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学风建设演讲稿 学风建设活动策划5篇(精选)

最新学风建设演讲稿 学风建设活动策划5篇(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19 19:25:49
最新学风建设演讲稿 学风建设活动策划5篇(精选)
时间:2023-05-19 19:25:49     小编:xiejingc

要写好演讲稿,首先必须要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讲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演讲稿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演讲稿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学风建设演讲稿 学风建设活动策划篇一

为使每个人道德修养、学习培养和课外活动全面和谐发展,故定此学风建设。

对于这次活动我特为班级制订了班训 团结 勤奋 创新

策划如下:

总指导思想:谨遵校纪校规,端正考风考纪树立班级学风建设

1、干部职责每位班干部要对班上一切事物认真负责,将班级事务落实到实处,班委要以身作则,处处起到模范作用。

2、班委负责召开班会,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本班的实际,讨论指定本班的建设目标和工作计划,并采取措施贯彻落实。

3、班级建设 为增强班级凝聚力,对于班上日常活动亦有如下安排:

(1)、班会:每周一次班会,由班干部向同学们汇报班级每周安排。让每位同学尽到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2)、学习交流:针对学习和学习方法上的疑难,及时提问;班级每月组织一次学习交流,对于英语、计算机、专业课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必要时及时请教老师,让我们心中不在有疑问。

(3)、信息交流:为拓宽同学们视野,关注国家政治动态、民生事实、教育医疗改革、新的科研成果、就业动向等热点问题,每星期由同学收集此类信息与同学们交流,将学习与社会接轨

(4)、学习方案:由于我班上课人数情况和专业上的特殊性,在学业完成上要求严格。

(5)、学习总结:每月都有一次学习总结,每位同学注意学习方法上的培养,扬长补短,寻找对自己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

(6)、考勤:晨读晨练每人每学期不得低于90%,课堂为100%。班级总考勤率不得低于80%。

(7)、考级:要求四级通过率达百分之百;计算机二级通过率百分之百。

4、专业:班级每人考试合格率百分之百。

5、研究:试办小型研究课题,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每学期获得一定成绩。

6、班级活动每月依据学院、校的安排举行活动,并打好考勤,要求全勤。

7、为丰富同学们日常生活,班级每月举行自己的特色活动,如春游、社会实践行、校外考察、车间见习等。

8、宿舍文化:为团结宿舍成员,营造良好的宿舍氛围,要求每位同学遵守宿舍文明守则,确保寝室卫生和安全,并积极参加校、院星级文明寝室评比。

学风建设演讲稿 学风建设活动策划篇二

如何加强学风建设

学风是一个学校校风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一个学校教育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学风建设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学风建设的内容包括师德师风和学生学风两个方面,在学风建设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实现教学相长。设优良学风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教师的要求

1、对教师个体的要求:教师要按照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努力提高个人的师德师风修养和专业素质,在学风建设中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各项教学要求应规范化、制度化。一是教师要精心备课,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学情上,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知识的缺漏,授课前要抓好知识补缺。二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手、眼、耳、脑并用,提高课堂效率。三是教师要调配好课堂教学时间,坚决杜绝满堂灌。新授课任务要在前30分钟完成,每节课都要抓好“小结、巩固、反馈、矫正”四个环节,真正做到人人清、堂堂清。四是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反馈提高”的良好习惯,在充分复习教材、课堂笔记的基础上,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科作业,保证日日清。五是认真落实单元过关和单元双过关。单元过关中出现的错题要及时纠正,要求每个学生建立各科错题集,错题集要常翻常看,做到警钟常鸣。六是要使学生养成一周一总结的习惯,努力做到“周周清”。周末要给学生多留自由支配的时间,否则一周一总结很难落到实处。七是对学生的训练题目要精批精改,认真分析每个题目的通过率,关注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提高讲评的针对性。作业只布置不检查、不批改、不讲评不仅失去了作业的意义,也会对学生的错误认识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2、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加大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力度;积极开展新老教师公开课、优秀教师示范课、新教师观摩课等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好教风;开展师德标兵、教学标兵、德育标兵、服务标兵评选表彰活动,大力提倡严谨治学、从严治教,建设思想道德素质高、业务能力突出、具备较强奉献精神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从严治教,以教风促学风。教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体现严格的学风意识,在备课、授课、批改作业、个别辅导过程中,时时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以身作则,是学风训练最好的教育方式。严格的学风,要靠教师严格的教风引导和熏陶。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教师应该认认真真地读书;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教师应该认认真真地板书;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地做作业,教师应该认认真真地备课;要求学生一丝不苟,教师教学应该滴水不漏;要求学生从严治学,教师应该从严治教。

(二)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果,完成学习任务;树立热爱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勤于思辨,乐于用心,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拓展素质、提高能力。

第一、树立远大理想,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端正学习态度,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要深谙:理想创造辉煌;态度决定成功;读书改变人生。

第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每页书都要认真读,每节课都要认真听,每道题都要认真做,每个错题都要认真改,每个问题都要认真悟。

第三、对待学习,要滴水不漏。学过的知识都要会,做过的题目都要对,要求记忆的都要背。努力做到五清:课课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年年清。

第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沉思,善于向老师、同学提出问题,善于自学,善于观察,善于动手操作,善于利用自制简易模型理解问题,善于讨论问题,善于表达,善于总结整理知识点。

第五、要始终如一地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治学严谨的学习习惯要时时坚持,天天坚持,周周坚持,月月坚持,年年坚持。

总之,学校的学风作为校风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的校貌,透过学风这个窗口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精神风貌,看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看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师生同心协力地加强学风建设,共同创造属于职中的美好明天。

学风建设演讲稿 学风建设活动策划篇三

狠抓班风学风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所谓的班风学风对学习而言,他们同属于环境。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学们的学习就会受到影响,很难达到从学会到会学这样的一个效果。因此抓好班风,学风建设,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班风,学风不但是一个班级的文明程度和总体素质的标志,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环境,班风是外部环境。学风是学习的内在环境,或者说是精神环境。什么是班风,什么是学风,按照我个人的理解把给这两个概念做一个界定。班风就内容来说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出勤。出操率,上课率,自习出席率。这些都是衡量班风好坏的重要指标,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基本保证。特别是旷课问题,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对于那些经常旷课的同学,要了解旷课的原因,做到因人施教。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的思想教育。

二、是卫生。卫生环境和学生的卫生习惯,是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情绪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不可缺少的手段。

三、是纪律。纪律涵盖面广领域多。诸如:课堂纪律,住宿纪律,安全纪律等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用纪律规范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养成遵纪守法,严于律己的习惯,这样才能有好的班风,所以纪律是班风建设的重点。

广义的讲上述三个方面即出勤,卫生,纪律都属于纪律范畴。说到底班风建设,就是让学生用纪律约束自己,严加自律,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学风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二、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三、要求学生学会学习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培养学生勤奋学习,不怕困难的优良品格

从上述表述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以上关于学风方面的内容,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同属于非智力因素。说到底,抓学风就是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有了好的班风,才有好的学风。班风是“两风”(班风,学风)建设的重点。如果有好的学风,就一定有好的班风,所以学风是“两风”建设的关键,又由于抓班风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抓学风的过程很难操作,所以学风又是“两风建设的难点。我认为班风和学风都是学生学习的环境,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必须抓好“两风”建设。

班风是班级的一种集体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它体现出一种集体精神风貌和氛围,良好的班风,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集体意识、竞争意识,使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因而建设良好班风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l、确立优良班风的标准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制度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制订相应的班规班纪,新生班级更应如此。制订班规班纪时要有针对性,制订过程必须民主化,实施的方法也必须恰当。标准确立后, 还要将班风标准分解为具体的行为规范,让学生明确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将行为规范逐步提出,逐步实施。要求全班的学生处处严格遵守, 不允许有任何的违反行为。规章制度制定起来容易,但关键在于执行。班风的建设是个细水长流的工作, 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和训练检查和总结班风标准和具体行为规范的实施情况,以推动班风的建设。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抓好班风建设的必备前提。

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师与生之间就会架起情感沟通、交流和理解的桥梁,就会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基石,为教师顺利地开展班级工作提供方便和成功的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决定着班风建设的顺利与否。只有建立了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才会有感召力,才能实现班风建设的预期目的。

3.良好班风的形成还必须依赖于正确的舆论。

在集体中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教育,正确舆论的持久作用就会形成优良的班风。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罚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

4.班风建设要善于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第一个关键时期是新集体组建之初。学生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自然而生一种敬畏、向善、奋发的情感,这给班主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情境,这时对学生因势利导,树立起班级正气,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二个关键时期是开展班集体活动的时候。集体活动是学生个体为实现与个人目标一致的共同目标而参加的共同活动。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加速良好班风的形成,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途径。经常组织开展或参加各种班级校级的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增强集体荣誉感,并形成为班集体争光彩的优良班风。

第三个关键时期是当学生中出现具有典型性不良行为、倾向的时候。这时正是强化班风建设的好时机。首先应以典型学生为重点,打通其思想认识关,工作以“透”为要,彻底解决典型学生身上存在的典型问题,然后通过这些典型,以其现身说法的形式对其他学生中可能存在的类似问题进行教育。针对部分学生是非不明、漠不关心等不良认识,可以议论话题的形式,组织班级开展人人参与的民主研讨会。

5.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内在动力。

班、团干部培养是良好班风形成的人才基础,良好的班风最先往往是由班里的一些学生干部以其精神面貌和行为风尚的形成体现出来,以后当他们逐渐发展成为影响的支配力量时,他们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尚便成为班级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追求、进而演变成一种潮流,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班级管理也理应让学生自主参与,使班级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管,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增强了责任感。

6.建立科学、恰当的竞争、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的因素是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的动力源泉。

没有竞争,就分不出优劣;没有激励,前进就会缺乏内动力。在班级中,奖励什么、惩罚什么,如何奖励、如何惩罚,都应取得大家的共识,把握好这个“度”,它就会像杠杆一样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班级管理,是一项综合工程,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及行为表率,虽然有很大的作用,但仅靠班主任单枪匹马的努力远远不够,必须调动科任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各个因素,形成教育合力,只要大家要求一致,目标统一,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建设良好班风。4.班风是班级成员在长期交往中所产生的一种共同的心理倾向。班风已经形成,便会成为一种约束力,从而影响每一位学生。树立良好的班风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优秀班集体所具备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班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主观能动性。怎样才能树立良好的班风呢?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规范。

