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力资源服务所自查报告篇一
人力资源自查报告
人力资源部自查报告一、整体评价(一)整体状况和评级结果概述20**年度,我部按照总分行有关内部控制的要求,从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信息沟通与反馈等各环节入手,积极加强人力专业内控建设,内控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内控自我评价为满意级。
(二)20**年度内部控制改进情况20**年,我部在全力做好服务中心工作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内控建设,定期组织部门员工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来开展员工招聘、培训、考核、奖励、处罚、晋升等专业工作,各项专业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较往年有了明显提高。与20**年相比,我部内控改进情况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我部主要负责的“4率”操作性指标均比上一年度有所上升。其中人员持证上岗率得分上升到100分,关键岗位轮岗和强制休假率上升到100分,人员流动率上升到94分,当期整改率达到96分。
(三)存在的不足20**年,在我部内控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4率”操作性指标虽有所上升,但仍与总行的标准分有差距,尚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2.对本专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把握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具体评价(一)内部控制环境自我评价1.人员、机构设臵与变化情况截至20**年11月末,我分行共有内设机构37个,其中管理部室13个、经营单位24个(含票据中心、支行、营销部、市场部)。截止20**年11月30日,分行共有人员468人,其中:在册行员(编制内)388人(按照有关规定未将借调总行4人纳入统计),临时用工30人(业务岗位27人,返聘3人),劳务派遣用工51人; 6、7级行员48人,8、9级行员87人。在册行员和临时用工中,管理人员(含行领导)123人,占比29%;会计人员119人,占比28%;营销人员(包括客户经理和经营单位班子成员)175人,占比42%。客户经理共111人,客户经理数量比去年同期净增长3人,增幅3%。
2.考核激励机制目前仍执行20**年度综合经营管理考核办法。经营机构依据综合计划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价;管理部门依据职能量化指标及履职尽责完成情况进行量化与定性综合评价。经营类个人考核量化业绩;管理类个人考核以挂钩量化指标为主,业绩为辅;会计类个人考核以业务量为主,业绩为辅。干部考核评价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主,民主测评为辅。在评价个人综合绩效时,既考虑个人的业绩情况,又适度考虑所在部门的计划完成情况。考核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实行有奖有罚、末位淘汰,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
3.关键岗位人员轮岗情况,离任、离岗、强制休假制度执行情况年内关键岗位轮岗14人。向稽核部门提出离任、离岗稽核的有15人次,34离职,其中:客户经理20人,柜员4人,其他10人。强制休假共50人,其中:高管人员8人,会计人员22人,其他岗位20人。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评价我部坚持对干部人才、薪酬人事、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以及教育培训方面的各项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梳理,查找风险点。特别是对关键岗位轮岗、强制休假、离任稽核、行员回避、绩效考核、持证上岗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经常检查,对于已经出现的差错坚持执行防范差错重犯机制。
(三)内部控制措施1.强化绩效考核和结果运用。绩效考核力度加大、结果运用增强。人力部与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共同研究,在综合考核办法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考核强化措施,包括设臵客户经理国际业务量上岗起点、经营单位完成存款计划最低比例等,考核力度比历年明显增强。考核结果运用及时有效,2个营销部门因考核不合格年内被撤并,2名营销部门干部被降职,7名客户经理被退出。2.加强行员队伍管理,保证分行安全稳健运行。一是强化劳动合同管理。为贯彻实施20**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按照总行统一部署,年初与全体行员换签了新版本的劳动合同,与规定岗位员工签订了保密协议。
二是严格员工持证上岗,鼓励员工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年内组织员工参加总行持证上岗考试4次,共757人次参加考试。继续组织员工参加理财师资格认证考试,18人取得了cfp、afp资格证书。继续鼓励员工参加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截至11月底已有24人次考试合格。
三是加强行员强制休假和轮岗制度。制定了年度行员强制休假及轮岗计划,全年强制休假53人次、轮岗15人次。
四是严格因私出国(境)管理。年内累计受理因私出国(境)手续30人次。对备案人员因私出国(境)严格掌控,特别是对负有不良资产责任的离行人员从严控制。
篇2:人力资源部精细化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人力资源部精细化管理工作自查报告在公司精细化管理动员大会召开之后,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二0一二年度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组织了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并进行了专门布置,要求部门每个成员认真对照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精细化实施方案要求:以“准”“全”“严”“精”“细”作为精细化管理基础;以“一准”“三全”“五严”“七精”“九细”及五勤工作方法为具体方法;进一步完善“三人一体”隐患排查循环式管理模式来落实到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不断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有效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思想、现场、结果的“三转变”和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的“双提升”。大家认为,作为我们每一名员工都应积极投入到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去,立足岗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事做起。大家还认为,落实精细化管理是进一步提升我公司现场管理综合水平的在重要手段,也是我公司争创20**年集团先进基地的可靠保障。二、对照自身查找不足认识是人的精神支柱,精神又是动力的源泉。通过学习,大家提高了认识,2月份人力资源部形成了一个自查自纠的良好氛围,每一个人都在重温自己的岗位职责,每一个人都在检查自己的工作,每一个人都在思考自己的实际工作与岗位职责的差距。在查找问题查找薄弱环节过程中,我们认识到部门还存在着岗位职责不明确、不好操作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们对《人力资源部工作手册》岗位职责重新进行梳理和完善,以促进部门精细化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三、
健全部门工作的规章制度精细化管理要讲究科学性、规范性,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人力资源管理来说,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把人力资源部的人员招聘、绩效考核、培训制度、薪酬管理等工作落到实处。因此,人力资源部以规范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规范部门各项工作为指南,按照部门的业务及工作流程认真实施,扎实推进,通过精细化管理,努力把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抓好精细化管理,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专业其精细化程度都应有特定的要求和标准。通过对照检查,人力资源部有针对性地建立和修订一些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让各项工作都有制度约束,都有章可循。篇3:人力资源管理专项提升活动自查报告。
