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音乐欣赏入门曲目篇一
引导语: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音乐欣赏入门,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您的阅读,祝您阅读愉快。
即音的高低范围,它虽然有约定俗成的概念,但没有非常严格、确切的界限,所谓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是相对而言。对于各种乐器和各种人声的音区划分,它们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钢琴上的中央c,即整个键盘中间的c音,对于小提琴来说,是低音区,可是对于倍大提琴来说,它就是高音区了;同样,男低音的高音区是女高音的中低音区,等等。我们这里所谈论的音区是以一个完整的管弦乐队或一个完整的合唱队为范畴的,它的概念是广义的,而不是针对某一件乐器或某一种人声。
音区是音乐写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手段,不同的音区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模仿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声音,同时,作品中音区的变化还会带来新鲜的意趣。通常来讲,高音区一般具有清脆、明亮、尖锐的特性;而低音区则往往给人以浑厚、深沉之感(请注意:音乐中的各种要素都不可能孤立地使用,它们在和其他要素结合时会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效果)。在模仿隆隆雷声时,作曲家常常会使用低音区的定音鼓,模仿云雀的婉转歌喉时,会选用高音区的木管乐器;在表现安详沉思的时候,往往会利用大提琴那凝重深沉的音区;而在表现飘逸神思的时候,可能会让小提琴声部在高音区轻柔地歌唱。
在一部作品中,作曲家不会只使用同一个音区,他们会利用音区的对比来造成新鲜感和情绪上的推进、变化,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英国作曲家阿诺尔德()的《四首苏格兰舞曲》中的第二首,它的素材十分简洁,只用了一条活泼跳跃的旋律,但通过运用音区(还包括音色以及节奏)的变化,使音乐显得妙趣横生。
谱例:阿诺尔德《四首苏格兰舞曲》第二首:vivace(活泼的)
首先是乐队中音区较低的大管和在低音区吹奏的单簧管;第二段是音区略高的长笛,但它是长笛本身的中低音区,与此同时,伴奏的乐器采用不同于主旋律的音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第三段里,作曲家再次换了一个音区(也换了一个调),比刚才还要高些,这是小提琴组的声音,但第二个句子就又换成了低音区的大提琴。第四段是音区更高的小提琴组以及小号,第五段是在中音区的木管组和弦乐拨弦。第六段速度变慢,低音区的大管再次成为主角。第七段是中音区的单簧管。
曲例一:阿诺尔德《四首苏格兰舞曲》第二首:vivace(活泼的)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音区是音乐写作中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的变化会带给听者新鲜的意趣和生动、丰富的联想。
力度(dynamics)是音响强弱的程度。它和音区一样,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能简单地用物理学中的分贝单位标准来衡量。
力度标记通常采用意大利语的音乐术语。作曲家在乐谱上标有详细的力度标记,从最弱的到最强,通常可分为十几个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力度都是一个相对值。piano,是弱的意思,缩写为p,p越多就越弱,最多可有5个p,那就是极弱极弱。forte,是强的意思,缩写为f,f越多就越强,假如乐谱上标有五个f,那就是相当强,演奏者必须竭尽全力地演奏。除了这些记号以外,还有很象是数学中的小于号和大于号的渐强和渐弱记号,以及突强突弱记号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音乐中力度的变化是非常细致而复杂的,繁琐地把一切细微的力度变化都标记出来显然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每个演奏家都会在作曲家的提示下,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做出具体细致的力度变化。
力度变化是重要的音乐表现手段。它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并造成音乐的对比和发展。一般来说,力度越强,音乐越紧张、雄壮,力度越弱,音乐越缓和、委婉。如表现万众欢腾,胜利凯旋,要大型乐队全奏、强奏(全奏是指整个乐队都演奏,音区从低到高都包括在内),而鸟语花香、花前月下,当然就不会使用很强的力度了。这里还要强调一下,音乐要素的互相配合会造成丰富多样的效果,因此有时候弱的力度不一定柔和委婉,它也可能是令人紧张的。
以挪威作曲家格里格(grieg)的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中的《在山大王的宫中》为例进一步分析。剧中主人公培尔*金特是一个浪荡子,在村子里干了许多坏事,被大家痛恨,不得不远离家乡去外面闯荡。一次,他来到了山大王的宫中,引出来了许多大小妖怪,冲着他喊叫,把他吓得魂不附体。作曲家为这个场景写了一段十分有趣的音乐,起初的力度很弱,逐渐加强,直到非常响亮,成功地描绘了越来越多的妖怪以及他们越来越疯狂的舞蹈。全曲只有一个旋律素材,但通过力度、音区和节奏、音色的变化,获得了极其生动的表现效果。
