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总部经济对地方贡献篇一
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并不断创新将成为助力经济引擎重启的关键之一。
来微软工作的这段时间,我时常听到身边的同事和朋友谈论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问题――的确,由华尔街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已蔓延至包括it产业在内的广泛的经济领域,并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动荡和需求紧缩。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国经济都面临着十年来最严峻的挑战,中国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目前,中国不仅面临经济发展“保八”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刺激内需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是保障社会安定和繁荣的当务之急。
人们在谈论这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的同时,更多地开始探讨如何从危机中挖掘机会,进而重启经济引擎。2009年初在瑞士召开的达沃斯年会主题也是紧紧围绕如何重塑危机后的世界经济。要想应对挑战,首先需要看清楚挑战的由来:看似牢固的金融体系、看似可靠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什么会在一夜间崩塌颓圮?我赞同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在最近一次演讲中所提出的观点:多年来创新、全球化和借贷推动着美国经济的发展,但在过去几年里,随着次级贷款额的不断累积,“借贷”逐渐成为维持美国经济表面繁荣的一个因素,而高回报让发放贷款的银行及申请贷款的消费者和企业都看不到迫在眉睫的风险。我们来比较一组数据,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前夜,私人借贷是国民生产总值的160%;而2008年,这一数字则高达300%。只要是泡沫,就早晚会有破裂的一天。而要重启经济,除了要重新树立信心,改善金融体系外,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回归到依靠创新和生产力的提升来驱动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我认为,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并不断创新将成为助力经济引擎重启的关键之一,它可以不断孕育出新的商业模式,并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传统产业,提升生产力,拉动经济的发展。
面对当前不利的经济形势,许多企业都在致力于保持“低负债”和“低支出”,希望可以安然渡过寒冬。微软也采取了相应的举措。比如,我们利用业界领先的“统一沟通”技术融合了多种通信方式,让身处异地的微软员工随时随地实现与“面对面”几无区别的顺畅交流和无缝协作。这无疑有助于大幅降低企业的差旅成本。
但仅仅将it技术视为企业“节衣缩食”的工具,那便有点“大材小用”了。对于那些希望战胜危机,或在经济回暖后迅速恢复竞争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企业来说,信息技术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可以帮助他们加速创新、提升业绩,进而转危为机这就是微软即使在这样的困难时期,也不会减少研发投入,每年投入资金还将达到90亿美元的原因。
此外,人们往往忽略了it技术的放大作用。事实证明,相比较其他产业,对it及相关产业的投入可以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数据表明,在美国,对交通、能源、供水等领域投入10亿美元,能创造18000个岗位;在信息技术领域投入10亿美元,则可创造31000新的工作岗位。在中国,刚刚启动的3g服务“将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出30万个就业机会”。根据idc研究报告,2007年微软及其生态系统在全球共创造1470万就业机会,微软中国及其合作伙伴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中相关it从业人员共计达161万人,约占中国it从业人员总数的38%;而2008年,该生态系统在中国对包括基础设施、人员、市场和业务开发等各方面的投资预计超过223亿元人民币。中国政府已经提出将“工业化”和“信息化”两相融合,在我看来,“两化”融合正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赋予传统企业更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言以蔽之,我认为,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该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释放其无穷的潜能,进而助力经济走出低谷,迈向未来。
总部经济对地方贡献篇二
分享经济 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新引擎?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业态,分享经济跃然上升为国家战略,至此也站在了一个万人瞩目的政策和市场风口上
从去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分享经济”,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促进分享经济发展”、“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表述上的变化不仅反映出中央对“分享经济”的看重,还表明了坚定的立场和鲜明的态度。随后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分享经济”。
