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年味散文诗(精选13篇)

最新年味散文诗(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8 01:21:06
最新年味散文诗(精选13篇)
时间:2023-09-28 01:21:06     小编:薇儿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年味散文诗篇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这一声声整耳欲聋的爆竹声中,我们再一次迎来了令我们期待的春节。这一回,我就来讲一讲我们浙江的风俗吧。

no.1吃

在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中,各式各样的美食就可以让我们几个吃货“飞流直下三千尺”了!不过,这些美食可是意义非凡的,你瞧这一条如黄金般闪着金光的仓鱼,就希望这我们年年有余;一只只圆溜溜,白白的汤圆,也希望我们一家团团圆圆;还有那一碗金黄的鸡汤,代表了长辈对晚辈“展翅高飞”的期望。

no.2玩

那一年,在年出现的前一天晚上,一位神仙对大家说:“这个怪兽年,虽说凶猛无比,可却有三的弱点:一,它怕亮,二,怕红,三,怕响。”于是大家开始分工,决定于“年”绝一死战。

晚上,“年”来了,大家待它走进中心,刷在点亮灯火,把“年”困住,在跑出几个身着红衣的人,他们高声欢呼着,向“年”扔爆竹,到了今天,“年”没了,可这个故事和习俗却流传至今。

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

年味散文诗篇二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散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年味的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街小巷,人车穿梭;手机炫铃、商场音乐都飘出了“新年到,祝福到”的喜庆歌谣;丰盛的年货摆得满格沿沿;促销商品满大街叫喊。

但是人们大都言不由衷地抱怨:“过年没意思,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老年人说,年轻人说,就连小孩也不稀罕这集中收压岁钱的日子,因大都素平就不缺孩子的零用钱。

乍一听,好似人人感叹生活无味,岁月沧桑。其实放眼世界,回望历史,浏览现实生活,深入实质思考看待这一现象,容易明白感慨“新年没味”,不是“年真的无味”,而恰恰说明我们的生活,从蛮荒走到现在,是前所未有的空前繁盛。一方面人们物质上大都不缺吃喝穿带住;精神上玩山玩水已经是老土。老人小孩玩电脑才是耍酷;唱歌进入星光大道,才算唱出歌喉。遍游祖国名山古迹,再空飞飘海去国外,才好似玩到兴致。

我们的生活水准已超越了改革开放前,如今相当于天天过新年;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重性。因每日不缺吃喝,穿金戴银,年已经逐渐成为时间的变异,传统的习俗而已;再也不是因新年才杀猪宰羊,见到吃到一点肉;也不是因过年了,才能给小孩添件新衣衫;或过年了才走亲访友玩玩。

所以我们各种需求的频繁满足,造就了精神上已没有新意,因而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引发出动物贪欲的共性,抱怨“过年没意思”!

近几十年路面一再加宽,公路不停地增多。条条如长龙一样蜿蜒横亘于群峰沟壑之间;一列列火车虎啸龙吟,穿梭在一个个山体之中;但是养车族们仍然整天烦心唠叨:路面太窄,堵车超常,停车困难。

近几年房产大腕们紧紧抓住了修高层楼宇的机遇,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入云层,飞行员们在高瀚的太空仍要绕道而行。全国上下移山填海修楼达到疯狂。人们却仍抱怨住宅不够。哎,人人有本念不完的遗憾经。

殊不知罪魁祸首却是我们无限的贪欲造就了自己的烦忧?!

诚然我们要顺应时代前进的步伐,也不愿居住茅屋竹篱。但是务必也要考虑车楼可如此无限制造下去,停车修楼的土地却是不可再生的`事实。

解放前好几家子挤在一个院生活,却整天乐乐呵呵。而今大都每家单住高楼大厦却郁郁寡欢,精神病人每年大量递增。这一事实充分印证一句老话:“生于困苦,死于安逸。”

因此本人愚见,年不是真的“无味”,而是当务之急要降低我们贪欲的胃口,要知福、惜福,造福。想想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四大发明,四书五经等。而当今的我们做了什么?为我们的后辈们该留点什么?所以社会飞跃发展的同时,人的精神世界急需辖制贪欲,返璞归真。

因此“变味的年”来自于自身意念的贪欲。

年味散文诗篇三

1、年味浓

年味,是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浓烈起来的。

对于上班族和家里有一个高中生、天天浸润在工作、油盐酱醋、巡逻侦探中的中年妇女来说,这些年来,对于外界的感知和观察能力似乎愚钝了许多。

腊月28日早上上了一会儿班,干了一些收尾的工作,便人心惶惶着。女职工时不时从澡堂值班人员处打探消息:能不能提前洗个澡,回家干干家务活。领导看到女职工神情惶惶,便说:“给放了假让回家干活去吧,人心已经不在单位了!”职工窃喜。打扫完卫生,洗完澡兴冲冲回家不提。

下午,在家休息一会,欲带着孩子去书店买些复习资料来让上高中的孩子来做。

收拾停当下楼,看到小区里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车子。出了小区大门,各铺面门口摆满了年货,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道路两边装饰上了彩灯、千禧节等,红彤彤的很是喜庆;平时寂寥的道路,如今人声喧嚣,车水马龙,微尘飞扬,时不时有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行走的人们,提着大堆购买的年货,好似错过了这个时节就错过的一年的好光景一样,满脸虔诚满足。

站了10多分钟,看公交车上的人似要挤爆车厢,不敢贸然挤上去,也拦不到一辆出租车,悻悻而回。

心下疑虑:年味,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浓烈?

刚进家门,换了鞋子,敲门声响起,女儿开了门,对门邻居送来麻花年糕。她说麻花是自己做的,年糕是上大学的儿子从外地买回来的,心下温暖,自是一番感谢。

我家的活,在经受数次腰酸背疼的严酷考验,在不彻底大干一场就过不好年的思想主旨下,于昨晚才来了一个大总结。

我是什么时候受到了这种轰轰烈烈大干蛮干氛围的影响的呢?准确回想,还是因为喝了几碗腊八粥的缘故。

当我坐在屋子里四平八稳喝着腊八粥时,无意中抬眼望向屋外,只见对楼有个女子吊在窗外擦玻璃,玻璃已经反射出幽幽亮光,她还不肯罢休,她的这一举动,让人很郁闷,我家窗户斑斑点点,很花哨;还看见有人在取窗帘在扫房子,在……,我看在眼里,心中就不安稳了,要过年了,是的,又要过年了。

先从给孩子买过年新衣开始,再看看自己糟糕的脸,也需要折腾一番。“嗯,离年还有20来天,慢慢干,今年少干一些活,少做一些吃食,年一样过。”我心里这样想。

上班了,这个同事问:“你家的房子收拾干净了吗?”那个朋友问:“我说你家的肉卤好了吗?把你家卤汤给一些我也要卤肉。”心里立马就不淡定了,于是丈夫下了班就去采购肉食,回家清洗拔毛卤制,忙的彼此脾气火爆。

白天上班,晚上抽空将屋子打扫,将家什擦拭,一晃到了小年。帮朋友做油饼蜜果后,回家心里更慌张了,自此每天下班后,都在屋子里忙乎到11点才睡。彻底擦拭玻璃、卫生间、厨房,然后炸油饼;清洗衣服、窗帘、床上用品等便放在最后一站,算是结尾。

年味,在无数巾帼披头散发,指挥调度,赤膊上阵中,在无数须眉抛洒钞票间,一天天相互感染传播,一天天浓烈起来的。随后,在新年的一声爆竹中,除去旧岁,迎来新春中,日子渐渐趋于平和,一年年就这样期盼着、接受着、喜悦着、烦恼着走下去。

老百姓在的平凡的日子、平凡的生活中,过着欢欢喜喜的年,平凡又平实,普通又神圣。

2、年三十

大年三十头一天。

这么多年来,一直早起,体内生物钟遵循了规律,即使在大年三十,它一样将我早早唤醒。

起床,毫无目的地乱踢踏一阵,没有干出像样的活计,反而是紧绷的神经一松弛,感觉腰也疼,脖子也不舒服,腿也不灵便。便重新躺到床上,看和我一样高大的女儿嚼着小嘴,睡得正香。打开手机,微信里已是满满的祝福,遂一个人傻笑着,收下幸福,从今天年三十起,去实现。

快八点了,窗外已是光明一片,女儿还在沉沉睡着。叫了几声,女儿哼唧几下,睡意依浓。“八点半了,快起来和新闻联播合脸,你们同学好多都上镜了,快!”女儿睁开眼睛,抬腕看看手表,娇滴滴地说:“哎呀妈妈,你怎么老哄人呢,明明不到八点嘛!”“这么多的活,还要干,快起来。”我指着阳台晾衣架上的衣物,她书桌上乱摆放的书籍作业,地上飘落的浮尘说道。

