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外名著读后感篇一
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昆虫常识和生活习性: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在捕获食物、编织罗网方面具有才能,人类用三角尺和圆规也未必能画出那么出那么准确的网;螳螂善于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是对方惊慌失措……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昆虫世界的奇妙。
这是第一次接触《昆虫记》,是老师布置的寒假任务,一提到《昆虫记》我就想起了那种平淡无趣的说明文,让我顿时没了兴趣,但是才读了一点,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那些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让我感到了他们的存在。在这之前,昆虫的世界几乎是我想象的,因为我没时间也没精力去观察它们了、解它们,想象着他们十分和睦美好,不会有一地争吵或是斗殴,但是自从看了《昆虫记》,原来昆虫跟我们人类一样有生与死,有劳动与掠夺等许多活动,这都与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他跟我们人类一样,又善良的食草性昆虫,又残酷的食肉性昆虫,我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好像他们就在我眼前进行着一切活动,把我带到了一个真实的昆虫世界。
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内涵。
有一语文老师让我们回家背课文,那天作业不多,但是我却磨蹭了好长时间到了10点钟才写完,我迷迷糊糊地收拾好书包,准备上床睡觉,但是还没上床就被妈妈叫住了:“天卉,老师发来短信了,语文课文要背诵,你背完了吗?”我心里一紧张,支支吾吾的说:“背…背…背完了。”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虚,又厉声问了一遍,我无言以对。在妈妈的严谨督促下,我睁开那已经要打架的眼皮,无力的背诵着课文,背着背着,就快要睡着了。这是妈妈问我说:“背完啦?等会儿,啊?我一听要来检查,连忙胡乱的看了几遍,其实也没看到什么。一开始背诵,我就卡壳了,连开头都不知是什么,这是妈妈提醒了我才开始背出来。到后来不是卡壳,就是背多字,而且还差点漏了一大段文字。到了最后,妈妈再也忍受不了了,让我重新背熟了再背。我可不愿意,连忙说:“唉,差不多差不多,反正不都一样。”第二天一早起来什么都忘了,只记得那开头的几个字,结果被老师批评了。现在读了这本书,我一定要向法布尔学习,要有认真严谨的想学习态度。
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中外名著读后感篇二
这是我完整地读过第一篇现代诗文,也是第一次读到冰心的作品,更是第一次读到《繁星春水》这篇动人的大作,读完之后,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忽然在我的脑子里晃动。
这篇文章是我国着名的文学家,我从小就听说的名字——冰心写的。在小的时候,家人天天跟我讲冰心奶奶的故事,可是我一直都没有机会看她的作品,那时的我还只懂得什么叫古诗,还不清楚现代诗的格律与古
诗词
的韵律有什么区别。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了《繁星春水》这篇文章,我才知道现代诗比古代诗更生动上口,给人的情趣更高。在不知不觉中我便迷上了现代诗。不信,您就听我说一说《繁星春水》这篇文章吧!我们先看一看这一段话:繁星闪烁着——深蓝的空中,何曾听得见他们的对话?
