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文 >> 2022年个别学生教育案例(九篇)

2022年个别学生教育案例(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02 17:11:14
2022年个别学生教育案例(九篇)
时间:2022-12-02 17:11:14     小编:admin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个别学生教育案例篇一

我班有一名学生,是从农村学校来的,除了体育好点以外,成绩是我班最差的一个,纪律更不用说,隔三差五地迟到,上课说话,不穿校服,不良习惯很多;为此我找他多次谈话,他都每次“虚心”听取我的意见,主动承认错误并写检查;可是不出一两天他还是照样,曾经按照班规处罚他做了两周的值日,跟家长谈话,但这并没有解决本质问题,他的这些坏习惯丝毫没有改变。

一次上午自习课时间,我去班里巡视,还没进教室,在楼道就听见他的声音,当时我的心情可想而知,心里一肚子火,心想这回可得好好地批他一顿,他一看见我进来,就赶紧坐好不说话了,当我正要开口时,他先说了,“老师,我错了,您放心,以后我一定不说话了”,听到他说这话,我有点无奈,他什么都明白,但就是做不到,作为班主任的你该怎么办呢?接着他又说了,“老师,咱们俩掰手腕吧,你要赢了我保证一个月不说话”,当时我灵机一闪,觉得或许这是一个好的教育契机,就说“行,不许反悔”,他说,“我决不反悔”,经过一番激烈较量之后,他输了,但他还是不服输,说,“老师,我左手的劲比右手大,咱们再来试试?”,又一番较量,他最后输得心悦诚服。可能当时他很自信,觉得我不是他的对手,借此可以在班里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的确他的手劲很大,不过他毕竟是个孩子,我确信他不是我的对手。经过这件事后,他那一个月的确比较老实。

既然事情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那下一步该怎么办呢?面对这样的学生,单纯批评教育,采取惩罚措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那又该如何去处理呢?我觉得作为班主任要在他的心目中树立威信,让他特别信服你,让他去认可你,这样他才会对你言听计从,从心底真诚地去接受你的劝导和建议,而不是那种表面上的应付。

为此,我便从他兴趣爱好入手,他爱好篮球,我就在体育活动课上陪他和班里的其他男生一块打会儿篮球,给他们一些技术上的指导;他爱踢足球我也陪他一块去练练,另外,我发现他和其他几个学生下午放学以及中午吃饭的时间喜欢下象棋,我也不懂下棋的方法,但他却能讲明白什么是开局、中局、残局的知识,于是我利用这个机会让他给同学们讲解下棋的知识,加深了我们师生之间的沟通,这样我终于初步在他的心目中树立了威信,然后我把以前的批评教育改为表扬鼓励,一次他主动要求把全班同学喝饮料的瓶子拿到外面收购站卖了作为班费,这种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时间的精神,我在班级大加赞赏;对他近来一个月能够不说话,按时交作业我也给予表扬鼓励,这样渐渐地去树立他的自信心,让他觉得自己在体育方面好以外,其他方面也可以做得更好。现在,虽然他的学习成绩有待进一步提高,基础差点,但纪律方面有明显好转,我在管理班级方面也觉得轻松了许多。

通过这个案例,我觉得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做良师还要做益友,多给这样的问题生一点关爱和宽容。下面再看一个案例:

那是一个细雨的上午,我校招来了一批新生,正值新生领书,教室里热闹异常,四十九个高一新生,惊喜的睁大了眼睛——我把一本本新书传发给孩子们,看着他们手抚着一本本新书真是爱不释手。“同学们好!新课本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工具,我们要珍惜它,好不好?” “咣 ”的一声,门外走进一个人来,同学们用诧异的目光盯着他,有的在小声议论着什么,我一看,是一个留着小平头,敞胸露怀的同学站在门口。我忙问:“你也是这班的同学吧,快进来!”他瞟了我一眼,抬腿向座位上走去。等他坐到位子上,我连忙把多出来的那套书给他送了过去,他用左手接过书冷冷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第二天,他依旧衣冠不整,拉着一双拖鞋,一声不吭地坐在位子上。这一连串的发现足以震撼了我,使我急于弄清他的“底细”一谜底解开了,他比班内同学大一到两岁,留过级,很讲义气,品性散漫,贪玩,爱打架,并和社会上无业青年交往。为什么他与同龄的学生有这么大的差别,难道是什么东西在作祟,果然不出我所料,经我了解该生的自闭,不爱与他人交流,沉默寡言是因为家庭原因造成的。 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天天长大的他,相形之下,在他弱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一个自卑的烙印。再加上社会上一些坏风气的耳濡目染,最终酿成他出口成脏,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同学们躲着他,一些胆小的不得不委屈自己,言听计从。了解了全部情况后,我深知要想转化他并非一朝一夕一言一行能做到,我须多给他更多的爱与宽容。

