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谈谈对儒家修身的理解 儒家的修身养性(汇总四篇)

谈谈对儒家修身的理解 儒家的修身养性(汇总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4 09:11:00
谈谈对儒家修身的理解 儒家的修身养性(汇总四篇)
时间:2023-05-24 09:11:00     小编:xiejingc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谈谈对儒家修身的理解 儒家的修身养性篇一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搞特权。但是,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新时期如何加强领导干部自身建设,做到廉洁自律,主要是解决好领导干部“不想贪”、“不敢贪”、“不能贪”三个问题。

不想贪。

领导干部要求做到廉洁自律,“不想贪”是前提。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每个人对美好的东西都有占有欲,这无可厚非,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对待自己的欲望。领导干部要加强自我修炼,从骨子里、从灵魂深处塑造“不想贪”的理念。只有不想贪,才能做到不会贪。如何塑造“不想贪”的理念,关键是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学习教育,树立廉洁自律意识。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培育宗旨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做到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二是满足基本需求,防止贪腐思想观念的产生。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只有生理需求、安

全需求等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今天,薪酬是领导干部的主要收入,也是支撑其物质消费的主要来源,挣钱吃饭、养家糊口也是领导干部的基本需要,他要维持家庭生活、教育、医疗、旅游、养老等项目,他必须有基本的薪酬保障。按照前总理朱镕基所讲,公务员要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因此,这个薪酬还不能太低,起码在全社会人群当中居于中上等水平。但是现在大部分领导干部的薪酬远没有达到这个中上等水平,有的人家庭负担重、困难多,可能还捉襟见肘。而领导干部身边的一些先富起来的人,他们腰缠万贯,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甚至国企高管也都拿着几十万、几百万的年薪,他们的工资待遇、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一部分领导干部心理失衡。目前领导干部大都是社会精英,在担任领导干部职位前,他们个人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实践锻炼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有的海归派前期自我培养费用上百万,但进入公务员队伍担任领导干部后,工资待遇与他们本人的期望存在着较大的落差,与社会上一些“成功人士”相比差距也较大,这些让他们心里的天平发生了倾斜,一旦某个事件发生,促使他们中有些人开始想方设法利用手中的权力寻租,以期过上体面的生活。当然也有那些精神高尚讲究奉献的人,如焦裕禄、孔繁森等领导干部,但大多数领导干部都是普通人,有最基本的需要,这种基本需要必须解决好,这也是对人性的尊重。过去我们过多强调领导干部的奉献,救助、扶贫等捐款领导干部要带头多交,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子要多掏,没有人真正关心领导干部每个月微薄的工资能奉献几次?忽视了领导干部的基本需要,结果恰恰是领导干部在需要上误入歧途,该要的组织上考虑不周全难满足,不该要的,为了做官的面子,为了体面的生活,自

己伸出了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也就自然成为了一句空话。三是改善经济生活基本待遇,杜绝贪欲产生的机会。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领导干部待遇应该有个改善提高。2006年工资改革以后,机关公务员工资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调整,但对工资、福利的规定、要求越来越高,过去机关逢年过节还发点钱、发点吃的、喝的,平时发点加班费、午餐费、交通费、高温补贴,现在都不发了,而工作上的要求一点没有降低,效能建设层层加码,责任追究力度越来越大,领导干部加班加点成为常态,甚至有的地方主要领导还提出“5+2”、“白+黑”的工作要求,这凸显出领导干部薪酬、待遇与工作责任、工作压力的巨大落差。以笔者生活的合肥市为例,2013年6月5日,合肥市统计局发布统计数据称,2012年合肥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0722元。但现在省直机关一名工作20多年的副处级干部,年工资不到60000元,比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只多几千元,如扣除前期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投入的费用,年平均工资还不与一个普通蓝领。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长此以往,那些有经营管理头脑的精英分子被迫离开了领导干部队伍,下海经商或进入企业寻求高薪酬,无形中削弱了领导干部队伍力量;而留在领导干部队伍中的不少人就利用权力寻租寻求灰色收入。灰色收入就是腐败的初级阶段,积小腐为大腐,败坏了党风,损害了干群关系。在当前安徽经济发展状况下,省部级干部年薪30-40万元,市厅级干部年薪20-30万元,县处级干部年薪15-20万元,科局级干部年薪10-15万元,一般公职人员年薪8-10万元。基本上考虑到领导干部的前期教育投入和正常的消费开支。过去我们总认为新加坡高薪养廉,其实是一种误读。实际上是新加坡政府对公职人员要求非常苛刻,不少社会精英望而却步,只有用高薪才能吸引精英人才进入公