分享经济已从滴滴、uber打车、airbnb、小猪短租、人人贷等新业态跃然上升为国家战略,足见分享经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业态,分享经济,至此也站在了一个万人瞩目的政策和市场风口上。
分享经济,又被称作共享经济,其定义比较权威的有两个:一个来自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风潮报告》(以下简称《风潮报告》),该报告称,分享经济是“公众将自己的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分享,进而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另一个来自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发展报告》),该报告指出,“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 结合这两个定义及分享经济发展实践,我们可以梳理出分享经济的基本特征:技术层面——基于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平台;主体层面——大众参与,当前个人是主流,企业、政府刚萌芽;客体层面——闲置资源(物品、资金、时间);效益层面——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获取经济收益;效果层面——注重提升用户体验。
方兴未艾的分享经济,呈现出百花齐放、多种模式并存的新格局。主要包括产品分享、空间分享、劳务分享、知识技能分享、资金分享、生产能力分享等。
对此,智石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张孝荣等联合编著的《分享经济:国家战略新引擎与新路径》一书(中信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从多个维度进行了全景解读。
据腾讯研究院初步测算,分享经济2015年在全球的市场交易规模估测8100亿美元,中国分享经济规模约为1644亿美元,占gdp的1.59%。另据《发展报告》统计,中国分享经济领域参与提供服务者约5000万人左右,约占劳动人口总数的5.5%,保守估计,参与分享经济活动总人数已经超过5亿人。但对比英国和美国,分享经济在中国对于经济的整体拉动作用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未来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数据来源:《中国分享经济风潮全景解读报告》
分享经济的影响作用
有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分享经济时代,过剩产能和高库存不再是烫手山芋,而是一种更加廉价、便捷的原材料。分享经济鼻祖罗宾·蔡斯认为,利用过剩产能的成本总是比购买新的原材料要低,并且花费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分享经济虽然不直接生产商品,但它能够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产生新产品,进而刺激新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说,发掘出闲置的车辆、房间,与建立一条新的汽车生产线、盖一栋酒店大楼所产生的价值无异,而且前者又可以节能环保,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恰好符合从供给端发力、扩大有效供给的供给侧改革思路。所以,发展分享经济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优化和提升服务业。有助于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2015年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中说,“目前全球分享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子。”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闲置就是浪费、使用但不购买”的新消费观念将逐步盛行,利用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更低的成本,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满足更多人群的日常生活需求。分享经济正成为全球性发展风潮,它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一股强大的新动能,这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动力转换”,把服务业变成经济增长的“主引擎”。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元,而美国分享经济总量已经超过3万亿元(占美国gdp的3%),并且,非金融领域分享经济所占比例超过九成。相比而言,我国的分享经济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有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创新,门槛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这有利于拓展我国分享经济的新领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方面,分享经济的发展使得生产要素的社会化使用更为便利,企业和个人可以按需租用设备、厂房及闲置生产能力,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最优组合,让创新变得更容易。另一方面,分享经济的发展降低了创新创业风险,使更多的人搭乘分享经济的快车,实现创业梦想,促进收入增长。
