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写古人篇一
教学内容:《古人计数》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起始课,是在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内容是在逐一计数的基础上,积累十进制概念活动经验的重要环节。所以,本课通过“古人计数”的故事,渗透自然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体会十位制计数法。
此环节,一方面引导学生一一对应的进行计数活动;另一方面体会了“实物图片—小棒模型—用数字计数”的抽象过程。当羊的数量超过10以后,自然产生如何进一步计数的需求。再结合新问题“比10多1的数,如何计数”,引导学生体会到11—20各数产生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捆一捆,认一认
在认识到小棒的数量就是羊群具体数目的基础上,设计了“捆小棒”的活动,把10根捆成一捆,直接体会“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并结合对计数器的认识,了解十位和个位,进而拨出十。在认识十的基础上,继续了解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并在计数器上拨出相应的数字,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数位的概念。
第三部分:做一做,说一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数的组成,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情境进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数学文化的渗透。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正确认识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能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重难点 :
环节一:用小棒代表羊,摆一摆,数一数。(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用小棒一个对着一个来表示羊的只数,引导学生一一对应地进行数数活动,并体会“实物图片—小棒模型—用数字计数”的抽象过程。感知计数单位“一”,并意识到当只数超过10以后,自然产生如何进一步计数的需求。)古人计数(师板:古人计数)
生:一块石头代表一只羊。
师:老师知道你们比牧羊人更聪明,所以把羊群请到了纸上,你能用小棒代表羊,摆一摆数一数吗?(一边数一边摆,摆的时候要注意把小棒摆整齐)
生1:1、2、3.……10,比10多1是11.环节二:捆一捆,认一认(设计意图:在认识到小棒的数量就是羊群数量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决定把小棒捆起来更方便数数,这样便于学生直观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在认识十的基础上,再认识计数器,了解十位和个位,进而拨出10 初步建立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在认识十的基础上,继续了解10个一和1个十是11.)
师:孩子们记录的真棒,我们再来看看牧羊人的记录结果,你能看出来牧羊人摆了多少块石头吗?(师出示ppt)他觉得这样看起来太麻烦,所以他想了一个好办法,你看懂了吗?(师出示ppt:11块小石头变成一块大石头和1块小石头。)
生:捆一捆
这1捆小棒表示1个十,)
师:请你拿出你的计数器,你有什么发现?
师小结:个位上1个珠子表示1个一,相当于1根小棒,十位上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相当于1捆小棒。
生2:十位上拨1个珠子(都给予肯定)
师:那为什么这两位同学的都表示10,但是他用了一个珠子就表示十了呢?(因为这个珠子在十位,表示1个十)师:请大家在10的基础上,拨11.。
(引导学生知道,要拨11,个位是没有办法直接拨出11的,在个位上拨出10个珠子的学生,会重新调整自己的计数器,会把个位十个珠子退去,然后在十位拨一个珠子,再在个位拨1个珠子)
师:个位和十位都有一个珠子,(在黑板板书)师:两个
1、两个珠子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师:根据这句话和这个动作,你能列一个算式吗?(10+1=11)师:12用小棒怎么摆、怎么说,12用计数器怎么拨,怎么说呢? 师:我摆你拨,出示小棒,1个十,5个一,是15 环节三:做一做,说一说(设计意图:通过摆、拨活动,直观体会到当个位满十时,需要在十位上拨一颗珠子,当个位一个珠子也没有时,用0表示,帮助生逐步抽象出数的过程。)
师:活动 我摆你拨
师:以后咋们遇到10根小棒都可以捆成1捆,把10个一变成1个十。师:19,再添一颗珠子是20.环节四:巩固提升(机动)(设计意图:通过多种练习,丰富生对2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概念。)
1、看图写数(先完成的孩子下位交流,分享写得快的好办法,再全班分享)
2、做一做
3、读一读,讲一讲师讲故事:结绳计数
5、课后作业: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写古人篇二
篇一:中国古代名言警句精选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精选
b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
一志向·事业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引自《韩非子·喻志》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王充(东汉哲学家)引自《论衡·别通篇》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张孝祥(南宋词人)引自《论治体子·甲申二月九日》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说苑〉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桓宽引自《盐铁论。制议》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张载(北宋哲学家)引自《经学理窟。义理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引自《红楼梦》第5回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二读书·求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引自《进学解》
——朱熹引自《训学斋规》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王符(东汉思想家、哲学家)引自《潜夫论·赞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荀况引自《荀子·劝学篇》
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
——李惺(清代作家)引自《西沤外集·药言剩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韩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唐代诗人)引自《登鹳雀楼》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唐代书画家)引自《劝学》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白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清代学者)转引自《人间词话新注》
