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爬黄山字篇一
黄山冬景,比任何地方更美、更奇、更绝。无愧于天下绝中之绝景。你若冬日游山,或许于某一个早晨推窗眺望,会突然发现窗外的景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一片银色的世界。茫茫群峰是座座冰山,棵棵树木像丛丛珊瑚,令你疑惑,莫非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非也,这就是难得一求的雾凇!带上拐杖,出户登山,放眼四望,只见群峰错列,松林密叠,一派银装素裹。黄山一改往日葱茏苍翠的面目,到处一片洁白,天地浑然一色。从上到下,一草一木,一枝一叶都凝聚着洁白无瑕的晶体,如披银叠叠,似挂珠串串,山风拂荡,晶莹耀眼,如进入了琉璃世界,似到了仙山琼阁,令你目不暇接,又如同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梦幻之境。
说到黄山,就不得不提到古民居。远看古民居,白墙黑瓦,非常壮观。走进一看,每条弄堂都是笔直的,路是用鹅卵石铺的,两边的墙也是用鹅卵石铺的。每条弄堂都很相似,进去的人出也出不来,像个迷宫。每家门前的石板上都雕着花虫鸟兽,每户家里的横梁上、柱子上、窗门上,都雕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有人物、有鸟兽、有花草、有蔬菜,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门板上贴着古代流传的剪纸,非常精致。朦胧中的皖南古民居,像是韵染的水墨画卷,魅力无穷。对了年,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黄山风景区内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第二次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也是中国继北京后第二座同时拥有两处以上世界遗产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人们总是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确是这样,家乡的风俗和外地可不同,春节便是一个代表。家乡有一句俗语,“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年的腊八,就好像是过年的“演习”:厨房中“嘟嘟嘟”的腊八粥,庭院中人们“扫尘”的喧嚣声……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一切都是那么祥和。腊八过后,便是腊月二十四的拜祖祭祀,炮竹声此起彼伏,衬托出对先人们的思念。过不了几天,春节接踵而至。比起腊八的热闹,春节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家家户户都在更换门联,好似一幅活灵活现的《春日》。吃过年夜饭后,年三十的“压轴戏”出场了——各式各样的烟花爆竹尽情地绽放,把浩瀚的天空当作自己的舞台,老人笑了,孩子笑了,天地间似乎都沸腾了……当然,还有正月元宵的猜灯谜、狮子舞等等,都充满了人们对来年的憧憬和彼此的祝福。
在我眼中,家乡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美丽,那么可爱。我骄傲,我因我是黄山的一员而骄傲!
爬黄山字篇二
在安徽,有一座中国最著名的山叫黄山,因为这座山上的茶叶泡起来是黄色的,所以人们把这座神奇的山叫做“黄山”。
记得在二年级的暑假里,一天下午我爸爸开车带着我们全家和哥哥全家一起去黄山。一路上景色很迷人,一簇簇、一片片熟了的稻谷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是变得金灿灿的了。一个个碧绿的大西瓜躺在田野上,晒着太阳,真舒服啊!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了,吃好了,我们就住在黄山脚下。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起床准备爬山了,来到山脚下,抬头一看,哇!黄山真高啊!
走上索道时我有点紧张,索道开动了,我看了看下面,发现下面有几座山峰,这些山峰仿佛就在我脚下。我又看了看上方,只见一朵朵云雾在上面,好象伸手就擒。大约20分钟左右我们到了山顶,走出门,一阵凉风伴着云雾扑面而来,我吸了口云雾,真凉爽啊!
我们走上一级级台阶,来到了“光明顶”,光明顶是最高顶,海拔1860米高,一簇簇的云雾包围着我们,感觉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我们继续向纵深进行,只见一棵高大的松树出现在我的眼前。哦!原来是团结松啊!它是以56个树枝形成的象征着我们有56个民族,真是太有意思了!