有助于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分享经济对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作用日益显现。《共享经济》作者蔡斯认为,美国有五分之一的家庭生活用品从以前购买转向租用,平均每年减少近1300万吨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2%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滴滴出行发布的《中国智能出行2015大数据报告》显示,仅快车拼车和顺风车两个产品一年下来能节省 5.1亿升汽油燃烧,减少1355万吨碳排放,相当于多种11.3亿棵树的生态补偿量。uber提供的资料显示,其在杭州拼车出行减少的碳排放相当于每三天增 提供的资料显示,其在杭州拼车出行减少碳排放相当于每三天增加一个西湖面积大小的森林。
分享经济的发展历程 从全球来看,分享经济于2008年前后开始高速发展,2011-2014年出现井喷,出行uber(2009)、短租airbnb(2008)、跑腿网站taskrabbit(2008)、同城快递postmates(2011)、食品共享网站grubwithus(2010)等各领域相继涌现,保持着同比50%左右的增速。海外分享经济于2015年进入平稳发展期,从初创企业数量上看,接近2009年水平。
从发展实践看,中国的分享经济大体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萌芽阶段(2009年之前):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美国陆续出现craigslist、napster、zipcar 等分享经济平台,在互联大潮的影响下,一批海归回国创业,国内开始出现一些基于互动式问答的知识分享网站,并逐步出现一些众包平台如 k68、威客中国、猪八戒网等。
二是起步阶段(2010-2013年):伴随着国外分享经济浪潮的发展,国内众多领域的分享型企业开始大量涌现,如2010年,p2p借贷人人贷成立;2011年,途家网、蚂蚁短租等成立,p2p借贷陆金所、股权众筹天使汇成立;2012年,现象级企业-滴滴、快的成立;2013年,全国首家众包快递企业人人快递成立。
三是快速成长阶段(2014年以来):随着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用户的广泛参与以及大量资金进入,部分领域代表性企业体量和影响力迅速扩大。分享经济越来广泛,许多领域出现了本土化创新企业,已经有企业开始了全球化进程。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分享经济领域的企业数量和市场规模都呈加速成长态势。2014年私厨起步,c2c二手车平台增加,办公共享、车位共享增加,按摩、美甲等个人服务大量出现。2015年,二手物品网站、旅游定制、洗车、生活服务等快速发展起来。
数据来源:《中国分享经济风潮全景解读报告》
数据来源:《中国分享经济风潮全景解读报告》
据crowd companies 统计,2008-2015年,全球分享经济企业融资交易次数达到800余次,融资总规模近270亿美元,年融资规模翻40倍。资金投入领域以出行和空间领域(租房/办公空间等)为主,也是独角兽企业诞生较多的领域。
数据来源:《中国分享经济风潮全景解读报告》
数据来源:《中国分享经济风潮全景解读报告》
分享经济的发展趋势
《发展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分享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
目前分享经济处于个人闲置资源分享阶段,主要活跃在交通、住房、餐饮、教育、医疗、家政、金融、物流等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服务业领域,未来将迅速渗透到基础设施、能源、农业、制造业等更多生产性领域。未来一切可分享的东西都将被分享,包括企业、政府和整个城市的闲置资源,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将因之发生深刻变化。正如分享经济的倡导者瑞恩·格丽(ryan gourley)所言:“分享经济从一个城市开始,逐步扩展到一个地区,进而渗透到整个国家,最后形成一个分享的世界”。
企业闲置资源分享,主要指企业分享其闲置资产(例如空间/设备等)或产能,实现生产共享和协作双赢。一方面帮助供方企业在资产闲置期间提高收入,另一方面帮助需求企业“以租代买”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分享经济10大主流行业将呈现三大梯队发展,第一梯队高速成长,以p2p网贷、股权众筹为代表的金融分享和以滴滴出行、uber为代表的出行分享,占据分享经济总体市场份额90%以上;第二梯队处于成长初期,短租、二手交易、专业/个人服务和众包物流市场规模达百亿级别,是分享经济的中流砥柱;第三梯队处于萌芽期,例如教育共享、私厨、医疗共享、自媒体等。
由于市场潜力大、进入门槛低,目前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未来几年分享经济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网络经济具有赢家通吃的特点,部分发展较快的领域将有少数企业独占鳌头。未来十年,中国分享经济领域有望出现5-10家巨无霸平台型企业。
未来,分享经济将出现跨界融合现象。例如,滴滴成为行业代表性企业,在高速成长之后,围绕出行场景构建跨界生态体系,与乐居、觅房等地产平台合作“打车看房”(出行+地产);与马蜂窝合作“胡同专车”,上门接驾及胡同写真(出行+旅游);与阿里健康、名医主刀合作“一键呼叫医生上门”(出行+医疗);与招行合作汽车金融,为滴滴司机提供购车分期服务(出行+金融);入股饿了么,并与餐饮业合作“一键叫小龙虾”(出行+餐饮),等等。
面对分享经济发展浪潮,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正在采取不同策略适应并积极参与分享经济,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如在办公空间分享领域,万豪集团(mariott)、微软等与liquidspace公司开展合作,将其视为一个新销售渠道或办公室预定手段。喜达屋(starwood)酒店集团也与desks near me公司开展了类似合作。在零售领域,美国最大的有机食品超市全食超市(whole foods)与共享物流配送公司instacart在全美15个城市进行合作,提供1小时到达的配送服务,客户平均采购量迅速上升到之前的2.5倍,每周销售金额增加了150万美元。
