自艾时,胖厨师把面条端过来了,一个雪白的瓷碗,通体素色,没有花纹,盛一碗热气腾腾的银丝面。她有些惊奇地看着,居然有人能把手擀面切得细如发丝,迎着阳光看上去,一根根晶莹剔透,配上黄的姜丝和绿的葱丝,精致得让人不忍心下筷。

她看着面条发呆,胖厨师说:“快吃吧。你是我们店最后一位顾客,以后想吃也吃不到了!”她吃惊地问:“为什么?”

胖厨师说:“因为我们小店亏损,老板把店盘给别人了,早几天就不做生意了。”

她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女人,女人优雅美丽,温暖可人,有一种暖从心底慢慢滋生出来,她端起那碗面条往嘴里送,一口一口,真的很香很好吃,那么久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了。说来奇怪,不过是一碗面条,吃完之后,失恋的伤痛居然不那么惨烈了。

走时,她把一张钞票悄悄地压在碗下面,远远地朝女人颔首致意。可是刚刚出了小店的门,胖厨师就捏着那张钞票追了出来,他说:“我们老板说,不收你的钱,面条是她送给你的,希望你能快乐起来!”

那个女孩儿是我。那也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银丝面。

多年之后,我懂得了,失恋不过是人生的一种滋味,失恋不是整个世界的倾覆,人生还有许多种滋味需要品尝,比如失业,比如失爱。失掉一些东西,就会长大一点点,一直到我们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失掉。就像食物,我们不可能只吃馒头,不可能只喝啤酒,也不可能天天满汉全席,其他的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面条。

有一些温暖,永远不会忘记,有一些温暖,会永远挂在心头。

在路上散文篇六

六月,阳光洒满窗户,考场上的我们答完最后一卷,放下那支早已浸满汗迹的笔,就这样毕业了。

九月,我们还来不及从这慵懒的夏季醒来,拾起远在他乡寄来的通知书,简单地收拾行李,又要出发了。

从六月到九月,这个惚恍而过的夏季,在我们的生命里。这个年纪上深深地烙下一印,或明或暗,或深或浅,但都难以忘怀。而在此时,踏进大学已久的你,看到那些关于故里,母校并在网络转载人数直线上升的图片。日志等,你是否也有种触目惊心而又难以启齿的感觉,还有那些在箱里唱得歇斯底里的少年们,在最后总忘不了献上首曾被翻唱过无数遍的《同桌的你》。这一季,我们迷惘过。沉思过。甚至还没来得及醒悟过,但这叫青春的潮涌已经涌来,扑得我们个措手不及。我想,这大概就叫青春吧。

关于青春,此时我们正值,而在茫茫人海中有的人已成过客,但每逢提及于此,总叫人感慨万千,因为我们也即将是其中一群。

张爱玲在她年满十九时曾写下: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虱子。基于女性对青春特有的细腻和感性,曾名满香江,已逝半个世纪的她正在被后人一页页的翻读。这年夏天刚毕业不久而又高考无望的我,早早地背上背包踏上入川的列车,汇入打工的浪潮,仓促而鲁莽,在这个脏乱的车厢里我后悔过当初的虚度时日,抱怨过种种不幸,以为只要列车停下就有归宿,但最终事与愿违。

初到成都,久困书窗的我抵挡不住这都是漫无边际的霓虹,玻璃闪烁出来的夜五光十色,满目琳琅,我最初以为,这里不久也能闪烁出我的梦想,就决定留下来。但是好景不长,身上的钞票逐渐从四个人头的变成两个,最后一个,后来接着就是暗无天日的打工生活,一个月后我失望而归。夜里,我看到路灯下走过的一群群少年,衣衫褴褛的他们嘴里却烟雾缭绕,我默然低头决定回去读书。我想,这群少年或许也曾在这个年纪上,像此刻的我那样冲动过。

记得有位作家写过: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在涌流。二战中,这篇文章一直陪伴着正值年轻的麦克阿瑟将军,从太平洋北岸,珍珠港,中途岛,直至被盟军占领下的日本之间未曾废离。我想,在战火中除此之外,陪伴他的还有那段炽热过的青春吧。

正青春在路上,或许前路风雨兼程,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

最后,我想引用七堇年的句子作为结尾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在路上散文篇七

从来都不曾体会过这句话的情真与意切。也许总是因为被生活拖拽着向前爬,少了些对生活的感悟,多的是麻木,不曾去体会一句话后面所承载的感情。所蕴含的爱,只怪自己太匆匆,而辜负了这句话后面的人。