务员队伍,为国效力,所以新加坡政府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清正廉洁。目前国内公务员薪酬设计也应该参照新加坡、美国、香港等国家地区的做法,逐步提高领导干部薪酬达到一定薪酬水平。钱够花了,贪的风险系数大了,贪的欲望就自然而然的少了。过去我们过多的考虑社会公平,要求领导干部讲奉献、讲责任,工资薪酬与社会上普通工作人员薪酬保持基本一致,这恰恰是造成了新的不公平,导致部分领导干部为了体面生活去进行权力寻租,造成了领导干部的腐败。四是实行公务员退休金制度,增强贪腐风险筹码。目前公职人员只要不被开除公职,光荣退休,享受一份退休金是不成问题的。这样对公务员、对领导干部没有任何退休金的风险,造成工作上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不履职尽责,其实也是一种腐败。拿着国家的工资,却不替国家干活,有时还要发发牢骚,甚至骂娘,这是何等的腐败。我们国家也可以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领导干部工作尽责称职,工作期间没有党纪政纪处分,就可以全额拿到退休金。如果有处分,就按照处分的轻重、处分的次数,适当扣减退休金,直至扣完。倒逼公务员、领导干部履职尽责,不想犯“59岁”的错误。

不敢贪。

领导干部要求做到廉洁自律,“不敢贪”是核心。想不想是欲望,敢不敢则是胆量。现在一些年轻干部胆子特别大,有时为了过奢侈的生活,或赌博、或游玩,手伸得特别长,心思也特别大,没有不敢的,久而久之,就滑向了犯罪的边缘。为了解决好领导干部“不敢贪”的问题,一是加强警示教育,警醒当权者。要帮助领导干部算好“七笔账”。一算“政治账”,不要自毁前程;二算“经济账”,不要倾家荡产;三算“名誉账”,不要身败名裂;四算“家庭账”,不要妻离子散;五算“亲情账”,不要众叛亲离;六算“自由账”,不要身陷囹圄;七算“健康账”,不要身心交瘁。账账都算清楚了,当权者就有敬畏之心了,也就不敢贪了。在算好账的同时,还要经常带领领导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让落马官员现身说法,特别是利用身边的腐败分子现身说法,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触动大,更有教育意义。二是严肃执纪,有错必纠。“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过去我们对领导干部教育不够,要求不严,小错误不管、不说,怕得罪人。像王怀忠、胡长清这样的领导干部,社会上已经议论纷纷了,但在党内还是没有人批评指出,甚至是善意的提醒。“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加强廉政建设,就是要从小处着手,从小错误抓起,要着眼“抓得到”而非“罚得重”,织就让贪腐行为无隙可乘的制度密网。如新加坡对贪污的界定重质不重量,不论数额,一律治罪,既有因受贿200多万新元被查出的,也有因收受2新元贿赂而被判刑的。我们也应如此,要像抓酒驾那样来抓领导干部遵纪守法的问题,领导干部只要违纪,就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当然违纪与违规要做出明确具体的界定,便于操作。让领导干部不敢有非分之想、不敢胡作非为、不敢犯不该犯的也犯不起的错误。三是公布财产,让领导干部成为透明人。公布财产,这是对领导干部实施监督行之有效的办法。发达国家已经实行多年,效果明显。但目前国内还停留在党内探索阶段,每年领导干部都要填写一个表格,向组织上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如收入、房产、股票、债券、股权、出国出境情况等。而组织上对这些领导干部自我报告的情况核实不够,再加上组织上对领导干部8小时以外社会上情况不了解,结果导致领导干部自我报告也就流于形式,很难起到监督作用。但如果实现财产公布制度,让领导干部财产状况大白于天下,情况就不一样了。

