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数学课说课稿篇一
吴老师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学生们在探究储存食物的方法中延伸出来的一个观察活动,也是学生对前面所学的食物营养成分和营养要均衡以及食物变质等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教学中,吴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学生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材料设计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在这一整节课中,吴老师通过有层次、有先后地出示材料,利用材料引导教学,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再用学到的知识去指导生活。
纵观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这节课是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编排的教学课题,主要通过观察食品包装袋,获取食品的相关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加强关注自身健康生活的意识,提高选择食物的能力。整节课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师生、生生互动和谐,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紧紧围绕“信息”这个词展开的。
1.先是找包装袋上有哪些信息
2.接着利用信息来剖析症结问题(即影响食品保质期长短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3.最后利用信息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全部教学活动在编排组合、各活动间的连接过渡等都非常流利顺畅,连接奇妙,全部课堂教学保持了良好的整体性。
在课堂上吴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注重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成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师生在互相激活,互相悦纳中共同生成了课堂的精彩。如老师给学生介绍自己准备去旅游2周,请学生帮忙选择带哪种牛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活动中增强了师生的情感,起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思维是活跃的,情绪是饱满的,他们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感悟到了课堂生成的精彩。
教学结构安排还可以更紧凑,部分教学内容可以优化。例如对于第一个活动包装袋上有哪些信息,后续的拓展可以简单讲解,这样节省出来的时间可以用在完成最后一个活动。老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时或当课堂回答特别精彩时,可以适当的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更好的坚定学生的信心,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暇不掩玉,吴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教学流程自然,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老师能够发挥良好的素质与主导作用,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充分发言,所有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
小学数学课说课稿篇二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冊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当中的第一课时24时记时法的认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五方面进行叙述。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4时记时法作为记时的方法,学生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出现在课程中还是第一次。教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感兴趣的题材,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使学生主动了解24时记时法的规律,理解和发现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的进行两种记时法的互换。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方面的计算打下基础。
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2、技能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归纳能力,增强探究意识。
3、情感目标: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和进行记时法之间的互换。其中正确进行两种记时法之间的互换是本课的关键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在实际问题情境中,正确进行两种记时法之间的互换。
教、学具准备:
课件、钟面等。
1、情境教学法。
引入新课之前,利用多媒体出示一日节目预报,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有所悟,在问题情境中学有所思,在成功情境中学有所乐。
2、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演示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异同,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发现法。
通过温习普通记时法,让学生去发现24时记时法,从而让学生产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欲望,从而自主探究知识之间的联系。
4、问题教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一系列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发现老师适时的调整问题解答的顺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状态。
1、实践探索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他们内在的潜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2、合作交流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张扬个性,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实现资源共享,获得成功体验。
(一)竞猜激趣,初步感知。(耗时1分钟左右。)
课始,播放学生熟悉的新闻联播片头音乐,让学生说说这个节目播出的时刻,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通过屏幕上的19:00,初步感知两种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存在。
设计意图: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有两个条件,即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通过音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比较,探索新知。(耗时20分钟左右。)
1、认识24时记时法,探索24时记时法的基本原理。
(1)多媒体出示一日节目预报。
以提问的形式说说从这期节目预报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有哪些疑问?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并设疑:六一剧场是在什么时间播出的?14:00表示的是什么时间?给时间学生讨论,之后明确:14:00是用的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14:00就是下午2:00。