当真的'有一天这句话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的时候,自己才明白,这几个字到底有多重。每天看着自己的爱人去上班,嘴里都会不自觉的说这句话:“路上慢点。”有时候自觉显得多余,可每次都会不由自主,她就像住在自己的舌尖,一张口就会跳出来。她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清脆而温暖,像一路上的安全路标,有了这句话的护航我就可以放心了。

我的朋友,“路上慢点!”,把她给你们,也请你们给自己周围的人。这样路上的树会更美,风更暖。对了!请不要忘记当你收到这句话的时候,对着爱你的人也说一声:“我也同样爱着你!”

感动就是这么简单,一个动作,一句话,甚或一个眼神。

在路上散文篇八

回家的路婉延而不曲折,离开家乡时正是青春年少,经历着曲曲折折、沟沟坎坎的人生之路,虽经受着百般磨难,疮痍满目,痛彻心扉,想到自己温馨的家园,多么想回家,那里有亲生的父母和同胞的兄弟姊妹,还有那可敬可爱的亲戚朋友、街房邻居。然而,开弓没有回头路,只有努力奋斗,实现夙愿,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熟悉而又陌生,载着满誉,衣锦还乡,不枉在外漂泊流离的那些日子。怕就怕走上那不归之路,尽管吃着山珍海鲜,睡入温柔甜美之乡,踏着金铺玉镶的路,那也是陌生两路人,互不相识。就如常说的你过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路人各有各的活法,有的人匆匆忙忙走过,是谓过路客,有人闲庭信步,也不能是谓淡闲平庸之辈。

回家的路次数不清楚又能屈指可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累了困了,风雨兼程忙忙碌碌了一天,走向回家路上,就象夕阳西下,鸡进窝,鸟归巢,下套的牲口返糟,万物归于平静。安然无恙,回家的路走过去走过来无数次,回家路上的一砾一石都记忆清晰,路旁边的花草骄颜芬芳,树木高低粗细,冠盖经讳,鸟叫虫鸣,一草一木,飞禽走兽,鱼虾昆虫触目不惊,也一清二楚。路过涓涓流水的小河,踏上别致的小桥,眺望静谧的庭院人家,看小桥人家、望田园风光,层林尽染,鸟语花香,蝴蝶飞舞,城郭内外、山河大地各外娇娆。风物人情依旧。岁岁辈辈走不完回家路。拿着奖状、捧着奖杯、佩带着大红花衣锦还乡,誉盈满路。告老返乡也是人生一大快事。生生息息说不尽人间情。

回家的路,平淡而又激昂,虽没有厮杀疆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烈,但印下人生努力拼搏进取的踪影和足迹,泥土的老辙里埋藏着先人们走出家门勇往直前,为生活、为家中老小、为国、为民肝脑涂地永不消失的记忆和怀念,泥土里永远放射出他们那灿烂的光辉,散播着他们动人的故事,留驻着他们不朽的芳名。更蕴育出后人们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和无限的生机。平淡中崭露锋芒,激昂里爆裂情怀。

回家的路,是童年的趣事,是游子落叶归根的期盼,是落魄者得到温暖的希望,是歇歇脚力,散散心情的好去处。

回家的路敝开胸襟,在向你招手,回来吧!多年的游子,这里有你的兄弟姊妹,回家的路为你敞开,这里才是你温暖的家园,这里有你一片温馨的乐土。

在路上散文篇九

不觉回闽又是十余天了,每夜的梦中总是盘旋着母亲的身影,在家乡所看到的一切都严重地冲击着我的心灵。原以为思乡是一杯酒,醉过,醒了,会散去,现在才知道,思乡其实是一种瘾,戒不掉。尽管,记忆中的“家乡”早已找不到了。而即使人在家乡,家乡也不再在我身旁的惆怅,时时刻刻萦绕的还在心上。可是我也还是忍不住地想常回家看看。

隔天起床去看望了年迈的叔公。村子里建起了一座座漂亮的小洋房,我所能认出的人家已经不多了。地上四处散落着因为建筑而留下来的砖头等杂物,使得村子的路更加凌乱而且崎岖。当我走到叔公的小屋前时,微微地在小屋的拐角处站立了一会儿。环顾着叔公小屋前的景象,俨然与自己的脑海中所贮存着的景象完全不同了。站在那里,我心中不觉怅然如有所失。