除了组织上必要的监督外,社会公众、新闻媒体都将会是一支不可无视的监督力量。领导干部一旦处于360°监督之中,他就会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去,不敢贪不敢腐,真正做到严于律己,规范行为。四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苍蝇、老虎一起打。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就指出:“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为了应对这一客观形势,习近平表示:“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他还强调:“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决不能手软。”十八大以来已有李春城、周镇宏、刘铁男、倪发科、郭永祥、王素毅、李达球、衣俊卿、蒋洁敏9名省部级官员落马,一系列事实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反腐力度为近三十年来最大,彰显“有腐必反”的坚强决心。“有腐必反”的决心越大,查办案件的力度越大,领导干部也就越不敢贪腐,领导干部清正廉洁之风气就会逐渐形成,党风就会逐渐好转,人民群众也就会越来越满意。当然在打“老虎”和打“苍蝇”问题上,“老虎”好打,但“苍蝇”难除。打“老虎”只要有决心,目标大,好打。而“苍蝇”除四害这么多年还是除不掉,可见其生存能力极强,并且“苍蝇”社会危害更大,它总在我们耳边嗡嗡响,老百姓烦得很。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苍蝇”的问题,铲除滋生“苍蝇”的土壤,将“苍蝇”扼杀在摇篮之中。

不能贪。

领导干部要求做到廉洁自律,“不能贪”是保证。敢不敢是胆量,能不能贪则是“能力”。当然反腐败就是要消除领导干部权力寻租搞

腐败这种能力。只有领导干部没有机会、没有途径、没有能力去搞腐败了,腐败现象就会逐渐减少了,就会真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一是做好顶层设计,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过去我们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犯罪,我们党和政府是有一定责任的。领导干部的培养也是一种投入,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党和政府这种投入与产出是不成比例的。陈希同、陈良宇、***这些高级领导干部违法犯罪,是反腐败的成绩,更是我们培养领导干部的失败,这非常需要深刻反思和检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两袖清风,是一种教育,是一种要求,但不是一种必须。要允许一部分干部思想开小差,这是对人性的尊重,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但对这部分思想开小差、有贪腐欲望的干部怎么办,关键是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制度,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官员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官员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都要设计好,规定一定要具体,越细致越方便操作。就像今年中秋节,中纪委就明确要求不准送月饼,很具体很到位,操作起来也很方便。过去我们很多制度、规定就是太模糊、太原则,结果导致执行起来就流于形式,没有起到任何约束作用。加强权力约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那些思想开小差的干部没有机会、没有途径、没有能力进行权力寻租,从而达到防腐反腐的目的。二是从源头做好权力的配置,让领导干部没有贪腐的机会和手段。防治腐败,既要管好权力的运行,更要从源头上做好权力的配置。首先要放权。过去我国效仿前苏联管理模式,高度集权。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高度集权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今天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多次下放行政

审批事项。3月14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取消和下放117项行政审批项目,7月13日国务院再次发布关于取消和下放50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9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取消和下放75项行政审批事项。至此,新一届政府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已达242项。随着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将随之越来越少,这也使领导干部利用权力寻租的机会和手段也越来越少,从源头上杜绝了领导干部贪腐行为的发生。在做好权力下放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好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分权。一方面建立权力结构科学化配置体系,“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逐步健全分权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程序制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另一方面将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进行拆分,实施分段管理。分权的目的就是要求将行政审批事项,根据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结合关键点,设计好相关工作程序,分到不同工作人员手中,“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只有流程,没有干涉。分管领导也只是在最后环节把关签字,不能对前道程序进行非正常因素的人为干预。不要因为一味迎合企业和一部分人的需要提速提效而牺牲程序,造成领导一句话,程序都不要了,权力最终干预了制度,使腐败有机可乘。放权、分权,最终目的是铲除腐败的土壤,让领导干部不能利用权力作交易,失去权力寻租的机会和途径,腐败自然而然就会销声敛迹。三是加强权力监督,杜绝“一把手”滥用职权。绝对的权力就会产生绝对的腐败。领导干部手中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权力,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机制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现在机关内部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主要依靠纪检监察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一是上级派驻,二是内设,不管是派驻,还是内设,都是同级监督,效果十分不理想。并且纪

检监察部门还做了很多驻在单位、部门的工作,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真正该做的纪检监察工作反而没有做好。当前党委政府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权力过大,上级情况不明了监督不到位,同级纪检监察部门又不方便监督,造成监督的真空和缺位。只要“一把手”管好了,其它领导干部都好管。要借鉴新加坡贪污调查局、香港廉政公署做法,纪检监察部门应实行全国垂直管理,直接对中纪委书记负责。纪检部门监督同级党委重大决策、人事任免、重大项目、重大开支等。监察部门加强对同级政府履职尽责、效能建设的监察,防止滥用职权。纪检监察部门履行职责不受同级党委政府干扰,授予必要的监督权限,直接对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直至中纪委负责,这样的监督才有效果,这样的监督才能使领导干部“不想”、“不敢”、“不能”贪腐。