女儿说:“我正在做梦呢,梦见童童妹妹一个人跑得好快,童奶奶没有拉她,还梦见方瑞到咱们家了,梦见童奶奶隔壁的李奶奶给我发压岁钱了!”“好梦,大年三十的.梦最真了”!我为打扰了她的美梦而有些许内疚。

起床,收拾收拾,她爸爸又要去单位了。孩子嘀咕:“爸爸一干活就跑了,你看着,等咱们干完活,爸爸会准时出现,我说妈妈啊,以后我上了大学,没人帮你干活,就把你累坏了!”她爸爸说:“这孩子今天话有点多!”两个人一顿斗嘴。斗嘴不是我的强项,他们父女两倒是针尖对麦芒,难分仲伯。

女儿今年高一了,她从七八岁开始,就跟在我的身后,帮我干活。她跳到桌子上取、挂窗帘,晾晒衣服等,今年更是指事,能帮着我一起做油饼了,她揉面团我擀,配合得很是默契。厨房地面每年都是她用钢丝球擦,她边擦边说:“妈妈,这个动作和情景每年都在重复哦,为什么又是咱俩干?”“你爸爸忙呗!咱俩慢慢干。”我站在凳子上正在奋力捣腾橱柜,随口说道。“那不行,爸爸养成这样的习惯,一干活就跑,你每次都这样说,过几年我上了大学,你怎么能干动?”女儿忿然。“到时候我就不干了呗!”我笑。“你每年都这样说,一干活就忘了,我要给爸爸打电话让她回来,咱们一起干活”。女儿说着就去拿手机打电话。单纯的孩子,她只看到到妈妈体力上的超支,却感受不到爸爸同样承受到的生活压力。

我们洗洗刷刷,扫扫抹抹,一会儿,妹妹打电话让给孩子领压岁钱,从视频上看到童童长大了许多,她声音很大很欢快地叫:“大姑姑好。”我说:“姑姑今年没有顾上给你买过年的衣服,等到暑假了姑姑给你买漂亮裙子。”孩子脆脆地说:“大姑姑,我衣服太多了,你就别再买了”。她还欢快地告诉姐姐一个秘密:“今年我可以上学了!”童童的话,让做姑姑的瞬间热泪盈眶。祝福她,我坚强聪颖的好孩子。

一会儿,电话铃响,孩子接了电话,说是高大妈给送菜来了。半个小时后,高姐大女儿方瑞提着一大袋青翠碧绿的韭菜到了我家,看着高姐在楼下站着,叫她上来吃饭,她说还要赶着置办些年货,等过年了一块儿再聚。忙给方瑞在袋子里装了些火龙果、贡柑、橙子等,孩子就急急忙忙下去了。

韭菜是高姐的父亲从乡下带来的,韭菜根还带着新鲜泥土气息,便将韭菜分了几份,送亲朋好友一起分享这份新鲜、友爱和温馨。年,总是在细微的举动和牵挂中让人的心里暖融融地。用一颗虔诚美好的心,默默祝福她们,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大吉。

我们刚干完活,孩子爸爸果然就回来了。女儿幽默地说:“爸爸的钟点掐的好准!”他提着两碗八宝粥,不用问就知道是谁送的,每年,孩子二姑都会将甜美的祝福用两碗蕴含着丰富寓意的八宝粥送给我们,收下这甜蜜的祝愿,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生活都甜甜蜜蜜,一帆风顺。

将水果、干果、糖果、饮品、油炸食品等装盘摆上桌子,圆圆鲜亮的食品闪亮着幸福的光芒,满屋洁净,陋室生辉,一起期待、迎接新年的钟声。

3、年夜饭

午饭过后,响了一挂鞭炮,红红的对联便贴上了门框。

要出门了,女儿让给她编麻花辫,多年不曾务弄头发,手艺大减。只好扎起简单的马尾巴。我呢,一样不修边幅。今年更省事,前一段时间拾掇了眉毛,连眉毛都不用动手去画,这样就避免了我手画时造成的一个眉毛高、一个眉毛低、中间眉色缺失,一边眉毛忘画惹出笑话的事情。

年夜饭,照例是去婆婆家吃饺子。

去了婆婆家,女儿敲敲门,叫一声:“奶奶!”门开了,露出一张喜悦和善的脸,一把将自己的孙女揽入怀中,摸摸拍拍欢喜不尽。

走廊里,婆婆和大伯子站在桌子旁包饺子,公公在厨房擀饺子皮,见我们来了,大伯子逗侄女:“咋不早点来帮着大伯挂灯笼贴对联呢?”女儿笑着说:“在家里刚贴的对联,我爸单位有事,办完了我们一起来的!哦,大伯,你今天咋没有看电视呢?”“想看得很,哪里有时间!”大伯颇觉遗憾地说。

女儿上次回奶奶家,看见大伯坐在客厅看电视,爷爷奶奶忙乎着做饭,心里很不高兴,在爸爸面前叨叨了许多次,也督促爸爸做好儿子应该做的事情。小小的人儿,已经初懂做人的基本道理,心里由衷欣慰。

赶紧换了衣服进了厨房,对公公说:“我来擀皮,您休息一会儿!”77岁的公公身体富态,头发依旧乌黑,只是耳朵有点背,见我进了厨房,如释重负般出了厨房,我接力擀皮,女儿加入包饺子行列。婆婆笑着说:“看你爸,人说话他听不见,一说要擀饺子皮,一下就跑出来再不进厨房了!”

一会儿,热腾腾白胖胖的韭黄大肉馅饺子端上桌。这几天忙着干活,加之女儿放假,平时就吃做下的年食,基本上就没有吃舒服过。这顿年夜饭,我们娘俩吃了两大盘小笼包般大小的饺子,估计在50个左右,吃香了,吃饱了,还是吃撑的感觉比较实在。

包在饺子里唯一一块硬币被我不小心吃到了。女儿对我好一阵羡慕妒忌。

公公吃饺子,一贯喜欢将饺子捞到碗里,调好汤料吃,吃了一碗,问还吃不。公公看着饺子,说:“不敢吃了,吃了减不了体重”。看他的眼睛,意犹未尽,夹几个饺子放在他碗里,他笑笑吃了。

公公的神态明显疲倦了。公公性情敦厚,勤劳良善。我结婚时,他还不到60岁,亲手给我们做结婚的家具,做饭,照料我们生活,知道我爱喝汤,我过去吃饭,平时做饭不做汤的公公,总会给我做一锅汤……有了孩子以后,帮忙照看孩子,孩子上学后,骑着自行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当成了自己甜蜜的事业。

什么时候公公老成这样了?看着他坐在沙发上打盹,沉默不语;73岁的婆婆眯着眼睛坐在旁边,看着自己儿孙不语,心里就那么一疼。

希望我们普通人家的日子能这样平平淡淡走下去。在平凡的日子里,每年都能吃到这样的年夜饭,不言不语却温馨美好;不求大富大贵却健康平安。

带了酒肉水果,去给爷爷奶奶烧纸。十八年来,不曾间断。前几天梦见爷爷问我要钱要衣服,寻思我捎给爷爷奶奶的纸钱被人打劫。这次一定多多念叨,多多烧纸钱,让爷爷奶奶也过一个丰盛年。

一路走过去,红灯笼千禧节烘托着浓浓节日氛围,炮竹烟花烽起,各路口都燃烧着纸钱,烟味扑鼻,浓烟罩空,为自己烧纸会制造雾霾而汗颜。不烧,又对不起自己的心。

单位门前是一个大丁字路口,好多人就把送纸钱地址选在我们单位门口。夜晚的单位,流光溢彩,静谧亮堂,俨然一副喜庆祥和景象,为自己身处这样的单位欣慰和自豪,祝愿我们美丽的公司在新的一年一年里蒸蒸日上。

回家,打开电视,也顾不上看春晚,先是一一打电话问候家乡的长辈,祝福他们新年快乐。晚10时28分,开了五福奖,得奖1.68元。数字很好。我手气向来不行,没有开到3分钱算是很幸运的。听说真有开出666元的朋友,祝福好手气的朋友。

陆陆续续收到老同学的红包,温暖培增,春晚根本无暇顾及,便急着记录大年三十头一天的所见所闻,算是对新一年第一天的尊重与希望,是对每一位亲朋好友的牵挂、感恩和祝福。

炮声隆隆,除旧迎新就在眼前,让我们一起,放下昨天,轻松上前,伸出双臂,拥抱美好的新春!

春打六九头。春,你好,我们准备好了,你接纳我们入怀吗?