三天才·勤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
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番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 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近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2.生当作人杰,死亦成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元明清: 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上出自《史记》
********************************
1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3、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7、不可同日而语。
18、百闻不如一见。
以上出自《汉书》
********************************
1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2、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以上出自《后汉书》
********************************
2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5、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26、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以上出自《三国志》
********************************
28、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魏书》)
29、貂不足,狗尾续。(《晋书》)30、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3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3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3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路史》)
3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资治通鉴》)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3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3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7.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19.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2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2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24.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2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3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31.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3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3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35.学不可以已。——《荀子》
36.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3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3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9.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40、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41、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42.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4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4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4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写古人篇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第七单元古人计数。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数字吗?大声说出来好吗? 生:0、1、2......10。
师:那你们知道11-20之间省略了那些数字吗? 生:11、12、13......20。师:同学们很棒,老师要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古时候啊数字还没有发明出来,人们还不会今天的计数方法,牧羊人并不知道他养了多少只羊,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管理好羊群。牧羊人是这样记录他的羊群数量的:牧羊人坐在羊圈的门口,每出去1只羊,牧羊人就在地上摆1个石头......今天我们就学学古人的计数方法。(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课件展示放羊的动态过程,放一只羊学生摆一根小棒,请一个学生上讲台摆。(课件:主题图)(2)数小棒。
师:有几只羊啊?
生:11只。
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呢?
生1:一个一个数。
生2:两个两个数......(叫学生展示自己的数数过程)
师:那我们来数数吧。
生:
1、2......10。
师:比10多1呢? 生;11.......(3)捆棒。
师:同学们数一数这堆有多少根呢?(拿出十根小棒和学生一起数)生:
1、2......10。10根小棒。
师:十根小棒里面有几个1呢?我们来数数。生:一个
1、两个1......十个1。
师: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请同学们举起你们数的这十个1给我看看。用根皮筋把你们的十个一捆在一起.(师巡查学生数出来的十个1检查学生捆棒的过程)
师:把你们捆好的小棒举起来看看,10根小棒捆在一起后一捆有几根小棒啊? 生:10根。
师:现在是几根小棒?(看见展示捆好的1个十以及多出来的 1个一情境图。)(11根)
师: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师: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有1个十和1个一).