当我走到叔公的门边时,先缩在他的门口偷看了一眼,然后乘着他不防备溜了进去。之后就像小时候一样,轻手轻脚地躲到他身后,学着他瓮声翁气的语调,喊他“的爹”,然后手握着嘴巴“格格”地笑个不停。在叔公转身的那个瞬间,我注意到了他因为年迈而变得迟缓的动作,以及当他看见我时,他苍老的眼睛中所流露出来的惊喜。他紧紧地握住我的双手说:“宝,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一声呼唤,记忆便翻江倒海般倒腾出多少人来,爷爷,奶奶,外婆…他们都是这样呼唤我,似乎我没有名字,在有他们的记忆里,我真的跟“宝”一样,框金包银……叔公手心里传递来的微凉,刺痛着我的心。八月的天气还是偏热的,可是叔公的手心里却是微凉的。

叔公握着我的手接着说:“宝,回来了就来看我一次,见一次是一次了。”说完叔公微微哽咽,而我更是哽咽难言。风中残烛的凄凉画面,就这么立体地浮现在我的面前。不由得想起了“梧桐半死”一说,传说用一半枯死,一半活着的梧桐做琴,其声最悲。暮年亲人在我面亲的叹息,使得我心中酸楚无限,凄凉倍生。

吃饭时我看到叔公缓慢艰难的咀嚼,吞咽,他看我时眼神中流露出老年人特有的对晚辈对亲人的眷恋,那眼神中透露出了生命的最后人性的脆弱,风雨沧桑过后对生老病死的屈从和温顺,以及渴望亲情的依存和抚慰……可是他年轻时,也是一个一肩可以挑起几百斤,一口气能喝一壶烧酒,身高接近一米八的,高大魁梧的汉子啊!“苍老”一词,那一刻带着疼痛,黑暗,窒息的打击感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我扑来,“我”瞬间被席卷得无影无踪,心头微微残存的一丝丝关于浪漫的幻想在那一刻里被荡涤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了对生活,对现实无限严峻的认清。

我在叔公家里没有做过久的停留,因为我难以控制时时都想奔流而出的泪水。临走时塞给叔公一些钱,他不肯收,我终究不是善言的人,硬塞给他之后匆忙地走出了他的小屋,眼泪,也在我迈出他的小屋的那个瞬间决堤了,因为我担忧着,在我再次返乡时,我是否还可以见到我的这位亲人。

几日后跟朋友和少数的几位同学们小聚了一次。时光在每个人的脸上和身上都或多或少留下了印记。一位同学问我:“为什么现在变得沉默了?”我笑了笑,却默无所答。忘记了曾经在哪一本书上看过:“一个人一生中有百分之七十的话是多余的。”看到那句话时不禁莞尔,而且自那以后要说话之前,总会考虑一下要说的这句话是否多余,久而久之,话真的慢慢变得少起来。

除了依旧喜欢在网络中抒发心情之外,生活中经常会保持沉默的时候真的很多。不过沉默也有沉默的乐趣,比如自己不用因为需要说话而思考语言的组织方式,以及具体的表达方式,而在此间省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观察别人的言行举止,用心观察别人说话其实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情。比如通过他人的眼神,表情,手势,语言,笑声等等去解读一个人的思想形态,性格特征,久而久之会发现,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独具一格,而又彼此相通。这期间的.乐趣,我无法细诉,只能同样喜欢上沉默的人才可以尝试着去懂得。书本,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若善读书,而且读好书,并且能依照着书中之言去比对和学习,久来就会使自己的性格真的变得沉静内敛起来,也会让自己的思想变得饱满起来。

在同学们畅谈欢笑时,偶尔偷眼望向窗外。高楼下的路灯下穿梭着一阵阵来往的车辆,似在梦中,又似在现实中。黄色的朦胧的灯光无端勾起我心底的惆怅,在一群我熟悉着的人群里,我清晰地感觉到了我的孤独无以复加。脸上笑着,心底的寂寞却似裂帛,一段段嘶嘶作响。红尘中,我似乎总在流浪,即使有人深爱,却依旧寂寞难挡。这种寂寞与风花雪月无关,但是与与生俱来的清冷性情有关。

南回的日子终究到了,父母依依不舍。母亲说:“明年国庆时,带着孩子一起回来看看。”我点头说:“好。”心底却偷偷地问道:“难道不是国庆,就不许我回娘家么?”当然,我不会问出声的,因为我不想让父母心中又开始了急切的等待和期盼。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