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3年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设计电子稿(模板11篇)

2023年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设计电子稿(模板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17 09:13:36
2023年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设计电子稿(模板11篇)
时间:2023-06-17 09:13:36     小编:王杰a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设计电子稿篇一

教学目标:

1.结合所给事例展开讨论,从自己选择的角色出发阐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表达观点时语言简洁明了,要有理有据。

2.在交际中学会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

3.学会尊重不同的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听到不同的意见时要换位思考,积极沟通。

重点难点:

1.能够在讨论交流中完善自己的观点,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

2.能够独立思考,确定自己的观点,能选择具体事例支撑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证。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情境表演所需的“嘉宾卡”。

学生:

1.提前搜集有关春节燃放鞭炮的资料,如习俗的由来、造成的浪费、带来的危害、给人的感受等。

2.在网络上搜集一些为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的例子,或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例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议一议,激趣导入

1.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情况,创设几个小情境,引出本次交际内容。

事例一:我们学校的校服大家喜不喜欢?对于要求大家每天都必须穿校服这一规定大家是否都赞成?赞成的举右手,反对的举左手,无所谓的不举手。

(三种情况,分别请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事例二:我发现不少同学都有智能手表,有的同学甚至还有手机。有些学校明令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智能手表和手机,大家对此有什么意见呢?觉得有必要的举右手,觉得不应禁止的举左手,有其他观点的不举手。

(分别请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

预设:此处教师可列举一些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来说,可使他们明白生活中的分歧确实无处不在。

2.点评学生刚才的发言,明确生活中很多有分歧的事情需要协商解决。

过渡: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都很精彩,但因为这几名同学只是各自陈述自己的看法,所以大家发言完毕后,我们感觉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校服到底该不该穿?智能手表和手机到底该怎么使用?同学们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吗?我们把这两个讨论留在后面处理。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意见不同怎么办”,课本上给出了两个具体的事例,我们来看一看。

二、读一读,领会要点

1.阅读课本中的两个事例,理清因果关系,注意事例中的问句。

(1)阅读事例,抓住关键信息。

预设:引导学生阅读时抓住关键词句,如“浓浓的年味”和“喜庆气氛”是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好处,“环保、安全等方面带来诸多问题和隐患”是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坏处,“不断摇摆”是对此问题有争议、态度不坚定。“拓宽城市道路,促进经济繁荣”是砍树的好处,“砍树容易栽树难”是说修路破坏了环境,不值得。

(2)阅读“相关方”,根据不同的角色思考他们的观点,小组交流。

预设:让学生站在相关方的立场上,思考他们会有怎样的观点,对课文中提及的问题是支持还是反对,理由是什么。

2.阅读课本中的小贴士,明确交流时的注意事项。

(1)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

预设:让学生想一想平时和别人有争论时,是否能客观地倾听对方的观点。我们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维护自己的观点,对别人的观点很难做到客观而全面的把握。这里就要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听全、听仔细,这样才能针对对方的观点来完善自己的观点,来说服对方。

(2)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

预设:这一点承接上点而来,学生要明白有不同的观点时可以质疑,可以提出反对意见,有理不在声高,要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3)表达观点时,要简洁明了,要有根据。

预设:教师可出示两段文字,一段啰唆,一段简洁,学生对比来看就能体会出简洁的力量,特别是在劝说别人时,啰唆只会让人反感。

三、说一说,表达观点

1.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则材料进行讨论。

(1)选择相同材料的同学六人一组,小组成员分别选择一个角色。材料二虽然只有五个“相关方”,但两名同学可以选择同一个角色,如行人或居民。

(2)根据所选角色,准备自己的观点。可以在脑海中思考,也可以拿纸笔写下,写出提纲或要点。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后的结果。

示例:我们小组选择的是材料二。我们小组经过交流后觉得“要路还是要树”真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砍掉大树,拓宽了马路,行车方便了,司机都比较欢迎;而运输业发达了,也确实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树木长到几十年非常不容易,砍掉它们是对城市环境的破坏。我们讨论后觉得这些树不一定要砍掉,可以请有丰富经验的园林工人把它们移植到其他地方,等路修好后再移植回来;或者请道路设计师在设计路线时多动些心思,尽量少砍一些树,力争树和路都要,既要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也要抓好环境保护。

四、演一演,入情入境

1.教师创设情境,组织表演。

教师:刚才同学们分小组就课本中的两则材料进行了讨论,而且还给出了解决方案,可见大家的准备都非常充分,也积极进行了思考。现在,我们要现场录制一个节目。我们今天的这个节目叫“有话好好说”,我是节目的主持人。我们现场还邀请了一些嘉宾,他们是相关的专家、工作人员、官员或市民,将就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我们还邀请了许多观众,大家如果有问题,可以直接问一问场上的嘉宾。我们的节目马上开始!