我想,是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们拥有的,都是最幸福的生活。

年味散文诗篇四

夏季的雨很美,夏季的花更美,一场雨下过后,漫山遍野的野花露出更加妖娆的风采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显得那么美丽,那么幽静。

雨停后,到村庄屋后的草地上走走,看看绿绿的小草,望望山那头的树林,仿佛一切还在昨天,昨天的你我为梦想和青春的故事而烦忧,今天我们都长大了,一切变成现实的生活,你好吗?愿快乐永远陪伴着你!

下雨了,有很多的想法,也有很多的故事在脑海里浮现,但浮现最多的还是青春的故事和过去的回忆。

采一朵小小花,揪一撮绿绿草,放在怀里,放在心间,让小花的芬芳传遍你的身一体,让小草的气味留在我的.怀中。我想保存这童年的味道,也想保留这记忆中的芳一香,因为,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种东西在流淌,那就是一爱一,父母的一爱一,朋友的一爱一,小妹的一爱一,还有对大自然的一爱一。

采一朵自己心中的花,送给你,也送给自己,不是一爱一你才送给你,也不是因为断背山才送给自己,因为花是我们心中最美好的礼物,也是表达心中的一爱一最好的言语。

我不知道什么是童年的记忆,但我记住了一爱一你的味道。面对你的照片,面对走过的路,我想这就是我想要的童年的记忆,也是一爱一你的味道。

年味散文诗篇五

春节、除夕、年夜饭、大年初一,诸如此类的词语听起来就让人心动。天空中已经隐隐约约地飘荡着年的气息,人们见面打招呼时都会不经意地问一句“过年回家不?”于是心里就铺开了一条回家过年的路,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与家人团聚,了却一段乡愁。不管坐车是何等艰难,地理位置是多么遥远,家都是融入游子血液的灵魂里。

村庄里开始弥漫着各种油炸小吃、点心的香味。男人们忙碌着置办年货;女人们则忙着打扫房屋的卫生、拆洗被褥;而孩子们手里也开始有了各色各样平时里难得见到的零食。于是,集市上就开始热闹起来。这个时候孩子们是最快乐的,早就象出笼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吵着家长要这要那,而家长们也总是在这个时候尽量地满足孩子们的要求,有些家长实在无法满足孩子的一些过分的要求,这些孩子便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哭闹耍泼,直弄得家长受到路人的纷纷指责,而后又不得不再去满足孩子要求,当然这就要与孩子先前的要求大打折扣了。

大年三十到了,年三十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日子,往往也是大人们最为忙碌的日子。吃完早饭,家里的大人忙着操办年夜饭的同时,还得烧好几大锅热水,督促孩子们洗澡、换新衣服。据说,这是沿袭下来的风俗,为的是洗去旧年的晦气。下午,家家户户都开始贴春联,等到红红的对联贴起,红红的灯笼挂起,过年的气氛已到了极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暖融融的'节日氛围里。

吃年夜饭之前,首先要祭祖,这是乡下人过年中的大事,家人团聚,老祖宗是不能忘记的。母亲把做好的祭品摆到桌上,摆上茶杯、酒杯,敬完茶之后,再敬酒;父亲则在一边烧纸钱。纸钱是用草纸做的,而做纸钱是很有考究的,制作纸钱的过程叫做“造钱”,“造钱”的手艺是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草纸是纯手工制造的,先把一大捆草纸裁成小32开或16开大小,小的叫短钱、大的叫长钱,每一叠都贴上红纸做封面,之后再用一种专门用来造纸钱的半圆型凿子,在贴好红纸封面的草纸上凿上规格各一的圆圈,圆圈的数量也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一般的小钱是三行五十四个半圆,长钱是三行七十八个半圆;为什么有着如此的要求,那就无从考证了,我想也许是与古人使用的铜板,银圆之类的钱币有关吧!

父亲在烧纸钱的时候是虔诚至极的,把纸钱分成几堆,每一堆烧给一代祖宗,还留一部分给那些孤魂野鬼,免得他们来抢祖宗的钱。点火以后,爷爷、奶奶便招呼我们向老祖宗们磕头,每每看到我们在磕头时嘻嘻哈哈,都会遭到父亲严厉的斥责,而奶奶就会不停地向老祖宗们赔不是,乞求原谅我们的年少无知,保佑我们平平安安。随着纸钱的灰飞烟灭,隆重的祭祖仪式宣告结束。撤去祭品,换上丰盛的酒菜,年夜饭就开始了,但在这关键时刻,父母往往还得交代我们年初一这一天必须注意的事项,不能说脏话、不能骂人、不准打架,否则没收压岁钱。我们内心一万个不乐意,但表面上都表示接受。尽管如此,这时候还是我们一年当中最开心的时候,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大口吃平时难得见到的鸡鸭鱼肉,而不必担心遭到父母的责骂,一向严厉的父亲也难得在饭后给我们发压岁钱的时候讲一些他在外面遇到的奇闻趣事,拿到压岁钱之后,我们可以打着手电筒去找村里的伙伴们玩通宵,也可以早早地上床睡觉,静静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年初一这天,家家户户都早早地起来,烧香秉烛开门迎接新年。而我们早起的目的并非是迎接新年,而是为了能够尽快地穿上新衣服、尽情地放鞭炮玩耍。燃放鞭炮时我们的心里都有一种英雄的感觉,虽然奶奶一再告诉我们:“傻人放炮,精人听响。”但我们还是抵挡不住放鞭炮的欲望,并且还乐此不疲。

放完鞭炮,妈妈早已摆上了满满一桌自制的各式点心,那个时候我们可以放开肚皮使劲吃,吃腻了还可以装进口袋,而后才开始吃早饭。

吃完早饭就该拜年了。这是大年初一的重头戏。

拜年时一般都以血缘关系较近的长辈、亲戚为主,长者主要是按年纪。一般儿子娶了媳妇,女儿出了嫁。有儿子媳妇出去给别人拜年的人,可以在家里享受别人来拜的待遇。

一年又一年,时光似箭,爷爷、奶奶早以离我们而去,他们也被排入了祖宗之列,我们兄弟姐妹五个都长大成人了,有了各自事业,有着各自的家庭,各自的儿女,父母也在退休之后回到了乡下老家居住。五弟从学校一毕业就分在广州工作之后,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热闹的场景就少了。而后来我却也为了自己所谓的追求放弃在老家舒适的工作来到广东,四处奔波。从中山到广州,从广州到拂山。一家人的团聚就只有在过年的时候了。每每接近年关,父母就会问过年回不回家。可怜天下父母心呀,眼前浮现的是父母那扶门翘盼的眼神,那满头的邹纹和苍苍的白发,心就一阵阵地痛。所以,每到年关,不论任务多重、工作多忙,我总是加班加点尽量提前完成工作任务,做好回家过年的准备,碰上万一请不到假,我就辞职,不论工作多好,薪酬多高,家是铁定要回的。

尽管如今的年味逐渐变淡,在家过年也很难享受到小时候过年时的欢乐,但却可以享受到一家人团聚的温馨。过年回家,这也是我的一种孝顺父母的方式。

年味散文诗篇六

(一)

小时候,总是会盼着过年。盼着大年初一的新衣裳、饭桌上香喷喷的饺子、果篮里满满的瓜子和糖块,更盼着兜里越来越多的崭新的一毛钱。那时候,一毛钱可以买足足五颗能甜到心里的糖块儿。那时候,谁兜里要是能揣个三毛五毛的,那都是土豪级的人物。

依稀记得,那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刚到十月底,同学们就开始了新年六十天倒计时。至今仍记得那种渴望过年的滋味儿,每个人眼里都充满着期待。

那时候的我们,最盼着除夕夜了。因为除夕夜不但有饺子吃,还可以提前试穿新衣裳,心里别提有多美了。每年的除夕,白天,母亲都会围着锅台转,忙着蒸馒头,包饺子。父亲则会忙着贴春联,画麦屯子(就是几个圆圈,里面写上丰收、吉祥、健康等一些祝福的成语)。晚上,母亲便拿出我跟妹妹的新衣裳,让我们试穿,之后再拿出针线盒,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开始重新钉扣子。因为,我们的新衣裳都要保证穿到第二年冬天的,那时候的我们又正是长个儿的年纪,母亲总是会特意给我们买大一号,甚至两号的衣服。衣服大了,自然也就宽了。那么,扣子就必须往里面移点,才能穿着不那么难看。即使这样,我们依然兴奋不已。母亲钉好扣子后,会把把我们的衣服叠放整齐,放在各自的枕头前面。那时候,我们的鞋子,还是母亲亲手纳的千层底鞋。穿着既舒服保暖,又透气吸汗,不会有脚臭。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我跟妹妹趁母亲不注意,便迫不及待地将新衣新鞋统统穿好,然后钻到被窝里,死活不肯出来。母亲无奈,只有等我们睡着了,才勉强将我们脚上的鞋子脱掉。

