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最好的作品作文600优质

最好的作品作文600优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12 17:30:12
最好的作品作文600优质
时间:2023-05-12 17:30:12     小编:一叶知秋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好的作品作文600篇一

辗转过唐宋,盛名于明清。低吟浅唱间,无不流转着文明之跫音。听一曲高山流水,和一句阳春白雪。在喧嚣沉浮中,它蓦然前行,不断积淀,凝集成文字的婉转,凝就成历史的惊叹。

走过一个转角,再过一个胡同,即见刻有“戏院”字样的牌匾高高挂于木顶上。这是一座颇有旧式风格的小院,匾上墨色的两个行字,让人无由心生敬意。踏进大堂,远远得见三尺戏台上,一个纤纤的身影来回行步,袖衣翻转,昏黄烛灯下,好似蝶蜂飞舞,灵动巧人,心底泛起涟漪,思绪飘远。

台下稀疏的人群,大多是年过花甲的老者。那皂罗袍中的朝飞暮卷,是不是只有他们了然于心了呢?台上子弟朱红鬓发,眉眼婉转,唇齿轻启,一唱三叹,是那牡丹亭的一遇终情,是那长生殿的千年等待,还是那桃花扇的悲欢离合,一切之一切,化作折扇,手中舒展生花。走进细听,万般莺语融入那如丝如絮的唱腔,曲牌调的悠悠转转,古老乐曲与民间小调的结合,更显闽语的丝襦,真嗓的传声不甘示弱于传统的缠绵,自然清晰,引人无限遐想。台步生莲,影影绰绰,在帘幕闭合之际,修长手指轻点,即水墨晕染,遥指,即青山成峰。那是绵长的思绪,那是满心的向往。

引我最敬重的亦是那一招一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梨园子弟坚守的,一直都是那份执着与不弃。都言戏人最能吃苦,实是不假。为精益求精,即使成了台柱子,吊嗓和气息吐字也是每日必修。抬手,抹开,抬脚,走步,转场,日复一日的潜心苦练,技艺愈练愈细,绝活愈锤愈精。那精细的粉饰,即使只是过场一瞬,也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台上的每一次圆场,每一寸四方步,都凝聚着戏人对梨园匠艺不懈的追求,正是一代代坚韧执著精神的相传,才为这个急速前进的时代保留了那一份难得的纯真和真挚。

犹记得小时候爷爷时常带我来这戏园,因好奇,嘤嘤呀呀地只会学着乱哼一通,憋了个满颊通红,却也觉极有趣,懵懂童心自此被这文辞惊艳的缠绵之音吸引,遥想那字句辗转在文学宝库中的绚烂,向往追寻那华夏之千古绝音的精彩。

时至今日,再看戏,那份有趣依在。为了最细水长流的美丽,为了流转了千百年不朽的文化,梨园子弟依然细细雕刻,耐心寻味。心底明澈,戏人的坚守,是为了祖师爷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是为那份炽热的初心,但更是为了追求历史沉淀百年那反反复复锤炼出的最好作品。而这最好的作品,需要我们去传承,需要我们将它褪去尘埃,重新掬捧于掌心之上。

走出戏院,一弯镰月似的月,被几丝纤柔的云雾簇拥着,飘向那碧天。心知所幸,历史留给我们的,总是最好的作品。

最好的作品作文600篇二

每当天空露出鱼肚白,历史的.长河便又向前进了一寸光阴。

每次语文老师讲到课本上的诗文作品,常感慨道“一曲《蒹葭》关爱情什么事?《浪之歌》怎么不可以是表达爱国”同桌卢昊洋就要偷偷接一句:“红尘就是被你们看破的!”大概是因为读者的身份角色不同,对许多诗歌的诠释,也就差异大了起来。

大汉的能人辈出,汉武帝,真英雄也。但朝堂之上,太子谋反被灭门一事,却只有他一个人站了出来,为太子鸣冤。被判腰斩,众人皆以怜悯的眼神望向他。他却神色如常,奋笔疾书写下了惊天史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或许这些溢美之词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他只是想堂堂正正说一句公道话。简单纯粹有着赤子之心的司马迁,他用他的一生雕琢出了那个时代最好的作品。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我的语文老师似乎不喜欢李白,对于唐朝也不太喜欢。大概文人都有几分自高自傲,所幸她喜欢杜甫还有王维,总算唐诗在课堂上还有一席之地。作为一个男生,大多是对唐朝充满向往的,尤其是堪称高富帅的李白。“身高八尺有余,深目鬈发,通晓多国文字,擅长剑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课堂上老师对于李白的概述,我印象是极深的。或许他不是一个好的仕途者,但丝毫不妨碍他代表了大唐的风流倜傥。

矿务学堂、水师学堂,仙台学医,弃笔从文。所谓“正人君子之流”所谓“看客的风采”,所谓“阿长与《山海经》里的愚妄与舐犊情深”。有的人虽然欣赏先生的才华,却不喜欢他,觉得太过锋芒毕露。所以盛传一个说法“有人问:如果鲁迅还活着,当如何处置?回答:要么闭嘴,要么到监狱里去写作。”但是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即便是活在当世,怕也是要“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敢于嬉笑怒骂皆文章。正是有了先生这样的人,中国人才可以谈未来。

当今时代,面对一些不齿的行为,常有一句谐语叫“老袁把你们喂撑了吧?”当89岁的老人袁隆平被搀扶着缓缓站起,陈述在沙特阿拉伯的水稻实验成功时,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不会泪湿眼眶。和平的年代里,总有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小而为之,曾经是为了中国,大而为之是为了整个世界。其中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又怎么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的呢?

每个人都要拼尽自己的努力,做自己最好的作品。这样一个民族才有希望,才能成就更多的力量,去激励后人。正所谓,红尘不要看破,未来指日可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