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篇一
初闻“爱满天下,知行合一”,还是在大学军训时,懵懵懂懂,只知它是校训,要记。却不知这几个字如随风潜入夜般陪伴了四年的大学生活,润物细无声般深入我心。
暑期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整书由浅入深,虽是教育箴言,却如沐春风般感受字里行间的温暖,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
参加教师招聘考试必背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爱的教育,作为工作室的学员,一直深受乔利荣老师教温暖的数学影响。爱无处不在,爱温暖童心。
爱上自己教育工作,陶行知一个重要思想“教学合一”,在我看来,教与学的融合,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教师要爱上自己的所教学科。爱上它才能从心底想着把这份对学科的爱传递出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生学习,在教学反思中自我学习,学生根据老师的教去学习,把老师教的方法与自己学的方法结合起来,内化成自己的方法。教师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需要老师学的更多,于我而言,爱上所教学科,才会本能的去充实,去完善。唯有芬芳才能散发芬芳,唯有爱自己的学科才会让学生体会你有这份爱,跟随老师的脚步,逐步爱上你,爱上这门学科。陶行知对教育事业的爱溢于言表,教育理论便是最好的印证。乔利荣老师暑期让学生制作2021年的日历,看着孩子一个个精美的手工日历,我想正是因为他们爱着这份事业,才会想着如何让学生收获更多,在不同的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爱自己的教育工作,温暖孩子的小学生活。
爱上自己的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教师对学生有爱,师生关系便会更加和谐。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乐学,主动学习,不同方面都有所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着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学生,让他们与自己心与心的距离越来越近。陶行知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认为:“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我想,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爱是默默无闻的,但爱也要大胆的表达出来。小学阶段孩子的心智并不成熟,有时真的“没心没肺”,但爱自己的学生,一直坚持着,学生终有那一刻的顿悟,用心去对待你。我的第一届学生,今年六年级了。尤记得一年级时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上课教室乱跑,被要求回座位后大声喊叫,着实头疼,每天就让他跟着自己,没有“自由”的他见我就说,“老师,我讨厌你”。对于那时刚工作的我来说,这句话无形中快浇灭自己的工作热情,但心底透着陶行知爱的教育那束光。随着学习的深入,不仅有习惯的.要求,还增加练习的要求,这个孩子依然抱着讨厌我的态度。但我依然彼此“陪伴”,作业的再练习让他更讨厌我,一个零食仅仅让他对我有个笑脸,彼此相伴已五年,有一天,主动找我,说“老师,虽然你有时对我很凶,但我很喜欢你,也喜欢数学”。那一刻的自己热泪盈眶。爱真的润物细无声。我也将继续秉承陶行知的那句格言,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爱对待他们。
爱满教育,爱上自己的教育工作,爱上自己的学生,这是我读《陶行知教育名著》的最大体会。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篇二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联系教学实践活动,读《陶行知教育名篇》颇有收获,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即教育”这一篇。
这与我们解决当前教育中教育内容的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让课堂所学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学了“米、厘米”后,让学生量一量教室地面的长和宽;黑板、书桌、课本、文具盒的长与宽;量爸爸、妈妈的身高等。学了“10的认识”后,可让学生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自己坐的位置;让他们说说家里的电话号码;让他们记录一星期的气温等。学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后,可组织学生到超市调查商品价格。学习“面积单位”后,让学生测算书本、课桌、黑板的面积;亲自设计桌套的大小等。利用“比例知识”,帮李阿姨算一算她家和三位房客的水电费情况(按人口比例)。学了“平均数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专题,展开活动,比如测量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年龄,菜场某一蔬菜的平均价格等。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从中尝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我们认为,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学生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视野开阔、生理心理健康的人。《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重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数学的学习活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新的发展的理论,其实与陶先生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建构主义学者也认为,“学习数学”应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现实、有趣、开放和具有探索性的数学教材和学习内容才是学生“做数学”的前提。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本课设计成“招考营业员”、“我是小顾客”、“物物交换”、“用物兑币”等几项活动,在招考营业员”的活动中,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在“我是小顾客”活动中,通过付币、找币巩固了不同单位的人民币之间的互化。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怎样与人交流,与人合作。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在教育实践中边学边做,细细体会,定然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示。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篇三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每次看书都有一个习惯,拿起笔把优美的字、词、句用一个小本子摘抄下来。唐代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时语文老师也曾说过,没有写不好的作文,只有书没读够的学生。想写好文章,读书是最好的途径。
周末的休息时间里,没有了上课的劳累。来到市区的书店里,找一个僻静的角落,拿着《陶行知的教育名着》读了起来。书中的有一句话这样说道:“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这句话给我的感触不仅仅是点破了传统教育的弊端,还说了老师的“教”得注重方式方法;学生的“学”也得注加强培养。
现如今,大多数学生的学只局限于学好老师所教,考好学校里的考试。大多数老师的教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试卷上的题目会做。前者离开了老师,便止步不前;后者培养的`学生,只会生搬硬套。当今时代――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十分迅速,以前那种学习一点知识够用一辈子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日不学十日空。每天我们都要学习,只要有一天不学习,前面的学习都白费。
信息时代的社会,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只会“听”,更要学会如何“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导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学会思考,指导他们如何学习。我作为一名五年级的数学老师,平时在讲题目的同时,多给学生以引导,教会他们如何学,而不是死记知识点。数学的学习过多都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遇见困难懂得如何分析解决。()学生只有不断地进行书籍的阅读,才能得到知识的积累,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我想,这也正是教育的真正本质吧!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陶行知先生对待教育事业的付出是发自内心的。爱心是教育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的教育是缺失的,是不完整的教育。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知识储备还很有限,教学经验缺乏也在所难免。平时,我不仅强调学生要时刻学习,而且也要求自己不断地去学习,努力提升自己。读书最大的乐趣不是你比别人读了多少书,而是你从书中得到了什么,领悟到了什么,这才是读书的乐趣所在!