(1)准备工作:搬几张桌椅到教室前方,呈弧形摆放。

(2)邀请同学们上前表演,可以小组推荐,也可以自告奋勇。

(3)为同学分发嘉宾卡,如“普通市民”“环卫工人”“环保局局长”“消防队员”“眼科医生”等。

(4)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进行准备。

(5)表演开始。教师作为节目主持人,要把握好节奏,贯穿起整个讨论会。

交流示例:

普通市民:我家在前几年春节时还会燃放烟花爆竹,但这两年因为规定市内不准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度过了两个安安静静的春节。我觉得确实少了点年味,没有以前热闹。春节燃放鞭炮的习俗沿袭了数千年,就这样丢掉我觉得好可惜,而且孩子们估计都读不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什么意思了。

主持人:我从中听出了一种失落,我也是深有体会的。一年一度,只有春节时能痛痛快快地玩鞭炮、放烟花,它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期盼与快乐。而现在很多孩子都体会不到这种快乐了。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定呢?燃放烟花爆竹又有哪些危害呢?我们再来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环保局局长:我们在春节期间严禁在市内燃放烟花爆竹是不得已的决定。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严重损害人们的健康。我来给大家举个例子,点一个小烟花,pm2.5浓度瞬间会飙升5—7倍;1吨烟花爆竹相当于300千克灰霾。春节期间的鞭炮燃放将直接导致pm2.5、pm10爆表。燃放烟花爆竹时会释放出钴、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或有毒气体并产生碳粒等烟尘,使空气混浊,刺激人的呼吸道,伤害肺组织,对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损害。另外,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纸张、火药和发光材料等资源的浪费也非常惊人。

眼科医生: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烟雾也()会对眼睛产生一定的刺激。另外,小孩子常常会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玩烟花爆竹,这是非常危险的。每年春节期间,我们眼科都会收治许多因燃放烟花爆竹而炸伤眼睛的小孩子,严重的甚至造成了失明。这真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所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对我们身体的一种保护。

消防队员:不仅仅是你们眼科医生在春节期间要严阵以待,我们消防中心也是提心吊胆。燃放烟花爆竹极易引发火灾,即使是一个小火星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还没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以前,每年的春节我们都会目睹不少火灾事故,有些事故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春节是一个合家欢乐的日子,而乐极生悲是最可悲的事情。所以我是支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

环卫工人:大家在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估计想不到我们环卫工人是守着扫帚过年的吧!大街上的垃圾、碎屑无处不在,为了让大家过个干净的春节,我们过年几乎都是不休息的。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垃圾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打扫起来很费劲。如果春节期间大家都不燃放烟花爆竹,我们的工作就轻松多了。

主持人:以上这几位嘉宾都是支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那么,还有反对的人吗?

鞭炮厂工人:虽然燃放烟花爆竹危害确实多,但对于我们鞭炮厂来说,一年一度的春节是我们生产的商品的主要销售时间,我们每年就靠这段时间获得一些额外的收入。鞭炮厂养活了不少家庭,如果大家都不燃放烟花爆竹了,会有多少人失业啊!其实这些年我们也在创新,想生产一些污染少,甚至是无污染的产品,如冷烟花或电子烟花爆竹,也确实是想为保护环境做一份贡献。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的电子烟花爆竹是个不错的创意,就像我们可以用爆竹的音频代替实体的爆竹,虽然少了些浓烟弥漫的热闹味儿,但却不会污染环境。亲爱的观众,听了刚才这几位嘉宾的观点,你们对于春节到底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持什么样的观点呢?我们来做个小调查,支持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观众请起立。

(根据情况采访同学,询问观点。)

主持人:今天的讨论会结束了,让我来总结一下大家的意见。对于燃放烟花爆竹的弊端大家都很清楚,它破坏环境,会造成安全隐患。但是它毕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风俗,如何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延续我们的风俗呢?大家提出了一些好建议,如在指定时间燃放、在指定地点燃放、在远离易燃物的地方燃放,父母要陪同孩子一起燃放;厂家要开发一些污染小的产品等。大家争取一起创造一个热闹、喜庆而安全的春节。