首先,动之以情,正面疏导。他对我和同学们存有戒心,甚至怀有敌意。起先,他对我的关心 ,保持沉默,我想,只要多一些耐心,他会愿意亲近我的。于是我利用课上提问他最简单的问题,课间谈心,课后辅导等多种渠道亲近他。在学校他病了,我亲自给他倒水,拿药照顾他,俗话说:真诚所挚,金石为开,他感到了我对他的爱护,从他的眼睛里读出了自信之火已被点燃。然后,晓之以理,热情激励,反向鞭策。我知道外视刚强的人其实他的内心是很脆弱的,避免不打碎这玻璃似的心,我给他讲自卑感受的危害性,激发他昂扬奋发,自爱,自重,自强的精神。一天我把他找了来,先夸他如何聪明,如何豪爽。把他自己都不曾观察到的优点一点上滴的都给他摆了出来。好几年没听表扬了,耳朵里都被责骂和训斥磨起了茧子,我这一番话,说得他就像三伏天吃了个冰镇大西瓜,心里那个美呀!就别提了。“不过”我突然话锋一转,不过嘛,我看你也没多大意思,有不了多大出息。” “怎么,老师您这么看我?” “瞧你那表现,让我怎么看你?” “我要是改了呢?……”我笑着摇了摇头。 “我要是改了呢?”这回他急了。 “我请你。”啪,两张“大团结”拍在桌子上。 “当真?” “当真!” “算数?” “算数!” “好,我跟你赌定了!” 打那以后,他还真的开始变了,我于是不断加温,不断浇水施肥,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他这刚刚萌发的积极性,就像保护着一棵刚出土的幼芽。 最后,以集体的温暖化开动土。一次,他因病了住院休息了一个月,我趁此机会,发动组织学生去慰问,去照顾他,自发地去给他补课,并趁星期六日还带上准备好的小节目演给他看,说给他听。同学们这种真挚的友情感动了他。当他重回学校后不再与同学发生争执了。并且遇到了打架、骂街这样的事情时,第一个冲过去劝解的是他。同学们都说他变了,变得让人心服口服。周会课的一次以“爱”为主题的班会上,他哭了,这次哭得让我和同学们都心酸了,我知道这是发自内心的感动之泪,是不忍与老师的分离之泪。“老师,谢谢您!让您操心了!”他用缩着的右手庄重的打了个敬礼。 此时我面对一个生龙活虎,稚气未脱而又有几分自信的他,幸福之感顿时传遍全身,这正是“爱”与“宽容”在孩子身上的最好印证,也是对老师辛勤的最好回报。

个别学生教育案例篇二

关于自闭症的个别教育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小明

性别:男

年龄:7岁

学生残疾类型:自闭症伴随智力落后(中度)

二、家庭基本情况

1、小明是独生子,家庭条件优越,在生活上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共同照顾。

2、无家族遗传史。

三、现有发展水平

1、语言:能够讲一些常用的生活用语,但是吐字不是很清楚,能基本理解教学时的简单用语。

2、认知水平:小 明的记忆速度相对比较慢,且再现不完整, 但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具体事物记忆尚可。另外他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也较短、较分散,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3、生活自理:孩子会自己吃饭,但浪费比较多,孩子会自己脱衣,但不会自己穿衣。能够自己洗手,但不能够自己刷牙。

4、其他方面:模仿能力还可以,喜欢听别人夸奖,喜欢玩水,情绪不太稳定。

四、教育训练的具体目标

1、长期目标:能够独立刷牙,并且整理好刷牙所 用物品

2、短期目标

认识牙具(牙刷、牙膏、杯子)

学会挤牙膏

在教师帮助下刷牙

独立学会刷牙

独立刷牙,收拾好所用的各种物品

五、教育训练活动的具体安排

实施时间:20xx年12月12日——20xx年12月16日(共5天)

第1天

1、教师分别拿出牙刷、牙膏、杯子,告诉小明这是我们每天刷牙必须用的东西。 教师拿出一个牙刷,给小明一个牙刷,告诉小明“这是牙刷”,让小明跟着说“这是牙刷”或“牙刷”。告诉他牙刷是用来刷牙的,并做刷牙的动作(反复进行强调)。

