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学期质量工作总结篇一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我们新时期的教育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飞速发展的一代社会需要知识能力精、专,而且特长突出的高素质人才。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案,是对已往学生评价方式的一次重要改革。它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如同一个隐形的指挥棒,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一)学业发展水平主要考查学生对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关键性指标进行评价。
(二)评价方式及主体
1.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30%)+展示性评价(20%)+终结性评价(50%),另外,一、二年级语文、数学,三年级英语无纸笔测试,采用以形成性评价(30%)+情境测验(70%)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2.评价方法:纸笔测试+行为观察+情境测验等。
3.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家长。
(三)具体措施
1.形成性评价:30%
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评定、阶段测试、特长技能等四个方面的资料。
(1)课堂表现: 根据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制定各年级的评价要素,形成有特色的评价单,评价侧重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评价内容包括课前学具准备、听讲情况、发言情况(积极主动性、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与独创性)、小组合作情况、自信、学习习惯等。评价方法可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为月结性评价。依据星级达标评定期末最终的等次。
(2)作业评价:作业评价仅限于有作业要求的学科。评价侧重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课堂作业与课外作业。依据是否完成预习,是否主动、按时完成,整洁度、正确率、是否及时进行矫正等。课外学习情况也可以小发明、小制作等成果来进行综合评价。还可以组织作业展示活动,进行优秀作业及成果评比,作为作业评价的依据。评价方法以教师评价为主要的评价形式,结合自评、互评、家长评等按月进行,依据星级达标评定期末最终的等次。
(3)阶段测试:阶段测试是在一个阶段教学结束(如月考后),根据教科书中对于本阶段教学目标的要求做出的学业水平评价。阶段测试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方面。阶段测验要依据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测试内容的范围,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认识,基本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运用等。依据星级达标评定期末最终的等次。
(4)特长技能:对学生在某一学科学有所长的情况进行评价。 内容包括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学科比赛中的获奖、演出、亲手制作的作品(手抄报、阅读小报、读书推介卡、书签、贺卡)等。在学期末对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性质的活动情况和获得相应荣誉的情况进行统计,主要由学生自己收集汇总。依据星级达标评定期末最终的等次。
2.展示性评价:20%
(3)英语学科侧重于听力、单词记忆、课文复述、唱英语歌曲、口语会话、讲英语故事、情境会话、编演英语节目、英语之星评选。
(4)体、音、美、信息技术、心理健康学科侧重于学生平时品行表现、参与学科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5)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侧重于学生平时品行表现、参与日常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在具体活动中(实践活动、情境活动、社区服务)的表现出的关爱、正义、尊重、责任、诚信等。
(6)科学学科侧重于搜集资料、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等。
3.终结性评价:50%
三-六年级主课主要以区组织的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考试为依据。副课由任课教师命题。
另外,由于一、二年级语文、数学,三年级英语取消了纸笔测试,特采用以形成性评价(30%)+情境测验(70%)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低年级学生的评价以趣味闯关、益智好玩为主
以低段数学为例,低段的数学知识如果采用游戏的形式呈现,则让数学变得更好玩,更有趣,更让孩子喜欢。以期末考试的无纸化带动学生平时作业和训练的无纸化,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解放孩子僵化的头脑。学校在测试的同时,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有一双慧眼”——要点在于不仅让学生用数学眼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能用语言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语言”可以有很多种,如照片配文字解说,绘画配文字解说,展示ppt,展示微视频等等。教师担任评委。
低段语文也是如此。如创设“我是书法家”、“词语闯关”、“知识沙龙”、“背诵能手”、“小播音员”等多个环节,考察学生的多种能力。这样的评价方式充满了趣味性、综合性、发展性和操作性,学生喜闻乐见,缓解了以往考试前的紧张和压力,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是更高境界的教育。
(四)评价结果
学期末根据形成性评价(30%)+展示性评价(20%)+终结性评价(50%)算出学生期末成绩,并转化成等级:85分以上为“优”,75—84为“良”,60—74为“及格”,60分以下为“待努力”。
(一)学生的收获
1、由于综合素质评价既有统一要求,又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每一名学生都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方案全面而细致地制定出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对照评价的目标认识到自身的真实能力,帮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2、综合素质评价采取自评-组评-家评-班评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尽可能多的人监控、关注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健康发展。
(二)教师的收获
1、通过对评价方案的实施,逐步明确了什么样的学生才是真正的优生。由于综合评价,参与面的扩大,评价内容的全面,操作性强,实施过程科学、有序,使得最终的数据结果具有很强的精确性和说服力,评价后分数高的自然也就是优生,避免了以往单凭考试分数评价学生优劣的片面性。