第二天,早上五六点钟,我们便会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叫醒。其实在十二点钟的时候,鞭炮声已经是源源不断了,只是我们太兴奋,睡的太晚了,以至于能睡到炮响听不到的地步。于是,赶紧起床洗漱好,这时母亲的饺子也煮好了。我和妹妹要先给父亲与母亲拜年,才能上桌吃饺子。当然,压岁钱和糖果是必不可少的。一般父亲会大方一些,我跟妹妹会一人五毛,母亲则是一人两毛,都是崭新的纸币。吃完饭,抓一大把瓜子糖块,便开始去几个叔伯家拜年。每到一家,嘴里拜着年,眼睛缺死死盯着桌子上的糖果盘儿寸目不移。这时,婶子们一般都会赶紧将果盘端过来,高兴地说:随便吃。而我们,也不是随便拿的,我们只是会挑口袋里没有的那种糖块拿,直到所有的兜里都被装的塞不下为止。当然,压岁钱更是不能忘的,本来也就是冲着这些来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里条件也越来越好,而年味儿,却越来越淡。记得一个朋友跟我说过,过年发压岁钱已经成为她的一个负担。现如今的压岁钱可不比我们小时候,那不是几毛几块可以解决的。因为,他们那边的压岁钱就跟随份子钱一样,成为了一种攀比。想想都觉得心累。

记得就在年前,还跟二婶说:这年过得越来越没意思了。二婶指着院子里玩耍的小家伙们说:你问问他们,看觉得过年好不好,他们可早都盼着过年了。人呐,都是从这个时候走过来的,年龄越大,经的事儿越多,看得就越淡,自然就会觉得年味儿也淡了。或许,真如二婶说的那样吧。总之,现在这年过得呀,根本没有小时候的那种浓郁的味道。就单拿放鞭炮来说吧,小时候过年,家家户户就那么一挂鞭炮,放着图个吉利。现在吧,各式各样的烟花爆竹,跟压岁钱一样,有那么点攀比的意思,放起来没玩没了。放完那刺鼻的味儿,得好一阵儿才能散。总之,不喜欢这样的年味儿。

(二)

我回复:快要清明了,都回来扫墓了。

“扫墓?不是清明节才扫墓的吗?这还没到清明呢……”朋友疑惑地问道。

“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吧,我们这里是有新坟要提前去扫墓的。这是老传统了。”我回答。

“哦哦,还是你们那里好呀,扫墓都一大家子一起去,感觉热闹、和睦。”我能感觉到朋友的那种羡慕之情。其实,我们这并非家家户户这样集体扫墓。只是我们这个小家每年都是这样的,这也是奶奶所希望的。奶奶八十多岁了,去年爷爷去世后,奶奶就念叨过一次:不管将来我走后你们怎么做,反正只要我还在,家里的任何事你们都必须一起去。

“姥姥,今天又是过年吗?这么多人都来你家,你怎么不给我发压岁钱了呢……”还不满三岁的小重孙看着饭桌上的美味佳肴和满屋的人,奶声奶气地问道。小家伙的话音刚落,家里所有的人都乐了。

“是呀,对于姥姥来说,就算是过年了,不然姥姥想见你们一面可难喽……”奶奶说完,小家伙乐了,大人们却沉默了。是呀,我们也已为人父母,总说自己忙,没时间回家,就连过年也都是来去匆匆,有谁真正关心过奶奶的想法呢?那么,年味儿在奶奶心里究竟是什么呢?应该是团圆,是陪伴吧?就像我们小时候的愿望一样,只要有几颗糖,几毛钱,一套新衣裳,那就是过年了。多么简单是要求,对于小时候的我们和现如今的奶奶却又如此奢侈。

曾几何时,在准备回奶奶家的路上给她打电话问:奶奶,我待会到家,你看看你还需要什么,我帮你买回去。

“我啥都不要,我只要人……”

年味散文诗篇七

童年,那种悠远的感觉,总会不时的蹦跳出来,沾染了流年中的沧桑,那些沧桑便在童年的欢快中逐渐温润起来,生活也变得充盈灵动了。记得那时候,学习之余总有许多闲暇供我们挥霍,放学后的时间,周末的时间,假期里,约上小伙伴呼啸着放逐野外。一顿疯玩之后,那些野味就成了我们饥渴时的美味,山茄子、土蟠、桑葚子、野西瓜、山杏、野桃......

而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土蟠,一种鲜红的圆圆的果子,和黄豆差不多大,长在土质坚硬的堰边,拖着秧四处攀爬,每个枝节连接处会长出直直的一小节茎,先是开出白白的五瓣小花,等败了,便有莲花样的底座托着鲜红的果子露出脸来,明艳诱人,也很娇贵。寻找时,要先轻轻地拨开拇指肚大小的心形叶子,那些果子便在叶片下探头探脑了。只要轻捏果子,果肉就会陷进去,鲜红的汁液就顺着手指流下来。所以只能连直直的那段茎也摘下来,托着放入口中,用牙轻轻咬下来,咬的深浅力度也要拿捏好,咬深了,会连同莲花样的托盘也带入口中,浅了,便有小段果底落下来,鲜红便也留在莲花样的托盘上了。有些心疼那些鲜美适口的美味了,实在忍不住,也会用舌尖轻舔下来,那种失而复得的满足便在心底袅袅婷婷了。

茅根也是我们常吃的美味,是一种深埋在地下的长长的根,白色的,像竹子一样一节一节的,每一节上会长出新的枝节茅根,也掺杂着细细的胡须样的旁根。茅根喜欢长在土质坚硬且干旱的堰边,生长缓慢,根系深深的扎进深土层里,及其难挖。一不小心就会断裂,断裂处便沾染了泥土,不能吃了,就会很可惜,挖掘的时候就分外小心,不得不把那些焦急硬生生的打压回去。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艰难,才更显得珍贵难得,品尝的时候,就有了品茶的耐心和宁静了。先摘掉细小的碎根,把胖胖白白的茅根放入口中,连着咬几段,慢慢的嚼,一种甜甜的汁液就在满嘴里蔓延开来。那种味道要比南方的甘蔗绵软清淡,似蜂蜜掺多了水,轻轻柔柔的绕着口舌浸染,又缓缓的顺着向下流淌,所到之处,甚至能听到疯玩后极度干咳的喉管忽遇甘霖发出欢快的`噼啪之声,整个世界都鲜亮明媚起来。

知了猴,一种常年在深土里靠吸收树根营养而生长出来的生物,刚从土里钻出来,胖胖的,笨拙的缓慢的爬上树干。等爬到树枝树叶上,便用一个夜晚慢慢的从壳里钻出来,像蜕变的蝴蝶一样成为有翅膀的知了,没人知道一个夜晚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疼痛纠扯,需要怎样的勇气,在生死边缘煎熬着整整的夜晚,当人们听到不厌其烦的知了叫声时,那已经是蜕变后的涅槃重生了。也有许多,只从背后裂开的皮里钻出一部分,就僵死在里边了,让人心疼唏嘘,生命就这样刚见到光明就消失了。小伙伴们也会在知了猴还未出土时,就提前挖掘出来,先找到很小的一个洞,轻轻挖,洞变得越来越大,深浅不一,就会有黑黑的小头露出来,这时候就把食指深探进去,一点点抠出来。常常会被知了猴的爪子深深掐到,虽然很疼但都不顾的,只管畅享丰收后的喜悦。不管谁找到一个,都会兴奋的吼一声,那些同伴都会很配合的投来羡慕的眼神。等收获的差不多了,就会找些树枝,点上火,用一段铁丝将那些小东西架在火上烧,一会就有薄皮烧焦的肉香传出来,那些原生态的味道就牵扯着味蕾,口水都流出来的同时眼睛就馋的放光了。那么个小东西,吃起来是极其讲究珍惜的,先是捏起细小的蝉蜕后将成为翅膀的雏形,细细嚼了,再就是六条腿从最细的一条吃起,慢慢到最后一条腿,然后就是头、肚子,最后才吃头和肚子中间的那段肉球。拿着由无数结实的肉丝抱团凝结成的肉球细看一会,才小心的用手指捏一条肉丝吃,直到一条一条的肉丝吃完,那种香味足可以绕口舌喉胃肠三圈。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是我们难得吃到的荤菜,安抚了我们贫瘠的身心。