教师拿出牙膏并指着牙膏在小明面前告诉他,“这是牙膏”,然后让小明拿着牙

膏,边指着牙膏边说,“这是牙膏”或“牙膏”,牙膏挤在牙刷上,用它来刷牙可以清洁牙齿保护牙齿。

教师拿出杯子(不易碎),让小明认识杯子,方法同上。

第2天

2、把牙刷、牙膏、杯子放在学生容易拿到的固定位置,教他挤牙膏并收起牙膏等动作。

教师示范动作,让学生注意观察。

在教师辅助下学习挤牙膏。

通过反复训练,学会挤牙膏。

(这个过程可能出现挤牙膏用力过大,所以教师有必要手把手教,帮他掌握好那个力度)

第3-5天

3、刷牙

教师先示范,先刷左边,再刷右边,再刷前面。(小明注意观察)

让小明模仿刷牙动作。

这个过程小明可能出现刷牙不会用力或者吃牙膏现象,所以教师必要时要握着小明的手腕帮助他上下、里外地刷,待他学会刷的动作,逐渐减少帮助,可以让小明对着镜子刷反复练习。

从嘴里拿出牙刷,放下牙刷。

接半杯或一杯水。

含一口水,漱口多次,吐水。(低着头)

放下杯子,打开水龙头。

涮牙刷。

收拾牙刷、牙膏、杯子,关上水龙头,擦干手和嘴。

六、教育训练达标情况

计划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计划也可能有各种纰漏,只能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计划,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补充:

1、以上这些步骤都是教师先示范,学生观察进行模仿,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然后逐渐减少帮助,让学生独立完成。

2、收拾好所用的物品这个步骤应该贯穿到每个步骤中去,每进行一次训练结束以后就把所用的东西都收拾好。

3、在每进行下一步骤的训练,都要重复上一步的训练,是每一个步骤都连接起来,最后可以把整个过程很好的连接在一起。

4、这个计划可以在学校午睡之后进行练习,还可以与家长沟通好,回到家以后,可以由家长辅导学生练习。

个别学生教育案例篇三

有一种爱叫尊重

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凭着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一贯的认真负责;全身心地投入;体贴入微、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张弛有度的管理特点;加上平等、公正的处事态度,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尊敬,树立了既有威信又不乏亲和力的班主任形象,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这个班级是从高一带上来的,两年多时间的朝夕相处,让我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彼此也建立起了感情,所以各项班级工作的开展都很顺利,班级在各方面表现良好,呈显出稳中有进的态势,一切都在正常的轨道上朝预先设定的目标顺利行进。一切都显得令人放心。

初三的主题永远只有一个:学习。这一点学生心里也明白。放眼看过去,多是伏案疾书的身影,或苦思冥想,或激烈争论。每当目光扫过小沈和他的同桌身上,我会不由自主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是班中两个很安静的学生,却是其他同学羡慕的一桌。两个人的成绩都位于班级前十名左右,都学习勤奋,都爱钻研,经常会为一个学习上的问题各抒己见,各不相让,都专心一致,都有较强的自控力:电脑,电视,杂书几乎与他们无关,自修课松松垮垮,不遵守纪律也几乎与他们无关。进初三后,两个人学习劲头更足了,你追我赶,考试一次比一次进步,是任课老师们公认的有潜力、又“乖”的好学生,让我感到特别有希望也特别放心。而当目光落到小李那里时,心底总会升起一阵担忧:小李是个留级生,基础不扎实,最主要的是行为、学习习惯上有很多毛病:散漫,好动,容易受外界影响,自制力差。在学习上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恒心和毅力,虽多次发誓要“悬梁刺股”,总坚持不了几天,所以成绩总在原地徘徊,是班级后几名之一。临近高考了,小李自己也很着急,但又管不住自己,所以希望能跟一个学习好的同学坐,一方面方便问问题,一方面也有个榜样,可以带动自己。到初三了,班里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愿望。能担当这种任务的学生不多:要帮助别人,多少会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而对每个初三学生来说时间是永远不够用的,所以必须是乐意助人的;学习要好;而且要有定力,否则很容易被反影响的,弄不好是陪了夫人又折兵。反复考虑权衡之后,我锁定了小沈。我把我的安排通知了小沈,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同时希望他能够帮助同学一起进步。告诉他:对他我很放心,相信他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的!小沈默默听完了我的话,问“一定得换吗?”“那当然!我考虑再三,这样安排应该是最合适的!”我对自己的安排很满意。当天中午,小沈和小李成了同桌。小李脸色发亮,小沈也没什么不高兴的样子,一切都很正常。