根据对表中其他信息的理解,形成如下的板书:
上午8:108:10
上午8:108:10
下午2:0014:00
下午4:0016:00
下午4:4016:40
晚上6:3018:30
晚上7:0019:00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基础,我安排了场景教学。这样把数学知识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作好铺垫,也为这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2)比一比。
(3)议一议
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后,交流讨论得出12时记时法(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名称。并板书,揭示课题。接着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叫25时记时法或26时记时法,强化一天24小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是在他们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当学生在讨论两种记时法的异同时,我借助钟面拨出8时、12时、20时,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时刻?说说这时都在干什么?告诉学生新的一天是从0开始的,我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随着钟面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让学生整体感受一昼夜从0时到24时的变化过程。通过对0时的讨论,强化对0时的理解,知道今天的0时就是昨天的24时。
设计意图:适时结合钟面,结合学生的作息习惯,引导学生探索24时记时法的记时规律。
2、探究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互换规律。
(1)把24时记时法换成普通记时法。
设疑:两种记时法互换有何方法?学生讨论后明确并板书:13时之后(包括13时)普通记时法+12=24时记时法。
(2)把普通记时法换成24时记时法
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指名学生回答,全班校对。
再让学生出题考老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表述互换的方法,提高熟练程度,加深对两种记时法之间联系的认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引导学生自己去系统探索两种记时法,在教师有条理的引导下,一步一步梳理两种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找到联系点。辅助多媒体直观的优势,让学生亲历数学化的建构过程,突破重难点。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本环节结合书中的想想做做,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
1、说一说。结合银行门牌、汽车站牌、公路标志、火车票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从这些材料上知道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将书中的问题以开放式的形式出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给出自己的想法,这里训练点是巩固两种记时法的互换,建立起初步的时间观念。
2、画一画。给想想做做中的第6题四个钟面画上指针。
3、小小播报员。结合本校的红领巾广播站用12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让学生在小组里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让学生在内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设计意图:这两道题!通过动手、动嘴,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认识24时记时法!另一方面可以了解知识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个性作业,提高课效。
前面练习大多以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为了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设计了5分钟的独立作业。有3种形式:一是把12时记时法转化成24时记时法,有3小题;二是把24时记时法转化成12时记时法,也有3小题;三是贴近生活的进行两种记时法的互换,这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有1小题。(注:作业纸附在后面。)
设计意图: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进一步认识24时记时法的同时,了解24时记时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总结评价,促进发展
先让学生说说收获和体会,接着安排了一道开放题,看钟面让学生大胆地说说这时老师可能在做什么。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我回顾的方式进行小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掌握,培养反思自己学习方式的习惯。大胆的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逐步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懂得珍惜时间。
(五)板书设计:
24时记时法的认识
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
上午8:108:10
上午8:108:10
下午2:0014:00
下午4:0016:00
下午4:4016:40
晚上6:3018:30
晚上7:0019:00
13时之后(包括13时)
普通记时法+12=24时记时法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即运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和进行记时法之间的互换,力求简洁明了,体现主要内容,便于学生掌握和梳理知识。
低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的认识了时、分、秒,并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积累相关的知识。在教学的同时,我发现学生对于普通的记时法比较熟练,而24时记时法是交通,运输等部门通用的时间。学生在学习时,刚开始还不太习惯、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时,我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数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在课开始时,我先让学生听音乐,猜是什么节目的片头曲,然后抛出问题,问: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开始播放的,有的说是晚上7时,有的说是19时,然后让学生看到底是什么时刻,讨论晚上7时和19时的关系,引出24时记时法。这样的引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调动了学生学习24时记时法的积极性。为学习接下去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设置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在学生初步接触24时记时法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一系列的问题:
1、这两种方法有何区别?
2、这两种方法相互间怎么转换?
3、两种计时方法哪种更简便?
4、生活中哪里要用到这些记时方法?
根据学生的发现老师适时的调整问题解答的顺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状态,把学习的权利真正的交给了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综上所述,整个案例体现关注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需要的主题,从问题情景的创设,到整个展开过程的立体安排,到难点的突破,以及所学知识的应用,都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请多加指导!