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不能一蹴而就,有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今天我们就从领导干部“不想贪”、“不敢贪”、“不能贪”三个方面抓起,时刻切记“进京赶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决不当李自成”,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谈谈对儒家修身的理解 儒家的修身养性篇二

主题:

儒家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摘要:

儒家的教育思想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数量众多的著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当今的中国教育推行的应试教育诟病颇多,在探寻中国教育思想改革的进程中,人们越来越多的将视野从国外转回国内,从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反思当今中国的教育现状,其中以经典的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开始探寻教育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儒家教育思想、教育改革、功利教育、人本教育 引言:

儒家思想自确立以来就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思想。近代西方列强侵入之后,大批仁人志士开始在教育方面寻求富民强国的出路。但近一个多世纪的努力过后,中国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在“西学”遭遇尴尬之时,全社会开始竞相从传统的儒家精髓中寻求灵感。探讨儒家教育思想的精髓与西方现代教育的关系和对当代教育的积极影响。

此外,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儒家经典的教育思想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儒家提倡“有教无类”,信奉“人皆可以尧舜”的信条,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始慢慢被采用。

本文分为儒家教育思想的特点、儒家教育思想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两大部分,结合当前教育现状,进行初步的探讨,向读者展现儒家的人本教育,为当今的教育提供一些新的发展建议。

正文:

曾经,儒家经典是中国精英教育的核心教学内容,它为中国古代社会培养了最核心的人才队伍,这群佼佼者成为了权和利的掌控者。但在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之后,这群精英人群开始了对传统教育深切的反思,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自此之后,每场教育变革的重点便是摒弃“腐朽”的儒家思想,教育改革从中体西用逐渐开始全盘西化。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仍在教育改革的大道上埋头努力,由于我们的教育理论长期以来受西方国家的影响较大,却一直没能正确处理对外吸收与立足本土的关系,把祖国优良的教育思想、教育传统和现代教育结合起来,使得大批的教育改革者在教育现代化的路上越走越远。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模式似乎已经成为空想。此时重拾儒家经典的呼声变得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儒家的教育思想以及儒家在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进行新的思索,在传统精髓中寻找前行的指引。

(一)、儒家的教育思想特点:

笔者认为,儒家的教育思想集中起来可以归纳为一点,即人本思想。例如:“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涂之人可以为禹”等,特别强调人的作用和教育的作用,对于学生“有教无类”,相信通过教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应该是“有教无类”。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便打破历史的陈规,创办私学,明确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思想。他认为,凡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从善,应该一视同仁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不能被贵族所垄断。这一教育思想地提出,开创了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地新道路,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创举,也是人类教育史上一项很有革命意义的突破。孔子所创设的私学,也成了中国教育史上与“学在官府”相对的“学移民间”的划时代的标志。

2、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在教育教学方面,孔子有许多发明创造。其中有些创见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拘,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但都能学习各有成就。

3、学思并重,传习结合

孔子“教”和“学”理解为一个整体,主张“教”、“学”并重。他不仅总结出了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学习原则和学习方法。学思并重,传习结合便是其中重要内容。孔子讲的习,则是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的一个过程,是教育的一个环节。

所谓传习结合,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就是把传授和练习相结合;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要把接受知识和练习、实习相结合。要获得知识,必须通过学习;要巩固知识并实际应用,只有通过时时复习和演习,从复习旧知识中推衍出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内心感受获得新知识的喜悦。只有通过复习和实践,才能使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学习不仅仅使要掌握书本知识,提高教育质量不仅仅使要学好文化课,还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孔子在2500年前已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德现实指导意义。

(二)、儒家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1、启发式教学。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的精辟阐述。孔子认为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也要看火候,不到想求通又无法弄通的地步,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又说不出来的地步,不去启发他;举一例不能类推出其它几例就不要再教下去了。“启发”一词即来源于此,启发式教学也来源于此。

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历两千余年而不失其现实意义。

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现象还没有完全根绝,“满堂问”的所谓“启发式”又应运而生。我们领会和学习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要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正是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例如,同样问“仁”、问“孝”、问“政”,孔子的回答往往是难易、深浅、详略、繁简各不相同。如樊迟和颜回都问“仁”,孔子回答樊迟是“爱人”,回答颜回却是“克己复礼为仁”。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观察研究学生,是教育所必须的。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