几天下来,小沈和小李熟络起来。经常看到小李在向小沈请教问题,而小沈总是耐心地向他讲解着。小李的学习劲头明显足了许多,上课专心多了,下课也抓得紧了,自修课上跟小沈一样,不是讨论问题就是埋头作业,整天情绪很高。看得出,小李在向小沈学习,小李有点崇拜小沈。这正是我所希望的结果,一切都如我所愿,我很满意。 几周过去了。我忽然有了不安:我发觉小沈好像变了,变“活”了:自修课上小沈和小李讨论问题的时候多起来了,两个人都说说笑笑,虽然摊着书本,但明显不全是讨论学习问题的样子,气氛活跃得很,松散得很;课间两人谈天说地,小李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小沈兴味盎然地看着他,不时插上一嘴;小李喜欢球,《足球报》一期不拉,好几次课间我看到小沈在看《足球报》,甚至有一次我发现小沈在翻一本漫画书,这可是小李的最爱!与此同时,几次测验小沈成绩有点波动。种种迹象表明“小沈被带坏了”!我又意外又失望又着急:小沈可是班级的希望,可不能任其发展下去,得赶紧拉回来!我当即决定:换位子,把小沈小李拆开!事不宜迟,马上行动。第3节下课有眼保健操,有15分钟时间,正好换位子。我通知了小沈,明显看到了小李失望的神色。有学生过来问问题,我就讲解起来。上课铃响了,我忽然发现桌子没动,“快点,把桌子拖过去。”我对换去跟小李坐的学生说。他站了起来。我又低头讲起了题目。忽然觉得气氛有点异样:拖过去的桌子横在半道,小沈低着头,没一点动静,但看得出

情绪很激动。眼保健操音乐在响,不少双眼睛看着这边。“把桌子搬好,快点!要上课了!”我有点不快,加重了语气。小李朝我看看,朝小沈看看,要去搬桌子,我明显看到小沈伸手拦住了他。“怎么回事?”我感觉到了小沈的抵触和一股火药味,我的火也慢慢升了起来:本来是派他帮助同学,现在反而被别人影响,学习都退步了,我为他着急,为他考虑,他不知道,还敢公然与我较劲!这么不知好歹!今天不制住他,以后工作还怎么做!暴风骤雨已到了嘴边。可是,快上课了,我还能感到个别学生“看你怎么办!”的眼神。稳定了一下情绪,我走过去,一边拉桌子,一边平静但严厉地说:“不要影响同学们上课!小沈,你出来一下!”

在办公室里,小沈拧着脸,横下一条心的样子,与平时判若两人。“知道为什么叫你出来吗?”我决定先把他的气焰压下去,心平气和才可能沟通。“不知道!”“因为你扰乱正常的教育秩序!是不是想叫大家上不成课?”“没,不是的。”“那你想干什么!有什么事可以等下课好好说,影响同学们上课绝对不允许!要受校纪校规的严肃处理的!”小沈也许只是一时意气用事,因为他毕竟一向是个好学生;也许也想出题考我,借此发泄:因为我如果意气用事,在大庭广众与他交锋,很容易扩大事态,影响上课,引发其他同学的反感。所以我先把他置于全班同学的反面,由于个人原因影响上课秩序,怎么说也是不对的。小沈应该明白的。果然,在这点上他无法分辩,承认了自己做得不对。看他慢慢缓和下来,我开始跟他谈换位子的事情,摆事实,说根据:说了我的期望,说了我的担心,说了我的着急。这次换位子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给小沈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小沈更专心致志,更全力以赴,进步更快,没想到小沈不仅不体会我的苦心,还要与我闹别扭,真的太让我失望了。听了我一番有礼有节有情的话,小沈被打动了,也打开了心结:与小李相处很轻松,说说球,说说电视,说说游戏,很新鲜,可能时间不如以前抓得紧了,有点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想换位子,一方面是与小李已交上朋友,相处不错,另一方面主要是第一次换心里就不太愿意,而且换环境会让自己好一阵静不下心来,这才刚有点适应又要动心里也有点担忧„„