小学数学课说课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是来应聘小学数学教师的考生(不要说名字)。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数的加法与减法》,以下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小数加法与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版)五年级上册第++页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过了小数的性质以及整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这部分内容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后面的相关内容积累了知识经验,并且在今后的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中有广泛的运用。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材提供的素材,是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小数加法与减法》这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教案 )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的道理。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地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他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主观性和能动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他们开始有意识的主动的去探索周围未知的世界,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写一些关于学生的特征)根据他们的这些特征,我设计了创设情景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等数学教学方法,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具体的情境中亲自体验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过程。
新课标指出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此,本课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验证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面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其他的都差不多,就是说教法那里要加上学情的分析,还有就是有一些新理念好的,在这一过程中,我将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会学习、能学习、爱学习的目的。
有一些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的,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这个环节中,我力求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让学生通过……等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能力。
归纳总结方面,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构建了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并且通过学生自己回答,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体现了新课标评价的多样性,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
最后关于探索方面的,入第二个环节是自主探索,感悟新知,你可以借用这句话,布鲁纳提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的学,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念。
小学数学课说课稿篇四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赋予抽象的时间概念以鲜活的感性支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目的。
第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1、谈话引入:这个学期,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聪聪和明明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上课、做游戏。今天为了准时的和我们见面,他俩特地起个大早,让我们瞧一瞧,他俩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出发去学校?(课件出示挂钟,学生读时间)哟,聪聪和明明可真准时,刚到学校上课铃就响了。(课件出示p81的主题图)
2、质疑:面对主题图,学生发现钟面上的时间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他们会根据钟面猜测、争辩,急于弄清楚学校是什么时候开始上课的,老师就此点明课题并板书。
第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钟面刻度
(1)学生观察学具钟,小组交流,老师巡视。
(2)汇报、补充,课件演示学生反馈的结果。
(6)学生把结果填在p81的钟面刻度图上,尝试用最快的速度记住每个大格刻度各表示几分。
(7)交流记忆方法。
2、认读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
(1)释疑:学校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呢?(8时15分)愿意把你认识时间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吧。
(2)指名学生介绍方法,教师进行小结。
(3)(把例1的3个钟面帖在黑板上)指名学生读出时间。
(4)学生试用两种表示方法把黑板上三个钟面的时间写在练习本上。
(5)指名学生上黑板写,其它学生进行评价,找出写时间时应注意的问题。
(6)游戏:击鼓传花。鼓响花传时间跑,鼓停花停时间停,执花学生读出课件上钟面表示的时间。
5、认识时、分的关系
(1)童话故事: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有一双会认时间的慧眼,还有一双会写时间的巧手,为此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作为奖励。你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上一次小白兔输得非常不服气,于是它又约了小乌龟到周围种着12棵树的圆形运动上来比赛,大家猜一猜,这一次谁赢了?好,让我们一起到比赛现场看一看。(课件演示在相同时间里,小白兔跑了一圈,小乌龟只跑到第二棵树下。)其实,在我们今天认识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龟兔赛跑。(龟兔跑场景变成一个钟面)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3)课件动态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的过程,验证学生的结论。
第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老师报时间,学生拨学具钟。
2、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出自己的作息时间,另一个同学读时间。
第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p82“做一做”的第1题。
第五、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整一节课,我尽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组织他们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鼓励他们去猜想、概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出色的发现者、勇敢的探索者和快乐的创造者。
小学数学课说课稿篇五
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些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而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对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些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而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略有所闻,但接触并不多。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先通过码头装卸货物的情景、通过集装箱、货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吨”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提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大白菜、奶牛、猪、水泥、油桶、小学生体重等物体帮助学生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及质量单位的合理运用。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让学生感知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了解吨的含义,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建立1吨重的概念
1、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应用,吨又是一个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用到的单位。这样的内容决定了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从生活中来,再走到生活中去。