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短短的几句,却勾勒了一幅清幽、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而且,作者的想象力是这样的神奇美妙,那冷冷的夜空中无情感的星星尚能互相赞颂,作者十分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对“人类之爱”的追求。你们看一句这么短的诗,可以体现出一种这么伟大的精神,想必冰心奶奶在写时,必定苦心思考了一番。这还不算什么呢,你们再看这几句: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寥寥几句,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她热诚赞美母爱。对母亲表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整体联想自然,读来委婉柔和。
在《春水》中,有那么一段令我久久不能忘怀。“春从微绿的小草里和青年说:‘我的光照临着你了,从枯冷的环境中创造你有生命的人格罢!’”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告诉人们革命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人们应该热情地去迎接未来的美好的生活,创立自己辉煌的人生。这也是诗人革命乐观,热情精神的写照。
总之,我觉得冰心奶奶的诗是在茫茫夜空中闪耀着晶莹亮泽的星星,是散落在忘河之滨的点点小花,永远散发出沁人的馨香。
《繁星春水》这篇作品给我的汽笛很大,她告诉我人类对爱的追求,告诉我母爱的伟大,告诉我要乐观地对待人生……这些使我冰心奶奶这种伟大的精神和善良的品性所折服。
《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着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
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表。
朝阳失去了昨日的光彩,被雨水洗涤了的天空好苦涩。 仰天而坐,心中的苦闷都被叠加在了一起――她的不理解,让我很心痛。一封绝交信紧紧地握在手心里,心在流泪,浸湿了友之干涸。现在,友情在我眼里变得好淡然。
偶然在网上看到《追风筝的人》,原本以为是关于爱情的小说呢,细细读了之后才发现,它讲述的是友情之间的纯粹故事。乌云压头而至,我坐在幽暗处,闭着眼,带着淡淡的伤怀,回忆起文章的内容:多么单纯的孩提时光,哈桑与阿米尔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之间的友情却很真切。
处处受到本地人的欺负,异样的目光,加之战火的侵袭,让原本亲和的世界失去了本应快乐的儿时天地。大人的情感愁楚给了他们,在坏小孩面前,阿米尔产生了畏惧,然而,善良可爱的哈桑却时时都在保护着阿米尔,不让阿米尔受到任何伤害,他做这些,并不是因为阿米尔是他主人的儿子,而是因为他们之间那份真挚的友之约。然而,哈桑被打,被欺骗,被误解都因阿米尔的心境过于懦弱所制。最后,哈桑选择了离开,阿米尔的内心则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十几年后,阿米尔用行动弥补了多年前的过错,挽回了自己儿时的懦弱之行。”文章里的风筝是他们之间友谊的见证,哈桑在给阿米尔捡风筝时受到欺辱,而阿米尔却看之不理。事后,他们都在无声的躲避什么?”
漆黑的夜空下,月光倾斜,我倚窗望影凝思:“每个人的心境都是不同的,如果我们试着用心的去感受他们的心,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对于自己的朋友,如果你进一步去感受他的心境,你就会发现,你与他的心境是有相通之处的,就因为这一点,它才时不时的会触动你的情感线,让彼此的心境都明白彼此的意思。哈桑就是明白了阿米尔的心境才离开的。但我们要明白,不真挚的友谊好似你的影子,当你处在阳光下时,它会紧紧地跟着你,但你一旦走到阴暗处时,它立刻就会离开你。我和她,感情是真挚的吗?借着月光,我打开自己的
日记
本,翻开那一页。时间在我的记忆力划过了十八个秋季。身影匆匆地穿梭在自己的人生小路上,我用心寻找着属于我的那份友情。今夜,我发现,我与她之间的误解解开了。
培根说:”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过多的关心,不会打破友谊的。因为友谊是一种相互吸引的感情,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夜幕中,我把她装进树影里。一直以来,我都以真心对待她,即使偶尔的相遇对视,让彼此陌生了,这种陌生也是最真挚的。从写一张纸条给她:“真正的友谊是不掺杂任何杂质,没有价钱可讲的。你需要朋友的时候我会不请自来,你有难的时候我也会奋不顾身。”
朋友是琴,演奏一生的美妙,朋友是茶,品位一世的清香,朋友是笔,写出一生一世。
中外名著读后感篇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理想,是一个人一生的向往和追求。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像大海中一条无驮的小船,随波逐流;一个人有理想,然而目标不明确,就会导致失败,甚至祸国殃民;一个人有理想,然而目标明确,就会对国家,民族,人类作出很大的贡献。 这些道理我是通过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才有了一些理解和认识的。 这个寒假,我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把这本书读了一遍。书中主人翁保尔柯查金那高尚的品德,钢铁般的意志深深的感动了我,特别是他有一个伟大的理想,这使他由一个贫穷的孩子成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这使我深深受益。 保尔的理想是什么呢?那就是:“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光阴而悔恨,也不会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说,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 在这种理想的支配下,保尔拼命的战斗,忘我的工作,坚强的一直比钢铁还坚硬。在白色的恐怖下,他给地下工作者打探消息,送情报,在虎口下拯救革命者。为此,他受过刑,作过牢。在革命战争年代,他跨战马,挥战刀,同白匪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在艰苦的环境里,他斗严寒,战冰雪,忍饥挨饿,奋力抢修铁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在工厂里忘我的工作。特别感人的是他双目失明后还坚持写作,终于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伟大的著作。 这不著作曾经用30多种不同的文字,再版50多次,在全世界发行3000万多册,影响几代人。至今还深深刻在人们心中。 我们学生也有理想,有的想当科学家,教师,画家,医生。我认为这是一种职业的选择。 要问我的理想是什么,像保尔学习,扬起理想的风帆,努力学习,练好本领,为人民造福!