无论工作多忙、生活多累,我们都应该抽点时间出来,静下心看看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习永无止步,在以后的工作中持之以恒的读书来武装自己,努力成为一名知识丰富的人名教师!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篇四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颇有感触。
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这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要进行生活教育,首先要将其与传统教育区分开来。陶先生称传统教育为“吃人的教育”,因为这种教育下学生只读死书、死读书,逐渐失去了生活里、创造力。相较而言,生活教育则刚刚相反,它教人做人,教人生活,在生活教育下的人读活书、活读书,这样的人即使做官,也是服侍百姓的好官。这种是非分明的论断虽有些偏激,但一语道出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并且为我们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陶先生用简单的例子让我们明白了什莫叫“生活教育”,这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很是有启发。就从小学的课本上来看,教材中的课文越来越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开始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再看课程的设立,多了综合活动、校本课程等综合课;最后看学校的制度,逐渐从管理学生转变为学生自律,通过与社区合作,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校与社区结合,让学习与生活结合。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她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其次这个“做”也是“行是知之始”的行。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学习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边行边知,边知边行,坚持到底,矢志不渝!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篇五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
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肩负着生产新知识,传递新知识的教师队伍建设永无止境。
教师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篇六
寒假我仔细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越读,我越觉得先生教育理念之先进;越读,越觉得先生对教育的挚爱先生为了所热爱的教育毕生在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与研究中,为后人留下600万字的着作。他的教育理论,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实效性,他不是纸上谈兵,他用他所经历的实例来阐述他的一些思想,尽管先生离去半个多世纪,然而,他的思想依然鲜活,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万世师表的崇高评价。
陶行知主张教师要有儿童的思想、情感、爱好,要善于变个小孩子。他说: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他提倡:师范生(准教师)的第一变——变个孙悟空;师范生(准教师)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
诚然,用我们成人的眼光来看学生,你会觉得他们异想天开,不切实际;觉得他们太贪玩,一点不求上进;觉得他们怎么那么不开窍,反复讲过的东西却还是不记得;觉得他们幼稚,好动,不稳重。你眼里的学生没有一个让你满意,要么行为出格,要么乖巧懂事却学习不开窍,要么顽皮捣蛋整天给你惹乱子……唉!所有的问题其实都出在我们教师自己身上:试想;一个孩子不调皮,那叫孩子吗?一个花季少年不爱做梦,没有一点狂妄的想法,这个民族还有什么生机和希望?在孩子的头脑里,要学的东西那么多,每位老师都说那是重点要牢记,那么他要记的的东西就不是一点点了,还要加上想玩想吃想偷点懒,(孩子的天性)那么一些孩子学习上疲软也不奇怪了。教师所从事的是自己的专业,整天就和这点学问打交道,还不滚瓜烂熟?还不易如反掌?再说,教师自己比他们多经历了那么多,无形中你却要他们和你在资历和学问上划等号,这个等号能划平吗?你眼中的世界能和他们眼中的一样吗?他们的未来能让你去规划设计吗?决不!那么,先生说得很有理: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首先,得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
陶先生说,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为真正的先生。我们必得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扪心自问,我和学生交朋友了吗?没有。虽然在课堂上我和学生平等地对话,虽然我总是微笑着和学生谈话,虽然我总是一幅和蔼可亲的模样,虽然我也和学生一起踢过毽子,跳过跳绳,但是,我没有和学生做真心朋友,原因何在?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是因为我没有变成一个小孩子,没有变成内外如一的小孩子。
有则广告说的是一个成功女人的三个年龄,在家里和宝宝在一起,变成五岁,和宝宝快乐玩游戏,就象一个天真不懂事的小孩子;和朋友在郊外,变成25岁,活力四射的健康的年轻人;在公司和员工一起开会,又成了稳重精明出谋划策的女上司;我们教师和小学生在一起,就该把自己变成七、八岁的儿童,用他们的思维来想事情,用他们的眼光来看世界,用他们的阅历来对待朋友老师父母和周围的人。爱迪生小时候模仿母鸡孵小鸡,在成人看来是疯子行为,然而爱迪生却是一本正经,反复实验,还苦恼自己为何孵不出小鸡。
试问:假如我们是爱迪生的老师,面对他千奇百怪的提问,与学校的教程毫不搭界,我们会怎样?也许,大部分教师也跟爱迪生当时的老师一样摇头:这个学生不值得教,整天界胡思乱想,不切实际,课堂上老爱问一些怪问题,扰乱正常教学秩序,是个坏家伙。没想到,这个坏家伙还竟改变了全世界!假如当时老师赞赏他如此有创意的想法和做法,并鼓励他多问多实践,爱迪生也不会遭到中途辍学的境遇。
