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优秀8篇)

2023年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09 13:23:25
2023年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优秀8篇)
时间:2024-07-09 13:23:25     小编:碧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篇一

四川地震,人间臻悲,天地动容。但灾害压不垮中国人民的脊梁,在这场重大灾难面前,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一直上演,令人泪流满面。

5月12日,地震当天下午。温家宝乘专机抵达成都,任抗震救灾总指挥,指挥抢险救灾工作。随后,先后到达都江堰、德阳、绵阳、北川、汶川、广元。查看各灾区灾情,慰问受灾群众。五天内,温几乎走到了四川所有的重灾区,连续工作了几十个小时,年近古稀的他为了人民的安危,不仅没有休息,而且毅然坚持在救灾的第一线,他原本瘦弱的身躯在人民眼中显得无比高大!

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他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师德,什么爱,什么是荣耀!

彭州市白鹿九年制学校中学教学楼严重开裂,小学教学楼地基也整体被抬高了近3米,教师宿舍楼全部坍塌,副校长杨文友的妻子被埋在宿舍楼中。在这生死关头,杨文友组织教师全力抢救疏散学生,重灾区白鹿的800多名中小学生和幼儿无一伤亡。随后,杨文友才找来救援人员挖掘抢救妻子,其妻被救出来时已奄奄一息,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四川江油县公安局女民警蒋小娟在地震灾民庇护所为一名地震灾区孤儿喂奶。蒋小娟义务为一些急需哺乳的地震灾区孤儿喂奶,却“狠心”把自己才6个月大、同样需要母乳喂养的孩子交给父母照料。

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医疗卫生人员,也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全力抢救受伤人员。人民子弟兵们紧急侦察,精锐出动,寻找生命,尽全力抢救受灾群众。他们不怕危险,不畏疲劳,放弃自己休息的时间,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有的医务人员自己的家人还在废墟之中,没有音讯,仍然在奋不顾身地抢救其他受伤者。

还有许许多多像这样为了救别人,放弃了自己的家人或者牺牲了自己的事迹。在此,让我们默默哀悼那些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了生命的人们。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区人民的安危时刻牵动中国亿万人民的心。社会各界纷纷组织募捐,志愿加入救灾行列。国际友人也伸出援助之手。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汶川,此刻,我们都把自己当成汶川人,我们的心灵与情怀与汶川同在。

房屋塌了,可以重盖;道路断了,可以重修。只要有人在,人的精神在,就有希望。我坚信,只要我们能一心,必将战胜一切的一切!

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篇二

黄坝驿乡九年制学校初一年级数学老师王敏,额头上缝了9针的伤口依然明显,时不时还感觉到阵阵刺痛,掏出随身携带的小镜子,仔细观察着伤痕的变化,26岁的王敏有点担心,会不会留下永远的疤痕?不过,王敏并不因此而后悔。她说,保护学生永远是老师的天职。

5月12日14时28分,学校宿办楼楼梯和阳台开始出现稍微震颤,同时夹杂着低沉的轰鸣声,就像重型机器驶过身边一样。不一会儿,地面由上下震颤变成左右摇摆,幅度越来越大,宿办楼的墙皮嗖嗖下落,门窗啪啪作响,远方巨石从山上滚落的轰隆声不绝于耳。“不好,地震了,赶紧到操场上去。”正在宿办楼二层阳台上的王敏一边大声呼喊,一边跌跌撞撞地朝教学楼方向狂奔。

教学楼上的情形此时已经非常紧急,雨点般倾泻而下的瓦片,将二楼到一楼仅有的一段露天楼梯封锁,20多名一年级学生被堵在二楼楼梯口慌作一团,吓得哇哇直哭,大喊着:“老师,老师!”