《红与黑》读后感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司汤达是善于从爱情中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文学大师。于连的两次爱情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这是当时阶级角逐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德·雷纳尔夫人后来的确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但开始是出于小市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因此,于连第一次占有德·雷纳尔夫人的手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
如果说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的追求还有某些真挚情感的话,那么于连对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情则纯属政治上的角逐,玛蒂尔德既有贵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气质,又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她认为,如果再有一次大革命,主宰社会的必定是像于连这样富于朝气的平民青年。同于连结成伉俪,既富于浪漫气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而于连则认为与玛蒂尔德小姐结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骗取她的爱情。
但是,于连的两次爱情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在复辟时期,封建势力向市民阶层猖狂反扑。于连不是统治阶级圈子里的人,那个阶级决不会容忍于连那样的人实现其宏愿。
《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作者在于连得知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德·雷纳尔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令人拍案叫绝。
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中外名著读后感篇四
“名著”含有其他书籍所没有的东西,不论你是否赞同书中的观点,它们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老师。“名著”受到那些既是读者又是作者的人的广泛讨论,“名著”是许许多多书籍所论述的题材,论述“名著”的书多得不胜枚举,大部分已为世人遗忘。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外名著读后感中学生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最近,拜读了我们祖先的杰作《弟子规》,这本书全文不过360句,计1080字,其基本内容,是融合古代圣贤对青少年学生的训诫,教诲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弟子规》即据此编写,先后有序地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生活基础规范。这本书分为入则孝、处则弟、谨篇、信篇、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
细细品味后茅塞顿开,平时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
在弟子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母亲履行的责任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
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我学了"入则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一个对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如果说他能够干成大事业,那也许是一种巧合;一个不懂得礼节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自己去细细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是弟子规第一段。古人的教育目的,首先是教做人,"有余力,则学文"。而我们现在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文"上,大大忽略了做人教育。虽然也有品德课、政治课,却只是背书、考试,过后水过鸭背,什么也没留下,更别提深入骨髓的东西了。这是我们现代教育的最大失误。