(一)、目标引领,达成共识。

一作为班级建设的第一件事,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讨论并确定班风的构成要素,达成共识

(二)、观察学生,用心培养班干部。

要想带好一个班级,首先要培养一批能自我管理的优秀班干部,从而影响和带动班级工作。培养好班干部,不仅使班干部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还推动整个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使全班同学的学习、修养等诸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良好班风就是指在班级内形成的优良的能使人进步的风气,主要是指学生不骂人不打架,有正义感,时时刻刻都为了班级的荣辱着想,良好班风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进步.要想有良好班风,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它体现出每个人的素质。

班风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倾向和精神风貌。班风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强大而又无形的约束力影响着班级中每个成员。因而良好的班风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推动着班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良好的班风要靠正确的舆论支撑。班级舆论是在班级中占优势的、为多数学生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手段。

良好的班风往往是由点到面逐步形成的。由一件事、一个人、一种行为习惯逐步扩大成部分人乃到全班的行为习惯;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行为习惯。应当建立优秀学生的棒王模范作用。

5.班风,即一个班级的风气,是由班级成员共同营造的一种集体氛围,反映了班级成员的整体精神风貌与个性特点,体现出班级的内在品格与外部形象,引领着班级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它是经过长期、细致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在全班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良好的班风将为班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和压力。使班级里具有亲切、和睦和互助的关系;勤奋进取、文明礼貌的氛围;遵守班集体行为规范和维护班集体荣誉的精神状态。

班风的形成,不是局限于个人的风尚,而是整个集体的风貌,它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塑造班级成员的良好形象,从而推动个人品德素养的发展,促进集体的良好作风。班风更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班风建设中,班风标准和具体行为规范是目标,活动是骨架,舆论是灵魂,骨干是核心,训练是动脉。有此五者,一个推人奋进的班风一定能形成。

学风建设演讲稿 学风建设活动策划篇四

学风建设,从我做起——陈泽楷

时间:2011-09-07 【上一篇 下一篇】

学风建设,从我做起。学风是学生思想作风在学习上的一种表现,是一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识,加强学风建设更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头等大事,它不但从侧面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一个学校的校风和大学精神,体现一个学校的历史积淀和教学传统,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管理水平,它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社会荣誉,关系到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关系到学生成才和就业。加强学风建设也是积极应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需要。我校将在17天之后迎来重要的一次考验——教学评估。作为学校的一份子,我们倍感责任的重大。因此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抓好班风学风,以良好的状态迎接这次评估。为此我们应该紧抓学风,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严行律己。这一切必须要我们每一位同学共同努力,从我做起,树立从我做起的观念。

良好校风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它要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一点一滴培育起来。我们学校有着良好的校风学风,这是几十年来历史文化的积淀,是这所充满文化底蕴的高等学府几十年的结晶,是一代又一代仲恺人留下来的最宝贵的财富。老师们的呕心沥血,同学们的勤奋团结,不断地为校风学风注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内容,使它不断地丰富、完善。今天,我们是仲恺的一份子,我们要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发扬时代精神,形成一股集体的凝聚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人奋发向上的求学精神!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无论是在大一大二时当任的学生会主席,还是到了大三的班长,我都始终觉得要改善一个系、一个班的系风、班风,那就要靠着所有同学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同样道理,学校的校风建设也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参与其中才能够真真正正的实现。纵观三年来系里所开展的一系列学风建设活动,都是从小事抓起,从日常考勤抓起。这些措施都是从基本上来发扬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着我们的学风往好的方面发展。我个人觉得,要加强班级学风建设,需要注意到以下几个的问题。

首先,一个班级一定要有较高的凝聚力。只有有了较高的凝聚力,才能顺利地开展各项工作,学习也才会有效率。所以,要加强班级团结,班级成员要加强交流,互帮互助。班级遇到挑战和困难时,一定要加强团结,共同努力。

其次,每一位班级成员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尤其是确立以学习为中心这个目标。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无所事事;才不至于走入歧途,浪费过多的时间、精力、沉迷于电脑游戏、网上聊天;才不至于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做,考试不准备,光想作弊等现象的发生。

第三,发挥宿舍小单位的作用。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之一。宿舍的风气对每个成员的发展有较深的影响。一个学习风气浓厚,人际关系融洽,有着共同追求的宿舍,会对成员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桥梁,把宿舍这个小单位搭建成为同学们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的平台,成为大家互相帮助,互相竞争的一个小舞台,努力把宿舍建设成为学习型宿舍。

结合我班的专业特点,我希望我能尽我最大的努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郊游、主题班会、球赛、电子竞技等形式来促进大家彼此间友谊,加强班风建设,打造一个有着良好班风的信计051班。

我们盼望校园迎来良好的学风以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但同时又深感学风建设的艰苦性与长期性。良好的学风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每个学子奋勇向前,因此我们有责任来建设它,维护它,发展它。学风建设要求我们在抓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营造一种学会做人的氛围,让大学生懂得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就是学会求知的能力,学会在各种场合善于应变的能力,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团结。

班风兴则学风兴,学风兴则校风兴,校风兴则学校兴!同学们, 面对明天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自信、自强,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每一天的生活学习做起,自觉遵守一规一则,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携手共建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建设一个和谐美好、井然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为了仲恺今天和明天的辉煌,让我们把最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让我们最良好的精神状态来迎接国家教育部门的评估,让我们真正做到为院系添光彩,为评估做贡献!来源:百度空间

谈当前形势下的学风建设问题

时间:2011-09-07 【上一篇 下一篇】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同马克思时代的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俄国共产主义运动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相结合的产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或思想路线。正是这种学风和这种思想路线,才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进步。

学风问题,是认识路线问题,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我们的工作态度问题。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所指出的:“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毛泽东著作选读》(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89页)。目前,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同我们现在的实践相结合,同我们现在的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人情相结合。也只有建立起这样的学风,才能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真正有所起色。

在学风建设问题上,我们应该摆正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具有地方特色的关系,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也是根据我国的国情而制定的。国情是省情、市情、县情的综合表现,若大一个国家,各省有各省的省情,各市有各市的市情,各县有各县的县情。因此,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央的方针政策还必须同省情、市情、县情相结合,这种结合就是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地方而言,有个领会中央政策精神,吃透本地实际情况,使中央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这种结合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这也就是政策创新,形成地方特色。如果没有省、市、县各具特色的政策,中央政策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如何领会理论和政策精神,怎样吃透本地实际情况,这就涉及到学风问题。学风建设是很具体的。也就是说,理论或政策与实际相结合是多层次、多方位的。不仅有邓小平理论及中央政策与各省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问题,还有与各市、各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问题,而且还有各省的特色政策与其直辖市、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问题,等等。

但是,现在在我们党内,就学风问题上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多,谈邓小平理论与省市县的实际相结合的少;谈国情的多,讲省情、市情、县情的少。这是学风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尤其是在基层,非常明显地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党内理论工作者不注重研究基层的实际情况,空谈党的理论和中央政策的多,有些高层理论工作者也只是走马观花式地接触些省情、市情、县情,但不能深入了解,所以也就不能很好地从具体实际出发;另一种倾向是,实际工作者包括某些党政领导干部,不注重理论学习和政策研究,整天忙于事务,一切就实际而实际,不能从实际出发,只知“实事”不能“求是”。这两种倾向表明,时下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缺点。

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结果是,党内缺少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工作创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需要有实际针对性研究,不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不想去解决实际问题,只就数据谈数据,就理论谈理论,这种研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也永远不会产生创新理论和政策。工作创新需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从实际出发,只在原地踏步走,就实际谈实际,这是实际主义,或者只凭老经验看问题想问题,这是经验主义,实际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都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所创新。工作本来是要解决实际中存在的困难和矛盾,以促进实际事物有所发展有所前进,没有创新的工作也就失去了工作的意义。比如一个人,整天忙来忙去,可是对自己不产生任何利益,对社会也没有任何效益,这种“忙”就是白忙,没有意义的忙。因此,实际工作者要使自己的工作有意义,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解决面临的个人的或社会的实际问题,党政领导干部及广大党员必须重视理论学习和政策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问题。总之,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都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都需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学风。

在学风问题上,目前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实际主义。一是有些党员甚至领导干部采取的是不学主义,思想倒也很解放,想得也开,什么也不相信,什么也不学,事不关已,得过且过,这是实际主义的一种表现,而且比较普遍。二是有些党员干部只凭经验工作,凭个人的经验或凭别人的经验工作,不是理论联系实际,而是用自己的经验或人家的经验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问题,这也是就实际而实际,从过去的实际或人家的实际到自己的实际,这种人也善于学习,但学的不是理论和政策,而是模仿人家的经验,比如搞经济建设,搞经济的确需要向周边地区学习,借鉴人家的经验,参考人家的经验,但向周边地区学习有个学什么的问题,是学人家上了什么项目呢,还是学人家如何上项目呢?如果人家上了什么项目,也跟着上什么项目,这不叫创新,而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这种爬行主义,也是一种实际主义的表现,而且比较盛行。三是一种极端的实际主义,极个别干部既不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也没有个人经验,又不愿意学习人家的经验,只好就实际而实际,个人的实际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腐败现象正是这种极端实际主义的表现。

实际主义,只讲“实事”不讲“求是”,只讲实际不讲理论和政策,因此,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也不能实事求是。其实,实际主义者对国情、省情、市情、县情的了解只是表面的,也不可能深入。因为,对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和把握,需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而调查研究没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是不成的。实际主义者由于不重视理论,对实际情况只能触及到表面现象,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有个出资人制度问题,为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有些中小企业的原国有资产要变为出资者(股东)的资产,这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情况,有些人因不懂经济理论不了解《公司法》的内容,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认为国企改革实行股份制是国有资产流失,他们看不到实质性的东西,实质上国企改革实行股份制的过程,国有资产是由实物形态变为货币形态。只要出资人到位,资产评估严格,产权交易公平,是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当然,改革也必须实事求是,企业产权明晰不能简单地把国有资产无偿或低价归属厂长、经理完事。