谱例一:格里格《培尔*金特》中的《在山大王的宫中》主题旋律
曲例一:《在山大王的宫中》
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这是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的芭蕾舞剧《火鸟》终曲。舞剧故事大意是:一个王子打猎时遇到了一只羽毛金光闪闪、象火焰一样美丽的大鸟。火鸟恳求王子不要打它,并给了王子一支羽毛,告诉王子今后在遇到了困难的时候,只要对着羽毛呼唤,它就会立即前来相助。王子放了火鸟,后来他真的遇到了困难,当他想解救一个被魔王施了魔法的公主时,因势单力薄,打不过魔王,紧急中他想到了火鸟的许诺,拿出那根金光闪闪的羽毛呼唤起来。果然,火鸟立即出现了,他们齐心协力,砸碎了一个巨大的蛋,使魔王丧失了他的魔力,最后他们救出了公主。在全剧的最后,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写了一段终曲,从很弱的力度逐渐加强,直到极强,音区是从中音区开始逐渐提高,造成从朦胧神秘到逐渐明朗的音响效果,节奏也是从缓慢渐渐加快,在达到极快之后,又放慢下来,节奏拉宽,最后给人以获得胜利后无比自豪的感觉。
谱例二:斯特拉文斯基舞剧《火鸟》的终曲
曲例二:《火鸟》的终曲
对力度这个要素的运用,作曲家们都非常精心,所以演奏和演唱者也都要十分注意把各种力度层次做出来。我们常常听到有些初学乐器者在力度运用上要么是能力有限,控制不了乐器的力度,要么就是对乐谱上的力度标记视而不见,以为只有音符才是音乐,结果演奏得毫无趣味可言。人们通常说的"缺乏乐感"常常就是指演奏上缺少力度变化和丰富的.力度层次。
总之,通过力度变化产生的音响可以表达愤怒呼号、急风骤雨、雄伟悲壮、奔腾豪放、果敢刚烈等强烈的情感,也可以表达低声倾诉、喃喃细语、安慰爱抚、叹息抽泣、甜蜜幸福等内心的微妙感受,还可以表达空谷回声、黄昏钟鸣、高山流水、小溪潺潺等大自然的奇观美景甚至阳光、月色、云彩、微风等看得见摸不着的物体。总之,力度的表现力是相当丰富的,可以说它是一种富有"魔力"的音乐要素。
旋律(melody)也称作曲调,是一连串乐音的有组织的进行。
与其他要素相比,旋律在音乐中的地位最突出,自然也就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可以说,任何人在听了一首作品之后,首先记住的就是旋律,它是可以由我们哼唱出来的,而其他要素如单纯的音区、力度、节奏,离开了旋律,简直就无法独立存在,所以有人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不过,在有些音乐中,旋律并不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比如二十世纪的一些新颖独特的作品,是以音色为主要的构成因素,而非洲的鼓乐则主要是由各种节奏组合而成的。限于篇幅的原因,本节内容不涉及这一类特殊的音乐。
旋律和我们的日常语言关系十分密切,最早的音乐,它们旋律的曲折变化,是依附于语言本身的,可以说,它就是将语言中的音高加以夸张得来的。比如我们中国人的吟诗,就是将诗句用较为音乐化的调子朗读出来,西方古老的圣咏也是这样。后来渐渐地有了不依附于语言的音乐旋律,但如果仔细想想,这些形态各异的旋律仍然和语言有着深层的关系,比如曲折婉转的旋律,有如亲切的谈话;短促有力的旋律,很象是命令或惊叹的口气;下行的旋律就如同我们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叹气声,它往往用来表现哀伤的哭泣或沉重的叹息。
正因为旋律具有情感色彩,它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作曲家就利用这一特征,来写作表现各种各样情绪的旋律。例如贝多芬(beethoven)第五交响曲末乐章的开始部分:
谱例一: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末乐章主题
曲例一: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末乐章主题
它的旋律是有主和弦分解而成的号角音调,棱角分明,具有英雄气概。这种旋律特性是贝多芬的一个鲜明的标志,是他的个性语言。
再举一个例子,这是柴科夫斯基(chaikovsky)的第六"悲怆"交响曲的末乐章主题,以下行音调为主,听上去有如哭泣一般:
谱例二: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末乐章
曲例二: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末乐章
用来描绘悲怆情感,这旋律是非常贴切的。而在这部交响曲的第三乐章,柴科夫斯基描写的是年轻时的奋斗,它的旋律则是另一种形态,高亢铿锵,富有阳刚之气的:
谱例三: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三乐章
曲例三: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三乐章
这条旋律显示出的是奋发向上的精神,它也有类似于贝多芬的号角音调的特征。