2、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
吨虽然在生活中常见,但对孩子来说,依然显得抽象。为了能让孩子对1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一定要让孩子亲自去尝试,在亲身感受中去想像,去推算。
3、帮助学生组建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图片、比赛、练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质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识结构。
本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进行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知,引入质量单位——吨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吨的观念,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吨的认识时,教师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在哪里见过或听过“吨”,教师再适时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一般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时,用吨作单位。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提问:认识了吨,你们想不想知道1吨到底有多重呢?这时教师并不急着揭示1吨=1000千克,而是设计了一项比赛,让学生在拎一拎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几十千克就已经很重了,这时再揭示,像这样的100袋大米才重1吨。这时学生对“吨是一个很大的重量单位”的感触便十分深刻。
练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新知不断深化的过程,本课的练习与新授部分无法分开,充分体现了在练中学。因为考虑到“吨”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学生对吨、对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时候,我又设计了以下五个层次的练习让学生深化“1吨”的观念。
第一层:通过对1千克白菜的推算,进一步感知1吨有多重,之所以放在第一层,因为推算多少个1千克等于1000千克比较容易。
第二层:提供了一组刚好重1吨的物体,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意并说一说各是什么物体,各有多少,对“1吨”重的物体有更多了解。
第三层:提供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体,让学生收集信息,通过算一算、说一说,不仅加深对“1吨”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推算的能力。
第四层:结合以上的过程,让学生想一想自己身边熟悉的物品,想一想多少个这样的物品也重“1吨”。
第五层:出示两块砖重5千克,让学生通过推算得出多少块砖重1吨。这里是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算能力。
这五个层次层层递进,要求逐步提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
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时,对于单位换算的方法,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在这里,我先是提供了两道附有图片的单位换算,一来考察学生收集图片信息的能力,二来,也让学生体会到单位换算的基本方法:要记住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然后再出示单位换算题,巩固方法。
(三)全课总结
本环节主要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提高
本环节先是通过一组题帮且学生整理所学过的质量单位,使学生能够准确分分辨克、千克、吨。帮助学生组建知识结构。
再通过一道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并通过这道题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课说课稿篇六
《地砖的周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四课时。本节课突出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认识正方形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本节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由于学生对周长的概念、以及怎样计算图形的周长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生活经验,因此教材中创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境——帮我的女儿丫丫测量和计算装修房间所需的相关数据,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和归纳出计算正方形周长的正确方法。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通过计算“地砖的周长”这一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量、算、归纳、说、拼等手段,加深学生对正方形的周长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爱心意识,从小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将数学课与生活融合在一起。
正方形图片、实物(地砖)、题单、课件。
学具准备:实物(地砖)、尺子。
2. 出示正方形。
师:请说出图形的名称。
正方形的特点是什么?
如果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需要测量它的哪些边的数据?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为今天的新课做好铺垫,奠定基础。】
1. 谈话引入新课
2.教学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a.展示实物(地砖),请生观察其形状。(板书:地砖的)
b.学生分组测量地砖边长数据,(提示:测量是尽可能的取整厘米数。)并用至少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出地砖的周长。抽生说算理,师板书。
方法一:10 +10+10+10=40(厘米)
方法二:10×2+10×2=40(厘米)
方法三:10×4=40(厘米)
c.全班讨论:你觉得那种方法最好记忆,最简便?为什么?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呢?
由此得出:(板书)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生齐读公式两遍,并在题单上默写。
师:边长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
判断题:
(1)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它的边长的`4倍。
(2)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周长也相等。
(3)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25厘米。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米,边长是6米。
【设计意图:对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加以巩固。】
(1)学生分组用2个地砖拼大的长方形。
(2)计算其周长。
(3)请生说说想法。
小学数学课说课稿篇七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节《笔算乘法》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本课“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部分的学习,是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的,同时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课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初步形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自主性不强,因此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算理,并能用笔算乘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乘法运算的应用价值,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及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时,所得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数上的数对齐。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激、导、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在探索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引入新课
数量=总量,并列出算式14×12。此时抛出疑问“这个算式和14×5、14×10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来顺势引入课题。
导入的设计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自然链接新知。
小学数学课说课稿篇八
在本节课课中,张老师围绕着教学目标,创设了一系列学生所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比如例题中的团体队形问题、练习中的晨跑问题、家庭中的垃圾问题、照片问题、春游问题等,学习材料充满了真实感和亲切感。学生根据这些材料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尝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设计,不仅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而且在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之间筑起了一座畅通的桥梁。