许多制造业企业也在积极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网络化、柔性化制造模式和服务化转型。宝马、奔驰、奥迪等汽车巨头引入分享经济模式,在以租代售、停车共享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海尔集团提出了“人人创客”的转型战略,努力推动海尔从制造产品向制造创客转型,以满足当前需求个性化、生产分散化的市场新动向和消费者新需求。徐工集团成立了为道路工程机械用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平台——徐工“路之家”工程机械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互联网+”工程机械融合发展。
关于未来的创业投资机会,腾讯研究院基于行业研究认为,教育分享、医疗分享和众包物流等属于比较适合创业者切入的细分领域,属于市场空间大,竞争格局尚不清晰,用户痛点程度大的领域。
其次专业/个人服务、短租、自媒体和私厨。出行领域需要找到现有巨头比较薄弱的细分市场,而p2p借贷和股权众筹受国家政策影响,前景尚不清晰。
分享经济的问题与挑战 监管体制亟待创新。当前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社会管理制度是建立在工业经济和工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强调集权、层级管理、区域与条块分割等管理方式,注重事前审批和准入。基于互联网的分享经济具有典型的网络化、跨区域、跨行业等特征,快速发展的实践使得许多制度变得越来越不适应。
当前许多新业态游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如股权众筹;有些创新实践则面临不合理的制度要求,如从事互联网教育的企业被要求配置线下教学用地,否则不予审批;一些地区要求从事网络出行服务的快车、专车需要具有运营资格,等等。如按现有法律和制度要求,多数分享经济模式都有“违法”嫌疑,面临随时都可能被叫停的灭顶之灾。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分享经济的发展对现有的政策、制度、法律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在倒逼监管部门研究、制定适应分享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创新和完善监管方式与手段。利益调整错综复杂。分享经济发展大大降低了诸多行业的进入门槛,分享型企业拥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创造无限供给的能力、趋近于零的边际成本,使传统企业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在具有排他性的垄断市场中,分享型企业的进入及其快速扩张的发展态势冲击着原有的商业逻辑和经济秩序,直接引发了社会财富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来自既得利益者的质疑和阻挠。分享经济可能引发深层次的社会分工与组织变革,涉及的领域之广、人员之多前所未有,协调难度明显加大。
产业发展尚不成熟。分享经济模式下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方通常是大量不确定的个人或组织,尤其是当前诸多领域的分享经济都处于探索阶段和发展初期,其服务和产品的安全性、标准化、质量保障体系、用户数据保护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和隐患。多数企业并未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同质化竞争普遍。多数领域的分享经济模式尚未取得合法性,无法纳入正常监管体系,例如出行领域的专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司机、短租领域的个体房东与传统酒店业、私厨领域家厨端与餐饮从业者相比,无需获取各类政府/法案规定的许可证,更多是通过在线注册的方式,由平台进行审核。这样就会导致不公平竞争、税收、消费者权益、劳资关系等许多问题出现。
经验借鉴
网约车
加州模式——加州公共事业委员将网约车平台作为新的公司类型“交通网络公司(tnc)”进行监管。由tnc购买运营牌照,无需个体司机办理,平台进行司机背景审核。
伦敦模式——伦敦政府将网络预约出租车纳入既有的《约租车法案》进行监管,专车平台、司机和车辆三方都向政府申请准入许可证,才可以运营。
税收监管
英国商务部提出简易性税收计划建议,借鉴英国税务海关总署和财政部经验,设计共享经济税收指导,建立在线纳税计算器,帮助有纳税责任的用户计算其在分享经济服务工作中的应纳税额。
2015年前3个月波特兰、阿姆斯特丹、芝加哥、华盛顿等7个地区开始授权airbnb向房主代收酒店税。
国内途家平台上出租房间均由工商注册,按照住宿业来纳税,途家平台帮个体房东代缴后再将租房收入发放。
总部经济对地方贡献篇三
总部经济概念
所谓“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
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用地少、资源消耗低,同时,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多种经济效应,如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等。 总部经济优惠政策
1、适用范围。凡符合法律法规,在外生产,登记注册成立公司并缴纳税收的企业
均可享受总部经济优惠政策。
2、扶持奖励:
①以企业一年内缴纳税收总额的地方留成部分为基数,按累进奖励办法给予财政扶
持。200万元以内的部分,奖励50%;200万至300万元之间的部分,奖励55%;300万至400万元之间的部分,奖励60%;400万至500万元之间的部分,奖励65%;超出500万元以上的部分,奖励70%。对财税贡献特别大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研究确定奖励政策。
总部经济优惠政策
扶持奖励:
④总部经济营改增试点企业有关事项:
在试点以后,按照新税制(即试点政策)规定缴纳的增值税比按照老税制(即原营