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这主要来自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孔子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带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快,“欲罢不能”(《子罕》)。

孔子善于从正面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据统计,《论语》中关于孔子对学生的表扬有二十处,批评只有寥寥几处,说明孔子擅长运用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孔子的学生总是爱学习,学习起来有积极性,并乐此不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扬民主,热爱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多肯定、多表扬、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从而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兴趣、期望、竞争、评价、情境等有效激励方式,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发自内心地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使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儒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原则在很多方面与现代教育理论是相符的。儒家思想及儒家教育理论理应成为我们现代教育的宝贵借鉴。在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坎坷征途中,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教训,吸收外来教育的精髓,同时不忘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教育思想中提取精华,实现中国教育的真正现代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周立升,颜炳罡。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2]马振铎。儒家之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3]郭齐家。儒家的教育思想传统及其现代价值[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

[4]郭建锋,朱莉。儒家文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0,(8)。

[5]郭齐勇。儒家文化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谈谈对儒家修身的理解 儒家的修身养性篇三

修身养性,完善人格,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论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学习吸收儒家文化精华,重视思想道德修养,对于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戒除贪念,管住自己”,是领导干部自身廉洁的重要思想基础。儒家鼻祖孔子肯定人们对富贵的追求,但同时强调要有不贪求的心态。他的弟子子张请教孔子怎样把政务做好?孔子的办法是推行五种美德,杜绝四种恶行。五种美德中的一种就是“有欲望但不贪求。”孔子进一步说,当官使人获得了施惠于民也就是行仁爱的机会,而自己并没有耗费财务,你既然已经得到了,还贪求什么呢?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就是为他人谋求幸福和利益,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为他人谋求幸福和利益。颜渊问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是人应该遵行的正道,如果我们不能克制自己,就会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人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只要我们自己约束住自己,就能战胜一切诱惑。要做到这一点,就应从视、听、言、行做起,从日常行为上着力,其间并没有什么高不可及或玄妙的道理。只要我们时时刻刻注意自己日常的行为,而没有丝毫苟且和含糊,就能达到:“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少数领导干部追逐名利,贪图安逸,走向贪污腐败,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党和国家已经给了领导干部比社会一般人员稳定优厚的物质待遇。弱水三千,取饮一瓢;广厦千间,夜卧六尺;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古人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领导干部要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始终保持“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的品行,不为欲所困、为欲所左右。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严于解剖自己。从一言一行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经常性反思审查,对“不贪心不甘”等错误思想苗头进行自我宣战。应通过经常性的善恶对比、正邪辨别、公私斗争、理性与欲望的较量,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把不良的思想动机扼杀在萌芽状态,让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实现由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二、“正人先正己”,有利于推动领导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儒家提倡先正己后正人,先治己后治人。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子路问政。孔子说:“先之,劳之”。孔子告诉我们,作为政者,要为群众做表率,不辞辛劳。为政者以身作则,为人表率,百姓也会走向正道,上行下效,自成风气。他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他还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好的官员可以“使近人欢悦,使远人来归”。孟子也提出“修己治人”,还说“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提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止,莫不止。一正君而国定矣”。荀子认为:为国以修身为先,君不但是政治体系中的主脑,也是社会教化的仪范,他既需具备政治才能,亦身兼道德化身,“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明朝官员郭允礼的《官箴》曰:“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廉则吏不敢欺”,“廉生威”。康熙皇帝在为于成龙写的碑文中称:“朕读周官六计廉吏,曰‘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吏道厥唯廉重哉。”历史上“清官”,也大都以其清廉形象而见诸史书,并被广为传颂。政府官员的伦理行为,昭示着社会的伦理导向,是整个社会道德的表率,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公仆意识,如果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能成为人民的公仆,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讲廉政,就需要通过领导干部的严以律己、率先垂范,给人民群众树立学习的榜样。凡是禁止百姓做的,自己先带头不做;凡是要求百

姓做的,自己带头先做。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上行下效、熏蒸渐渍的积极影响,在全社会带出一个好的风气。