换位子的风波就这样平息下去了:小沈有了新同桌,并慢慢恢复了状态,班级也依然平静。但这件事却触动了我,让我想了很多。这是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风波:第一次换座位,我应该给小沈选择和表达意愿的机会,作一些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小沈理解我的安排。第二次换座位,我可以把理由明白告诉小沈,给他一个认识和接受的时间,包括小李的思想工作,都可以做的更细致,让他们不至于失落,不至于抵触。但,我什么都没做,为什么?因为在我看来,这点小事,很容易搞定的:道理明摆着,我一片真心为他们着想,不说也应该明白的。而且,我已考虑得很周到了,对我的安排,学生不应该再有异议的!事情之所以发展到这一步,主要是源于我内心的独断和霸道,源于我的以自我为中心。我爱我的学生,但这种爱缺乏平等,缺乏尊重,也缺乏公平。我看重的是学生的“乖”,“听话”,“令人放心”,以自己的想法替代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学生的内心,而忽略了他们是一个个充满个性,充满张力的鲜活灵动的个体,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 自己的所思所想所需所要。像这种缺乏理解,缺乏尊重的爱势必缺乏热力,走不进学生的内心,也无法传递彼此的关心和理解,对小沈如此,对小李未尝不是!换位子的风波就是一面镜子,映出了我“耐心细致,平等公正”姿态下的粗和霸道!

师爱是一种大爱,从某种意义上说,师爱更落实为一种尊重。作为一名教师,你可能做不到“爱”每一个学生,但你可以也必须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基于尊重的爱才更平等更公正,才能像阳光,温暖每个学生的内心,优秀的,或不够优秀的。而尊重不仅仅是形式,也不仅仅是和蔼可亲,轻言细语,嘘寒问暖,更是走进学生的内心,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给与心灵成长最温暖的呵护和最自由的空间。

事情已过去好长时间了,但还常常浮现在我心头,它不断鞭策我更真实地了解自己,审视自己,更真诚地面对学生

个别学生教育案例篇四

学生:何子昂

学校和班级:怀远县特殊教育学校 一年级

计划时间:20xx年9月—20xx年1月

一、学生基本情况:

1.何子昂,20xx年3月29日出生,20xx年入学。从小由爷爷带大,接受学前教育不系统。有智力障碍,说话不清楚,会自己吃饭,自己脱衣,自己穿衣。生活自理能力一般。

2.行为特点:刻板行为明显。

3.语言特点:语言简单,断续,迁移能力差,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差,有时答非所问。

4.社会适应特点:喜欢与人亲近、但有时存在恐惧心理,不懂与人正常交流的礼貌,对不喜欢的人或陌生人常常斜视。紧张时发出无意识的“嗯嗯”声音、玩手指进行缓解。

二、长期目标:

1.刻板行为矫正:经过一学期的矫正,减轻对刻板行为的依赖,加深对行为本身的认识,使学生对适当行为有积极地理解和认识,体会到自主行为的乐趣。

2.社会适应行为矫正:一是减少紧张时发出无意“嗯嗯”声的次数。二是改掉扳手指头的依赖。三是减少对陌生人和不喜欢的人斜视。四是帮助建立对陌生人的友善与信赖。

3.语言矫正:养成听话时与讲话者对视的习惯,加强目光交流。

三、短期目标

1.班主任利用每天的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文明行为的教育,生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怎样与陌生人交往的教学,让其对陌生人形成客观的认识,降低不信赖感和敌对感。

2.通过适时、适度的交换座位改变学习、吃饭、排队等常规中的位置,让其适应改变带来的心理变化,减轻刻板行为的心理依赖。

3.课堂上,时刻注意纠正其在课堂回答问题紧张时发出“嗯嗯”声音、扳手指的行为,减少发声和扳手指的次数,并进行奖励,强化正面效果。

4.课堂和日常交往中,时刻注意强调学生与对话人的目光对视,善意的、微笑的对视可帮助她建立信心。

四、教育干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干预氛围。协调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要共同为其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行为交流环境,以

正面鼓励为主,以善意的暗示为辅,建立信任关系,改进教育康复的水平和效果。

2.及时调整干预策略。对于孩子心理产生紧张、负面影响较为明显的干预策略要慎用,随时发现随时调整。

3.注意行为矫正的反复性。孩子的行为有反复的特点,尤其是当遇到不良的心理体验时容易退却和消极,产生对过去刻板行为的依赖,所以要时刻注意观察和分析,及时进行矫正和肯定。

五、评价办法

1.建立行为矫正、社会适应矫正、语言矫正跟踪记录,明确记录其发生的次数、减低的次数、反复的次数等。

2.请任课教师、家长、班主任对其行为、语言、社会适应做出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

3.对其下学期个别化教育计划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明确计划的目标和策略是否适当和有针对性。

个别学生教育案例篇五

素质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是对祖国、师长、父母、朋友真挚的爱,爱是教育的根本。夏丏尊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低眉静思,在这一年级班主任工生活中,只有自己紧紧拽住一颗真挚不灭的爱心,才能演绎出我教师生活的精彩,才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幸福的案例。