业税政策)规定计算的营业税确实有所增加的总部经济企业,对其增加的税负实施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
总部经济营改增试点企业在享受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后,仍以财政地方留成部
分为基数。
怎样开展总部经济招商
重点区域:实践证明,同样是营改增”试点的苏浙沪地区,特别是等大中城市是开
展总部经济招商的重点区域。
重点行业:
1、以营业税为主税种的行业有不动产销售代理(如房产代理)和金融业(证券、保险、财务公司)等;
2、以增值税为主税种的行业有:
(1)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
(2)销售类企业
总部经济对地方贡献篇四
总部经济
1、什么是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是指包括三次产业在内的所有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含地区总部)在区域中心或中心城市高度集聚,并通过调度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对周边甚至全球产生强烈辐射效应的经济形态。根据总部经济的内涵可以看出,总部经济有集约化、知识化、高端化、集聚化与辐射性等几大特点。
2、总部经济布局的影响因素
总部经济是一种占据产业链高端的智力型经济形态,其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和科教资源、便捷的交通和信息网络体系、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等等相配套。概括起来,影响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壮大的有以下五个主要因素:区位和基础设施条件。区位和基础设施条件是总部经济发展的硬件因素。良好的区位是总部企业选址的重要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包括交通运输网络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和商务基本设施,也是总部企业发展必然要考虑的因素。
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能够使总部企业较为方便地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型价值活动的创造。因此,提高人力素质,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是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
产业基础、专业服务支撑体系。良好的产业基础是构建总部经济的着力点之一。同时,高度发达的服务业,特别是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包括金融、保险、会展、商贸、物流、中介咨询等也是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
区域规模实力与辐射能力。发展总部经济的区域必须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高度发达的相关产业,以及繁荣而完善的市场。同时,完善发达的市场体系和辐射能力也是总部经济赖以存在和运作的基础。
制度环境与文化氛围。发展总部经济,必须具备高效的制度环境,具体包括便利的人员出入境、货物进出口;一定的税收优惠;完善的法律、司法体系;高效率的政府服务等。同时,多元文化、多元梦想的城市性格也是一个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必备条件。
3、总部经济聚集区的特点
总部经济聚集区是在知识经济、信息化以及企业组织变革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形态。总部经济聚集区具有一些和产业聚集区类似的特征,如空间的高度聚集性、竞争的共生性以及创新性等,同时,由于其本身聚集的是企业总部、研发、营销等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又有其独特的特点。
企业总部集中。企业总部是承担管理、研发、营销、投融资、采购等职能,占据企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这些高端部门在总部经济聚集区“扎堆”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使区域经济发展走向高端化和规模化。
高端要素聚集。作为企业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聚集地,总部经济聚集区还具有非常密集的高端要素。尤其是人才、信息、金融等高端要素和战略资源都纷纷流向“第四产业”。服务体系发达。总部经济能够有效带动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不仅金融保险、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信息技术、广告、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成长,餐饮、快递、超市等传统服务业也得到了提升,总部聚集区成为城市服务业体系最完整的区域。
产出效益突出。总部经济聚集区内,企业既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中心城市资源优势,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基地廉价的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优势。同时,企业总部聚集发展产生竞争效应、示范效应、溢出效应等,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产出效率和收益能力。
创新氛围活跃。总部作为企业的“指挥控制中心”,其核心就是自主创新,在总部经济聚集区内,企业的高端环节互相交流,各项技术不断向周围扩展和渗透,同时,企业为了维持其集群共同利益和提高自身竞争力,也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
4、如何加快发展总部经济?