冒着被砸伤的危险,王敏用胳膊护住脑袋,飞身冲向楼梯,来到孩子们面前。“别怕,赶紧跟着老师,顺墙角下楼。”她大声对孩子们喊道。惊恐的学生们按照王敏的指挥,在她的保护下,沿着墙角,迅速朝楼下跑去。

把这些孩子带到安全地带后,王敏刚想喘口气,回头一看,楼梯口上还有两个女生,她们看上去已经被吓呆了,浑身发抖,拼命哭喊。在他们身边,从屋顶倾落的砖瓦越来越密集。来不及细想,王敏再次冲进教学楼,飞跑到孩子身边,一手抱住一个,转身就往下跑,为了避免落下的砖瓦砸着孩子,王敏尽力将头和身躯向前倾斜,用自己的背和头为他们撑起了一片相对安全的空间。好不轻易跑到一楼楼梯口,眼看就要脱离险境了,就在这时,一大堆瓦片哗啦啦落下,重重地砸在了王敏的头上和背上,热乎乎的鲜血一下从她头上喷涌而出。王敏眼前一黑,晕倒在地,但就在倒地的瞬间,她把孩子紧紧地护在怀里。事后,王敏才知道,被她救下的两个孩子一个叫王小小,一个叫解怡新,都只有6岁,因为自己的保护,她们都只受了一点点皮外伤。

王敏说,自己原本是一个瘦弱胆小的人,平时连一桶水也提不动,晚上上厕所也要丈夫陪。但是那一刻,不知哪来的勇气和力量,她没有丝毫畏惧和胆怯,毅然决然地冲进了岌岌可危的教学楼,最后竟一手抱着一个孩子跑了出来。“也许,这就是师爱的力量吧,师爱让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在一瞬间变得无比强大!”她说,她的同事们当时也都无一例外地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临危不乱,组织学生有序疏散,直到学生们全部脱险,自己才最后撤离。

“我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我希望学校能早日重建,我也能早点重返讲台,和学生们在一起。”

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篇三

刘海,男,藏族,现年13岁,阿坝州小金县日隆镇中心校六年级学生,在该班中任班长,是学校护校队成员,在平时的学习中,勤奋刻苦、努力上进,成绩优秀,能歌善舞。

在5.12那场特大灾难到来那天,他在班上第一个反应过来,高吼一声“快跑,地震来了”,他协同教师带领本班学生从六楼跑到操场上,此时教学楼已严重倾斜,水泥砖头随时往下掉,然而他不顾个人危险,返回教学楼积极主动配合学校老师疏散被困在学校教学楼的其它班学生,带领学生顺着安全通道来到学校的大操场上,又马上清点了一下六年级的学生,看他班上的学生都来齐没有。

到了下午,学校让家长把孩子接回家,当时由于被地震破坏的山路还未抢修通畅,通讯也未恢复,很多家长都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当刘海的哥哥来学校接他时,他要求哥哥把同村的七八个没有家长来接的学弟、学妹也一块接走。当他哥觉得这样承担的责任太大而面有难色的时候,他说:“这样把他们放学校,他们着急,他们的爸妈更着急。让他们跟我们一块走吧!”最终,当这些同学回到家,和家长见面的那一刻,他也安心了很多。

回到家他也坐不住,帮大家搭帐篷,几天后,来电了,当他从电视上看到特重灾区那触目惊心的画面,看到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在第一线,看到无私的志愿者在第一线,看到那些他的同龄人的坚强和乐观的时候,这个性格倔强的男生流下了眼泪。

通过刘海同学的种种事迹,经学校校务会研究决定评该同学为“日隆镇小学抗震救灾小英雄”。

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篇四

事迹材料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事迹材料所要体现的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特定的时代特征都要通过叙事予以展现。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抗震救灾英雄事迹,方便大家学习。

这次地震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遇难,许许多多的人为他们而献身,又又许许多多的人伸出援救之手。

95岁的老人-----冯三秀他虽然已在家乡捐了2万元,但是后来他又捐出了10万。这年过九旬的老人拥有这样大的“爱”,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更让人感动的是:

一位43岁的男教师,“李国林”,他为就自己的学生,却牺牲了自己的儿子!当他听到儿子呼喊着:‘救我’,难道会忍心失去他吗?”“不,因为他明白---如果其他家长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的伤心。当他把三十多名学生成功解救后。谁?谁知道,那年轻的生命已经悄悄离去。这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更是一位伟大而让人敬佩的教师!