这是不是迎客松?哦!对,这是迎客松,迎客松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的来宾来黄山游览,所以许多游客抢着合影呢!希望人们把这棵千年古松永记脑海。
中国黄山天下无山,黄山是最漂亮的山。古木参天、飘飘欲仙、异兽珍禽……黄山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爬黄山字篇三
那是前年的暑假,我来到了华阴县,华山,就在那里耸立着。在七月的一天,我背着个小背包,穿着件夹克衣,口里哼着小调,带着一身无谓的正气,向着华山进发了。
黄山是秀丽的,泰山是宏伟的,可是华山,既不雄伟,也不秀丽,只有一个“险”字了得,悬崖绝壁,怪石嶙峋,连只蚊子都不敢来到这危机四伏的地方,当你走上苍龙岭时,你就能体会我所说的话语了。
华山的路——险,华山西峰与苍龙岭便是极好的例子,先谈谈苍龙岭。说它有一公里长,也不足为过,说它不足一米宽,也不觉得离谱。远远的望去,它就像在两座山峰之间,一条幽幽的山谷之上,一条若隐若现,想头发丝似的一条线,它是那么的细,这么的长,这么的细,真让人觉得,就算是一阵清爽的微风,也能把它吹断。从远处看,就已经如此的令人担心,就更别说走在上面了,幽幽的山谷,泛着丝丝的雾气,飘动着,一刻没有停歇,好像有一只魔鬼藏在里面。人群密密麻麻的,几乎连一条缝都没有,真让人担心,这石头刻成的古道,顷刻之间就要崩塌。站在上面,甚至能依稀感觉的到苍龙岭的震动。还有那时不时就与你“热烈拥抱”的怪风,一次次吹起山头的雾气,白茫茫的气体从你山上飘过,不禁一阵战粟,那雾气好像有魔力似的,就轻轻的飘过去,可让人觉得浑身胆气都被带走了似,双腿变成的海绵,竟支撑不住身体。爬山走过一段路,通过一个景点,分明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可我却像是从死神手中逃脱般,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感。
华山西峰,足有两千余米高,景色也是十分的过人,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攀登。可怕上去的过程绝对和“轻松”两个字搭不上半点关系。在接近峰顶的地方,有一块像石头的平面的区域,可别不以为然,这可是登上峰顶的必经之路。它那25度弯曲的角度,凹凸不齐的平面,旁边幽幽的山谷,好像都在对游人下着逐客令“你别来,我这里好似森罗地狱般,可不欢迎你。”他的行为与言语也如出一辙,你每走一步,都要花上近两秒来稳定身形,才敢走下一步,那幽幽的悬崖边,就只有几条铁链子,要真出现意外,我可不行这铁链子能护人周全。当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华山时,心中没有半分兴奋,还在呆呆地想“终于爬上来了”。
当我回到山脚下时,心还是留在华山上,想着爬山时遇到种种的“险”景,那里的险,可谓说也说不完。
爬黄山字篇四
黄山画派的创始人石涛曾说过:“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的的确确,黄山是堪为人师、为友的。
尽管我初上黄山正赶上一台飓风,黄山山上是风雨交加,云雾迷蒙,几十米外难见物体,难辨方向。只闻风雨声和游人的惊叫声。
好在导游和当地人有经验,让我们无论如何都要买上雨衣,背包和拐杖,才能上黄山。确实,黄山很神秘,很博大,很伟岸,很峻峭,但其气候也是变幻莫测,非常具有欺骗性、隐蔽性。往往山下是阳光灿烂,而山上则是雨雾迷茫,乱云飞渡,风雨交加。黄山是若隐若现的精灵,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当然,天气晴好时,黄山肯定是实实在在,坦胸露怀的伟丈夫。难怪有那么多诗人、画家、“发烧友”对黄山一见钟情,痴痴爱恋,有的甚至终生与黄山为伴。比如渐江、石涛、黄宾虹、刘海粟等大师。那个大画家刘海粟老先生93岁了还要十上黄山,他爱黄山、画黄山、写黄山,真正是如痴如醉,难分难舍。他留在光明顶的对联:“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真个是意境深远,气势非凡。
我的老乡,诗仙李白五十四岁时往来于宣城,秋浦,南陵等地,曾游黄山。他有描写黄山胜景的名句:“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李白还恋恋不舍地写下:“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这是李白的遗憾更是黄山的遗憾。