野味虽然好吃,终不能充饥,还是妈妈做的饭更劲道,更能让胃偎贴温暖。等疯玩够了,回到家中,浓郁的饭香就在等着我了。最喜欢吃的是糊哒子,类似于现在的披萨,只是更加浓郁醇厚。母亲先是把萝卜切成细丝,拌上花椒沫,葱丝,鲜辣椒丝,盐,然后用鸡蛋调好,最后放上面用水和,水要多,顺着一个方向搅匀,然后放在烧热的鏊子上。随着滋啦啦的响声越来越紧凑,香味也越来越浓郁,我总是托着腮在妈妈旁边看着热气氤氲升腾,随着香味入鼻,恨不能立马就能吃到。终于熟了,妈妈熟练的切成三角形放在盘子里,每人舀上一碗野菜玉米粥,就着用白菜芯切成的细丝、香椿沫、辣椒沫、芝麻粉拌成的小咸菜,吃得满口留香,肚腹溜圆。撑得都不想挪窝,只得顺势懒懒的享受饭后的时光。

那些记忆中的味道随着时光流逝更加绵厚悠长,带着特色风味越过山水穿过时空的走来,在似乎日日锦衣玉食的现在面前,婀娜生姿,逐渐清晰。原来那些味道从未走远,在内心深处,是对那些过往的怀念,对那些时期带着温情、友情、亲情味道的怀念。

年味散文诗篇八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了!我学母亲一早起床洗嗽完毕,先给灶火爷上一柱香,敬献上麦芽糖及水果之类贡品,祷告灶神老人家早去早回,带回吉祥与幸福,这不是迷信,是我被疾病折磨怕了想起的办法唉!然后我再干其它家务心里才踏实。

记得小时候今天我也很忙,妈妈大扫除,我帮妈妈擦灶房的瓶瓶罐罐,这一天又冻又累,而我心里特高兴,这年有盼头了!过了今天,就有好吃的了!妈妈就开始每天起早贪黑的忙乎,蒸年馍,做杂烩丸子,煮肉,炸油饼;我的任务是画花,贴花窗眼,帮妈妈剥高块馍的皮,边剥边吃,再让妈妈用油炒一碗那个香别提了!这炸油饼可是严肃活,不让我进厨房插手,家里偶然来人也不能进厨房,由妈妈一边擀面一边放油锅里煎捞,爸爸帮忙烧柴火,据说其他人一掺和油就往锅外冒,这油饼就做不成了,还挺神秘的'!那时胡麻油很少,油饼几年才做一次,不是每年都有,我打小不爱吃猪肉,喜欢吃油饼,这做油饼自然是我一年最盼望的事了。小时候过年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事,不但能吃好饭,还有新花衣服穿哩,那个高兴劲至今埋在我的心底。

除夕年夜饭吃的比往常早,太阳刚下山,妈妈就擀长面,爸爸就去请先人,出门拿了香和表纸,具体怎么请我从没见过,因为我是女孩爸爸不让跟,这如何请先人一直是我心头的谜,我苦思觅想怎么请先人啥?先人在坟墓里看不见着?又不敢问老人也就无从考察,一会儿爸爸回来了就到上房点灯上香,让我端来妈妈炒好的献饭往方桌上献,是三小碗,摆好筷子和馍,有水果少许,然后跟爸爸叩头作揖,再跟爸爸到灶火爷下烧香叩头,最后到当院给土地爷烧香叩头,然后才就吃年夜饭了,吃罢晚饭就坐夜玩扑克!据说年是个妖怪,挺大挺害怕的,所以大年初一要早早起床放炮把年轰跑,开大各自的门迎来喜神!大概早上九点钟我们和众乡亲才赶上牛羊牲蓄去出行,爸说每年出行的方向不同,要问阴阳先生,这出行就是在家门外的一块地里站好由大人点上香,众人叩头朝天作揖礼毕!然后各自回家吃早饭过年了。因我的生日在大年初一,这天我特高兴,过自己的生日了!我从小身体不好,父母讲迷信把我拴了一下,拴我的钉子是铁匠特制的很大,每年初一早上吃罢年饭我都要站在厨房炕墙角下让爸爸按着我的个头高低钉一下,把钉子往高摞一下,每年我长高一寸多一点,爸爸比着我的头挨墙钉时我感到特亲切,心里好高兴,我还可以多分两颗水果糖,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弟妹们没有这个特殊地待遇享受;直到我长到十二岁上爸爸就再不比着钉我了,把拴过我的铁钉连同几快花布搁置到房椽眼里去,后来怎么处理我就不得而知了。

年味散文诗篇九

每到年底,心中就会油然生出一种想家的味道。尽管平日里我从不把真实的自己表现出来,但我也会怀念那熟悉温情的年味。纵使异乡再灯火辉煌,也挡不住回家的脚步。我十分清楚,异乡的路,不会是我最终的归属。我想,我是个任性倔强的孩子,偶尔会透露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并不是因为我傲慢无礼,只是我的性格不喜热闹。其实偶尔的独处,并不是坏事,它能让你去思考人生,让你去看清自己。

去年年底,母亲打来电话,问我回家不,我略带不耐烦的语气说道:“不回去。”然后随便敷衍了母亲几句,就匆忙把电话挂掉。现在想来,和母亲的每次通话都是短暂的,而且都是母亲打来,我几乎从不给人打电话。这应该是个坏习惯吧!外公外婆就对打不打电话很看重,母亲每次打电话的间隔时间很长,不是有什么重要事情,母亲是决绝不会打电话的,这也许就是母亲的省钱之道吧!外婆接不到母亲的电话,偶尔就会嘟囔着埋怨几句,我听在心里,颇不以为意,心想,不就一个电话嘛,有什么要紧的。相较于舅舅,母亲的打电话次数的确有些少的可怜。舅舅有一段时间,每一天晚上都会打电话回来,每当座机铃声响起时,外婆则欣欣然的前往接电话,其喜悦的心情尽写在了脸上。当然,每次通话无非是一些家常事,末了,舅舅就会关切外公外婆的身体,并嘱托要注意穿衣保暖,生活饮食吃好点。

舅舅在年轻时,喜好打牌,在外多年,不仅没有挣到一分钱,反而还在外欠了一屁股赌债。有一次,一个债主就问外公外婆还钱,结果被外公外婆臭骂了一顿。那次外公外婆回来,两人铁青着脸,气呼呼骂了在外打工的舅舅老半天。记得有一年,舅舅回家,上街买了鞭炮及香花宝烛,买的都是价格较贵的那种。回到家,向来节俭的外婆非常生气,把舅舅买回的东西统统的扔了出去。舅舅沮丧得一言不发。

农村的过年,家家户户都很看重。虽然比不上城市的物质条件,但那浓浓的年味绝不比城市淡。特别是靠近大年的那几天,镇上的集市可谓是热闹非凡,人挤人,脚踩脚,远远望去,全是人头涌动。采集年货的家庭全集中在这几天,商贩们自是大量备货,我也会背着背篼跟在外公身后,买鱼买肉,买各种厨房调料,买糖果瓜子,买大年初一给先人拜年的黄纸蜡烛等。其实,那时我已经在读高中了,对这些早已习以为常,也没有什么期待了?唯一的惊喜是,偶尔会遇见一两个同学。

比起现在的过年,我更喜欢儿时的过年,那时想要的东西并不多,但大部分都没有得到。每年年底,外婆都会给我和哥哥买上一套新衣服,外加一双新鞋,其实所有加起来,也不超过两百元,但大年初一早上起床穿新衣新鞋的感觉,似乎已经超出了我对物质的所有欲望。我喜欢闻新衣服的味道,喜欢穿着新鞋跳来跳去。儿时,我甚至没有压岁钱,每次去走亲访友得到的压岁钱,母亲一转身就会让我和哥哥交出来,美其名是帮我们保管。我和哥哥早已习惯,虽不情愿,但难以违抗。

大年三十的晚上,母亲会提前吩咐,大年初一起床不准乱说话,在农村,对于有些话有所忌讳。因为,初一天是一年的第一天,似乎一年的好运都由今天决定了。有一次母亲听说邻居初一天下面条把筷子折断了,这几乎成了那几天她聊天的主题了。几个妇女围在一张八仙桌上,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表示替折断筷子的那位邻居表示担心。其实据我所知,似乎并没有发生什么。今年大年初一,刚去买了新衣服的我,骑着自行车返回途中,看见路边一个垃圾桶,就想顺手扔垃圾,但我又不愿停下来,可是我骑得太快了,恰好我又是个右撇子,按了前轮刹车,结果悲剧了,人仰车翻,我尴尬地爬了起来,裤子被擦破了,两条腿都有强烈痛感。其实身体上的痛我并不在乎,但那天恰好是大年初一,这给我在心里留下了阴影。我甚至不敢告诉母亲,如果把这事告诉母亲,她又得担心我了。她会担心我今年会不会不顺,担心会不会摊上什么大事之类的,反正就一些让人不开心的事。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些多愁善感,喜欢用眼泪表达情感的人。前年回家过年,在参加幺外公的孙子满周岁宴席时,因孩子的母亲没有吃药,突然就为众人坐在她床上看电视而发脾气,将铺盖扔在了地上,另一说是她看见了其他孩子在玩她买给儿子的玩具而生气。幺外公的大儿子,我一般叫他大舅舅,他是读书的好材料,从小读书都是名列前茅,也读了一个不错的大学,学的是关于飞机制造方面的专业,现在待遇也不错,所以才有了宴请邻里亲朋。大舅舅的脾气有些暴躁,妻子当着这么多人面前做出这种事,让她有些难堪,他开始大声和妻子吵起来,作势要动手教训妻子的样子。好在众人的阻拦中,才没有后话。母亲当时也加入了劝架中,事后,母亲竟然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我表示非常不理解,心里觉得母亲有些丢脸。母亲说:“他是觉得大舅舅的命不好,摊上了一个精神上有病的妻子,孩子还那么小。”就这样,一个好好的过年就这样被搅扰了。更失败的是,当晚幺外公家屋后的另一位老人仙逝了,这些不吉祥的事,都统统笼罩在众人心头。大家都明白,就是没有一个人说破。