纵观世界总部经济发展较为成功的城市,政府在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中都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培育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高级生产要素,有力地推动了总部经济的发展。根据我国当前总部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结合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和总部企业选址所考虑的因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培育适合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大力推动全国总部经济的发展。加快形成总部经济政策体系、统计指标体系,编制总部经济发展地图。整合现有政策,形成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合力。由专门机构负责研究、制定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政策,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总部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快制定和完善总部企业认定办法,开展总部企业认定工作,并建立全国总部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加强总部经济运行分析和监管。抓紧编制全国总部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加快编制全国总部经济的空间布局,编制总部经济地图,引导总部企业进行合理投资、规划、布局。
加快建设总部经济信息平台,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健全政府信息网络系统,构建信息交互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沟通。定期向总部企业发布全国和各省市发展规划、重大发展政策、重大项目投资信息和改革措施,鼓励总部企业参与政府重要决策咨询论证和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为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商务、法规和政策信息等各类资讯。加快完善银行、保险、会展、招商、商贸、物流、航运、旅游、法律、教育、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业的规模与能级,推动服务业与总部经济的互促互利,为总部企业提供良好的支援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优先发展公共服务,有效解决城市交通、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建立总部人才“国际生活社区”,构筑总部经济人才支撑体系。在总部经济聚集区规划建设总部独立生活区,进行半封闭式和国际化的社区管理,满足企业总部成员工作与文娱生活的各种需要。加大总部企业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总部人力资源贮备库。总部企业接受应届毕业生、海外留学生和技能人才实行优先保障和绿色通道制度。鼓励和协助总部企业与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培训机构建立人才培训的渠道与平台,在重点领域积极引进境外高质量的培训机构和项目。实行各种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的分配激励机制。设立专业人才特别贡献奖,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和奖励,破格申报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积极提供总部企业高层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便捷服务。优先办理企业总部人员的因公出境申请,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及其家属优先办理入户手续,主动为总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子女入学提供优质服务,营造有利于发展总部经济的人才环境。
提高政府服务的国际化品质,营造适宜总部经济发展的“总部文化”。建立总部经济促进中心,对涉及总部经济发展的项目立项备案、土地审批、工商登记等开设绿色通道。为总部企业提供通关便利,总部企业办理进出口业务,享受“红色通道”专柜服务,实行前推后移式通关监管管理。遵循wto规则与运用wto规则相结合,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为进驻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空间,营造公正、稳定的法制环境。帮助企业提高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能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净化知识产权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与人居环境,优先改善总部经济集聚区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完善交通、通信、水、电、气及高级商务酒店等城市配套设施,提高对城市国际化的管理和建设水平。
加大国外跨国公司总部的引进力度,积极鼓励本地企业扩张发展。把引进国外跨国公司总部作为招商引资工作重点,通过设立总部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快引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总部企业,力争实现在弥补产业链条缺失、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拓展招商引资来源等方面的重点突破,实现招商引资向提升质量的根本性转变。鼓励本国品牌企业“走出去”。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经贸洽谈会和展销会,指导企业制定“走出去”发展战略。对于符合国家有关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扶持条件的总部企业和优势骨干企业,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积极推荐我国总部企业参与国家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
强化总部企业用地支持,拓宽总部企业融资渠道。加强总部企业用地保障。国土房管部门要将总部企业用地纳入土 地供应计划,合理设定出让条件,通过公开出让方式优先保障总部企业用地。“退二进三”腾出场地引入总部企业或发展工业设计、创意产业等具有总部功能的项目,采取相关优惠政策予以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总部企业的信贷投放,探索对总部企业实行知识产权、收费权及大宗商品仓单质押等融资。加快总部企业及其所属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步伐,支持总部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和中期票据等多种方式融资。支持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参与总部企业项目投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