我要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孩子,想他们所想,乐他们所乐,忧他们所忧,始终提醒自己,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也许,一切不那么复杂。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为何要用我们成人的眼光来审视他们?用我们的价值观来评价他们?那样,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有人说,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在中国就不配做教师,的确如此。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仍然熠熠生辉,闪耀着教育智慧的光芒,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实践。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篇七
最近读了《陶行知名篇精选》,受到很大触动,其中感触最深的是陶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法。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法是陶先生在1927年在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校训。他强调:“‘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理之一(其中三大原理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指导整个学校的教学活动的方针。
“教学做合一”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二是教法、学法和做法应当合一,教师既教又学,学生则是学;三是教学不只教人学,而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以上三个方面,“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什么是“做”呢?“盲目盲动”是做吗?不是,胡思乱想是做吗?不是,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后来他又指出:“所谓‘做’是包涵广泛意味的实践的意思”。
不难看出:“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是知行合一,行是做,即实践,做是第一,知是第二,它是改变旧的传统教学中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三脱离的敝端,把单纯传授知识、死教书、死读书的教学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的轨道上来,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要求学用一致,在实践中加强理解,推行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将指导学生学习的工作做好,不只学会、能应用知识,且能会学,终身受益。这就要求教师采取“自动”的方法、“启发式”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篇八
施一公先生发表竞聘演讲时,曾动情说过:“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人大附中的刘彭芝女士在2004年出版了一本书《人生为一大事来》。每次看到这句话,心潮澎湃之余又会夹杂着焦虑、迷惘、不自信和不知所措,因为我实在不知道我人生的“大事”是什么。无意间在网上搜索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介绍才知道,这都是出自于他的一首诗“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而他们口中的大事,不约而同的都是——教育。带着对陶行知先生的崇敬,带着对学校为我们准备共读书目的感谢,也带着我自己的困惑,认真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
“大概天才有十分之八九之势力,教育的势力只占十分之一二。教育万能之说是教育界自欺欺人的话。”读到此处,我实在佩服陶行知先生,敬重他在教育的热浪洪流中所保持的清醒,佩服他敢说真话的胆识。紧接着他又写到“但是天才有时很不容易看出来。时机未到,天才隐在里面,专靠主观、武断,以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是常有的事。”我想,这里提醒了我们有两点需要注意:一、班里那么多学生平时最吸引老师的有两种,爱调皮捣蛋的和非常优秀的,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忘了多关注各方面表现平平性格内向的孩子。二、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孩子的特长。
“但是总觉得肯在近处着手的人还是太少”,“看准一件具体的事,聚精会神地来干他一下”。这些观点出自先生《社会改造之出发点》一篇,当时陶行知先生提出通过解决羊市大街121号门牌里的读书问题来做改造社会的出发点。我不禁感慨,一个已经站在理论最高处的教育家,一个伟大到影响了整个中国现代教育的教育家,做事情时没有轰轰烈烈的口号,没有大刀阔斧的架势,竟是从近处着手,想着通过解决一个胡同的人民不能读书识字的问题来改造社会,这在当时给人的震撼是不是不亚于“愚公移山”?当我再看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八个字时,我告诫自己要把“脚踏实地”记在心里,凡事从最近处着手,人生若有幸能体会一把“愚公”的幸福,那或许是一场苦与乐交织的酣畅淋漓。
先生提出过著名的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需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需在水里学,在水里教。”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对此深有体会,我多么希望在讲某些实验时,能把学生带到实验室里我一边讲学生一边做;了解某些物质的工业制取方法时,带学生参观相应的生产车间;讲物质构成的奥秘时,真的有台扫描隧道显微镜,让学生亲眼看看那些微小的原子和分子……可是实施起来要面对的种种困难,单是安全保证、时间保证、硬件设施都是难以迈过的大坎儿,尤其是安全保证,胆小如我,是万万不敢负责任的。所以我总觉得,这辈子教的课是无论如何不能让自己满意了,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坚守住底线,让化学真的像化学。
在《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一篇中,先生写到“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现今青年人所以不肯努力求学的缘故,实由于学校里缺少学问上熏染和督促的力量。”“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读到此,内心惶惶然,感觉是在耷拉着脑袋听一位长者铿锵有力的训斥,不敢看眼前是不是唾沫横飞,只知道句句话像针一样扎在了心上。从现在开始,希望自己多读书、勤思考,从专业书籍、小说向各类书籍扩展,在读书和思考中踏实幸福地成长。
每一本好书都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整本书读下来受益匪浅,让我在羞愤中热血沸腾,在怀疑自我时又坚定信念。未来的每一步都不及当下的这一步,不敢期许日日鲜花相随,但愿天天有好书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