当前,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着诸多实际问题,国企扭亏问题、下岗职工就业问题、农村集体经济萎缩问题、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问题以及惩治腐败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急待解决的经济、政治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党同志继续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需要全党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尤其是地方基层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掌握理论、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好当地的实际问题,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是共性,地方特色是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中国特色存在于地方特色之中,没有地方特色就不会有中国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深圳特区、珠海特区、厦门特区、上海浦东等一系列经济特区,经济发展模式有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浙江模式等等,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正是这些地方特色存在,才有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个地方能否出现特色,取决于能否产生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地方特色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央政策同地方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理论和政策是重中之重,因为不掌握理论和政策就无法深入地调查研究,不能把握当地的实际情况,也就谈不上结合,从而产生不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没有政策也就无法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

在当前形势下,要真正学好理论和政策,就必须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切实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要求去做,即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我们全党指明了学习、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必须努力学习和研究市场经济理论和科学技术知识,想方设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必须努力学习和研究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文化,创造现代文明;作为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解决他(她)们的实际困难。具体到我们每一个党员和干部,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必须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一要学习理论和政策,二要深入调查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自己面对的实际问题。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理论创新;作为一个实际工作者或领导者,要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有工作创新。

呼唤务实的学风

时间:2011-06-26 【上一篇 下一篇】

郑杨嘱我写一篇书评,这本书就是《经济学(家)如何讲道德》。作者是经济学界有名的张曙光老师。张曙光老师曾经写了一系列书评,颇受业界赞赏。

读后此书,我认为有几篇文章是经典之作,比如:《经济学(家)如何讲道德?》

《读书与书评》、《论经济学的科学批判和科学评价》等等。无论是本书中收入的其他书评,还是作者的杂评文章,都反映出作者这几年对经济学界问题的思考和看法。然而,引起我共鸣的是时下浮躁的学风问题。

青年学者邓盛华曾经写了一篇“教你如何成为经济学家”文章,他用极其犀利的笔锋和调侃的语气,辛辣地讽刺了当代经济学界存在的积弊。随后,詹小洪也写了一系列文章,李海舰也写了类似的“檄文”。正如张曙光所言:“经济学界既不乏像茅(于轼)这样讲道德的人,也有一些不讲(缺乏)道德的人。有的抄袭剽窃,把别人的东西写上自己的名字发表;有的捉刀代笔代人为自己作序写评;有的相互吹捧,致使书评成为了广告;有的跟风随风,把经济学当成了进身之阶,在经济学繁荣的背后,学风的改善和提高并不太大,经济学成为显学,经济学家也相当浮躁,有的言而无信,不守承诺,有的心口不一,甚至患有„精神分裂症‟”。(第39页)

学风问题涉及的是:实事求是还是搞贴标签,抑或是伪造包装?或许这个问题太幼稚。但是,我们确实看到目前的学术研究存在着一些所谓“学者”,他们违背实际情况、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充当某些公司、某些部门的条款游说客、讲解员。学术成为了花瓶,成为了敲门砖。由此,潜心作学问的学者少了,而应付各种场合的次数多了;在天上的时间多了,在书斋的时间少了。当然,你可以辩解学习不分场合,但是你无法回避一个客观现实:学风浮躁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学术研究的恶性癌症。这个毒瘤正在日益扩张,影响着我们的未来。或许,这种学风的浮躁也是我们整个社会浮躁的一个侧影。

由于学风问题的存在,文风也就理所当然成为问题。我们现在有没有党八股呢?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我们现在的学术研究似乎存在文章注释越多越好、参考文献日益西化的倾向。当然,我们这里绝不是反对对文章注释,绝不是反对维护知识产权,我们反对的是为了注释而注释、无病呻吟的做法。其实,稍微调查一下,这是时下一个时髦的做法。

张曙光老师重点对书评的“八股”现象作了深入的分析。“大多数书评都有一种八股调:本书的优点和特色一、二、三、四,洋洋洒洒,不乏褒扬之词,颇有吹捧之嫌,特别是对一些名家之作。最后加上一个小小的尾巴:本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三言两语,言不及义。”结果,书评成为了广告。“我们的经济理论研究缺乏大胆创新之作,不能说与这种风气无关。”(第90页)

总之,由以上的学风及其相关问题又引发了下面一系列问题:

学霸或学术垄断问题。学霸的典型特征是以大压小、论资排辈。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如果把这种尊敬泛化到对学术观点的盲目崇拜,必然导致“一言堂”和“白发论坛”。学霸在近期出现了一个变异,也可以看作是新生代对长者的挑战,即通过引用外来的术语进行争论,形成术语霸权,旁人只能观战。客观地说,掌握着术语的霸主们的确比过去的学霸有潜力。他们较好地利用了中外文化的信息差,在中外两个市场获得了“双赢”,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学术价值的判断标准问题。是某个领导人的首肯还是某个奖项?是职称的显现抑或是职务的高低?“科学评价不是官方评价或者领导评价,也不是社会大众评价和新闻传播媒介评价,而是科学家的评价。因而,评价的主体是本行业的专家学者。”(第103页)正因为这个重要问题的不明确,才有了某些学者失去了自己的独立人格,阳奉阴违,为了职称或者职务而不择手段。当然,我们也看到知识分子在现有评判体制下的无奈和尴尬。

宗派问题:本来进行学术研究存在学术观点的分歧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发现这种学术观点的分歧,往往带有鲜明的派系。具体而言,这种宗派的症结在于我国学术界存在着严重的近亲繁殖问题。我国的教育体制和人事体制存在的问题,积重难返,其后遗症是造成近亲繁殖的直接原因。一脉相承,本来是褒义,从学术的继承角度而言,也是无可厚非的。而我们这里反对那种无原则地、狭隘地为了师门名誉、抱残守缺地学术捍卫。

我也是凡人,也要对张曙光老师的书加一个“小尾巴”,因为本书是一个集子,所以,读起来感觉比较散,主线不突出。另外,书的编排中也略显粗糙,出现了几处错误。这只能有待今后再版时修改了。

瑕不掩玉,我十分喜欢张曙光老师文章中所透露出来的追求真理的执著。文如其人,诚然。“读书乐,思考亦乐!”应当成为当代研究人员的座右铭。

来源:新浪网

浅谈对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1-09-07 【上一篇 下一篇】

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不仅仅是知识存量的增加而且也是学习方法和自我完善能力的提升,只有具备了这种自我学习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毕业时才能够积极面对社会的各种需求。高校必须培养学生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2000年后各新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陆续展开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且随着不断深化的高等教育改革形势,社会对高校办学质量也愈加关注。可见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不仅重要,而且紧迫。如何以切实的制度和措施改善教风与学风,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高等教育从业者面前的头等大事。

一、高校学风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各本科高校的学风存在着一些不足,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由于扩招而显得更为突出。这些问题并非表明我们学生和教师的素质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条件、教学要求、教学考核与激励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则不完全、不合理造成的。

在大学生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高考成为学习努力程度的终点,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一旦进入大学后学习努力程度就一路下滑,以往在小学、中学和高中所形成的学习习惯逐渐消失。这种现象完全违背了学习边际成本(即学习的努力程度)应不断上升的客观规律。本来,随着掌握知识的难度不断增加,学习的努力程度也应不断增加,但实际情况却相反,这种情况说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的低效率。

学校让学生自主学习,而我国学生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却没有培养起自觉学习的习惯,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自学能力相对较差,更容易沉醉于大学的自由,他们相当多的时间泡在网吧、餐厅、ktv等娱乐上,有的还把恋爱当成一种精神寄托。因为我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在外力监督和压力下学习,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风气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强调“进了大学就好了”。进入大学后,当学生进入一种自我管理、自愿学习的教学方式后,便失去了压力、管理与监督,很多学生就难免自我放纵,大学成了他们镀金、混文凭的地方。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完全凭着学生自身的自觉性和市场力量的督促来学习可能只对少数学生有用,而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则效果不佳。最近一两年,国家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努力,使部分学生思想上产生依赖或错觉:我们是人才,反正国家最后还是要设法解决我们的工作。

另外,在专业学习中,不少学生只习惯在课程结束前一两周甚至提前

一、两天突击学习,然后到考场默写发挥,考完后就基本忘光。这种学习努力程度像抛物线后半段的持续下滑,说明教学产出效率低下,也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对于这种现象,当前的教学方式以及管理制度难脱其责,很大程度上也是高校现存体制的责任。

二、解决高校学风问题的建议

1.提倡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学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离不开“教”与“学”的合作。尤其是面向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合作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来提高“教”与“学”的合作性?