(板书:1个十,1个一就是11 10+1=11)
(设计意图:通过摆棒、数棒、捆棒的过程让学生初步认识11-20各数,经历捆棒的过程,明白把”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意义,亲身体会把10根小棒捆在一起就是1个十的过程,感受11是由1个十和1个1 组成的。)2.认识计数器及数位 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叫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想想在计数器上拨出数字1、2、3、4......10怎么拨?(1)同桌两人一组讨论。
(2)叫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上台展示,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 几,在十位上拨几”。
(3)总结:个位1个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的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并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12~20各数。
(4)两个珠子都在个位时是”2“,一个珠子在个位,一个珠子在十位时是”11“,两个珠子都在十位时20。这两个珠子为什么会这么神奇呀?(计数器上展示两个珠子在不同数位时的情景。)
”引导学生去理解所在数位不同,表示的数也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计数器的个位有几个珠子就表示有几个一,十位有几个珠子就表示有几个十的理念,通过动手拨一拨和两人一组讨论的形式去完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明白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也不同。)
三、练习1.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
(1)师生互对。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2)生生互对 4.”练一练“第1、2题。
(1)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自己完成。(2)叫学生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古人计数
1 6 17 18 19 20 10个一就是1个十
1个十,1个一就是11 10+1=11 课后反思:
0 赠金笔
喜欢
写古人篇四
一、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的三篇短文是依时间之序来编排的:第一篇内容出自《论语》,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对于学习的看法。第二篇言论来自宋代 的朱熹,与孔子的距离相去一千六百八十一年。第三篇是清代的曾国藩所作,距离朱熹也有了近七百年的岁月。自古有两个半圣人之说,孔子为至圣,曾国藩就是那半个圣人。而朱熹作为程门弟子,其在宋朝 当时的影响力之大,成就了“程朱理学”一派。如此安排,显然让我们可以从三人对于读书的观点上找到一脉相承之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找到三者之间的渊源关联。
这篇文章作为本单元的首篇,一下子将那几千年的时间浓缩在了这一页纸上,阐述了文明传承 所依赖的阅读主题。孔子着重道义的教诲,朱熹注重具体操作方法的指导,而最后的曾国藩则注重了志 向、见识和恒心之间的逻辑思考。这一切都是在“告诸往”,阅读必然 指向“知来者”。所以课文后面安排 了“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后面安排了冰心的《忆读书》和叶文 玲的《我的“长生果”》,也就是对这个话题的呼应。
二、文本解读
阅读方法:“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提出了“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也即在“心到、眼到、口到”之中,“心到”是首位的。而到了曾国藩那里,“心到”则表现为“有 识”的提升。阅读不仅要读进去,更重要的是要有 自己的见识。“有识则知学问无尽”,这个“有识” 上随“有志”而起,下启“有恒”之可能。
读书,是读书人的“志”。“好学”是成功阅读 者的共同品质。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正因为 “敏而好学”,才有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耻下问”这样 的学习行为。在朱熹的观点中,“志”由“心”生,所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乎?”。曾国藩则 直接提出首位是“有志”,因为“有志则断不甘为 下流”。如果谈“智商”的话,那么这三人中曾国 藩应该属于智商最低的。最为经典的一个传说 就是,他为了背一篇文章而挑灯夜读,恰逢一梁 上君子静候下手时机,偏偏曾国藩迟迟背不上,就在那里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诵读。诵读得小偷 已经全背会了,急得从梁上跳下将课文背了一通给他听后,扬长而去。就这样 的一个人,何以成为千古“半个 圣人”?靠的就是这种“不甘为下 流”之志的支撑。
“学 而不厌”并非孔子的自我评价,而是其自我追求。朱熹对于阅读的追求同样是在于一种持久,虽然文中是从记忆持久的层面来说的,但过程中的坚持精神是提到了最终目的性的高度的:“只漫浪诵读,决不 能记,记亦不能久也。”曾国藩 对于这种“坚持”可能体现得更是直接:“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也即“有志者事竟成”的不同版本而已。
谈及“圣人”,谈及“理学”,似 乎总是给人以一种过于严肃、过 于高远的感觉,其实这三位先贤 何以能如此读书,靠的并非“吃 苦”精神,因为在他们眼中,读书 绝非“苦”事。我们不是要拘泥于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而是要 借此打开一扇窗,读读三位先贤 的相关故事,他们的形象会更丰满起来。