弟子规如何教孩子做人呢?这一段讲的是总的原则,后面还会具体事情具体说。总的要求是: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是,一切言行谨慎、讲信用。对待大众平等仁和,亲近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能够做好这些,还有精力,才可以学习知识,如果做不好这些,学习知识是没有用的。
现代生活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子女教育困难,邻里关系紧张,同事之间互相猜忌。面对这些问题,每个人总是想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摆脱以上烦恼。可是,最后的结果只是顾此失彼,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中外名著读后感篇五
个人写出了自己坎坷而又壮丽的一生,他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小时候很调皮,经常不让妈妈和哥哥放心,可长大的保尔就不是这样了。保尔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饭店洗餐具,在那里,他看到了社会上许多的黑暗面,保尔的哥哥为了弟弟着想,还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当时的保尔,是一个很好的风琴手,经常和小伙伴们唱歌和游戏。随着日子的一天天过去,保尔也一天天的长大了。
保尔和冬妮娅成了亲密的好朋友,他们俩经常在一起看书和玩耍。随着岁月的流逝,保尔明白了许多道理,加入了苏维埃红军,为了广泛的穷人和崇高的革命理想英勇战斗,在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但是保尔精神不倒,即使在瘫痪和失明困扰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热爱学习。
从保尔的身上,我找到了坚强、勇敢、热爱学习的精神,正是这些精神才创造出钢铁般的意志。保尔先是失明了一只眼睛,接着全身瘫痪,后来完全失明。在种种磨难下,保尔并没有对困难屈服,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反而更加振作,继续学习和奋斗;在保尔的身上, 我找到了人生的理想和坐标,只有有理想的人才能取得胜利,胜利有许多办法得到,就看你用哪种方法,保尔用的是最苦的方法,得到的回报也是最令人兴奋与激动的。
我跟保尔相比差距很大,没有树立远大理想,没有人生的刻画,也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和自控力,特别是学习,总以为是为了别人而学,可是当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明白了,学习是可以认真地对待,也可以若无其事的去对待,但回报的结果都不相同。因为你没有付出,那么就没有回报。
我懂得找个道理,但会不会认真去做,就要看自己的了。就像保尔年轻的时候一样,哥哥帮他找到工作,可是他整天想着游玩,还是没有用的。相反的情况也还是在保尔身上,他坚持学习,并没有因突发疾病和困难而中断学习,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没有结束。这一点,我有点像保尔。有一次,我感冒发烧了仍然坚持去上课,上课结束还打扫卫生,因为我知道生病不是偷懒的理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教会了我,要学会坚强、勇敢、热爱学习,要为了真理的信念而奋斗,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帮我确立了人生的标志,标志着我长大了,要学会独立了,不能在困难面前投降。
我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努力学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定坚强勇敢,身先士卒,不怕坏人,不怕疾病,努力学习,坚持不懈,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中外名著读后感篇六
看来再苦再难,只要坚持到底不放弃,总会苦尽甘来的。——鲁滨逊的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一个很普通的人,却突然遭到天大的灾难,你想那是多么不幸!
故事的主人公鲁滨逊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人,本来要靠双手为自己开辟了一条道路,却在一次航海中,遇到了“魔鬼”——海浪的攻击,船被海浪打出了一条缝,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鲁滨逊也晕了过去。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座孤岛上。看到这里,我想:鲁滨逊必死无疑了,这也该是结尾了吧?可书怎么还有这么厚啊!
看来这才是一个开头。 可是鲁滨逊发现这一切时,并没有放弃生存,他把船上所有有用的东西全拿下来,什么斧头、锤子等等。他在一个山洞旁建了一座烛房子,房子很简陋,全是木头做的,活像一只小狗的窝。读到这儿,我忍不住想:住处是有了,但吃的呢?“人是铁,饭是钢,一日不吃饿得荒啊!
天无绝人之路。鲁滨逊在山洞下面发现了一大堆麦,他把一些做种子播种,一些留着自己吃。他还发现不毛之地里面竟然有一个小菜园。吃的问题也解决了,但总不能一个人一辈子在孤岛上吧,太孤单了!