××工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提升活动自查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印发〈××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专项提升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专项提升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工业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实现人力资源科学开发和有效管理。**公司人力资源部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以公司目前科研生产经营和公司未来发展目标为基础,行之有效地开展了管理提升活动。按照**公司管理提升活动的统一部署,该项工作现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梳理、查摆问题。我**公司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诸环节的管理制度建设和实施、管理效果的运行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查明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人才队伍总量不足,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由于公司地处城郊,在地理位置上不占据优势;另一方面虽然公司近年经济形势开始好转,但薪资福利在k市地区属仅属中等水平,薪资福利和地理位置对人才吸引力不强。整改目标: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调整和优化三支人才队伍数量和结构,对管理人员进行定岗定编工作;根据集团公司“百千万”人才工程和高层次人才培训计划,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拓展人才成长通道;盘活选人用人渠道;加大员工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内部培养、提拔骨干人才、外部聘用公司紧缺人才,招聘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等多种方式来充实人才队伍,以保证**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
二、全员业绩考核体系建设存在问题:为加强全员业绩考核工作,20**年**公司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不同类别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制定了相应考核流程,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员工业绩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健全,下属单位全员业绩考核工作开展不够到位,绩效激励机制还需完善。整改目标:结合现有的全员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的运行情况,修改和完善全员业绩考核相关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开展对下属单位绩效考评工作及指导、督查工作;通过完善全员业绩考评机制,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三、薪酬体系建设存在问题:薪酬分配制度体系运作中,内部分配激励机制还有欠缺,针对不同类型人员,如何运用薪酬进行激励,需进行相关的完善。在劳动工资基础管理方面工作还不够到位。整改目标:对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适当修改,优化工资结构,合理拉开员工收入差距;继续完善研发设计人员薪酬激励机制,完成研发设计人员薪酬与项目、工作绩效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使公司收分配制度对内具有公平和激励作用,对外具有竞争力。
四、职工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公司职工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工作,近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部门相关要求还有差距,如恶性肿瘤防治、应急能力强化、职业病防治、健康管理拓展等还需提高。整改目标:按集团公司职工健康保障体系促进纲要的要求,继续做好职工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工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的改进工作,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职工身心健康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五、离退休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在离退休管理工作中,如何利用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这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另外如何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还需进一步提高。整改目标:根据国家、地方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离退休管理工作相关制度。另一方面,主动与地方政府部门沟通,争取相关支持,加强对下属单位离退休工作指导。
六、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创新意识,效率与能力提升幅度应加大。这就要求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及时汲取先进的管理理念。
总结
经验、发现不足,提高解决问题的时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符合企业实际的管理提升新途径与新方法,通过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工业公司人力资源部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二日人力资源调研报告
关于恒祥物业公司人力资源调研报告一、调研对象:舞钢市恒祥物业公司二、调研方式:问卷式资料法三、调研时间:20**年11月四、调研目的:对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和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了解该公司存在的人力资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五、调研内容:
1.公司概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抓住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机遇,从事服务业,为家庭,小区等进行物业服务。在多年经营过程中,公司拥有大批员工,其中有高素质人才及大批从事体力劳动人员。
2.公司人力资源的现状3.公司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六、调查结果①公司人力资源的现状1.岗位职责与人员招聘现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命题之一是解决人与组织的关系问题,这一命题自然的集中在人与组织的结合点--岗位的管理上。已岗位分析为核心岗位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反映一个企业管理的规划化水平。在调查的企业中,90%的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60%的保安对自己的岗位职责不太明确,50%的清洁工对自身的岗位职责不太明确。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基层作业人员对岗位职责不太明确;从不同部门岗位管理状况看,保安部、清洁部相对滞后。
2.教育培训现状从统计结果上看,有管理及相关专业教育背景的管理人员比例为40%,工作后受过相关培训的人数比例为30%。数据显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比较低。不同部门的人员,工作后接受过相关专业培训的,物业部占60%、保安部占20%、清洁部占10%。调查显示:80%员工希望参加“具体工作中所需要特殊技能培训”,迫切希望参加“管理技能培训”的50%,希望参加“组织协调沟通方面培训”的40%。3.薪酬现状从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大部分人员对目前的薪酬表示不满意。公司一般参照同类企业经验数据和该公司的情况确定工资标准。回答“基本满意”的占30%。“很满意”的占10%,回答“不满意”占60%。
4.人员年龄、学历现状调查显示,各岗位员工中,部门经理平均年龄为46岁,学历本科以上,项目主管平均年龄37岁、学历专科或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年龄26岁、学历中专或中计以上,保安员平均年龄46岁,学历初中,清洁工平均年龄42,学历初中或以下。
②存在问题⑴招聘环节调查了解,招聘者对一些技能含量不高的岗位进行初步的面试,主要是简单了解应聘者的学历、个性、工作经历、态度、及交流沟通等方面的信息,而疏忽了与员工进行公司制度的沟通,比如上岗后的考核制度,团队管理制度等的沟通,新招聘饿人员在入职后发现与期望的差距甚远。
