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新一切美好止于初见实用

最新一切美好止于初见实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14 13:00:34
最新一切美好止于初见实用
时间:2023-05-14 13:00:34     小编:xiejingc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切美好止于初见篇一

如同作画中的留白,留有余地堪称一种人生智慧。譬如,农民懂得,不留种子,就会绝种绝收;渔夫会问,一网打尽,下一网打什么?现实中,毫不保留地付出努力、追寻尽善尽美的结果,是应有的人生态度。但有的时候,多一分负重往往意味着多一分阻力,如果留存一点灵活空间,反倒会迎来峰回路转。有人说,“真理再向前多走一步就成了谬误”。存续“留余”思维,审慎把握为人处世之度,有助于避免绝对化、片面化、极端化等倾向。

进退之间,脚下留有余地。进与退,需要辩证看待。一些看似光芒四射的进击,很容易变成束缚心灵的枷锁;一些看似孤寂无奈的后退,映照的却是“人生看脚下,世事平常心”的豁达。明朝高景逸有言:“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对个体来说,日常言行中讲一点“留余”,进有度、退有则,就不难实现“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最终抵达“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的精神境界。

得失之间,心上留有余闲。唐代诗人李涉在流放期间,与一僧人闲聊后顿悟,一扫麻木悲苦的心境,书写下“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的名句。看透得失,才有余闲;心有余闲,才能宽广。美学家朱光潜批评现代人“勤有余劳,心无偶闲”,不仅使生活索然寡味,也让内心变得驳杂,受困于名缰利锁。一些人之所以感到心累,正在于心中装得太多、太满,以至于负重过载,甚至忘记了初心、迷失了方向。学会“留余”,及时调适人生节奏,美好时光就能更多地驻足停留。

取舍之间,身后留有余声。苏轼说,“有所取必有所舍,有所禁必有所宽”。取与舍的辩证法说明,“拥有一切”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应该学会有所舍弃。陈廷敬常以“我自长贫甘半饱”自励,留下了“半饱居士”的清名;曾国藩笃信“留一分余地,可回转自如。不留余地,则易失之于刚,错而无救”,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身后有余褒,历史有回响。取舍之道,又何尝不指引着人间正道。

时间最公平,在何处播种施肥,就在何处开花结果;时间又不公平,得到之时也意味着失去。其实,“人生最不该有风景占尽的念头”。有人说,“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既葆有拼搏奋斗的姿态,也善于以“留余”的视角审视人生,理性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取与舍,我们必定能够拥抱一个更加真实、更为洒脱的自我。

国家公务员考试栏目推荐:

一切美好止于初见篇二

2018年国家公务员报考指南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2018年国家公务员职位表下载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国家公务员笔试时间12月10日

2018年国家公务员准考证打印入口及时间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及入口汇总

2018年国家公务员报名确认及缴费入口汇总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10月30日至11月8日)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 行测 | 国考模拟试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