可巧,一天,几个土著人,要吃一个奴隶,鲁滨逊救下了那个奴隶,碰巧那天是星期五,所以就给奴隶取名星期五。有了朋友,还缺什么呢?当然最好是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了。
一艘大船也被“魔鬼风浪”卷上了岸,原来是几个法国人强占了船,还把船长和水手关了起来。鲁滨逊和星期五,救了船长和水手,他们联合起来,把法国关押了起来。
最后,他们终于乘坐大船回到了自己亲爱的祖国。
看来再苦再难,只要坚持到底不放弃,总会苦尽甘来的。——鲁滨逊的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黑柳彻子小时候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
主人公小豆豆因为调皮与无知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以及领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的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因此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我觉得:这本书充分体现了小豆豆童年时的有趣故事,它就像一道丰富多彩的画,色香味具全的菜,为路人开启的隧道,引发着大家的想象。令我感到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从高兴的生活,发誓要当老师到
校园生活
结束,其实,大家不妨想想小豆豆的特点:朝气蓬勃、天真烂漫、十分懂礼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基本上具备的。我们每个人都像“小豆豆”一样,只是没遇到像小林宗作先生这样善解人意的好校长。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我们要对生活有信心。更要在将来的生活中关爱残疾人,不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
中外名著读后感篇七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本书狐妖描述了阿龙纳斯在一次意外中遇到神秘人物印度的达卡王子,然后跟着他的游艇经过海底,看到海底里面的各种新奇事物及美景。同时也遇到海底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这本书是法国作家、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我被主人公在大海里的种种奇遇深深地吸引了,它让我对神奇的海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本书主要讲了法国生物学家阿伦纳斯受邀参加追捕“独角鲸”,不幸落水,掉在了“独角鲸”的背上,发现这是一艘潜水艇——鹦鹉螺号,于是他带着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内德·兰德随着尼摩船长开始了九个月的海底旅行……想要明白这本书里别的故事,就请你自己来看这本书吧。
它的资料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随时会给你以紧张感,让你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松弛。
《海底两万里》是一本科幻小说,但是书里的知识让我觉得它更是一部科普小说。我想把它推荐给还没来得及读它的人们,因为它太值得一读了,你会从书中学到很多海洋知识的。
中外名著读后感篇八
世上最幸福的事,莫不过读书了,这是一种安静的享受!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院外的花园中读起了一本很经典的书,名叫《儒林外史》。
身边到处是娇艳的花朵,蝴蝶,蜜蜂在辛勤采蜜空气中飘着泥土,青草,花朵混合的香味让人陶醉。在太阳下,读着这本很有趣味的.书仿佛让我重回明朝。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朝的吴敬梓,吴敬梓的一生,无论是生活与思想都经历过变化,这些经历都或多或少的在《儒林外史》中有所体现。《儒林外史》讲述了从元末明初一直到明代万历四十四年间,身份各异的人围绕着“功名利禄”而展开的故事。
《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有五十六回。儒林一名,源自《史记》中的“儒林列传”
可理解为读书人集中的圈子。吴敬梓阅遍世间百态,对当时社会中的一些现象看的极为透彻。便借由这些故事批判了嘴脸丑恶的功利之人,赞颂自有风骨的真名士或纯朴的百姓。
该书一个艺术特色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小说,或者说是一部由无数短篇交替而成的长篇小说。
在读《儒林外史》时,仿佛在过一条历史长廊,栩栩如生,身临其境!
中外名著读后感篇九
合上《瓦尔登湖》墨绿色的封面,一股清凉的湖水已然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
正如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寂寞的书,是一本孤独的书。
他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当你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去拜读这篇神的思想吧!
这本书写于19世纪中叶,那时正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时期,在当时的背景下,人们追逐利益,想尽一切的办法来使自己,获得更高的权利和更多的金钱。
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着人类、侵蚀着人性。
而在这个大背景下,毕业于哈佛的这位智着,他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
他特立独行,怀着一颗向往自然的心,宁静地踏上了这段心灵的路基。
而在这个被成为“神的一滴”的瓦尔登湖的土地上,他坦然在空间里,孤独在思想中!
“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
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
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他静静的卸载城市的喧嚣,用心写下孤独。
每次看他的书都是一种震撼,他思考人生,让我的心如净水般澄澈。
他让我感到敬畏,原来一个人的生活这里是这样的,他的一生是如此的简单而又芳香扑鼻,虽然短暂而又意蕴深远。
他的精神世界绚烂多彩,而且是精妙绝伦,世上这样的智者怕是中有些许吧。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
他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
做生命的舵手,扬帆远航。
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
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
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
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
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
他提倡俭朴生活,并不是让我们要粗茶淡饭或是节衣缩食,而是想要让我们多听听新的节奏,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价值,只是孤独,恬静,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
作者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孤独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
“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是他的心里呼声。
去拜读这本心灵的教科书吧!它会让你不虚此行。
尽管我们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淘涤,按梭罗所说,到你的内心探险去吧!