三、“慎独”,有利于解决好个别领导干部表里不一问题。儒家“慎独”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讲君子在个人独处的时候,小心谨慎地遵循道德的自觉。这种自觉,不因无人看见、听到而有丝毫的松懈,相反,倒因其无人所见、所闻而倍加慎戒;二是一个人在其意念发动之初,即便未见之行动,也要通过内心省察,看其是否合道中节。孟子讲:“非仁无为也,非礼无为也。”“吾日三省吾身”。《大学》两次讲到“君子必慎其独”。《中庸》开首一章就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曾子曰:“十月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如何才能做到“慎独”,儒家认为:一要摒除一切外物,而专事于内在心情的把握;二要“反求诸己”,从个人的修身做起。如果这两方面做好了,那么慎独的功夫也就到了。荀子说,君子的德行,虽然不言,人们也能明了其意,即使“未施”,也能使他人感到亲切;即使“不怒”,也能收到“威”的效果,这就是顺从自然规律来施行“慎独”的效果。不能慎独则内心的德行不能形与外,不能形于外的话,尽管能通过心、色、言等施令于民众,民众虽也表面服从,但并不是内心的服从,所以“虽从必疑”。

现在出现了许多领导干部、高官的犯罪案例,让大众警觉起来,原来他们不是人民的公仆,而是具有“双重人格”的人。他们白天进行的是冠冕堂皇的讲话,黑夜是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他们利用自己的组织身份,在合法外衣的包裹和伪装下,遮盖、掩饰、保护腐败心理和腐败行为。因此我们要积极借鉴儒家“慎独”的思想,教育领导干部重操守、守纪律,无论人前人后,都能够做到表里如一,心口如一。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言行,时时处处都保持一致,但是必须倡导内方外圆、韬光养晦、大智若愚等无害的双重人格,摒弃虚伪狡诈、口蜜腹剑、言而无信等有害的双重人格,形成弘扬善念,抑制恶念,以善念促善行,以善行固善念的良性循环的健康人格。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将慎独作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加以提倡。党员干部不仅在公开场合、集体活动和有人监督的时候,要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在远离组织、其他场合和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要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不放纵、不越轨,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四、“俭可以助廉”,有助于培养领导干部廉洁的习惯。《尚书》曾告戒人们要“念稼穑”的艰难。历代贤儒都坚守淡泊明志、清心寡欲的生活作风,认为“惟俭可以助廉”。孔子曰:“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他虽然十分重视礼仪,但反对形式主义的排场和奢侈浪费,强调内心和感情上的礼仪要求。孟子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意在要人们减少和克除不正当的私欲,以保证身心的健康发展。因为寡营即少谋求、营私可以习静,即排除杂念,静养修性。墨子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将“俭”字提到个人和国家成败兴亡的层面上。《荀子·天论》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韩非子·显学》说“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儒家经典《左传》说:“节俭,乃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乃是邪恶中的大恶。”诸葛亮在隆中俭朴生活十载,才有了后来的“一鸣惊人”。他提出:“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宋儒汪信民说:“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李商隐更是留下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名句。儒家思想还强调为政者不仅要清廉,更要“俭近仁”、“贫而无怨难”、“淡泊寡欲”、修己以安百姓”,做到既廉又俭、虽贫而无怨,这是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双重要求。儒家认为,人一旦有了贪得无厌的欲望,就会成为金钱和物质的奴隶,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身败名裂,祸害家国,不得善终。

“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惟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产生只要自己“不贪污、不腐败”就没问题的不正确想法,导致干部浪费之风愈演愈烈。领导干部铺张浪费、奢侈之风,危害甚大。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强化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和自律意识,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严格执行中央关于精简经费开支的要求,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珍惜、花好人民的每一分钱,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以人民利益为重,正确看待个人得失,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亲情所困,克己奉公,严格自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谈谈对儒家修身的理解 儒家的修身养性篇四

廉洁自律 修身内省

廉洁,一种高尚的道德品格;修身,一种养性的妙药良方。自律为廉洁,内省能修身,两者皆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廉洁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倡导的主流文化。自古至今,影响巨大。古语有云“清正在德,廉洁在志”、“官多一分廉,民多一分福”、“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这些名言警句无一不是强调了廉洁的重要性;诸葛亮,苏轼,白居易,周恩来,郑培民,任长霞„„这些伟大的,受人尊敬的人无一不是廉洁奉公的经典典范。

修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上的核心命题。所谓“修身”,就是指对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主动,自觉的锻炼和修正,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不断地消除、克制自己内心的各种非道德的欲望,努力将自己的品德修养提高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古今众多仁人志士首选的修身励志警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要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来“修身”,并进而通过“修身”来“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就要求我们要潜心道德修养,恪守道德规范,将“修身”作为立身处世之根本。而廉洁正是这修身养性的重要一环,个人的行为廉与不廉,取决于道德素养的高低。有道德的人往往廉洁,不廉洁的人必不道德。

