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法则篇一
本设计注重让学生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顺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一方面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和过程,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1、注重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和过程。
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本设计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组织学生充分表述解题的思路,在学生理解了“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基础上,结合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设置冲突引导学生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在引导学生解决例2时,仍然注重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解题思路,再列出算式。由于例2含有两级运算,因此学生列出的算式会呈现几种不同情况,由学生的`解答入手,抓住冲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讨论,进一步体会规定保证结果唯一及追求数学表达简洁的目的,使学生深入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计算题。
(1)用竖式计算:45+37= 90-48=
(2)指名板演,并说出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2、出示口算题。
(1)口算下面各题。
2+4+3= 30+40+20= 2+30+5=
70-30-20= 17-7-5= 14-9-2=
(2)引导学生思考:连加、连减算式要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那么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自主探究,总结同级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出示教材47页例1主题图。
(1)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主题图,说一说图中的同学们在做什么。
(学生观察,互相交流)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思考: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
3、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4、全班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这道题的计算方法。
(2)每组派代表展示算法,并汇报计算方法。
生1:因为要求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就要先求中午时阅览室有多少人,所以先列式计算53-24=29(人),中午有29人,再加上下午来的38人,就可以求出下午一共有29+38=67(人)。
生2:要求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要先求中午时阅览室有多少人,再加上下午来的人数,就是下午阅览室的人数,列综合算式是53-24+38=67(人)。
(3)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解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汇报。
生3:不同点是第一个算式是分步计算;第二个算式是综合算式。相同点是都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5、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理解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6、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时,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法则篇二
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在学生已有连加连减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1、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理解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学会笔算。
1、竖式计算。
1、出示主题图,出示例3。
师:请仔细观察,看完后要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
3、呈现
教师说明: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小结:加减混合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还要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1、出示:72-(47+16)=
3、尝试笔算72-(47+16)=
4、讨论72-(47+16)有简便写法吗?
5、说一说、在做加减混合运算时应该怎样做?
1、完成课本29页练习五的第5题
2、完成28页做一做
3、知识应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
72-(47+16)=9
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法则篇三
让学生经历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除法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除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我根据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混合运算计算过程,能熟练计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对、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能够正确计算。
教法学法:
1.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小组合作法,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采用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从题目中获得的数学信息,说说解题思路,来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独立列式计算,交流计算顺序和结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出示7×6+24,指名学生板演计算,总结运算顺序。
(2)课件出示例2.
(3)找出例2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4)在同学们提的问题中选择“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来研究。
二、学生交流、合作、探索、归纳方法。
(1)鼓励学生探究
师:关于这一节的问题,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老师想放手让同学们自己解决,依托小组的力量,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
生: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参与其中收集信息。
(2)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内的发现,教师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步骤,和书写格式。
(3)及时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也有加减法,我们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拓展 强化新知
学生说说计算顺序。
(2)给计算顺序分类,(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3)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再计算。
设计意图:练习时按照,先说计算顺序,再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最后计算的模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有说到做,明确了计算顺序,提高了计算能力。
四、归纳总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2)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板书设计:
=10(元)
1.当综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2. 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通过板演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及时的进行计算顺序的文字总结,给计算顺序分类明确。达到学生正确计算的目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法则篇四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1、计算:140×3+280 400—400÷8
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和运算。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学生列式:12×3+15×4或15×4+12×3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试一试:150+120÷6×5。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通过刚才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 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作业。
注意强调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要明确:在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法。
2、说出运算顺序,并口算出计算结果。
48÷4+2×4
48÷4+20÷4
48-4+2×4
48+4+2×4
3、“想想做做”5。
学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汇报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
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法则篇五
教材p48页及练习十一4---6题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步乃至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内容具体涉及加减、乘除、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及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其中加减、乘除这一部分,这节课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教学,以解决问题为线索来学习计算。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今后更为复杂的计算学习奠定知道和思维基础。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学习乘法(除法)与加法(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教学的重点和关键,教学中应注意突出重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2.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掌握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看—说—算—查
一、激趣导入(约3分钟)
1.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0+4+30= 2x4x7=
15+5-10= 6÷3x2=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运算或只有乘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 )顺序进行计算。
二、自主学习(约7分钟)
1. 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2中的情境图。
2.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回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同桌讨论,然后说一说。
4.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呢?
5.尝试列综合算式:4x3+7
三、合作交流(约10分钟)
1.4x3+7这道题你会用脱式进行计算吗?
2.指名板演,全班齐练,评价。
3.7+4x3这道题你会用脱式进行计算吗?请大家试着算一算。
4.算完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自已计算的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小组内交流。
8.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一个算式中,含有除加、除减计算时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一样,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
四、精讲点拨(约8分钟)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五、测评总结(约12分钟)
1.达标练习
(1)下面各题第一步先算什么?把他圈出来。
20-8÷2 7x5-3 4+4x6 81÷9+2
(2)完成第50页第5题。
2.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
3.作业布置:课本50页4、6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法则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1枝红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注意: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
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
4、(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5、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 12÷6=2(元) 解法二: 3×6=18(元) 解法三: 12÷3=4(瓶)
32 1812 64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6
=3-3
=1(元) 答:每瓶便宜1元。
6、(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
a.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
b.独立解决问题
c.在小组内交流
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7、指导提问: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根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
8、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24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先演示,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
三、总结:第一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内容,一定要记清运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