一、基本情况

刘林森性格孤僻,经常和班上的同学打架,作业速度慢,没有人监督就不动笔写。写字潦草马虎,(认不得几个字)课堂上不是发呆就是影响周围的同学上课,如:突然发出一些奇怪的叫声或者爬到地板上学狗爬等,老师越是去制止他他越是得意。班上的同学都不喜欢和他玩,有的同学还嘲笑他傻,他自己也说自己傻。不会听课,所以是里学习困难的学生之一。如何帮助他改变学习态度和这些怪异的行为呢?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性格孤僻,不喜欢和班上的同学玩,但喜欢打人。如果有人逗他,他就会打人家。学习习惯差,课堂上需要动笔写时,他不是不见铅笔就是笔没有削好。上课不听讲,容易发呆走神,各项作业从来不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书写潦草马虎。长此以往,他的成绩就越来越差。上课就更没有精神了,所以时不时的还会突然发出一些奇怪的叫声,或有时趴到地板上学狗爬。考试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差,经历的挫折多,失败也多,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中。这样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刘林森从小和母亲在农村老家生活,爸爸和两个姐姐在南宁生活。上小学的时候才和母亲到南宁来生活,一年级下册父母闹离婚,爸爸外出不归,妈妈把小孩留给叔叔和舅舅看管,然后出去找刘林森的爸爸。孩子往往因为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这些心态如不及时纠正,久儿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加上,舅舅和叔叔不敢管他,也没能及时的辅导他的功课。孩子过重的压力未能达到老师的要求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形成不安、孤僻、浮躁、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过了几个星期,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和孤立,以及家长的不满和不理解。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

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你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三、辅导措施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都有损害。那么,究竟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的评价自己呢?

1.增加关注,给予肯定。

每个人都害怕孤独,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平时我就多有意识的关注他,尽力去发现任何值得关注的地方,尽力去发现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上课要求学生跟读时,我会经常用眼神示意他跟我读,只要他一张嘴,我就送出我微笑给予肯定和鼓励。经常设问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来回答,只要他能站起来回答我都表扬他。如果答得对,全班同学表扬他,答错了,我会说,“不要紧,听听别的同学怎样想”然后请他重复一遍,接着肯定他学会倾听了。就这样经常在全班的同学面前表扬他进步了,课堂上学会听课了,作业能交了等等。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交谈,“今天上午你表现得很棒,今天下午继续好吗?”等等。

2.激励教育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要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被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学生智力正常,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了去除刘林森的这些怪异行为,帮助他端正学习态度,我在课余时间有事没事就找他闲谈,和他一起跳绳、玩脑筋急转弯等。让他感觉到老师就是他的好朋友,让他先喜欢上老师,然后喜欢上老师的课,听老师的话。上课从来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他,还经常用眼神鼓励他,常在班上说:“大家看,今天刘林森坐的真好呀!今天刘林森的字写的有进步哦”等。渐渐地我发现他开始“关注”我了,课间有时会主动来到我的跟前和我聊天,课堂上趴到地板上或突然乱叫的怪异行为没有了。

3.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刘林森能有这些怪异的行为举动大部分是由于家庭的变化造成的。也许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周边的人关注他。因此,我常与家长联系,每天他叔叔或舅舅来接我都会把他当天的在校的表现及出现那些问题详细地告知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建议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气氛,平时多和孩子沟通,尽量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的肯定他。 在家里得到的表扬告诉老师,在学校的到的表扬告诉家长。在评价中,刘林森从他人那里得到了肯定和满足,也增强了自信。

四、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努力,刘林森各方面都有进步了。课堂上已经没有再发出奇怪的叫声,也不趴地板了。有时候可以主动起手回答问题,作业大部分可以自觉完成,成绩也在慢慢地提高。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做作业比以前自觉了,

还主动拿作业给家长检查。妈妈知道孩子的变化后,没过多久就回家了。

五、小结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一但缺乏爱、缺乏被关注就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有的孩子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做出偏激的行为等。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关注,让他感觉到温暖,让他觉得身边处处都有爱。让他们觉得“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看到刘林森的改变,让我更加认识到爱是多么的伟大,激励对学生来说也是多么的重要啊!因而,对象刘林森这样的学生,我们老师要做到不嫌弃,不放弃,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不良的表现上,要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放大孩子的优点。使之一步步地打开自己的心结,正确地评价自己,使自己融入到集体当中去,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各项活动的参与,使其自信自强。因此,老师因做学生学习、生活、心灵的导师,做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引路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用爱心,恒心,和耐心对待“问题”生,使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不但始终没有放弃,而在坚持不懈地努力,对他们有信心,给他们从新开始的机会。

