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形容水诗词 形容水的诗句美文篇一
2、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王维《送康太守》
3、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韦应物《夏花明》
4、瞥然飞过水秋千。——张炎《阮郎归·有怀北游》
5、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何逊《边城思》
6、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李白《公无渡河》
7、落花流水仍依旧。——王雱《倦寻芳慢·露曦向晚》
8、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9、试新妆才了,炷沈水香球。——郑觉齐《扬州慢·琼花》
10、肠断去水流萍,住船系柳。——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11、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杜甫《柏学士茅屋》
12、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王昌龄《送任五之桂林》
13、水边珠翠香成阵。——锺过《步蟾宫·东风又送酴釄信》
14、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15、清歌凯捷九都水,归宴洛阳宫。——杨广《纪辽东二首》
16、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张籍《征妇怨》
17、拍堤春水蘸垂杨。——严仁《醉桃源·春景》
18、水精宫殿五云飞。——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19、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李白《渌水曲》
20、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李白《丁督护歌》
21、春水满塘生,鸂鶒还相趁。——毛文锡《醉花间·休相问》
22、冰峰撑空寒矗矗,云凝水冻埋海陆。——齐己《苦寒行》
23、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24、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李白《大堤曲》
25、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谢灵运《登永嘉绿嶂山》
26、瞿塘水阔舟难渡。——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27、竹根流水带溪云。——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28、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阴铿《渡青草湖》
29、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厉鹗《晓至湖上》
30、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温庭筠《春洲曲》
31、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水响一齐飞。——秦观《还自广陵》
32、花貌年年溺水滨,俗传河伯娶生人。——汪遵《西河》
33、乱山深处水潆回。——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34、千古武陵溪上路,桃源流水潺潺。——张宏范《临江仙·忆旧》
35、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36、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包融《武陵桃源送人》
37、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烟凝碧。——廖世美《好事近·夕景》
38、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陈子龙《渡易水》
39、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仲殊《诉衷情·宝月山作》
40、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41、渭川千亩入秦关,淇澳青青水一湾。——郑燮《淇澳青青水一湾》
42、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李珣《菩萨蛮·回塘风起波文细》
43、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陈维崧《临江仙·寒柳》
44、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45、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卢照邻《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
46、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47、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48、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辛弃疾《念奴娇·梅》
49、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陈子龙《画堂春·雨中杏花》
50、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澹荡看不足。——李珣《渔歌子·楚山青》
51、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52、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53、脉脉逗菱丝,嫩水吴姬眼。——纳兰性德《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54、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曾觌《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
55、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56、水面残花片片绕人身。——毛奇龄《相见欢·花前顾影粼》
57、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58、离烟恨水,梦杳南天秋晚。——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59、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60、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李珣《南乡子·山果熟》
61、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韦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62、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苏轼《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63、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64、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孙光宪《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
65、水楼一登眺,半出青林高。——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66、到而今,唯有溪边流水,见人如故。——袁去华《瑞鹤仙·郊原初过雨》
67、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黄机《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68、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范成大《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
69、柳带摇风汉水滨,平芜两岸争匀。——牛希济《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70、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71、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72、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淡薄笼蓝水。——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73、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74、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顾敻《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
75、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张先《浣溪沙·楼倚春江百尺高》
76、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查慎行《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77、春波软荡红楼水,多时不放莺儿起。——吴锡麒《菩萨蛮·春波软荡红楼水》
78、斜阳又晚,正落絮飞花,将春欲去,目断水天远。——张翥《摸鱼儿·送春》
79、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80、杨柳东塘细水流,红窗睡起唤晴鸠。——蒋春霖《鹧鸪天·杨柳东塘细水流》
81、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
82、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83、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陈维崧《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84、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85、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86、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87、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88、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吴文英《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89、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楚烟湘月两沈沈。——薛昭蕴《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
90、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形容水诗词 形容水的诗句美文篇二
1、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3、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白居易《长恨歌》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5、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6、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7、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9、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0、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11、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杜牧《旅宿》
12、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1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14、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1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16、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佚名《涉江采芙蓉》
1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8、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9、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20、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2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登黄鹤楼》
2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3、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杜甫《哀江头》
24、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虞美人·听雨》
25、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2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7、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8、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序》
29、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30、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1、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32、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3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4、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35、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早寒有怀江上思归》
36、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37、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38、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40、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41、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张《登单于台》
4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4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5、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46、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苏轼《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47、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汉江临眺》
4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49、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50、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5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53、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54、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55、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陈与义《登岳阳楼》
56、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57、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58、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5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晓景》
60、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1、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6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63、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李白《行路难三首》
64、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i《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6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6、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67、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卢仝《有所思》
6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6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70、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71、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72、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王安石《江上》
73、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74、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75、山无陵,江水为竭。——佚名《上邪》
7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77、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8、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张翰《思吴江歌》
79、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80、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8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82、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8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84、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85、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86、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87、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8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89、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90、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91、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渡黄河》
92、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93、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94、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9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96、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97、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98、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99、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100、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