《红与黑》读后感1000字
在我见了雷小青老师(同时也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直至听了她的课之后,我竟也渐渐的喜欢上了它。闲余时间,去图书馆借过几套文学书籍,其中的《红与黑》是印象比较深刻的。
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
书中最主要的三个角色:
1。于连:一个木匠的儿子,长得清秀英俊,一心想进入上流社会。
2。雷纳尔夫人:市长夫人,长得端庄美貌。当她看到了年轻英俊的于连后,被他所吸引,不自觉地爱上了他。后来事情被人察觉,两人不得不分开,但她仍然一心想着于连。后来教士逼迫她写了一封诽谤于连的信,破坏了于连的婚姻。
3。玛蒂尔德小姐:巴黎一个很有势力的侯爵的女儿,长得天姿国色,但生性古怪。她后来也爱上了于连,并且不顾父亲反对,坚持要嫁给他。
非常珍视去市长家做家庭教师的机会,但他宁愿继续做木匠甚至逃离家乡也无法忍受与仆人一起吃饭的侮辱,经过抗争才被破格允许与主人同桌吃饭。他的坚强,他的高傲,他的虚荣,自尊心之强,在某种程度上是令人钦佩的。
终于决定瞒着丈夫送点钱给于连,没有想到却遭到了于连愤怒的拒绝,于连将此看成是对他的羞辱。这不但没有使雷纳尔夫人产生恶感,反而更加敬佩起于连来。终于日久生情,不知不觉爱上了于连。
于连进入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后,亲眼目睹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内幕,于是他便耍起了两面派手法,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居然得到院长的表睐和宠幸。
但在受到侯爵重用,征服玛蒂尔德小姐后,于连的"平民阶级叛逆心"已消失。他成了复辟王朝的忠实走卒。正当于连一步步走向他所向往的"光明"时,因枪击雷纳尔夫人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作者却给予主人公于连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
文学名著读后感1000字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那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然而人利用时间和享受时间却是有限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利用每一天的话,那这将会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三天光明,对于常人来说只是人生中的短暂的一刻。
对于双目失明的海伦来说,却是可想而不可及的。
现实生活中总是有部分人哀叹命运对于自己的不公,责怨上天没有赋予他们聪颖的天资、超人的智慧,让他们能一举成名天下知。
殊不知现实社会是靠知识才能生存的社会,没有知识的人是不可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
如果我们可以好好学习,让学问把大脑给占据的话,就可以为以后的道路铺上一层石头了!让我们给黑暗的世界带来光明,给无望的世界带来希望吧!
海伦希望长久地凝视她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的面庞,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老师就来到了她面前,为她打开了外面的世界。
她将不仅要看到老师面庞的轮廓,以便她能够将它珍藏在自己的记忆中,而且还要研究老师的容貌,发现老师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迹象,她老师正是以此来完成教育她的艰巨任务的。
海伦希望从老师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并且看到老师那经常向她流露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
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
海伦将怀着敬畏之心,仰望壮丽的曙光全景,与此同时,太阳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这一天,她将向世界,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
海伦真的很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
海伦凯勒再一次迎接黎明,急于寻找新的喜悦,因为她相信,对于那些真正看得见的人,每天的黎明一定是一个永远重复的新的美景。
依据自己虚构的奇迹的期限,这将是她有视觉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
自己将没有时间花费在遗憾和热望中,因为有太多的东西要去看。
第一天,海伦奉献给了自己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朋友。
第二天,向自己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历史。
第三天,将在当前的日常世界中度过,到为生活奔忙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去,而哪儿能像纽约一样找得到人们那么多的活动和那么多的状况呢?所以城市成了她的目的地。
海伦祈望拥有三天的光明去感受这个世界,使她熟悉身边的一切,海伦。凯勒想看到的事物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这却只是一个很美很美的梦。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正是苦难铸就了海伦。凯勒坚强的性格。
她作为一个盲聋哑的残疾人却有着超过常人的健康心理。
她用自己的所能感受到的,所能想象到的情景,表达自己对求知的渴望和对人类的真挚热爱。
她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告诫他人,健康的心理是人类成功的最基本条件,有健康身体而没有健康心理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
具有健康心理的人,纵然是身体残疾也不会抱怨命运的安排,不接受和渴求他人的怜悯,而失去靠自己的坚强去打败它。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明白,要有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
在巨大的打击以及困难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使自己得到信心。
中外名著读后感篇十
这是我完整地读过第一篇现代诗文,也是第一次读到冰心的作品,更是第一次读到《繁星春水》这篇动人的大作,读完之后,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忽然在我的脑子里晃动.