个别学生教育案例篇六

我班有个学生叫黄鹏。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二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她常常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周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周悦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周悦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周悦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周悦同学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周悦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周悦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他取得了73分的好成绩。我为了鼓励他,奖给他一本日记本。奖品虽少,但能表示老师的一点心意。第二学期,他学习更努力了,在期中测试中,他取得了92分的好成绩。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黄鹏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黄鹏同学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周悦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黄鹏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通过一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黄鹏同学摇身一变,由“捣蛋鬼”转变为纪律委员,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他无论在哪里见到我,都会亲切叫上一声:“老师,您好!”我总是报之一笑,并说上一声:“你好。”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个别学生教育案例篇七

谢莎莎,这是我们班典型的“后进生”。非常单瘦的女生,平时衣冠不整,11岁,父母离异,现和外婆住在一起。她在整个班级学生群中显得特别醒目,大部分同学是不愿跟她交往,还有几个调皮的男生喜欢捉弄,欺负她,所以她给人感觉较孤僻、不合群,学习上反应偏慢,兴趣又不大,最主要是学习习惯差且比较懒惰,作业马虎潦草,常有抄袭现象。

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对谢莎莎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心中有了数:谢莎莎的孤僻、不合群,是其自卑感所致。而她的自卑一开始主要来自她的父母已经离异,现在这种与其她同学不协调的地位,使她极想回避这个事实而又无法摆脱,这种困惑时时伴随着她,加上周围人不良暗示的反复作用。而当她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挫折时,她就不敢求助于她人了。长此以往,她对学习也就失去了足够的信心,自然出现反应偏慢这种状态。反过来,学习上的不如意又加剧了其自卑感,并使其不断内化。

针对谢莎莎的情况,用常规的谈话、批评、表扬显然收效不大。谢莎莎失去的是自我心理暗示,因此,必须先帮助她建立起良好的自我心理暗示,其她工作才能开展。在征得家长、任课老师及同学们的理解支持帮助下,我准备这样一步一步的帮助她:

1、分析现状,提出目标。根据对她平时学习情况的观察,我发现她虽然她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也不是最差,但总体仍偏差,不仅在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上更是显得吃力,而且由于学习习惯差和懒惰,对于基础性,识记性的学科知识掌握得也很差。对此,我找她进行了一次长谈,具体讨论她的学习目标问题,针对起点较低基础较差的现状,我与她共同制定了相对其她同学较低的目标,定位于书本的基础,背公式概念、做基本题,难的不作要求,比如,每天自己抽空到我这边来背诵一首古诗。目标的接近,使她有了试一试的信心。

2、对她进行具体指导,帮助她实现目标。

目标提出后,要做到并不易,而做不到显然又无法达到转化的目的。为此,我协同其她任课老师及部分学习较好的同学,给她各科搭配一个小帮手。谢莎莎看到这么多老师同学全力帮她,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努力和配合。果然,在接下来的课堂表现以及老师在平时所进行的小测验或者默写、背诵等,尽管情况也不是特别理想,但较以前进步是明显的。

3、对于她的进步及时给予充分的表扬,让其体验成功。

有了成绩的进步,哪怕就是一次默写情况的好转,我都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对她的进步进行了一番表扬,让她在同学中也能够获得最为基本的尊重。使她增强了信心,提起了学习的兴趣。此后的上课,她显然比以前投入多了。

个别学生教育案例篇八

抓住机会,金子就会闪光

林某基础比较差,进校的时候连368都没有达到,个人表现也不是很好,但是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我大胆尝试让他担任班长,他工作上认真负责,学习上虽有小的波动, 经过高中一年半的努力,整体在班级保持前五名,我和各个科任老师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仅就三个方面谈一下对这个学生的德育体会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是学生与我们交流的前提,“以人为本”是我们的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石,同时这也是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学生不仅把我们当做老师,更会把我们当成他们的大哥哥.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在“爱”的感召下,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够克服呢?