⑵培训开发单一与职业规划匮乏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新进的员工初期可能还充满抱负怀揣梦想,但在入职后几个月开始感到迷茫,对于手上的工作已经很熟练了,可是对自己在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或者说晋升却模糊,以至于看不到自己将来所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工作上也自然而然的开始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进取的信心,人员流失率也随之上升。原因在于,主要是公司重管理,轻创新,公司对员工开展的培训多为工作技能的培训,培训开发较为单一。另一方面公司没有对员工做出一个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晋升渠道单一。应该说公司不缺乏人才,但是基本上单一的工作和专业化晋升之路,走的是单一的发展道路。这样或多或少地减少员工的职业攀升机遇,不免挫伤了员工奋进的志气,同时会出现人才难留的困难的局面。
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环节仍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没有形成规划范的制度化,只能行使时多带感情色彩或个人主义,没有随时将公司的利益看做最大化,人事配置的手段比较弱,形不成合理流动的优化配置机制,这对制度化的管理多会带来不便,难以任人唯贤,公平,公正也很难把握,影响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公司人事安排往往多是因人设岗而非因事设岗,情大于法的人事管理仍然普遍存在。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没有充分利用目前,该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这块用的是金蝶系统。它主要功能有:
1、基础认识管理。包括组织结构管理,职员管理、报表查询、薪资核算、社保福利管理、考勤管理等模块。
2、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包括能力素质模型、招聘选拔、培训发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等功能模块;
3、员工自助。提供分角色的ceo平台、经理人平台和我的工作台等功能管理模块。因此,可以利用k3的这些工具规范基础数据,理顺组织流程,围绕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选、育、用、留四个阶段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提升hr专业管理水平。但是,除了员工入职、转正、异动、离职等的基础的档案资料,员工合同录入系统中,报表查询,资料查询,很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模块的功能基本都是闲置的。在做人员分析,培训开发和招聘选拔时没有充分利用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基本上还是靠excel等基本办公软件处理的,造成每月作出的word文档,excel文件繁多,培训专员甚至启用了两个移动硬盘存放培训资料。从而极大影响了培训人员的工作效率,甚至导致部分资料遗失。六、调研后体会及感受⑴.建议及措施1.坚持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唯一源泉。尊重人才,避免任人唯亲关系至上。加大执行力度,奖罚分明,坚持公平,公正,坚持以制度管人,避免出现情大于法,让所有人都遵守规则。
2.留住人才才是关键。制度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点考虑人力因素,重视人才的价值,尊重人的需求,提供员工发展和晋升的平台,将员工的个人思想与公司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员工看到自己在公司中的发展道路,而不致于对自己的地位和未来发展感到迷茫。
3.培训系统化。不仅要为员工提供与其贡献对等报酬,还要在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愿望的基础上,制定出出系统,科学的培训制度和计划,杜绝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的,费力伤财的培训。4.加强沟通。人力资源的任何制度变革变动都要及时面向全公司人员公布,做出简明扼要的解释,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与员工进行沟通,避免因较大变革引起过大优秀人才的流失,必要时可顺应时宜向上级申请做出调整。
5.规范人事管理流程。对于不科学的流程和规定,要做出改进和完善,例如简化手续办理,提高运营效率。
篇2: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报告员工流动分析指标如下:1:员工流失率(以年或季为单位)2:员工入职率(指员工经过培训后正式被单位录用及公司总拟录用数)3:员工满意度指标(影响员工的稳定性)4:员工梯队建设比例(指不同年龄、层次和经验的员工在公司的具体比例)5:员工稳定性指标(可分为一年、两年等多项考核日期进行评价)。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报告为协助公司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在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加强定岗定员、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开拓人力资源视野,把握人力资源动态。
一、人力资源的状况截止年月日,公司员工总人数225人,其中半导体照明公司22人,为保证可分析性,本报告只对光器件部分进行统计分析。人员结构*管理人员:部门经理及以上人员*技术人员:直接从事生产、研发工作的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直接从事销售工作的*职能人员:为生产、销售、产品质量提供服务工作的,指财务、人事、质量、信息部门人员等*综合事务:后勤服务人员,司机、清洁人员。管理队伍中5人是管理与技术复合型人员,技术人员实际占比为15.3%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人员净增长率=(入职151-离职87)/年初数161=39.75%人员流动率=当期离职人员数/(期初人员数+期末人员数)/2*100%二、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领导虽有先进理念,但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认识公司领导层缺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观,尚未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战略发展紧密集合起来规划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完善和发展。公司领导也没有对人力资源部门提出战略管理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尚处于行政事务结合阶段,尚未起到为企业高层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充当助手的作用。公司长期忽视或轻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完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工作,现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所设岗位及人员配备不足以胜任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任。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公司领导尚未完全树立人力资本投资观,表现为常常在投资观与费用、成本观之间游移。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得投资犹豫,包括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完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各类人员的培训投入。
2、公司未形成全员参与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而应该是所有部门主管们的一项日常性工作,但目前中间管理层对此认识不足。公司高层除总裁因兼管人事工作,其他高层少有人力资源管理意识,难能主动将主管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考虑问题。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经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非份内之事,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错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督导、制度、政策制定工作误作人力资源管理的所有工作。由于缺乏全员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他们在行动上更难协调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搞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工作。典型的,各部门经理就不能准确即使提供有关员工的培训需求、绩效考核等方面的信息;缺乏与员工的沟通意识,极少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贯彻于日常工作中去。