提起幺外公家,我不得不说一下幺外公家和外公家过年互请的习俗,也就是错开过年的时间,今天你在我家过年,明天我在你家过年。外公一共有三兄弟,二外公和外公、幺外公似乎有什么隔阂,走动较少。外公外婆一般会把过年时间定在大年三十。那天,外公会天不见亮出门,走十多里山路去镇上赶集。而外婆依然是她每天的那些扫地功课,然后让我帮忙洗菜之类的事。八九点钟后,幺外婆会赶来帮忙做准备工作,比如切菜,剥蒜子等。等外公赶集回来,已是十点左右。然后就是外公抓起一只大公鸡,事先在旁放一个盛满盐水的瓷碗,紧接着外公会在用手拔掉一小撮的鸡毛,拿起锋利的菜刀快速地割下,只见鸡血不停的流到了瓷碗里,而那只大公鸡每次都会奋力的狂蹬着双脚。有些生命力强的,到了用开水烫的时候还在摆动着身子。每次看着这样的场面,我都有些不忍。记得母亲有一次让我杀一只老母鸡,我拿起菜刀,颤颤巍巍地抖动着双手,最后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割了下去。虽然我儿时喜欢弄死蚂蚁小虫之类的,但我不得不承认,我还是很善良的。

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不到半天,米饭已经做好,然后就是外婆掌厨,一个菜一个菜的炒着。外婆做的菜的'确很好吃,唯一不好的是,外婆做的菜盐味很重,以致于我后来吃别人做的菜,总觉得是别人忘了放盐。快到中午时,幺外公,大舅舅,二舅舅,母亲和父亲等,基本到齐,舅舅常年在外,很少回家过年。这时,厨房里到处都是辣眼的油烟味,众人都忍不住咳嗽了起来。而我和哥哥开始了传菜员的工作,把菜从厨房端到堂屋里。堂屋里,两张涂有浅黄色彩釉的八仙桌拼在一起,桌上已经摆满了七七八八的家常菜,甜椒肉丝,香肠切片,老鸭汤,红烧鸡肉,酸菜鱼等一系列家常菜,盛菜的餐具可能并不光鲜,都是些不锈钢盆子,一些旧的发黄的大瓷碗。看着一大桌的荤菜,其实我是没多大的胃口。接着,一大家子围在一起,首座当然是外公外婆坐,外公外婆的辈分在一群人里是最高的,至于其他座位就没有什么讲究了。这时,外公外婆就会客气地说:“都是一家人,不要讲礼”。我则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第一筷子都是夹的肉丝或者凉拌鸡鸭肉,之后忙得不亦乐乎。然后一家人东聊聊西聊聊,气氛一片祥和热闹。不到十多分钟,我就放下了碗筷,结束了战斗。那段时间几乎天天吃肉,自然不是十分喜欢。倘若换做平时,我吃饭的战斗力有些惊人。自从高二开始长身体后,我的胃口一直都很好,就算是现在,有时放开胃口能吃斯文女生一天的饭量。

吃完饭后,大家围着桌子聊会儿天后,就各自散去。临走时,外婆必说的一句话时,晚上记得早点来吃夜饭。吃完午饭又吃夜饭的习俗,在农村似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我想是由于准备的菜太多,留着自己一家人吃又吃不完,还不如再继续留吃一顿夜饭。夜饭就没那么复杂了,就是简单的热冷菜,之后又重复着吃饭的场景,但那种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气氛却是一年中少有的。我向来喜欢安静,但我也不排斥热闹,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热闹后的那种人去楼空的冷清,这样的情感落差,至今我也不能坦然接受。饭后,外婆又会去厨房忙活一阵子,做一锅醪糟鸡蛋汤,每人一碗。在我的印象中,醪糟鸡蛋汤几乎成了外婆家每次请客后的一道名菜。

农村大年三十晚上,放烟花的人家不是很多,毕竟生在农村的人大多比较节俭。当然,那些返乡回家的年轻人,包里或多或少都有些钱,见过外面的花花世界,自然不会心痛烟花那点钱了。农村的烟花在我看来,有一种违和感,宁静的夜空,不应该是所有思乡者仰望的地方吗?吃完饭,我会选择坐在坝子外的阶梯上,静静的看着远方,听听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而外公外婆母亲和父亲则会挤在小屋里看春晚,或者是播放外公最喜欢的云南山歌碟片。我是有些不喜欢云南山歌的,因为家里就一台电视,每次外公看云南山歌,我都不得不陪在旁边看。云南山歌不过是些《花心婆娘爱帅哥》之流的内容,几个简单的人物,几乎全场都在唱,我甚至能哼出“哎呦我的妈啊”这样的腔调。同一小队有一个云南山歌迷,边干农活边唱云南山歌,那时外公表现的还有点羡慕的样子。现在想想,那时的我的确太过孩子气。

去年年底过年时,我没有回家,一是外婆不在老家了,二是老家已经没有了那种我想要的年味了。儿时的小伙伴都各自长大成人,有些觉得路程太远,或者是因车票不好买的原因,都没有回家,回家的那些人,碰见时又觉得彼此之间间隔的岁月太多,一种陌生感拉长了距离,剩下的就是几句简单的问候之类的客套话。记得儿时,都会玩玩小鞭炮,拿着兜里少的可怜的压岁钱,买一盒,然后是非常珍惜的玩上大半天。记得有一年,我突发奇想,想在坝子边的牛粪堆里玩玩鞭炮,就是把鞭炮插进牛粪里,然后点燃就跑。可是当时我手里的小鞭炮是那种引线燃烧的非常快的那种,刚点燃,我还没来得及转头,鞭炮就爆炸了,一脸的牛粪,新衣服也沾了不少,至今想着也觉得挺好笑的。

过年时不回家,给我感觉也不是很坏。平日里车来车往的街道死一般安静,平日里开门做生意的店铺紧闭大门,夜晚的烟花爆竹声接连不断,这些都让我心里倍感孤独。去年大三十晚上自己晚归后,买不到什么像样的吃的,我只能吃泡面,心里的确有些酸楚。我可能是那种不喜欢在吃穿上面讲究的人,我非常随意,我也非常容易满足,所以造就了我今天的尴尬人生处境。

大年初二,我的心情似乎还算不错。在上班的地方,我遇见了一位陌生的保安,我和他互相打了一个招呼,然后他就问我为什么过年不回家,我说老家的年味没有了那种记忆中的感觉了,他表示了赞同。我想,对于很多长大后的人来说,都会有一种年味被时间冲淡的错觉。年味也许并没有冲淡,改变的只是记忆中的我们,我们有了各自的经历,有了各自的生活,有了各自的欲望,因而,儿时那种简单玩玻璃球、放鞭炮的乐趣便不复存在了。

我想,就算我们再重新经历一次儿时的过年,可能我们也找不回那些浓浓的年味了。也许,那些围在一张桌子上吃瓜子、玩牌的画面不会再清晰了。所以,前年大年初一,我才一个人走进松树林,躺在地上,聆听山风呼呼,任松涛随岁月翻滚。

年味散文诗篇十

雪落无声花满窗,庭外老树披银装。梨花舞动花枝俏,一剪寒梅傲风霜。

今年的第六场雪又踏着它轻盈的脚步款款而至,袅娜飞舞的雪花在萧萧的风中尽情的洒落。没有雪的冬天对于东北人来说就好像一道美味佳肴缺少一味重要的调料,没有雪的春节年味就沒那么醇厚。

春节将至,这一场场纯净的雪好似为今年的春节备上一份厚重的大礼。看那团团的雪花热吻着沉睡的枝头,它们好像彼此诉说着春天的故事。东北的春节净的纯粹,片片飞舞的雪花好似一只只玉蝴蝶喧染着裸露的大地。没有冻僵的的牛铃摇响了一曲醉人的天籁。