徐霞客一生两次游黄山。登天都峰、莲花峰文殊院,饱览绮丽风光。他曾作游黄山日记前后两篇。有人问徐霞客:"游历四海山川,何处最奇?"徐氏回答:"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来,民间将此意演化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明代诗人余绍祉曾留下 “翠壑丹崖千丈画,白云红叶一溪诗”的名句。
当日吾与妻上黄山,从地质博物馆处坐缆车上山。山上山下真可谓两重天。风雨之中,我们只看到几处奇石和劲松。那迎客松在大风大雨里挣扎,可能根本没有心思迎客。倒是那些邻近的奇峰怪石时隐时现,好像故意逗我们玩;远处的根本不显身影,骄傲地隐藏在大风大雨大雾中。我们感到十分无奈。导游和缆车工作人员说:你们来的不是时候,台风季节,来黄山是近看路和树,其余全是雾。好在我们不惧大风大雨,终于冒险经过鳌鱼背,登上了光明顶。
扫兴而归。又坐缆车下山。我们在缆车站等了半个多小时,盼望雨过天晴,太阳从云缝里钻出来,哪怕一小会儿,让我们见识一下黄山的真面目,哪怕是半张脸也行。可他就是不肯,就是那么小家子气,就是那么神秘莫测。我们只好自叹运气不佳,同时自己安慰自己,留下遗憾也好,有机会一定再来黄山。当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千万要错过台风季节。
回到山下,我们不时回头,偶见近处露处一座山峰,那只不过是黄山的一角,我们赶紧拍照。过了一会,黄山又不见了。他确确实实在呼唤朋友:再见!因此,我脑海里突然冒出几句诗来:若隐若现是黄山,神秘莫测时改颜。如要求得真经归,自然为师效前贤。
爬黄山字篇五
8月23日下午,妈妈突然接到爸爸的电话,说下午就要去黄山。听到这一消息后,我很兴奋,因为早在暑假刚开始的时候,爸爸就有这一计划。眼看暑假就要结束了,爸爸的计划终于实现了,这怎么不让人兴奋呢?我们还邀请了班主任刘老师一起去游黄山。
我们的车终于出发了,朝着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黄山进发。一路上爸爸谨慎地驾着他的爱车,妈妈和刘老师聊着天,我透过玻璃窗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想象着黄山是怎样的一幅美景图。古人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名言。我想黄山一定是非常美的。
晚上自然不能游黄山,于是我们住进了宾馆,准备好好休息,美美地睡上一觉,养足精神第二天去登黄山。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起床梳洗停当后,开着车来到黄山北门入口。要想登黄山,必须先坐缆车。缆车缓缓地上升,穿行在黄山云雾之中。我坐在缆车里,向下望去黄山就在脚下,我看到了许多和迎客松差不多的松树长在悬崖峭壁上,我顿时心旷神怡,远处是一片云海。还没有到达主要景区我就立刻被黄山的美景吸引了。我们的缆车翻过了一座座山峰,每次越过山峰时就像要撞上去,缆车里一片大叫,真是太惊险了。
下了缆车,并到达黄山的核心景区,那里松树茂密,景色宜人。虽然是炎炎夏日,却不感到闷热,一阵山风吹来,令人神清气爽,就像在空调房间一样。爸爸说这是自然空调。一路说笑着,我们来到第一个景点--飞来石。瞧,飞来石多么壮观啊!然后我们依次游览了北海、光明顶。
爬上了百步云梯之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路是走平坦的幸福大道去看迎客松,另一条是翻过海拔一千八百六十四米的黄山最高峰--莲花峰。我们却选择了翻莲花峰。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上山时很快,尽管山路很陡。爬到山顶我感到很累,但我感到很自豪,因为我现在站在黄山的最高峰上。低头向下看是觉得周围的山是那么地渺小。游人就像小蚂蚁一样在山路上爬行。山顶地盘很小,几个人站上去就能把路给堵死。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过山顶。
下山了,我们的进度一下子慢下来了,我妈妈突然退化成“猿人”,不敢直立行走了。路又陡又窄,有的地方只能允许一人通过。妈妈吧屁股坐在台阶上一点一点地向下移。