我们再来分析两条旋律,选自柴科夫斯基的幻想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这是受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故事启发而作的,讲述了一对相爱的年轻人因家族的仇恨不能结合,最终双双殉情的悲剧故事。剧中的两个主题就是"恨"与"爱"。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用生动的笔法描绘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
谱例四:柴科夫斯基幻想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主题1
曲例四:《罗米欧与朱丽叶》主题1
谱例五:柴科夫斯基幻想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主题2
曲例五:《罗米欧与朱丽叶》主题2
显而易见,第一条旋律是用来描绘仇恨与斗争的,它棱角尖锐,音符短促,节奏十分不稳定;而第二条旋律舒展、歌唱性强,听上去很深情,可以想像它是描绘爱情的。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旋律与语言的密切关系,也由此得出结论:听者应该能够从作曲家的旋律中听明白他所想要表达的情感。
作曲家的创作个性在旋律中的表现是很鲜明的,不同的国家、民族又有不同的旋律特色,正如它的人民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性一样。而且各个时代也有它自己的时代特征,比如我国的抗日歌曲,就反映了特定年代人们的思想感情。民歌和戏曲、说唱音乐,也有其旋律特色,京剧的高亢昂扬和江南越剧的委婉秀丽,是很有代表性的。
在一部大型作品中,往往要用很多条性格不同的旋律,他们形成对比和发展,使音乐向前推进。比如前面提到的柴科夫斯基的《罗米欧与朱丽叶》,两条主题旋律在后面都有发展,表现仇恨的、斗争的那一条旋律(曲例三)变得更加激烈、尖锐,爱情主题(曲例四)则变成了悲剧性的高潮,起到了催人泪下的效果。
然而,那些不带文学性、描绘性标题的器乐曲(称之为"纯音乐")应该如何去理解呢?我们还是再举一个例子,这是莫扎特(mozart)著名的g小调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它的主题是由气息短促的、带点跳跃的音符组成的,副题则相对来说比较舒展,带有抒情的气质。
谱例六:莫扎特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题:
曲例六:g小调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
谱例七:莫扎特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副题:
曲例七:g小调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
这就是构成第一乐章的两个主要素材,在音乐进行当中,它们发展、变化,并不时地还有新的素材加入进来,构成丰富多变的音乐洪流。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它的涌流,感觉到它的变化和不断的推进,就像我们可以感觉到在崎岖不平的河床上,河水的流动也是千姿百态一样。能够体会到这些运动的趣味和美感,就是理解了作曲家的意图了,至于它让人产生的联想,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当我们听得多了,对音乐的感受力会越来越敏锐,想象力也会变得更加丰富,这时就会从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快感。也许不久以后你就会从旋律中辨认出这是西方的浪漫主义还是巴罗克风格,辨认出这是巴赫还是贝多芬,是肖邦还是李斯特,或者,是我国云南民歌还是蒙族民歌。
旋律,是通向音乐世界的一条小径。
音色(tone-colour)是指乐器或嗓音的音质。
在生活中我们常说,某某人的嗓子音色很美,或音色沙哑、独具个性。我们还会评价小提琴家或钢琴家"音色丰富多变",甜美或如洪钟般辉煌……等等。这些,都不包括在我们要讲的音色概念中,我们这里要说的音色,在中国的辞典里称作"音品"或"音质",即某种人声(如男高音、女高音)或某种乐器特有的声音种类。
以人声来说,女高音嘹亮柔美,男高音挺拔高亢,女中音比较暗一些,浑厚而温暖,男中、男低音则是庄重厚实,给人一种坚定的感觉。乐器的音色种类就更丰富了,小提琴的纤柔灵巧,大提琴的深沉醇厚,双簧管的优雅甘美,小号的英雄气概等等……。作曲家对于音色的运用非常讲究,这些各种各样的声音特质对他们来说,就象是画家手中的色彩一样,会令他们的旋律、和声、节奏、力度产生鲜明的效果。
每一种音色都有着特殊的意味。假设你要写一首描写男子汉英雄形象的进行曲,你不大可能选择小提琴、长笛、双簧管这一类音色纤柔的的乐器,而是会考虑响亮有力的铜管,如小号、长号。再假如,要写一首表达缠绵爱情的乐曲,定音鼓、大镲肯定是不行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色有着特别的表现力。
音色还有模仿的作用。如模仿暴风雨,我们需要强烈的音色,而微风吹拂,则要用柔和的音色。法国作曲家圣-桑(saint-saens)在他的组曲《动物狂欢节》中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各种动物的形象,其中的"大象"一曲是用乐队的低音区来描绘大象的笨重,音色则是声音粗拙的倍大提琴。
曲例一:圣-桑《动物狂欢节》中《大象圆舞曲》