当然,在这次地震中,不仅仅只有这几个感人故事。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事,都会让人感动的泪流满面。我相信听到、看到这些故事的人,都已经把他们当作真正的英雄了,因为他们付出太多太多了。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四川地震,人间臻悲,天地动容。但灾害压不垮中国人民的脊梁,在这场重大灾难面前,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一直上演,令人泪流满面。

5月12日,地震当天下午。温家宝乘专机抵达成都,任抗震救灾总指挥,指挥抢险救灾工作。随后,先后到达都江堰、德阳、绵阳、北川、汶川、广元。查看各灾区灾情,慰问受灾群众。五天内,温几乎走到了四川所有的重灾区,连续工作了几十个小时,年近古稀的他为了人民的安危,不仅没有休息,而且毅然坚持在救灾的第一线,他原本瘦弱的身躯在人民眼中显得无比高大!

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他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师德,什么爱,什么是荣耀!

彭州市白鹿九年制学校中学教学楼严重开裂,小学教学楼地基也整体被抬高了近3米,教师宿舍楼全部坍塌,副校长杨文友的妻子被埋在宿舍楼中。在这生死关头,杨文友组织教师全力抢救疏散学生,重灾区白鹿的800多名中小学生和幼儿无一伤亡。随后,杨文友才找来救援人员挖掘抢救妻子,其妻被救出来时已奄奄一息,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四川江油县公安局女民警蒋小娟在地震灾民庇护所为一名地震灾区孤儿喂奶。蒋小娟义务为一些急需哺乳的地震灾区孤儿喂奶,却“狠心”把自己才6个月大、同样需要母乳喂养的孩子交给父母照料。

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医疗卫生人员,也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全力抢救受伤人员。人民子弟兵们紧急侦察,精锐出动,寻找生命,尽全力抢救受灾群众。他们不怕危险,不畏疲劳,放弃自己休息的时间,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有的医务人员自己的家人还在废墟之中,没有音讯,仍然在奋不顾身地抢救其他受伤者。

还有许许多多像这样为了救别人,放弃了自己的家人或者牺牲了自己的事迹。在此,让我们默默哀悼那些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了生命的人们。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区人民的安危时刻牵动中国亿万人民的心。社会各界纷纷组织募捐,志愿加入救灾行列。国际友人也伸出援助之手。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汶川,此刻,我们都把自己当成汶川人,我们的心灵与情怀与汶川同在。

房屋塌了,可以重盖;道路断了,可以重修。只要有人在,人的精神在,就有希望。我坚信,只要我们能一心,必将战胜一切的一切!

黄坝驿乡九年制学校初一年级数学老师王敏,额头上缝了9针的伤口依然明显,时不时还感觉到阵阵刺痛,掏出随身携带的小镜子,仔细观察着伤痕的变化,26岁的王敏有点担心,会不会留下永远的疤痕?不过,王敏并不因此而后悔。她说,保护学生永远是老师的天职。

5月12日14时28分,学校宿办楼楼梯和阳台开始出现稍微震颤,同时夹杂着低沉的轰鸣声,就像重型机器驶过身边一样。不一会儿,地面由上下震颤变成左右摇摆,幅度越来越大,宿办楼的墙皮嗖嗖下落,门窗啪啪作响,远方巨石从山上滚落的轰隆声不绝于耳。“不好,地震了,赶紧到操场上去。”正在宿办楼二层阳台上的王敏一边大声呼喊,一边跌跌撞撞地朝教学楼方向狂奔。

教学楼上的情形此时已经非常紧急,雨点般倾泻而下的瓦片,将二楼到一楼仅有的一段露天楼梯封锁,20多名一年级学生被堵在二楼楼梯口慌作一团,吓得哇哇直哭,大喊着:“老师,老师!”