(1)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或在进行过程中,提倡教师明确课程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尽管目前我们也有教学大纲,但执行明显不力,违背教学大纲的事例甚至把一门课讲成其他课程内容的事情也时有发生。随着高校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开展,各校对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都作出了规范性要求,教学大纲中对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都进行了明确,教案编写时,每一节课的教学要求,如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也非常细致,教师完全可以把教学要求作为课程学习要求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学习目的将更加明确,可以更好地与教师一道,与教师合作,达到教学目的。

(2)选用适当的教材,传授适当的知识。适合于学生的教材对于学生把握一个学科的基本内容与知识体系至关重要,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同时也能够带动教师教学水平的跟进。反之可能会误导学生,打击学习兴趣。目前各高校在教材选用方面有的由学校二级院系或教研室指定,有的由任课教师在授课前指定,有一定的随意性,并不一定适合学生的学习。所以在条件许可或合适的情况下,应该在尊重教师选用教材自主权的基础上,鼓励教师推荐多种版本的教材,介绍各种教材的特点,让学生在教师明确课程学习要求的情况下,根据自身情况选用适合自己的教材,让学生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权利。

(3)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我观察、自我思考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本法就是一种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无论学生基础优劣、能力高低,都有着适应其自我观察、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具体实现的模式很多,如可以在课堂上先由教师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然后列举问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和练习予以解决;在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由教师进行辅导,或共同讨论,对典型问题或解决方法予以剖析,最终达到逐一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方法其优点在于,并不强求学生在思维和认识深度上达到一致,但殊途同归,各自均能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得到进步。

2.规范成绩考核,改进考核方式

目前大学课程的考核多是单一模式,学生成绩主要取决于一次考试,即期末考试或考核,这显得很不合理。学生可能因为某类题准备不充分,或临场发挥不好而影响期末成绩,反映不出真实的水平,从而在后续的奖学金、各种评优评先工作中产生情绪和矛盾,继而影响进一步的学习。这种情况也导致教师在考前划重点、划复习范围(实际上漏题就不可避免)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考试成绩因而进一步失真,用人单位或招聘单位不信任、不愿意参考学校的课程考试成绩而只看学生的四、六级考试成绩和计算机过级证书也就越来越普遍。理论和实践已经证实,全程式多样化的考核能够分散一次性考试的风险,在更准确反映学生真实成绩的同时,也能够避免学生在学习和其他方面产生大的波动或矛盾,更能够维护学校对学生考核工作的信誉。

(1)恢复期中考试。如果只有一次期末考试,一方面会助长学生平时放纵,期末突击学习的风气,另外一方面,由于学期普遍较长,教学内容较多,集中在期末考试,学生复习量比较大,期末复习成本也比较高,而通过期中考试既能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同时也能减轻期末的复习量和难度。期中考试可以利用教学时间采取随堂考的形式,尽管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务管理工作量,但这样的随堂考不会冲击现有的教学安排,也不会增加对教室的需求。同时,通过期中考试,教师也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

(2)课堂小测验。除了期中考试,教师也可以不时地在日常上课时根据课程要求安排一两道题目进行小测验或定时作业,这种小测验有多方面的好处。首先,课堂小测验能够督促学生及时复习。一般而言,现在大多数学生没有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而这是掌握知识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一旦有了随时给出的小测验,就会增加学生及时复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及时复习学生的奖励;其次,它可减少学生逃课的机率,这也是一种间接的点名。目前,学生的逃课现象非常严重,尤其是选修课,一般为了避免学生的反感,同时也为了节约时间,教师都不点名,这导致学生旷课现象的发生。通过小测验,教师可以督促学生上课,也能够把握学生对前面课程学习的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3)平时作业与课程论文。作业是督促学生复习,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而且通过作业也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应用能力,而不只是记忆和默写。如果一门课程不太适合布置作业,作为替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列出供学生进一步钻研的课题方向,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论文,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活跃思路,让学生学会如何写作论文,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学风较差时,作业和论文抄袭又是不可避免的,学校应该支持教师行使教学权利,对发现的抄袭给予惩罚,对多次抄袭者给予课程重修处理甚至由校方直接给予处分,并对执行作业和课程论文制度规范严谨的教师和学生予以适当奖励,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完善其课程作业和课程论文制度。这对于改善学风,提高教学质量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4)采用全过程评分。与现行的评分法相比,全过程评分具有下列优点:

全过程评分指课程考核成绩以平时作业、小测验、期中考试、课程论文为主,以期末考试(考核)为辅。前者可占课程成绩的60%或者更多,更强调对平时学习成绩的考核,能够促进学生注重平时学习。期末考试(核)主要用于学生课程学习内容提高段内容的考核,考核要求更具综合性,让平时学习优异、乐意钻研者能够取得更高的分数。平时作业、小测验、课程论文等平时成绩可采用相对评分法。相对评分法的成绩具有横向可比性,能避免由于教师讲的内容较深,学生虽然努力,但是所得到的分数却比教师授课简单、出题简单而学生所得到的分数低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发生。按照绝对分数评分,在许多情况下不具有横向可比性的结果,可能还会打击教师讲授、学生学习深入性知识的积极性,形成逆向选择,导致老师授课容易、出题简单,学生轻松拿高分,最后是师生皆大欢喜,而实质上学生什么也没学到的情况。激励学生之间进行学习竞争。由于强调了平时考核,虽然及格相对容易,但要想拿到高分,必须努力学习,在同学间的竞争中胜出,这会激励学生强化日常学习。有利于老师讲授深人性知识,对学生严格要求。平时成绩的相对评分机制可以打消教师由于传授高深知识,对学生严格要求而可能导致学生对教师抱怨的顾虑。如果采用相对评分机制,即使所教的内容较难,但学生的成绩是相对的,每个分数段具有一定比例,因而不太会由于同学间的竞争所造成的分数低而抱怨老师。因此,学校可推行全过程评分法,并对作业、测验等平时成绩实行相对评分机制,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参照本校历史数据和其他学校的数据,确定各个分数区间的大致合理比例,增加学生平时学习成绩横向比较的可行性,形成有效的学习竞争机制,激励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

3.通过组建学生专业社团,鼓励学生在专业上的自我发展

为了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锻炼收集和组织信息以及表达能力,增强就业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专业社团,指导学生开展各种专业活动,并通过各种专业活动和课程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职业规划,制定妥善、细致的学习和工作目标。如支持学生联络安排各种专业讲座,组织各种专业钻研活动,开展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联谊活动,并鼓励在适当的自我钻研基础上,让学生走向讲台,实现自我的专业教育和交流。一些专业报告可以由指导教师安排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准备。通过团队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几年下来,对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以及个人表达能力就会有显著的成效,并且也能提高学生适应市场和社会的能力。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学风建设演讲稿《愿优良学风常驻校园》

学风是一缕清风,是一种氛围,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它犹如宁静的蓝天,庄严而凝重;它仿佛飘逸的白云,清雅而透彻。学风是学生思想作风在学习上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良好的学风是原动力,促使我们刻苦学习积极进取;良好的学风是凝聚力,有利于培养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的学风可以鼓舞斗志,培养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良好的学风可以磨练品质,培养诚信友爱的道德风尚,良好的学风是一个学校培养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根本所在。

倡导良好的学风,我们大学生是直接营造者,也是最大受益者。从当前我校学生整体来看,学风的主流是勤奋上进、刻苦认真的。大部分同学有着远大的抱负,他们积极进取,注重全面发展。但是,学风不正的问题仍然存在:在教学上,过分着眼于就业,使得大学生片面追求“证书”、赶场“套读”的现象十分普遍,丧失了人文素质;在学习上,少数同学平时学习散漫,考试作弊屡见不鲜;部分同学思想上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集体观念淡薄;还有的同学贪图玩乐,追求享受。处事以自我为中心,沉缅于谈情说爱、网上聊天、玩游戏,只求活得潇洒、快乐。这种缺乏勤奋精神,不讲诚信,奉行享乐和拜金主义的行为,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青春时光,严重影响了学风建设。

我们盼望校园迎来良好的学风以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但同时又深感学风建设的艰苦性与长期性。良好的学风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每个学子奋勇向前,因此我们有责任来建设它,维护它,发展它。学风建设要求我们在抓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营造一种学会做人的氛围,让大学生懂得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就是学会求知的能力,学会在各种场合善于应变的能力,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团结。

同学们、老师们,建设良好学风需要我们大家持之以恒的努力。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抛弃迷茫,把握航向,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让优良学风吹进书声朗朗的课堂里,让文明之花盛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众所周知,羚羊是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但它们却常常成为狼群捕食的对象,而速度比它们慢的马群却很少被狼当作捕食的目标。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羚羊遇到危险便会四散而逃,而马则是群居动物,它们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每当有食肉动物来袭击时,成年而强壮的马就会自觉地挺身而出,头朝里、尾巴朝外,自动围成一圈,把弱小和衰老的马围在中间。只要天敌一靠近,外围的马就会扬起后蹄去踢,因此很少有食肉动物愿意去袭击马群。正因为拥有这样的团队,使得马成为草原上最自由自在的动物。从马群身上,我们深深感受到:独木不成林,滴水难成海。一项事业的成功依赖的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力量,而是一个团队,一个和谐的合作的团队。

时下,全国上下都在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和谐校园建设亦如此。校园要和谐,离不开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离不开多维互动的教学方式,离不开探究开拓的科研氛围,离不开民主开放的校园人际。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融洽的合作。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建设好和谐社会,首先要积极地投入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当中。

和谐社会需要法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和谐社会需要人人遵纪守法。我们在遵守好法律法规的同时也应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遵守校纪校规,不断完善自己,修炼自己,为广大学生树立行为榜样。

和谐校园也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学生的才智在这里尽情挥洒,学生的笑脸在这里尽情绽放;学生的梦想正在这里延续,学生的未来将从这里诞生。同学之间载满青春的欢笑,老师之间洋溢欣慰的笑容,师生之间流露真挚的情愫。我们应该努力为同学们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健康发展的和谐的校园环境。

诚信、文明的风范徜徉着和谐的校园。合作之花,已开满匡庐脚下、蝶湖之畔。记不清多少次深入学生宿舍访寒问苦;记不清找了多少学生促膝谈心;记不清班主任手册上写下了多少拳拳之声。只记得生病时学生的那一盒盒悄悄放在讲台上的金嗓子;家长在电话里那一声声真诚的问候;还有领导与同事的那一一句句亲切的叮咛。许许多多感动的瞬间在激励着我、鞭策着我,使我不断向上,不断进取。你,我,他;学生,家长,教师,我们用自己炽热的心共同谱写一曲美妙的和谐之歌,共同绘制一幅美丽的和谐之图。

棵棵大树,组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涓涓细流,汇成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四万多颗无私的心凝结成一个充满和谐的集体。

我们实事求是,我们坦诚相待,我们诚实守信,我们宽以待人。我们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奉献,我们始终攒着一颗体贴的心去将心比心。

我们以团结为荣,我们以互助为乐。

我们有热情,有信念,更有充分的信任、顺畅的沟通。凭借这样的团队,难道我们还不能打造出和谐校园,打响九江学院的特色品牌吗?

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四万多颗热血澎湃的心在回答:能!一定能!前不久,我们九江学院申报“江西省十大和谐校园”就是一个响亮的回答,愿和谐春风吹满校园!