倍大提琴的音色对大象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乐队中的低音乐器还有其他种类,如大号、低音单簧管、大管,但它们都比不上倍大提琴合适,因为大号的声音较硬,有一种冷冰冰的威慑力,低音单簧管和大管又嫌淡薄了点,不像是大象那粗壮的体态和沉重的舞步。
木管乐器中的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常常被用来描绘大自然,因为它们的音色犹如鸟儿的鸣啭,或者是田园牧笛。贝多芬在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末尾用木管所写的一段模仿鸟儿歌声的音乐,非常逼真:
曲例二: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末尾
贝多芬在这里用长笛、双簧管和单簧管来模仿描绘鸟儿的歌唱,其明亮、轻盈的声音会使人立即联想到可爱的小鸟和美丽的大自然风光。这部作品的第四乐章是"暴风雨",贝多芬先让小提琴奏出短促的音符和嗖嗖凉风似的短促动机,倍大提琴则在低音区奏震音,这隆隆的声音就像远处的滚雷,然后,木管和定音鼓加入进来,力度逐渐增强,突然间铜管咆哮起来,定音鼓重重地捶击,毫无疑问,"暴风雨"降临了。贝多芬在这里动用了整个管弦乐队的能量。
曲例三: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四乐章"暴风雨"开头
这部作品的第五乐章标题是"牧歌,暴风雨过后的感恩心情"。贝多芬先用单簧管那鸟儿歌声般的声音,宣告雨过天晴,大地恢复了宁静安详。圆号的呼应像远处群山的回声,又象是猎人们重又吹起了猎号。之后小提琴以明亮的声音唱起感恩之歌,表达了作曲家发自内心的幸福和赞美之情。这条旋律越来越明亮,情绪越来越饱满,高潮处加用了铜管辉煌的音色。
曲例四: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五乐章的开头
每一种乐器或人声种类都有它特定的表情意义和描绘功能,或者说特定的音色。但作曲家不会满足于这些"原色",他们要使各种音色加以混合,要用不同的演奏法对音色进行改变,以此来扩大音色的种类和表现力。这种技巧就叫做配器(orchestration)。
作曲家们必须精通配器法,熟悉各种乐器搭配出来的效果。如长笛与大管齐奏,会使大管暗淡的音色镀上一层银光;又如三角铁在某处轻轻敲几下,会增添一种闪闪发光的感觉;定音鼓滚奏的时候,让大镲也轻轻震动,它会为定音鼓浑厚朦胧的声音带来一层金属般的光泽……除了乐器不同种类的结合,使用乐器数目的多少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一把小提琴的独奏与全部小提琴声部(一个乐队里通常会有二十把左右的小提琴)的齐奏,所获得的音色肯定是不一样的。
演奏法(每种乐器的演奏技法)与音色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乐器刚刚发明的时候,演奏技法很简单,但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演奏技法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这些演奏法会使一件乐器获得多种音色。以小提琴为例,它可以是长线条的连弓演奏,其效果是歌唱性的,它还可以用双弦技巧,即一弓同时拉奏两个音,这种类似于二重唱的声音自然比较丰满,它还可以是短促的跳弓,即让琴弓在弦上轻轻地跳跃着拉奏,弓与弦之间的接触十分短暂,这可以获得轻盈活泼的声音。或者还可以不用弓子,而是用手指拨奏琴弦,获得弹拨乐器特有的颗粒性音响效果。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paganini)在演奏技巧上的创新,使这件古老的乐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魅力。我们选他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中的几个片段来领略不同演奏法带来的各种音色:
曲例五:帕格尼尼小提琴随想曲no.1
曲例六:帕格尼尼小提琴随想曲no.2
曲例七:帕格尼尼小提琴随想曲no.3
曲例八:帕格尼尼小提琴随想曲no.4
曲例九:帕格尼尼小提琴随想曲no.10
混合音色和演奏法可以使原本有限的音色变得无限丰富,而新的乐器还在音乐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涌现,如20世纪高科技的产物"电子合成器"(synthesizer),是一种依靠电子技术发声的乐器,不仅可以模仿乐器和人声,还能做出想象中的太空神秘的声音,战场上的声响,门窗破碎和狂风呼啸等等,只要想象得出来,几乎都可以实现。在影视作品中,电子合成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曲例十:马斯卡尼《乡村骑士》中的间奏曲片段
作曲家常常将电子合成器与管弦乐队配合使用,使整个音响既有亲切和真实感,同时又有一种空灵、神秘的效果,会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曲例十一:cd唱片《神秘园》选曲
前面着重介绍了音色在表现特定情绪、描绘形象方面的作用,实际上更为常见的是作曲家纯粹从音响的变化、对比角度来运用音色,尤其在较长大的作品中,音色的变化更是频繁、丰富。它起着结构上的对比、推进以及形成对称等等作用,这将在我们欣赏经验的不断提高中体会到。
s("content_relate");【音乐欣赏入门】相关文章:
1.
音乐欣赏的一些入门知识
2.色彩入门
3.《花儿与少年》音乐欣赏
4.小学音乐欣赏的方法
5.javascript入门教程
6.xhtml入门的教程
7.xhtml入门教程
8.css入门教程