东北的春节就是人与雪共舞,与天地共欢。现在的东北人还始终延续着祖辈留下的风俗习惯,虽说现在每家每户都用上冰箱,但过年的年货还是愿意储存室外的雪堆里,不但储存的空间大,而且让人享受的是丰收的喜悦,泥土的芳香。这就是上天赐给东北人得天独厚的礼物,进了腊月每家每户陆陆续续开始杀起了年猪。不论是谁家杀了年猪都要请上几桌,乡亲们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聚在一起天南地北,海阔神聊,好似聚义厅的梁山好汉。绝对是一道醉人的风景。

过了阴历二十三每家的餐桌不可缺少的两样美味是非东北人很难品尝到的,那就是松软甜糯的粘豆包,猪肉,血肠,炖酸菜。当缕缕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一家老少围坐在暖暖的炕头上,温一壶老酒,尽情的畅饮,品味着丰收的喜悦。

大年三十和初一的上午才把东北的春节推向了高潮,写满吉祥的春联好似雨后的虹把冬点缀,高挂的大红灯笼在雪的衬托下好似报春的梅花。老人的笑容写满了福寿,大姑娘的红祆好似冬天的火焰,小伙子的热装仿佛能溶化村东的河塘。小孩子的新衣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路,好似飞舞的蝴蝶。阵阵的爆竹在空中回响,好像报春的号角。

年夜饭之前还要在院子当中点燃一些木材,燃烧的越旺说明一年财富越丰厚,之后就是燃放爆竹把财神接进屋里,家人互相说着吉祥的话。东北的春节冷中带着火辣辣的热情,东北的春节传统祥和,东北的春节是雪中的梅花。

年味散文诗篇十一

几天来,街上都很拥挤。文明路、富强路、西安路的堵,随时随处可见。年节越来越近,街道越来越堵。好在近几年来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人流容量成倍增长。不然的话,更堵得不可开交。趁着年节到来,管理上特许之际,香蜡纸竹摊、水果摊、玩具摊、小吃摊、金鱼乌龟鸟雀摊、联对福字灯笼摊、打汽球、砸奖品之类的娱乐摊等等,雨后春笋般冒满了人流量比较大的街道两旁的人行道。农贸市场的拥挤更盛!腊肉、血豆腐、香肠,小米粑、高粱粑、糯社粑,鸡、鱼、鸭、鹅,戏萝卜、白萝卜、胭脂萝卜,白菜苔、青菜苔、豌豆颠, 如山似海,目不暇接。在利益的驱动下,“有钱不买过年货”的传统思想被打破;“叫化子也有三天年”的说法也被淡化;农村“空手出门,抱柴归家”的古训也被退出现实。如年的春节,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买到。只要有钱赚,也顾不上家人团聚的大有人在。这使得农村传统的年节气氛也因此而被冲淡。这让我想到十年前,父亲身体还没大碍,每年一家人回老家过年的那种天伦的亲和,那种忙碌的温馨,那种团聚的热乐。

那些年,年近时,家家户户都要做粑粑。糍粑、高粱粑、苞谷粑、米面蒸熟来做的糕粑。做好了,挂心成圆个或椭圆形的大个,阴干后用水泡在大缸里,以免变质。且并每年都杀年猪。在准备杀年猪的前两天,父亲总会想方设法带信给我。然后我们准备些年货背回家后,在我的参与下,杀了猪,请几桌杀猪饭。这时候,隔壁邻居的姹紫嫣红子、婶子会主动前来帮忙做饭做菜,腌腊肉之类。在饭桌上,除了煮肥片醮糊辣椒水外,有干辣椒切成短筒炒瘦肉、爆炒猪肝、萝卜炖排肉、白菜煮猪血,再加上炸洋芋片、炸花生、素醮青菜。菜做好摆上桌后,父亲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糯米酒,提给每桌的客人,并能喝的喝,想喝的`随意,想吃哪样随便,不要客气,吃了不够再添。大家圆在一桌。由于都是关系比较关近的,大家边吃边聊,说说笑笑的,菜肴不多,数量丰盛,浓浓的乡情人意,融融的谈笑风声,酒足饭饱之后也意欲未尽。

第二天回县城时,猪脚、猪腰子、猪肉、每一样粑粑都要收装起送我们。父亲母亲总怕少收了。还要挖大白萝卜、白菜之类给带上。并且还要为我们做腊肉、香肠、血豆腐、豆腐干。当然,为了减损父母的麻烦,那些年,我们都要在杀猪的头一天赶回去做好豆腐,以便第二天和兄弟、父母一起筑香肠、做血豆腐。母亲说,现在好多做生意的,特别是卖吃的人,为了好看,多放点时间,多赚点钱,好多东西都做了手脚,不放心吃。

等春节到了后回家看望父母,妻子会给老人一些过年的钱。老人又会给孩子发压岁钱。孩子年少时,父亲还会给他架秋圈,安排熟悉的同龄伙伴和他一起玩。并且在贡菩萨后放鞭炮前,父亲还会扯下一些炮竹,留给孩子放着玩。

年味散文诗篇十二

又是一个新年,奶奶和前年同样,炸父亲买来的几斤金鲳鱼以庆祝新年。

若隐若现地,奶奶亲手种植的那片菜地浮现在寒风之中。我疾疾地穿过羊肠小道,猛然看见奶奶正艰难地伐柴。“啊,奶奶,别只顾忙活了,回灶房去吧!”奶奶的头上好像多添了几丝银发,弯几下腰便会急促地喘一次气。“这天气冷,跑我这干什么。”奶奶边嘀咕着,边用衣袖擦擦汗,“孙儿,去吃些鱼。”

我和奶奶共同走进那朴素的小灶房。昏黄的灯下,爷爷正扶着拐杖坐在椅子上认真地读报。“来了呀,孙子过年十一岁了,新年快乐!”爷爷见我进来就笑呵呵地说着。火炉旁刚烤熟几条鱼,锅边堆满亮透透香脆脆的鱼肉片和面粉。奶奶两三步跨去,夹几束柴烧紧火。我边坐下边说:“近来风很大,奶奶您上年纪的人别劳累。”奶奶帮我拉好围巾:“还不快吃些鱼,这种天会感冒,千万小心……”奶奶塞给我鱼吃。

这时房门“呀”的被打开,“香味真浓,”母亲走过来,“爸妈也吃吃。”奶奶额头上的皱纹渐渐舒展,手脚麻利地烧旺火继续烤鱼。于是爷爷放下报纸,也一同我们分享这香郁的喜悦。就在奶奶递给我鱼的那一刻,我看见了奶奶苍老的手——一座座绮丽而壮观的山川,布满许多纵横交叉的河流,还有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天坑和盆地、平原。岁月是个雕刻家!

鱼烤熟了,锅中的油沫慢慢地消失。堆堆的黄金正等待利用着,“有鱼新捞了,怪不得闻着香。”父亲踏进来,开门见山地说。然后我们都大口横扫鱼阵,但奶奶只是普通的工人。

正是:

小灶灯明柴火旺,

厨机时将熟冷问。

不知仙肴何多暖,

油香灰热用情温。

年是短暂的,宴是会散的,鱼是易冷的,只有那丝情,仍在我心中烧着……

年味散文诗篇十三

秋天给人的感觉,总是沉甸甸压弯枝头的果实,总是漫山遍野的金灿灿麦田,总是稻田里忙活收割的农民伯伯。可我对这样的生活太过熟悉,熟悉中又带有一些陌生。如果你问我各种农作物收割种植的节气,我支支吾吾半天也未必说的完全。我虽自小农大,但似乎从出生那天开始,我就不关心粮食,我就不关心蔬菜。对于我这样的农村人,我深感惭愧。

记得以前的秋天,也就是下半年开学的那段时间,是最忙的,各家各户都在忙着收割,希望趁着天气好,光照足,把粮食晒干储藏。如果收割不及时,秋天的雨水较多,温度明显下降,粮食发霉生芽也是常事。

收割稻谷的日子算是最苦的,因是梯田,只能每一块稻田收割。收割稻谷在当地俗称“打谷子”,收割的方式也是不断变化,最初的是用双手握住一大把,直接拍打拌桶(一种四四方方的木制工具)。后来是用脚踩的打谷机,当我第一次踩打谷机时,那叫一个兴奋,感觉全身有用不完的力气。到现在,都普遍用电动的打谷机了。