3、人力资源部门存在的问题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员工,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背景,相关的专业培训也比较少。人员、岗位配置少,大部分精力仍放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上,从事的大多是发工资、处理档案和人事关系、办理社会保险等事务性工作,而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实务却了解不多,无法有效开展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职务评价、绩效评估和薪酬设计、员工激励、文化建设等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工作,更谈不上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高层决策服务。以上这些,也制约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发挥,难以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结构公司采取扁平式的组织结构,管理层级少,组织架构相对平坦。战略决策层的职能重心是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上进行决策并制定宏观战略计划;管理控制层的职能重心是对宏观战略计划进行分解,组织下级机构实施各项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整体控制;管理执行层的职能重心是坚决贯彻执行上级下达的指令,是基础管理工作的执行者。部门的设置因职能的发展需要而定,部门虽不设副职,但未充分授权或因能力不足而未充分授权。公司集中管理,有些部门相互之间的制约性未能体现,譬如采购和调度,职责集于一体,有利有弊。公司进入发展期可适当时期分开以相互牵制、监督,并可缓解内部因工作而产生的矛盾和压力,也避免了公司高层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协调、化解矛盾。随着经营需要,组织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部门功能定位及职责划分、管理权限都一一明确,但是在实际工中作仍旧存在或多或少的多头领导、多头管理或推委扯皮现象。
5、人力资源规划缺乏中、长期规划,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依据职位空缺或临时紧急任务招聘,缺乏发展观和动态观。公司在人事政策规划、薪酬政策规划方面已经奉行倾斜性政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尚未能根据公司的外部环境变化、市场竞争的要求分析和预测公司未来对人才类型、数量需求的情况,制定激励人、留住人、开发人的系统目标。缺少对各层次、各部门人才梯队的规划和人才储备计划,没有制定人员的补充和接续计划,导致无法适合公司发展的人才梯队,关键岗位缺乏对接班人的培养或缺乏适配人员,例如:公司三年前就缺乏高级电路设计工程师,直到现在此岗位空缺。同时,由于人才梯队规划作得不好,员工不了解公司中各个层次人力资源需求情况,自身发展也不明确,缺乏竞争意识和紧迫感,工作积极性不高。
6、工作分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工作分析。企业战略目标一旦确立,围绕战略目标必然依赖一些列的部门和岗位的工作链去实现目标。各个岗位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应达到的指标和标准、工作环境条件及岗位任职者资格成为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工作分析是招聘、培训员工的标准基础,是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依据,也是工作评价和薪酬设计的依据。我公司目前现状是。未开展规范的、科学的工作分析。部门职责是工作分析的基础,先对部门职责进行科学界定,然后将部门职责分解到部门中各位任职者,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岗位职责。公司有7个大部门(市场技术部、市场销售部、生产部、财务部、行政人事部、事业发展部、led封装事业部),只对其下设的二级部门制定了部门职责,没有对大部门进行部门职责的科学拟订,有的二级部门已经作了调整,但是部门职责没有作相应调整和更新。现有的岗位职责描述笼统、程式化,未能明确界定任职者的权力、责任、义务,很多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清楚或不太清楚。有的部门岗位已经增设,但是根本就没有对应的岗位职责,比如:产品开发处的机械工程师,生产调度中心的调度员、销售处的经理助理。任职资格不是建立在对职位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而是撰写人凭经验或根据在岗人员的情况制订的。结果对有的职位任职资格要求过高,既无必要,而实际任职者又不可能达到,例如:事业发展部经理要有“cet-6,能阅读英文专业资料”、销售处经理要有“具有2年以上光电器件技术工作经历”。
7、招聘与选拔公司目前虽有招聘管理制度,其中提及了招聘的原则、程序等,而且虽然制度中要求“用人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向人力资源部门书面申请并附上需招聘岗位人员的任职条件,岗位职责要求等”,但从未按此执行,加上公司领导考虑社会关系,根据这些因素进人现象难以避免,公司内部近亲繁殖现象普遍。招聘渠道主要集中在网络招聘和内部选拔方面,对于高端人才,网络招聘虽然覆盖面广,但收效甚微,时间期长。
8、培训开发与职业发展公司每年拟订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但尚未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每年投入到员工培训方面的经费也微乎其微,只是人力资源部门员工投入时间上较大,但效果不佳。年初对全年的培训作了总体的规划和安排,只是根据公司的计划安排培训项目,且年初的计划也不完整,没有建立整套的培训内容体系,在过程中临时安排组织培训;缺乏培训评估;培训形式和方式单一,以内部员工授课为主,今年,增加了“一对一的培训方式”,将部门管理层的业务水平的培训提到工作中来,在总裁和副总裁的帮助下,对公司相关人员进行了一对一培训,虽有流程规定在先,但在操作过程中,也没有履行原先拟订的培训流程,时间期拉得太长,培训结果也没有到人力资源部门备档。缺乏对培训的需求以及分析,公司所做的培训,大多数着眼于短期任务的完成上,整体长远规划不够,缺乏战略指导。培训的内容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员工思想观念、态度、价值观以及人际交往技能和心理适应等方面没有放到重点上来;员工缺乏娴熟的与人交往的沟通技巧和技能;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上交;缺乏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致使有些方面人际关系紧张,不善于应付工作压力。缺少评估和反馈环节,致使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培训的真正作用,对今后的培训工作也缺乏借鉴意义。缺乏对员工能力的开发和个人发展指导,虽为有的岗位员工设计晋升路线,但没有明确的标准,主观因素较大,对公司和个人发展不利。9、绩效考核绩效管理体系已逐步科学化。06年度在原有的季度绩效考核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对原有的部门考核指标重新作了重大调整,确立了新的各部门的kpi经济指标,并在4季度中开始实施,目前处于运转初期。年度绩效考核办法虽实施3年,但每次都流于形式,其中的考核指标需重新调整,得到进一步量化,并易于考评者评核。考评者本身的对考核流程都不是很清楚,往往自己对员工进行评价后就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置公司层面的调控不顾。
10、薪酬薪酬激励体系一直是公司的薄弱环节。公司目前的薪酬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年薪制、绩效考核制、固定工资制。年薪制适用对象为公司副总监及以上人员。绩效考核制度适用于蝶型封装线生产员工之外的所有员工。有的员工对薪酬分配制度不满,对自己的顾初核收入感到不满,也对实际分配的公平性产生怀疑。员工不仅仅关心报酬的绝对数量,也关心报酬的相对数量。总把自己的投入与产出与其他人的投入与产出进行比较。本年度内工人流动率大与之有一定的关系,加班给予一些补贴,这对于本身收入不高的员工没有足够的激励作用。还有一些个别岗位的劳动强度较大也造成员工短时间内离职的因素之一。公司对此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对基层生产员工,针对加班多、负荷大的岗位的薪资进行了调整;以及在公司服务时间较长(达3年),工作表现各方面较好的员工收入也稍做调增(+50元/月)。生产线的线长开始缴纳住房公积金,享受到可以看得见的福利政策。薪酬设计有多种形式结合,销售人员是底薪+提成,技术人员另外有产品开发奖励,并配之相应激励办法,但其因时间期较长,有若似无,根本未达到激励效果。其他人员除了工资之外,鲜少有激励方式来承认员工的工作成就和贡献大小。今年四季度起,对员工实施kpi考核,已有少部分人因此获益。公司的薪酬水平逐步借鉴同地区同行业的薪酬水平而制定。