但很多人存在错误认识,认为“廉洁应该是政府官员的事”,与己无关,况且自己手中无权无势,谈何廉洁?但事实上,我们大学生和廉洁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学校是传授与学习知识的神圣殿堂,老师教书育人,学生求知明理,本着为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着,然而就在这神圣之殿下也混杂着不和谐。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已不满足于简单的吃饱穿暖,于是,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攀比主义这些错误思潮。一些教师,教授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大搞学术腐败。据统计,目前大学生中受处分最多的是因为考试作弊。而学术诚信、逾期还贷等问题在学生中也时有发生。这都是关系到一个人廉洁的问题。而一些“腐败”现象也悄然浮现于学生中。学校学生社团有校里统一下拨的经费,而管理这些费用的都是学生,阴暗事件难免悄然发生,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究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社会价值意识的不健全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误导。

由于当前社会上的物质主义、实利主义的冲击,社会上的道德底线正在日益降低,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也正在日益侵蚀着大学生的肌体。另外,近年来党内的一些高级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案件被查处,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被曝光,再加上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社会上一些庸俗处世哲学的影响,也造成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上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廉洁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甚至道德人格分裂等问题。

第二,消费主义倾向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阻滞。市场消费是一种消费经济,人们的消费观念集中反映了价值观念的变化,大学生作为当代最敏感、最活跃的消费群体,其价值观念也在消费过程中发生变化,有调查显示,有些大学生的消费正在走向非理性,即无论家庭状况和个人经济条件如何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交际愿望和消费愿望,其消费水平超出了家庭和个人的经济条件。许多学生对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并不珍惜,无节制地放大自己的生活消费,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消费、奢侈消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普遍存在与当今大学生的生活。一个家庭月供能力只有300元的学生可能给自己定制每月1000元的消费计划。在高校,电脑、手机、mp3、cd、录音笔被称为大学生的“五件武器”。除了实用,这也被一些学生看作是一种表明自己生活优越的炫耀性东西。

第三,金钱放大效应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侵蚀。

对金钱的贪婪几乎是所有腐败分子的共同特征,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廉洁修身教育,就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一些大学生的金钱为本意识源于对金钱功能的认知错误:有的以为金钱代表享受和幸福;有的将金钱理解为一种个人能力,代表这个人的形象;有的甚至认为金钱是智慧、美德的象征。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美国心理学家鲁本斯坦通过《今日心理学》杂志调查发现,2万美国读者在选择一系列形容词形容金钱是:焦虑、失望、愤怒和无助等感情位居前列,其后是幸福和兴奋,还有嫉妒、怨恨内疚、痛苦、怀疑和悲伤等感情。并且,只要不是绝对贫困,相对意义上的金钱差别,对人们的兴奋和痛苦指数并没有直接影响。有些大学生显然对金钱有一种过分的期待,并给金钱赋予一种过多的功能。如果这些人的观念得不到矫正,对大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其结果可能是,将来把获得、占有金钱作为人生唯一目标,甚至不择手段谋利而走向腐败,而生活的乐趣、幸福感却会越来越稀缺。

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有关廉洁自律的文化素质教育迫在眉睫。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廉洁文化有四个特征:一是主体的大众性,主要表现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以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社会公众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权力性,主要表现为掌握社会公共权力的管理者廉洁自律,恪守宗旨,执政为民;三是实施的职业性,主要表现为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四是组织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机关、团体等社会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廉洁高效。

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岗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它是一种关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诚信素质、职业规则的教育,职业性是它的最显著特性。从职业的视角探讨和实践大学生廉洁教育,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天的大学生,明天就将步入社会,通过一系列廉洁教育课程的开展,引导大学生形成诚实守信、正直节俭、廉洁自律,修身内省的价值观。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后备力量,我们绝不能辜负多年来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培养和教育。在大学中,我们既要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的本领,又要加强我们的道德修养,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同呼吸共奋斗。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坚决摒弃个人主义人生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权力意志论的人生价值观;我们要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增强防腐拒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为马上步入社会,投身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浪潮中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因此,牢固树立敬廉崇洁的思想作风和行为习惯,是我们大学生报效国家、完善自我的必然要求。

言正身正行方正,脑清手清心自清。廉洁自律,修身内省,吾等将上下而求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