打谷子时一般早上天不见亮就起床,拿着锯齿镰刀,戴上草帽,然后就是下田割水稻,注意割的时候应倾斜着割,这样更省力,更顺手。之后是一把把整齐交叉放好,每把水稻大小以成人的双手能握住为宜。剩下的就是把水稻的稻穗放在疯狂旋转的机器上,完成稻谷与稻草的分离。最后则是挑运了,一般是外公挑,外公年轻时一次挑两百斤没有问题。而力气小的,自然是用背篼背了。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那就是如果是干田还好,要是水田,不仅收割麻烦,而且被沾了水的稻谷也更沉。

打谷子时最让我喜欢是,那段时间的伙食会有改善,比如外公会走上好几里山路,去买上几斤猪肉回来。当然,其它的干货都是逢场赶集时就提前买回来了。打谷子分配时基本上全家出动,各有分工,但到了十来点,外婆就会回去做饭。其实有些人是中午找个阴凉地歇息会儿,吃点干粮,就继续干活。那几天真的很累,有时候外公外婆累的都没胃口吃东西了。

再来说说掰玉米吧!掰玉米在我们那儿叫“扳苞谷”。扳苞谷和打谷子其实都不好受,顶着大太阳,叶子擦在脸上手臂上火辣辣的痛。扳苞谷比打谷子要简单的多,首先背着小背篼,一人掰身边的左右两排,快速熟练的撕下玉米棒外的苞叶,然后反手放进背篼即可。等背篼渐感沉重时,就把背篼里的玉米棒倒进箩兜即可。

扳包谷除了搬运回去是麻烦外,还有搓苞谷,搓苞谷简单来说就是把玉米粒从苞谷芯(搓掉玉米粒后剩下的那部分)上搓下来。以前的老方法有两种,前提都是用一根细长的工具,在苞谷上竖着搓掉一排玉米粒,这样做是为了方便接下来的搓玉米粒。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一个苞谷芯与另一个开了口子的苞谷摩擦,另一种则是用一只鞋底纹路明显的鞋,大多是用解放军所穿的老式军鞋,套在长凳的一只脚上,然后就是用苞谷在鞋底上摩擦。其实第二种更省力,对手的损伤较小。现在科技发达了,厂家生产了专门的剥玉米粒的机器,相对老式的方法,要轻松很多,也节省时间,但这种机器不能把玉米粒完全剥掉,后期还得通过手工来完成。

接下来就是日晒了,晒主要看天气,这得看老天爷高不高兴。天气好,几天就晒干了。天气不好,只能平铺着,自然干了。那时每天晒玉米粒也是一大乐趣,每天早上先把坝子扫干净,然后就是用撮箕(一种用薄竹条编制而成的铲形工具,也叫做簸箕)把成堆的玉米粒分散的倒在坝子的各个角落。接下来就是用木制的推耙(有点像猪八戒手中的兵器)把玉米粒均匀散开即可。特别是中午时分,那酷热难耐的照在身上,就像被火烤似的。但为了玉米粒受热均匀,不得不用推耙翻晒玉米粒。其实有段时间,我还是挺喜欢用推耙在坝子里跑来跑去,感觉蛮好玩的。太阳落坡后,又得用撮箕慢慢搬回屋里。这样反复几天,玉米粒的水分基本晒干。

玉米粒储藏前所做的工作和稻谷一样,得用上风车除去混在其中的杂物。小的时候,每次看见外公外婆转动风车时,特别羡慕。到了我转风车时,我才知道用手转动风车也是个力气活,而且手心很容易起泡。

傍晚时分,外婆家养的鸡都纷纷回来,它们在坝子的缝隙处啄食被卡住的玉米粒。我则是一个人坐在石阶上,安静的望着远方,安静的看看脚下忙碌的.蚂蚁,安静的看着屋前的三棵樱桃树。外公外婆则是在厨房生火做饭,外公负责往灶里添柴,外婆则是掌厨,不时聊着农活或者是八卦村里其它人的事。外婆的嗓门儿很大,听她说话感觉就像在吵架。

夜风凉爽,被拴养了好几年的狗偶尔叫上两声。我实际上不怎么喜欢它,由于它长期拴养,身上散发一股臭味。之所以常年拴养,是由于它太过凶恶,见着陌生人直接扑上去就咬。不过,它对我非常客气,每次都是使劲摇尾巴讨好我。它实际上活了十来年吧!具体时间我记不清楚了,我只记得它被大舅舅(幺外公的大儿子)抱来时,胖嘟嘟的一条小狗。当时它有些怯生,嘴里呜呜的叫着,看起来很不高兴。

记得有一次狗挣脱了绳子,直接冲向路过的邻居,吓得邻居直接躲进竹林丛,才侥幸躲过一劫。还有一次,我赶着一群鸭子回笼,由于鸭子迟迟不愿回笼,我就用竹竿拍打,鸭子估计是受惊了,直接跑向那条狗。狗直接一口咬死了一只鸭子,吓得我当时都没敢去救下那只鸭子。

晚上外公回来后,那天被外公用扁担打了两扁担,从狗那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中,我能听出外公的愤怒。自那以后,那条狗就安分了不少。直到我念高二时,周末回到外婆家,我只看见一根拴狗的绳子悬挂着。我问外婆,外婆说狗死了。我的心有些失落。其实狗死的前几个星期,它看起来就有些老态龙钟,一条后退抬起,走路用另外三条腿。即便如此,它看见我依然友好的摇着尾巴。

外婆是个善良的人,曾有几次狗贩子都要用十几元的价格买走那条狗,外婆都没同意,外婆说:做人不能灭了良心。那个狗贩子其实我见过,瘦高瘦高的,专门从事猫狗的贩卖,直到后来猫狗不值钱了,这个行业也就没落了。

言归正传,外婆家的夜晚其实很简单,农村人一般休息得很早。吃完夜饭后,洗涮好碗筷后,外公外婆会看会儿云南山歌。外公不会使用dvd播放,每次都由代为播放。这些碟片都是镇上市集的地摊上买来的盗版光碟,几元一张。每次我都是安静陪着看,其实我心里是一万个不喜欢的。光碟都是将些低俗的故事,外公外婆则看得很起劲,外公不时笑眯眯的给身旁的外婆讲解故事情节。其实有些故事我都能背出来了。等外公外婆看完云南山歌的光碟去休息后,我就关上门,一个人看租来的电影,如鬼片电影,神话故事电视剧等。我经常会看到凌晨一点左右。

那时我之所以那么爱看电视光碟,我想是因为以前家里穷买不起电视的缘故吧!我记得外婆家里的第一个黑白电视,是哥哥从一个家电维修店里买来的二手电视机。虽然收到的电视台只有几个,映像也不清晰,但它在我们眼里却是宝贝。之后又省吃俭用买了一个老式dvd,哥哥买这些的钱应该都是从生活费里节省出来的吧!

哥哥中专毕业后,就随父母到成都去了。那台黑白电视自然就被我接收了,一个人其实蛮好的,没有人争抢。儿时和哥哥打架也是难免的,虽然比哥哥小两岁,但每次打架我都不怎么吃亏。不过每次打架基本上都是他脾气怪异引发的。每次打完架,还得被父母教训一顿。直到年纪大了,就没有再打过架了。这似乎和父母的吵架打架有些相似,父母年轻时总是吵架打架,年纪大点后,打架基本没有,但吵架还是会发生。每次父母打完架,都是老套的闹离婚,之后又是看着孩子的份上,最后都没有离。这也许就是那个年代离婚少的原因吧!到如今,人都太浮躁,做决定草率,意气用事,毫无责任感可言。

比起父母的那个年代,我觉得外公外婆那个年代更好,至少那个年代的人善良纯朴,不会那么物质化。外婆从十六岁嫁给外公,起初分家时,老外婆偏爱小儿子,所以外公外婆分到的东西都不好,而且也不多。在我的印象里,外婆会时常把这事挂在嘴上,数落外公一番。外公则埋着头,保持沉默。

后来在外公外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勤劳下,才逐渐丰衣足食起来。虽然不是富裕人家,但不愁粮食了。听外公讲起,外公年轻时出去押过火车,就是坐在装满货物的火车车厢上,保护货物不被爬火车的人偷去。后来押火车不挣钱时,就回家踏实务农了。外公之后买了一头水牛,学会了的耕田,每到栽水稻秧苗前,外公都能接到同村人的活,耕田按大小算。算法很简单,能收获一担(两大箩筐为一担)稻谷的面积为一挑,耕田一挑多少钱这样算。

养水牛就得喂草,草都是去山上割的。记得小的时候去割牛草,跑到一块长满杂草的田里去割,那块田里的杂草长得很好,基本上把水稻秧苗都掩盖了。那时我拿出镰刀,那叫割得一个欢畅,后来田地的主人问起我时,我才知道那是一块栽有水稻秧苗的田。当时我傻楞在那儿,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来。现在想想,也觉得好笑。

写到这里,已是凌晨五点了。头昏脑涨的。以后有时间,再继续旧事重提。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