学风建设演讲稿 学风建设活动策划篇五

一、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社会变革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加强高校学风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易受到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优良学风能对人才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外部动力与重要保障,端正学习目地,增加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自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于高校教师而言,优良学风是教师教学的基础与源泉,可以促进教师“教”与学生“学”,有助于教学增长,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于高校而言,学风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因此,在当前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背负了新的内涵,尤其是当前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通过学风建设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内涵式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一)高校方面1.高校普遍缺乏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措施一方面,配套措施和方法还不多,效果不尽人意。另一方面,办法、措施的整体协调一致性和有效性比较欠缺。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校内各个部门和全校的师生,既需要有整体性的方案规划,亦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不少高校在学风建设过程中,缺乏对高校学风整体性的认识,校内政策的制定考虑问题不全面,政策之间的相应事项缺乏较好的逻辑性、连续性,认为只是某一部门单独的事情。不少高校容易忽略学风建设相关主体,仅单从学生层面着手,没有充分发挥各个相关主体的积极性。

2.对学风建设的认识问题一方面表现在学风建设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不突出,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一些学校功利主义办学理念有所产生,提出搞教育产业化,追求效益最大化,而忽略了内涵式发展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缺乏有针对性的学风建设必要的、全局的、系统的规划与措施;另一方面表现在,学风建设评价机制不科学,现行的学风建设倾向于强调学生的奖勤罚懒和违规处理,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学风建设整体规划,管理理念、方法、手段等不完善。

(二)教师方面一是对本科教学的投入积极性偏低。高校教师兼有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师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在教学上投入的时间精力相对不足,课堂教学投入不足,甚至照本宣科,师生交流少,督促要求学生不够。比如个别教师长期使用“现成”的 ppt 照本宣科,师生之间缺乏基本互动,老师、学生课堂上“各干各的”,对学生不遵守纪律的行为熟视无睹。二是少量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有待提高,表现在一线教师缺乏教学设计和授课技巧,对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三是考核方式和内容僵化,“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为了完成本科目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囫囵吞枣,高分低能现象时有出现,学生为了拿高分,不惜铤而走险,在考场作弊违纪,败坏了考风和学风。(三)学生方面

1.学习动机功利化学习动机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主观因素,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以实现自我为动机的类型,这一类型的学生大多具有明确的理想信念及兴趣爱好等;二是以“感恩”为动机的的类型,这一类型的学生以报答亲人培育为动机,这类学生比较“懂事”,明白感恩图报,心目中承载着亲人、长辈、师长的教导;三是以就业为动机的类型,现如今“毕业即失业”成为了很多学生的心病,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是为了就业,导致学习功利主义色彩浓厚,浅尝辄止、甚至弄虚作假时有发生。

2.学习态度被动化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外界的督促才能主动学习,而不能自觉去完成学习。调查普遍发现,学生越到高年级,被动学习越明显。高中教育形成的老师对学生、家长对学生“人盯人”模式在大学不复存在,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学生在大一甚至第一学期后就因“没人管”而放任自流,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残存的学习行为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应付考试的被动学习,考前“临时抱佛脚”现象屡见不鲜,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学习主动性。

3.学习纪律松懈化学习纪律松懈化表现在学生无视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规矩”,学习行为自由散漫。主要体现在: 一是不遵守课堂纪律。学生迟到、早退、逃课、旷课成为“家常便饭”,学生上课交谈、玩手机、打游戏等现象严重。二是忽视考风考纪,一到考试,各种小抄、手机资料、课桌答案“满天飞”,甚至不惜花重金找人替考或使用高科技手段作弊。三是存在学术不端及抄袭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学生撰写论文、课题报告甚至课堂作业中均出现了抄袭以及找人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这些行为严重败坏了知识传授的道德行为准则,败坏了校园风气,在学生中造成严重的恶劣影响,给高校的社会声誉亦带来负面效应。4.学习方法缺乏科学性为了培养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上,高校一贯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的知识传授过程中,“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教师教学侧重于“授之以鱼”而非“渔”,学生在有效理解知识体系、触类旁通的学习领悟能力上还比较欠缺,被动式学习、应试型学习普遍存在,没有找到适合自身的有效学习方法,导致学生知识吸纳效率低下,知识归纳和整理能力薄弱,有效鉴别和掌握重要知识的能力低下。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因素学生自身因素是高校学风诸多问题的根源。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特点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直接影响着高校学风。首先,新一代大学生在年龄上以“90 后”为主,他们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依赖性强,在学习上吃苦耐劳精神欠缺;其次,新一代大学生普遍追求个性化,在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差异较大,家庭背景、生活环境、自身素质等也不尽相同,影响其学习动机、态度和方法;再次,新一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不断增大。尤其是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严酷的社会竞争环境影响下,学生面临着校内外多方面的压力,“重压”之下产生的心理扭曲和逆向选择不利于学生成长,学风建设亦受到负面影响。

(二)家庭因素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比例较高,自我规划、约束和学习能力较差。不少家长在高中甚至初中给学生灌输了“进了大学就解放了”的错误思想,使得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学习动力。有些父母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兴趣培养,致使学习动机功利化比较突出,学习态度浮躁。

(三)学校因素1.学校办学理念滞后当前,高校之间竞争剧烈,往往注重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过分注重在校生人数,而忽视了高校的内涵发展,忽视学生的教育培养,高校学风也随之受到影响。同时,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比较滞后,离现阶段大学生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培养契合度不够,学生学习动机功利、学习态度被动,这些问题都归根于高校忽视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本质,生存发展依赖于学生主体(扩大招生规模能够给学校带来更多效益),但实际的工作重心又脱离了学生主体,步入办学发展的悖论,这一点在资金、资源更加匮乏的地方高校更加突出。2.大学生诚信教育不到位大学生考试作弊、大学生学术不端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归根到底在于学生缺乏诚信。同时,学校也缺乏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不健全是导致大学生学风问题的重要外因。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校只是建立了大学生诚信的奖惩制度,而忽视了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过程中的教育、评价、监督、约束等环节,“重结果轻过程”。由于高校诚信建设体系不健全,缺乏大学生诚信评价、监督和约束机制,从而导致大学生在日常行为过程中忽视了诚信的重要性,考试作弊和学术不端时有发生,败坏了学风。3.大学生法治教育缺失法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素质、思维方式等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高校的法制教育还比较薄弱,学生懂法、守法意识不足,表现在学习行为中特别是考试作弊行为的违法意识不足,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触碰到法律的红线。当前,考试作弊及学术抄袭等行为既是诚信问题,同时亦上升到法律层面的违法行为,学生无视法律的种种行为以及缺乏对法的敬畏态度,对于高校学风建设是相当不利的。

(四)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风气的影响面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诸多诱惑,学生的是非观念淡薄且易受其影响,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着大学的学风。例如: 部分学生消费水平高,诚信意识弱,考试作弊,学习成绩下降,团队精神弱化,生活纪律涣散。另一方面,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不公平现象不断出现,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影响,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趋向于实用主义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社会风气影响大学生价值观,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社会不良思想侵袭高校学生群体,“耍小聪明”、应付老师和考试的小伎俩在学生群体中小有市场,给学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2.新媒体的影响首先,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容易产生偏差。表现在新媒体在提供大量有用信息的同时也传播了很多不良思想,例如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有害思想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使其学习态度浮躁。尤其对于那些思想意识不够坚定的学生,容易被网络强大的娱乐功能所吸引,甚至染上“网瘾”,荒废学业。其次,新媒体的方便快捷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惰性,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有了更多的渠道,更加方便快捷,于是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认为“网络可以解决学习上的一切问题”,导致部分学生上课不听讲,甚至旷课,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的可复制性,继而出现了抄袭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原创性和学习主动性

四、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制定学风建设目标,明确各部门协同合作有效机制制定学风建设的目标是进行学风建设的前提,应以目标为导向,确保学风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建设目标应该包含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从学风建设的整体性和长远性出发可以将横向目标分为初始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景目标,从学风建设的系统性出发将纵向目标分为管理层由上至下的分层目标。在落实学风建设整体目标过程中,各个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都要制定相应的分目标,实现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学风建设的有效运行管理机制。

(二)充分发挥教师、辅导员的作用教师是学生教学一线的第一负责人,对学生有着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首先,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多种方式的思想教育活动,加强教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加强教师的责任心。同时采用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其次,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理念,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到因材施教。最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不断扩充知识贮备,以负责的教学态度、较高的学识修养来影响学生,师生多交流、多关心,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和拼搏目标。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园生活成长期间的指路人与顾问,辅导员的引导作用是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保证。首先,辅导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辅导。在坚持人性化、以学生为主的管理理念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关心与关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造勤奋拼搏、积极进取的求学状态。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要通过指导,明确自身爱好和追求,帮助学生完成其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远大理想与现实理想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学习动力,营造良好学风。

(三)完善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以行为规范约束构建良好学风高校应逐步建立大学生诚信管理、评价、监督和奖惩机制,具体包括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守信激励机制重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建立相应的守信评价标准,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标准,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综合评定、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选、入党考察、发放助学金等内容的重要依据。失信惩罚机制重在针对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所采取的惩罚措施,要建立大学生的个人诚信档案,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行为,使诚信档案成为评定大学生信用等级的重要参考标准,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以行为规范约束构建高校学风建设基础。(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 园文化有 利于营造良 好学 风。首先,要开展多种多样的专业讲座和学术沙龙。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动态,有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其次,积极开展课外文化活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文化生活中得到充实和提高。学校应该积极支持、引导学生文化社团、专业协会开展活动,经常组织一些素质类讲座及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通过文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行为修养,在规章、制度和认知共识中约束自身言行,并内化于心,固化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总体来说,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同学校类别、专业类别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性差异均有不同,学校在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上要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要求,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树立正确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重视教师及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重点加强对专业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以教师的高专业水平激发学生的高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教师的高道德水平感染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再次要发挥学校的宏观作用,让大学精神这种无形资产成为激发和保证学生乐学、好学的动力源泉,通过大学制度去规范学生的日常言行,各院系在学校基本方针政策指引下结合自身特色做好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让学生的在校生活和学习有章可循,同时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最后要强化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以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等作为主要阵地,通过高尚道德情操的宣扬塑造人,优秀作品的宣传鼓舞人,榜样人物的树立感染人,对各类社会事件的报道要实事求是并形成正向引导,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