冒着被砸伤的危险,王敏用胳膊护住脑袋,飞身冲向楼梯,来到孩子们面前。“别怕,赶紧跟着老师,顺墙角下楼。”她大声对孩子们喊道。惊恐的学生们按照王敏的指挥,在她的保护下,沿着墙角,迅速朝楼下跑去。

把这些孩子带到安全地带后,王敏刚想喘口气,回头一看,楼梯口上还有两个女生,她们看上去已经被吓呆了,浑身发抖,拼命哭喊。在他们身边,从屋顶倾落的砖瓦越来越密集。来不及细想,王敏再次冲进教学楼,飞跑到孩子身边,一手抱住一个,转身就往下跑,为了避免落下的砖瓦砸着孩子,王敏尽力将头和身躯向前倾斜,用自己的背和头为他们撑起了一片相对安全的空间。好不轻易跑到一楼楼梯口,眼看就要脱离险境了,就在这时,一大堆瓦片哗啦啦落下,重重地砸在了王敏的头上和背上,热乎乎的鲜血一下从她头上喷涌而出。王敏眼前一黑,晕倒在地,但就在倒地的瞬间,她把孩子紧紧地护在怀里。事后,王敏才知道,被她救下的两个孩子一个叫王小小,一个叫解怡新,都只有6岁,因为自己的保护,她们都只受了一点点皮外伤。

王敏说,自己原本是一个瘦弱胆小的人,平时连一桶水也提不动,晚上上厕所也要丈夫陪。但是那一刻,不知哪来的勇气和力量,她没有丝毫畏惧和胆怯,毅然决然地冲进了岌岌可危的教学楼,最后竟一手抱着一个孩子跑了出来。“也许,这就是师爱的力量吧,师爱让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在一瞬间变得无比强大!”她说,她的同事们当时也都无一例外地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临危不乱,组织学生有序疏散,直到学生们全部脱险,自己才最后撤离。

“我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我希望学校能早日重建,我也能早点重返讲台,和学生们在一起。”

当年23岁的卢金川是石家庄郊区水电管理站的打井工人。1976年8月中旬,管理站接到通知,要求所有打井分队完成手上的工作之后,不要再接新活,全部回到水电管理站检修机器。之后卢金川才知道,唐山周边县里的农田水井已全被流沙淤满,郊区水电管理站打井队的工人们将组成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赶往唐山。因为唐山当地电力还未完全恢复,水电管理站让厂家专门加工了几台大马力柴油机,供打井使用。

8月20日前后,卢金川和石家庄郊区水电管理站的100余名工友带上7台钻机出发了。到达天津芦台时,卢金川才开始看到地震带来的破坏景象,但这种破坏也仅限于墙壁倒塌、路面裂缝。等到达天津市区,这些刚刚20岁出头的小伙子们彻底呆住了。虽然先前有心理准备,但谁都没有想到情况会这么严重:没有一座完好的楼房,断壁残垣,惨不忍睹。

绕过唐山到达滦南县,卢金川和工友们的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由于农村都是平房,受灾程度远比市区轻。来不及休整,几位工人提出先去地里的水井查看一下,看是否可以维修。很快他们回来了,检查结果是水井全部被流沙填满,只能重新打井。

住宿还没安排好,作为7分队的机长,卢金川带头叫工人们开工。之前在石家庄打井时,井深基本上四五十米,但滦南县却要打一百米左右深。打井队实行三班倒,尽快加速施工进程。

一个星期后,卢金川的7分队打出了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的第一口井。

王仁雪,女,藏族,现年12岁,阿坝州小金县日隆镇中心校五年级学生,在该班中任文娱委员,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在平时的学习中,勤奋、刻苦、努力,成绩优秀,能歌善舞。