2.活动结束,教师点评学生们的表演,其他同学也可以就表演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想一想,举一反三

教师:我们今天的口语交际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相信通过这节课上我们安排的活动,大家明白了实际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在意见出现分歧时我们应考虑各方的看法,再去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本节课的开始,我给大家提出了两个有争议的问题,大家还记得吗?一个是学校统一着装有无必要,一个是你对学校禁止使用智能手表和手机怎么看。大家课后可依照我们今天的口语交际活动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在家里也可以和爸爸妈妈讨论一番,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设计电子稿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斟、酌、怔、敝、宗”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从三个人争画中,你觉得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三个人之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读了题目之后你有什么问题?(谁和谁争画?他们为什么争画?争的是什么画?争画的结果如何?)

2.简单交流上述问题。

二、学前准备

根据自己了解的材料,讲一讲对毛泽东、齐白石和郭沫若的了解。为读懂课文做一个铺垫。

三、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看看谁和谁争画?课文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尽量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感悟。

3.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讨论时与同学、老师研究。

四、再读课文

1.思考:三人争画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2.组织学生讨论,解疑。达到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五、小结

1.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老师小结:从毛泽东、郭沫若、齐白石争画这篇文章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三位大家的知识渊博,才思敏捷,不愧当代的伟大人物。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独到理解。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诵读。

六、作业

摘抄自己最喜欢的语句。

附: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设计电子稿篇三

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够达到背诵,默写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查资料的方法自学,培养运用资料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查资料自学,体会诗人的表达思想感情。

2.品味欣赏“绿”“还”等字在诗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准备了以下教学辅助用具。搜集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插图。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剖析课题

1.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学生在班级中相互汇报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王安石的资料)(总结)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3.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4.剖题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

(3)理解题目的意思。

(4)由课题引出问题。

5.与学生一起商定学习步骤和方法。老师归纳学生的发言,板书“读、说、背、做、写”的学习方法。

二、读诗

1.读诗歌,感知内容

a.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

b.指名读,正音:间、重、还

c.说说诗歌大致的意思。

2.指导阅读——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

a.“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隔开了什么?看图(点击幻灯片)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读一读,读出距离短。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山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

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读一读,读出路程近。

c.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

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道?(明月何时照我还)

d.“还”什么意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想到回家?(春风又绿江南岸)读读看,读出诗人心中此时什么感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再读。

e.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f.谁能 把整个作品读一读?

g.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3.让学生自由读古诗、同桌互读或者小组内互相读课文。

4.师生共同读学生可以自由地站起来读,给别人听,然后由教师范读,帮助学生

领悟。

三、背诵

1.试背(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试背)

2.全班进行汇报背诵的结果。

四、说说

1.交流收获,粗通诗意四人一组交流,结合资料讨论,写下收获和疑惑。讨论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提问点击课件,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2.体会诗的情感,深入推敲

(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插图,看看是否可以读出问题来。如果可以,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春风又绿江南岸上”中“绿”的用法。“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图上没有。

(2)教师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绿”的推敲。细细地品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个“绿”字中感受到什么?个人思考。

(3)小组简单交流。“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或者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4)他的问题老师也相信你们有逛街的见解。学生简单交流后,全班发言。(略)

(5)学生朗读,说说自己侧重表现的感情:有的侧重表现其思乡,有的侧重表达对前途的信心。有的侧重表达他对江南美景的爱恋。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6)那我们课外又了解哪些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呢?推敲诗中诗人所用的一些词语之妙处,并通过形象的位置图展示出当时作者所在地,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五、做做

学生在体会诗的意境后,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这首诗的喜爱,同学们大多数会采用朗读、书画、戏剧表演等形式来表达当时的意境。

六、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先由学生自己对这节课进行总结,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的概括。

[总结]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光标引领说)

知识拓展延伸(课堂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感悟真情、推敲诗句,学得生动精彩,给老师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下面,老师布置一下课堂作业。

选做题1:根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选做题2: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江南的景色。

板书设计

学习方法:读、说、背、做、写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靠家近,很难还)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离家久,早想还)

明月何时照我还。(思家切,不能还)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设计电子稿篇四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课后练笔。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完成练笔。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清文章条理。

2、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你家中有花吗?谈谈你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说说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中体会到什么乐趣?

三、通过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几段?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

2、讨论:课文可以分三段。

(1) (2—6) (7)

四、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奇花异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养的花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灭”什么意思?