一、高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内涵、关系及定位在高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校风是主导要素,它赋予教风与学风以精神内涵;教风是校风行为化的延伸和展现,也是影响和营造学风的重要手段;学风则是校风理念行为化的终极体现。因此,高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校风建设是根本、教风建设是关键、学风建设是核心。(一)校风建设是根本。高校的校风是一所高校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效果和管理水平等各要素的综合表现,是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管理者的作风和校园环境氛围等一系列行为习惯的总和。同时,也是一所高校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高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具有强烈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对于高校内聚合力、外树形象、永葆动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优良的校风是一所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是全体师生员工言行举止的准绳和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它对学生的培养和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二)教风建设是关键。高校的教风是指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和作风,是高校教师精神风貌、行为风尚、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要素的综合体现。教师的教育和教学价值观念是教风的灵魂和根本,它决定着教风发展的方向。优良的教风主要表现为教师热爱学校、乐于奉献、忠于职守、爱护学生、严谨治学、精心施教、为人师表等一系列的思想趋向和行为习惯。教风的优劣对教师个人和集体的教育教学效果、对高校的校风和学生的学风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学风建设是核心。高校的学风,通俗讲就是指高校学习的风气,狭义的理解,高校学风是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但这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

二、当前高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给高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高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一)校风不够旺盛,管理不够完善。校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目前,高校校风建设客观上存在着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究其原因,除了办学历史、文化底蕴、区域环境、经济因素等客观方面的限制外,高校主观方面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1. 认识不够高。不少高校对校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看不到优良校风在高校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把校风建设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事,往往仅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以消极态度应付;对校风建设的重点难点认识不清,“眉毛胡子一把抓”,效果不是很理想;同时,也未能认清校风建设与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重教学科研、轻风气营造,重硬件建设、轻软环境建设。2. 措施不够实。不少高校都成立了校风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较为完整的建设规划和创建措施,但由于一些措施不力,手段与目标之间不够协调,使不少措施没有落实到位,收不到实效。3. 协作欠合力。校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要求学校内各部门、学院之间的协调配合,这样才能形成合力,但现实情况是有些高校在这方面明显存在着“两张皮”现象,不能够达到通力协作。(二)教风不够严厉,师德不够崇高。毋庸置疑,高校教师因其自身良好的素质、较高的精神追求,形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体现师德重要内涵的教风也一直为人所称道。但是,由于受市场经济和主观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表现欠合格。1. 责任感意识不够强。目前,高校中有少数教师由于对党内出现的个别腐败现象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缺乏正确的认识,放松或淡化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不够强,献身教育事业的思想不够坚定,自我修养不足,言谈举止不够文明,与学生交往较随意。个别班主任、辅导员不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爱心。部分专业课教师只顾埋头授课,未能结合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忘记自己在授“课”之外还有传“道”的职责。2. 集体观念较为淡漠。部分教师不够重视个人思想修养和理论学习,对时事政治关心不够。还有一些教师对教学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搞社会兼职、兼课,不能够全身心投入本职教学工作。这些行为影响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师的光辉形象。3. 治学态度不够严谨。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方法呆板,内容陈旧枯燥乏味无新意;课堂组织不得力,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辅导答疑走过场,流于形式等。部分教师对学风建设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认为学风建设只是学校行政部门和学生思政工作者的工作,对学生的迟到、早退和旷课等行为不加以约束,面对作弊者“心太软”,缺乏正确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不良学风的形成和蔓延。(三)学风不够浓郁,考风不够正派。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违纪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地影响和破坏校园的学习风气。当前,高校学风不浓具体表现在:部分学生认为读书只是为了应试,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屡禁不止;部分学生采取“感兴趣就听,不感兴趣就不听”的态度上课,作业抄袭现象普遍存在;考试作弊行为严重,在各种考试中存在代考、夹带、抄袭、传递、偷看、发送手机短信等现象,甚至有部分学生提前将有关考试内容抄在课桌上。

三、当前高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对策(一)搞好校风建设重在营造蓬勃向上的思想环境,打造创新求实的文化环境和创设科学规范的管理环境1. 营造蓬勃向上的思想环境。核心是要在校园内营造信仰真理、崇尚科学、厚德载物的良好氛围。①要加强党团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②要通过两课和相关专题报告会,进行生动形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2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③要以“学雷锋纪念日”、“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或纪念日为契机,举办经验交流会、主题座谈会、系列党团日活动、师生联谊会及各类红色电影展播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2. 打造创新求实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它对于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塑造完美人格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意义。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包括学校校报,校园红网,校园广播电台,校园宣传橱窗、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形式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感受学校文化的积淀,给师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3. 创设科学规范的管理环境。要加强学生工作的管理,营造适应新时期下高校教育新形势、新特点的育人环境。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和科学规范的管理。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学校各部门管理一定要把育人放在工作的首位,管理是手段,目的在育人,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活动环境。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都应力求既科学规范又便于操作,使管理者易于把握和遵循。(二)抓教风建设,要以师德和学识影响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相长1. 注重师德建设。学校要引导教师树立敬业、乐观、勤业、兢业的良好师德,忠诚教育事业,关爱学生,乐于奉献,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求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成长的表率,人生的楷模,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立健全对教师师德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2. 扎实基本知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充分利用各类学习、培训机会,扎实基本知识,强化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广博的人文知识和社会知识。3. 强化职业技能。做为一名教师,应具有说服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可以通过走访、调研,借鉴其他高校的讲授方式,巧妙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与三尺讲台相结合的授课方法,缩短师生之间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三)抓学风建设,要加强学习方法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 重视入学教育,帮助学生明确专业目标,激发学生立志成才。新生刚入校,对所学专业了解甚少,学校应加强入学教育。除进行学籍管理和纪律教育外主要应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教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课程、教学计划、本专业学术及实践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适当增加对本校毕业生创业事迹的介绍,并辅以影像资料,以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2. 加强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学习效果。不少学生学习意识不强,主观能动性较差,缺乏合适有效的学习方法。为此,首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掌握、选择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应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3. 健全奖学金和助学金机制,给学生以鼓励和帮助。几年来,各高校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的前提下,拟定了各高校奖助学金的实施细则。我校也不例外,经过自愿申请、家庭调查、走访等环节,严格按照各类奖助学金评选条例,对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给予表彰与资助。此外,为促进学风建设,学校还应加大对各专业技能比赛的支持与投入,使学生在各类高水平的竞技比赛中赢得荣誉,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总之,创建优良的高校校风、教风、学风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运行体制,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齐心协力。优良的高校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必将促进广大师生更为协调全面的发展,推进高校更加和谐科学的发展