在5.12那场特大灾难到来后,各学校被迫停课,孩子们也没法继续上学,就在这时,王仁雪同他的邻居大哥哥杨云川把周围邻居22个孩子组织起来,在临时搭建的帐蓬里开始了自我学习之路,没有书桌板凳当;没有凳子坐地上,尽管这样,他们还合理的安排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各科的学习。而且还在大哥哥杨云川(中学生)的帮助下,学了一些英语单词及几句简单的问候语,临近“六.一”节时,他们还自编了一些文娱节目,“六.一”节那天,县委书记李洪勇一行到日隆镇看望孩子们,经过此“帐篷学校”听到里面孩子们的歌声、鼓掌声、欢笑声便走了进去看孩子们表演,其节目有:歌曲《美丽的家乡》,《献给妈妈的歌》……,舞蹈《让我们荡起双桨》、《小毛驴》……,小品《杀鸡宰鹅》等节目,表演长达一个多小时,过了一个特殊快乐的“六.一”节。

地震后能看到孩子们这种积极向上,不等不靠,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李书记非常感动,当场给他们发放了慰问品,学习用品,这所“帐篷学校”创办人杨云川由国家教育部授予救灾优秀学生称号,王仁雪被评为日隆小学抗震小英雄称号。

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篇五

当年23岁的卢金川是石家庄郊区水电管理站的打井工人。1976年8月中旬,管理站接到通知,要求所有打井分队完成手上的工作之后,不要再接新活,全部回到水电管理站检修机器。之后卢金川才知道,唐山周边县里的农田水井已全被流沙淤满,郊区水电管理站打井队的工人们将组成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赶往唐山。因为唐山当地电力还未完全恢复,水电管理站让厂家专门加工了几台大马力柴油机,供打井使用。

8月20日前后,卢金川和石家庄郊区水电管理站的100余名工友带上7台钻机出发了。到达天津芦台时,卢金川才开始看到地震带来的破坏景象,但这种破坏也仅限于墙壁倒塌、路面裂缝。等到达天津市区,这些刚刚20岁出头的小伙子们彻底呆住了。虽然先前有心理准备,但谁都没有想到情况会这么严重:没有一座完好的楼房,断壁残垣,惨不忍睹。

绕过唐山到达滦南县,卢金川和工友们的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由于农村都是平房,受灾程度远比市区轻。来不及休整,几位工人提出先去地里的水井查看一下,看是否可以维修。很快他们回来了,检查结果是水井全部被流沙填满,只能重新打井。

住宿还没安排好,作为7分队的机长,卢金川带头叫工人们开工。之前在石家庄打井时,井深基本上四五十米,但滦南县却要打一百米左右深。打井队实行三班倒,尽快加速施工进程。

一个星期后,卢金川的7分队打出了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的第一口井。

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篇六

“5.21”地震发生后,城区派出所党支部书记、所长阿水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一时间集结警力,对仁民街社区房屋倒塌较严重的区域展开搜救,在辖区反复开展巡逻排查、劝离返家群众,在危险地带设置警示标志,在他的沉着冷静、周密组织下,城区派出所成功营救出20名被困人员,疏散转移受灾群众1200余人。地震发生后,他在本部门党建工作群内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大家迅速报告自己及家人是否安全,安全的速回。”发完信息后,他立马集结所有警力,立即开展救援工作。妻子独自带着年幼的孩子安全与否、年迈且身患重病的父母在乡下,他来不及问候,母亲给他打了数十次电话,但是他没有时间接听,他心想,能够拨打电话说明父母暂时安全……就这样他继续带领队伍开展搜救工作。

阿水的实干精神让人钦佩。白天,他抗震救灾、接处警、执法办案、调处矛盾纠纷;晚上,巡逻防控,确保群众安全。地震导致城区派出所办公用房严重受损,无法正常办公。5月22日凌晨4点,他又连夜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帐篷、电脑、桌椅以及各种生活物资等,8时许,一个兼具办公、生活于一体的简易临时办公点搭建完毕。

5月23日,马xx和前妻因为感情纠纷发生了冲突,二人气呼呼地来到派出所临时办公点,在阿水所长的耐心开导下,二人认识到了各自的错误,握手言和。5月24日,人和广场安置点帐篷里吴某电话报警称:“我的手机被盗了,请出警处置。”接警后,阿水立即带领民警董翼赶到现场,仅用了一个小时就侦破案件,为失主寻回了手机。