作者“摸着了一些门道”,这些“门道”指什么?

3、作者为什么说他“可得感谢它们”?

用课文里的话说一说。

因为作者因为养花而受益: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5、什么是“秉烛夜游”?

6、为什么作者“也有伤心的时候”?

7、作者认为养花究竟有哪些乐趣?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试背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2、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课,学习生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齐背最后一段。

3、检查生字读音。

4、指导识记字形。

二、再读课文,概括中心。

1、提出要求:

2、自由读课文,讨论。

3、讨论交流。

4、概括中心思想。

三、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1、自由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怎样安排材料的?

2、讨论交流。

(1)文章题目:养花

(2)文章中心:作者通过自己的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了养花的种种乐趣。

(3)材料安排:

a、把养花当作一种乐趣。

b、具体讲养花的乐趣。

c、总结养花的乐趣。

四、指导“置之不理”造句。

五、指导朗读、背诵。

1、范读。

2、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六、作业 :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练笔,写一种你喜爱的花草。

教学过程 :

一、听写词语。

二、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检查背诵。

四、明确“练笔”要求。

1、学生自己阅读练笔的题目。

2、讨论。

这次练笔的内容是什么?(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草。)

练笔有什么要求?

(写一个片断;写出花草的特点;要写出自己喜欢这种花草的原因。)

五、学生写作。

1、分组练说。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交流,修改。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设计电子稿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物咏怀。

2.能力目标:懂得比喻、拟人修辞方法及作用。

3.情感目标:热爱生活、体验科学给生活带来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品味生动形象和含义深刻的语句。

三、教学安排:一教时

四、教学步骤

(一)古诗导入新课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人往往借月亮来表达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文章,作者借什么来表达对亲人,对家乡的情感体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散读要求:父亲砌墙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交流归纳  西墙   砌石灰  挂草帘    撒草米子

3.随着西墙的变化,文中一家人的心情如何?

担心害怕         惊奇欣喜          安心感激

4.父亲在西墙上撒上草米子,竟然使西墙牢牢地站住了脚跟。这给予你怎样的启示?

种子的力量强大;生命力的顽强;科学美化了生活。

(三)归纳总结

1.作者借西墙表达了什么?(西墙    记载了童年的欢乐和希望    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     体会到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

2.总结:

让我们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投入生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发现生活中的美。

(四)作业:

五、再读课文,品味语句。

1.范读     要求:圈划出生动形象的句子,品味其妙处。

2.交流

例:(1)西墙被另一场雨同样撕得遍体鳞伤。(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使人对西墙不胜同情。)

(2)过完春天,西墙就出落得像个美少女了。(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展现了西墙绿草如茵的秀美形象。)

(3)风夹着雨像个披头散发的泼妇,一头一头往东墙上撞。( 新奇的拟人,贴切的比喻一下子把雨势凶猛,墙受重创的情景写活了。)

3.文中作者对生活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请圈划出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例:(1)草死了,草根却牢牢地抓住墙壁,风再也扯不动它。(顽强的生命力让人为之深深震撼。)

(2)西墙像一年换一次血液,永远也不会老去。(西墙上勃勃的生命和充沛的活力。)

(3)春芽夏绿秋黄冬枯了很多年,仍然春芽夏绿秋黄冬枯。(不变中有变,生命的活力永不衰竭。)

(4)除了西墙依旧,还举着一壁耳朵。( 西墙记载着童年的欢乐、希望、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思索。西墙是我的情感体验和生命的感悟。)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设计电子稿篇六

一、教学目标

1、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对两首咏梅词的比照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文积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梅花的高贵品质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熏陶。能够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搜集的材料,并能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

二、教材分析:

梅花是我国历代诗人所爱吟诵的物象,她具有色、香、姿、韵的外形美和内质美,一向被视为坚贞高洁和顽强不屈的象征。特别是一些品格正直的诗词作家,往往借梅花以抒发内心未申之志,喻节操之高洁,表达不与浊世同流合污之骨气。但古代诗人的咏梅诗,往往在傲骨厌俗中,也难免带有孤芳自赏甚至是顾影自怜的气质,感情天地和精神境界毕竟不够广阔。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领袖,他高瞻远瞩,洞察世界风云变幻,托物言志于日理万机之中。他也喜欢以梅喻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全词以昂扬饱满的情绪,乐观向上的精神,豪放粗犷的风格,描绘了“梅”独特的性格,超凡脱俗的气质,充分表现出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信念。作品语言通俗,耐人寻味,画面感强。