二 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忽视教风、机关作风对学风建设的示范作用学风建设不是单一的个体, 而是与教风、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形成统一的系统, 在大力加强学风建设的今天, 高校学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只重视学生学风, 而忽视了教风、机关作风对学风建设的示范作用, 没有把抓学风建设同抓教风、机关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应该看到, 教风、机关作风建设与学风建设是有机相联的, 相互促进的, 教风、机关作风建设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学风建设。以教风建设为例, 教风是教师的教书风范、工作和治学态度的集中体现。教风对学风具有示范作用, 教风搞不好, 就很难搞好学风。而高校对学风历来重视, 但对教风、机关作风方面的问题, 一般很难恰当处理, 客观上给学风建设增加了难度。(二)认识有待提高, 部门间协作性不强, 没有形成合力一是虽然目前许多高校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在不断加强, 但却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 在上基建、上规模、增设备等方面抓得比较紧, 而“学生工作队伍师资短缺、专业化程度偏低、各方面保障不够, 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 5 ]。因而对学风建设机制、制度探索等方面却抓得比较松, 忽视加强学风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教学质量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二是在学风建设的具体工作上部门间的协作性不强, 没有形成合力。表现为一些高校只有学生工作部门在抓学风建设, 认为学风建设只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 与其它部门无关。相关部门, 如教务处、组织部、宣传部、图书馆、网络中心等没有参与到学风建设中来, 只是学生工作部门进行“单打独斗”, 没有形成协调联动, 齐抓共管的局面, 这显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三)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与长效机制最近几年, 许多学校已明显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但是在学风建设究竟该如何抓、怎样抓等方面, 缺乏必要的系统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缺乏系统的、可操作的措施。二是有可操作的制度措施, 却没有落实到实际。三是缺乏创新, 学风建设工作打不开新局面。如: 许多学校在学生一入学就叫喊着“抓学风、促校风”, 但是临到毕业也只是发几个文件, 开几次会, 听几次讲座而已, 并没有把具体的措施贯彻到实际操作中去。而大多学校在学风建设中都有搞运动式的管理, 被一些学生戏称为“严打”, 风声一过又恢复到散漫姿态。因此, 普遍缺乏加强学风建设的得力的、创新的措施, 对于促进建立良好学风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四)学生在学风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一是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 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二是缺乏学习热情, 存在厌学情绪;三是学习纪律松懈, 作风疲沓;四是学习内容不均衡。对于前三点, 笔者不想赘述, 但值得强调的是第四点, 在学习内容不均衡方面,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 忽视道德品质的修养。这些学生集体观念、劳动观念淡薄, 仪表、举止、语言缺乏文明, 生活懒散, 不讲究个人与公共卫生, 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较差。二是重视社会活动, 忽视文化课学习。一些学生抱有“学校开的课对将来的工作没什么用”的看法, 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 忙比赛、做生意、当家教, 以增强所谓的社会适应力, 但在学习上却不思进取、不肯钻研, 结果真正的能力没有增强多少, 荒废了学业。三是重视实用, 忽视学术。目前许多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缺乏脚踏实地钻研学术的精神, 而热衷于拿各种等级证书。文科专业的一些学生不愿读原著而只读简写本或简介, 理工科的学生很少探讨基础学科中的理论问题, 他们感兴趣的是那些实用性强和所谓的“文化快餐”式的知识。三 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探讨学风建设涉及的面很广, 需要整体规划, 系统安排和长期坚持。既要领导高度重视, 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建立起一种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才能解决好高校学风建设问题。(一)端正教风、机关作风是学风建设的突破口教风、机关作风与学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加强学风建设要积极发挥教师和教风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6 ]。优良学风是优良教风的必然要求与最终结果, 教师的优良教风和教育工作者良好的工作作风对学风建设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广大教师要以德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等良好的师德师风去引导教育学生。学校要通过开展评选和表彰师德优秀群体和师德标兵、学习和弘扬优良办学传统等活动, 形成有利于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的氛围。大力提倡严谨治学、从严治教的作风,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 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结合起来。在校风建设中, 学校必须针对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 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教风, 要从师德师风建设、机关作风、规范管理、岗位培训、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等方面加强教风, 以此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使教师为学生做好示范, 从而推动学风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是学风建设的关键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学生学习目的与需求、学习动力与行为态度的问题, 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变“要学生学习”为“学生自己要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 动力来源于需要的满足,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生对于学习是否有强烈的需要[7]。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大学生对于大学的学习过程是否感觉到有强烈的需要, 大学生对于大学学习的这种需要及需要程度来源于他对大学学习的价值的思考和判断。而他对大学学习的价值的思考和判断的首要条件则是他必须首先了解和认识大学的学习。从帮助大学生真正了解和正确认识大学的学习生活开始, 在帮助大学生在了解和认识大学学习的基础上认识到大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从而在他们自己内心深处产生对于大学学习的强烈需要, 同时树立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 进而从根本上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动力, 解决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往往难以找到解决大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有效办法, 其根本原因也就在于没有深刻理解和把握认知规律。可见, 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尽早正确了解和认识大学生活, 是解决大学生以后学习动力问题的带有基础性的首要问题。(三)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是学风建设的助推器学风建设不仅涉及到每个个体, 而且与学校的历史积淀、文化传统、管理体系和社会影响密切相关[8]。良好的校园环境, 对于建设优良的学风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因为治学与求学都是复杂的脑力劳动, 思维运动需要良好的环境。纵观一些学风建设具有优良传统的大学, 它们不仅重视学风信条的代代相传, 而且也十分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 使学风与环境相得益彰。这些学校之所以有浓郁的学习气氛, 优良的学风,是与其良好的校园环境有着内在联系的。因此, 在加强学风建设过程中, 必须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中学习氛围的营造, 尽力创造安静、整洁、美丽、和谐的学习环境, 形成理想的治学、求学天地, 使校园环境在学风建设中发挥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同时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不仅能把学生中松散游离的个体有机地凝聚起来, 对紧张的学习进行适度调节, 而且校园文化还是辅助剂, 还能填补现行人才培养内容上的欠缺, 有利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和塑造出个性全面发展的个体。这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校园环境和具有浓厚学术的校园文化环境, 是学风建设潜移默化的助推器。(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载体加强学风建设必须要有载体、有平台, 这就需要开展与专业素质有关的, 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文化活动来作为加强学风建设的载体与平台。“学校是小社会, 社会是大学校”, 要充分利用社会大舞台为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较高的期望, 他们热切地希望通过大学了解社会, 使自己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 应努力提高学生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基本素质, 培养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一是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特别是以每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 组织好学生多开展有意义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二是要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 增强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例如, 以“挑战杯”竞赛活动为契机, 加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搞好与专业素质有关的活动和倡导高雅文化活动, 如知识竞答赛、数学建模大赛等各类学科型、知识型竞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正确引导学生的主观愿望, 并帮助他们转化为实际行动, 从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五)加强部门协作与建立长效机制是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一方面, 学生工作部门应主动加强与教务处、组织部、宣传部、图书馆、网络中心等部门的联系, 使他们都参与到学风建设中来, 克服学生工作部门“单打独斗”, 形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只有在学生建设上形成了合力, 真正做到全员育人,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 要加强制度建设, 强化管理, 努力探索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是强化管理的基础, 没有教育的管理是盲目的管理, 没有管理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以教育引导管理, 以管理强化教育, 从严要求, 加强管理是建设优良学风的保证。要从完善奖励制度、建立淘汰机制、建立公正合理的考评体系、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入手, 建立一套促进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学风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但它又不是自发的产物, 而是需要自觉的加以培养、提倡和进行教育的。优良的学风可以长期延续和发展下去, 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合格人才。总之,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进学风,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教学、管理各环节和各职能部门协作配合, 对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进行全面改革。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本次调查发现,近1/3 大学生常有一种无意思感、多余感和厌烦感等消极心态,学习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持久的动力。高中时,他们别无选择地接受了高考,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目的不明确。目标的缺失使他们在学习时缺乏必要的动力,学习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缺乏主动性。表 1 显示“,缺乏学习动力,厌学,为考试而学”以 20.9%的比率列在“学校学风最主要的问题”的第一位;在“你身边同学逃课的主要原因是”问题中(见表 2),“缺乏学习动力”也以 28.1%的比率成为最高选项。

2.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控能力差一些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勤奋刻苦的精神,个别人有上课打瞌睡、看小说甚至“翘课”等现象。问卷中 54.5%的同学承认偶尔会有翘课、迟到和抄作业的情况,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在目前网络盛行的情况下, 部分同学由于自控能力较差,沉迷网络,影响了学习和休息。在回答“你使用电脑主要用来做什么”的问题中,31.8%的同学选择了“看电影聊天等娱乐”,只有 20%的同学选择了“看老师课件,上网找资料等学习用途”(见表 3)。有 45.2%的同学将“自我控制能力差难以形成良好习惯”视为自己“目前学习的最大困难”(见表 4)。

3.对专业的认同度不高,缺乏钻研精神从表 5 的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满意度均在 60%左右,说明国家的高校评估制度及高校自身的改革发展对学风建设起了推动作用但数据也显示还有部分同学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学习状态和效果欠佳。这主要是因为,个别学生和家长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奉行读书无用论,只注重一些能够速成且比较实用的技能学习;受高考咨询制度的局限,很多学生和家长缺乏对大学专业的必要了解和科学认识,只是依靠丰富而美好的想象进入学校,当现实与自己的想象不尽相同时,面对艰深的基础知识和未来枯燥的研究工作不感兴趣,缺乏必要的专业认同,将学习视为乐趣的人在低年级很少。缺乏钻研精神,缺少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大学生道德学习榜样选择的趋同性、崇高性有所减弱,差异性、趋利性明显增强” [2]。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和对策1.辅导员是大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的引领者,应加强与专业教师的合作学生的学习观包括学生学习目标、学习态度、治学精神等,它是良好学风形成的重要因素和根本保证。辅导员可以从思想教育的角度坚定学生学习本专业的信心和决心,明确未来奋斗方向,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业发展。辅导员和专业教师齐抓共管,通力合作,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这始终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主旋律。对策建议:辅导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专题报告、座谈讨论、个别交流、典型事例宣传等方式营造科研、讲座、学术的氛围,被大多数同学认可的改善学风的有效方式(见表 6)。通过有效的学习观教育,引导学生将学习与成材相结合,将专业学习与职业定位相结合,将学业计划和人生规划相结合,把自己的前途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与持久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行为过程的规范者,应建立起规范的学风管理制度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效工程, 其发展过程是渐进、累积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优良的学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精心培养,来不得一时一事的松懈,而优良学风一旦形成,就可以使学习者在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习惯上获得持久性。当前部分大学生表现出自控能力差、学习懈怠、缺乏耐力和持久力,以及较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等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许多新问题,辅导员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学风培养离不开养成管理和制度建设。对策建议:辅导员可以通过班级日志、课堂听课、寝室查访,随时了解、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倾向,制定完善科学的制度和考核体系,对学生的常态学习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在日常管理中,辅导员可通过抓住“四率四人数”,作好学风监测工作,即学生上课出勤率、学生自习率、考试通过率、研究生报考率;考试不及格人数、留级与退学人数、考试成绩明显好转和明显下降人数、学习心理障碍人数。规范考勤管理制度,加大学生出勤和课堂纪律巡查力度,对学生违纪行为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同时,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带动学风建设,定期通过班委会、班会、集体谈话、个别谈话等形式,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检查,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寻找改进学风的办法。逐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种稳定的健康的学习状态。3.辅导员是高校学风建设具体措施的实施者,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工作又是推动学风建设健康发展的强有力手段。目前,虽然在很多高校中提出了全员育人、全员加强学风建设的工作机制,各高校为加强学风建设也采取了各种有效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措施。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部分任课教师在学风建设中只起到了传授知识的职能,只有一小部分责任心强的教师实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因此,学风建设的大部分活动和措施都要通过辅导员制定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完成。对策建议:辅导员可以通过思想教育、制度管理、激励措施、宣传教育、班风建设、校园文化、学风建设网站等措施,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竞赛、科技竞赛、学习研讨等活动,以营造学术氛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橱窗和校园网等形式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加强班级学风建设中,对学习态度不端正、旷课、补考、网瘾的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并结成“一帮一”的对子,组织学习小组、学习经验交流会和各种竞赛等活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4.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者,应优化学风教育载体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既是教育者、管理者同时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者。辅导员除了协助院系做好教学方面的服务性工作外,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利用先进的网络,传递最新的教育信息和求职信息,提供施展创新才华和接受多种教育的机会,提供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各种先进的教育载体。对策:新生开展“一对一”结对子的入学教育,抽签决定“大学导航人”。辅导员可以通过学习心理辅导、指导大学生制定和实施个人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多个载体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服务。同时经常深入班级、宿舍,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以服务体现教育,以服务体现管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的重要阶段,是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自我教育的关键时期。”[5]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成长成才的人生理想。5.辅导员是大学生多种学习资源的协调者,应整合促生教育合力创建良好的学风不是一某个人、某一方面的因素所能达到的,它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培养、支持。只有通过任课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共同努力、相互协调、沟通,才能提高学风建设的水平。而辅导员要善于开发和利用教学、科研、管理、文化、社会、家长等多种宝贵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对策建议:辅导员通过深入课堂、寝室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学业动态,同时了解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任课教师交流;通过开展师生座谈会等活动将信息进行反馈,使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对于个别学习成绩差、迷恋网吧、偏科、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汇报学生的学习表现情况及思想状况,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帮助学生找原因、定目标、鼓士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三、高校学风建设的特性准确把握高校学风建设的特性,不仅可以帮助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科学地理解和认识学风建设的本质,还能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和对待在开展学风建设工作中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存在的诸多影响因素,科学地设定学风建设的预期目标,对于高校系统地开展学风建设工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是十分有益的。高校学风建设具有以下性质和特征。1. 群体性。所谓群体,泛指本质上有共同点的个体组成的整体。学风建设的群体性,就是指学风的形成和发展不是由某一个体完成的,而是群体中的个体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学风建设的群体性特征。首先,从学风的概念入手。学风是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而风气是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其二,学风是反映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广大师生一贯表现的那种创新而不附会、谦逊不自满,自我规范、求真务实的学习风貌。[14]因此,学风不具备个体行为的特征,它必然以一定组织或者群体的行为方式得以体现。但是在学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组织或群体内的个人都可以是行为的主体,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就个人而言的学风,准确地讲应该是个人的学术风格。2. 历史性。学风的历史性特征表现在学风建设内容的时效性和学风建设过程的长期性两个方面。时效性是指学风建设具有时代的背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学风建设的内容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被赋予新的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风建设所选取的载体也有所变化和创新。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板报等传统的宣传方式被网页、博客、微博等新兴传媒所替代。另一方面,随着学分制的施行,传统的班级概念被逐步淡化,为高校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学风的形成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是一个不断积累和积淀的过程。学风非天然所成,学风的酝酿、形成和持久的影响力处处渗透着人力的作用。[15]3. 稳定性。正如前述,与学风的形成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一样,学风一旦形成,在一定的时期内也不会轻易发生改变,无论学风的优劣。优良学风需要长时间的精心培育,来不得一时一事的松懈;而优良学风一旦形成,就可以使学习者获得根本性、方向性和长效性的做学问、做事、做人的精神指导和实践途径,使其受益终身。[16]同样,不良的学风一旦形成也很难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有所改观。因此,无论高校学风的性质如何,优劣与否,学风一旦形成,它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良好的稳定性,并对群体产生客观而真实的影响,不会在较短时间内有根本性的改变。这种特性和学风建设的长期性能够相互印证。4. 系统性。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优良的学风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诸方面教育管理的必然结果。[17]谈到系统性,首先要厘清系统这一概念。在系统科学的庞大体系中,不同学科由于研究范围和重点的不同,常对系统这一概念给出不同的定义。在技术层次上,通常采用钱学森的定义: 系统是相互制约的各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按照贝塔朗菲给出的定义: 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18]相比而言,针对学风的研究,贝塔朗菲对系统的定义更为贴切。从学风的群体性而言,学风的建设和形成是群体或组织行为,作为群体中的个体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因此,学风建设同样具有系统的属性。5. 目标性。所谓学风建设的目标性,就是学风建设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也就是说高校开展学风建设是为完成特定的目标而服务的。例如,高校学风建设的目的是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领导重视学风建设,为学风建设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教师关注学风建设,强化自身的治学意识,率先垂范,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和知识水平,切实起到引领作用;教辅人员支持学风建设,提升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所有工作都是为培养人才这一目的服务。因此,学风建设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指向性。需要注意的是,学风建设的指向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学风建设大的方向相同,另一方面因各自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不尽相同,导致其建设内容、载体、方法等有所不同。6. 层次 性。所谓层次是指同一事物由于大小、高低等不同而形成的区别。学风建设的层次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群体和组织的层次不同。以高等教育为例,一般来讲,可以将大学分为研究型、教学型和应用型,它们各自承担的任务不同,就会形成相对的层次。其次是同一类型的高校,由于受到建校历史、师资状况、生源分布、社会背景、资源调配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会形成不同的层次。其三,对于同一所高校的师生员工来说,由于在学风建设中处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发挥作用的层次也各有不同,也表现为学风建设的层次性。其四是由于上述原因的综合作用,使得各层级、各类型的高校在学风建设过程中所侧重的内容、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依托的载体也不尽相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在学风建设的成效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层次性。