说起工作,阿水侃侃而谈。辖区哪里受灾严重、哪里的。群众缺什么,哪个安置点住了哪些群众,阿水心里有一张“清单”。说起家人,阿水沉默不语。小女儿还不满一岁,父母年迈且身患重病,他既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也没有时间回家尽孝,对家人他满满的都是愧疚。他常说,我没有什么高尚的情操,但我知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候我就只能舍小家、顾大家,谁让我们是人民的公仆。

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篇七

张xx,男,汉族,1932年10月出生,196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遂宁人,外科主任医师,华西医院教授。因在“5.12”地震中的英勇表现,被人社部、卫生部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称号。

张xx家庭条件虽不富裕却很温暖,在家庭的庇护下,度过了衣食无忧的少年时光,并接受了基本的教育。在父亲的影响和鼓励下,他立志从医,于1950年顺利考入川北军区医院,从此正式踏上医学道路,开启了70年漫长的从医生涯,同时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的一员。朝鲜战争爆发后,还是学生的他提出申请,于1951年1月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1月到十六兵团补训营,随即随部奔赴朝鲜安东的'志愿军总后留守所。1951年10月被分配到六十军直属军卫生所补训营任卫生班长、当卫生员,为全营战士服务,直到1953年10月才奉命回国,1955年军队授衔,他被授予少尉(卫生长职),同年复员回川。

1955年复员回家后他专心复习备考,次年参加全国统考,一举考入四川医学院(华西医大前身)医学系本科读书,并于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本科毕业,因学习成绩优秀留校任教,从此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双线并进,直至退休。在华西医院工作期间,从事普外临床兼教学工作50余年,在腹部外科、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肛肠肿瘤外科、急救医学科等学科的临床诊疗与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学术上有较深的研究,曾先后任急诊科主任、副教授、教授、外科主任医师,先后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在省内及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医疗技术得到业界公认,深受同行敬重和广大患者尊敬。

1992年10月,张xx退休后放弃高薪和优渥的生活,接受返聘,选择来到什邡,继续完成他的医学事业。在什邡第二医院工作期间,坚持每周一到周五全日制工作,为医院学科建设及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帮助什邡基层医院培养了多门学科的后备人才,促进了本地区整体医疗业务的全面提升。5.12地震期间践行着当初“舍生忘我,救死扶伤”的无悔誓言,奋战在救治伤员的第一线,并且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党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分三次向组织缴纳共计30000元的大额党费。

张xx的这一生,从战士到教师、医生,他始终恪尽职守,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他还要始终坚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当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篇八

在灾难面前,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人显得无比的渺小。但是灾难是永远压不垮人们的意志的。

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刻让整个中国为之伤痛。

这一天是那么的平常,我们也像平常一样的上学、学习,可就在这个平常的日子里,我们午休刚刚下课。忽然,地动山摇,教学楼颤动了起来,教学楼外面的白杨树也颤动了起来,教室里一阵慌乱,同学们不知所措。老师首先意识到,不好,这是地震,让我们马上离开教室,我们立马冲出了教室,向教学楼下开阔的操场跑去。站在操场上的同学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地震给惊呆了。此时,同学们把平时所有同学之间的不愉快都抛到了脑后,就是平日里交情很差的同学,都相互的安慰着,互相问候:你有没有受伤?吓到了吗?……这一声声关心的话语回荡在校园里。等到稍微平静以后,他们又开始关心家人是否安全,有手机的师生们不停的打电话,直到把电话打通,知道家人是安全的,才把他们心里悬着的石头放下。

事后,我从广播电台、电视台才知道:这次大地震波及了大半个中国,我们中江县还不算是最严重的地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在地震中心汶川,和离汶川较近的北川以及我们德阳市的什邡、绵竹等地区。电台、电视台每天都在报导地震后的一切,从电视里看到的一切,让人感到震惊、悲痛,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一望无际的是废墟,而在这些废墟下却掩埋着万余人的生命,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万余人的数目简直不敢让人相信,废墟下埋着万余条生命,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废墟下的生命也在一个一个的逝去。

经过这次灾难,我懂得了许多。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坚强意志,也见证了“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