2、评价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并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形成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师通过每一项的考核分数,冰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使教师明确日常教育管理中的得失,有助于教育者即时调整教育策略,有的放矢地提高管理质量。
总结中,班主任普遍反映如果每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自评、组评、班评,在组织得力的前提下,每月至少得用3节课,这样占用的时间长,班主任的工作量也非常大。
1、继续深入钻研方案的内容要求,增强方案对学生行为进行评价的调控和激励的功能。
2、在评价具体的过程组织上,把组评、班评真正的落实到位,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学生对这种评价方式的关注度,在落实评价广泛参与的基础上,保证评价数据和结果的全面、真实。
3、把评价落实到日常教学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方案内容对学生行为的校正、规范、调控、激励的功效。
4、表格的设计、评价的时间、评价的方法还需进一次改革。
学期质量工作总结篇二
本次考试,所任教的两个班作为被抽测班进行检测。
六2班平均分86.19分,六3班平均分93.78分,两班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六2班有4位学生总分不满100分,同时六2班的基础很差,历史原因使这班成绩很不理想。
1、计算能力有明显提高。从卷面情况来看,班级的计算得分率都比较高。
2、学生卷面比较整洁,能够得分的地方失分较少。
3、学生中绝大多数的学习成绩比较稳定。
三、
1、概念方面薄弱。选择,填空,判断失分的地方较多,相对得分较低,生概念不清导致失分较多,如六年级的比值的'意义等一些基础的概念。
2、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呈下降趋势。
3、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差,不能很好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不够细致,缺少一定的方法;也有相当学生面对多样化的信息缺乏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开放题的解答学生明显感到不自信,甚至束手无策。
1、口算的训练不放松。
虽然这次计算的得分率比较高,但我认为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原因有二,一是计算错误总是最令人遗憾,二是计算覆盖面广,一旦薄弱,势必东扣西扣,增加失分。建议用好口算册,坚持每天一练,加强估算,强化简便运算。
2、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
从本次的考试看出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技能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但还应该看到,本次考试的试卷难度一般,区分度不大。部分题目一有变化,学生容易上当受骗,思维就显得混乱、没有条理。说明我们平时的教学灌输的较多,程式化的知识强调过多,建议课堂教学要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学会走向学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精讲精练,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教材,但不能局限于教材、局限于简单的模仿,要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建议除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外,手头要有3本以上的教辅用书,要设计好平时的练习和单元测试,加强命题研究,让学生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4、提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
这次考试还有很多学生没有达到优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对策,防止拉大差距。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突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质量有更大的提高。
学期质量工作总结篇三
1、整合三维目标,强化基础要求。
2、注重联系实际,关注化学与生活、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试卷中有许多试题立足于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结合社会生活和实际以及人类在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第7题、第19题等涉及到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汽车尾气对提高空气质量的影响、原因等。以上问题的考查体现化学学科的实用价值和学科特点,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从化学学科中感悟学习化学的价值。
3、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
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26题植物的光合作用,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4、突出学科特点,注重科学探究。
实验是化学的学科特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试卷突出了实验题的重要作用,例如第4、16、18、24、29、30、31、32题,除了加强对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外,还重视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应用和创新,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中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科学探究既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又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探究的、合作的、注重过程体验的学习方式。32题按照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设计,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新意,而且在答题方面能充分反映学生的思维品质。这题重视突出学科特点,通过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填写实验报告,得出实验结论,最后进行分析与反思等过程,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种注重思维过程和渗透科学方法的题型,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很好的启发性。这种科学探究型的试题,要求学生会发现并提出问题,会分析问题并作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会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知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均分:74.5及格率:81.1%优分率:38.9%低分率:6.6%。