除了前文中所讲的曾国藩的小故事之外,《论语》中关于孔 子的故事更是丰富多彩。而对于孔子的观点,必须在《论语》中找 到相关联的内容,形成主题模 块,会更利于理解、记忆乃至运 用。比如前面所讲到的“默而识 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除了可 放置到原本的语言环境中思考,作为教师,还应该稍有关联性的 积累。如关于“识(zhì)之”,还有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 识之”。另外就其“不厌”与“不 倦”相关的有:“子曰‘: 若圣与仁, 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 诲人不 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通过再 现这样生动的对话场景,不仅丰 富了孔子之“不厌”“不倦”之内 容的经历,还阐明了“圣人”之所 以为“圣人”的原因。
朱熹对于读书提出的要求,无论是对于当时还是现在的阅读者都是一种挑战,然而 朱熹却常常从生活细节中挖掘自己的“理学”之所附体。如何让别人接纳他的理念,正是其智慧所在。
被冠以“笨人”的曾国藩,发 表看法还是极注重深入浅出的,除了他自身的轶事之外,文中还 有两个非常典型而有趣的故事:伯之观海、井蛙窥天。“井蛙窥天” 就是孩子们熟悉的坐井观天。不 太了解的是“伯之观海”,需要资 料补充,作为一种辅助奖励,讲述 给孩子听听,不仅帮助理解了文 本的深层意思,还轻松了学习的氛围。
你是什么(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们必须将阅读带到每个阅读者的生命中去,而让读者将自己的生命读进这些文言里,这样的来回才是阅读真正的目的。
通过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三位古人之间由阅读所构成 的关系:阅读,让在现实世界里不 可能相遇的三个人穿越时空而相 遇了。这种相遇,必须要保证后来 者即是承继者,又是创新者。朱熹正是在孔子的思想中生发出创新 的思考,为孔子的理论总结提炼 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方法。曾国藩的记忆力可能真不好,但绝不排除他的创造力。
书,是读不完的,真正的阅读 者是不会被淹没的,而且都能读出 自己。借用孔子对于水的论述来喻 书:“夫书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源深远,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包罗万象,似度;其万世必进,似意,是以君子见书必观焉尔也。”让我们带着孩子一起在书海中启航。
三、语文素养
这篇课文由三则小短文组成,第一则出自《论语》,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勤学好问;第二则是告诉我们读书要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尤为重要;第三则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我们知道了读书学习的方法,就明白了读书学习的要义,如果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将会更好地促进我们的读书与学习。
通过总结回顾整篇课文,从而总结出学习读书的方法,并能将这些方法更好地应用到学习实际中去。
文言文教学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指导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本课设计以诵读为本,通过各种角度、各种方式诵读。以小组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师在引导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回答给予不同的反馈,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所提升,改变学习文言文枯燥乏味的看法。
本课的文言文不是太难理解,只要结合注释,学生都能读懂文章大意。真正的难点在于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应用本课学到的读书方法、要领,来读书学习。
教师:渡江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张熙
写古人篇五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0.满招损,谦受益。
11.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12.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写古人篇六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3.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4.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5.一寸光阴一寸金。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2.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5.山外青山楼外楼。
写古人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小棒和计数器,让学生认、读、写、拨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十位”、“个位“,了解进制,知道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师:孩子们,我们已经学过了1-10这些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新的数。(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师手指着标题问:这11~20中间这条短线表示哪些数?
师将卡片贴在黑板上,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吧!
二、情境引入,展示认知
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时候,人们并不认识数,他们在记录物品的数量时,就摆一些小木棍或者是小石头。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古人用小棒来记录羊的只数,好吗?
生:再摆一根
师:如果老师放2只羊,你们就要摆几根小棒? 生:摆2根
师鼓励:你们的眼睛和小手配合得可真好。
师:以前我们只学到了10这个数,可是,现在羊的只数比10还多,所以,我们就要学习一些新的数。
三、引导探究,建立模型
1、认识“10个一就是1个十”
师:你们没数呀,是怎么知道的? 生:11根减掉1根就是10根
师:我们来数数好吗? 师:10个一是几?