11、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思想、基本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领导倡导、培植并身体力行的结果,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去,从而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形成企业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至今企业文化并没有系统形成,首先公司上下未形成企业文化立业的共识,公司高层对企业文化的重要具有一定认识,中间管理层起并没有多大的认识,或是口头叫得响,行动看不见,基层员工认为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认为就是高层领导的事情。公司事实上并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推进工作。
三、建议1、降低员工流动率。
1)八分人才,九分使用,十分待遇。不难理解,留住人才的方法很多,减少员工流失率的办法也涉及方方面面。“九分使用”说的就是发展,把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做好规划。“十分待遇”就是指公平的薪酬和良好的福利待遇,在可能的情况下,需要对公司的整体薪酬重新梳理,前提是结合市场薪酬水平开展,使公司的薪酬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提前储备才能失之不慌尽管员工流失对企业来说不是利好消息,但员工流失不可避免。当然,完全不流动也未必是好事。既然,“总有人要走”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不妨认清事实,对关键岗位给予人才梯队建设,生产线的人员配置给予一定幅度的机动名额设置,从招聘开始就发挥前瞻性,保证人才不断档、工作不脱节。当然这需要企业更多的财力投入以及对经营前景的一个预见性。
3)领导加强和员工之间的员工主动沟通。要引导员工主动沟通,主动把问题、想法告诉上级。
2、加强培训开发工作继续加强对企业需要的人才的培养。从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建立起技术/干部人才库,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足够多有技能、有热情、有基础、可信任的人才。对员工的素质教育特别是中层管理人员丝毫不放松,从意识上认识、改变自身的差距。加大培训的预算投入,丰富培训的形式。相对而言,外聘或外训对员工的诱惑性更大些,培训效果更佳一些。能够外聘一些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从而更有说服力加深认知力。每年能够有一些接受外训的名额或指标,奖励那些在工作中绩效突出的员工。基于人力资源战略的总体设想是人才为本、激励创新,努力培养、吸纳、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提高人才资源的管理水平,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
篇3:公司人力资源调研报告。abc公司系统实施文档——人力资源调研报告中国abc公司公司二零一一年三月文档控制修改记录审核记录目录12概述4调研计划.52.1调研目的.52.2调研范围.52.3调研方式.52.4调研工作计划5调研总体概述..63.1进度执行情况及成果文档.63.2客户概述.业务需求.4.1组织管理.4.1.14.1.24.1.34.2组织架构设置织架构图.8组织管理报表834职位管理.8职位编制管理.4.2.14.2.2职位任职人员管理.职位(岗位职责)说明书.4.34.4职务体系..10员工管理..114.4.1员工管理业务描述..114.4.2员工信息管理114.4.3员工分类别管理.124.4.4员工合同管理124.4.5员工信息维护和查询124.5薪酬福利管理.134.5.1薪酬核算方案134.5.2薪酬发放.144.5.3薪酬管理报表144.5.4社保及福利费用管理154.64.4.84.94.10存续事务人员管理..15报表统计..16其他管理..16共性功能需求.16附件管理..11概述描述产生调研工作的原因和时机及调研概况由于中国abc公司k/3项目包括统计分析,集团财务,集团hr三个部分,并且应用范围覆盖全国集团公司下属29个公司、68家三级子公司,71家三级分公司。为了对整个中国abc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准确把握abc公司在hr方面的详细需求,为进一步实施做好充足的准备,特组织本次调研。这次调研将实行统计分析,集团财务,集团hr三个小组同时调研,每个小组都由总部产品经理和北京分公司项目经理共同组成,同时中国abc公司方面也抽调专人组成对应的三个小组配合调研工作。2调研计划2.1调研目的详细描述调研工作希望达到的目标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调研项目的客户基础管理、主要业务流程以及对信息处理的主要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分析、提供解决方案建议供项目经理参考,进而确定下一步的实施方案。特别说明:本调研报告内容仅对客户现状及应用进行描述,用于产品需求分析,为产品规划或项目实施准备资料,对项目实施没有约束力。
2.2调研范围简要描述针对该项目范围选取的调研范围由于该项目涉及中国abc公司集团实业公司下属29个分公司、68家三级子公司,71家三级分公司包括在岗职工、离退人员、内退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共计73467人,项目牵涉范围广,而项目时间又相对紧迫,因此采用对abc公司总部以及最具典型业务的三家公司进行详细调研,其余则采取问卷调研的方式进行。 2.3调研方式会议、资料收集、现场交流、讯问等调研过程中所采取的调研方式详细调研包括会议,资料收集,现场交流,讨论,电话询问等方式。问卷调研则由双方共同制定调研问卷,下发所有分支机构进行认真填写,统一收集后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必要的电话沟通。
2.4调研工作计划预计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由谁负责调研什么内容,以表格方式进行明确列示。
人力资源服务所自查报告篇二
人力资源部自查报告
一、整体评价
(一)整体状况和评级结果概述
2009年度,我部按照总分行有关内部控制的要求,从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信息沟通与反馈等各环节入手,积极加强人力专业内控建设,内控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内控自我评价为满意级。
(二)2009年度内部控制改进情况
2009年,我部在全力做好服务中心工作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内控建设,定期组织部门员工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来开展员工招聘、培训、考核、奖励、处罚、晋升等专业工作,各项专业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较往年有了明显提高。与2008年相比,我部内控改进情况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我部主要负责的“4率”操作性指标均比上一年度有所上升。其中人员持证上岗率得分上升到100分,关键岗位轮岗和强制休假率上升到100分,人员流动率上升到94分,当期整改率达到96
分。
(三)存在的不足
2009年,在我部内控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4率”操作性指标虽有所上升,但仍与总行的标准分有差距,尚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2.对本专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把握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具体评价
(一)内部控制环境自我评价 1.人员、机构设臵与变化情况
截至2009年11月末,我分行共有内设机构37个,其中管理部室13个、经营单位24个(含票据中心、支行、营销部、市场部)。
截止2009年11月30日,分行共有人员468人,其中:在册行员(编制内)388人(按照有关规定未将借调总行4人纳入
统计),临时用工30人(业务岗位27人,返聘3人),劳务派遣用工51人;
6、7级行员48人,8、9级行员87人。
在册行员和临时用工中,管理人员(含行领导)123人,占比29%;会计人员119人,占比28%;营销人员(包括客户经理和经营单位班子成员)175人,占比42%。客户经理共111人,客户经理数量比去年同期净增长3人,增幅3%。
2.考核激励机制
目前仍执行2008年度综合经营管理考核办法。经营机构依据综合计划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价;管理部门依据职能量化指标及履职尽责完成情况进行量化与定性综合评价。经营类个人考核量化业绩;管理类个人考核以挂钩量化指标为主,业绩为辅;会计类个人考核以业务量为主,业绩为辅。干部考核评价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主,民主测评为辅。在评价个人综合绩效时,既考虑个人的业绩情况,又适度考虑所在部门的计划完成情况。
考核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实行有奖有罚、末位淘汰,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
3.关键岗位人员轮岗情况,离任、离岗、强制休假制度执行情况
年内关键岗位轮岗14人。向稽核部门提出离任、离岗稽核的有15人次,34离职,其中:客户经理20人,柜员4人,其他10人。强制休假共50人,其中:高管人员8人,会计人员22人,其他岗位20人。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评价