学期质量工作总结篇四
我们一年级是新课程、新教材第二轮实验年级。在本学期即将结束时,我们根据新的评价理念和处的评价方案,通过口算、情景、操作等形式对本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进行了评价。
口算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技能,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而笔算又是以口算为基础的,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和熟练程度的制约,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切实打牢计算的基础提高口算的能力。这次对本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首先对学生进行口算测试。我们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2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出了三份试题,每份题有20道,其中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占70%、填未知加数占10%、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占15%、未学过的20以内退位减法占5%。然后采用“先抽题号,再看算式说得数”的形式进行测试。能过对所有学生的测试可以看出:98%的学生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够做到准确熟练、脱口而出。这是教师平时持之以恒坚持训练的结果,同时也发现学生在填未知加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方面的熟练程度不及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
如一些学生在口算7+()=16时,思考一会才能说出得数,做不到脱口而出,有的还需要通过数手指算出。虽然,平时作业、试卷及游戏活动中也配有一定份量的练习。但缺乏持久性。所以在口算的熟练程度上不及单项口算,由此可见,要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口算训练才能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熟练、灵活的口算目的。
学习数学是为了能用它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口算测试后,我们又根据本学期本年级的教学内容,出题对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检测。两份题中均有图画应用题和图文应用题。检测中发现学生们通过观察图画,不仅能说出图中的条件,并能提出问题,而且还能正确地选择算法并列式计算。多数学生还能根据问题作答(口答),一部分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图意列出不同的算式计算。
算式是:9+3=12(只)答一共有12只鸡。还有一部分学生能根据题中的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如学生通过观察鸡图,提出来了以下几个问题:一共有几只鸡?公鸡比母鸡少几只?母鸡比公鸡多几只?黄鸡比白鸡多几只?白鸡比黄鸡少几只?这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经常训练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一些中下等学生和学困生仍对图画应用题中“减法”应用题的图意不理解,逆向思维能力偏低(尤其是静止图画)如:
生:盒了里面有10个,盒子外面有5个,一共有15个。
算式是10+5=15(个)还有一些学生能提出不同的问题,但是对其数量关系弄不清。
如生观察图后,提出:母鸡比公鸡多几只?列式为:8+4=12(只)。
出现这样的问题与教师对这些学生个别辅导次数偏少和对比练习偏少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和对比练习。
新课标倡导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观察和操作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基本方式。这有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点我们选择了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定——认识钟表作为我们测试学生观察、操作能力的内容,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首先我们通过让学生拔说自己的作息时间和教师拔时刻学生说,师说时刻生拔等操作活动来了解学生对时间观念的建立和认识整时、整时半等时间的情况,通过检测发现学生对整时刻掌握得最好,所有学生不仅能正确地拔出,且能说出过一小时的时刻,对“几时半”这机样的时刻多数学生能正确拔出并能说出过一小时的时刻。同时也中发现一些学生把“6时半”这个时刻拔成“5时半”时针、分针都指数字6。其中原因是平时教学中对“5时半”和“6时半”缺乏对比练习,还发现一些学生对几时半过一小时是什么时刻模糊不清。
这与教学时,教师的演示指导多于个别指导有关,致使这些学生不知道过一小时是将分针拔转一圈,还发现一大部分学生对扩展题“几时几分”的时刻不认识等现象时间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最紧密,引导学生认识时间至关重要。它不是一节课或几节课能解决的问题,需随时随地给予方法指导和练习。综上所述上所述,尽管在检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成绩是应当肯定的。我们将存在的问题作为今后教学的动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学期质量工作总结篇五
本次期中考试,参加人数12人,总分915分,平均xx分,及格率xx%,优秀率xx%。
1、试卷情况。
本套试卷共分五个大题,第一题计算占42%,第二题填空占22%,第三判断和选择占11%,第四题列式计算占8%,第五题应用题占24%。综观本套试卷,难易程度适中,考查的知识点全面,题型较为典型。
2、学生答卷情况。
第一题计算题70%以上的同学答得较好,计算较为准确,仍有30%的同学计算较差,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方法掌握不牢固,运算的顺序掌握较差。第二题填空题和第三题判断和选择用第四题列式计算,大多数同学做的较好,只有个别同学存在不认真读题的问题。第五题大多数同学做的好,卷面也干净,只有个别同学理解应用题的能力较差,书写习惯也不好。
1、个别学生的书写习惯差。
2、学生计算的准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学生认真读题,认真分析的习惯一定要养成。
1、针对学生试卷失分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大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培养他们细心、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2、要注意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的分析要贴合学生的'生活,要从有利于学生理解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一点在应用题教学中尤为重要。