生:是10。老师板书:10个一
师:在捆之前,老师想采访一下同学:要捆出一个十,得先怎么做? 生:数出10个一,然后捆起来。
师巡视,并提醒:还不会用皮筋的同学可以请同桌帮忙。
2、介绍计数器,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师:下面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的学习伙伴,(出示计数器)它叫计数器,请跟老师说一遍。
师指着计数器的数位读:个位、十位、这些叫数位。在使用计数器时,要把写有数位的这一面正对着我们。请孩子们检查一下自己的计数器是否摆放正确。
师:指着黑板上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现在我们还是一年级的学生,只要认识个位和十位就可以了。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十。
师示范拨5。生仔细观察,说说老师在什么位上拨?拨了几个?表示几? 学生学着拨5、6、7 一齐拨出10个一。
师边演示边问:这变成的1个十该在计数器上如何表示呢?(引导学生明白: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就表示1个十)
请孩子们在计数器上把10个一变成1个十拨给同桌看。
师再用课件演示一遍。指名在黑板上画珠子表示1个十,评议后,师标出10这个数学符号。并让学生明确,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
3、体会数的组成
师:还记得刚才我们数了几只羊吗? 生:11只
看来呀,不是珠子神奇,而是数位太重要了,不同的数位表示的意思是不同的。小游戏:比比谁最快:用小棒拿出13、17、19,指名说为什么这么拿,体会数的组成。
4、初步感受“满十进一”
四、开放练习,提高认识
写古人篇八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第七单元古人计数。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数字吗?大声说出来好吗? 生:0、1、2......10。
师:那你们知道11-20之间省略了那些数字吗? 生:11、12、13......20。师:同学们很棒,老师要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古时候啊数字还没有发明出来,人们还不会今天的计数方法,牧羊人并不知道他养了多少只羊,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管理好羊群。牧羊人是这样记录他的羊群数量的:牧羊人坐在羊圈的门口,每出去1只羊,牧羊人就在地上摆1个石头......今天我们就学学古人的计数方法。(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课件展示放羊的动态过程,放一只羊学生摆一根小棒,请一个学生上讲台摆。(课件:主题图)(2)数小棒。
师:有几只羊啊?
生:11只。
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呢?
生1:一个一个数。
生2:两个两个数......(叫学生展示自己的数数过程)
师:那我们来数数吧。
生:
1、2......10。
师:比10多1呢? 生;11.......(3)捆棒。
师:同学们数一数这堆有多少根呢?(拿出十根小棒和学生一起数)生:
1、2......10。10根小棒。
师:十根小棒里面有几个1呢?我们来数数。生:一个
1、两个1......十个1。
师: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请同学们举起你们数的这十个1给我看看。用根皮筋把你们的十个一捆在一起.(师巡查学生数出来的十个1检查学生捆棒的过程)
师:把你们捆好的小棒举起来看看,10根小棒捆在一起后一捆有几根小棒啊? 生:10根。
师:现在是几根小棒?(看见展示捆好的1个十以及多出来的 1个一情境图。)(11根)
师: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师: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有1个十和1个一).
(板书:1个十,1个一就是11 10+1=11)
(设计意图:通过摆棒、数棒、捆棒的过程让学生初步认识11-20各数,经历捆棒的过程,明白把”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意义,亲身体会把10根小棒捆在一起就是1个十的过程,感受11是由1个十和1个1 组成的。)2.认识计数器及数位 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叫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想想在计数器上拨出数字1、2、3、4......10怎么拨?(1)同桌两人一组讨论。
(2)叫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上台展示,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 几,在十位上拨几”。
(3)总结:个位1个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的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并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12~20各数。
(4)两个珠子都在个位时是”2“,一个珠子在个位,一个珠子在十位时是”11“,两个珠子都在十位时20。这两个珠子为什么会这么神奇呀?(计数器上展示两个珠子在不同数位时的情景。)
”引导学生去理解所在数位不同,表示的数也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计数器的个位有几个珠子就表示有几个一,十位有几个珠子就表示有几个十的理念,通过动手拨一拨和两人一组讨论的形式去完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明白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也不同。)
三、练习1.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
(1)师生互对。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2)生生互对 4.”练一练“第1、2题。
(1)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自己完成。(2)叫学生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古人计数
1 6 17 18 19 20 10个一就是1个十
1个十,1个一就是11 10+1=11 课后反思:
0 赠金笔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