三、学情分析:

赞颂梅花的诗,学生已学过多首,而赞美梅花的词,尚未学过。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水平和文学积累,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特殊身份,对学生构成了一定的吸引。教学这首词时,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词的内容,体会作者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本文与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为同题作品。毛主席在创作本词时就曾提到“反其意而用之”,所以两词在风格上对比鲜明,这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了契机。另外《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出于以上的考虑,我认为:将两词对照起来,引导学生自读研讨,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设计电子稿篇七

教学目标:

1. 培养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与习惯;

3. 学会依靠生活中的科学常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2. 简介作家谢宗玉。

谢宗玉:中国作协会员。1972年生,湖南长沙人。著有长篇小说《天地贼心》、散文集《田垅上的婴儿》、《村庄在南方之南》等3部。共有40多篇(次)散文和小说入选中国年度优秀散文和小说选。有10多篇散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和读本。散文集《田垅上的婴儿》曾全票通过“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xx年卷终审。

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

2. 散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 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一节,划出新屋落成后西墙命运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理解课文

4. 圈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讨论交流,体会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层次思考。

四:感悟文本,拓展延伸

下发乐雄国的《请种一棵爬山虎》阅读资料进行比较阅读。

五:作业

1. 积累遍体鳞伤、一劳永逸、焕然一新、唆使、飙风等词语

2. 摘录三句或描写生动、形象或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含义。

3. 尝试运用较新奇的比喻和拟人拟物介绍生活中的一种植物。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设计电子稿篇八

在简介了林海音后,我让学生确定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抒发自己对故乡的眷恋、热爱之情后,就进步文本的学习。抛出一个大问题:作者的故乡北京什么地方最吸引你,从哪一句话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感受?引导学生直奔重点段落展开学习。

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为了让学生能了解这种方法并会运用。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弄明白作者借了哪些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你是怎样体会到的。开始,学生还不知道怎样来回答,我点了几个表达能了强的学生以第3、4自然段的教学为例,告诉学生怎样体会这种表达方法,在后面部分的学习中,基本上是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习完成。在学完文后,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知道怎样借景抒发自己了感情了吗?大部分学生能从文中受到一点启发。我再进行归纳总结,布置了一篇练笔《家乡的一景》,让学生运用本课的写法尝试写篇小习作。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设计电子稿篇九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课后练笔。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完成练笔。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家中有花吗?谈谈你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说说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中体会到什么乐趣?

三、通过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几段?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

2.讨论:课文可以分三段。

(1) (2—6) (7)

四、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奇花异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养的花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灭”什么意思?

作者“摸着了一些门道”,这些“门道”指什么?

3.作者为什么说他“可得感谢它们”?

用课文里的话说一说。

因为作者因为养花而受益: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5.什么是“秉烛夜游”?

6.为什么作者“也有伤心的时候”?

7、作者认为养花究竟有哪些乐趣?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试背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学习生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齐背最后一段。

3.检查生字读音。

4.指导识记字形。

二、再读课文,概括中心

1.提出要求:

2.自由读课文,讨论。

3.讨论交流。

4.概括中心思想。

三、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1.自由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怎样安排材料的?

2.讨论交流。

(1)文章题目:养花

(2)文章中心:作者通过自己的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了养花的种种乐趣。

(3)材料安排:

a、把养花当作一种乐趣。

b、具体讲养花的乐趣。

c、总结养花的乐趣。

四、指导“置之不理”造句

五、指导朗读、背诵

1.范读。

2.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六、作业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检查背诵

四、明确“练笔”要求

1.学生自己阅读练笔的题目。

2.讨论。

这次练笔的内容是什么?(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草。)

练笔有什么要求?

(写一个片断;写出花草的特点;要写出自己喜欢这种花草的原因。)

五、学生写作

1.分组练说。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交流,修改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设计电子稿篇十

1、学会独立分析字的笔画,正确书写“巾、衣、本、牙”四个字。

2、听故事,讨论怎样才能见到雪孩子。

3、初步体会会意字的特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文天地中的“学写字”的练习。

1、独立说说“巾、衣、本、牙”四字的笔顺并书空。

2、玩一玩“我说你写”的游戏。学生说一个字,例如:“以”,找另一个同学书空笔顺。

3、写字。看谁写得又准确又漂亮。

二、字形小魔术

1、出示“木”字,抽生读一读,书空写。

2、你能给“木”字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吗?开动脑筋想一想。(本、术、禾)

3、出示“力”,请你变魔术,加两笔后让它变成另一个字。(办、为)

4、出示“巴”字,请你给它加偏旁,看能变成哪些字?(把、吧)

5、你还能给哪些字变魔术?互相说一说。

三、读一读,继续往下说词语。

2、第二类:黄色、红色、绿色,是表示颜色的,请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3、第三类:围巾、棉衣、手套,是表示衣物的,请说说表示衣物的词。

4、你还能说出哪些词是一类的?