3、加强审题训练,注重数学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听课。很多的学生只注重数学题目的结果,而忽视了数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审题与分析。让学生在分析题目时充分运用手中的笔进行圈圈划划,这样有助于理解题意。
4、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在批阅学生作业时,把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记录,有利于以后的复习和提高学生的正确率。
学期质量工作总结篇六
一、命题意图:
本套试卷以学生发展为本,
注重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兼顾能力。不考偏题怪题。试卷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课内外学习;尽可能融合听说读写能力、整合三维目标、综合学科知识。试题包括“体验交流之趣、体验汉字之美、体验积累之得、体验阅读之味、体验习作之乐”五部分。考察内容涉及看拼音写汉字,词、句的积累以及句子的训练等,还考察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填空及理解能力、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古诗文的积累等。
二、学科知识维度表现: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看拼音写汉字、把词语补充完整。灵活性较小的基础知识题,学生掌握得较好。对于一些较规范的题目答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学生积累课内知识,积累语言的情况还是较为可喜的。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
三、学科能力维度表现:
听、说、读、写能力的考察,失分最少的是基础知识,失分最多的'是阅读体验。因此,关注生活,加大课外阅读量,多积累多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倾听能力有待加强。另外,还要继续培养学生的习作乐趣,提高写作水平,重视方法指导,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促进学生能力维度的全面提升。
四、答题情况分析:
(1)本年级出错率最高的题:
错例
一:第二大题第2小题
考察内容:同音字
考察能力:积累运用能力
答题情况:该题满分2分,平均分1.24,答对人数占15%。
错误原因:
“抵御、家喻户晓、比喻、赞誉”四个“yu”,同音不同字,同字不同
义。学生在填写时,错得最多的是“御”,主要是书写不正确。还有部分学
生不会填“家喻户晓”。可见学生词语积累贫乏,有局限。
错
例
二:第四大题
阅读(二)
《桃花坞和杨柳青的版画》
考察内容:
阅读体验
考察能力:
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答题情况:该题满分10分,平均分7.14,答对人数占21%。
错误原因:
觉得最简单,最不应该错的第1小题“比较杨柳青和桃花坞年画的不
同之处”,却是惨不忍睹。答案明明就在文中,可学生不是自己编就是张
冠李戴。缺乏认真的做题态度,阅读理解力也有待提高。
(2)本年级答题最理想的一道题:
题例:
第一大题
考察内容:
听读练习
考察能力:倾听、识记与理解能力
答题情况:该题满分11分,平均分10.48,答对人数占70%。
原因分析:
这是一道听力题,这道题中的前四小题是根据所听内容选择填空,由于
这篇文章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容易理解,所填内容学生较熟知,全年级几乎
没人出错。这一题中的第五小题是根据听力材料所引申的口语交际,因为内
容涉及课本原文《桃花心木》、《顶碗少年》,学生做得较好。
(3)本年级试卷中最欣赏的一道题:
题例:第四大题
阅读(三)
填写银行开户申请书
考察内容:
阅读体验
考察能力:
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答题情况:
该题满分5分,平均分4.1,答对人数占11%。
原因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这种阅读学生平时见得少,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买地铁票、看说明书、制定出行方案等。填写开户申请书,考察了学生阅读材料寻找有用信息的能力,也折射出学生生活广度和深度的问题。死读书,读死书的时代已经过去。学语文还要用语文,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这道题出得非常好,给我们每个人以启示。
五、思考与启迪:
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只有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还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
虽然学生已经毕业,但我们的教学还在继续,每次的试卷分析都是经验积累,自我蜕变的过程。通过此次语文测试,使我们认识到要教好语文,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必须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发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其语文综合能力。
学期质量工作总结篇七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分析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位老师肩负的重要职责,开学至今,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准备习惯
40分钟的上课时间非常宝贵,因此课前必须让孩子养成认真准备的习惯。通过课前观察我发现,每节数学课打铃后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经常会乱翻东西,要么就是拿课本,要么就是找文具,还时不时的有东西掉下去,这样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还经常耽误大家的时间。因此,要想上好一节数学课就应该从课前准备开始,起初,我先就数学课上需要准备什么物品,怎样摆放提出了如下要求:课本摆在桌角,练习本夹在书中,课上要用的文具要提前从文具盒里拿出来,摆在桌角,上课不允许铅笔盒再发出声音。同时,我以“休息”两字为提示,每节课特意强调这两个字,并告诉学生们当听到这两个字时就应该马上收拾,逐渐的当每节课下课后听到休息这两个字后,他们会自觉地跟着说收拾,在说的同时将下节课的学习用品准备好。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首先,我们要用心设计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当学生说话时,我们同样应该认真倾听学生说话,为学生养成倾听习惯做好榜样。在课堂上对于正在认真倾听的孩子要及时予以表扬,比如,“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瞧,某某听得多认真哪!”抓住学生善听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中来。与此同时,当你表扬认真听讲的孩子时,往往受益的是一大片,这样就能把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了,他们会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