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我从小就听说的名字——冰心写的.在小的时候,家人天天跟我讲冰心奶奶的故事,可是我一直都没有机会看她的作品,那时的我还只懂得什么叫古诗,还不清楚现代诗的格律与古
诗词
的韵律有什么区别.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了《繁星春水》这篇文章,我才知道现代诗比古代诗更生动上口,给人的情趣更高.在不知不觉中我便迷上了现代诗.不信,您就听我说一说《繁星春水》这篇文章吧!我们先看一看这一段话:繁星闪烁着——深蓝的空中,何曾听得见他们的对话?
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短短的几句,却勾勒了一幅清幽、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而且,作者的想象力是这样的神奇美妙,那冷冷的夜空中无情感的星星尚能互相赞颂,作者十分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对“人类之爱”的追求.你们看一句这么短的诗,可以体现出一种这么伟大的精神,想必冰心奶奶在写时,必定苦心思考了一番.这还不算什么呢,你们再看这几句: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寥寥几句,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她热诚赞美母爱.对母亲表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整体联想自然,读来委婉柔和.
在《春水》中,有那么一段令我久久不能忘怀.“春从微绿的小草里和青年说:‘我的光照临着你了,从枯冷的环境中创造你有生命的人格罢!’”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告诉人们革命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人们应该热情地去迎接未来的美好的生活,创立自己辉煌的人生.这也是诗人革命乐观,热情精神的写照.
总之,我觉得冰心奶奶的诗是在茫茫夜空中闪耀着晶莹亮泽的星星,是散落在忘河之滨的点点小花,永远散发出沁人的馨香.
《繁星春水》这篇作品给我的汽笛很大,她告诉我人类对爱的追求,告诉我母爱的伟大,告诉我要乐观地对待人生.这些使我冰心奶奶这种伟大的精神和善良的品性所折服.
《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著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
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表.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外名著读后感篇十一
在我的书架上,一直珍藏着一本书,这本书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能带我走进昆虫世界,感知鸟语花香,回到大自然的拥抱,这就是《昆虫记》。
今天,我终于阅读完了《昆虫记》,心情很激动,脑海中浮现出了很多昆虫的画面。因为很喜欢这本书,我查阅了一些关于作者的信息。我了解到: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主要作品有《昆虫记》、《自然界科学编年史》。
法布尔为了深究昆虫的生活,他投入了一生的精力,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了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才写成这部昆虫学的巨著。
我们生活在都市里,很少有机会见到各种各样的昆虫,而《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认识了许多昆虫,也懂得了许多知识:小蜘蛛怎样从妈妈的卵袋中孵出来;蜣螂怎样摔粪球;蟋蟀一生都在修茸住宅;蜜蜂怎样巩巢;蝴蝶怎样孵化;蟹蛛如何乘坐“飞行器”随风飞翔……只要一想起来,我就觉得特别有趣,回味无穷。
法布尔从产卵、孵化、生活习性等方面展现了精彩纷呈的昆虫世界。他经常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各种昆虫写得很形象和生动,让人犹如身临其境。
如果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那探索精神就是其中最灿烂的一朵。有史以来,人类正是凭借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才不断开拓着视野,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往前推进着。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走进了昆虫的缤纷世界,还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也要像法布尔一样孜孜不倦地探索,发现更多奇妙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