四、照样子说一说

1、例句:冬天的本领真大呀!

2、句式:谁真怎么样?

3、请依照这种句式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九九歌》

1、自由朗读,看你从中能读懂点什么?

2、你知道这首儿歌讲的什么意思吗?

3、教师介绍有关节气的知识。领学生揣摩儿歌的意思。

4、读一读,争取能背诵。课后背给爸爸妈妈听。

二听雪孩子的故事。说一说,怎么才能见到雪孩子?

1、听老师读两遍故事,可让学生提一些关于内容的小问题,检查学生是否听懂了。

2、分组说一说,怎么才能再见到雪孩子?老师不要讲太多的自然常识,让学生问、学生答。

3、试着把故事接着讲下去。“第二年冬天,又下雪了……”

三语文天地的学法指导:初步体会会意字的特点。

1、想一想,你从这些字中发现了什么?

2、收集这样的字,写在本子上,再和伙伴们交流这些字的特点。

[语文天地十六--体会会意字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设计电子稿篇十一

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作者由北京申奥成功,想到自己身为10年的体育记者以及采访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经历,想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申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奥运、举办权、水花四溅、嘹亮、魅力、拆除、申请”。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从小爱祖国、热爱体育、热爱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等的优秀品质。对学生进行有关奥运方面的教育,唤起对北京奥运会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申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的含义。

教学构思: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本文,理解本文的内容,然后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后练习题中句子的意思。然后小组间讨论交流,集体订正。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补充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奥运会和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疑读,确定精读感悟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课件)同学们,这是个什么标志?它代表什么意义?这个标志呢?

2、 2003年7月13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请同学们看图片,萨马兰奇主席宣布北京为2008年奥运主办国,你们能谈一谈去年7月13日那个不眠之夜你的心情吗?(请学生回答,说说那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全国人民的心情也是这样激动,让我们看看当时全国人民欢乐的场面。

3、是啊,多少年的追求,多少年的渴望,今天终于实现了。我们感到激动和自豪。作为一名曾亲临奥运赛场,采访过奥运明星的体育记者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4、出示课题。

二、读悟品味,激发向往奥运的情感:

1、 自己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画出感受最深的有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想法。

溢彩流光:光彩闪烁流动,形容非常好看

沁透心脾:欣赏美妙的乐曲,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对待

锱铢必较:在细微的差别中决出高低

2、同位议议初读感受。

3、组织交流:

(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研读品悟,把握情感内涵。

1、理解“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申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的含义,思考:作者是怎样说明的?作者采访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经历,想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申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2、说说你对这句话的体会。

作业设计:

1、查找有关奥运的资料。

2、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6、向往奥运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申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以朗读为主,抒发向往奥运之情,出示奥运资料,学生读后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拓展延伸,激发爱国之情。

学生学习内容:

一、读书讨论,感悟体育精神与奥运魅力。

1、再读2-5自然段,思考:作者到底向往奥运的什么?

2、在作者的向往之中,哪一点也是你最向往的?反复阅读相关段落,然后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理由。

3、相机播放申奥录像。

二、交流收集的资料,深入体会作者的感受。

1、 小组内的同学间互相交流资料。

2、 教师出示补充材料,学生阅读。

3、 再谈谈你对“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申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句话的理解。

4、 小结:是的,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由“东亚病夫”成为体育强国,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中国、北京,能够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让我们共同期待奥运圣火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

三、再读课文,随文积累:

1、感情朗读课文。

2、摘抄优美的句子段落。

四、写写想象作文《2008,我的奥运》

1、指名说说自己梦想中的奥运会。

2、谈谈2008年,你会为奥运做些什么?

3、学生写作文。

作业设计

1、你喜欢哪些奥运明星?选择其中的一位,与班中的体育爱好者就2008奥运会搞一次模拟采访。

2、收集有关奥运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板书设计:

6、向往奥运

体育:相对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客观性

奥林匹克精神:和平、友谊、进步、发展

向往奥运,好梦成真——北京申奥成功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