三、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课后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良好的作业习惯主要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等。因此针对每一项作业都要制定出系统的作业格式要求,教给学生写作业方法,从写数字清楚,书写整齐、美观到格式正确,都有规范要求。诸如字的大小、空行、题目的排列、错题更正的形式、卷面的整洁度等,面向全班提出统一要求,不合要求的就要重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还制定了激励措施,从听课、回答问题、作业等方面对学生予以评价和奖励。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学期质量工作总结篇八
全区的平均分是59.61,超过区平均分的有3所中学。平均分最高的达到67.36,而最低的只有54.19,最大差距达到了13.17分;全区的优秀率是19.95%,超过区优秀率的有4所中学。优秀率最高的达到34.23%,而最低的只有10.34%,最大差距达到23.89%;全区的良好率是40.36%,超过区良好率的有3所中学。良好率最高的达到59.34%,而最低的只有27.90%,最大差距达到了31.44%;全区的及格率是70.89%,超过区及格率的有4所中学。及格率最高的达到81.33%,而最低的只有59.87%,最大差距达到了21.46%。
二、主要问题及分析
本次考试反映出来最集中的问题是:
1、从测试情况看,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落实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应该说,本次测试注重基础,试题大多源于教材,学生如果概念清楚,训练扎实,就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成绩,但在阅卷中我们发现相当多的学生丢分严重,基础知识不扎实,似是而非的东西不少。这反映出部分教师没能很好地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实施适合的教学,在对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落实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数学概念教学缺少必要的学习过程,导致学生在基本问题的解决上有所欠缺,负积累多。从统计情况看,我们还有不少学生不会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有理数运算,不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化简求值;比如:第22题,由于部分学生不会通过观察发现数学规律,不会用数学语言证明假设,有相当部分学生在利用程序列代数式时对于在适当的位置添括号把握不到位,造成不能正确列代数式并化简,失分较多。
2、数学表达及解题的规范性不够。从本次考试中发现学生在这个方面的问题较多,答卷时表达和书写不规范、欠准确,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反映出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相应的要求还不明确、针对性的训练还不够。比如:填空题的第8和第12题,学生丢分就比较严重,大部分学生由于结果未带括号而丢分。比如第3题,由于学生不能对各个代数式准确的叙述,造成对各个选项混淆不清,不能选出正确答案。
3、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上还有些不足。不少学生在单一地、直接地运用某一知识进行解题时表现还可以,但要综合地或变式地运用某些知识解题时,感到困难,找不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将已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重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第21题第(2)问,学生在第一问可以写出用三个字母表示的代数式,但在第二问,却不能将其中的两个字母换掉。
4、读图能力较低,不能掌握绘图技能,绘图不规范。比如:18题和20题,部分学生读不懂图,不用画图工具绘图,甚至连一个正方形都画不准确。
5、学生审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把握不住解题的关键。
审题时,特别在新情境下,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存在欠缺。如有的题目比较长,有不少考生读不下来,弄不清题目中提供的条件和要求,获取不到有效的信息。还有少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匆匆读题急于做,以至于不按要求做题而导致失分。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实施分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
学校和教师要坚定通过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获得进步的信念。学校要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规范集体备课,组织领导和骨干教师带领广大教师研究学情、课标和教材,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训练习题,对不同学情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有针对性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提高集体备课的水平。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要尽可能的精讲、少讲,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去观察、思考、分析、探究和训练,教师要及时掌握不同层次的学习效果反馈,及时调整自已的教学设计,要专门留出一定时间关注出现厌学的学生,发现他们的点滴闪光点,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建立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同时,要规范教学具体要求,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重点抓基础落实。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须将狠抓“双基”放在首位。教师应潜心钻研《课程标准》,有意识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帮助学生构建起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网络.此外,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切实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不好高骛远,要以课本习题为素材,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或适当变形,形成典型的题。要重视讲、练结合,借助于单元练习和测试,夯实基础。在学习中,要精化每一个概念,夯实每一点基础知识,掌握好每一个思想方法。
3、精选习题、注重综合运用。
对习题的选择标准要注意典型性、综合性、灵活性和探究性,每一个题目都应该是一类题的代表,要做到由题及类,触类旁通,“量不在多,典型就行,题不在难,有思想就灵。”
4、加强学生运算能力、规范表达习惯的培养和训练。
加强运算能力的培养,加强解题策略的分析。解题后的反思、适时拓广延伸、规律提炼等工作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特别关注,不能只顾数量,不顾质量。要将学生的解题分析、方法探索等能力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加强表达习惯的规范性培养。教学中应提醒学生:简单题过程要详写,复杂题可以适当跳跃,但跨度不要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