我部坚持对干部人才、薪酬人事、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以及教育培训方面的各项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梳理,查找风险点。特别是对关键岗位轮岗、强制休假、离任稽核、行员回避、绩效考核、持证上岗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经常检查,对于已经出现的差错坚持执行防范差错重犯机制。
(三)内部控制措施
1.强化绩效考核和结果运用。绩效考核力度加大、结果运用增强。人力部与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共同研究,在综合考核办法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考核强化措施,包括设臵客户经理国际业务量
上岗起点、经营单位完成存款计划最低比例等,考核力度比历年明显增强。考核结果运用及时有效,2个营销部门因考核不合格年内被撤并,2名营销部门干部被降职,7名客户经理被退出。
2.加强行员队伍管理,保证分行安全稳健运行。一是强化劳动合同管理。为贯彻实施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按照总行统一部署,年初与全体行员换签了新版本的劳动合同,与规定岗位员工签订了保密协议。二是严格员工持证上岗,鼓励员工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年内组织员工参加总行持证上岗考试4次,共757人次参加考试。继续组织员工参加理财师资格认证考试,18人取得了cfp、afp资格证书。继续鼓励员工参加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截至11月底已有24人次考试合格。三是加强行员强制休假和轮岗制度。制定了年度行员强制休假及轮岗计划,全年强制休假 53 人次、轮岗15人次。四是严格因私出国(境)管理。年内累计受理因私出国(境)手续30人次。对备案人员因私出国(境)严格掌控,特别是对负有不良资产责任的离行人员从严控制。
3.抓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一是加强行员培训统一规划。全年共组织各类培训118次,参加培训行员4429人次,全年培训时间 332小时。除了制定、实施年度专业培训计划外,今年重点加强了新入行人员培训和各层次行员教育培训的规划。上半年共组织了2期应届毕业生入行前培训,培训效果明显,这批学生提前参加总行于2008年4月组织的持证上岗考试并全部合格,为入行后尽快进入岗位角色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分行与中国人才研究会金融人才专业委员会(中金会)合作开办了五期中高级管理人才及行员教育培训班,邀请行外专家讲课,培训内容涉及宏观经济走势与热点行员分析、商业银行营销实战案例讲解、奥运礼仪、商业银行融资供应链及财富管理等,期期精彩、实效,参训行员反响热烈。二是抓好人力资源系统维护和管理工作。及时进行行员管理的补充信息维护、数据健康性检查等工作,使系统资料进一步准确和完善,并积极配合总行人力资源项目组完成了各项业务需求调研。三是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按照总行有关要求,今年初分行对23名经警实施转制。分行本着创
建和谐社会、和谐银行的精神,在最大限度保护银行自身利益、充分理解经警自身要求的原则下,依法、合规地处理此事,并最终经仲裁机关调解达成和解,未将事态进一步扩大,对分行也没有造成负面影响。至3月底,全体经警与分行解除了劳动合同。
4.提高服务意识和执行力。2009年人力资源工作树立“行员即客户”的思想,致力于搞好对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服务,特别是加强对经营单位的服务工作,落实责任,分工到人。
(四)信息交流与反馈
我部部门、岗位、上下级之间报告关系、报告路线清晰、明确;向总行对口管理部门请示汇报工作及时、规范、有效。
(五)监督评价与纠正
2009年人力资源专业接受的内外部检查有:1.总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增强合规意识、防范案件风险”。2.广东银监局开展的案件防控“百日大清查”。3.人力资源专业2008年前三季度非现场检查。在自查中,对检查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并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在严格控制人员编制的基础上,适当为重要及关键岗位补充人员,实现a、b角互换与接替。
2.严格执行强制休假及强制休假稽核制度,并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整改。
3.加强各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从整体上提高各专业岗位人员素质,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进一步促进岗位交流和岗位轮换。
人力资源服务所自查报告篇三
关于公司用人管理工作的自查报告
——xx水务xxxx水业有限公司
xx水务;根据综人[2017]141号文《人力部综合事业局关于加强和规范企事业单位用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开展了用人管理自查自纠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及时组织学习
接到通知后,我公司及时组织经营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项整治会议,学习了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公司经营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带头学习,认真领会文件精神,把思想和觉悟统一到xx水务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并组织公司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学习《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及《公司规章制度》,通过学习确保公司用人规范,符合上级部门的规定。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为确保自查工作的开展,明确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自查自纠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公司人员情况进行排查,通过自查,我公司现有职工36人,其中签署劳动合同人数29人(由公司缴纳社保基金),劳务派遣人员1人,高管及中层劳动关系在xx市供水总公司9人(全部在xx市人社局缴纳社保基金)。通过自查公司不存在劳务纠纷等用人问题,用人依法合规、风险可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xx水务的要求,持之以恒,抓好落实,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完善公司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及相关法规规定的内容,合理用人、依法用人,规范人员编制管理,杜绝使用容易发生纠纷的用人方式,保证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健康稳定推进,从而为公司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特此报告
2017年8月28日
人力资源服务所自查报告篇四
人力资源管理自查报告
根据准能公司《关于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检查的通知》的要求,矸电公司按照准能公司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矸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本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1、矸电公司严格按照神华准能公司人字23号《关于矸石发电公司机构及人员编制的批复》文件规定设置机构和配置岗位人员,并结合矸电公司实际建立了高效精干的管理机构和扁平化管理模式,明确了部门、岗位职责和胜任能力,即按照不相容业务分离、不相容岗位分离、互相制衡、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结合公司业务范围设置公司机构及岗位。在部门以下不设车间,只设班组,岗位设置严格执行定员标准,不因人设岗或超出定员、定额设人、设岗,对每个岗位要明确胜任能力、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确保公司机构人员的精干高效运营。矸电公司下设8个部门,即发电运行部、设备检修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生产技术部、行政工作部、党委工作部、安监站和二期项目部,并按照准能公司批准的定编、定员标准,配备了岗位人员。准能公司给我公司核定的科级管理人员18人,机关一般管理人员现有科级管理人员16人,准能公司给我公司核定的机关一般管理人员17人,现机关管理人员13人,无超职数配备科级管理人员和长期借调机关内的工作人员。同时,为了加强安全生产与专业技术管理,在发电运行部、设备检修部、生产技术部、安监站又按专业设置了9名专业主管。
2、矸电公司干部选拔、任免、人员调动均严格执行准能公司的相关制度,坚持公开、公正、任人为贤的原则进行选拔聘用,任免情况及时报准能公司备案,并对后备干部进行定期考核。
3、矸电公司在严格执行准能公司的相关人事制度基础上,建立了竞争上岗和岗位动态管理机制。
每年根据月度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年度专业知识考试和年终员工测评来确定员工下一年度的岗位升降情况,从而实现公司员工岗位能升能降的岗位动态管理机制。