在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张老师始终让学生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在多种方法的寻找中,加强学生的说理能力,让学生说说不同的方法所求的每一步分别表示什么,引导学生用语言准确、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
本节课的练习即跑步问题、家庭中的垃圾问题、照片问题、春游问题由浅入深,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灵活性、多变性。学生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去选择、去优化,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如最后的春游问题,让学生在寻找哪一种方法更省钱的过程中,寻找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策略。这样教学不仅给学生萌发求异思维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而且也使学生切实地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在课堂上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创造了一种和谐的、民主和学习氛围。每个问题的提出,先是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到同桌商讨,最后再小组合作解决。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别人交流的能力。特别是最后一个旅游问题,学生一开始没有想到买团体票,他们觉得没有到50人,就不能买团体票,通过小组讨论,他们觉得可以加两个老师,最后又想到可以多买两张票来凑足50个人。在小组合作中,他们的思维更开阔了,数学应用能力也更强了。
但是,我在这里也碰到了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矛盾。我在预设中先告诉学生:老师是免票的。但上课时由于紧张,忘记告诉学生,在反馈时,学生想到可以加两个老师,我本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就加两个老师凑足50个人。但我想着自己的预设,就生硬地告诉学生说老师是免票的,错过了课堂生成精彩的好机会。事后我想了一想,可以在学生说加两个老师,赞同学生的做法后,再次提出如果老师免票的话,怎么办?再让学生思考。这样整节课可能更完善。
小学数学课说课稿篇九
数学,以其丰富的内容,开放的思维,严密的逻辑,使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兴趣。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小数乘整数》就是这样一个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它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3页的内容。本教学内容是小数乘法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已有整数乘法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教学时与整数乘法联系,便于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结合当前的课改形势,我认真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整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以讨论交流、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先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买风筝的生活情景。接着用迁移类推法引导发现法,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引导学生由整数乘法的经验类推到小数乘法。
本节课的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课一开始,我问道:同学们,你们是怎样度过这个愉快的暑假的?这一天,小红、小明、小丽跟着爸爸、妈妈来到公园游玩,他们被眼前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着、陶醉着。这时,小明看见公园一角有位阿姨正在卖着各式各样的风筝,买风筝的人真多,可热闹了。
最后根据学生的提问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
心童趣,激发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索,理解法理。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研究的重点,理当重点突破。我是这样做的:
(一)学习例1。
1、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解答,列式计算。
2、分析交流:请你写出计算过程,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这样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让学生利用先前经验独立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独立思考过程,鼓励和提倡算法多样化。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见解,加深对自己思路的认识,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体现算法多样化。请你比一比,想一想,哪种解法较为简单。
4、集体交流:评出较简单的方法。
5、同步练习:请用你喜欢的方法为其他三个同学算出风筝的总价,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利用学生熟悉的元、角之间的进率,为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计算做准备。让学生在分析、对比、交流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渗透优化意识。同步练习,使学生加深理解,增加学习信心。
(二)教学例2。
1、出示算式:0.72=5=?
提问0.72不是以元作为单位
了,你应该怎样计算?
2、集体汇报交流: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教师引导概括:先将0、72扩大到它的100倍,再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72=5=360,由于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要使积不变,积360应缩小到它的100倍。
4、提问:请你仔细观察积3、60,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小结
1、提问:谁能说说小数乘整数可以怎样去做?应该注意些什么?
2、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要点。
这样的设计旨在体现《课标》中关于计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经验,给予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依据本节课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如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2、深化题。除了基本的练习题外,我还逐步加深难度,检验并提高学生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能力。我安排了《练习一》第1题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拓展题:《练习一》第
2、3题。
我的设计目的在于以不同层次的练习题逐步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巩固新知,强化重点,突出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四、反思评价,完善认知。
我用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总结本次课堂。
1、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你觉得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应注意什么?
通过本节课的设想我体会很多,我认为最大的亮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1、转变了教师的角色,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的遵循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告诉学生。在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索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体验,使学生在交流中吸取其他同学的好方法。
2、转变了学生的角色,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整节课教学中,教师始终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原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手段,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力争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高涨的学情。真正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我乐学的转变。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专家、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