起初,我也有点害怕,我的腿也迈不动,心里很紧张,后来我胆子越来越大,下山的步子也快了一些;我还鼓励妈妈一定能下去的,妈妈夸我很勇敢。刘老师和爸爸好像胆子一直很大,下山时并不紧张。最终,我们还是下来了,回头看了看身后的莲花峰,我有一种成功感,只要你努力,困难一定会克服的。
下了莲花峰之后,我们就去到最后一个景点--迎客松。在那里有四棵松树,有一棵长在悬崖边上的大松树就是迎客松,这棵松树和我爸爸香烟盒上的那棵松树一模一样。听说每年为了养护这棵松树要花几十万元钱呢。
最后,我们坐缆车从黄山南大门下山乘车回到宾馆。一天的游览使我们感到很累,但我心里感到既兴奋又自豪。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一定再来黄山。
爬黄山字篇六
遇见你时,山很高,天很蓝,风中夹杂着些青草的味道,在空气中充斥着。我带着小时候听父亲讲述时的好奇,带着对你的了解,一同前往,许是高兴。
山,是群山,各有各名,却是一家人,连绵不断,此起彼伏。已是盛夏,眼前的山色,是抹深邃的墨绿,仿佛要在纯洁的天色中渲染开来。传说中,黄帝、浮丘公和容成子在此炼丹成仙,你便得“黄山”一名,桃花溪还有用来炼丹的丹井、药臼。我顺着远处望见,那儿的山愣是只盖一层黄土,树也少,草也少;抬头,山着实是高,直插云霄,望不到尽头;俯视,只见云海缭绕,瞧不见底,幸有木栏围绕,否则便是万丈深渊。爬山的人,不仅是游客,还有些挑担子的人,有壮青也有老者,戴一草帽,肩一扁担,头尾一袋。他们的背上已被汗水浸透,额头上也布满细密汗珠,是什么给了他们偌大的勇气做这份工作?又是什么令他们的心如此坚持不懈?无人可解,无人可明。
石,是奇石,星罗棋布,点缀在波澜壮阔的黄山中,奇形怪状,惟妙惟肖。我向对面的那座山望去,一只猴子坐在山顶上,虽只有背影,但悲感满满,云海缭绕,此山独耸,化身为人的猴精,为弥补那瞒天之欺,仍在寻找那女子,只为一抹浅笑自古以来,人妖之情数不胜数,愿石猴早日圆梦;虽是夏天,但夜晚依旧凉意绵绵,月未圆,洒下几缕淡淡的银光,那石狗像是活了,两眼炯炯有神,对着月亮长嚎,它也同我一样,思念孤身一人的嫦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石意这般依旧,毫无动摇,实在是奇或形似,或神似,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引来一片惊叹。
晨,是美景,灼灼红海,也只能在你这处细赏。月未落,天际还是淡淡的黑蓝,我们就已早早地在此等待。露珠还挂在叶梢上,凉风吹来,不禁颤抖,但不能打消我对日出的向往。远处的地平线还有一些粉色、紫色的朝霜,七点,天边终于出了一点红,太阳似初生的婴儿般悄悄地探出头来,这般红,没有“满园红”那般艳,也没有“梅花”那般淡,有亮光从中混杂着,慢慢地,半边的天已被染成了红色,似红艳的绸缎,似贵妃醉酒般挂在天上。东边,似一幅画,但这幅画,转眼即逝,来之不易,需耐心等待。
登山不应贪高耸,更应景于心、恒于心,远道而来的人啊,不要着急,切勿走马观花,美景只在一瞬之间,大自然,是用来细赏、慢赏、共赏的。
黄山一峰一姿,一石一态,一景一画,充满了美景。岁月的磨砺和风雨的摧残都没让巧夺天工的黄山别于五岳。“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莲,菡萏金芙蓉”,我愿再同你相聚,相讨人间俗事。
爬黄山字篇七
我早就听说黄山风景秀丽,景色迷人。终于有机会一见了。
做车到达黄山市后,我迫不及待地做好了准备,汽车进入了山区,我见到了心目中的大山,那十分高大雄伟,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转过了一个山头,眼前的景色突然变了,一座座险峻的山峰耸立在路旁,有的像穿上了绿纱的少女,有的像采花的青年,背篓子的老人……真是千姿百态呀!
最有名名的山就要算: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因为时间紧迫,不能一一游览,所以就登上了光明顶,一上山顶,一股冷风气扑面而来,真像是一个“大空调”呀!在这些奇松怪石中,首要的便是迎客松和松鼠跳天都了,迎客松被作为安徽的标志,姿态很奇特。一根主干上生出两条枝干,都长的是那么茂盛,按惯例来说,要么就两个都枯死,要么就一个活着,一个死亡。可两个都是枝叶繁茂,真是奇怪!
站在迎客松的下面正好能看到松鼠跳天都,一只松鼠仿佛要一下子跳到天都峰上去,其实松鼠是由两块石头组成的,不过是还蛮像的呢!真是活灵活现。当然了,奇松怪石不只这几样。其实还有好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