空岗、新增岗位、一岗多人需减员的岗位、转岗人员、由低岗级到高岗级人员一般要按照考试、考核、测评的方式实行竞争上岗。
通过持续竞争上岗和岗位动态考核评价,逐步建立起员工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做到员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增加了员工的紧迫感,避免出现员工懒散,责任心差、工作效率低等不良现象,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考核过程中的信息交流,使各级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明确改进方向,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推动公司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矸电公司通过岗位动态考核评价升岗42人,降岗15人。上半年组织竞聘考试12次,竞聘岗位包括运行主值上岗、副值上岗、除灰、输煤运行上岗、化学运行上岗、锅炉、汽机、电气、热工检修上岗等,参加各类岗位竞聘人数182人。
1、根据准能公司薪酬管理制度,结合矸电公司实际完善了我公司绩效管理、工资支付管理、员工考勤、请销假管理等相关制度。
为了促进矸电公司的各项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建立了部门岗位职责加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月度、季度、年度全员绩效管理评价考核体系。以促进公司各项生产经营、财务和基建工程目标的实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
① 公司年初将全年生产经营、财务和基建工程等各项任务目标,经细化分解制定相应的目标和控制措施后按照部门、班组、岗位职责以“责任状”形式进行层层分解落实。
② 各部门每个周末要总结本周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制定下周的目标任务计划,每月根据部门绩效管理评价标准进行自查评价月度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
③ 绩效管理小组每月根据公司对部门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结合部门自查评价结果和平时的监督检查情况,对各部门进行月度绩效评价考核。
④ 各部门根据公司的绩效评价结果落实到责任班组及责任人,并与当月奖金挂钩,同时在网上公示,确保考核真实、准确。
根据矸电工作实际建立、完善了宽带岗位工资动态管理、绩效管理和全员目标责任制管理相结合的薪酬分配体系,即岗位工资实行动态管理,全公司岗级共分为24个,每个岗级又分为a、b、c、d、e五个等级,岗与岗之间、岗级与岗级均合理拉开薪酬差距。
① 每年根据员工岗位升降情况确定岗位工资。
② 奖金按照月度、季度全员绩效评价结果兑现。
③ 效益工资的考核、发放按照绩效考核管理标准和安全生产经营责任
状及基建工程目标责任制执行。
为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依据年度安全生产经营、财务执行预算、基建工程各项目标的完成,针对主要目标任务设立了单项奖励,即超发电量奖、值际竞赛奖、安全奖、生产经营责任状兑现奖、风险抵押奖金、合理化建议奖、技改技革奖等。
超发电量奖:根据电网核定的年度发电量,公司按照机组运行状况及检修安排,制定月度发电计划,实际发电量比月度计划每超发1000万度,奖励10万元,具体根据岗位进行发放。
值际竞赛奖:为鼓励运行人员最大限度节能降耗,加强设备的治理和整改,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开展了以值为单位的生产运行指标竞赛活动。值际竞赛实行百分制,从安全生产、经济指标、文明生产三个方面每月对每值进行考核打分,每月依据竞赛结果,奖优罚劣。
安全奖:为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保证机组安全生产。公司根据岗位职责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季度检查评比,季度考核兑现。
2、公司领导、科级干部、班组长及机关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入均严格按照准能公司人字60号《关于印发“五型企业”建设即绩效考核及工资分配办法的通知》文件规定执行,各级别人员的工资均没有超过公司制度规定的比例,公司领导享受基薪和效益年薪外,不再享受其他形式的奖励和补贴。
3、本着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效益优先的原则,在工资发放中各类奖金占工资总额的68%,其中:月奖金占工资总额的26%,单项奖励金额占工
资总额的20%,效益及其他奖金占工资总额的22%。
4、工资的发放严格按照准能公司的相关流程进行审批发放,上半年,新进二期人员数量较多,且新聘员工结构差别较大,本着促进培训学习,尽快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制定了二期人员学习期不同阶段的工资发放标准,经领导班子研究、职代会主席团成员讨论通过后执行。每月工资发放做到发放准确,统计无误。
5、劳务人员的薪酬管理与保险缴纳情况
劳务人员的劳动报酬、福利待遇均按照准能公司的相关薪酬规定执行按月组织发放。对符合参保条件的员工及时建立了养老、工伤、医疗保险等。
1、矸电公司劳动用工从申请、审批到招聘均严格按准能公司有关规定执行,无计划外和超编用工情况。
2、合同制人员和劳务人员均按准能公司及矸电公司的相关规定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对合同制和劳务人员实行月度、季度、年终统一考核评价,与月度、季度、年度效益奖挂钩。
3、截至到6月24日,矸电公司现有人员549人,其中全员合同制361人,劳务派遣188人。
劳动合同的签订均按照准能公司的相关规定执行,xx年6月底前,已完成了所有合同制人员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原与三益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务派遣人员到期后按照准能公司要求已与准旗福通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公司每月对员工进行一次绩效考核,每年年底对所有人员进行考试、
人力资源服务所自查报告篇五
企业人力资源自查报告
导读: 自己在工作中,通过学习相关文件和上级领导讲话,切实认识到了提高个人素质、强化工作作风,必将为今后纠风工作再上新水平、再创新成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请参考企业人力资源自查报告!
企业人力资源自查报告
20xx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不少进展,在公司领导及企管科科长的带领下,较好的完成了各月正常开展以及临时安排的工作,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需要进一步加强及改进的方面。
一、工作的计划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较少,工作内容由人事、薪酬、培训、社保、劳保管理及企管科内业资料管理等方面工作,同时因公司人员短缺时候经常组织科室人员参加义务劳动或者是值班,导致经常一天内有很多工作需要及时完成,甚至新疆公司可能同一天安排几天需要同时完成的事情。因此,刚开始工作计划性不好,同时没有及时记录的习惯,导致偶尔出现新疆公司、公司领导、科长安排的临时工作没有及时完成,工作完成没有计划性,导致工作比较繁忙但无法按时完成任务,甚至出现了四次科长不及时提醒就没有及时汇报的事情。
整改措施:通过总结经验,发现必须及时登记好领导安排的工作才能按时完成任务。现在我每天早上开调度会提前十分钟到办公室查看自己的会议记录本,并及时登记好自己当天需要着重完成的工作任
务,因临时事情没有完成不是务必当天完成的工作下班前在会议记录本上查看,并及时标记,第二天接着登记、完成。
二、工作认真、仔细程度需要加强
在工作量比较大、任务比较多时,工作比较急躁,没有认真、仔细的审核自己做完的材料,偶尔出现低级错误,经常会在材料中出现错别字;因工作催促比较急时,没有考虑细节就总结结果并找领导汇报,偶尔出现面对领导的问题回答不上的尴尬局面,导致工作开展不顺利。
整改措施:所有资料在自己做完以后,进行电子版审核,审核以后及时打印出来,打印出来以后自己再进行全面阅读与修改后再在电子版上修改,然后打印,再审核后报送至科长处,没有经过纸质版阅读、修改的,不能直接传达至科长处,经过科长审核后需要报送公司领导、新疆公司及其他的部门,再行申报。
三、工作条理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工作中因为急躁心态导致细节处理不够到位,工作条理性不够清晰,资料拜访比较凌乱。
整改措施:加强工作中的细节处理,增加一些档案盒,标注清楚资料类别名称,确定后的材料及时归档管理。
四、学习的积极性要加强
因今年工作比较多,开展过程中经验不足,导致个人心态有时会受影响,因此下班后没有经常开展自我充电、学习,个人业务技能知
识现已经出现有所短缺的情况。
整改措施: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之余多拿时间开展自我学习,明年计划学习中级经济师考试内容,争取参加并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
五、处理人事关系、沟通能力需要加强
因为工作中接触的人员不同,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处理交际关系时不能很好的根据个人不同而采取不通的交际方式,特别是在和职工沟通时偶尔会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个人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导致为职工处理事情时事倍功半,甚至出现事情解决不彻底的情况出现。