刚刚开始,我经常找他的"茬",许多事情本来其他人都可以做的,我会故意找他,如帮课代表发书等,给了他表现的机会,他也会把握,经过一段时间,他的精神状态好多了,敢于主动的问题了,平时也会主动和同学在一起玩了,心中已经没有了那种觉得自己是班级最低分入校而感觉怯弱了。应该说这一个阶段是林某后来进步的关键,只要教师敞开心扉,大胆尝试,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走上来。心敞亮了,学习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二、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在中学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与林某同学从交朋友做起,和他共同探讨班级的工作,谈论学习数学的心得。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要慢慢掌握。多次不同场合的交流让他感受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他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 ,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班级工作中和他各个科目的培优补差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这时我就主动帮他分析原因,有的时候我还会故意给他犯错误的“机会”,因为我知道,现在他自己犯的错误会给他深刻的记忆,以后重要的考试他就会更加仔细和小心。工作中的小的误差就更加会激发他的斗志,让他更加认真负责才能够做好每一件事情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有一段时间,班级因为放假刚刚返校,违纪现象比较多,他自己觉得很过意不去,连上课的时候回答问题都没有以前积极了,看到这种情况,我主动找到他,告诉他违纪现象比较多与你这个班长没有关系,给我们大家空间和时间,这些都不是问题,班干部有工作,但更要把学习抓起来,只要你们把成绩抓起来了,班级的学风就好了,这就象一块长了荒草的土地,锄草的最佳方法就是种上庄稼,违纪现象在你们把学风带起来后还是个问题吗?

通过一年半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班级的状况和他的都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林某由不自信的小孩子,转变为自信的少年,由遇事信心不足,需要人鼓劲转变为能够担当一面的班长,班级各个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程度的改观,在学习和纪律方面都走在同水平班级的前列。我也相信在后面的工作中,只要我们倾注爱心,他也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林某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来自信心和责任感。对于现在的高中生因此,我们和他们年龄的差距必然会造成或大或小的代沟,但是只要我们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与他交朋友,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最终他可能不会品学兼优,但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心,并且为了人生目标坚持不懈的有责任感的高中生。!

愿我们老师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热爱之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沐浴在师长的关爱之中,共同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心,并且为了人生目标坚持不懈的有责任感的高中生。!

个别学生教育案例篇九

真诚待人 宽宏大量

我所教的129班里,共38名学生,其中男生25名,初三学生比较散慢,不做作业,上课迟到,上课说话捣乱。班里的男生有拉帮结伙的现象,一起到四楼抽烟。让我很头疼,只要一有问题,我就让他们叫家长,家长来了训他们一顿,最后我发现,问题根本没有解决,反而更难管理了。

有一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我想怎么能管好这个班,晚上12点多起来打开在电脑上写了一封《同学们,老师想对你说》,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在班里念了一下,我发现学生都认真的听了,而且那节课,没有人说话,我发现,其实可以和学生交朋友,心与心的沟通,让每个人都担当起纪律委员,卫生委员,学生犯错后,也不叫家长,只是说服教育,让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通过和学生的沟通后,我们班形成了非常团结上进的氛围,迟到的少了,上课说话的人少了,老师对学生的宽容和友爱,可以换来学生的尊重。

一位社会学家曾经说过:“真诚待人,宽宏大量,是健康人格的必备素质,也是处理好人际关系、沟通彼此心灵的重要条件。”在对学生进行宽容理解教育时我感受到:

作为成年人,我们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孩子的理解与宽容,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改正种种不良习惯,为孩子作出表率,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个豁达大度、宽宏大量的形象。同时,还特别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让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自然地建立起一种“人格优势”。

一是要引导孩子学会忍让。孩子们没有成年人那种复杂沉重的心理障碍,他们的内心世界是纯洁无瑕的,即使出现了矛盾和隔阂,也非常容易自行解脱或缓和。不能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不良心理行为强

加于孩子,给他们纯洁的心灵投上阴影,而是要以实际行动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教育孩子要具有豁达的胸襟。

二是要引导孩子学会助人。家长们应协助老师一起树立孩子的集体观念,注重培养孩子同情人、帮助人的意识,鼓励其多与同学进行真诚、平等的沟通交流,使孩子完全融入周围的群体中去,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

三是要引导孩子学会道歉。应从小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教育他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要勇于承认,勇于改正,要学会向别人道歉。

四是要引导孩子学会忘记。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善忘,是人生的一种佳境。作为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不记前嫌,尽快忘记他人的得罪、挑剔,忘却遭遇的苦闷、挫折,忘却心头的误解、怨恨„„把不快的事情尽早抛之脑后,大踏步走入这种人生佳境。

我们要通过自身实践和多方位的引导,让孩子们真正领会理解与宽容的深刻含义,让孩子们真正认识到,“豁达的人心胸宽广,有如海洋,纳百川,竞千帆,是有大浪激荡时,绝无忧郁低泣状。”豁达的人是站在生活的制高点,一览众山小;又是处在生活的最深处,风雨平常事。” 中考马上就要来了,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起来迎接中考的挑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