四、结语综上所述,所谓高校学风,是高等学校为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淀形成的、被高校学生共同认可且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其外部表现形式为一定的治学精神、治学原则和治学态度,并对处在环境中的个体产生影响的一种氛围。高校在开展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协调各主体之间关系,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兼顾各主体之间、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准确把握高校学风建设的各种特性,本着尊重历史,有所作为的原则,客观地对自身学风建设的目标进行定位,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系统地规划学风建设方案,从而确保学风建设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三、大学生身陷网瘾漩涡的原因从以上的数据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网络时代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学生们往往不能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学习,而是误入歧途深陷网瘾漩涡,严重影响了自己和他人正常的学习。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大学生身陷网瘾漩涡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自我学习能力较低不论课程改革进行的怎样如火如荼,高考作为学生奋斗的终极目标是仍然不能避免的问题。在中小学阶段,教育模式以填鸭式的灌输为主,重分数轻能力,学生的任务就是死记书本知识,目标是考上大学。为了这一目标,家长和教师严格监督学生学习,却忽视了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步入大学之后,失去了升学的压力和教师、家长的严格看管,很多大学生在松口气的想法下失去了奋斗目标,失去了老师手把手地指引,很多学生也不知道该怎么学习。还有一些学生受“及格万岁”的影响,上大学只为了那么一纸文凭,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学生“惰性”的温床。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大学生感到迷茫,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使得大学生无法很好地完成对大学学习生活的过渡。于是,一部分同学由于迷茫与空虚,开始通过网络聊天和游戏来填补自己,这不仅对个人学习和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周围的同学。

(二)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让学生迷失自我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网络变得无处不在,使用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获取网络信息简直易如反掌,网络自然而然地对大学生影响越来越大。网络作为继印刷、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介,在制度与监管上十分欠缺,网络上充斥的暴力文化、色情文化、灰色文化、腐朽文化以及各种虚假不良信息等充斥着大学生的视线。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观念还比较淡薄,自我控制能力较低,很容易在良莠不齐的信息面前迷失自我,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从而阻碍高校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与建设。

(三)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传统课堂作为高等院校传统的第一课堂,虽然位于教书育人阵地的最前沿,却普遍缺乏吸引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师的专业水平、兴趣特长、性格特点等一些个性化的东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所讲内容陈旧老套,不够新颖;有些教师则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更有部分教师忽视教学的形象性、鲜活性,忽视学生的需求,内容枯燥、乏味、单调,缺少变化。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这样的课堂自然也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放下书本、拿起手机,甚至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网络精品课程、网络公开课等教学资源唾手可得,大学生打开网页就可以学习到全国各地名家、名师的课程,甚至是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很大的自由性,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这对传统课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四、在网络时代下推进学风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课堂纪律1.加强宣传教育,打造文明网络环境。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学风建设带来的巨大冲击需要靠教师的教育与引导来缓冲,例如,以开展主题班团会、文明修身沙龙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净化课堂;通过开展书画比赛、网络三行小诗作品大赛等活动引导大学生文明、理性地使用手机,自觉做到上课不开手机、不玩手机;同时,要积极营造文明课堂氛围,通过微信、微博、qq 群等新媒体宣传上课玩手机的危害,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逐渐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2.强化课堂纪律。学生工作者不仅要做好宣传,更要经常深入学生课堂了解学生听课情况,严惩上课玩手机的行为;倡导建立“课堂手机保管制度”,上课前让学生自觉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放在“手机袋”中统一保管,防止一些自律性差的学生上课期间玩手机;建立重点学生监管机制,加强对手机依赖和网络成瘾学生的监督管理,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改正不良习惯,合理使用手机,将注意力和兴趣点转移到课堂学习中来;深化与任课老师的沟通,征求任课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双管齐下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打造良好学风。

(二)广开思路,营造绿色健康的校园学习氛围1.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尤其是对大学生有吸引力的名家名师来校举办学术讲座,让学生感受大师的风范和学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在学术方面的兴趣;诚邀著名企业家、社会精英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报告,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尽早发现自己的不足,有的放矢地提升自身能力。积极开展学术竞赛活动,在合作与竞争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热情。定期组织专业老师为大学生进行考研辅导、就业指导、发展咨询等多项服务,尽早地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明确学习目的,提升学习动力。2.着力开展校园文化精品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学生工作者传统的教育模式已被颠覆,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覆盖的广阔性努力打造精品文化活动,助力良好学风的建设。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以“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载体开阔学生视野,为他们提高更高更大的平台。另外,要拓宽学校网络平台,在网上为大学生提供精品课程、名师讲座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与知识结构,营造浓郁的学习环境。在校园网站开辟“学风建设专题”,大力宣传学风建设的优秀成果和典型事迹,营造绿色健康的校园学习氛围。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信息服务,用更新更广阔的思路做好高校学风建设工作

三、科学构建切实可行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一)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引导机制“为学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为人的问题”[5],而学风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问题。目前,部分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治学态度不严谨、学习纪律松懈,都与他们对学习的认识和思想觉悟不高有着直接关系,其背后起支配作用的还是理想信念和世界观问题。因此,如何在学风建设中针对学生在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上存在的障碍,不失时机地做好教育引导,为建设良好学风打下思想基础,是高校学风建设必须认真思考和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学风建设来说,无论是高水平的学校管理,还是尽职尽责的教师工作,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都是形成大学生优良学风的外因。而要真正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依靠他们自身的努力,因为他们才是促进自己进步和成长的内因[6]。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因此,构建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首先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引导机制。1.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中的教育引导作用。根据高等教育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特点,充分巩固和利用高校德育阵地,坚持不懈地分阶段、有步骤地对大学生进行“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成才教育、法纪法规教育和诚信教育,增强其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努力使其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真正达到变“要我学习”(被动学习)为“我要学习”(主动学习)的效果。2.树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育人理念,不断加强教风建设,以优良的教风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这种影响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一种催化剂。以形成良好教书育人环境为宗旨的教风建设,对于学风建设有着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是学风建设中的一种重要的外在诱因。如果缺乏良好的教风,学风建设的效果和质量将难以得到保证[7]。因此,加强学风建设,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优良的教风是培养、带动学风的基础和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