整改措施:不断的总结经验,在和工人交流中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交流,充分考虑职工的理解与接受能力而开展工作,争取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工作注重安排,跟踪落实程度需要提升
因为工作需要处理的事情较多,经常安排的工作都是经过几天后再收集结果,但是因为有其他事情处理偶尔遗忘跟踪落实,没有及时收集工作安排后的结果。
整改措施:以后工作加强记录,每天翻阅记录本,查看是否存在没有落实、跟踪的事情,及时处理并向领导汇报,确保事情处理的完整性。
【企业人力资源自查报告】 1.论文油田企业人力资源
2.教案自查报告 3.自查报告格式 4.教师的自查报告 5.师德自查报告 6.印章自查报告 7.统计自查报告 8.会计自查报告
上文是关于企业人力资源自查报告,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人力资源服务所自查报告篇六
人力资源部自查报告
一、整体评价
(一)整体状况和评级结果概述
2009年度,我部按照总分行有关内部控制的要求,从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信息沟通与反馈等各环节入手,积极加强人力专业内控建设,内控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内控自我评价为满意级。
(二)2009年度内部控制改进情况
2009年,我部在全力做好服务中心工作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内控建设,定期组织部门员工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来开展员工招聘、培训、考核、奖励、处罚、晋升等专业工作,各项专业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较往年有了明显提高。与2008年相比,我部内控改进情况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我部主要负责的“4率”操作性指标均比上一年度有所上升。其中人员持证上岗率得分上升到100分,关键岗位轮岗和强制休假率上升到100分,人员流动率上升到94分,当期整改率达到96分。
(三)存在的不足
2009年,在我部内控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4率”操作性指标虽有所上升,但仍与总行的标准分有差距,尚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2.对本专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把握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具体评价
(一)内部控制环境自我评价 1.人员、机构设置与变化情况
截至2009年11月末,我分行共有内设机构37个,其中管理部室13个、经营单位24个(含票据中心、支行、营销部、市场部)。
截止2009年11月30日,分行共有人员468人,其中:在册行员(编制内)388人(按照有关规定未将借调总行4人纳入统计),临时用工30人(业务岗位27人,返聘3人),劳务派遣用工51人;6、7级行员48人,8、9级行员87人。
在册行员和临时用工中,管理人员(含行领导)123人,占比29%;会计人员119人,占比28%;营销人员(包括客户经理和经营单位班子成员)175人,占比42%。客户经理共111人,客户经理数量比去年同期净增长3人,增幅3%。
2.考核激励机制
目前仍执行2008年度综合经营管理考核办法。经营机构依据综合计划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价;管理部门依据职能量化指标及履职尽责完成情况进行量化与定性综合评价。经营类个人考核量化业绩;管理类个人考核以挂钩量化指标为主,业绩为辅;会计类个人考核以业务量为主,业绩为辅。干部考核评价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主,民主测评为辅。在评价个人综合绩效时,既考虑个人的业绩情况,又适度考虑所在部门的计划完成情况。
考核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实行有奖有罚、末位淘汰,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3.关键岗位人员轮岗情况,离任、离岗、强制休假制度执行情况
年内关键岗位轮岗14人。向稽核部门提出离任、离岗稽核的有15人次,34离职,其中:客户经理20人,柜员4人,其他10人。强制休假共50人,其中:高管人员8人,会计人员22人,其他岗位20人。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评价
我部坚持对干部人才、薪酬人事、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以及教育培训方面的各项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梳理,查找风险点。特别是对关键岗位轮岗、强制休假、离任稽核、行员回避、绩效考核、持证上岗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经常检查,对于已经出现的差错坚持执行防范差错重犯机制。
(三)内部控制措施
1.强化绩效考核和结果运用。绩效考核力度加大、结果运用增强。人力部与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共同研究,在综合考核办法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考核强化措施,包括设置客户经理国际业务量上岗起点、经营单位完成存款计划最低比例等,考核力度比历年明显增强。考核结果运用及时有效,2个营销部门因考核不合格年内被撤并,2名营销部门干部被降职,7名客户经理被退出。
2.加强行员队伍管理,保证分行安全稳健运行。一是强化劳动合同管理。为贯彻实施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按照总行统一部署,年初与全体行员换签了新版本的劳动合同,与规定岗位员工签订了保密协议。二是严格员工持证上岗,鼓励员工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年内组织员工参加总行持证上岗考试4次,共757人次参加考试。继续组织员工参加理财师资格认证考试,18人取得了cfp、afp资格证书。继续鼓励员工参加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截至11月底已有24人次考试合格。三是加强行员强制休假和轮岗制度。制定了年度行员强制休假及轮岗计划,全年强制休假 53 人次、轮岗15人次。四是严格因私出国(境)管理。年内累计受理因私出国(境)手续30人次。对备案人员因私出国(境)严格掌控,特别是对负有不良资产责任的离行人员从严控制。3.抓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一是加强行员培训统一规划。全年共组织各类培训118次,参加培训行员4429人次,全年培训时间 332小时。除了制定、实施年度专业培训计划外,今年重点加强了新入行人员培训和各层次行员教育培训的规划。上半年共组织了2期应届毕业生入行前培训,培训效果明显,这批学生提前参加总行于2008年4月组织的持证上岗考试并全部合格,为入行后尽快进入岗位角色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分行与中国人才研究会金融人才专业委员会(中金会)合作开办了五期中高级管理人才及行员教育培训班,邀请行外专家讲课,培训内容涉及宏观经济走势与热点行员分析、商业银行营销实战案例讲解、奥运礼仪、商业银行融资供应链及财富管理等,期期精彩、实效,参训行员反响热烈。二是抓好人力资源系统维护和管理工作。及时进行行员管理的补充信息维护、数据健康性检查等工作,使系统资料进一步准确和完善,并积极配合总行人力资源项目组完成了各项业务需求调研。三是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按照总行有关要求,今年初分行对23名经警实施转制。分行本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银行的精神,在最大限度保护银行自身利益、充分理解经警自身要求的原则下,依法、合规地处理此事,并最终经仲裁机关调解达成和解,未将事态进一步扩大,对分行也没有造成负面影响。至3月底,全体经警与分行解除了劳动合同。
4.提高服务意识和执行力。2009年人力资源工作树立“行员即客户”的思想,致力于搞好对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服务,特别是加强对经营单位的服务工作,落实责任,分工到人。
(四)信息交流与反馈
我部部门、岗位、上下级之间报告关系、报告路线清晰、明确;向总行对口管理部门请示汇报工作及时、规范、有效。
(五)监督评价与纠正
2009年人力资源专业接受的内外部检查有:1.总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增强合规意识、防范案件风险”。2.广东银监局开展的案件防控“百日大清查”。3.人力资源专业2008年前三季度非现场检查。在自查中,对检查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并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在严格控制人员编制的基础上,适当为重要及关键岗位补充人员,实现a、b角互换与接替。
2.严格执行强制休假及强制休假稽核制度,并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整改。
3.加强各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从整体上提高各专业岗位人员素质,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进一步促进岗位交流和岗位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